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1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1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1

第一课人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三、新授

1.看图认字

(1)出示挂图:人

问:这是什么?

齐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2)出示挂图:头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3)出示挂图:手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4)出示挂图:足

问:这是人的什么?

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分清腿和足)

出示字卡:足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5)齐读四个生字,个别读

2.听指令指身体各部位

师:你的头(手、足)在哪里?

3.游戏——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老师出示词卡,学生指相应的部位,并读出字。

四、指导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哪些呢?

1.学儿歌:脚放平,背挺直,肩要平

2.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五、书写

1.学笔画

板书:点

问:这个笔画叫什么?

认读,书空,上黑板练写

2.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

3.在田字格中点的书写。

(1)看一看书上点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2)师范写,生描红。

(3)在田字格中书写。

4.讲解写字姿势:

(1)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笔,手指稍稍弯曲,不使劲握笔杆。师巡视指导。(2)写字时,头要正,上身稍向前倾斜,左手压住本子,右手轻轻移动。

(3)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端一寸。

六、总结

看图认读生字。

七、作业

A组:书写基本笔画:点。

B组:描写基本笔画:点。

板书设计:图1 图2 图3 图4

手足人头

(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4.学习基本笔画:横,并会书写。

B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发音正确,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描写基本笔画:横。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卡认读:

人、头、手、足

齐读并指出

师:我们头上有什么呢?

二、新授

1.看图认字。

(1)出示挂图:口

问: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口

齐认读,指名读

问:口可以做什么?

生练说

(2)出示挂图:耳

问: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耳

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问:耳用来干什么?

生练说

(3)出示挂图:目

问:这是人的什么?

生答师小结:眼睛又可以说成“目”,板演象形,出示字卡:目

齐认读,指名读

齐读三个生字,个别读,纠正学生发音。

2.说句

师指图:这是什么?

指名答,齐练说

3.听指令指身体各部位

师:你的口(耳、目)在哪里?

4.看图贴卡

5.游戏

看词卡指身上相应的部位。

三、书写

学习基本笔画:横。

1.书空。

2.学生上黑板书写。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在书上描写,请A组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的三件宝:口、耳、目,学生认读。

五、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横。

B组:描写笔画:横。

板书设计:图1 图2 图3

口耳目

(横)

教学反思:

第三课袜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各种袜子,知道什么季节穿什么袜子。

2.学习生字:袜,会认读,理解意。

3.句子练习:这是**。

4.复习笔画:点、横、竖折。

B组:

1.认识各种袜子,知道什么季节穿什么袜子。

2.学习生字:袜,会认读,理解意。

3.复习笔画:点、横、竖折。

C组:能安静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袜,会认读,理解意。

2.认识各种袜子。

教学过程:

一、呼吸训练

吹彩色纸条

二、新授

1.看图认字

出示挂图:袜

问:这是什么?

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2.袜子的作用

袜子用来干什么?

学生练说

3.认识棉袜和丝袜

出示图片

区分夏天穿的棉袜和冬天穿的丝袜。

张豪要会说:这是冬天穿的棉袜,这是夏天穿的丝袜。

其他A组的学生会书:这是棉袜,这是丝袜。

4.找图片

哪个是袜子?

指名找出来

三、书写

复习笔画:点、横、竖折。

1.师说笔画,学生指出。

2.认读笔画。

3.学生上黑板书写笔画。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袜子,袜子是足的小伙伴,每天都要穿好袜子,记得冬天穿棉袜,夏天穿丝袜。

五、作业

A组:听写笔画:点、横、竖折,生字:人、口。

B组:能正确指出认读出笔画:点、横、竖折

板书设计:

3.袜

图1 图2 图3

袜棉袜丝袜

教学反思:

第四课鞋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各种各样鞋子,知道什么时候穿什么鞋子。

2.学习生字:鞋,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竖,会书写。

B组:

1.认识各种各样鞋子,知道什么时候穿什么鞋子。

2.学习生字:鞋,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竖。

C组:能安静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鞋,会认读,理解意。

2.认识各种各样的鞋子。

教学过程:

一、口部活动: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

二、复习导入

1.看卡认读

出示词卡:袜

齐读,指名读

2.师:小脚上穿上了袜子,还要穿什么?

生猜师板书:鞋

三、新授

1.看实物认字

出示鞋子

问: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鞋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学生发音。

2.鞋子的作用

师:我们为什么要穿鞋子?

学生练说:鞋子保护我们的脚。

师补充:地上有什么的小石子,光着脚走,脚会痛,穿着鞋子就不会痛或流血。3.认识各种鞋子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鞋?什么时候穿的?

