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作 PPT
合集下载
《徐悲鸿画马》PPT-模板

❖
11.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 去摸水 ,大家 在背后 叫小心 。岌岌 加上翼 翼,我 的手终 于半伸 进黄河 。”这 个细节 表现了“ 我”触摸 黄河水 时紧张 激动又 谨慎的 心理, 表达了 作者对 黄河的 热爱之 情。
❖
7.三段举晋文公采纳咎犯的建议后, 成功称 霸,说 明尽人 事时要 从义与 利两方 面考虑 ,且要 善于采 纳他人 意见; 四段写 管仲佐 君时注 重尽人 事,愿 倾听民 生疾苦 ,利于 安邦, 且流芳 百世, 泽及子 孙。
❖
8.这节课,我们分析了奥楚蔑洛夫的 性格, 窥见了 当时的 沙皇俄 国社会 ,了解 了作品 的主题 和写作 特色, 也谈了 形形色 色的“ 变色龙 ”们。
❖
1、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 映。一 个王朝 成功的 经验和 失败的 教训往 往成为 后来的 政治家 和思想 家的素 材。他 们思考 和论证 往事的 得失, 以史为 鉴,为 当朝和 后代的 统治者 提供新 的治国 方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赵括初学兵法之时,便认为自己非 常聪慧 ,性格 自大狂 妄,认 为天下 没有敌 手,兵 家之事 是需要 慎重考 虑而代 价惨重 的,但 赵括并 不在意 ,随口 就谈兵 。
❖
5.不论是楚君还是衡山之君,他们都 中了管 仲的计 策,因 为他们 认为捕 鹿和卖 兵器可 以获得 很大的 利润, 从而失 去了理 智,甚 至让百 姓放弃 耕种, 所以这 就要求 我们做 事时不 要一味 贪图利 益,而 要顾全 大局, 不要见 钱眼开 。
❖
6.首段提出不旷人事,二、三段从不 同方面 论述了“ 不旷人 事”的具 体表现 ,四段 写“不 旷人事” 的具体 表现。 二段举 管仲在 立君时 考虑到 民情对 国事的 影响而 判断, 做出不 同于召 忽的判 断,说 明尽人 事时要 考虑周 全,完 备;
《徐悲鸿画马》PPT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功到自然成!
读一读
骏马 肌肉 仿佛 拍打 姿态 奔跑 奔腾 观察 仔细 神态 擅长 摔跤 揣摩 举世闻名 一望无际 气势雄壮
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够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是我不会因此 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我这一生就只有两样不会,那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危机二字的正解是危险和机会,但大多数人只看到危险,鲜有人看到机会,所以成功赚到大钱的人并不多。 为了你,很多事我不一定会,但我在努力学。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他画的《奔马图》,骏马气势雄壮、 四蹄生风,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 仿佛发出“嗒塔”的蹄声。
读课文2、3段,静静地体会他为了画好马是怎样做的?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 仔细观察马跑动时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 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 脚、脸都擦破皮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为你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的人未必是你的敌人,把你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不要用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人,要看长远,所谓路遥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徐悲鸿画马
八骏图
徐悲鸿
我国著名画家。画的马形态各异,飘逸 灵动,宛若真马一般。
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徐悲鸿是一位 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擅长画马。 徐悲鸿的《奔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徐悲鸿作品简介ppt课件

16
此画作于1935年,就 是那一年,大师与孙多 慈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被 迫结束。徐忍痛别离之 后,借《诗经》抒情, 以庄姜自比,画了这幅 《燕燕于飞图》隐晦表 达相思之苦。提识曰 “乙亥初秋,写庄姜燕 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 下扣一枚殷红的“悲” 字心形印
《燕燕于飞图》
17
四、个人评价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画家,卓越的艺术教育 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吸取了西 洋古典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他的作品表现 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倾向,他在解放以前即参加了中 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他在艺术教育事业上有极大的贡 献,他以现实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对艺术天才的无比热爱与 关心,培养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他在艺术创造上勤 练笃学的精神,足为大家模范……
徐悲鸿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1
目录
一.个人简介 二.艺术之路 三.作品赏析 四.个人评价
2
一、个人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 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 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 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 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 国水墨画。
3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 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1927年回国,先 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 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 学院院长等职。
12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 1938年,被誉为徐悲鸿最具 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 表作之一,整幅画作高3米, 宽0.62米。1938年展出时, 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 作”。
《巴人汲水图》是一幅真 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 艺术珍品,其意义最突出体 现在其现实性。
此画作于1935年,就 是那一年,大师与孙多 慈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被 迫结束。徐忍痛别离之 后,借《诗经》抒情, 以庄姜自比,画了这幅 《燕燕于飞图》隐晦表 达相思之苦。提识曰 “乙亥初秋,写庄姜燕 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 下扣一枚殷红的“悲” 字心形印
《燕燕于飞图》
17
四、个人评价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画家,卓越的艺术教育 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吸取了西 洋古典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他的作品表现 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倾向,他在解放以前即参加了中 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他在艺术教育事业上有极大的贡 献,他以现实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对艺术天才的无比热爱与 关心,培养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他在艺术创造上勤 练笃学的精神,足为大家模范……
