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介绍甘肃省天水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这里拥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岩石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雕塑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将为您介绍这一壮丽的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上,距离市区约40公里。
这个石窟群建于北魏时期,始建于公元384年,历经1300多年才完成。
它总共有202个洞窟和7座像塔一样高耸的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岩石艺术宝库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96窟中的“天神像”。
“天神像”是麦积山石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一尊石雕造像。
这尊巨大的佛像高16.77米,是一尊伫立的“阿弥陀”坐佛。
整体造型庄重、端庄,彰显了北魏时期鲜明的艺术风格。
佛像的脸部表情炯炯有神,慈悲庄严,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这座佛像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衣纹雕刻栩栩如生,袈裟的褶皱错落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天神像”外,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艺术作品。
例如,第94窟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及第100窟的“卢舍那佛”等等。
这些石雕作品有的体现了佛教的教义,有的描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参观麦积山石窟,您将领略到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风采。
不仅如此,您还能感受到麦积山石窟所蕴含的宗教和历史人文氛围。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睹这些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学家,麦积山石窟都是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博大精深的艺术品,还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来到麦积山石窟,您将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所震撼,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古代的神秘世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承载着远古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力。
它不仅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无论您是专程前往还是路过天水市,都强烈推荐您来一次麦积山石窟的探索和领略,您一定会被这些石窟艺术所震撼和感动。
麦积山石窟著名的诗词

麦积山石窟著名的诗词麦积山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佛教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麦积山上。
这座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依然保存着丰富的雕塑和壁画艺术,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宝库。
在这些浩瀚的艺术作品中,不少来自古代文人墨客之手,他们以诗词形式赞美和描绘了麦积山石窟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内涵,使这座石窟更加具有文学价值。
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和雕塑作品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它们既是古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也是展示佛教文化的窗口。
石窟中的诗词作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这些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诗词,让我们感受麦积山石窟的美与墨香。
1. 边城春夜,月满麦积山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在参观麦积山石窟后所写。
他将月光照耀下的麦积山比作一个宁静、祥和的边城,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首诗赏析了麦积山石窟地处的特殊环境,赋予了这座山的精神意义。
2. 聪明而又朴素的佛像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对麦积山石窟中佛像的描述。
他用简洁而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佛像的形象,突出了其聪明和朴素的特点。
他以深沉的笔触,提取了佛像的精神内核,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佛教艺术的赞美和理解。
3. 洞天飞瀑云漫舞这是元代文学家郑光祖对麦积山石窟所作的一首描写眼前景色的诗。
他以洞天为主题,将山峰、飞瀑和云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他用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麦积山石窟的赞美。
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和雕塑作品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赏,这些文人们通过他们的诗词作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些艺术作品中。
这不仅是对麦积山石窟的赞美,也是对佛教艺术的一种推崇和表白。
麦积山石窟融合了佛教文化与艺术的精华,使得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具备了文化与艺术双重价值。
通过这些雕塑和壁画,人们可以了解到佛教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品味到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麦积山石窟: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相连,最高位置有12层之多,故民间有“十二龛架”之说。
• 麦积山石窟是 丝绸之路 上的大型石窟寺,是 中国 石窟北朝
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麦积山石窟既受到来自于西域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艺术风格。
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
云彩,只凭借飘曳的衣裙、飞
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美丽少
女,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最具天
才的杰作。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但是最没名气的。去之前没抱太
大希望,因为之前去过敦煌、龙门。但是没想到还不错。麦积山石
窟位于 天水 市东南45公里 秦岭 山脉西段北麓,始创于十六国后
秦(公元384-417年),著名禅僧玄高、昙弘聚积僧人300禅修,
后来历朝历代多有修缮,开始看的时候很好奇历经多年的岁月侵
蚀,佛像了大修,在佛像的基底埋置了很多钢筋,
表层覆盖了混凝土,所以说差不多都是新的,尽量修旧如旧而已。
顺着山上修好的木质栈道循级而上参观,一圈下来大概一个小时
左右,大佛像能走近了观察,绝大部分的小佛像锁起来了,不能
看。说实话,我对于佛教不甚了解,到这里也就是见识一下,感
觉这个麦积山石窟作为5A的景区有点名不符实,规模太小,而且
人工修造的痕迹太重,很多佛像都是后期装饰过的,并不是原貌。
另外,登山之后走近了看到的佛像只是局部,难窥全貌效果,还
不如在山下远观看的效果更好。
• 石窟很棒,不过感觉文物保护
不到位,景区管理差,人素质
•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果然名不虚传,很震撼。悬空步梯上去
观看石窟,是一种新体验,自豪古人的 智慧和我们国家的千
麦积山石窟简短介绍