认识拖鞋、凉鞋、皮鞋、运动鞋、棉鞋。

说词语:皮鞋、白皮鞋。

说句子:这是皮鞋。

这是白皮鞋。

师小结:在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鞋子,夏天穿凉鞋,冬天穿棉鞋。

三、书写

1.复习笔画。

我们学过什么笔画?

请学生说一说。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笔画。

出示笔画:竖。

(1)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2)写一写,书空。

请学生上黑板来写一写。

(3)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师范写,生练写。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鞋子,鞋子和袜子都是足的小伙伴,每天都要穿好袜子,穿好鞋子。

五、作业

A组:书写笔画:竖。

B组:学生在书上描写笔画:竖。

板书设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拖鞋凉鞋皮鞋运动鞋棉鞋

教学反思:

综合练习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A组:

1.掌握基本笔画:点、横,能正确书写。

2.复习字词:人、头、手、足,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B组:

1.复习基本笔画:点、横。

2.复习字词:人、头、手、足,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重点、难点:

1.掌握基本笔画:点、横,能正确书写。

2.复习字词:人、头、手、足,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出示字卡

学生认读,个别读,齐读

2.出示图片。我这有很多的图片,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找一找,谁愿意来帮我的?

(1)老师说词语,学生找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说一说,这是**。

(3)请他将图片贴在相应的字上面,再带领大家读一遍。

(4)大家表现的真棒,现在我将这些奖给你们。

3.游戏——找朋友

将字卡和图片发给小朋友,老师说词语,拿着该字和该图的小朋友,走到老师去,将图和字举给同学看,并说:我的是**。

4.复习笔画

(1)出示笔画:点、横。

(2)学生认读。

(3)你会写吗,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三、总结

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和笔画读一遍。

四、作业

A组:在自己的本子上写笔画:点、横。

B组:描写笔画:点、横。

板书设计:

人头手足

(点横)

综合练习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A组

1.掌握基本笔画:竖折,能正确书写。

2.复习字词:目、牙、舌,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5.学习念儿歌《五官歌》

B组:

1.复习基本笔画:竖折。

2.复习字词:目、牙、舌,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在帮助下学习念儿歌《五官歌》

重点、难点:

1.基本笔画:竖折,能正确书写。

2.复习字词:目、牙、舌,能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个别读,齐读。

三、新课

1.出示字卡

学生认读,个别读,齐读

2.出示图片。我这有很多的图片,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找一找,谁愿意来帮我的?

(1)老师说词语,学生找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说一说,这是**。

(3)请他将图片贴在相应的字上面,再带领大家读一遍。

(4)大家表现的真棒,现在我将这些奖给你们。

3.念儿歌《五官歌》

领读,齐读,指名读

4.复习笔画

(1)出示笔画:竖折。

(2)学生认读。

(3)你会写吗,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四、总结

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和笔画读一遍。

五、作业

A组:在自己的本子上写笔画:竖折。

B组:描写笔画:竖折。

板书设计:

目牙舌

(竖折)

教学反思:

第五课男女

教学目标:

A组:

1.能区分性别:男和女,知道自己的性别。

2.学习生字:男、女,会认读,理解意。

3.认识新笔画:横折,会书写。

B组:

1.能区分性别:男和女,知道自己的性别。

2.学习生字:男、女,会认读,理解意。

3.认识新笔画:横折

重点、难点:

1.能区分性别:男和女,知道自己的性别。

2.学习生字:男、女,会认读,理解意。

教学过程:

一、手指儿歌

二、导入

三、新授

1.认读

(1)出示字卡:男

这边是男同学。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2)出示字卡:女

这边是女同学。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齐读两生字

2.说一说

师指一位同学,请学生说一说:××是×同学。

齐练说,个别说。

3.看图区分

出示挂图:说一说,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男孩不能扎小辫子,女孩能扎小辫子;男孩不能穿裙子,女孩能穿裙子。4.游戏:排排队

谁是男同学?谁是女同学?

男同学排左边、女同学排右边,比一比哪组排的快!

5.教育

师:男同学和女同学不一样,男同学力气大,女同学做事比较细心、胆小,男同学和女同学要团结友爱。

四、书写

学习笔画:横折

1.认读笔画。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男、女,谁来说说男女的区别。

六、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横折。

B组:描写笔画:横折

板书设计:

男女

图1 图2

教学反思:

第六课厕所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厕所,能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

2.学习生字:厕所,会认读,理解意。

3.练习看图说话:这是男(女)厕所。

4.学习基本笔画:竖钩,学会书写。

B组:

1.认识厕所,能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

2.学习生字:厕所,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竖钩。

重点、难点:

1.认识厕所,能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

2.学习生字:厕所,会认读,理解意。

教学过程:

一、舌部运动

二、复习导入

1.看卡认读

出示词卡:男、女

齐读,指名读

2.出示图片:你们见过这样的标志吗?在哪里见过?