徐悲鸿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1
目录
一.个人简介 二.艺术之路 三.作品赏析 四.个人评价
2
一、个人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 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 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 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 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 国水墨画。
3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 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1927年回国,先 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 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 学院院长等职。
12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 1938年,被誉为徐悲鸿最具 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 表作之一,整幅画作高3米, 宽0.62米。1938年展出时, 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 作”。
《巴人汲水图》是一幅真 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 艺术珍品,其意义最突出体 现在其现实性。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来其苏。”描写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
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人们
的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21
道 中 小 庙
桂 林 风 景庭 1院小9 3景4 22 年
绘画风格(现实主义)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百年艺术史上 “丹青巨擘、教育巨子”,他对中西方 的审美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倡对 民族艺术加以取舍、改良,形成了自己 的艺术改良理论:“古法之佳者守之, 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 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利用了中 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又融汇了素描的造 型准确,独创了前无古人的绘画语言和 艺术形式。影响巨大。
雪山群狮 113×217厘米
10
11
一牛和画徐
样也精马悲
意是神的鸿
韵徐溶作画
生悲入品马
动鸿了中名
、特国凸闻
神别画现天
气钟中出下
十爱,来,
足的注,他
。题重主的
材比要马
,例是之
他、他所
所造成以
画型功能
的准地在
牛确将上
犹,西千
如以画年
他形的来
的传技无
马神法数
12
。
13
画题 技材 高丰 超富 14 、
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
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
流画派。
5
九州无事乐耕耘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该画以1.5亿 起拍,以2.668亿落槌,打破徐悲鸿 其它作品的价格记录。
6
徐悲鸿的马是标志性符号,家喻户晓,画得特别准确。首先,准确是鉴定徐悲
徐悲鸿画马PPT课件

一望无际 仔细观察 气势雄壮 四蹄生风 催人向上 艺术珍品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
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 于获得了成功。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 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 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 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 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 破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徐悲鸿画马
bēi gù
jì
xù
huò
悲顾继续 获
xióng xiǎn gǔ
jī
雄显股几
悲顾继续 获 雄显股几
shì zhù pá chén jiè
世 注爬沉界
gōng shù zhuàng shì jù
功术 壮 示 巨
世 注爬 沉 界 功 术 壮 示巨
继续 一股 沉浸 几乎
获得 显示 世界 注意 巨大 爬起来 几个
《八骏图》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八骏图上,八匹英姿勃勃的骏 马飞奔向前,姿态各异,匹匹高在雄健、精神焕发。其中的一匹最具特 色,它后腿蹬地,前蹄腾空而起,鬓毛迎风飘动,昂首扬尾,自由奔放。 《八骏图》是徐悲鸿送给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那时陈纳德将军正从 战场上凯旋归来,画上那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的 精神,同时也是徐悲鸿不可多得的一幅代表作。“骏马奔腾似潮涌,一 日千里独行空。驰骋疆场唯我狂,遨游神州立战功”奔腾的骏马,显现 的是气度,释放的力量,超越的是灵魂。徐悲鸿的八骏图体现的是飞扬 的志气,中华的灵魂。
《九方皋相马》(1931年 国画 139cm×351cm)此画取材于《九方皋相马》 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国君穆公召见著名的相马能手伯乐说:“你年岁已高,在 你后辈中有谁能继承你的绝艺呢?”他向穆公推荐了自己的朋友九方皋。九方皋 寻找了三个月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驹。秦穆公询问马是什么样的,九方皋回答: “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 兴,于是对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清,怎么能识别千 里马呢?” 伯乐却说道:“这正说明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因为他见其精 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 秦穆公命人试马, 果然是罕见的千里马。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不带缰绳、追求自由的野马、奔马, 而唯有这匹黑缎似的骏马心甘情愿被红缰所制。对此,徐悲鸿解释说:“马也如 人,愿为知己者所用,不愿为昏庸者所制。” 画中人物和马匹都采用的是饱满 宏大、庄严稳定的构图,笔墨上也表现出了徐悲鸿高超的技巧,其中在九方皋身 上的用笔特点突出,而在骏马身上则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 是在九方皋的眼睛以及骏马的眼睛的表达上,更是传神。
徐悲鸿作品鉴赏ppt课件

《奔马》(1941年 国画 130×76cm)
画上题有“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
仍有前次之结果也,pp企t课予件 望之。
16
田横五百壮士
ppt课件17来自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占 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 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 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 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 头饮泣,气氛悲壮。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 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 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 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表达。 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
