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DOC)

儿科护理重点整理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下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乙型肝炎并非哺乳禁忌。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3、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

1)时间:一般在小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方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3)质量:单独制作,保证质量,不能以成人食品代替

4)要求: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添加辅食后观察小儿大便情况。

4、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1)选用适宜的奶嘴2)测试乳液的温度3)避免空气吸入4)加强奶具卫生5)及时调整奶量

第五章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识记内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间质液比例高)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

(三)水代谢的特点

1.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交换率高,缺水耐受力差,易脱水

2.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

2、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1)见尿补钾

2)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3%,切忌静脉推注

3)每日滴注时间不应小于8h

4)一般补钾需要持续4-6天

5)剂量:每日3~4mmol/Kg

3、儿童用药特点(属于识记内容)

(一)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二) 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吗啡、洛贝林

(三)不同年龄的儿童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差异:退热药-虚脱;四环素-四环素牙;滴鼻净-呼吸暂停(四)胎儿、乳儿可因母亲用药而受到影响

(五)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利尿剂-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

4、液体疗法的实施(PPT上红色标记)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补液“三定”:定量、定性、定时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

综上,第1天补液总量为: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 第2天以后的补液,一般只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于12~24小时内均匀输入,能口服者应尽量口服。

5、简述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按照试题写的)

1)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多用溶剂、滴剂,可适当添加糖浆以矫味,片剂要压碎后再喂。

2)给小婴儿喂药时应将小儿抱起使之成半卧位,用小勺慢慢将药液从口角灌入,有困难者可用拇指及食指紧按两额,使上下颌分开,将小勺留在上下齿之间,直至将药咽下去为止。

3)较大儿童鼓励自己吃药

4)注意:①不可混于奶中哺喂②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之间喂药

6、分离性焦虑和失控感应该是考查名词解释,后面有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分为三个阶段

(1)反抗期(protest):哭闹、拒绝

(2)失望期(despair):沮丧、顺从,退化现象

(3)否认期(denial):能克制情感,配合诊疗,信任关系破坏,影响人际交往

失控感(loss of control):

(1)婴儿期:不安全感

(2)幼儿及学龄前期:强烈反抗,明显退化行为

(3)学龄期:对恐惧产生失控感

(4)青春期:挫折和愤怒,对外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接受

第六章

1、简述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

2、足月儿出生时的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2)吸吮反射3)握持反射4)拥抱反射早产儿上述反射常引不出

3、足月儿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①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进食减少、水份丢失、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②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一般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

③乳腺肿大④口腔内改变:马牙和螳螂嘴⑤假月经⑥粟粒肿

4、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保暖):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3)维持有效呼吸(呼吸管理)

4)密切观察病情

5)预防感染

6)健康教育

7)发展性照顾

5、胸部物理治疗

1)翻身:适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每2小时1次。目的:预防或治疗肺内分泌物堆积,促进受压部位肺扩张2)叩击拍背:适用于肺炎、肺膨胀不全、气管插管及拔管后患儿目的:通过胸壁的震动,促进肺循环,使小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的气道,有助于吸痰

6、新生儿复苏方案

复苏方案—“ABCDE ”方案

A (airway) 通畅气道

B (breathing) 建立呼吸

C (circulation) 恢复循环

D (drug) 药物治疗

E (evaluation ) 评价

初步复苏:A+B+C+触觉刺激。整个步骤需在20秒内完成。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7、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多

(二)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导致红细胞摄入胆红素能力差,排泄能力差啊

(四)肠肝循环增加,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8、加重黄疸的诱发因素:

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

9、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管理

2)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维持PaO260~80mmHg

3)维持体温正常

4)供给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急救准备

10、新生儿脐部、皮肤黏膜护理

①脐带脱落前应注意脐部纱布有无渗血,保持敷料不被尿液污染;脐带脱落后应注意脐窝有无分泌物及肉芽,保持干燥。②脐部创面有少量澄清渗液者先用75%酒精擦拭再用95%酒精涂抹创面③局部有脓性、血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再用碘伏涂抹并保持干燥④有肉芽形成者,可用硝酸银溶液点灼。

1)PPT上脐部的护理

2)预防感染-皮肤护理

勤洗澡,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

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

口腔黏膜不宜擦洗

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钮扣

选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

11、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85μmol/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直胆>26μmol/L。

12、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对象

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

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

3)胎龄<30 周、生后48 小时内,或胎龄<28 周、出生体重<1500g 的所有新生儿

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

5)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换血者

1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1)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160次/分

晚期: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率减慢<100或停搏,胎粪排出,羊水污染呈黄绿或墨绿色

2)程度不同,表现不一

轻度:全身青紫,呼吸表浅、肌张力增强或正常

重度:全身苍白,呼吸微弱或无呼吸,肌张力松弛

14、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1)复苏:

—严格按照A→B→C→D步骤进行,顺序不能颠倒

—复苏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

—复苏后监护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和窒息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异常、感染和喂养等问题

2)保暖

3)家庭支持

15、Apgar评分法:重度窒息:0~3分轻度窒息:4~7分正常:8~10分

16、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1)黄疸2)贫血3)肝脾肿大4)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17、

