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题库pdf

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题库pdf
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题库pdf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整理汇编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

2.

3.

4.

第1页共18

5.一个已知相关参数的信号,60dB衰减,在已知示波器T和V参数设置的情况下在示波屏上V/DIV和T/DIV的相应读数(按照示波器读数规则)

答案

A9.

10.

11.答案 C

第2页共18

13.答案:2

14.

15.

16、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 档中选了 DC 档位 C、Volts/DEC 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 17.快衰变改变的是什么()A.幅度 B.频率 C.相位 D.波形

18.已经得到了正弦波图像,改变下面条件,一定不会使图像消失的是 B

A 调节辉度 intensity

B交流AC变成直流DC(DC还是会保留交流部分。)

C接地

D调节垂直position

19.使用示波器前,应先对示波器进行校准,将示波器内部提供的标准方波输入到 CH1或 CH2通道。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图形不稳定,应该调节电平旋扭。

20.如果示波器上的波形在触发源开关选择正确的情况下总是沿横向左右移动,应该先调

节“SEC/DIV”旋钮再调节“LEVEL”触发电平调节旋钮

21.“VOLTS/DIV”和“TIME/DIV”旋钮的作用是什么?

22.测量被测信号的电压时,应通过调节衰减倍率开关(VOLTS/DIV)使其幅度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23.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时,应通过调节扫描速度开关(TIME/DIV)使被测信号相邻两个波峰的水平距离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4.“VOLTS/DIV”和“TIME/DIV”旋钮所在位置分别为 0.5v 和 0.2ms,请给

第3页共18

出此时示波器的量程。(即此时示波器所能测得的电压值范围,和最长周期分别为多少)?25.旋转“LEVEL”旋钮,观察波形变化。请简单描述“LEVEL”旋钮的作用。 26.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POWER”旋钮,用示波器测出该信号发生器的最大电压值。

27.示波器 CH1 输入端输入正弦信号,若将 CH1 的耦合方式选为 DC,请问还能看到正弦信号吗?若将耦合方式选为“接地”还能看到正弦信号吗?28.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时,已知示波器良好,测试电路正常,当荧光屏上出现如下图所示波形时,试分析每种波形产生的原因,如何调整示波器的相关旋钮,才能正常测量。

29 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10V,500Hz 的正弦信号,当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调为60db时,示波器上观测到的正弦信号的电压值(峰-峰值)变为多少?30.当示波器 CH1 和 CH2 输入频率比为 2:3 的正弦信号时,看到的李萨如图形是什么样的;3:2呢?

31.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越大,则扫描光点移动速度就慢。示波器垂直偏转因数大,则对输入信号的衰减就大

32.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是指光点在X 轴方向移动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用t/div或t/cm表示

33..扫描时间因数为 10ns/div,被测方波脉冲在水平轴上显示一个完整周期为

5dir,问该方波重复频率是 20MHz ,方波脉冲宽度又是 25ns 34.将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置 2μs/div,扫描扩展置 x10,此时在屏幕水平轴上下 10div 长范围内正好看到 5 个完整的正弦波的频率是 (2)

(1)0.5MHz (2)2.5MHz (3)0.25MHz (4)5MHz 35.示波器面板上标定的垂直偏

转因数 V/div 中电压“V”是指电压的 (3) 值。

(1)有效 (2)平均 (3)峰-峰 (4)瞬时

36.为使扫描线性良好,在一个周期内扫描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速度是一个(4)的量。

(1)均匀变化 (2)线性变化 (3)线性上升 (4)恒定不变

37.在示波器垂直输入端附近的面板上通常标有一个电压值,如:400V,这个电压值表示出该输入端可承受最大(4)电压。

(1)直流 (2)交流有效值 (3)交流峰值 (4)直流加交流峰值

38.垂直偏转因数为 200mV/div 的 100MHz 示波器,观察的 100MHz 正弦信号峰一峰值为1V,问(1)荧光屏应显示多少格?(2)当输入500mV有效值时的100MHz

第4页共18

正弦信号,此时应显示多少格?