《侧目》(1939年 国画
111×109ppct课m件)
27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徐悲鸿 满怀悲愤,画此负伤雄狮。它 回身昂首,双目怒视远方,这 是一幅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 怀的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和复 仇的信念,象征了中华民族的 自尊自强和不容侵犯。迎风飘 舞的鬃毛,强健有力、紧抓地 面的利爪,喷出怒火的双眼, 都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1
1
徐悲鸿简介
2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3
作品鉴赏
4
感悟
ppt课件
2
徐悲鸿 (1895-1953),江苏宜 兴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 美术教育家。取法西方古典写实 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 国画,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 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 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 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 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 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 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 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 画派。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课件

徐悲介及作
目 录
• 徐悲鸿简介 •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 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观念 • 徐悲鸿的意义和价值
contents
徐悲鸿的个人背景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 1895年出生在宜兴县。
徐悲鸿幼年随父读书, 后跟随父亲学习画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 耕半读的村塾老师, 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
01
02
03
融合中西艺术
他认为中国艺术有很好的 传统,但也应该借鉴西方 艺术的优点,将两者融合 起来。
重视写生
他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通过对自然和生活 的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 理解艺术的本质。
表现人民生活
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普通人 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 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 爱。
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和交流
《九方皋》
总结词
这幅画以九方皋为主角,表现了 他在寻找千里马的故事中的智慧 和毅力。
详细描述
徐悲鸿通过描绘九方皋的形象, 展示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画中的马匹栩栩如生,象征着追 求真理和完美的精神。
《竹林七贤》
总结词
这幅画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题材, 表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详细描述
对后世的传承和发展
丰富的艺术遗产
徐悲鸿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素描、水墨画等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为研究和传承中国 美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艺术教育价值
徐悲鸿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绘画技巧、艺术理念和创作精神都为艺术 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THANK YOU
将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东方绘画 的意境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 的艺术魅力。
目 录
• 徐悲鸿简介 •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 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观念 • 徐悲鸿的意义和价值
contents
徐悲鸿的个人背景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 1895年出生在宜兴县。
徐悲鸿幼年随父读书, 后跟随父亲学习画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 耕半读的村塾老师, 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
01
02
03
融合中西艺术
他认为中国艺术有很好的 传统,但也应该借鉴西方 艺术的优点,将两者融合 起来。
重视写生
他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通过对自然和生活 的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 理解艺术的本质。
表现人民生活
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普通人 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 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 爱。
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和交流
《九方皋》
总结词
这幅画以九方皋为主角,表现了 他在寻找千里马的故事中的智慧 和毅力。
详细描述
徐悲鸿通过描绘九方皋的形象, 展示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画中的马匹栩栩如生,象征着追 求真理和完美的精神。
《竹林七贤》
总结词
这幅画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题材, 表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详细描述
对后世的传承和发展
丰富的艺术遗产
徐悲鸿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素描、水墨画等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为研究和传承中国 美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艺术教育价值
徐悲鸿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绘画技巧、艺术理念和创作精神都为艺术 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THANK YOU
将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东方绘画 的意境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 的艺术魅力。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课件

1949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老师的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 画,为什么?