揭题:厕所

三、新授

1.认读

出示字卡:厕所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学生发音

师:厕所是我们大小便的地方,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大小便去厕所。2.认识男厕所、女厕所

(1)师:男同学应该进哪个厕所?

指名说师出示相应图片和字卡:男厕所

领读,齐读,指名读

师:男同学应该进男厕所。

(2)师:女同学应该进哪个厕所?

指名说师出示相应图片和字卡:女厕所

领读,齐读,指名读

师:女同学应该进女厕所。

3.认读

厕所、男厕所、女厕所

齐读、指名读

认一认:学校的男厕所和女厕所。

4.说一说

看图说:这是女厕所。

这是男厕所。

四、书写

学习笔画:竖钩

1.认读笔画。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男女厕所,男孩应进男厕所,女孩应进女厕所。六、作业

A组:书写笔画:竖钩。

B组:描写笔画:竖钩。

板书设计:

厕所

图1 图2

男厕所女厕所

教学反思:

第七课碗勺筷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碗、勺、筷,练习使用。

2.学习生字:碗、勺、筷,会认读,理解意。

3.认识新笔画:捺,会书写。

4.说话练习:这是×××。

B组:

1.认识碗、勺、筷,练习使用。

2.学习生字:碗、勺、筷,会认读,理解意。

3.认识新笔画:捺。

重点、难点:

1.认识碗、勺、筷,练习使用。

2.学习生字:碗、勺、筷,会认读,理解意。

3.认识新笔画:捺。

教学过程:

一、拟声练习(配上动作)

二、导入

二、新授

1.认读

(1)出示实物:碗

师: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碗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我们用碗做什么?

学生练说

出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碗。

(2)出示实物:勺

师: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勺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我们用勺做什么?

学生练说,师补充归纳

出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勺。

(3)出示实物:筷子

师: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筷子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我们用筷子做什么?

生答师补充归纳

出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筷子。

齐读三个词语

2.看卡认读

碗勺筷子

(1)齐读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3.游戏:找朋友

要求:将字卡贴到相应的实物上。

四、书写

学习笔画:捺

1.认读笔画。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样餐具,分别是……(学生说一说)。有的碗、勺摔了就碎,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

六、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捺。

B组:描写笔画:捺。

板书设计:

碗勺筷

(捺)

教学反思:

第八课米米饭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米和米饭,能区分米和米饭。

2.学习生字:米、米饭,会认读,理解意。

3.练习看图说话:××在吃饭。

4.学习基本笔画:横钩,学会书写。

5.教育学生米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B组:

1.认识米和米饭,能区分米和米饭。

2.学习生字:米、米饭,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钩。

4.教育学生米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重点、难点:

1.认识米和米饭,能区分米和米饭。

2.学习生字:米、米饭,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钩。

教学过程:

一、舌部运动、充分调动学生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

二、复习导入

1.看卡认读

出示词卡:碗、勺、筷子

齐读,指名读

2.看图说句

(1)这是一只碗。

(2)这是一把小勺。

(3)这是一双筷子。

3.有了碗、筷、勺,你们准备做什么呢?

揭题:米、米饭

三、新授

1.认读

(1)出示米,这是什么?

出示字卡:米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学生发音

师:把米洗干净,放进锅里,放入适量的水,用火将它们烧开,这样就变成了可以吃的米饭。

(2)出示米饭

出示字卡:米饭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学生发音

2.了解米

师:谁知道我们用来做成米饭的米是怎么来的?

出示图片:从稻谷→米→白米饭

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教育:学生米饭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3.认读

米、米饭

齐读、指名读

认一认:这是米。这是米饭。

四、书写

学习笔画:横钩

1.认读笔画。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我们常吃的食物——米饭,我们知道了米饭是用米加水烧煮成的。

六、作业

A组:书写笔画:横钩。

B组:描写笔画:横钩。

板书设计:

稻谷米米饭

图1 图2 图3

(横沟)

教学反思:

综合练习2

教学目标:

A组

1.完成书上的练习。

2.复习字词和笔画,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B组:

1.完成书上的练习。

2.复习字词和笔画,正确认读。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重点、难点:

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出示字卡:饭、碗、米、男、女、筷、勺。

学生认读。

2.师说字,学生指出相应的字。

3.复习笔画

(1)我们学了哪几个笔画?请学生说一说。

(2)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3)老师说笔画的名称,再找出来。

4.游戏——找朋友

三、总结

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和笔画读一遍。

四、作业

打开书,翻到第29页

A组:第四题,连线找朋友。

B组:在帮助下完成第四题。

教学反思:

第九课床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床,会认读,理解意。

2.复习生字:人、鞋,会认读,理解意。

3.复习笔画:点、横、竖,会书写。

B组:

1.学习生字:床,会认读,理解意。

2.复习生字:人、鞋,会认读,理解意。

3.复习笔画:点、横、竖。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床,会认读,理解意。

2.复习笔画:点、横、竖。

教学过程:

一、舌操

二、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人、鞋

学生认读,齐读

2.出示图片

揭题:床板书

三、新授

1.认读

出示字卡:床

这边是床。领读,齐认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2.说一说

(1)师:你家里有几张床?

(2)出示不同的床的图片,让学生选一选自己的喜欢的床。

说说:这是我的床。这是××的床。

四、书写

复习笔画:点、横、竖

1.认读笔画。

2.书空。

3.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人和鞋,新认识了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六、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点、横、竖。

B组:描写笔画:点、横、竖。

板书设计:

(点、横、竖)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早睡早起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字词:睡觉、起床,正确认读,理解词义。

2.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3.学习基本笔画:竖弯钩,能正确的书写。

B组:

1.学习字词:睡觉、起床,正确认读,理解词义。

2.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3.学习基本笔画:竖弯钩。

重点、难点:

1.学习字词:睡觉、起床,正确认读,理解词义。

2.学习基本笔画:竖弯钩。

1.学习字词:睡觉、起床,正确认读,理解词义。

2.学习基本笔画:竖弯钩。

教学过程:

一、手指儿歌

二、复习导入

2.说句子:这是床。

三、新授

1.认读词语:睡觉

(1)出示图片

大家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出示词卡:睡觉

领读,齐读,指名读

(2)谁在睡觉啊?

小朋友在睡觉。

齐说,个别说。

2.认读词语:睡觉

(1)出示图片

出示词卡:起床

领读,齐读,指名读

(2)谁起床了?

小朋友起床了。

齐说,个别说。

3.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词语:床、睡觉、起床

个别读,齐读

四、书写

学习笔画:竖弯钩

1.认读笔画。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六、作业

A组:书写笔画:竖弯钩。B组:描写笔画:竖弯钩。

板书设计:

图1 图2

睡觉起床

(竖弯钩)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门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门。

2.学习生字:门,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折钩,会书写。

4.练习说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做到轻手关门、关窗。

B组:

1.认识门。

2.学习生字:门,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折钩。

4.在帮助下练习说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做到轻手关门、关窗。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门,会认读,理解意。

2.学习基本笔画:横折钩,会书写。

教学过程:

一、口部活动: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

二、复习导入

1.看卡认读

床睡觉起床早睡早起

齐读,指名读

2.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门

三、新授

1.认读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

齐读、指名读

2.说一说

(1)教室里有门吗?

学生练说,请学生找出来。

(2)你家里有门吗?

学生练说

3.表演:开门、关门

师:我在做什么?

齐说,个别说。

4.师表演关门,一种是重重的关门,一种是轻轻的关门。

师:大家说,哪种关门方式比较好?

我们应该怎样关门?(要轻轻地关门)

那么开门呢?

(要轻轻地开门)

我们要爱护门。

四、书写

学习笔画:横折钩

1.认读笔画,书空。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

六、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横折钩。

B组:描写笔画:横折钩。

板书设计:

(横折钩)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窗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窗。

2.学习生字:窗,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撇,会书写。

B组:

1.认识窗。

2.学习生字:窗,会认读,理解意。

3.学习基本笔画:横撇。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窗,会认读,理解意。

2.学习基本笔画:横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看看自己的书和铅笔盒的位置有没有放正确,坐的姿势对不对。

二、复习导入

1.看卡认读

齐读,指名读

2.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窗

齐读课题

三、新授

1.认读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

生答师出示字卡:窗

齐读、指名读

2.说一说

(1)教室里有窗吗?

学生练说,请学生找出来。

(2)你家里有窗吗?

学生练说

3.门是用来让人进出房间用的?那么为什么要有窗呢?

