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

合集下载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请简述都江堰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这一工程建设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硕果仅存的奇观。

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二、除了都江堰,秦国还修建了郑国渠,请说一说这个水利工程。

【参考答案】郑国渠建于战国后期,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借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此举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强大。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三、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参考答案】1.灵渠。

古称秦凿渠、零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2.隋朝大运河。

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隋炀帝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唐代的运河基本上是沿用了隋代大运河的体系,只是作了局部的变更和整修,所以后人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

都江堰高考题

都江堰高考题

都江堰是一个集灌溉、防洪、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以及遍布于成都平原上的自动引流灌溉渠共同构成,它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成功地解决了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问题,使岷江的水利资源充分的得到利用。

再加上维修简便,费用低廉而效果庞大明显。

在岷江出山口的地方,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灌口。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灌口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度是700米,而而以成都市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的海拔高度只有500米,在这个扇型的冲积平原上,扇柄这个位置可以死死地扼住岷江的洪水,使它不至于泛滥成灾,而且还能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

鱼嘴建立在岷江出山口,岷江被它分为内外二江,在修建时,故意使外江的河床稍微高于内江。

这一点看起来不起眼的设计却是自动引流的关键所在。

外江是排洪的河道,内江则是负责成都平原灌溉任务的干渠。

每当春耕季节的时候,正好是岷江的枯水季节,水流量不大,水流在经过鱼嘴前面的弯道后,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主流60%的水直接进入内江,这时进入外江的水流量只有40%。

这样才能保证平原上灌溉用水的需要。

到了夏天洪水季节来临时,岷江的水位明显升高。

巨大的水流来到鱼嘴前的弯道这里形成巨大的旋涡。

受离心力的影响,主流约60%的水被甩进外江,此时内外江的进水的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只进入40%的水量。

成都平原则不至于受到洪水的威胁。

因此,不管是洪水还是枯水季节,都江堰鱼嘴都能象现代化的节制阀一样,起自动调剂水流量的作用,“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排沙。

所谓“四六分水,二八排沙”就是鱼嘴除了自动调节内外江的水流量之外,它还能把上游带来泥沙的80%给排走,使进入内江和成都平原的水都是清水。

鱼嘴建立在大弯道的下面,外江处于凸岸进水的位置,而内江处于凹岸进水的位置。

当洪水季节来临,水流是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气势汹汹而来。

都江堰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都江堰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都江堰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它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河南省C. 陕西省D. 云南省答案:A2.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灌溉B. 防洪C. 发电D. 航运答案:A3. 都江堰的建设者是谁?A. 李冰B. 诸葛亮C. 张骞D. 郑和答案:A4. 都江堰的建设年代是?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B5. 都江堰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A.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B. 鱼嘴、飞沙堰、都江堰C. 鱼嘴、宝瓶口、都江堰D. 飞沙堰、宝瓶口、都江堰答案:A6. 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大约是多少?A. 300平方公里B. 500平方公里C. 800平方公里D. 1000平方公里答案:C7. 都江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提高了农业产量B.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C. 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称号是在哪一年被评为的?A. 1990年B. 2000年C. 2010年D. 2020年答案:B9. 都江堰的维护和保护工作主要由哪个机构负责?A. 都江堰管理局B. 四川省水利厅C. 国家文物局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答案:A10. 都江堰的建设理念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都江堰的建设体现了以下哪些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A. 顺应自然B. 人定胜天C. 以水治水D. 以水养人答案:ACD12. 都江堰的灌溉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引水渠B. 分水坝C. 蓄水湖D. 排水沟答案:ABD13. 都江堰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方面?A. 定期维护B. 环境监测C. 旅游限制D. 法律保护答案:ABCD14. 都江堰对以下哪些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A. 农业发展B. 水土保持C. 生态平衡D. 社会稳定答案:ABCD15. 都江堰的建设者李冰在水利工程方面还有哪些贡献?A. 建设了都江堰B. 制定了水利法规C. 推广了水利技术D. 开发了水利工具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都江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都江堰》综合

《都江堰》综合

对 比
规模上: 宏大、突兀在

“是一种僵硬的 “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卑 气质上: 文明”、 “摆出 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 一副老资格” 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
结果上:
“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 长城还常常成 精神世界”、“只要都江堰不 为排场 塌,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
思 1、你认为以上比较中哪个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 的?为什么?或者说哪一方面的比较最能说明都江堰才是 考 “最激动人心的工程”?2、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
• 美读第8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 次感;美读第9段,要得体传达作者 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 情。
5、第二部分开头写作者“乘便看一眼”都江堰之前 “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 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 伏悬念,引人入胜。
11.咆pá o哮xià o:(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 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kuí :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jù n理:疏通治理。 14.长锸chā: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guī臬niè :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16.韬tāo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 而来,指计策、谋略。 17.祭祀sì :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 敬并祈求保佑。 18.怦pēng然:形容心跳的声音。
李冰的遗言: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 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 物,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 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 加值得乐观的。
课文总结1
总之,作者由赞叹工程社会功用的伟大而进一步写到 工程创建人的伟大,又由创建人工程功绩的伟大进一步写 到其意识信念的伟大,再通过其意识与另一种政治走向的 比照,引导读者在赞美都江堰与李冰的同时,从一个新的 角度去反思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去重新评价我们的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文思深邃,文气畅达。

