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修订稿
牛病流行特点与常见牛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畜牧业也稳定地发展。
而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类之一,养牛业也因此在畜牧业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在养牛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牛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牛的养殖周期偏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疾病。
在牛患病以后,如未得到及时的救治会造成病情的加重导致牛的死亡。
一、新时期牛病流行特点分析1、牛病类型众多当前,牛病类型繁多,结合致病机理、发病原因的差异可分为: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等多种,上述牛病的发生概率均非常高。
以产科病为例,常见的有:难产、流产、产后瘫痪、产后缺乳等,是母牛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牛的健康状况。
2、疑难杂症繁多传统牛病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而现在牛病更加复杂化,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型牛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诊断、治疗难度更大。
如:细菌和病毒感染、病毒和真菌感染等,甚至有的致病菌多达十几种。
再加上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耐药性现象严重,传统药物难以治愈,进而形成疑难杂症。
3、人畜共患疫病增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畜共患病明显增多,如:结核病、布病、口蹄疫等,不仅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
以结核病为例,有研究表明我国结核病人当中有1/6的患者是因接触病牛后所感染的,结核病的治疗时间长,往往需持续治疗半年到一年。
二、常见牛病的种类1、犊牛腹泻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是极高的。
这种病从名字上不难看出,成年牛患病率很低,该病大多出现在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身上,所以对于牛犊要尤为重视。
这种疾病属于肠道类疾病,发病原因也极为复杂,小牛犊刚出生时免疫力低下,对抗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是产生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牛犊的器官发育不完整,长期生活在环境较差的牛舍中,会导致病原体感染引起腹泻。
腹泻使牛犊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加重腹泻直至死亡。
2、牛结核病牛结核病在养殖牛的过程中比较常见,主要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牛自身抵抗力有关。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牛病是指在牛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影响着牛的生长和生产。
牛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牛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牛病的特点以及常见牛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进行介绍。
一、牛病特点1. 多发性牛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等。
而且这些疾病在牛群中往往呈现出多发性的情况,一旦发生就容易蔓延传播,严重危害牛的健康。
导致牛病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主要是与牛的遗传、内分泌等机体自身的因素有关,外因则是与环境、饲料、饮水、气候等外部因素有关。
导致牛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预防和治疗牛病需要全面考虑。
3. 病情变化大牛病的病情变化大,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很难察觉,一旦出现症状,则说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且有的疾病症状轻微,但会引起牛的厌食、消瘦等,对牛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4. 临床表现复杂牛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的病症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病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有的疾病没有明显症状,需要进行专业的鉴别诊断。
二、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1. 牛传染病防治技术传染病是牛病中的一大类别,其易传播、发病快、危害大的特点,使得传染病对于牛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常见的牛传染病有口蹄疫、瘟疫、牛瘟、布氏菌病等。
对于这些传染病,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1)加强牛的免疫力。
定期给牛接种各种疫苗,提高牛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力。
(2)加强环境的消毒和清洁。
保持牛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对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症,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蔓延。
寄生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对牛的生长和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牛寄生虫病有疥螨病、囊虫病、回虫病等。
针对这些寄生虫病,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疗措施:(1)定期进行驱虫。
定期给牛进行驱虫,减轻寄生虫对牛的危害。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肉、奶、皮等均为食品工业、制革业和农业生产所必需。