胆红素脑病四联症:①手足徐动;②眼球运动障碍;③听觉障碍;④牙釉质发育不良。

18、

1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病因: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测—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的特点:红、肿、硬、亮。

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护理措施:⑴积极复温:①轻中度患儿用温暖襁褓包裹,置余温暖环境中,加用热水袋保暖;②早产儿置于温箱中③其他复温措施④病情观察。⑵保证热能供给⑶预防感染⑷密切观察病情:T、BP、R、P、硬肿范围及程度、患儿面色。

20、复温

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散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TA-R≥0时: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于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30℃时: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1.5℃,不超过34℃,12 ~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3)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

2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

1)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急促(>60/min)、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吸气三凹征、发绀

2)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

3)可出现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4)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小时后明显好转

2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要点:

1)纠正缺氧: 根据患儿情况可予头罩吸氧、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吸氧(CPAP)、气管插管、机械呼吸

2)替代治疗: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的使用

3)维持酸碱平衡:呼吸性酸中毒以改善通气为主;代谢性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纠酸治疗

4)支持治疗: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

23、肺透明膜病的供氧:①头罩用氧②C PAP的调节方法:氧流量为3~5L/min, 压力为4~5cmH2O, 必要时每分钟增加2 cmH2O,当压力为10 cmH2O,氧饱和度为60%,氧分压仍<50 mmHg应使用人工呼吸器。③气管插管用氧

31.胆红素脑病4个分期:①警告期②痉挛期③恢复期④后遗症期

第七章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①日光照射不足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③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④生长过速、

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⑤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2、、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初期)临床表现

1)以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

2)易惊、夜哭

3)常伴有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使婴儿摇头擦枕后脱发形成“枕秃”

3、、V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活动期)的骨骼改变

1)头:3-6月内可出现乒乓球样颅,7-8月方盒样头形,出牙延迟、前囟晚闭

2)胸: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3)四肢:佝偻病手镯或脚镯、X形腿(膝外翻)、O形腿(膝内翻)

4)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

第八章

1、小儿溢奶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胃容量小;胃的位置比较水平;贲门口松弛;幽门紧张;喂养时易进空气

2、秋季腹泻的特点:

①好发于秋、冬季

②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③潜伏期1~3天④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

⑤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

⑥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约3~8天恢复。

3、不同类型腹泻的概念(233页)

第九章

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护理措施

1)降温,体温在38.5°以上应采取物理降温,温水或酒精擦浴,置冰袋于腋下,腘窝等大动脉处2)密切监测体温变化,q4测体温

3)保持空气新鲜,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物及床褥

4)补充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5)做好口腔护理

6)体温骤降时,予以保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7)高热烦躁的患儿应确保其安全

2、小儿发生急性呼衰时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

1)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加重

2)急性呼吸衰竭,PaCO2>60mmHg,pH<7.3,经治疗无效

3)吸入纯氧时<50mmHg

4)呼吸骤停或即将停止

3、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①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高热,咽痛,咽充血,咽腭弓等处可见数个直径2-4㎜的疱疹,周围有红晕。②咽-结合膜炎临床表现:由腺病毒引起,常发生于春夏季,是一种以发热,咽痛,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一侧或双侧眼结合膜炎及颈后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第十章循环系统、第十一章泌尿系统(主要看书,因为没有PPT所以这里写得很少)

(小儿正常尿量、少尿、无尿的正常值范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

1)严重循环充血:轻者呼吸增快,肝大;严重者咳粉红色泡沫痰,心律增快等,危重病里可因急性肺水肿于数小时内死亡

2)高血压脑病:血压骤升,脑组织血液灌注急剧增多而导致脑水肿

3)急性肾衰竭:尿量减少同时出现暂时性氮质血症,一般持续3-5日,尿量增多后逐渐好转,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预后严重。

2、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以颜面部、下肢、阴囊为明显,并可伴腹水和胸水。并发症有:①感染②电介质紊乱③低血容量性休克④血栓形成⑤急性肾功能衰竭⑥生长延迟。

第十二章血液系统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用铁剂的护理要点

(1)剂量以元素铁计算,口服量4-6mg/(kg.d),分2-3次服用,疗程2-6个月

(2)口服铁剂选择在两餐之间,使用吸管口服

(3)与维生素C同用,促进铁的吸收,铁剂不能与浓茶、咖啡、钙片、牛奶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4)口服铁剂,大便呈黑色,是正常现象

(5)一般应在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继续服用6-8周

(6)一般不采用肌肉注射,如需肌肉注射可深部注射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Hb下降→缺氧→苍白、乏力、头晕

2)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异食癖

呼吸循环系统:缺氧→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全心扩大、心脏杂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骨髓外造血:肝、脾、淋巴结肿大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

1、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346页

3、病毒性脑膜炎:351页

4、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1)硬脑膜下积液2)脑室管膜炎3)脑积水4)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症5)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5、化脓性脑膜炎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脑脊液(吉兰-巴雷综合征)362页的特点(识记)

脑脊液典型的改变: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呈乳白色;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多达以上;糖和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明显增高(这是和病毒性脑膜炎的区别

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

1、儿童糖尿病特殊的自然病程:

1)急性代谢紊乱期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多在1个月以内。约20%酮症酸中毒,20-40%酮症,其余仅为高血糖、糖尿和酮尿