师生讨论。

小结:增加房间的亮度,能观察房子外面的动静,空气流通。保护家里的物品和人的安全。

4.齐读词语:门、窗。

四、书写

学习笔画:横撇

1.认读笔画,书空。

2.描写笔画,师巡回指导。

3.A组学生学习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请学生上黑板写一写。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

六、作业

A组: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横撇。

B组:描写笔画:横撇。

板书设计:

(横撇)

教学反思:

综合练习3

教学目标:

A组

1.复习字词:门、木门、铁门,能正确认读。

2.掌握基本笔画:横折钩,能正确书写。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能说完整的话。

B组:

1.复习字词:门、木门、铁门,能正确认读。

2.掌握基本笔画:横折钩。

3.能图与字词一一配对。

4.句子练习:这是**。在帮助下说完整的话。

重点、难点:

1.复习字词:门、木门、铁门,能正确认读。

2.掌握基本笔画:横折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念儿歌《门铃》

二、复习

1.出示字卡:门、木门、铁门

学生认读,个别读,齐读

2.游戏——找一找

(1)出示图片和字卡,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用线将图片与相应的字卡连起来。

学生逐一上黑板连一连,另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来用符号(×、√)判断。

(2)看着图片,说一说

这是木门。

这是铁门。

指名说,齐说。

3.复习笔画:横折钩

(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笔画什么?在纸上写出来,老师巡回指导。

(2)今天,我们继续复习笔画。出示笔画,学生认读,个别读,齐读。

(3)书空,学生在纸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

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读一遍。

四、作业

A组的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笔画。

B组学生描写笔画。

板书设计:

门木门铁门

图1 图2 图3

(横折钩)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爸爸、妈妈、我,会认读,理解意。知道家庭的主要成员:爸爸、妈妈、我。

2.学习基本笔画:竖折折钩,会书写。

3.练习说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组:

1.学习生字:爸爸、妈妈、我,会认读,理解意。

2.学习基本笔画:竖折折钩。

3.在帮助下练习说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爸爸、妈妈、我,会认读,理解意。

2.学习基本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过程:

一、舌操,口形训练

二、新授

1.谈话导入

2.出示图片

(1)你们看图上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指着图上的妈妈问:这是谁?

生:这是妈妈。

(2)出示词卡:妈妈

领读,齐读,指名读

提示:妈妈是女的,所以,“妈”的左边有个女字旁。(3)指着图上的爸爸问:这是谁?

生:这是爸爸。

(4)出示词卡:爸爸

领读,齐读,指名读

(5)指着图上的小朋友问:这是谁?

生:这是我。

(6)出示词卡:我

领读,齐读,指名读

3.学生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个别读,齐读

四、书写

学习笔画:竖折折钩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六、作业

A组:书写笔画:竖折折钩。

B组:描写笔画:竖折折钩。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我

(竖折折钩)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扫帚簸箕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扫帚、簸箕,知道其用途,练习使用。

2.学习词语:扫帚、簸箕,会认读,理解意。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手帕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 (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这是谁的手帕?(A、B 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 (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 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情感、技能、知识) A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B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C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4、能够说“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张雨平同学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您听到了什么。(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瞧瞧,这就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就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张雨平家有3个人,张雨平,爸爸,妈妈。

4、您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张雨平的父亲,提问:“这就是谁。” 6、您的爸爸就是什么样子的,爸爸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就是男的”) 三、认读字卡: 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 1、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就是谁?” 3、师:妈妈也就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5、您的妈妈就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A、B学生自己说,C跟说“妈妈就是女的”) 五、读字卡: 那么“妈妈”两个字就是怎么样的呢? 1、出示字卡“妈妈”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妈妈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2017-2018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

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 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一课手帕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 (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这是谁的手帕(A、B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 (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 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

(完整版)培智学校快乐生活三年级下生活语文《3.口罩》教案

课题 3 口罩拟 3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认知: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技能: 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练地朗读儿歌。情感: 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组目标A组: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 练地朗读儿歌。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B组: 学会2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正 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 的发生。 C组: 会读2个生字,跟读生字词,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重点学会生字词难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片 教学 准备 口罩,课件,视频展台 第一课时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 师:春天到了,杨树柳树都开始发芽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 中也开始漂浮杨絮柳絮之类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生:可以戴口罩。 师:是的,口罩除了防灰尘,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生:生病时、天冷时、雾霾天气…… 板书并齐读课题: 3. 口罩 二、讲授新课 1.仔细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句话?”(2句) 2.认识句号