然而,牛病的发生影响着牛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因此,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牛病是保障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1.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影响牛、羊、马等反刍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将造成动物生产力急剧下降、繁殖能力减弱、泌乳量下降等严重后果。
2.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病是由家畜病毒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胃肠炎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的牛可出现肠道出血、水肿和休克等症状。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过氧化物酶试剂近缘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流浆、咳嗽、打喷嚏、鼻塞、喉头炎症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经济损失。
4.乳房炎乳房炎是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牛乳产能严重受损,同时产生三聚氰胺等病原菌和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牛病防治(1)做好检疫,加强病毒预防接种。
(2)隔离患病动物,及时处理病死动物。
(3)加强消毒工作,消灭病毒力的病原菌。
(4)对饲料、水源、牧草进行消毒。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随时清理牛舍。
(2)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3)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消毒。
(4)合理搭配饲料,适度添加保健品。
(1)加强室内通风和保持牛舍的卫生。
(2)及时调整饲料,保证营养及时补充。
(3)对于患病牲畜,及时处理。
(4)加强抗菌素的使用,避免滥用。
(1)定期巡视,根据乳房情况将病牛及时隔离。
(2)注意卫生生产,保证乳房清洁卫生。
(3)注意消毒,加强畜群管理。
(4)注意饲养管理,适当补充营养和草料。
总之,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减少牛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
只有在保障动物健康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人类对于食品及其他牛产品的需求,同时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息。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有牛病防治及牛病特色剖析纲要:牛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目标。
推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防疫卫生制度,采纳综合防治举措,是控制和消灭牛病的重点。
本文主要对牛的常有病因剖析及综合防治,进行了商讨。
重点词:病因剖析;常有病;防治举措一、牛的几种常有病因剖析及防治举措1.传得病:牛的传得病好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牛炭疸:俗称“飞疔〞,是由炭疸杆菌惹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得病。
一年四时均可发生,夏季多发。
草食牲畜最易感。
病症:发病急剧,昏倒、倒卧、呼吸困难,反刍停止,高烧,可视粘膜呈兰紫色,浑身痉挛,临死时七窍出血。
若有此病发生,应严格封闭发病地区,对疫区严格实行封闭,隔绝,消毒的综合性举措,尸体不可以解剖,由于这是人畜共患的传得病,一定进行深埋或烧毁,千万不可以吃。
预防:每年注射一次无毒炭疸芽胞苗或第二号炭疸芽胞苗,可获取一年以上坚毅而长久的免疫力。
〔2〕牛出败:俗称“清水喉〞,是一种急性、热性传得病。
其病症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出血等。
各样年纪的牛均可发生。
发病后一般很难治疗,所以预防很重要。
在增强饲养管理下,每年坚持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中毒病。
〔 1〕中毒病。
发病时有便秘、腹泻、水肿等病症。
黄牛、水牛均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对牛的危害最大,重者均要死亡。
可是只需不在青杠叶林地放牧或割青杠叶喂牛垫圈,一般不会发生此病。
〔2〕氨中毒:惹起氨中毒的原因主假如牛过多饮用含氨物质。
如氨化秸秆过多地增添了尿素,碳酸氢铵等非旦白氨源,牛采食未经放氨的氨化料后,汲取过多的氨而惹起的中毒病。
病症: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吼叫,肛门松驰,瞳孔散大等。
防治举措:注意不让牛偷饮尿液。
制作氨化秸秆要按操作规程,把好用尿素关。
喂料时,必定要进行放氨办理前面可;作好质量判定,不喂霉变、氨化不好的秸秆。
如发生此病,一定立刻灌服食醋或酸菜水1.5?D2 斤进行解毒。
3.常有病。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分析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分析牛病是指影响牛的健康和生产的各种疾病,其中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等。
牛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在畜牧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预防和控制牛病对于维护牛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牛病的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牛病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率高:由于牛群密度较大,且常处于相对集中的条件下,牛病易于传播,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2. 症状多样化:牛病的症状各异,有些病症比较明显,而有些病症则较为隐匿,容易被忽略。
3. 免疫力差:牛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特别是幼牛更为脆弱,易受到感染。
4. 预防困难:由于牛的生理特点以及养殖条件的不同,预防牛病比较困难,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疫苗接种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5. 潜伏期长:牛病的潜伏期较长,有些病症可能在发病前数天或数周即存在,这增加了对疾病的判断和防控的难度。
常见的牛病包括鼻鼻炎、肺炎、重症病毒性腹泻、口蹄疫等,针对这些常见牛病,常用的防治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牛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针对不同的疾病,可以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防疫,如针对肺炎可以使用肺炎球菌疫苗进行预防。