2)暂时缓解期约75%的患儿经胰岛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或转阴,一般持续数周,甚至半年以上,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

3)强化期患儿出现血糖增高和尿糖不易控制的现象,胰岛素用量逐渐或突然增多,称强化期。青春期胰岛素拮抗作用增强,病情不稳定

4)永久糖尿病期青春期后,病情逐渐稳定,胰岛素用量恒定

2、“somogyi现象”:胰岛素过量,在午夜至凌晨发生低血糖。在反调节激素作用下,清晨出现高血糖。查清晨1-3时的血糖,及时诊断。

3、“黎明现象”:因晚间胰岛素不足,在清晨5-9时出现血糖和尿糖增高,可加大晚间注射量或将中效珠蛋白胰岛素的折射时间往后移。

4、Mauriac综合征: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或没有治疗的糖尿病儿童,可出现身材矮小、肝脏肿大和青春期延迟,医学上称为Mauriac综合征或糖尿病侏儒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382页(标了星号)

液体疗法、胰岛素应用

第十五章

1、2-8是PPT上说要求掌握的

2、风湿热临床表现:

发病前1-5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

发热:一般持续3-4周。

心脏炎: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分为心肌炎、心内膜炎(侵犯二尖瓣)、心包炎)

关节炎:游走性、多发性、不留畸形

舞蹈病:四肢和面部快速运动,入睡后消失

皮肤症状:渗出性:环形红斑

增殖性:皮下结节

3、风湿热的护理措施:1)防止发生严重的心功能损害观察病情、限制活动、加强饮食管理、按医嘱抗风湿治疗2)减轻关节疼痛3)降低体温4)心理护理5)用药护理6)健康教育

4、过敏性紫癜: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性综合征。又叫亨-舒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

5、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

1)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病前1-3周常有上吸道感染史

2)皮肤紫癜:首发症状,皮疹多见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的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紫红色、高出皮面,压之不腿色

3)胃肠道症状:阵发性腹痛、便血,肠鸣音增强

4)关节症状:肿痛,活动受限,不留畸形

5)肾损害:1-8周内发生紫癜性肾炎

6)其他表现:偶发颅内出血,有出血倾向

6、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1).恢复皮肤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减轻或消除关节肿痛与腹痛

腹痛的护理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腹型紫癜

患儿应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的流质,严重者禁食。

3).监测病情4).健康教育

7、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以全身中、小动脉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8、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几率不大)

1)发热:39-40℃,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肤表现:皮疹呈向心性、多形性,常见为斑丘疹、多性红斑或猩红热样,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3)粘膜表现:球结膜充血,口唇红肿、皲裂或出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4)心脏表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冠状动脉瘤、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5) 其他: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疾病、关节肿痛

第十六章(没讲)第十七章(没讲)

第十八章

典型水痘的皮疹特点

1、麻疹的出诊特点

皮疹多在发热3-4天后按一定顺序出现,先出现于耳后、发际,到颈部、颜面然后从上而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是手掌、足底。皮疹为略高于皮肤的斑丘疹,颜色从浅红色、鲜红色到暗红色,数量由少逐渐增多,密集而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体温突增,可有可达40-40.5℃。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糠麸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

2、麻疹常见并发症:1)肺炎:最常见2)喉炎:喉部组织水肿、分泌物增多,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3)心肌炎4)麻疹脑炎5)结核病恶化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

3、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

潜伏期一般为2周左右,出疹前一天可出现前驱症状,低热、不适、厌食等。

水痘皮疹特点:

1)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

2)开始为红色斑疹或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的水疱,周围伴有红晕。

3)皮疹分批出现,伴明显痒感痒。在疾病高峰期可见斑疹或丘疹、疱疹和结痂三种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结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4)粘膜疱疹还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生殖器等处,形成溃疡,疼痛明显。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结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4、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具有嗜腺体和嗜神经性

1)脑膜炎:较常见,腮腺炎高峰时出现,预后大多良好

2)睾丸炎:男孩最常见并发症,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阴囊水肿,双侧萎缩不育。

3)卵巢炎:青春期女性,不影响受孕。

4)急性胰腺炎:严重急性胰腺炎少见。

5)其他:心肌炎、肾炎、耳聋、胸腺炎、甲状腺炎等。

5、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5、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临床“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6、流脑的临床分型及表现(考试题上有,但是PPT和书上不是重点)

临床特征: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

分型:

1)轻型:体温39℃以下,神志清醒或有轻度嗜睡,多无后遗症。

2)普通型:39-40℃,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恢复期有轻度神经或精神症状。

3)重型:40-41℃,昏迷、反复惊厥,脑膜刺激征明显,多留有后遗症。

4)极重型:41℃以上,深昏迷,呼吸衰竭、脑疝,病死率高,存活者有明显后遗症。

第十九章(没讲)

第二十章就讲了急性白血病496页

名词解释:

1、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2、追赶生长:指某些儿童在一些阻碍生长发育的因素(如神经性厌食,营养不良等疾病)被克服后,在康复阶段会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生长的现象。

3、主动免疫:指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接触感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4、假月经: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使有些女婴出生后5~7天出现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类似月经出血,可持续一周,称为假月经

5、粟粒疹:新生儿出生后3周内,可在鼻尖、鼻翼、面颊部长出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系新生儿皮脂腺堆积形成,可自行消退。