解:1、1V/200mV=5(div)2、500mV*1.414*2/200mV≈7(div)39.将周期为 1ms/div 的时标信号输入被检示波器,该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置 1ms/div,8 个周期的波形在屏幕水平方向测得为 7.9 格(在格刻度线内),试求该档扫描时间因数为多少?解:1ms*8/7.9div=1.012ms/div

40.

41.

42.

43.

44.

45.

46.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水平轴和垂直放大器,电源五部分构成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及应用

1.答案 A

第5页共18

2.已知电压表内阻 Rv,电流表内阻 RA,测量值 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外接时真实值是。

3.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测二极管性能,若二极管能正常工作,则万用表正向连接时显示二极管正向压降近似值,反向连接时显示过量程“1”。

牛顿环

1.

2.答案 B

3.白光观察牛顿环时看到的是 B

A明暗相间的干涉环

B彩色干涉条纹

C看不到干涉条纹

4.

5.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从透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为(C)

A看到与反射光相同的干涉条纹

B无干涉条纹

C看到与反射光亮暗互补的干涉条纹

6.从移测显微镜中看到的牛顿环是

(B)A.真实的牛顿环直径

第6页共18

B.放大了的牛顿环直径

C.缩小了的牛顿环直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8.

9.牛顿环实验中,错误的是(ABD)

A必须为单色光B要自上而下调节移

动显微镜镜筒C测量过程中必须沿一

个方向旋转鼓轮D用读数显微镜直接

测出条纹半径

10.牛顿环实验中,读数时一定要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测微鼓轮,为了防止

(D)A理论误差B方法误差C人员误差D回程误差

11.牛顿环实验的调节步骤中,调节时旋转调焦旋钮(A)移动镜

筒A从下向上B从上到下C从左到右D从右到左

12.牛顿环实验读数时要注意估读1位

13.测量头发丝直径时,若上面的透镜有一面为凹,则相邻两暗条纹之间的间距如何变化?

14.第 7 环和第 17 环的位置分别为 11.00mm 和 14.00mm,波长

630nm,求曲率半径

15.考虑透镜重量使得透镜变形的情况,则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各有怎样的变化?

16.将凹透镜摔成大小相等的两半,取一半做牛顿环实验,则请画出相应条纹

17.选用比钠黄光波长小的光进行实验,则相同级次的牛顿环半径(变大/变小/不变)

18.铜丝直径 d,距两个玻璃片相接处的地方距离 L,两相邻暗条纹之间距离 x,求入射光波长λ

19.牛顿环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错误讲法是 B

A.牛顿环可以用来检验光学元件表面质量(好坏)

第7页共18

B.牛顿环可以用来检验光学元件厚薄

C.牛顿环可以用来测量球面曲率半径

D.牛顿环可以用来测量光波的波长 20.在用干涉法测量头发丝直径的实验中,为使条纹间距尽可能的宽,以减小测量误差,则有效措施为:D

A.选用尽可能粗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上下两块玻璃的正中间;

B.选用尽可能粗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远离上下两块玻璃接触点的位置;

C.选用尽可能细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上下两块玻璃的正中间;

D.选用尽可能细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远离上下两块玻璃接触点的位置。

光栅特性与激光波长

1.利用光栅方程进行计算、利用角色散率公式的计算进行定性判断

2.若激光斜入射光栅,试画出相应图像

3.已知光栅常数 d=0.05mm,估算 k=2的角色散率

4.用未知光栅常数的光栅1代替已知光栅常数的光栅2,且用绿光代替了红光,发现同一级

次的条纹往外移动了,则光栅2比光栅1大小关系怎样?