句号用在一句话的结尾处,表示这句话讲完了,用“。”表示找找课文中一共有几个“。”用铅笔标出来 3.跟我读 (1)跟读词语 出示词语,跟老师反复读词,注意把字读准确。 口罩被子灰尘 细菌健康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指名读 (2)跟读课文 出示课文,跟老师反复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确。 小口罩,白又白, 盖嘴巴,遮鼻子, 好像一床小被子。 小灰尘,小细菌, 要入侵,它把门, 它是健康小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三、巩固小结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词语 请把你的小口罩明天带到学校来,和小伙伴一起相互交流。 分层次作业AB组:读词语10遍,试读课文C组:试读词语5遍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教案-图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 教案-图文 牌楼培智学校电子备课 课题眼睛、鼻子拟 4课时教学技能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目的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情感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们。 A组: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练习看图说话。分组 B组:能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描红笔画“一”;看图目标学说话。C组:跟读词语“眼睛、鼻子”和句子;认识笔画“一”。认读词语“眼睛、鼻子”,重点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 教学多媒体课件。饼干、枣核。准备第一课时修改意见 认知认识眼睛、鼻子,知道它们的功能。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难点们。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这儿有饼干,一会儿要奖励给上课认真学习的同学,大家来闻闻饼干是什么味儿。 (生逐一闻饼干) 2、 师:春节期间,你看到放烟花了吗?好看吗?你用什么看到的? 3、生:讨论、回答。 4、

师:刚才你用什么闻到饼干的香味?生答。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眼睛、鼻子二、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1)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是的,这是眼睛。 2、看看眼睛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形状像什么?(出示枣核) (出示图2)师指着图简介眼睛:人的眼睛形状像枣核,上下眼牌楼培智学校电子备课 睑(jiǎn),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皮包着眼球(眼珠),两个眼眦(zì)就是眼角,靠近鼻子的叫内眦(内眼角),靠近耳朵的叫外眼角,眼睑内有眼球——白眼球、黑眼球、瞳孔。指名A生指一指眼皮、眼珠、眼角指名B生指一指眼珠指名C生指一指 眼睛 3、学习词语:眼睛 1) 出示词卡“眼睛”,并贴在黑板上。 2) 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三、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3)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2、 3、师简介:鼻梁、鼻翼、鼻尖、鼻孔学习词语:鼻子 1) 出示词卡“鼻子”,并贴在黑板上。 2) 领读,齐读,指名读, 师纠正发音。分层次 B组:指眼珠,读词语。作业 A组:指 出眼皮、眼珠、眼角,读词语。 C组:指眼睛,读词语。眼睛、鼻子眼睛鼻子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修改意见一、复习 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词语你还认识吗?牌楼培智学校电 子备课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2 洒水 扫地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 看图学词学句 2 洒水扫地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怎样洒水,扫地,认真做好卫生值 日。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 学句理解意思。 3.指导学生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辉模仿例句用 “是”说一句话。 4.通过看图学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记文中的生字,朗读句子,练习用“是”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 1.出示挂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出图的大意: 一个女生在洒水,一个男生在扫地。 2.通过看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小结:先洒水,后扫地顺序是 不能变的,我们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学习新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洒:出示“洒”的生字卡片,演示:端着一盆水,怎样洒水, 说明扫地前先洒水的目的。引导学生边表演洒水,边认读生字“洒”。要求读准字音。 2.“扫”出示“扫”字,演示,如何扫地,并用方言表达。用多种方式引导读准字音。 (采用个别指导、齐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洒和扫都是平舌音) (二)分清字形,了解字义。 “洒”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西。因为跟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扫’”地”也是左右结构,分别是提手旁和提土旁。扫地要用手,所以用提手旁;地板是泥土有关的,所以用提土旁。 (三)指导书空。 1.边读笔画边在桌上书空; 2.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板演,提醒该字的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再次示范,学生跟着在田字格练习本上书写。 4.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字的难易情况来确定练习写的个数。 (四)组词扩句,了解字义。 洒:洒水洒水车 扫:扫地扫把扫干净 地:扫地地上地板田地地理地球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上)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 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2、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2.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2. 3、见到同学应该说什么? 4、学生回答:你好。 5、教师带领学生读“你好”这个词语。 三、教学巩固 1、我们见到不同的人,都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见到同学要说“你好。”如果见到其他人应该怎么说? 2、教师分别将本班学生叫到前面来,请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xxx你好。” 四、作业 1、练习词语:你好。 2、写“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老师好”、“再见”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授新课 1、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2、教师出示学生近视,驼背的图片,问学生。他们怎么了? 3、教师告诉学生,图片中的小朋友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学习姿势学习,才会近

培智语文教案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 第1课白云感冒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培智生活适应教案1