我们最喜欢徐悲鸿 的奔马图。从马的 千姿百态中我们体 会出徐悲鸿当时作 画的心境,也从中 感受到一种勇往直 前、坚韧不拔的进 取精神。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老师的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 画,为什么?
我们最喜欢徐悲鸿 的奔马图。从马的 千姿百态中我们体 会出徐悲鸿当时作 画的心境,也从中 感受到一种勇往直 前、坚韧不拔的进 取精神。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 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一贫 寒家庭。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 精诗书篆刻。少年徐悲鸿是在“半耕半 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的。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画的《课子图》。
徐悲鸿在树下读书,父亲持扇坐其后,凝神谛听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 7岁便想学画 父亲不许 他便悄悄描画屋 畔河边的鸡鸭猫犬 自得其乐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1953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 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人道平》 奔马图。
9月23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 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9月26日 2时52分逝世, 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热爱艺 术,也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三 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向上海发动了进攻,一个全 国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始兴起。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顽固地坚持"攘外必 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徐悲鸿对日益严重的民族 危机非常忧虑,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主义特别不满,对 蒋介石这个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也没有好感。1935年,蒋介石50 寿辰,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张道藩要徐悲鸿为蒋介石画像,再三 相请,都被徐悲鸿一口拒绝。
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故居起居室
1917年,徐悲鸿东渡日本,研习日本绘画时,康有为为赠字送行
1917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 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人神》为他送 行。
1918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 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 法研究会导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12月,争取到公派留欧机会。与鲁迅会 面。
徐悲鸿其它作品欣赏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 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 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 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 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 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 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 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 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 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 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1941作巨幅奔 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1936离南京,再赴广西。 1937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1938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1939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 部捐献祖国灾民。
1940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村徐悲鸿画 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 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在德国柏林的画展
在苏联举办画展的场所
苏联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院
1934 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 展,获巨大成功。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1904 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 《书》、《易》、《礼》、《左传》 开始跟父学画 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 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 在肖像画上 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徐悲鸿的故乡江苏省宜兴屺亭桥镇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14父亲去世。徐悲鸿借钱埋葬了父亲之 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 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 并开始卖画。作品《马》为徐悲鸿发表的 第一张画。
1916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乃勤奋 作画。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并收 其为弟子,在其指导下追临名碑,因得真 传,广闻博见,书艺精进。
1942从云南回国,在昆明举行画展,全部收入 捐献劳军。
与
泰
戈
尔
自
先
画
生
像
在
一
素
起
描
合
影
赈灾画展留影
1949年夏末,患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住 医院半年。
1949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病床前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儿子庆平、女儿芳芳合影
徐悲鸿作品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 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 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 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为这幅画作了 一百多幅习作和画稿, 最终使用了巨幅宣纸 来表现剧烈运动中的 人体。画面上愚公白 发长须,挂锄而立, 开山者体魄健壮,挥 锄掘石,整个画面表 现了坚卓的精神和强 劲的力量,给人以巨 大的鼓舞。徐悲鸿巧 妙地使西洋的素描技 巧和中国画的线描相 结合,使画面的空间 感、体积感、量感和 质感表现得非常充分, 人物栩栩如生,开中 国人物画之先河。