麦积山石窟简短介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麦积山南麓的东北侧。
这座石窟始建于公元384年,历时数百年才完成。
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以其雄伟壮观的佛像和精美细致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整个石窟由东、中、西三个区域组成,共有202个洞窟和7万多尊佛像。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69洞,内有一个高达16.5米的巨型卧佛雕像,被誉为“东方巨佛”。
这座卧佛雕像是麦积山石窟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采用了高浮雕技法,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佛陀安详宁静的面容和修长匀称的身姿。
卧佛雕像背后还有一个精美细致的壁画,描绘了佛教经典中关于生死轮回和人间苦难的故事。
除了卧佛雕像,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佛像和壁画。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96洞和第98洞,这两个洞窟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麦积山石窟的壁画主题丰富多样,内容涉及佛教经典、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这些壁画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还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了佛像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还有一些其他特色景点值得一提。
比如第103洞内有一个巨大的石雕宝塔,高约14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宝塔之一。
石窟周边还有一些小型寺庙和祭祀场所,可以深入了解当地人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麦积山石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此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同时,石窟所在的麦积山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游客可以在欣赏石窟艺术之余,还可以登山观景,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加强了对石窟的保护工作,修复和维护了受损的佛像和壁画。
同时,他们也开展了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遗产。
麦积山石窟的名词解释

麦积山石窟的名词解释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处著名古代石窟群,它位于麦积山北麓的崖壁上。
这座宏伟壮丽的石窟群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的名字源于其所在的麦积山,麦积山海拔2194米,自古以来就是天水地区的地标之一。
石窟群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多次扩建和修复,一直延续到公元1232年,历时近900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匠心独运的匠师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了这一辉煌的艺术奇迹。
麦积山石窟是典型的岩壁石刻,它总共有202个洞窟,共计1060多个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34.5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卧佛。
这些佛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了佛教精神和文化内涵。
每一个佛像都是匠师们用锤凿、雕刻的形式创作而成,经历了无数次反复琢磨和打磨,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除了佛像,麦积山石窟还有丰富多样的壁画。
这些壁画是佛教教义和信仰的生动表达,它们通过图像符号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佛经中描述的佛教故事和佛教信徒的修行之路。
这些壁画的色彩绚丽多彩,线条流畅优雅,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麦积山石窟不仅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也是历史文化的镌刻石。
在这些洞窟中,考古学家们不仅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经书,还发现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实物。
这些实物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于研究佛教传播和中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麦积山石窟的珍贵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一些洞窟和佛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坏,面临着失去原本的风采和文化价值的风险。
保护和修复麦积山石窟成为当地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要任务,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努力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游客来说,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雄伟壮丽的佛像和精美绝伦的壁画面前,人们往往能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安宁。
这些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佛教智慧和人文情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净化心灵的体验。
麦积山石窟简要介绍与特点

麦积山石窟简要介绍与特点1. 麦积山石窟简介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群,建于北魏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麦积山的北麓,是中国最大的洞窟群之一,也是甘肃省最负盛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2. 麦积山石窟的特点2.1 艺术风格独特麦积山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是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麦积山石窟中,有大量精美的佛像、浮雕和壁画。
这些艺术作品在形式、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展示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特点,带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2.2 规模庞大麦积山石窟群共有194个窟穴,书写了1500多年前佛教文化的辉煌。
这些窟穴分布在麦积山的岩石上,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石窟群,覆盖了一个较大的面积。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38窟,它是麦积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内部有宽敞的大殿和巨大的佛像。
2.3 艺术技法精湛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和浮雕由于年代久远,但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保存状态。
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复杂而繁琐的技法,包括雕刻、彩绘和描金等。
尤其是壁画,不仅色彩明亮鲜丽,而且线条流畅、细腻,展示了麦积山石窟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2.4 宗教文化熏陶由于麦积山石窟作为佛教圣地的存在,它对当地和来访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年,大量的佛教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参拜石窟,礼佛祈福。
这里举办的佛教节日和仪式也吸引了众多崇信者前来朝拜,使麦积山石窟成为佛教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3. 我对麦积山石窟的观点和理解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丽,还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佛教信仰的强烈。
通过观赏和研究这些艺术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内涵。
麦积山石窟中丰富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卓越的创作才能和技艺。
他们用优雅的线条、明亮的色彩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刻画了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和民俗的研究的重要资料。
麦积山石窟攻略