2. 环境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和通风是预防牛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床草和饮水设备,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牛的疾病发生率。
3.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牛病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适当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以及定期的体检和疾病监测。
要保证牛群的水源清洁,避免水源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4. 疫情监测与控制:定期对牛群进行疫情监测,包括体温监测、粪便检查和血清检测等,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和暴发。
一旦发现牛群中有牛病的存在,要及时隔离患病牛,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浅谈牛病特点与常见牛病的防治

浅谈牛病特点与常见牛病的防治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牛肉、牛奶、牛皮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
但牛病往往会给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牛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牛病的特点入手,结合常见牛病进行防治介绍。
一、牛病的特点(1)疾病多发。
牛病种类很多,其中有众多的疾病可以导致牛的死亡。
每一种病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不同病种需要不同的防控措施,因此施肥造成了很大的防治难度。
(2)突发性强。
很多牛病都有突发性强的特点,病情可能在几小时内急剧恶化,甚至直接导致牛的死亡。
因此,对于牛病的防治需要及时、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3)易传染性。
牛容易“内互相传染”,很多牛病都有非常强的传染性。
牛的运动、密集性居住与饲养、可能受到污水、肥料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都是比较容易传染的因素,很容易造成群体感染。
(4)饲料和饮水安全。
牛的饲料和饮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身体健康。
如果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或质量不佳,则容易引起牛的疾病。
因此,牧民在饲养牛角度,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安全。
二、常见牛病及其防治(1)感冒:牛是一种容易感冒的动物,特别是在天气转换的时候不宜暴露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
口鼻和眼睛发出异臭,流鼻涕,体温上升等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对于感冒的防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生姜、大葱等等增强抵抗力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如牛已感冒,则应立即进行一定的治疗,如体温上升过高,应及时给药退烧。
(2)口蹄疫:口蹄疫是牛、猪等家畜容易感染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其症状包括疱疹、口炎、蹄炎等,主要影响牛的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
为预防口蹄疫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注意防疫措施升级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告知群众要加强饲料管理,遏制口蹄疫的发生;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料和饮水污染,避免引起口蹄疫的流行。
(3)疟疾:疟疾是由蚊子传染的常见疾病,牛同样也容易感染。
发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头痛、全身发冷、吞咽困难、失眠等。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摘要】牛病是牛群健康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牛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本文从常见牛病的特点分析、防治措施、症状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常见牛病如口蹄疫、乳房炎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传播途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防牛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牛群受到疾病的侵袭,保障养牛业的稳定发展。
结论部分强调了做好牛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防控水平,确保牛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牛病防治是牛群健康管理的基础,只有重视牛病防治工作,才能保障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病、防治措施、症状、预防、传播途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牛病的危害性牛病的危害性是牛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牛病不仅会给牛群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影响牛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牛群死亡率的增加,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
当牛发生疾病时,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药品和治疗费用,还会因为无法及时治疗而导致产奶量下降,影响养殖效益。
一些传染病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传播病菌给人类带来危害。
牛病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
要保证牛群的健康,抓好牛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认识到牛病的危害性,才能更加重视对牛群健康的保护工作,确保牛群的生长和发育。