5.光栅常数已知,但是做实验时将光栅稍稍倾斜,求得的波长(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6.光栅20lines/mm ,第二级亮纹距第一级100mm ,波长λ,求光栅到光屏距离

7.在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时,若已知k 级衍射角为θ,光栅常数为d,则波长为。角色散是光栅、棱镜等分光元件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波长间隔内两单色谱线之间的距离,光栅常量d愈小,角色散,光谱的级次愈高,角色散。

8. 以下讲法正确的是 C A.光栅

的透明区宽度为光栅的周期

B.光栅的不透明区宽度为光栅的周期

C.照在屏上同一点的这些衍射光都是同相位的光

D.以上讲法都错误

9. 在光栅衍射实验中,激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光栅与屏平行。第二级衍射条纹的位置和

屏幕中心(零级条纹所在处)的位置相距 150mm;光源波长为 600nm;光源到衍射屏的距离

为 90cm;衍射屏到光栅的距离为 70 cm。则此光栅的光栅常数为 5.73×10-3mm

直流电桥

第8页共18

1.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的值和RA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调节 Rs,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

R A 2

R

B 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S B

C Rs 一定,调节 Ra 和 Rb 可以达到电桥平衡。1

G

3 R X

R S

D Ra 一定,调节 Rs 和 Rb 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4

4.画出直流电桥的电路图,并标明个元件的符号

S

LCR 串联谐振电路

1.总阻抗 Z 的表达式(用L、C、R损表示)。达到谐振状态时f的表达式

(用L、C表示)。第一种测量方法中保持U1不变的

原因

。第二种测量方法中U2/U1~f 可表示谐振曲线的原因

2.品质因素 Q 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谐振时阻抗最小

B.谐振时 U1和 U2都最大

第9页共18

C.R 越大,Q 越大,图形越尖锐

D.R 越小,Q 越大,图形越尖锐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B A 谐振时总阻抗

Z 最小

B 谐振时 U1=U2

C固定L、C,若R增大,则Q减小

D两种计算Q的公式是等价的

5.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 Ra,另一条 Rb,问 Ra、Rb 的大小关系,Qa

Q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谐振时,路端电压小于外电阻上的电压

B、外电阻越大,Q 越小

C、谐振时电流最大

D、谐振时总阻抗最小

7.LCR串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的标志是 A 。

A. 电路中电流最大。

B. 信号源输出电压最大。

C. 负载电阻两端电压最小。

D. 电路中电流最小。

8. R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的标志是____A__________。

A.电路中电流最大。

B.信号源输出电压最大。

C.负载电阻两端电压最小。

D.电路中电流最小。

9. 电路达到谐振时,电容C、电感L、电阻R与谐振频率f0之间的关系是:

__ f0?2?1

LC ______________。

量子论实验

1.

第10页共18

2.加大UG2K后峰值间隔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第一激发电势是U,则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极差为(),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光波

频率。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 灯丝电压过小可能导致 I=0

B UG1K 接反可能导致 I=0

C图像上第一峰即第一激发点位(电子有初动能,还有接触电势差)

D UG2P 接反,可能导致 I<0

5.计算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计算方法是

6.

7.实验中,若电流太大,已超出电流表的量程,请问该如何改变实验条

件?答案:可以降低灯丝电压、降低正向小电压、增大反向电压。

第11页共18

8.

9.若已知 Ar 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为11.6V,请问 Ar 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辐射的光可

见吗?答案:由公式h??eU ??? hc

?

6.626 ?10 ?34? 2.998 ?108

? 107nm eU 1.602 ?10?19?11.6

可得:

所以:Ar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辐射的光不可见。

X 光实验

1.已知 NaCl 衍射图像的第一个峰对应的波长为λ,衍射角度为β,求晶体的晶面间距

2.若将减小 NaCl 晶体的晶面间距,则两个相邻峰的距离(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已知第一级相关参数为β1,λ1,求 d ,若另一波长λ2,则入射角是

4.观察透射时没有像的原因可能是(多选)AB

A 电压太小

B 管流太小

C 扫描时间△t 太小

D 零点偏移

5.关于 NaCl 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峰成对是因为有特征、连续两种谱

B峰位在7.0°是因为U太小

C峰位在7.0°是因为I太小

D延长扫描时间,不增加峰高和改变峰

位置 6.若改变管压,钼靶产生的X光

会如何变化?