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
1919年 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 徐悲鸿凑足赴法留学的费用
1925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 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 到中国。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前夕,一些国民党的官僚准备投降,民族危机近 在眉睫,徐悲鸿历尽千辛万苦创作了《田横五百士》和《奚我后》。有人问徐 悲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有这样大的毅力完成这样大的创作?他 回答,主要是田横高风亮节的精神激动着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怒了他, 中国人的自尊心促使着他,艺术家的诚心鼓励着他,所以他才能在十分艰难的 情况下画完这样的大幅作品。
在上海,吴仲熊将任伯年父子女遗作未装婊者数 10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老 妇
像
一
九
二
二
睡
合影
1928居南京丹凤街,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 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创 办“南国艺术学院”,徐悲鸿任该院的美术系 主任。
· 1908由于家乡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 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 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谋生生 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 1912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 为宜兴知名画家,白描戏剧画《时迁偷鸡》, 获征稿二等奖。并在三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2)
(1)
正因为信守"真理高于一切"的理想,才使徐悲鸿永远保持着艺术家的良知,不 断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45年春天,徐悲鸿签名响应"争取民主,反对独 裁,拥护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无耻的反动势力还一再梦想要徐悲鸿反悔, 但他的意志坚决,不为威逼利诱所动摇,严词加以拒绝。徐悲鸿还为以漫画为 战斗武器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团体"野马社"画了一幅昂首挺胸的奔马,并在 上面题句:"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洪荒有尽头。"表示对学生民主运动的支持, 和对新中国充满无限希望的感情。
1923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回立高等美术 学校学习。
徐悲鸿的老师法国著名画家达仰先生
1925年 徐悲鸿赴新加坡为厦门大学作 画。 冬尽,回到中国。
女 坐 像
一 九 二 零 年 作
30年代的徐悲鸿
1928年,徐悲鸿送选的9幅作品全部人选法国国 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 成功,享誉法国画坛。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 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
徐悲鸿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一些美术作品,都强烈地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所创作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从艺术性来说,不仅千姿百态,气韵 生动,用笔遒劲,墨象晕彰,而且整个画面富于节奏、对比、动律,具有很高 的艺术审美价值;就其思想性来说,"自况"、"托兴"的爱国主义情感,几乎在 每幅画作中都非常强烈。
1895年7月19日 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一贫 寒家庭。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 精诗书篆刻。少年徐悲鸿是在“半耕半 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的。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画的《课子图》。
徐悲鸿在树下读书,父亲持扇坐其后,凝神谛听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 7岁便想学画 父亲不许 他便悄悄描画屋 畔河边的鸡鸭猫犬 自得其乐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1953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 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人道平》 奔马图。
9月23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 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9月26日 2时52分逝世, 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热爱艺 术,也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三 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向上海发动了进攻,一个全 国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始兴起。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顽固地坚持"攘外必 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徐悲鸿对日益严重的民族 危机非常忧虑,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主义特别不满,对 蒋介石这个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也没有好感。1935年,蒋介石50 寿辰,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张道藩要徐悲鸿为蒋介石画像,再三 相请,都被徐悲鸿一口拒绝。
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故居起居室
1917年,徐悲鸿东渡日本,研习日本绘画时,康有为为赠字送行
1917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 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人神》为他送 行。
1918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 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 法研究会导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12月,争取到公派留欧机会。与鲁迅会 面。
