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

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
家里起火,大姐和所有哥哥姐姐倾其所有帮助家里渡过难关。那一劫,家里很多年缓不过劲来。而噩耗一个接一个。半年之中,爷爷去世,大姐夫去世,爸爸去世,大队还是把我们看成牛鬼蛇神的 子女,整我们,拆我们的屋,两位哥哥只好又转点到桃源深水港。大姐见我和妈妈在沙坪无依无靠,便想方设法先后把我们转到了湘潭,把我们箍在一起,就像一个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我们,而她,自 己新寡,两个孩子要上学。靠她一月45元的工资,极为艰难啊!hg0088
大姐对我很严厉。一天她看了我农村一位诗友写给我的送别诗,很是生气,说比十八相送还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送!我无语。但我知道她对我极好。一天,我在房子里,看她拿着我晒在外面的秋裤哽咽地对邻居 说:看,这是我妹妹的裤子,上面有四个补丁,糜溶的了,洗一次补一次……
我来到湘潭是不容易的,姐姐平日里不善求人,但为了我,她老着脸上下打点,费九牛二虎之力把我转点到湘潭县烟山公社狮形大队前进生产队。每个月还挤出三块钱给我零花。我体谅大姐的不易, 总是把三块钱买成鸡蛋带回家。
当时我在农村已经呆了十年,为了我能够招工进厂,她一次次找人帮忙。记得有天晚上,她带着我,提着家里唯一拿得出手的礼物:一对枕套,去求一个中层领导,冒着凛冽寒风在门口一声声轻喊, 人家就是不开门啊!那种屈辱,那种无奈,那种凄惶,已深种我心,至今心痛。为了我,大姐受了多少委屈!

《这儿真好》课文原文

《这儿真好》课文原文

《这儿真好》课文原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这儿真好》课文原文
导读: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颗树。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

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三年级上册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三年级上册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三年级上册
我的家乡位于无锡,那里风景如画。

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在大自然里,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有千姿百态的树木,它们就像一个个军人保护着我们;有山清水秀的小河,它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青山,美丽极了。

小河旁有一片草地,是我和小伙伴玩耍的地方;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路,你走在上面,仿佛来到仙境一般。

人们说:“要想身体好,天天去锻炼”,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

这儿真好,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我爱我的家乡,更爱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我真希望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我为我是一个无锡人而感到骄傲!
- 1 -。

《这儿真好》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这儿真好》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这儿真好》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这儿真好》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这儿真好》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这儿真好》选自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居住在荒岛上感到很孤独,想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好玩,模仿性强,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等特点,我要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2个偏旁部首,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明白种树与找朋友之间的联系。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情感目标: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知道创造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性。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3、情感目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四、说教法学法:我在这一课的设计上主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等来思维的。

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兴趣,每一个细微动听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好的课程资源。

我力图通过配乐朗读、动画演示以及让他们动手制作等途径,带领他们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始终充满热情。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景色,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美好景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美丽景色的认识和体验。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美好景色。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说“这儿真好”?(2)教师引导:从课文中找出描述小动物们生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拓展训练(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色。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美好景色”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课后拓展:(1)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美丽的景色。

(2)了解环保知识,与家人分享如何保护环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精神。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等。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儿真好”的概念,了解其背后的含义。

(2) 让学生掌握描述环境、人物和事件的生动语言。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环境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这儿真好》一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描绘人物在美景中的快乐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文本所描绘的美好环境和生活。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3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创意表达自己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好环境的看法。

4.2 文本讲解讲解《这儿真好》一文,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心中的美好景象。

4.4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彼此的美好想法。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美好环境的作文。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这儿真好》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美好环境的能力。

6.2 评估方法(1)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3)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们周围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审美素养。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课程内容结合了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旨在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3 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素材等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观察欣赏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结晶。

2.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2.3 创意实践法鼓励学生动手创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课程主题一:身边的美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建筑物、公共设施等,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述美好事物。

3.2 课程主题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观察和表达,体会生活的美好。

3.3 课程主题三:情感的表达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布置自己的生活空间,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3.5 课程主题五:分享美好教会学生如何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收获,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创造力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2 作品评价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从内容、形式、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

这儿真好作文300字【第1篇】湛蓝的天空在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纯净明洁,宛如一幅会变化的风景画。

清风徐来,碧绿的小草在优雅地跳着舞,小花高兴地点头,大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为小草伴奏。

小河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真像一个豪华的舞厅。

在绚丽的灯光下,小鱼和水草摆动着多姿的身体,跳着优美的舞。

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个个巨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

你听!“嗡嗡嗡”,是谁在唱歌?原来,是黄蜂在给小宝宝喂蜜啊!它们扇动着翅膀,细心地照顾着宝宝。

你看!是谁在打滚?哇!是两只蜗牛拥抱在一起,用触角在说话呢!“笃笃笃”,是谁呀?啊!是森林清洁工屎壳郎呀!它把一团粪便滚成球形,往自己家里推。

突然,粪球被树枝卡住了,它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粪球拿了下来。

这儿真是一个美丽又有趣的地方。

【第2篇】天空一碧如洗,湛蓝的天空好似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草地像一条碧绿的大地毯,五彩缤纷的鲜花散发着芳香。

忽然,芥蓝的叶子动了一下,原来,是毛毛虫在吃自己的卵壳呢,这卵壳越变越小,越变越小,到最后整只卵全不见了。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缎子,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

忽然,一个白色的身影从天上降落,那是白鹭。

它用爪子往水里一钩,一条小鱼被它锋利的爪子牢牢抓住了,其它的小鱼纷纷逃命。

河畔的大树上,知了在唱歌,蝈蝈在弹琴,蜘蛛在它的网上捕猎,蚂蚱在树下比赛跳远……这里可真越闹呀!一只七星瓢虫想吃蚜虫,忽然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猛咬瓢虫的头,瓢虫也不甘示弱,开始反击。

不知是自己实力不够,还是只顾对手不顾脚下,瓢虫居然跌落下了树干。

【第3篇】天空一碧如洗,几朵白云在空中飘着,一会儿像一头美丽的小梅花鹿,一会儿像一只展翅高飞的仙鹤,宛如几个魔术师在施展着各自的法术。

碧绿的草地点缀着美丽的鲜花,真像一块五颜六色的地毯。

一阵阵风儿吹来,草地和鲜花的芳香飘向远方。

小河清澈见底,好像一条透明的蓝缎子,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阳光照在水面上,就像洒了一把把碎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儿真好》
《这儿真好》-说课稿
《这儿真好》说课稿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

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

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

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

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

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

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

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

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

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

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

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

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

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