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
科学大众试题 (2)

科学大众试题导言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石,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探索,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应用于生活中。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科学知识的试题,通过挑战和回答这些问题,相信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问题一:光的传播1.什么是光波由大气中的粒子散射而呈现出来的现象?2.在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朝地球表面传播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光的颜色?3.为什么短波长的光比长波长的光更容易被大气层散射?问题二:生物多样性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什么?3.名称3种常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问题三:原子结构1.什么是原子?2.原子是如何组成分子的?3.什么是原子核?问题四:地球的内部结构1.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层次?2.地球的外核和内核由什么物质组成?3.地球的地壳由什么物质组成?问题五:电磁波与频率1.什么是电磁波?2.电磁波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3.什么是电磁波的频率?问题六:基因与遗传1.什么是基因?2.为什么人们说基因是决定个体特征的遗传物质?3.基因突变会给个体带来怎样的影响?问题七:光合作用1.什么是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是如何发生的?3.光合作用有什么重要作用?问题八:物质的三态变化1.什么是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质的状态改变是如何发生的?3.水是如何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和气态的?问题九:环境污染与保护1.什么是环境污染?2.名称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
3.介绍一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式。
问题十: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是如何自转的?2.地球的公转是指什么?3.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产生了哪些影响?结论科学的探索与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读者不仅能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
我们鼓励大家继续学习和研究科学,以驱动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自然科学是一种研究客观世界存在和规律的一种学科,其基础知识是探究和揭示客观世界真理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介绍基本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世界。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是指一种基础知识,它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
它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还需要知道为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物理学物理学讲的是关于自然界中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的原理。
它涉及到物体的性质,条件,和规律性,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物体的行为和关系。
物理学涉及物理学理论,比如力学和电磁学,以及物理学实践课程,比如声学和光学。
二、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规律的学科。
它着重研究物质的构成和机构,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和作用。
另外,它还涉及到催化、溶剂、微量元素的营养的化学、构象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
三、数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它涉及表达变量变化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作为数学研究的基础。
数学可以应用于物理、化学、统计学、系统分析,以及经济、金融、信息科学等领域。
四、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系统构造、发育、功能与行为的学科。
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的性格、特征、幅度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昆虫学、有机生物学、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
五、天文学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构成、活动、运动和变化的学科。
它解释了历史上的月相、春分点、流星雨等现象,也可以应用于航海、导航和天体形状的计算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聚焦于涵盖不同学科知识系统,从而更好地研究自然界现象。
这些知识系统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综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掘和理解世界。
中职学前教育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2020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重点部分)第一单元运动与力一、填空题1.在描述一个物体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称为()。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
3.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
4.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称为()。
6.()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此种运动叫()二、判断题8.出租车司机是按汽车行走的路程来收费的。
()9.平均速度能准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真实情况。
()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11.物体的速度方向总是和加速度的方向一致。
()12.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13.合力比每个分力都大。
()三、选择题14.运动员沿400米圆形跑道跑步一周,他的位移为()A.100米 B .200米 C .015.子弹以8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速度指的是()A .瞬时速度B. 初始速度C .平均速度16.位移和路程的单位是( )A m/sB sC m17.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A .m/ s²B .mC .cm/s18.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A.minB. sC. h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 速度很小的物体,加速度可以很大。
20.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有一乘客竖直跳起,他将落在()A.原地跳点B.原地跳点后面C.原起跳点前面21.功率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JB. S C . W2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它不受力的缘故。
(2021年整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4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以下属于难溶性碱的是().A、NH3·H2OB、Ba(OH)2C、Ca(OH)2D、Fe(OH)32.以下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
A、HClB、H2CO3C、Na2CO3D、C2H4O23.以下酸中不易挥发的是().A、HClB、H2SO4C、HNO3D、C2H4O24.Na2CO3俗称( )。
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大苏打5.生成盐和水的酸碱反应是()反应。
A、复分解B、中和C、置换D、氧化还原6.酸碱式灭火器中使用的药剂可以是().A、硫酸铝、碳酸钠B、明矾、碳酸钠C、硫酸铝、碳酸氢钠D、硫酸铝、氢氧化钠7.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5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5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