6、麻疹粘膜斑:麻疹患儿出疹前1-2天在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出现的,直径约为0.5-1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于出疹后1-2天消失。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进食减少、水份丢失、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8、生理性贫血:小儿在生后2~3个月,红细胞数降至3×1012/L,血红蛋白降到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9、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以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身体发育正常,添加辅食后即逐渐转为正常。

10、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一般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

11、癫痫持续状态: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超过30分钟,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12、分离性焦虑: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

13、失控感:是一种对生活中和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14、临终关怀:指对末期患儿和家庭提供照顾及支持,工作的重点为缓解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协助家庭成员为患儿的死亡做好准备。

15、儿童计划免疫: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的方式,有计划地、人为地将生物制剂接种到人体中使之产生免疫力的过程。

16、骨龄:正常小儿出现相应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骨龄较同龄小儿相差±20%为正常。

17、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15~20 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

18、混合喂养: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用母乳喂养,而部分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进行喂养的方法

19、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春夏季,多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20、风湿热:是一种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免疫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多伴有关节炎、心肌炎。较少出现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或舞蹈病。

21、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间。

早产儿:胎龄28周~37周出生的活产新生儿。

22、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出生体重在2500-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23、高危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

24、脱水热: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室内温度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但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称为脱水热。

25、鹅口疮:

26、贫血:末梢血单位体积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27、骨髓外造血:婴幼儿出现贫血、感染时,肝脏、脾脏、淋巴结恢复到胚胎时造血状态,出现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

28、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液中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严重全身感染。

29、肾病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30、生长发育:指小儿身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加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

31、等渗性脱水:钠、水成比例丢失,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

32、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一种类型,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炎构成,在X片上呈哑铃状极影。

3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34、人工喂养:以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完全替代母乳喂养的方法

3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36、惊厥: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发生不自主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 1、小儿年龄分期(7个):①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约40周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为期12周;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围生期)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自身免疫力低,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自伤)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到18-20岁。 2、儿科特点(清楚):1)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2)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成人多,但肠胃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3)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预防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3、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第二章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 3、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4、追赶生长: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或缺乏激素时,就会逐渐偏离生长发育的轨道,出现生长迟缓。而一旦这些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去除,儿童将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长,以便重新回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 5、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 ①体重(反映小儿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正常值(必考):出生时3-5kg,第1个月体重增长1-1.5kg;3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为出生时的4倍---12kg;2-12岁平均每年增长约2kg。可选公式:(必考)▲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月:体重=6+月龄*0.25 ▲2岁至青春期:体重=年龄*2+7(或8) ②身高(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正常值: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cm;2-12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 ③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也称顶臀长。(身体上下部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的匀称性)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④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正常值: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7cm;1岁时约46㎝;2岁时约48㎝;5岁时约50cm;15岁时54-58cm。 头围测量在2岁时最有价值,头围较小----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超常----脑积水。 ⑤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正常值: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头围≈岁数-1。 ⑥上臂围:沿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评估标准:>13.5cm 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6、骨骼发育: (1)前囟:出生时约为1.5-2.0㎝,1-1.5岁时闭合(异常:①前囟早闭合或太小:见于小头畸形②前囟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③前囟饱满:表示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④前囟凹陷: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间隙。出生时已经很小或已闭合,最迟6—8周闭合; (2)脊柱的发育:三个生理性弯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后会坐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腰椎前凸。 (3)牙齿的发育: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正常值: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2.5岁出齐20个;2岁以内的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出牙迟缓。(牙质发育差多见于: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21- 三体综合征。) 7、小儿大运动发育规律(口诀):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 第三章儿童保健 1、儿童计划免疫(MJ常考):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种到婴儿体中,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知道):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主动免疫的常用制剂有:菌苗、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知道):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疫苗接种的时间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月接种百白破,八月麻疹活疫苗。 2、预防接种的反应:一般反应:⑴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有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2.5cm以下为弱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一般持续2∽3天。⑵全身反应:24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异常反应:①过敏性休克②晕针③过敏性皮疹④全身感染 3、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 4、我国实行的计划免疫有:①结核②脊髓灰质炎③麻疹④百日咳⑤白喉⑥破伤风⑦乙型脑炎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第一章绪论 儿童年龄的分期及保健重点: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保健重点: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28天。保健重点:强调护理,如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保健重点: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②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③重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保健重点:①注意智力开发;②注意饮食习惯的培养;③注意防病治病,防止意外。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保健重点:①继续生长监测;②重视早期教育;③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防病治病。6、学龄期:自6-7岁入小学始到进入青春期前。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促使全面发展;②注意安排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避免思想过度紧张;③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0-20岁。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保健重点:①保证足够营养、休息;②因神经内分泌对内脏调节不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孩有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注意防治。③并根据心理精神特点注意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5、多学科协同护理。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先快后慢。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一般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和孕母情况)。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 体重估算公式:<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12个月:10kg。12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 身高估算公式:12个月:75cm;2-12岁:年龄(岁)×7+75。 身长: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胸围: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 上臂围评估标准:>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女孩多在9-11岁乳房发育,男孩多在11-13岁睾丸增大。 前囟:1.5-2cm,1-1.5岁闭合。后囟: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 脊柱三个弯曲:颈曲(颈部脊柱前凸)、胸曲(胸部脊柱后凸)、腰曲(腰部脊柱前凸)。 牙齿发育:乳牙20个;恒牙32个。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岁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牙。 神经系统发育:2岁以下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可有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体重的 ★★第五章儿童营养 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活动消耗、生长所需、排泄消耗(1岁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约418.4KJ (100kcal/Kg)。 营养素的需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水的需要量为150ml/(kg.d))。 母乳的成分:蛋白质(白蛋白、牛磺酸)、碳水化合物(乙型乳糖)、脂肪(亚油酸)、矿物质、维生素、免疫物质(SIgA、乳铁蛋白)、生长调节因子。 初乳:分娩后7日以内的乳汁。优点:初乳量少,呈淡黄色,质地粘稠,比重高,脂肪少,蛋白多,VitA、矿物质多。 混合喂养分为:补授法、代授法。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1.儿童发育与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 社会发育情况,以便为其提供适当的护理服务。 2.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消化不良等。我们需要学习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 和护理要点,以便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 3.儿童脑部损伤护理:儿童脑部损伤是儿科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们需要学习儿童脑部损伤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 法和护理技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4.儿童心理护理: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其整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需要 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问题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 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 5.儿童营养护理:儿童的营养摄入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 学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以及一些常见营养问题和相 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6.儿童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 需要了解儿童免疫接种的程序、时间表、禁忌症和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对 免疫接种后的护理要点。 7.儿童康复护理:儿童康复是指通过针对儿童身体、认知、言语和社 交方面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康复。我们需要学习儿童康复护理的目标、内容 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技巧和评估方法。