答案:钼靶产生的X光有特征谱线和连续谱线,若增大管压,特征谱波长不变,连续谱最短波长变短,二者强度均增加;若减小管压,特征谱波长不变(管压减小到一定值后,特征谱消失),连续谱最短波长变长,二者强度均减小。

第12页共18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第13页共18

1.一个方波周期为0.5s,采样长度0.2s,采样速度50点/秒,试画出可能的波形图

2.利用李萨如图形求相位差,若将 X 和 Y 轴进行坐标变化,求得的相位差(填“相同”或“不同”)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采样长度与 FFT 频率无关

B 采样长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取点越多

C 采样速度越大,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D 采样速度越小,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4. 试写出根据李萨如图形求相位差的计算公式

5. 一个方波频率为2Hz,选取采样频率为4Hz看到怎样的图形为

A 方波

B 三角波

C 正弦波

D 方波或三角波

6.测量一个300Hz 的未知信号并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求频率,选哪个采样长度和采样速度较

合适

A 500点/s 0.1s

B 500点/s 0.01s

C 4000点/s 0.1s

D 8000点/s 0.01s

7.若观察100Hz 波时,要求每周期内取40个点,则采样速度为

8.用0.1s,8000点/s 采样参数观察2Hz 波,可观察

到种波形

9.若要测200Hz 正弦波,则如何设置条件

10.试写出根据李萨如图求相位差的公式

11.正确采集50HZ 的正弦波,可以选择的采样速度为(D)

A 2点/S,

B 10点/S,

C 100点/S ,

D 1000点/S

12.正确采集 100HZ 的方波,应使用的采样长度为

(c) A 0.01S, B 0.05S , C 0.5S , D 0.005S

计算机声波和拍实验

1.实验中无法得到拍图形的原因有()(多选)

第14页共18

A喇叭和音叉的频率相差太大

B喇叭和音叉的频率相差太小

C采样时间过长

D采样速度过快

2.(多选)若单纯为了使屏幕中出现更多周期的拍,可以通过()

A.增大采样长度

B.减小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频率差

C.增大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频率差

D.改变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相对位置

E.增大扬声器音量

3.已知扬声器的频率为500Hz,音叉的频率为512Hz,则1s 内最多观测到种拍型

4.已知两个波源(频率分别为504Hz 和512Hz)形成拍,给定扫描速度4000点/s 和长度 0.5s,则最多看到个拍?

5.若实验中观察到不理想的拍图像(没有波谷或波谷处密密麻麻),可能的原因有

A.f 之差太大

B. f 之差太小

C.喇叭和音叉位置不好

D.喇叭音叉响度差太大

6.拍频等于两列波频率差的绝对值。(大于,小于,等于)

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1.

第15页共18

2.

3.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

4.托盘的转动周期是 T0,放上圆柱体之后的周期是 T1,圆柱体转动惯量 I1,求托盘的转动惯量

5.载物盘转动 10 个周期时间为 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 10 个周期时间为 13.00s,且 K 值已知,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6.某物体距离质心 d1处转动惯量为 I1,距离质心 d2处转动惯量为 I2,求物体质量

7.等外径、高度、质量的塑料圆柱和金属圆筒,哪个转动惯量大?

8.测圆筒转动惯量时,没有整个放入台子,导致转轴和对称轴有夹角,问测得的转动惯量偏大偏小?

9.一个木球的质量 M=1210.0g,直径 D=11.462cm,则其绕中心对称轴的转动惯量大小值为 15896 g.cm2 。.