1.2 对牛病的重视对牛病的重视是农牧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牛病不仅会直接影响牛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还会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对牛病的重视不仅关乎牛只的健康,还关系到整个畜牧业的稳定和发展。
牛病的防治工作不仅需要畜牧工作者的关注和努力,更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牛病的防治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牛病的发生率,提高防治效果,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牛病的防治工作也需要畜牧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识别疾病,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分析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分析牛病是指牛在饲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疾病,牛病不仅会对牛的生长和产奶产肉等生产性能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威胁到牛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牛病的防控工作对于养牛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牛病的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阐述。
1. 牛病的特点(1)易传染性强:牛病多数是传染性疾病,容易在养殖场内传播,尤其在易感染期和高峰期传染性更强。
(2)发病迅速:牛病的发病速度快,一旦发病就会迅速恶化,严重影响牛的健康。
(3)症状复杂:牛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病症表现不典型,在初期难以诊断。
(4)疾病易突发:牛病的发病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随时都可能突发疫情。
2. 常见牛病及防治技术(1)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发病原因主要有饲料、饮水、卫生条件不良引起的,除了直接影响乳房卫生的因素外,还会增加疾病的发生。
预防乳房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乳房的卫生管理,常规清洁和消毒;二是提高饲料卫生质量,避免饲料受到污染;三是保持乳房通畅,避免乳腺的受压。
(2)胃肠炎胃肠炎是牛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和饲水的不洁净引起的。
胃肠炎严重会影响牛的消化吸收功能,甚至会导致牛的消化器官损伤。
预防胃肠炎主要是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牛棚和饮水设备,提高牛的饲料和饮水的质量。
(3)口蹄疫口蹄疫是牛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是一种极为顽强的病毒,易传播。
预防口蹄疫主要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牛棚和周边环境的清洁消毒,做好牛的隔离和检疫工作。
(4)新城疫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于肠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和饮水的不洁净引起的。
预防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加强牛的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提高牛的免疫力,做好牛的隔离和检疫工作。
以上所提到的常见牛病只是其中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牛病,防治工作更加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
点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摘要:牛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防疫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牛病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牛的常见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病因分析;常见病;防治措施
一、牛的几种常见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传染病:牛的传染病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1)牛炭疸:俗称“飞疔”,是由炭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发。
草食家畜最易感。
症状:发病急剧,昏迷、倒卧、呼吸困难,反刍停止,高烧,可视粘膜呈兰紫色,全身痉挛,临死时七窍出血。
如有此病发生,应严格封锁发病区域,对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的综合性措施,尸体不能解剖,因为这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必须进行深埋或烧毁,千万不能吃。
预防:每年注射一次无毒炭疸芽胞苗或第二号炭疸芽胞苗,可获得一年以上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2)牛出败:俗称“清水喉”,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其症状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出血等。
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生。
发病后一般很难治疗,所以预防很重要。
在加强饲养管理下,每年坚持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中毒病。
(1)中毒病。
发病时有便秘、腹泻、水肿等症状。
黄牛、水牛均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对牛的危害最大,重者均要死亡。
但是只要不在青杠叶林地放牧或割青杠叶喂牛垫圈,一般不会发生此病。
(2)氨中毒:引起氨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牛过多饮用含氨物质。
如氨化秸秆过多地添加了尿素,碳酸氢铵等非旦白氨源,牛采食未经放氨的氨化料后,吸收过多的氨而引起的中毒病。
症状: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吼叫,肛门松驰,瞳孔散大等。
防治措施:注意不让牛偷饮尿液。
制作氨化秸秆要按操作规程,把好用尿素
关。
喂料时,一定要进行放氨处理后方可;作好品质鉴定,不喂霉变、氨化不好的秸秆。
如发生此病,必须立即灌服食醋或酸菜水1.5?D2斤进行解毒。
3.常见病。
牛的常见病较多,发病时只要及时进行医治,均可治愈。