8.儿童安全护理:儿童是非常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群体,我们需要学 习儿童安全护理的基本原则、常见伤害类型和预防措施,以及对意外伤害 后的护理处理方法。 以上是儿科护理学中的一些重点考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 们可以提高对儿童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密切关注最新的儿科护理研究成 果和临床指南,以提供更科学、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DOC)

儿科护理重点整理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下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乙型肝炎并非哺乳禁忌。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3、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 1)时间:一般在小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方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3)质量:单独制作,保证质量,不能以成人食品代替 4)要求: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添加辅食后观察小儿大便情况。 4、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1)选用适宜的奶嘴2)测试乳液的温度3)避免空气吸入4)加强奶具卫生5)及时调整奶量

word完整版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羽OOOg )至出生后7天 (一)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 天 1. 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2.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 周岁 (四)幼儿期:1 周岁后到满3 周岁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 第二节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 )=出生体重+月龄xc.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 )= 6 +月龄X).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 (7)kg 2. 身高:新生儿50cm 1 岁75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X7 + 70

3.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在 2 岁前最有价值。 新生儿头围34cm , 3个月40cm , 1岁46cm , 2岁48cm (二)骨骼的发育 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 1 —1.5岁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 岁会走腰椎前凸。 3 .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1—9 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其岁数加1 头状骨、钩骨(3 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 岁);三角骨(2~2.5 岁);月骨(3岁);大、小多角骨(3.5~5 岁);舟骨(5~6 岁);下尺骨骺(6~7 岁);豆状骨(9~10) (三)牙齿的发育 2 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 岁萌出第一磨牙。 (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3?4个月前。小儿巴氏征阳性在何时为生理现象:2岁之 前。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吸吮动作) 第三单元儿童保健 婴儿期计划免疫 重点: 计划免疫概念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1 月龄:乙肝疫苗 2 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 3 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4 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5 月龄:百白破混合制剂 6 月龄:乙肝疫苗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一、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断进行;2个生长高峰;出生后第一年(尤其前3个月)、青春期。(2)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早,生殖系统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慢;皮下脂 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则须到学龄期才发育加快。(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先观看和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由简单到复杂。(4)个体差异:遗传、性别、环境。女孩青春期比男孩早1-2岁,因此在青春期女孩发育 速度较男孩快,之后又被男孩超过。 二、小儿体格发育 体重:出生时:3.33±0.39kg(男) 3.24±0.39kg(女) 我国2005年九市城区调查-3.3kg(男);3.2kg(女) WHO参考值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1周内,由于奶量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3-4日最低点,7-10日回复到出生体重。 如下降幅度>10%或第10天仍未恢复到出生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原因。 体重为最重要、最灵敏。近期营养状况。随年龄的增加儿童的体重增长逐渐减慢。出生后前3个月增长最快,生后3个月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岁时婴儿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第1年内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后9个月体重的增加值。 体重公式:1-6月:出生时体重+月龄×0.7 3-12月: (月龄+9)/2 7-12月:月龄×0.25+6 1-6岁:年龄×2+8 12月:10kg 7-12岁:(年龄×7-5)/2 1-12岁:年龄×2+8 身高/身长:反映长期营养状况。 在生后第1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cm。其中前3月增长值约等于后9月的增长值。 第2年增加10-12cm。2岁以后每年增长6~7cm。2岁以后每年增长<5cm,为生长速度下降。身高公式出生时:50cm1岁时:75cm2岁时:85cm2-12岁:年龄×7+75cm 囟门:在新生儿,组成头颅的的各骨彼此分离。 在枕骨和顶骨之间为后囟;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是前囟。 前囟大小测量方法: 对边中点连线 随着头颅的增长和颅骨的骨化,囟门渐闭合。后囟于出生时已闭合或微开,最迟于生后2~4月(6-8周)闭合。 前囟一般在1~1.5岁闭合,最迟18个月时闭合,过早闭合或超过18个月未闭合均为异常。囟门关闭过早,头围过小: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小头畸形。囟门关闭过晚,头围过大多:脑积水、佝偻病。前囟饱满或隆起: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 牙齿:乳牙20 恒牙32 乳牙萌出时间:4~10个月。12个月后未出牙,为牙齿萌出延迟。2岁内乳牙数=月龄-4~6 乳牙共20颗,最晚2.5岁出齐。甲低、佝偻病、营养不良等出牙较晚。 恒牙于6岁时开始长出,6~12岁恒牙逐渐替换乳牙,17~18岁第三恒磨牙(智齿)。 出牙时一般不伴随任何症状,有的小儿可有暂时流涎、烦躁不安或低热。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疾病的治疗也日趋成熟。 而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儿科护士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儿科护士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护理知识,以确保儿童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一、常见疾病的护理 1. 儿童感冒 儿童感冒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由病毒引起。在护理过程中,要 保持儿童的舒适感,让患者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 医生汇报。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儿童,需要给予氧疗、雾化等特殊 护理。 2. 腹泻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在护理 过程中,要帮助患者保持充足的饮水,防止脱水。同时,要注意

