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中元素测量技术指标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分析操作手册

3.7标准中间溶液
3.7.1汞元素标准中间溶液:含有汞(Hg)元素,ρ=200g/L。取汞标准储备溶液(3.6.1)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5%HNO3定容至刻度,得到汞标准中间溶液A,含汞浓度为10.0g/mL;取汞标准中间溶液A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5%HNO3定容至刻度,得到汞标准中间溶液B,含汞浓度为200g/L。保存的有效期为90d。
3.10石英滤膜:对粒径大于0.3µm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99%。推荐使用Whatman QMA石英纤维滤膜。
3.11氩气,钢瓶气,纯度≥99.999%。当进行批量样品分析时,推荐使用更大容量钢瓶液氩。液氩比压缩氩气更为经济,可减少钢瓶的替换频率,保证测试气体状态的稳定。
3.12氨气,钢瓶气,纯度≥99.999%。
4.10PFA Teflon容量瓶:10mL、50mL、100mL。
4.11离心管:聚丙烯离心管,15mL、50 mL。
4.12微量移液器:200µL、1000µL、5000µL。
4.13移液管:1.00mL、5.00mL、10.0mL。
4.14A级玻璃量器。
5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5.1试样的采集
试验采集按照《PM2.5采样及质量浓度测定工作手册》进行操作。
6.2校准曲线的绘制
6.2.1汞元素校准曲线的绘制
6.2.1.1汞元素标准使用溶液的配制
用1000µL微量移液器取200µg/L的汞标准中间溶液(3.7.1)2.00mL于装有2.00mL 5%HNO3的离心管中,得到浓度为10.0µg/L的浓度点,依次逐级稀释(每级稀释1倍)配制汞标准使用溶液,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0、0.195、0.391、0.781、1.56、3.13、6.25、12.5、25.0、50.0、100和200µg/L。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 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1、工业排放: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的大量排放,是 导致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2、交通尾气: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通尾气排放成 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3、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不规范农业行为,也 会导致大气中重金属颗粒物的排放。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以颗粒物的形 式释放到大气中。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 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 以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内容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 源及控制建议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 中,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对其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 切实可行的控制建议。
一、采样技术
一、采样技术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为了获取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需要采用合适的采样技术。目前,常用的采样技术包括滤膜捕集法 和惯性撞击法等。滤膜捕集法适用于采集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而惯性撞击 法适用于采集PM10和PM5等粗颗粒物。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 的采样技术。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 状和影响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大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 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 素,如铜、锌、铅、镍等。这些重金属颗粒物在大气中难以降解,会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大气污染物有害物质检测方法

大气污染物有害物质检测方法一、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1.固体颗粒物(PM10、PM2.5)检测方法:PM10和PM2.5是大气中非常重要的固体颗粒物,可以通过高体积空气采样装置收集大气颗粒物样品,然后通过离线或在线方法进行检测。
离线方法主要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手段来分析颗粒物的大小和元素成分。
在线方法主要是利用光散射、拉曼散射、激光粒径仪等原理,直接测量气溶胶颗粒物的直径和数量。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方法:VOCs主要包括苯、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技术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步骤。
目前,发展中的技术,如气体传感技术,为VOCs的快速、实时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些技术基于气体传感器,能够测量特定VOCs的浓度。
3.氮氧化物(NOx)检测方法: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然后通过色谱、光谱等分析技术来测定。
然而,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时间较长的分析步骤。
基于光吸收和光致荧光的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在线检测方法。
这些技术利用特定气体分子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或荧光特性来测量氮氧化物的浓度。
4.二氧化硫(SO2)检测方法:传统的SO2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和光谱法。
化学法是通过将SO2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然后通过滴定等方法来测定SO2的浓度。
光谱法是通过SO2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SO2的浓度。
此外,经过多年发展,电化学传感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在线SO2检测方法。
这种传感器可以测量SO2在电化学电池中的电流或电位变化,从而确定SO2的浓度。
5.一氧化碳(CO)检测方法: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害气体,在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普遍存在。
传统的CO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将CO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然后通过色谱、光谱等分析技术来测定。
大气监测系统详细的技术参数

