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调查与车流特性分析
2交通特性及其调查分析

第二章交通特性及其调查分析前言交通特性与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人、车、路交通特性的研究,以便揭示交通规律,据此编制交通规划,设计道路线形和实施交通管理。
交通调查是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通过对多种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
所以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流理论研究等方面服务。
交通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交通流。
研究交通流量、密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实现交通变量之间的转换,实现控制变量与交通性能指标之间的转换。
本章将先介绍人、车、路的基本特性,其次对交通量、速度、密度及延误调查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交通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人、车、路基本特性一、人的交通特性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参与者,贯穿于交通工程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汽车的结构、仪表、信号、操作系统应当适合驾驶员操纵,交通标志的大小、颜色、设置地点应考虑驾驶员的视觉机能,道路线形的设计要符合驾驶员的视觉和交通心理特性,制定的交通法规、条例应合情合理等等。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驾驶员通过视、听、触觉器官从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经过大脑进行处理,作出反应和判断,再支配手、脚运动器官,操纵汽车,使之按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运行。
在这一过程中,驾驶员受到自身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制约的影响,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饮酒与疲劳等特性加以表现。
1.视觉特性汽车驾驶员在行车中,驾驶员的眼睛是保证安全行车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的视觉特性与交通安全有密切关系。
对于驾驶员的视觉机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1)视力眼睛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称为视力。
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动视力。
顾名思义,静视力即指人和视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检查的视力。
道路交通量调查内容

道路交通量调查内容道路交通量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提供关于道路使用情况的宝贵数据,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在进行道路交通量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调查目的道路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道路上的车辆流量情况,包括车辆的数量、类型、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了解道路的使用情况,评估交通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二、调查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人工计数法、视频监控法、电子感应器法等。
其中,人工计数法是最基础和常用的方法,通过在道路上设置观测点,使用人工进行车辆计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视频监控法则是利用安装在道路上的摄像机进行车辆监测,将视频信息转化为数据。
电子感应器法则是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电子感应器,感知车辆的通过情况,并记录数据。
三、调查内容道路交通量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数量:调查车辆的总数,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车辆类型:调查不同类型的车辆,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3.车辆速度:调查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包括平均速度和最高速度。
4.车辆流量:调查单位时间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目,包括小时流量、日流量等。
5.交通流模式:调查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模式,如车道利用情况、车辆间距等。
6.交通事故情况:调查车辆事故的发生情况,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
四、调查工具进行道路交通量调查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设备,如计数器、摄像机、电子感应器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调查人员准确、高效地进行调查,提供可靠的数据。
五、调查步骤进行道路交通量调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包括确定调查区域、选择调查方法、设置观测点、进行数据记录等。
在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调查人员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六、数据分析完成道路交通量调查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以将调查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交通状况的变化趋势。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交通量调查是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交叉口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可以获得道路使用状况的信息,为道路规划和优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调查目的1.了解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交通状况。
2.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组成,包括车辆类型和交通流组成。
3.评估现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拥堵情况。
4.为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方法1.人工计数法:即通过人工录入交叉口通过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交叉口,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查,较为准确,但相对耗时。
2.视频观察法:通过摄像机观察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并进行录像记录,然后通过录像进行交通量的计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交叉口长时间段的交通量调查,准确度较高。
3.电子监测法:通过安装电子监测设备,如感应线圈或摄像头,实时监测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并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交叉口实时交通状态的监测,准确度较高,但成本较高。
三、调查可行性分析1.调查的目的和需要: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交通量调查。
2.交通量的重要性:如果交通量对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有重要影响,且交叉口交通量较大,那么进行交通量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3.成本和资源可行性:交通量调查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成本较高或者资源有限,可以考虑其他调查方法或者选择少量样本交叉口进行调查。
4.调查的时期和周期:根据调查目的和需要,确定适当的调查时期和调查周期,避免调查期间的特殊事件或天气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是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交通量数据和交通状况信息,为道路规划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在进行交通量调查时,充分考虑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调查时期和周期的选择,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一、交通流特性
2、三个交通流参数
交通量Q:某一特定时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 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体的数量。 交通流速度V(车速) 交通密度K:某一瞬间,单位长度内某一车道、 某一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
一、交通流特性
2、三个交通流参数
(1)交通量Q:某一特定时段内,通过道路某一 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体的数量。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2、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
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的 车流特性见图,曲线是单调下降 的,说明车头时距愈短,出现的 概率愈大。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2、连续型分布
当负指数分布用于单车道交通流的车头时距分布时,理 论上会得出大量的0-1s的车头时距,但在实际中这种情 况不可能出现。因为车辆的车头至车头的间距至少为一 个车长加上前车尾部至后车头部的一定间隔。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是交通流特性预报的有效手段, 可使交通技术人员用少量的资料得出确切的预测结果。
交通的到达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有 两种方法,即概率论中的离散型分布和连续性分布。
离散型分布又称计数分布,考查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 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连续型分布研究上述 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的统计特性,如车头时距、车速和可 穿越空挡等的概率分布。
根据交通类型,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交通量。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1. 交通调查与分析1.1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交通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公路交通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为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为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评价其经济效益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交通量观测设临时观测点,采用人工记数法,对过往车辆观测记数,并采取抽样停车调查,同时收集常年观测站统计资料,采访公路沿线居民。
调查内容:现有公路路况调查、区域主要干线交通历年交通量统计资料的收集,车速调查、通行能力调查、汽车运输成本的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全社会汽车保有量调查等。
对项目影响区内与拟建公路有密切相关的公路网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1.2调查综述为了解并获得项目所在区路网的交通流量、流向等交通构成及交通特性,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可靠的交通量基础数据,本项目设置了三处交通量观测点,分别进行了交通流量观测。
其中观测点1为24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2为12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3为渡口渡运的人行交通量观测点。
采用的调查车型分类及车辆折算系数见表-1,货物分类见表-2。
并收集了常年观测点交通量,以据此综合确定本项目的月、周日不均匀系数。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蓄力车、人力车、自行车及其它非机动车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表-1 各汽车代表车型及换算系数表-2 货物分类表1.3交通调查资料的分析(1)12小时调查点交通量表-3 12小时调查交通量单位:辆(2)渡口人行交通量表-4 渡口人行调查交通量单位:位(3)交通量的时间分布为了收集得到拟建路段的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本次调查在金仙镇南做了24小时交通量观测,调查得到的时间分布如下:表-5 分小时分车型交通量单位: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各调查点高峰小时交通量集中在白天,夜间交通量相对较少。
交通量OD调 查分析报告