《擦桌子》 学科:生活适应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生活适应校本教材《快乐成长》主题下的一课,这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按照顺序将桌子的里里外外都擦干净。在学习擦桌子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洗抹布的基础。同时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为以后学习《擦窗台》、《擦玻璃》打下础。 【教学意见】:本节课建议利用3节课完成。第一节课复习收拾桌面垃圾和洗抹布。第二课时学习擦桌面。第三课时是巩固练习。 【学情分析】: 四年级有十四名学生,其中两人为脑瘫的孩子、四名自闭症、两名唐氏综合症儿童,其他的都是智力障碍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将学生成为三类。A类(五名)轻度智障,他们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知道桌子脏了要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知道什么是垃圾;他们的空间能力很好,能够分辨出左右上下;从生理角度来讲这类学生的手部肌肉有力,能够完成拧抹布的过程。B类学生:这类学生知道桌子脏了要擦;并且可以辨别出来什么是垃圾。但是这类学生没有很好的空间能力,不能够分辨出左右上下。同时由于学生的手部肌肉没有力气,不能够将抹布拧干。C类:将脑瘫孩子和两名严重的自闭症孩子归为这类。由于脑瘫的孩子手部没有力气,不能完成清洗抹布的过程,两名严重的自闭症孩子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不能够完成整个擦桌面的过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A类:能够独立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整个擦桌面的过程。 B类: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个完成整个擦桌面的过程。 C类:能够在不清洗抹布,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整个擦桌面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工序分析法教授学生擦桌面。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教学重点】:擦桌面的方法。 【教学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擦桌面。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1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教案叠衣服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 教案叠衣服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教案——叠衣服辅导教师: 辅导对象: 辅导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2.知道叠衣服的步骤 3.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关注学习。 教学难点:自我主动性的训练,学习注视教师。 教学过程: 一、新授(叠衣服) 1、出示图片 1)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叠衣服 要求: 学生跟着老师指着电脑图片说出他在叠衣服,当一个同学在学习时要求另一个眼睛要注视老师和同学。

单独指着图片说出他在叠衣服,指着图片告诉对方他在叠衣服。要求双方都关注对方。 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2)他是怎么叠的? 要求: 学生跟着老师指着图片说出叠衣服的步骤,当一个同学在学习时要求另一个眼睛要注视老师和同学。 单独指着图片说出叠衣服的步骤。要求双方都关注对方。 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二、生活练习(学习叠衣服) 1、图片排列出叠衣服的步骤并说一说 要求: 老师演示时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学生要专注自己的练习,完成后坐在位子上等待。 2、学习叠衣服。 1)将汗衫拉平,反放在桌子或床上,背面朝上。 2)将衬衫的两边望中间折。 3)沿着从底边到领子的方向将衣服折两折。 要求: 老师演示时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学生要专注自己的练习,完成后坐在位子上等待。 三、总结 叠衣服的步骤 四、自由活动时间 音乐律动《叠衣服》 教学理念: 培智学生注意力是很差的。他不知道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什么时候要关注。因此,这学期我开展小团体课程,帮助自闭症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关注,如何更好的融入到班级的学习中去。 家长签字: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 《耳、鼻、口、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 (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 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 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 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 2、儿歌《十个手指头》与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 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 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 (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 2、师伸出食指与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 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瞧。(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教学“口”: 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就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

最新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1课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4)指名读 4、书写“三” (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楼梯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 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 4、会读儿歌《学好样》 教具准备: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窗床电梯 (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 楼梯(√)门()窗() 3、读儿歌《学好样》 (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 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 (3)个人或分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1、笔画回顾: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第3课上下楼梯 学习目标 1、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培智语文14教案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 第1课白云感冒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2)

《厨房里的悄悄话》 学科:生活语文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十七课。本课和生活适应健康生活主题相对应,帮助学生来更好的认识调料,并学习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本课是一篇记叙文。全文共3个自然段,通过盐、味精、酱油、生姜的对话来说明他们的作用。本课进行的是课文讲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调料的作用。 【学情分析】:班级共有学生13名,年龄在13到15岁。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基础,将学生分为2类。 A类学生:共7名(孙XX、姜XX、张XX、鄂XX、任XX、施XX、孙冰X)其中2名学生为唐氏综合征,3名学生为自闭症。1名学生为癫痫,其他1 名学生为智力障碍。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识得本课中50%的 字,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结合课文进行课文理解。他们认识一些简 单常见的调料,如:盐、味精、醋、生姜。指导它们主要是什么味道, 但他们不理解这些调料的作用。对于一些形容感受的词语,如:酸、 甜、酱香,理解不够准确。 B类学生:共6名(张XX、吴XX、刘XX、黄XX、张鼎X、李X)其中1名学生为唐氏综合征,3名自闭症,1名学生为脑瘫,其他1名学生为其他疾 病引起的智力障碍。他们识字量较少,大部分不能连字成词,只能发 出单音节,学生对课文中的各种事物认识的不是很准确。他们不能说 出这些调料的名字,也不能准确形容它们的味道,不知道它们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A类:掌握并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词语“悄悄话”“鲜味”“酱香” “腥味”“静悄悄”;了解盐、味精、醋、生姜这几种调料的作用; 能够用词语准确形容每种调料的味道。 B类:田XX和肖XX能够跟读课文部分段落;能够认出本课学习的 盐、味精、醋、生姜这几种调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导入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调料的作用并能说出生活中食物的味道。 【教学重点】: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形容几种调料烹饪后的味道。 【教学难点】:了解盐、味精、醋、生姜这几种调料的作用。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种调料的作用,并能够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形容这些味道,但调料的作用对学生理解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了解盐、味