大气监测系统详细的技术参数大气监测系统是一套针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颗料物、气象、现场视频等数据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GPRS无线方式可以对工地区域扬尘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管理。
Zy12大气监测系统主要由现场相关气象、颗粒物及噪声监测仪、无线数据采集器、LED 显示屏(可选)、可视化视频(可选)、GPRS无线传输系统、气象站支架、太阳能供电系统(可选)、PC端软件系统组成。
可采集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PM2.5、PM10、雨雪有无等。
中运智能集团的大气监测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器、供电单元、通讯部件、传感器和数据中心软件等组成,能实现野外无人看守的情况下长期监测,无线通讯模块可实现远程数据管理。
管理者可在任意上网的地方通过浏览器登入系统查看数据,并对多个工地进行实时监管。
大气监测系统技术参数:监测参数现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雪、PM2.5、PM10、噪音等。
供电:AC220V、太阳能通讯:GPRS软件:B/S架构软件支架:3米(可选1.8米、6米)选配:LED显示屏(可定制)工地现场高清视频监测大气监测系统技术参数参数项目技术指标型号环境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40℃~+60℃测量准确度:≤ ±0.2℃测量分辨率:0.1℃ RY-WS301测量准确度:≤ ±2%测量分辨率:0.1%风速传感器测量范围:0~60 米/ 秒测量准确度:≤±2%测量分辨率:0.1 米/ 秒启动风速:≤ 0.2米/秒RY-FS01风向传感器测量范围:16 方位(360o)测量精度:≤ ±5%分辨率:3° RY-FX01PM2.5/10传感器量程:0~1000μg/m3颗粒物直径分辨率:≤0.3微米相对误差:≤10% RY-CPM2510大气监测系统安装步骤:1、将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风向变送器安装至风横臂上。
2、将PM2.5/PM10传感器、噪声传感器、PM噪声变送器安装至PM、噪声横臂上。
检测大气金属污染物的五种方法

检测大气金属污染物的五种方法对于重金属污染,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无形无色,比之水中重金属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大气中上述铅、汞、镉、铬、砷污染物年排放量已达约9500吨。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可能通过呼吸,或迁移至水、土壤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在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面,目前国内外并存着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以及质子诱导X射线发射光谱法等检测方法,其中,国内采用较多的有AAS法、ICP-AES法和XRF法。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
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
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
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从空心阴极灯或光源中发射出一束特定波长的入射光,通过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汽时,部分被吸收,透过的部分经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即可测得该特征谱线被吸收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该元素的原子浓度成线性关系,即可求出待测物的含量。
PM2.5的检测及方法介绍

PM2.5的检测及方法介绍摘要:本文阐述了PM2.5监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基于PM2.5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对某些地区的PM2.5的监测和评价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为了更好的防治PM2.5造成的污染,及针对当前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做好PM2.5的监测工作提出一些有用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PM2.5;监测;质量浓度1 引言大气颗粒物质是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
粒径为0.01-100um的大气颗粒物,统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1-2]。
而PM2.5和PM10分别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和10um的大气颗粒物。
PM10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因其能够进入人体肺泡,故被定义为可入肺颗粒物。
近年来,PM2.5的物理化学行为、形成与污染机制以及人体健康效应等成为大气环境研究的热门主题。
PM2.5的主要来源为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由于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都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随着粒径的减小,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呼吸系统对其的吸收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相对于TSP、PM10,粒径较小的PM2.5对空气污染、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以及大气能量平衡影响更大[3-4]。
目前,PM2.5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是大气气溶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2 PM2.5的危害上半年的那段时间困扰我国很多城市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科学家们说,PM2.5是导致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进入大气中的的灰霾,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对地面交通安全和飞机的起飞、下降,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主要是颗粒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
粒径为0.1-1.0微米的固体或液体离子,对于能见度的影响最大。
大气中的硫酸盐粒子的粒径大多在0.2-0.9微米之间。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大气颗粒物中多种痕量元素

