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顶进施工方案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涵顶进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钢筋混凝土框架箱( 顶进) 涵与线路正交。既有涵为为一孔2X2.5米框架涵需拆除。涵基底置于淤泥质土层上, 须进行换填处理。施工时在既有线右侧预制框架涵, 利用便梁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 拆除既有涵, 换填涵基顶进新涵, 完成附属工程后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二、工期安排

DK721+606涵

三、人员、劳动力安排:

现场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施技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技术工人: 26人工人: 62人

四、施工准备

1、人员机械设备已经全部进场, 各种材料也已运送至现场.

2、工程技术人员已认真审核图纸并填写图纸审核记录, 确认图纸

无误,

交测量班定位放线, 同时计算工程数量, 移交物资保障部。

2、测量班在涵洞开工前, 根据设计资料对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及出入口高程进行精测核对, 涵洞的各项技术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出。

3、技术人员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 认真编写技术交底, 并下发至施工工班, 实验室作好砂、石料实验和配合比实验, 为开工作好准备。

五、施工方案

( 1) 工作坑施工

1.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涵轴线并进行原地面测量确定工作坑的位置及开挖深度。

1.2工作坑拟定及开挖

工作坑是预制和顶进框架的工作基底, 前端紧靠铁路路基, 后端布置后背墙。工作坑尺寸主要由箱身、顶进设备和后背的大小以及排水和工作净空的需要决定, 本涵工作坑取18X6米。工作坑深度根据箱底设计标高及滑板构造确定。工作坑靠路基侧的边坡坡度取1: 1, 并用浆砌片石加固, 其余侧的坡度一般可在1:1~1:1.2范围内根据地质

条件选定。工作坑在探清无地下电缆等设施后采用机械开挖, 汽车运土至坑外弃土点, 当挖至设计标高后, 人工清理、整平, 同时检验基坑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必要时进行基坑换填处理。根据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 确保箱涵顶进施工时, 地下水位降到工作面以下0.5~1.0m,使工作面保持干燥。

( 2) 工作坑底板的制作

工作坑底板中心与桥涵设计中心线一致, 原基底人工夯实后铺填10cm碎石层, 并每隔300cm设置锚梁。后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底板, 厚度20cm, 与锚梁形成一个整体。为防止扎头, 底板设1%左右前高后低的仰坡。滑板表面抹1:2水泥砂浆厚2cm, 平整度要求2m长度范围内高度误差为2~5mm。滑板前端应比箱身长1m, 后端与后背墙相连, 两侧比箱身各宽0.3~0.5m。在底板两侧设钢筋混凝土方向墩, 在灌注底板时预埋在底板中并和底板混凝土浇注在一起, 每隔3~4m立一个, 高出底板约0.4m, 深入底板以下0.5~0.8m, 墩与箱身间留5~10Cm 的空隙, 以便导向。当滑板表面砂浆干燥后, 先涂一层柴油, 然后涂一层厚度不小于3mm的石蜡。涂蜡时, 在滑板长度方向每隔1m挂一道10#铁丝, 作为控制石蜡厚度的标准。每浇完一次, 用木板刮平, 铁丝拆除后的挡痕用喷灯烤熔整平。石蜡凝固后洒一层1mm厚的滑石粉, 再在其上铺一层或两层塑料薄膜, 薄膜接缝处应压茬0.2m, 并使茬口顺顶进方向, 如滑板表面潮湿, 还可在石蜡中掺入少量柴油, 使两者易于粘黏并减少石蜡脆裂。

( 3) 修筑后背

后背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在修建后背墙时, 其底部设置成台阶状, 以增加后背抗力。为增加顶进时后背的抗压能力, 后背墙基础与滑板用后背梁连接成一整体。,

( 4) 预制箱身

采用就地预制的方法施工。箱身砼强度等级为C35, 灌注采用两次灌注成形, 第一次灌注箱底及墙埂以下部分, 待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 再进行墙埂以上的边墙及箱顶灌注。箱身预制的施工程序是, 在工作坑底板上安装好箱身底板模——绑扎底板钢筋——灌注底板混凝土——养护——安内模——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安外模——灌筑侧墙及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在预制箱身时在箱底前端作船头坡, 以便顶进时将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 增加其承载能力并防止扎头。

4.1测量放样

首先要做好测量定位工作, 使箱身中心线、工作坑底板中心线和顶进涵位的中心线三者均在一直线上, 在滑板顶面上精确测放出框架底板轮廓线, 并用墨线弹出, 并在外侧作护桩点, 以供检查模板位置及垂直度用。

4. 2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支架施工

模板采用大平面整体钢模板, 局部配合用竹胶板, 接缝处用双面胶条填塞, 以保证模板的平整性和严密性。整体钢模由4mm钢板加工而成, 施工中模板开口处用钢板螺丝固定, 边墙及顶板模板采用吊车吊装就位。模板内部采用Φ16拉筋对拉与外部用小槽钢做横、竖肋间

距1m相配合加固, 脱模剂用清洁机油, 用毛刷涂刷均匀。

顶板支架采用满堂支架, 支架材料采用搬运方便、拼装速度快的碗扣式脚手架, 支架水平间距80×80cm, 竖距1m, 竖杆底部放置15

×20cm方木作支垫, 顶部也设置15×20cm方木形成底模支撑体系。

4.3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的规格为HRB335和Q235、型号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进入加工现场后先进行除锈、调直, 然后按设计下料长度切断, Φ8~Φ12钢筋采用人工弯制, Φ12以上钢筋采用钢筋弯曲机加工, 加工成型的钢筋挂好标签分类堆放并覆盖防水布, 以防淋雨生锈。对需焊接的钢筋应严格按照现行《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试焊、并进行抗拉实验。底板钢筋可在滑板上人工绑扎牢固, 边墙钢筋绑扎时可搭设钢管做支架用来控制主筋位置及间距, 顶板钢筋在顶板底模拼接完成后人工进行绑扎。

钢筋骨架( 网) 绑扎要牢固, 布筋要均匀, 钢筋交叉点绑扎时成梅花型布置, 箍筋与主筋相垂直。钢筋与模板间用同标号细石砼作垫块, 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4.4混凝土浇筑

框架砼分二次浇筑, 即先浇筑底板砼, 再一起浇注边墙及顶板砼。在第一、二次浇注的接缝处必须凿毛, 清洗干净, 先涂纯水泥浆, 然后浇注混凝土。在砼浇筑前, 清除模板表面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 检查支架、模板、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施工技术人员严格进行检查, 有一项不合要求的严禁灌注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