徐悲鸿其它作品欣赏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 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 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 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 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 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 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 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 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 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 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1941作巨幅奔 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1936离南京,再赴广西。 1937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1938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1939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 部捐献祖国灾民。
1940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村徐悲鸿画 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 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在德国柏林的画展
在苏联举办画展的场所
苏联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院
1934 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 展,获巨大成功。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1904 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 《书》、《易》、《礼》、《左传》 开始跟父学画 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 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 在肖像画上 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徐悲鸿的故乡江苏省宜兴屺亭桥镇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14父亲去世。徐悲鸿借钱埋葬了父亲之 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 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 并开始卖画。作品《马》为徐悲鸿发表的 第一张画。
1916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乃勤奋 作画。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并收 其为弟子,在其指导下追临名碑,因得真 传,广闻博见,书艺精进。
1942从云南回国,在昆明举行画展,全部收入 捐献劳军。
与
泰
戈
尔
自
先
画
生
像
在
一
素
起
描
合
影
赈灾画展留影
1949年夏末,患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住 医院半年。
1949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病床前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儿子庆平、女儿芳芳合影
徐悲鸿作品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 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 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 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为这幅画作了 一百多幅习作和画稿, 最终使用了巨幅宣纸 来表现剧烈运动中的 人体。画面上愚公白 发长须,挂锄而立, 开山者体魄健壮,挥 锄掘石,整个画面表 现了坚卓的精神和强 劲的力量,给人以巨 大的鼓舞。徐悲鸿巧 妙地使西洋的素描技 巧和中国画的线描相 结合,使画面的空间 感、体积感、量感和 质感表现得非常充分, 人物栩栩如生,开中 国人物画之先河。
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
1919年 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 徐悲鸿凑足赴法留学的费用
1925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 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 到中国。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前夕,一些国民党的官僚准备投降,民族危机近 在眉睫,徐悲鸿历尽千辛万苦创作了《田横五百士》和《奚我后》。有人问徐 悲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有这样大的毅力完成这样大的创作?他 回答,主要是田横高风亮节的精神激动着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怒了他, 中国人的自尊心促使着他,艺术家的诚心鼓励着他,所以他才能在十分艰难的 情况下画完这样的大幅作品。
在上海,吴仲熊将任伯年父子女遗作未装婊者数 10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老 妇
像
一
九
二
二
睡
合影
1928居南京丹凤街,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 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创 办“南国艺术学院”,徐悲鸿任该院的美术系 主任。
· 1908由于家乡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 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 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谋生生 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 1912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 为宜兴知名画家,白描戏剧画《时迁偷鸡》, 获征稿二等奖。并在三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2)
(1)
正因为信守"真理高于一切"的理想,才使徐悲鸿永远保持着艺术家的良知,不 断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45年春天,徐悲鸿签名响应"争取民主,反对独 裁,拥护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无耻的反动势力还一再梦想要徐悲鸿反悔, 但他的意志坚决,不为威逼利诱所动摇,严词加以拒绝。徐悲鸿还为以漫画为 战斗武器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团体"野马社"画了一幅昂首挺胸的奔马,并在 上面题句:"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洪荒有尽头。"表示对学生民主运动的支持, 和对新中国充满无限希望的感情。
1923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回立高等美术 学校学习。
徐悲鸿的老师法国著名画家达仰先生
1925年 徐悲鸿赴新加坡为厦门大学作 画。 冬尽,回到中国。
女 坐 像
一 九 二 零 年 作
30年代的徐悲鸿
1928年,徐悲鸿送选的9幅作品全部人选法国国 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 成功,享誉法国画坛。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 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
徐悲鸿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一些美术作品,都强烈地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所创作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从艺术性来说,不仅千姿百态,气韵 生动,用笔遒劲,墨象晕彰,而且整个画面富于节奏、对比、动律,具有很高 的艺术审美价值;就其思想性来说,"自况"、"托兴"的爱国主义情感,几乎在 每幅画作中都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