都江堰小学毕业试卷答案

都江堰小学毕业试卷答案

都江堰小学毕业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其主要作用是:A. 灌溉农田B. 防洪排涝C. 调节河流D. 以上都是2. 都江堰工程由以下哪一位古代水利专家主持修建?A. 李冰B. 张衡C. 鲁班D. 诸葛亮3. 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功能,将岷江水分为:A. 内江和外江B. 南江和北江C. 东江和西江D. 上江和下江4. 都江堰工程的“飞沙堰”主要作用是:A. 调节水位B. 过滤泥沙C. 储存水源D. 运输物资5. 都江堰的“宝瓶口”是:A. 一个灌溉渠道B. 一个蓄水设施C. 一个分水设施D. 一个排水设施二、填空题6. 都江堰工程位于中国四川省的______市。

7. 都江堰工程始建于公元前______年。

8. 都江堰工程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______父子。

9. 都江堰工程的“玉垒山”是______的组成部分。

10. 都江堰工程的“宝瓶口”设计,使得______能够均匀分配。

三、判断题11. 都江堰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2. 都江堰工程完全依靠自然地形,没有人工干预。

()13. 都江堰工程的“飞沙堰”可以自动调节水位。

()14. 都江堰工程的“宝瓶口”设计,使得水流速度加快,便于灌溉。

()15. 都江堰工程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都江堰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7. 都江堰工程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地位如何?18. 都江堰工程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有何影响?19. 都江堰工程的“鱼嘴分水”设计有何特点?20. 请谈谈你对都江堰工程的评价和认识。

五、论述题21. 结合都江堰工程,论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特点和意义。

22. 都江堰工程如何在现代得到保护和利用?六、附加题23. 如果你是都江堰的一名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A4. B5. C二、填空题6. 成都7. 2568. 李冰9. 都江堰 10. 水量三、判断题11. √ 12. × 13. × 14. × 15. √四、简答题16. 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其功能是灌溉、防洪、排沙等。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命题方向1 流域的治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最终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上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在河道拐弯处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外江河堤侵蚀 B.减轻内江河堤侵蚀C.减少外江泥沙沉积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答案 D解析在河道拐弯处有凹岸和凸岸之分,外江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容易淤积,内江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淤积少,从而保证宝瓶口处减少泥沙淤积,水流通畅。

故D项正确,B项错误。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成都平原的用水需求,即保证内江的水量和水质,故A、C两项错误。

(2)“深挖滩”“低作堰”的主要作用是( )①深挖滩可以增加枯水期内江水量②深挖滩可以增加洪水期内江水量③低作堰可以控制枯水期进入宝瓶口的水量④低作堰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C解析“深挖滩”是把“内江河道挖深”,这样在河流的枯水期可以增加内江水量,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用水量充足。

“低作堰”是指“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这样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减轻洪水对成都平原的威胁。

故C项正确。

(3)与开凿玉垒山所用方法的机理最相似的是( )A.溶洞的流水溶蚀 B.花岗岩的球状风化C.峡谷的流水侵蚀 D.刀耕火种答案 B解析“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火烧水浇”就是用物理的方法使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从而炸裂、破碎。

与之最相似的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命题方向2 流域的开发科罗拉多河干流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西坡,向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 333千米,只有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内;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80%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水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

四川水利单招试题及答案

四川水利单招试题及答案

四川水利单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四川水利工程中,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灌溉工程是哪一个?A. 都江堰B. 长江三峡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2.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发电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B3.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防洪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紫坪铺水库D. 黄河小浪底答案:C4.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航运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长江三峡5.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6.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城市供水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紫坪铺水库D. 黄河小浪底答案:C7.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生态保护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8.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旅游开发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9.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工业用水的水利工程?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B10.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个是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发电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长江三峡答案:B、D12.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用于防洪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紫坪铺水库D. 黄河小浪底答案:C13.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用于航运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长江三峡答案:D14.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城市供水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紫坪铺水库D. 黄河小浪底答案:C15. 四川水利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用于生态保护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二滩水电站C. 葛洲坝D. 黄河小浪底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6. 都江堰是四川水利工程中唯一一个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配套练习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配套练习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这项水利工程是()
部位主要作用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飞沙堰
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宝瓶口
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隋大运河 D.元朝运河
二、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

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也为都江堰写一个简要评价(不得照抄原文)。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叶家模邮编:618300
一、【背景材料】2002年11月25日星期一编写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我国长江支流岷江上游,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系统工程。

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1年,历经2250多年仍在发挥作用,被全球水利界誉为“人类水利史上的丰碑”。

自2002年11月13日起,国家将对它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工期42天,耗资3000万
元。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的功能有
①灌溉②排沙③防洪④发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是
①分水鱼嘴②宝瓶口③金刚堤④飞沙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位于四川岷江上游的都江堰市西北9公里处,是四
川省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标志性大型水利工程,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的重要水源工程。

它是
A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B二滩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D关口水利枢纽工程
4、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末期秦国----主持修建的。

A史禄 B 李冰 C 郑国D白公
5、从经济常识看,对都江堰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耗资3000万元。

这里的3000万元属于①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②公共消费资金③扩大再生产资金④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从哲学上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

表明了
A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结合的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D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影响整体
7、从政治常识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

体现了
A国家在行使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党在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国家在行使政治统治职能
D国家在行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8、简述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
二、【简析】
这是一道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断流、维修”为切入点而设计的综合题,考查地理、历史及政治的相关知识点。

第1~3题考查地理知识,第4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第5、6、7题考查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有关知识。

第8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

三、【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D
6、A
7、A
8、第一,人口稠密,开发较早,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加之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庞大的渠系工程,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历史)第二,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

(地理)。

第三,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区。

(地理)。

(本文于2003年1月8日发表于《考试报》第三期上。

供同行们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