保持患者的肛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补水治疗。 3. 儿童骨折 儿童骨折相对成人更为复杂,护理过程也需要特别注意。在骨折处进行固定时,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需要定时更换绷带、检查伤口是否感染,并提醒患者进行适当的骨科锻炼。 二、常见护理技术 1.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是常见的血管导管技术,通常用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输血、药物治疗等。其护理过程需要注重无菌操作,遵守相关卫生规定。同时,需要定时更换穿刺口敷料、检查穿刺口周围是否有红肿热痛等异常症状。 2. 导尿术

导尿术是一种常见的尿液排放技术,可用于处理尿潴留、拔除 膀胱导管等。在导尿术中,护士需要准确选择导尿管型号、进行 无菌操作,避免灌入肥皂水及其他不当操作造成导尿并发症。 3. 氧疗 氧疗常常用于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如哮喘、肺炎等。氧气治 疗可以提高患者呼吸道氧气分压,减轻症状,但也存在着一定的 安全风险。因此,在氧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并调整输氧浓度。 三、护理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护理 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措施。例如,要保持床栏干净、整齐,避免患 者从床上滑落;要注意电器设备的使用,避免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儿科护理学重点3

窗体顶端 1:某小儿出生后1分钟,P110次/分,R30次/分,哭声弱,皮肤红嫩,手脚发绀,四肢略屈曲,该小儿Apgar评分为 1.4分 2.5分 3.6分 4.7分 5.8分 2:早产儿,日龄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应考虑为 1.新生儿败血症 2.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3.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破伤风 5.新生儿呼吸窘怕综合症 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1.禁食 2.补给液体 3.控制感染 4.纠正电解质紊乱 5.密切观察病情 4:婴儿期上半年少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是 1.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 2.IgA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

3.母乳中含有IgG 4.母乳中含有IgA 5.母乳中含有IgM 5:一新生儿,胎龄满36周,体重2.4kg,身长47cm,皮肤红嫩,耳壳软,足底有1/3足纹,该新生儿为 1.足月小样儿 2.低出生体重儿 3.早产儿 4.足月儿 5.正常新生儿 6: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1.抬高头肩部15oC ~20oC 2.严密观察病情,低浓度给氧 3.体温过高时采取物理降温 4.绝对卧床休息 5.经常翻身,预防压疮 7:治疗先天性甲低时,服用甲状腺片作为维持量的标准为 1.5-10mg/d时 2.4-8mg/d时 3.T4和TSH正常 4.血清中T3正常 5.临床症状改善

8:不是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 1.水肿 2.少尿 3.血尿 4.高血压 5.蛋白尿 9:500ml口服补盐溶液中电解质的配方比例为 1.氯化钠3.5g ,枸橼酸 2.5g 氯化钾1.5g 葡萄糖20g 2.氯化钠2.5g ,枸橼酸 3.0g 氯化钾1.5g 葡萄糖20g 3.氯化钠2.0g ,枸橼酸2.5g 氯化钾2.0g 葡萄糖15g 4.氯化钠2.0g ,枸橼酸2.0g 氯化钾2.0g 葡萄糖10g 5.氯化钠1.75g ,枸橼酸1.25g 氯化钾0.75g 葡萄糖10g 10:小儿时期特殊的能量需求是 1.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 2.生长发育 3.活动 4.基础代谢 5.排泄 11:属于性染色体遗传疾病是 1.白化病 2.糖原累积病 3.血友病