中图 分 类 号 : 6 7 6 0 5.3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0 9 2 1 ) 4— 0 2— 4 1 0 —2 0 ( 0 2 0 0 5 0
S m u t n o s De e m i to f Tr c e e t n At o ph r c Pa tc a e i la e u t r na i n o a e El m n s i m s e i r i ul t s by I CP — M S wih M i r wa e Di e to — t c o v g si n
we e a ay e y d p ia e e t h e i e r n lz d b u lc td t sst r e t s.gvn au fRS ≤ 1 2% . S k d r c v re a g d fo 9 m ii g v l e o D . pi e e o e isr n e r m a pigv l . 8 fr uae t avlm 0 m ) Me ba esmpe i rdt t nl i h e i i s( i sm l o me0 6 8 m , om lt i o o e5 L . m rn a l r n u dn u s
技术配置及要求1技术指标1颗粒物粒径测量范围10nm-1000nm

技术配置及要求:1.技术指标1.颗粒物粒径测量范围:10nm-1000nm;2.颗粒物浓度检测范围:1-107个/cm3;3.显示分辨率:从粒径测试范围可以分120个通道;4.每10倍粒径通道数: 4、8、16、32、64可选;5.每样品扫描次数:10-600s,用户可选;6.气溶胶流量:0.2-5L/min 用户可调;7.鞘气流量:2-30L/min, 用户可调;8.检测时间:10-400秒可选;9.工作温度:10-35℃;10.气溶胶入口温度:10-35℃;11.压力:80-120kPa;12.湿度:0-70%,无凝结水;13.工作液体: 正丁醇(丁醇);14.显示屏:彩色触摸屏;15.可根据所需要的粒径范围进行流量的调整;16.气溶胶采样管理软件可以在微软操作系统下运行,通过下拉菜单和对话框形式实现一起的开机与运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需简单易操作;17.可以进行长时间无人值守的监测,可以连续运行7天不需要维护。
断电后,一起能够在恢复供电以后自动继续进行监测;18.数据储存能力强,至少能满足2周内的连续数据测量;19.可实时显示颗粒物粒径浓度分布;20.可以在不干扰数据采集的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操作者进行数据文件的分析工作,数据资料记录仍然能后在后台继续允许。
21.气溶胶发生器粒径范围:0.01~2μm22. 气溶胶发生器平均粒径:0.3μm23. 气溶胶发生器动力学范围>108个/cm324. 气溶胶发生器几何标准偏差:小于2.02.产品配置1.凝聚核粒子计数器2.长差分电迁移分析仪3.气溶胶中和器4.分级器控制台5.控制电脑6.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7.气溶胶发生器专配空气压缩机(带过滤器)、冷干机,扩散干燥器3.技术文件1.仪器说明书2.仪器校准证书3.软件光盘4.技术服务1、卖方专家负责现场免费安装及调试;2、按照生产厂提供的技术指标及标书要求验收设备;3、安装仪器时,现场提供基本操作培训;4、仪器发生故障,二十四小时内给予答复;5、提供免费技术咨询;6、供应商承诺对所购产品提供一年免费保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颗粒物中元素分析(XRF光谱仪法)技术指标
一、光谱仪配置及检测方法采用标准
1、XRF光谱仪主要配置:
主要的关键部件均经过特别设计和改进,以适应在线薄膜样品的分析:
►一体化高可靠的源级X射线发生组件;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SDD电致冷半导体探测器;
►特殊的光路系统、结合独特的分析方法,对薄膜样品的分析精度大幅提高;►匹配了多组滤光片及光路参数的光路系统组件,自动适配于不同元素测量;►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先进的无标样分析(FP法)软件系统;
2、分析检测所依据的技术标准:
美国环保署EPA IO 3.3
《应用X荧光光谱(XRF)法测量环境空气颗粒物中的金属含量》
二、测量元素种类(共32种)
1、重点测量元素(2种):
铅(Pb)、砷(As)
2、扩展测量元素(30种):
钾(K)、钙(Ca)、钪(Sc)、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锗(Ge)、硒(Se)、溴(Br)、锶(Sr)、钼(Mo)、钯(Pd)、银(Ag)、镉(Cd)、锡(Sn)、锑(Sb)、碲(Te)、钡(Ba)、铂(Pt)、金(Au)、汞(Hg)、铊(Tl)、铋(Bi)