A、核裂变B、核聚变C、燃料燃烧放出的D、化合反应放出的2.日常使用的电度表,用来测量电器的()。
A、电功B、电功率C、电量D、电压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B、CH4C、CO2D、CaCO34.关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停止对物体作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D、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可能运动5.下列物质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蔗糖B、氯化钠C、碳酸钠D、硫酸钠6.物体的内能是指()。
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B、分子之间的势能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7.变异是指()。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8.幼儿科学教育趣味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使各环节充满()。
A、安全性B、参与性C、趣味性D、适宜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钾块遇到酒精时,便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且温度急剧上升,从而点燃了酒精灯B、三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与黄血盐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普鲁士蓝,与水扬酸反应生成淡紫色的水扬酸铁,与单宁酸反应生成蓝黑色的鞣酸铁C 、钙盐燃烧时呈绿色,钡盐燃烧时呈砖红色,氯化铜燃烧时呈蓝色D 、西瓜的水分能与电石发生反应,放出可燃的甲烷气10.皮带运输机在传送货物时传送带与货物之间( )。
A 、不存在摩擦力B 、存在滑动摩擦力C 、存在静摩擦力D 、存在滚动摩擦力二、判断题:11.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12.串联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13.所有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14.物理学中,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总是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必须是静止的。
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篇一: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二)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孔繁成第一章现代信息技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他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全世界信息量随着时间的增长,以每隔若干年增长1倍的形式进行,即“知识爆炸”。
20世纪50年代人类的知识总和是20世纪初的1倍;80年代又增加了1倍,目前正以由每十年增长1倍向每5年增长1倍的速度过渡。
第二,由于信息交流方式的快捷和多样化,使得交流的双方空间距离大大减少,由原来的“远在天边”,变为现在的“近在咫尺”(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网络聊天——网络视频交流——)。
第一节历史的回顾信息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信息科技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远古时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也很简单。
信息直接依靠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来获取,靠大脑进行存储、分析,靠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传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结绳记事等是最原始的信息存储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传递外族人侵信息的烽火台,这可以称为原始形式的信息传递技术。
一、语言劳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同时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由简单的直觉思维向复杂的抽象思维过渡。
有了语言才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类社会的思想意思。
有了语言,信息传递和交流得到了加强,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二、文字和印刷伴随着语言,人类又创造出了各种符号和文字,开始能把发生的事情比较准确地记录下来,这是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而产生的结果。
现在发现的洞穴、岩石、墓穴里的壁画和石器、青铜器上的文字都是当时大事的记述,存储了许多古代的信息,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依据。
11世纪我国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人类信息(特别是文字和图画)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地扩展,使信息的存储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地球的卫星

提出问题:
千百年来,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月宫 的神话故事,其中“嫦娥奔月”是最著名的一个。 人们把月宫想象成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那里有 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有吴刚在不停地挥斧砍伐 那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还有一只小小的蟾蜍和 一个捣药的白兔……那么,皎洁明亮的“月宫” 里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你观察过月亮吗?怎 样观测才能掌握月亮的变化规律?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月相的变化 规律,知道闰月的计算方法,知道人造 地球卫星的用处。
布置作业: 观测月相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
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质量为地球的81分之一
没有空气、水——无法传声
昼夜温差悬殊 127℃—— -183℃
资源丰富
66种元素
2.月相变化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由于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它被太阳照射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 的。当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它和太阳、地球的相 对位置不断变化,我们从地球上看到月亮的明亮部 分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圆缺改变,这种改变称为月相 变化
3.人造地球卫星:
(1)观测天体 (2)预报气象 (3)广播通讯 (4)空中城郭
解释问题:
为了掌握月相变化的全过程,要连续观测一个月 的时间,观测要从农历月初开始到月底止。从月初 到满月这段时间里,观测月相可以在太阳刚下落的 时候进行。从满月到月底这段时间里,观测月相可 以在太阳升起之前进行。
课堂小结:
十五
初一
闰月 :
农历每年所包含的月数,有的年是12个月有的年是13个 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一个太阳年是365.2422日,而一个 朔望月是29.5306日。如果12个朔望月构成一个农历年,这个 农历年就是29.5306×12=354.3672日,比一个太阳年少11天 左右;如果13个朔望月构成一年,那么29.5306×13=383.8978 日,又比一个太阳年多了18天左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 须同时兼顾到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我们的祖先在辛勤的天文 观测的基础上规定“19年7闰法”,也就是在19个阴历年中设 12个平年,每一平年为12个朔望月;设7个闰年,每一间年为 13个朔望月。这表明,按照“19年7闰法”可以把太阳和月球 的运动很好地协调起来,便制定出精度相当高的并与天象密 切符合的阴阳历----日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11圆周运动

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匀速运动的物体,位移与完成这段位移所需 的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与完成这段 位移所需的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 的实际速度。
解释问题:
现在同学们可以知道了,骑自行车转弯时, 要使自行车做圆周运动,也就必须使自行车获得向 心力。它需要的向心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十一、圆周运动
提出问题:
如果你骑过自行车,就一定知道:当自行车 在直路上行驶的时候,人要把车子摆正;当自行 车急速转弯的时候,不仅要改变车把的方向,而 且人和车身都要适当地向弯道里侧倾斜。为什么 要这样做呢?