儿科护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儿科护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3.新生儿早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5.儿童免疫的特点?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防御能力差。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 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故护理中应特别注意消毒隔离以预防感染。非特异免疫不足: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差;胃酸杀菌力弱,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差等。 6.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7.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8.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除,可导致体重暂时性下降,一般下降原有体重的3%~9%,多在3~4日达 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称生理性体重下降。 9.计算体重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X0.25 2岁至青春期前期:体重(kg)x年龄x2+7(或8) 10.计算身高公式:身高(cm)=年龄(岁)x7+77 11.头围和胸围相等:1岁时46cm 12.上臂围的增长评估标准为:>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为营养中等;<12.5为营养不良。 13.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方法:(1)均值离差法(2)中位数.百分数法(3)标准差的离差法(4)指数法(5)生长曲线。 14.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 时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 15.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 16.前囟早闭.头围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前囟张力增加常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则见 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17.计算牙数公式:牙数=月龄—(4-6) 18.性早熟: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为性早熟。 19.性发育延迟:女孩在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无第二性征出现,为性发育延迟。 20.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做腰椎穿刺时应注意。 21.知觉发育: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3岁能辨上下;4岁能辨前后;5岁开始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4-5岁时已有时间的概念,5-6 岁时逐渐掌握周内时序.四季等。 22.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 23.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会的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 24.疫苗: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 25、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 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若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又名雪口病。 26、疱疹性咽峡炎: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27、溃疡性口炎:主要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或大肠埃希菌等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腔不洁更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28、婴幼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29、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

儿科护理学重点

第一章1.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怀胎8周为胚胎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4.幼儿期:1周岁后-3周岁前为幼儿期;智力发育较前突出..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6.学龄期:从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周岁为止..生殖系统发育接近成人..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 7.青春期:从第2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②性别③孕母情况④营养⑤生活环境⑥疾病和药物.. 3.体重公式:1-6月:体重kg= 出生时体重 + 月龄 0.7kg..7-12月:体重kg= 6kg + 月龄 0.25kg..2-12岁:体重kg= 年龄 2 + 7或8kg 4. 身长: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到2岁时约85cm 2-12岁身长公式:身高cm = 年龄 7 + 70cm 5. 头围:出生时相对较大约33-34cm;2岁时约为48cm;较小头围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6.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大小与肺、胸廓发育密切相关.. 7. 头颅骨的发育: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个月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等;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至迟约生后6-8周闭合.. 8. 长骨的发育: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骨龄落后见于生长激

(完整word版)人卫版儿科护理学第六版课程总结,推荐文档

儿科。 第一章:儿童成长分期:(英) ●Fetal period:完全依靠母体 ●Neonatal period:最大危险 ●Infant period:生长高峰,抗体消失 ●Toddler age:自我保护不足 ●Preschool age:培养品质 ●School age:成人水平 ●Adolescence:生长第二高峰 在6~7岁时自行合成IgG;患病快、恢复也快;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英) 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3kg(2x+8),1y为出生时3倍;2y为4倍。 身高:出生50cm;1y=75cm;(7x+75); 头围:(眉弓上缘到枕骨结节)34——46——48;一岁时头围=胸围 颅骨:前囟(1.5~2cm;2y时闭合);后囟(6m闭合) 脊柱:抬头颈曲(3~4m);4m翻身;坐胸曲(6~7m);8~9m爬;走腰曲(1y)长骨:(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为其岁数+1) 牙齿:8m开始萌出;13m仍未萌出为延迟 感知觉:6m辨父母声音、认父母; 第三章:儿童保健:Array●胎儿:前3m易畸形 ●新生儿:家庭访视(3~4次) ●婴儿期:合理喂养(6m引入其他食物) ●幼儿期:防疾病事故 ●学龄前:自理能力 ●学龄:良好习惯及姿势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卡介苗(皮内、三角肌中部)乙肝、百白破(肌内、三角肌) 乙脑、麻疹(皮下、三角肌下缘)

第五章:儿童营养(英) 1能量与营养素 总能耗: ●基础代谢率:50~60% ●食物热力作用:7%~8% ●生长:25%~30% ●活动、排泄:10% 故1y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约100kcal/kg;蛋白质(1.5~3g/kg/d);钙(2g/d) 2儿童喂养: ●母乳成分 ●母乳喂养优点 ●哺乳技巧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食物转换原则 第九章:营养障碍疾病 1:PEM(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多见于3y以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水肿)为营养不良的最早表现○1喂养不当的皮下脂肪最先消耗—躯干— 臀部—四肢—面颊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消瘦) ○2营养不良分度: ○3并发:自发性低血糖:发生于夜间或清晨,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暂停、脉搏细速,为主要死因。(静推25%—50%的葡萄糖)

