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马集》作品欣赏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之一:徐悲鸿的马

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之一:徐悲鸿的马马在中国绘画史里曾经一群又一群地奔鸣不已。
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已有马的形象了,而唐人曹霸、韩擀,宋人李公麟,元人赵孟頫、任仁发等大师将“马”带入绘画史的高峰。
纵使在当代,曹胄和老甲两位也不甘示弱。
但是,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徐悲鸿那种一马当先的气势非凡的“马”。
事实上,“马”已与徐悲鸿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
他很喜爱马,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的。
《奔马图》这件作品是画家徐悲鸿在1948年赠给史学家邓蜀生的礼物,“徐悲鸿的《奔马图》作于1948年初冬,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傅作义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徐悲鸿幼年就喜欢画画,但他第一次画的并不是马,而是虎。
那是他父亲给他讲《论语》时,当讲到“卞庄子之勇”一句时,小悲鸿不禁问道:“卞庄子有何勇?”父亲回答:“卞庄子能刺虎。
”于是小悲鸿对虎发生了兴趣,央人为他画了一只虎,并津津有味地照着描画起来。
他父亲发现后,指着他画的虎含笑说:“你这画的象条狗呵!”。
徐悲鸿十三、四岁时,因家乡连年大水,随父亲出外。
他父亲在无锡、常州等地以鬻字卖画为生。
于飘泊流浪中,徐悲鸿搜集强盗牌(老刀牌)香烟盒中附送的马、牛等各种动物图片多种,照着描画。
后来又对着实物或标本写生。
他十九岁左右,在上海学画。
在生活无法维持下的情况下,他画了一幅画,寄给审美馆馆长高奇峰。
这幅画,不是人物、花卉、翎毛,而是画的一匹马,过了几天,回信来了,对他的画大加赞赏,说:“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审美馆并将这幅马制版发表,这是徐悲鸿画的马第一次制版。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
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于现实的徐悲鸿翻来覆去地画马,正是有所感而发,尽抒胸臆。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精编版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画马》PPT.pptx

他画的《奔马图》,骏马气势雄壮、 四蹄生风,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 仿佛发出“嗒塔”的蹄声。
读课文2、3段,静静地体会他为了画好马是怎样做的?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 仔细观察马跑动时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 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 脚、脸都擦破皮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功到自然成!
读一读
骏马 肌肉 仿佛 拍打 姿态 奔跑 奔腾 观察 仔细 神态 擅长 摔跤 揣摩 举世闻名 一望无际 气势雄壮
人生若是执于一念,那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也就会自在于心间。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写字像插秧,一株一株的种。——王月英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徐悲鸿画马
八骏图
徐悲鸿
我国著名画家。画的马形态各异,飘逸 灵动,宛若真马一般。
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徐悲鸿是一位 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擅长画马。 徐悲鸿的《奔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哪句话最 能概括出:徐悲鸿画马有什么特点?动笔画出来。
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 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 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蹄声,催人 向上。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
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
它那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马徐悲鸿早期素描稿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
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就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
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悲鸿自已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补捉瞬间即逝的动态神情,得心应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视,创作出来的崭新艺术形象。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
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书中回忆,—次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的非常好。
他举起鞭子,那匹栗色的年老的牝马便扬起那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了。
徐悲鸿喜欢这样待马的好人,徐悲鸿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
“喀,这个给你。
”徐悲鸿先生忽然对马车夫说,一面从手提皮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画。
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
马车夫迷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细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
徐悲鸿马“老大爷,”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是一张画,是送给你的。
”马车夫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他双手接过画,连声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是这位古老艺术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幅画的主题是三匹马的奔腾,给人一种震撼的印象。
画中的马的体型完美,线条流畅,画面中散发出一种激情的力量,尤其是那三匹奔腾的马,更是暴力而慑人,使整幅画充满生机和力量。
画面上还有一些农事和农具,它们起着修饰作用,更加彰显了农民艰苦奋斗的生活现实。
有一匹马带着重载而疲倦而行,清晰反映出苦难和勉励。
另外三匹奔马,则体现出昂扬向上和抗拒苦难的精神力量。
此外,徐悲鸿还在画面中采用了朴素但不失热闹的构图手法,充分体现新式的绘画艺术技巧。
他刻画的马的姿势、动作、表情,全都十分真实、深情弥漫,使得画面完整活泼自然、带有生命力。
而他用色更是灵动,把空气教照到了画面中,使得画面活跃有力。
《奔马》画中的艺术技巧,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徐悲鸿的绘画魅力。
他的画面富有感染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精神上的力量,这是徐悲鸿绘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奔马》是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典范之作,它将他的创作理念的高度融入到画面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生动性,充分彰显了现代艺术的精髓。
它不仅是中国古老的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画马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如今徐氏故乡——江苏宜兴市新建的“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里,陈列了徐悲鸿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习作、成名以后的作品、信扎等)。
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其中有一幅徐氏早年画的水墨奔马图,原作纵六十八公分,横一百一十公分。
有一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骏马,神骏气昂,奋发感人。
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
这件作品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谓徐氏早年的得意之作,画上无题款,有“东海王孙”钤记,章真堪澄。
这是一九三一年徐悲鸿愤走粤西时的箧中遗物,一九三七年其家人检赠宜兴渡船公周法大。
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
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
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
这一幅幅万马战犹酣的壮丽画卷,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滚滚向前。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徐悲鸿画马》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 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他从小刻苦学画, 后留学法国。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前 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 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 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他的创作题材广泛, 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走兽、花 鸟与风景画,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 驰名中外。人物造型形神兼备,又具有民族色 彩。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赞扬他“真正有硬功 夫”。
徐悲鸿画马入了迷,在 他睡觉的小屋里,贴满了 骏马图,图上的马姿态各 异,他就像生活在马的世 界里,随时观察揣摩各种 马的形态,然后反反复复 地练习画马。
徐悲鸿《奔马图》拍出1680万元再破 纪录(图)
徐悲鸿写 实画作 1.7亿成 交刷新近 现代书画 纪录
擅长 揣摩 珍品 原野 奔跑 奔腾 仔细 观察 神态 追赶 惊人 成功 举世闻名 一望无际 气势雄壮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 的画家,他擅长画马。
徐悲鸿的《奔马图》 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 品。
•
他画的马,不论 是奔跑的还是静立的, 不论是单马、双马还 是群马,都充分表现 出了各种马的神态。
他画的马,不论是 奔跑的还是静立的,不 论是单马、双马还是群 马,都充分表现出了各 种马的神态。
•
他画的《奔马 图》,骏马气势雄 壮、四蹄生风,奔 腾在一望无际的原 野上,显示出一股 巨大的力量。看画 的人仿佛可以听到 “嗒嗒”的蹄声。
•
当年,徐悲鸿为了画好奔 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 仔细观察马在行走时的神态和 肌肉变化。有一次,他因为两 眼只顾盯着奔跑的马,忘记看 脚下的坑洼,摔了一跤,手、 脚的皮都擦破了。可是他连身 上的土也顾不上拍打,爬起来 追赶马车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