1.匀速圆周运动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 圆弧长度相等
V大小:不变
V方向:时刻改变,在圆周该点切线
人骑自行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除了 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之外,主要是由于人体向弯道 里侧倾斜时,重力G和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Fn共同 提供的。我们知道,转弯时车的速度越快,弯道的 半径越小,维持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就越大。 这就是骑车人转弯时除了转动车把外,还要将身体 明显地向弯道里侧倾斜的原因。
趣味探索:
(1)观察线速度的方向 (2)研究向心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3)水流星
课堂小结: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圆周运动的条件,解 释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现象,模仿物理研究方法。
布置作业: 教材P44,1-5题。
方向上
2.向心力
物体做圆周运动必须受到时刻指向心的力的作 用,这个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也必 然指向圆心,我们把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a v2 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草稿){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一、名词解释[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1.自由落体运动[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2.惯性[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3.摩擦力[答案]人们把互相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ND|中等] [FS|4]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ND|中等] [FS|4]5.牛顿第二定律[答案]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
[TX|名词解释][PZ|第二单元] [KD|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ND|容易] [FS|4]6.尖端放电现象:[答案]由于道题尖端部位电荷密集,所以导体尖端附近电场特别强,强到能把周围空气电离,从而向周围空间释放电荷,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现象[TX|名词解释][PZ|第二单元] [KD|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ND|容易] [FS|4]7.自感现象:[答案]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电流变化而改变时,在线圈回路中就要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TX|名词解释][PZ|第三单元] [KD|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ND|容易] [FS|4]8.同位素[答案]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被互称为同位素。
[TX|名词解释][PZ|第三单元] [KD|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ND|容易] [FS|4]9.原子核的衰变[答案]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就变成新的原子核,这种变化就叫原子核的衰变。
[TX|名词解释][PZ|第三单元] [KD|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ND|容易] [FS|4] 10.半衰期:[答案]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TX|名词解释][PZ|第三单元] [KD|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ND|较易] [FS|4]11.核反应[答案]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ND|容易] [FS|4] 12.新陈代谢[答案]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ND|容易] [FS|4]13.无性生殖[答案]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ND|容易] [FS|4]14.植物激素[答案]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期起很重要的调节作用的特殊物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五课、遗传和变异][ND|容易] [FS|4]15.基因的概念[答案]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五课、遗传和变异][ND|容易] [FS|4]16.性别决定[答案][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五课、遗传和变异][ND|容易] [FS|4]17.伴性遗传[答案]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五课、遗传和变异][ND|容易] [FS|4]18.基因突变[答案]是指基因结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五课、遗传和变异][ND|容易] [FS|4]19.基因重组[答案]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
[TX|名词解释][PZ|第七单元] [KD|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ND|容易] [FS|4] 20.同化作用[答案]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TX|名词解释][PZ|第六单元] [KD|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ND|容易] [FS|4]21.有机物有机化学[答案]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指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研究有机物的化学,叫做有机化学。
[TX|名词解释][PZ|第六单元] [KD|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ND|容易] [FS|4]22.无机物[答案]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一般指的是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如水、食盐、氨、硫酸等。
[TX|名词解释][PZ|第六单元] [KD|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ND|容易][FS|4]23.天然气[答案]是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气体。
[TX|名词解释][PZ|第五单元] [KD|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ND|容易] [FS|4]24.碱[答案]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TX|名词解释][PZ|第五单元][KD|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ND|容易] [FS|4]25.指示剂[答案]像石蕊和酚酞能使酸或碱溶液改变颜色的化合物。
[TX|名词解释][PZ|第五单元][KD|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ND|容易] [FS|4]26.酸[答案]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TX|名词解释][PZ|第五单元][KD|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ND|容易] [FS|4]27.盐[答案]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TX|名词解释][PZ|第五单元][KD|第六课、铝铁][ND|容易] [FS|4]28.金属的腐蚀[答案]金属或合金跟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
二、填空[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一课、运动的描述][ND|容易] [FS|2]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答案]参照物、地面。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一课、运动的描述][ND|较易] [FS|1]2.物理学中用一个叫做_______的物理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答案]位移。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一、二课、运动的描述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运动。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物体质量。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四课、力和重力][ND|较易] [FS|2]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布有关。
[答案]形状、质量。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中等] [FS|3]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答案]形变、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胡克定律。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3]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答案]静、滑动、滚动。
[TX|填空][PZ|第一单元] [KD|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ND|较难] [FS|1]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答案]无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