三、分析测试方法及计算
1、标准样品:美国国家计量局SRM2783标准样品
2、样品分析时间:
►仅测量Pb、As元素:1小时
►测量所有元素:4小时
3、SRM标准样品标准值表征:ng/cm2;
按照EPA IO 3.3 计算方法,折算成为单位:ng/m3;
(EPA IO 3.3中条件:样品采集时间24小时,样品采集速率:0.9m3/小时)四、元素含量检出限实际测量数据(按照EPA IO 3.3标准方法测量及计算)
序号元素
纳 优 科 技 EPA IO 3.3 ng/cm2
(质量厚度)
ng/m3
ng/cm2
(质量厚度)
ng/m3
1 铅(Pb) 1.80 0.54 1.50 0.45
2 砷(As) 1.09 0.3
3 0.80 0.24
3 钾(K)28.22 8.47 6.30 1.89
4 钙(Ca) 5.77 1.73 9.00 2.71
5 钪(Sc) 1.80 0.54 1.50 0.45
6 钛(Ti) 2.68 0.80 16.90 5.08
7 钒(V) 1.41 0.42 5.30 1.59
8 铬(Cr)0.34 0.10 3.00 0.90
9 锰(Mn)0.32 0.10 0.80 0.24
10 铁(Fe) 1.08 0.32 0.70 0.21
11 钴(Co)0.65 0.19 0.40 0.12
12 镍(Ni)0.22 0.07 0.60 0.18
13 铜(Cu)0.57 0.17 0.70 0.21
14 锌(Zn)0.10 0.03 1.00 0.30
15 镓(Ga)0.30 0.09 1.60 0.48
16 锗(Ge)0.40 0.12 1.10 0.33
17 硒(Se)0.35 0.11 0.70 0.21
18 溴(Br)0.63 0.19 0.60 0.18
19 锶(Sr)0.72 0.22 1.10 0.33
20 钼(Mo) 3.72 1.12 1.60 0.48
21 钯(Pd) 2.12 0.64 22.90 6.89
22 银(Ag) 2.49 0.75 20.20 6.02
23 镉(Cd) 2.76 0.83 22.00 6.62
24 锡(Sn)7.03 2.11 30.50 9.18
25 锑(Sb)8.36 2.51 31.40 9.45
26 碲(Te)12.12 3.64 26.30 7.91
27 钡(Ba)59.88 17.98 51.80 15.59
28 铂(Pt)0.27 0.08 --- ---
29 金(Au)0.34 0.10 1.70 0.51
30 汞(Hg)0.85 0.26 1.50 0.45
31 铊(Tl)0.12 0.04 --- ---
32 铋(Bi)0.19 0.06 --- ---
五、验收方法及技术指标:
以SRM2783标准样品为检验基准,考虑到该标准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情况,选用Pb 、K 、Ca 、Fe 、Cu 、Mn 、Ni 、Cr 、Ti 、Zn 共10种元素,进行XRF 光谱仪性能的检验;
性能验证指标: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 性能验证方法及结果计算: ► 精密度:
对SRM2783标准样品连续测量
7次,每次测量时间60分钟,分别计算以上10种元素分析结果的3倍标准偏差值;
σ其中: σ --- 标准偏差;
x
--- 为N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X i --- 为第i 次测量的值; N --- 测量次数。
元素 Pb K Ca Fe Cu Mn Ni Cr Ti Zn 3σ (≤)
10
200
100
200
10
10
10
10
20
20
单位为:ng/cm 2
► 准确度:
SRM2783样品连续测量7次,每次测量时间60分钟,分别计算以上10种元素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标准值之差作为10种元素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δ =|-X Xi|
其中:X --- 标准物质的真值或标称值;
X--- 7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i
元素Pb K Ca Fe Cu Mn Ni Cr Ti Zn
δ
5 50 50 100 5 5 5 5 10 10 (≤)
单位为:ng/cm2
►检出限:
计算方法(按照EPA IO 3.3标准中,1倍标准偏差计算):
其中: s --- 灵敏度(cps/(ng/cm2));
r b --- 背景计数率;
t b --- 测量活时间;
元素Pb K Ca Fe Cu Mn Ni Cr Ti Zn
LOD
3.0 50.0 15.0 3.0 3.0 2.0 2.0 3.0 10.0 2.0 (≤)
单位为:ng/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