儿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儿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一、儿科免疫的特点: 1.IgG可通过胎盘给新生儿,IgG3~5个月后逐渐在体减少。 2.IgA,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容易患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3.分泌型IgA在婴儿期缺乏,所以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二、小儿各年龄分期: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儿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三、新生儿期第一周护理较重要;幼儿期平安护理较重要 四、青春期女孩发育比男孩早2年 五、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阶段性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4.同一系统发育的不一致性 5.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六、小儿体重正常值: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3KG,半年之平均每月增加600~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3~5个月时体重为出生体重的2倍,1岁时为出生体重的3倍,2岁时为4倍 七、体重的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或体重=出生体重+6*0.7+〔月龄-6〕*0.4 2~12岁体重=年龄*2+8 体重=〔年龄—2〕*2+12 八、身高的公式与正常值:身高=年龄*7+70 出生时50CM,6个月65CM,一岁75CM,2岁85CM 九、上不量与下部量分界限:耻骨联合上缘: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十、头围的正常值: 出生32~34cm, 6个月40cm, 1岁 46cm ,2岁48cm 十一、胸围=头围+岁数 1岁时头围=胸围 十二、前囟大小:1.5~2cm 前囟闭合时间:1岁~1岁半 十三、前囟检查的临床意义 ①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②迟闭或过大:见于高偻病、呆小病、脑积水 ③前囟饱满:颅压增高 ④囟门凹陷:脱水患儿、极度消瘦 十四、三个生理弯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坐:胸椎后凸;1岁站:腰椎前凸 十五、乳牙4~10个月开场萌出,共20颗, 2~2.5岁初齐。6岁左右开场长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又称六龄齿 十六、小儿粗动作发育规律:2抬4翻6坐7滚8爬周会走 十七、小儿语言的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表达三个阶段 十八、小儿热量的需要: 1.根底代的热量消耗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运动的热量消耗 4.生长所需:此消耗为小儿所特有,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

(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绪论与小儿生长发育 1。婴儿期:婴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一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幼儿期:自满一周岁至三周岁。 3. 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4。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3~4天内体重下降3%~9% 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 5。肥胖症:小儿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6. 赫氏沟: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7. 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膨大而形成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因此向胸腔内压迫肺组织,容易引起肺炎。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8. 足月儿:大于或等于37周,小于42周的新生儿。 9.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 10。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11. 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 12。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疾病

13. 累积损失量:发病以来累积损失的液体量 17. 迁延性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 18。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呼吸系统疾病 19. 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所致,常发生于春夏季,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在儿童中集体流行。为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夏秋季,特点为高热、咽痛、流诞,咽腭弓、软腭处可见疱疹. 20。肺大疱: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粘膜皱襞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1. 脓气胸:儿童脓气胸(pyopneumothorax)多继发于肺部细菌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感染使肺部边缘的肺泡或小支气管破裂,形成支气管瘘,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如胸膜腔内有脓液,即形成脓气胸。 循环系统疾病 22.蹲踞现象:一种特殊的强迫体位,多见于先心法洛四联症的患儿.表现为患儿行走或游戏时候,出现双腿屈曲、蹲下片刻的特殊体位,后又恢复正常行走,蹲踞反复出现。

儿科护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儿科护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儿科护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3.新生儿早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5.儿童免疫的特点?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防御能力差。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故护理中应特别注意消毒隔离以预防感染。非特异免疫不足: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差;胃酸杀菌力弱,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差等。 6.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7.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8.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除,可导致体重暂时性下降,一般下降原有体重的3%~9%,多在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称生理性体重下降。 9.计算体重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X0.25 2岁至青春期前期:体重(kg)x年龄x2+7(或8) 10.计算身高公式:身高(cm)=年龄(岁)x7+77 11.头围和胸围相等:1岁时46cm 12.上臂围的增长评估标准为:>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为营养中等;<12.5为营养不良。 13.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方法:(1)均值离差法(2)中位数.百分数法(3)标准差的离差法(4)指数法(5)生长曲线。 14.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 15.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

儿科护理学重点简答题

儿科简答题 一、简述小儿生长发育顺序性遵循的规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简述与小儿沟通的技巧:①尊重是医护人员与患儿沟通的最根本原则。②交谈技巧:主动介绍,使用适当的方式,耐心倾听,注意语气、语调、音量和语速,适时使用幽默,真诚理解,注意保护隐私。③非语言沟通技巧: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平等尊重的体态动作。 三、简述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和目的:原则:①添加方式:根据小儿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逐渐增加,辅食的质和量的改变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粗到细,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②添加时机:应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③食物质量: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④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小儿大便有无异常。目的:①补充乳类营养的不足②利于食物形状的转换③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四、简述患儿出温箱的条件:①患儿体重达2000g或以上,体温正常②在室温24〜26C的情况下,患儿穿衣在不加热的温箱内,能维持正常体温。③患儿在温箱内生活了一个月以上,体重虽不到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 五、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①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②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遵医嘱供给维生素D制剂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④加强体格锻炼: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⑤ 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六、简述腹泻病的常用分类:①按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②按病程分: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按病情分:轻型和重型 七、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并举例说明:①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②右向左分流: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大动脉错位③无分流型: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 八、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饮食护理管理要点:①尿少水肿时期,限制钠盐的摄入,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120mg/kg②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0.5g/kg③ 供给高糖饮食以满足小儿能量的需要,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充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④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九、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①先天储铁不足②铁的摄入不足(主要原因)③生长发育快④丢失过多⑤吸收减少 十、简述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①刚入院的患儿通常会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医疗设备,紧张的气氛和噪音不能适应②因为不了解治疗过程,尤其是某些侵入性的治疗,小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情绪③住院使患儿和家庭的日常生活被打乱,致使小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减低。 1、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Q)维持体温稳定(3)合理喂食(4)补液管理(5)纠正酸中毒(6)急切观察病情(7)预防感染(8)健康教育 3、新生儿黄疸的特点:(1)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2)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1mol/L, 早产儿>257_mol/L (3)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_85mol/L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并进行性加重(5)血清结合胆红素>34_mo l/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