B 。

10.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30度到90度间;

B.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40度到90度间为好;

C.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大于90度;

D.扭摆的摆角随意,对实验无影响。

11.简述用转动惯量测定仪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写出相关测量公式。

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

1.引起比汽化热实验值偏大的原因有()(多选)

第16页共18

A.铜柱投入水中时有水溅出

B.测量 b 点时间延迟

C.瓶口的结霜算入总质量

2.实验所需测量计算的 Q 应等于()

A、水从 t2升高到 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 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 t3上升到 t1吸收的热

3.实验结果测得 mN 偏小的原因有()(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 tb 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4.若实验过程中在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 L 的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 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 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 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

6.试写出比汽化热的计算公式

7.(多选)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计算比汽化热增加的是:

A.记录 tc 之后再记录液氮质量变化的时候,瓶口有白霜

第17页共18

B.铜块在移动过程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长

D.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碰到铜柱、

8.实验过程中,测 t1的正确时间是:C

A实验开始前

B铜柱放到天平上时

C铜柱从天平上拿起来准备放到液氮里时

D从液氮里取出铜柱时

9.如在M-T图中,ab线段和cd线段的斜率不一样,其原因最大的可能是__CD__。

A. 铜样品曾预冷过

B. 液氮中有铜柱

C. 瓶口温度降低

D. 液氮在保温瓶中的液面下降

注:部分习题无参考答案

第18页共18

药用植物学试题答案

药用植物学期中考试试题(一)标准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可用英文,正确的加分50%,不完全正确者不得分) 1、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2、导管分子,筛管分子,管胞,筛胞 3、居间分生组织 4、排水组织 1、腹缝线,背缝线 2、线粒体,质体 3、罗伯特虎克 4、质体,液泡 5、花托,胎座,花序 10、子房,胚珠,珠被,胚乳,受精卵,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11、形成层 12、年轮 13、厚壁 14、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 15、质壁分离 16、纺锤状原始细胞,射线原始细胞,次生维管组织,维管射线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0.5分,直接在选择项上划√) CDACC CBCBC ABABB BDAAD 三、简答(20分,每题5分) 1、指出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与射线细胞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别。 导管分子:轴向伸长的管状细胞,次生壁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加厚,成熟后死亡,具缘纹孔。轴向水分运输。 射线细胞:径向略伸长的薄壁细胞,细胞壁木化程度低,生活细胞,单纹孔。径向物质运输通道。 2、在向日葵茎的初生木质部中,靠近形成层一侧的导管分子与靠近髓侧的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靠近形成层:导管分子孔径大,次生壁加厚程度高,常为梯纹、网纹与孔纹导管。 靠近髓侧:导管分子孔径小,次生壁加厚程度较低,常为环纹、螺纹导管。 茎中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内始式,靠近髓侧的为原生木质部,在茎伸长过程中形成,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为后生木质部,在茎伸长基本停止后形成。 3、杨树茎的伸长与加粗在发生部位与程度上和玉米茎有何不同?各与那些组织的活动有关? 杨树茎的伸长生长主要发生在顶端,与顶端分生组织有关;可有多年的次生加粗生长,与木栓形成层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有关。 玉米茎的伸长发生于茎端和节间基部,与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有关;仅有有限的初生加粗生长,与初生分生组织有关。

北航08-09年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真题

2008-2009第1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方法变化的那一部分误差称为_____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2.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3. 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不会超过。实验测出10个周期的时间为10T='' ,则其不确定度u (T )=_____ 秒 欲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约200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 () 1%u R R <,应选择下列_____组仪器(提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和A 类不确定度) A.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B.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C.电流表级,量程15mA ;电压表级,量程2V D.电流表级,量程5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5. 某长度测量值为,则所用仪器可能是_____ A.毫米尺 分度卡尺 分度卡尺 D.千分尺 6. 已知312 N x y =+,则其不确定度_____ A. 2 2221()()()2u N u x y u y =+ B. 22223 ()()()2u N u x y u y =+ C. 22429()()()4u N u x y u y =+ D. 22 29()()()4 u N u x u y =+ 7. 200(10080) 1010(0.0100.000251) +-=?+_____ 8.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_____相对应 A.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B.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C.第一位有效数字 D.第二位有效数字 9.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_____是错误的 A.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做出的最佳估计,也就是真值 C.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0. 以下所示电路中,_____构成了换向电路 A. B. C. D.