交通量OD调查分析报告姓名:考号:小组成员:交通量OD调查分析报告一、交通量OD调查的意义交通量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交通量是交通工程学中最基本的资料,收集交通量数据,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交通量调查说明1、目的:收集交通量数据,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
2、内容:高速公路客、货车交通量调查。
(客货车均应调查是否持有年票,客车需调查载客人数,货车需调查空、重情况,和货物种类)。
3、方法:人工观测及询问。
4、地点:5、调查时间:6、车种划分:货车、客车。
7、调查工具:笔、交通量调查表。
后附(OD调查表)。
三、交通量结果分析。
通过为期1小时对重庆渝遂高速G93沙坪坝收费站车流量的统计,在此期间通行该收费站的总通行量为辆,其中客车辆,占总通行量的%,货车辆,占总通行量的%。
年票车总通行量为辆,占总通行量的%。
而年票车途经主城的车辆辆,占总通行量的%。
(一)、客车交通量情况.1、客车载客情况。
通过上述数据的统计,在此期间客车通行总量为辆,共载客人次,平均每辆车载客人次∕辆。
2、客车年票车情况。
通过上述数据的统计,在此期间年票车总通行量为辆,其中客车年票车辆,占总年票通行量的%。
客车总流量为辆,客车年票车流量占总客车通行量的%。
3、客车年票车途经主城情况。
通过上述数据的统计,在此期间年票车途经主城的车辆总通行量为辆,其中客车年票车途经主城的辆,占总年票车途经主城车辆的% 。
客车总通行量为辆,其客车年票车途经主城的车辆占客车总通行量%。
客车年票车总通行量为辆,其客车年票车途经主城的车辆占客车年票车总通行量的%。
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报告

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调查结果概述•交通量数据分析•交通量影响因素分析•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之一。
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和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可以了解各方向车流、人流的通行情况,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
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于2022年3月份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
调查地点选取了城市内30个有代表性的交叉口,其中包括10个交通繁忙的主干道交叉口、5个次干道交叉口和15个支路交叉口。
调查时间和地点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观测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驾驶员和行人,了解他们对交叉口交通设施、交通组织、信号灯配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范围覆盖了城市内的各种类型的交叉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实地观测主要针对各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车速、行车道和人行道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调查方法和范围02调查结果概述1交通量总体情况23调查期间,交叉口交通量总体上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波动。
交通量稳定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交通量明显增加,其中早高峰最为明显。
高峰期明显节假日期间,交叉口交通量有所增加,但波动幅度不大。
节假日影响东西方向车流量较大调查期间,东西方向车流量较大,其次是南北方向和十字方向。
早高峰以进城方向为主早高峰期间,进城方向车流量增加明显,而出城方向车流量变化不大。
各个方向车流量情况交通高峰时段和车流量密度情况高峰时段早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7:00-9:00,晚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7:00-19:00。
车均密度高峰期间,交叉口车均密度明显增加,其中早高峰期间车均密度最大。
03交通量数据分析随着城市居民出行的时间规律,交通量在高峰期间明显增加,非高峰期间则有所减少。
交通调查与交通流检测详解分析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交通流检测交通调查与交通流检测是道路交通组织调整获取交通需求信息的主要手段。
其中交通调查多用于静态交通组织调整,如车道渠化,单行禁左等等;而交通检测多用于动态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如信号配时调整、绿波协调、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等等。
缺少这两块工作,我们很难做到动静态交通组织的有效匹配,交通拥堵也就在所难免了。
1、对交通流基本特性的认识1.1交通流的时间变化规律1、小时交通量变化在一天24小时中,总会出现交通流高峰、平峰和低峰,每天出现的时段大致接近,因此交通流存在一个以日为周期的小时交通量变化规律,如表3-1所示。
表3-1 北京某路口昼夜24小时交通量占昼夜交通量的百分比由于道路性质不同,高峰个数与发生时段也不同,最常见的有上午高峰(8:00~11:30),下午高峰(14:30~18:30),晚高峰(20:00~21:30)。
高峰时段是交通管理的重点时段,交通拥挤堵塞一般都发生在高峰时段,特别是上午高峰,因此常把上午高峰中交通流量最大的时段作为该路口(路段)实际交通负荷的参考依据。
(1)最大小时交通量它是在全天调查中以1小时为单位所观测的结果中最大的交通量数值,一般用以确定高峰时段并评价交通负荷程度,是交通规划、交通组织、交通控制的基本数据。
(2)交通流时间分布图如图3-1所示,它可以表示出全天交通流量变化情况,为在时间上“削峰填谷”(如错时上下班,限时削减某种交通流量等)合理利用道路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不同时段的信号控制方案设置提供控制数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0246810121416182022243-1 交通流时间分布图2、周日交通量变化由于我国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多数在职人员休息日是周六和周日,因此在交通上存在一个以周日为周期的日交通量变化规律。
一般周一交通量最大,而周六、周日则最小。
随着私人汽车的发展,这种状况有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