瘤胃膨气:又名气胀、肚胀。
是牛吃了过多易于发酵、膨胀的饲料、使瘤胃内溶物急剧发酵产气,导致产气增多,排气障碍的充气性疾病。
病牛主要采食了大量的易于发酵的饲料或食入霉烂变质的青贮料和过食新鲜豆科牧草。
症状:腹围增大,腹痛不安,食欲、反刍、暖气很快停止,呼吸困难、粘膜发绀,食欲废绝。
发现此病应立即治疗,排除气体,减压、制酵,除去瘤胃内的有害内溶物和恢复前胃机能。
急性膨气,要进行穿刺放气,平时应加强管理,不能喂太多的豆科牧草或青草和易于发酵的青饲料;切勿给予发霉、腐烂的饲草、毒草等等。
二、牛病综合防治措施
1.科学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养牛,是预防奶牛、肉牛疾病的有效方法。
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饲养管理不良是主要因素或诱因。
所以,搞好饲养管理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1)分群饲养,科学配方。
按牛的品种、年龄、体况以及产奶量高低进行分群饲养,并制定科学饲料配方,注意饲料的营养平衡,不搞“一料制”,以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生产的营养需要,防止营养代谢障碍和中毒疾病的发生。
(2)改善环境,注意卫生。
牛舍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冬天防寒,夏天防暑,排水通畅,牛床清洁,粪便及时清理,运动场干燥无积水。
要经常刷拭或冲洗牛体,保持牛体、牛床、用具等的清洁卫生,使牛群始终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条件下,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蹄部疾病的发生,并生产出优质的牛奶。
(3)充足给水,适当运动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特别是。
产奶牛,每天每头牛饮水及用水量200千克左右,故必须满足其洁净的饮用水,有条件的牛场应设置自动饮水装置。
如由人工喂水,饲养人员必须每天按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特别在炎热的夏季,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应适当给
予运动,运动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沐浴阳光,有利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母牛的繁殖配种,可减少犊牛的佝偻病、成年牛的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4)定期驱虫。
驱虫对增强牛群体质,预防和减少寄生虫病和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群的驱虫,通常结合转群、转饲或转场实施。
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
驱虫前最好做一次粪便虫卵检查,查清牛群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或根据当地寄生虫发生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驱虫药物。
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散布病原。
2.严格消毒制度。
消毒是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是防治和消灭疫病的有效措施。
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
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处都应设立消毒池,内置1%~10%漂白粉液,或3%~5%来苏儿、3%~5%烧碱液,并经常更换,保持应有的浓度。
有条件的牛场,还应设立消毒间(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牛舍、牛床、运动场应定期消毒(每月l~2次),消毒药一般用10%~20%石灰乳、1%~10%漂白粉、0.5%~1%菌毒敌,或百毒杀、84消毒液均可。
如遇烈性传染病,最好用2%~5%热烧碱溶液消毒。
牛粪要堆积发酵,也可喷洒渗入消毒液。
用2%~3%敌百虫溶液杀灭蚊、蝇等吸血昆虫。
用具的消毒。
用具应坚持每天用完之后消毒一次,一般用1%~10%的漂白粉、84消毒液等。
工作人员进入牛舍时,应穿戴工作服、鞋、帽,饲养员不得串舍;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牛舍,必须进入者需要穿工作服、鞋。
一切人员和车辆进出时,必须从消毒池通过或踩踏消毒。
有条件的可用紫外线消毒5~10分钟,方可入内。
禁止猫、狗、鸡等动物窜入牛舍,不准将生肉等带入生产区和牛舍或煮食肉类食物,不能在生产区内宰杀病牛或其他动物,并定期灭鼠。
3.按时免疫接种。
为了提高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相应传染病的侵害,需定期对健康牛群进行疫苗或菌苗的预防注射。
目前,我国应用于奶牛、肉牛的疫(菌)苗很多,为使预防接种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在掌握本地区传染病种类和流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牛群
生产、饲养管理和流动情况,制定出比较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防疫计划,特别是对某些重要的传染病如炭疽、口蹄疫、牛流行热、牛出败等应适时地进行预防接种。
4.疫情控制。
发生疫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隔离病牛。
这是为了防止病牛向健康牛传播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在隔离前,应组织人员逐头认真检查,根据结果把牛分为病牛、可疑病牛和假定健康牛三群,然后分别进行隔离。
(2)严格消毒。
对污染场地、牛舍、工具、用具及饲养员、兽医人员的衣物都应彻底消毒。
牛粪应堆积发酵15~30天,并喷洒消毒液,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运出做肥料。
(3)病牛尸体焚烧深埋。
如果是烈性传染病,其病牛和可疑病牛均应捕杀,并做焚烧、深埋处理。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让养殖业也得到提升,随着人们对于牛肉的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疾病。
因此养殖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就要先解决牛病的问题,对牛病进行控制。
科学养牛是目前养殖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办法,也是做好牛疾病控制防御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慧;郑明学;王仲兵;古少鹏;韩克光;;近年来牛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1期.
[2]努尔扎提;;牛结核的防制[J];新疆畜牧业;2012年03期.
[3]陈焕春;;我国牛病流行概况与牛结核防控研究[A];第四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