(完整word版)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张凯 主编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信息资源管理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分值15 20 30 24 11 100 得分 得分评阅人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无分。) 1.信息采集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A.需求分析B.确定采集途径和策略 C.采集实施D.结果评价 E.整理数据和编写报告 2.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A.资料B.知识 C.语法信息D.语义信息 E.语用信息 3.信息职业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 A.知识生产与发明者B.知识分配与传播者 C.市场调查、管理及咨询人员D.信息处理与传输人员 E.信息设备劳动者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作用包括:( ) A.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B.鼓励开发 C.扩大计算机销售D.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 E.调整开发者、销售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5.下面正确的描述是:( ) A.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 B.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C.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只有国有企业才有权利和义务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企业标准。 E.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6.制定项目计划常用的方法有:( )

A.工作分析结构表(WBS) B.甘特图 C.ER图D.PERT图 E.CPM图 7.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隐患具体可分为数据和信息安全隐患、软件系统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隐患和设备安全隐患。产生这些隐患的原因中,哪些属于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 A.系统开发过程中,程序调试和检验不严格,很多错误没有被发现,造成了系统运行时遇到特定情况造成系统混乱; B.设备的故障(如机器发生故障,网络发生故障,电源发生故障等等)对系统所产生的危害; C.系统设计没有考虑防止误操作和严格的输入校验措施,以至某些随机的误操作或关键性输入错误发生时,弄乱了整个系统内部的数据; D.突发性灾难(如火灾、水灾、地震、雷电等)对系统设备和数据产生的危害; E.系统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系统保护、系统备份等安全性措施,当外界环境或技术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8.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 A.商标权B.名称标记权 C.著作权D.版权 E.专利权 9.维护即对系统进行修改,由此可能对系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因为:( ) A.对数据结构的修改B.源代码修改可能产生新的错误 C.系统中文档删除D.数据维护 E.源代码修改,而不对相应文档更新造成源代码与文档不一致 10.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编制的主要技术文档包括:(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总体设计说明书 C.测试计划 D.操作手册 E.项目开发总结 得分评阅人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1.信息资源管理---- 12.知识产权---- 13.标准化---- 14.项目管理---- 15.政府信息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df

本书是参照1977年11月由高等学校基础工程课程的电气和无线电教材会议编写的“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教科书的教学大纲,以及其他机构提出的修订建议而编写的。兄弟学院和大学。现在,它以两本书出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该课程的基础部分可用于高校自动化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两个学期。 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尝试着重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先瞻,二算,三选四的能力。能够阅读就是能够理解专业中典型的电子设备的原理图,了解各个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计算的是对每个环节的工作性能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估计;能够选择并做的是能够在满足专业的一般任务时大致选择方案并选择相关的元件和设备,并且通过安装和调试,基本上就可以开发出来了。因此,为了能够阅读,本书加强了基本概念和各种典型基本单元电路的介绍,并专门设计了用于阅读图纸的章节;为了能够计算,本书加强了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至于选择和做事的能力,应该主要在设计课程实验课和其他后续教学环节中进行培养,但为了满足这方面的要求,还有一些设计实例和一些章节。电子设备的实际问题。