麦积山石窟攻略1. 简介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历经十六国、西晋、北魏、西夏、元、明等历史时期的数次扩建和重修,共有202个洞窟、6945尊佛像,是中国石窟艺术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造像而闻名于世。
2. 如何到达麦积山石窟2.1. 交通从天水市区出发,可以选择以下交通方式前往麦积山石窟:•公共交通:在天水市区的天水汽车站乘坐前往麦积山的公交车,约1小时车程即可到达。
公交车票价约10元。
•自驾车:可以在天水市区租一辆汽车,通过G75兰海高速公路前往麦积山景区。
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
2.2. 注意事项•麦积山景区门票:门票价格为70元/人。
建议提前在官方网站或景区官方App上购买电子门票,以免排队等候。
•麦积山石窟海拔较高,注意防晒和补水,带上防晒霜、帽子和水。
3. 参观路线推荐3.1. 行前准备参观麦积山石窟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以更好地欣赏这个石窟艺术宝库。
3.2. 参观路线麦积山石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区。
推荐的参观路线如下:•上区:上区是麦积山石窟最主要的区域,包括2号石窟、16号石窟、24号石窟等。
在上区,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佛像造像和壁画。
其中最著名的是2号石窟的南北大佛,南大佛高达34.5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窟佛像之一。
•中区:中区包括39号石窟和40号石窟。
这两个石窟中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宫殿、佛教故事、佛陀传记等。
•下区:下区包括62号石窟和69号石窟。
这两个石窟是麦积山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石窟之一,壁画精美,佛像造型独特。
4. 旅游提示•麦积山石窟一般上午参观人数相对较少,建议早上到达景区,避开高峰期。
•麦积山石窟内不允许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在参观过程中,请保持安静,尊重文物和其他游客。
•麦积山石窟周围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麦积山风景区、麦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顺道游览。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 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 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 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 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 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代表洞窟 第74、78窟 第115、133窟 第127、15窟 第165窟重点洞窟
石窟保护
麦积山石窟的第一次保护工程始于1976年。为了挽救 麦积山石窟,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对石窟提出了维修 方案,在否决了将西崖石窟整体搬迁下山、用8根大柱 子顶住风化层等两个方案后,确定了用钢钎、锚杆将 风化层钉在山体上,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风貌方案。这 个方案是在崖体上用钢筋作网,喷上20至30厘米的水 泥砂浆,最后把表层做旧。1976年,国家文物局投入 300万元人民币开始对石窟进行维修,维修工作于 1984年结束,工程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维修工程结束后,麦积山西崖石窟被紧紧地钉在了山 崖上,至今已整整30年。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 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 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 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 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 的特点。
石窟文化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量 的宗教、艺术、建筑 等方面的实物资料, 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 史,同时也为后世研 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 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 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 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 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 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 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 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 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积山石窟简介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公元四世纪末期的后秦时代,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余个封建王朝1600余年不断的营建与修缮,在丹崖峭壁上保存了204座窟龛,7866身泥塑石雕及1000余平方米的壁画。
特别是3000多身北朝与唐宋时期的泥塑造像,题材丰富,特色鲜明,比例协调,技术高超,再现了后秦的剽悍雄强,两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两代的丰满端庄以及宋代的写实求变风格,堪称五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末的“东方雕塑陈列馆”、伟大的古代泥塑艺术长廊。
塑于西魏的44窟立佛造像,集佛的慈悲宽悯和东方女性的温柔善良于一身,有“东方蒙娜丽莎”之誉。
塑于北魏133窟的小沙弥,笑得纯真顽皮,可爱之极,还有塑于西魏的123窟的童男童女,121窟那一对窃窃私语的菩萨与弟子造像,个个逼真生动,传神入画,充分体现了麦积山这座民间石窟浓烈的民族化、人性化的艺术特征。
麦积山石窟崖阁式建筑在中外石窟中独树一帜,南北朝时期开凿的上七佛阁,又称“散花楼”,上凿单檐庑殿顶,前有七间八柱窟廊,后并列七个帐形大龛,上塑“薄肉塑”伎乐飞天,在高达八十米的半天云中,散花不落,人如置身仙境,当时如何营建如此宏
伟壮观、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人间天堂”,真叫人惊叹!麦积山石窟有别于其它石窟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它的奇险俊秀,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麦积山四周林海苍翠,群山朝供,麦积崖一秀崛起,悬崖绝壁上佛窟密如蜂房,凌空栈道蜿蜒曲折,难怪五代诗人王仁裕登山之后留下如下诗句:“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