培智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培智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XXX 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看懂图意,会读、会写这2个生字,能区分实物,会口头组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联系生活,让学生逐步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山、石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山,什么是石。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山、石”2个生字。 教学准备:卡片、教科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教学常规管理 做好课前准备,整顿纪律,对到场的教师表示欢迎。

二、复习 1、在黑板上书写出前面学习过的生字,请两位学生起来认读。人、头、口、手、坐、立、走、大、小、上、下、土、火、木、米 2、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1、2、3,你真棒!”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提示与鼓励。 3、再集体跟教师认读生字。 三、新授 1、再次整顿纪律,分发课本,并把书本翻到第11页。 2、板书课题: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3、指导看图教学。 (1)指导学生看课本,并提出以下问题: A、书上有几幅图?同学们数一下。(2幅) B、图上画的是什么?(分别是大山、巨石) (2)让学生观察窗外,远处有大山,并对照课本,大山有山峰起伏,形如“山”字,借图认字,可帮助学生记忆。 (3)出示生字卡片,并板书。 山shān A、拼音学习。Sh——an——shan 读准字音,注意区分平舌s与翘舌sh。先点名读,再集体读。 B、字形分析。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让学生认真观察。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电子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6节日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妇、历、年”3个生字,并能组词;认识部首“厂”;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B组生:正确认读“妇、历、年”3个生字;认识部首“厂”;知道“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这些节日的意义。 C组生:正确指读“妇、历、年”3个生字,看图指认“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3个生字 2. 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妇、年”,会书写,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一、二句。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小。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图说话,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妇女节”,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教学生字“妇”,读准字音,读准“妇女节”,读准“三月八日是妇女节。” 3.说说女性在社会上的贡献,引出句子“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4.朗读句子:“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三、看图说话,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青年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学生字“年”,读准字音,读准“青年节”,读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3.说说青年人是怎样的?引出句子“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4.朗读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四、游戏练习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3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活语文第一册 教案 雷卫华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家庭生活 7、爸爸妈妈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七课《爸爸妈妈》,课文内容为五个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指一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三”)“我会写”(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爸爸”“妈妈”“我”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

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 倾听与说话: 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出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 识字与写字: A:独立认识生字“三” 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三” C:感知生字“三” 阅读: 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B:能跟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C:感知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 综合性学习: A:理解“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是一个家庭。 B:知道“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 C:感知“爸爸”“妈妈”“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说

培智一年级第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培智一年级第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胡春桃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11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3人。这11人的情况极为复杂:他们在普遍存在智力障碍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有三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动症;有一个还存在轻度自闭症。 学生的特殊情况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行为养成教育难度很大。 二、工作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一”到“十”的音、形、义。 2、正确掌握七种笔画的名称、书写。 3、学会几首儿歌。 4、认识一些常见生活用品并学会使用方法。 5、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导他们做个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懂文明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把握生字表中的31个字词的音、形、义 2、教会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3、引导学生做个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卫生、懂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难点: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主要措施 1、利用生动形象的卡片,吸引智障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书中知识浅显化,便于学生掌握。 3、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4、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反复复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3.9 —— 3.17 《集中识字一》《楼梯》《上下楼梯》 3.23—— 3.31 《上厕所》《卫生用具》《综合练习一》 4.6——4.15 《集中识字二》《衣服》《裤》《同学》 4.21—— 4.30 《左右》《综合练习二》《毛巾肥皂》《洗手》 5.8—— 5.17 《剪指甲》《吃饭》《漱口》《综合练习三》 5.23—— 6.1 《集中识字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6.7---6.15 《早上好再见》《请谢谢》《综合练习四》6.21---6.28 复习、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