在应对新技术日益增长与空间有限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在确保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使学生适应1980年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因此,大大减少了由分立元件组成的一些单元的内容,例如调制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门电路和触发电路,而与线性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有关的单元则相应地得到了增强。此外,还使用小写字母(更深入的部分),星号(其他内容)和投注(补充说明和参考资料)来满足不同的要求。在总结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章节之后,还附上了思路流程图,以帮助读者理解编译的意图和基本内容,并用粗线将其概述。) 童世白,金国芬,严世,吴百春,孙家新,张乃国等同志参加了基本模拟电子技术的编写。童世柏负责组织和完成草案。马中普,董洪芳,杨素兴,王汉伟,孙长龄,胡东成,尤素英等同志参加了讨论和整理。朱亚尔,蔡文华,朱占兴,杨,胡二山等同志参加了讨论和整理。李世新同志协助部分制图工作。 在收集和征集60多家电子院校的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获得了来自教师和大学的宝贵意见。在审查会议上,在西安交通大学沉尚贤教授的主持下,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 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合瓣 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柏纲 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是樟 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与苞鳞 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数, 分 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物体具白色乳汁的有桑科、夹竹桃科。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1、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常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较好的管理,不属于常见管理方法的是(D )。 A:数据库管理 B:人工管理 C:文件管理 D:自然管理 2、在日常生活里经常发生的事情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C)。 A、每隔-段时间整理更新一次家里的电话号码本 B、整理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C、用数码相机拍照片 D、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浏览器中的收藏夹 3、下列日常生活经常发生的事情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C A、为自己的研究资料建立数据库 B、整理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C、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音乐 D、整理手机中的电话号码簿 4、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B.文件管理只能通过“资源管理器”来管理 C.人工管理完全可以取代数据库管理 D.数据库管理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管理 5、陆军同学上高中后,离开家成了一名住宿生,每个月生活的各项费用不得不自己安排,为了管理好自己的财务,陆军同学用,下列哪种方案是最佳选择?(C ) A:用文字的形式把每天的收入和支出记录下来 B:不做计划,不做管理,花到哪里是哪里 C:用“电子表格’’做一个简单的财务管理工作簿,来管理收入和支出 D:把每个月的收入平均分摊到每一天,每天花完 6、一学期下来,张明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各科学习资料已经在电脑上积累了上千个电子文件,为了自己今后查找和使用的方便,张明同学准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在下列方法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D) A:创建一个文本文件,记录每个资料文件在计算机上所存在的路径 B:把全部文件打印出来,然后堆放在书架上 C:为这些文件专门建一个网站 D:利用“资源管理器”对这些文件按不同学科、题型分类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 7、下列英文缩写中,意思为“个人数字助理”的是(B)。 A、FTP B、PDA C、MP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详细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详细总结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 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3)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 物学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0.5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 合瓣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 柏纲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 是樟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 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 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 与苞鳞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 数, 分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物体具白色乳汁的有桑科、夹竹桃科。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要求

2012级基础物理实验选课及课程说明 网上选课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选课在网上进行,可通过两个途径:①使用校园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76453600.html,);②使用物理实验中心局域网(地点:实3-415选课室,时间:下午13:30—16:30)。 1.按网址进入“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页面,先点击“注册”(注意:务必使用您的真实姓名和学号注册,否则计算机将不能处理您的成绩,或导致成绩打印错漏)。成功后,返回主页。 2.输入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进行选课。选课只需用鼠标单击相应时间段内的选择钮,按“Enter”或页面下方的确定键即可生效。如该时间段未排实验或选课人数已满员,则选择无效,需另选其它时间或组号。选课时请认真选好时间和组号,时间指单(或双)周、星期几、下午或晚上。选课成功后请再点击“查询”菜单,最后确认一遍选课信息,之后注销本人界面。 3.如需修改选课时间,可重新执行操作2,这时计算机将自动用新的结果代替原来的选择。 4.每次只允许选择1个题目,做完以后才可以选择新的题目。开课前三天,自动关闭选课,此间调课需通过管理员进行。第一次选课于第二周星期一(2013年9月16日)开始,正式上课时间为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注:物理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只需注册,不要自行选课,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 物理实验课程说明 1.本课程采用“积分制”教学模式。每个实验题目根据其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积分,本学期规定修“物理实验A”的同学要完成38个积分,修“物理实验B”的同学要完成33个积分。物理学院(记为C)的学生要完成58个积分。该课程只限定了最低积分,未限制实验的个数,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选做少数几个难度大的实验或多个难度小的实验来完成积分。 2.第一学期基本实验以专题的形式开出,每个专题包含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多个实验题目。题目编号方法如下:例如1040522,其中首位数字“1”表示基本实验,第二、三位“04”为专题号,第四、五位“05”为实验序列,第六位数字“2”为题目序号,最后一位数字“2”是积分值。具体实验代号和实验题目见下表。大家可自行安排做哪些内容,但规定某些类型实验(如103、105、107、109)必选。 3.允许但不鼓励学生重复选择同一专题的实验,若重复选择同一类型题目(题号前5位相同,如1010313、1010323),包括一次课上做两个同类型实验,从第二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选择同一专题不同类型题目(题号前3位相同,如1030113、1030213、1030312),从第四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重做实验(题号完全相同,如1010113、1010113),每重做一次积分减1分,成绩仅保留最后一次输入的结果。 4.选课后无故不来做实验将扣除1个积分。因病缺课者,凭医院证明到选课管理室(实3-414)消除记录(一周内);其它原因缺课于课前凭校(院)教务科证明消除记录。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4)

生物科学专业 植物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专业与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我保证诚实地完成本次考试,保证不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作弊。 自愿签约人: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0.5分,共40分) 1.(3分)裸子植物苏铁纲具有羽状分裂大孢子叶,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 松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鳞,紫杉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托或套被,而买麻藤纲具有盖被和珠孔管。 2.(2.5分)犁头尖具佛焰花序,花序顶端为附属体,依次以下为雄花 花,中性花花,雌花花。 3.(3分)芸香科植物的识别特征有:托叶缺,枝叶树皮香气,叶具透明 油腺点,花盘存在于雄蕊与子房之间;果实有多种,柑桔属的果实称为柑果,花椒属的果实称为蓇葖。 4.(2.5分)大戟科叶具有托叶、有些植物具乳汁、叶柄上端或叶上常有腺体、花 单性、三室果。 5.(3分)樟科的识别特征有枝叶树皮有香气,花三数,雄蕊四轮时,每轮3枚, 第1与第2轮雄蕊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基部有2枚腺体,第4轮雄蕊退化为箭头状。花药瓣裂。 6.(2.5分)填空: (1)黄鹌菜的头状花序上的花全为舌状花 (2)板栗的果实由壳斗包 (3)草莓食用部是花托 (4)柚的叶是单身复叶

(5)咖啡属于茜草科。 7.(1.5 分)山毛榉科植物的雄花序是柔荑花序;杨柳科花单性,无花被,杨属 的花具有花盘,而柳属的花具有蜜腺。 8.(3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花序的基本单位称小穗, 其基部两侧各有一枚颖片, 每 一两性小花由外稃、内稃、2~3枚浆片、6~3枚雄蕊和雌蕊组成。 9.水杉具有条形且对生的叶。 10.(4.5分)木兰科的原始特征包括花各部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 长的花托上,雄蕊花药长,花丝短,药隔突出;雌蕊花柱与柱头不分化。 11.(2分)具有双韧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有葫芦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萝 摩科等。 12.(2分)桃金娘科叶对生,具边脉,常有香气和油腺点,子房半下位。 13.(2.5分)有些植物可根据营养器官的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 例如茎节膨大,叶 常互生,具有鞘状或穿茎托叶的是蓼科;植物体有香气,托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托叶环的是木兰科;有些植物可根据繁殖器官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例如具双悬果的是伞形花科;具角果的是十字花科;具有瓠果的是葫芦科。 14.写出下列植物的学名(每小题1分,共5分): (1)银杏:Ginkgo biloba。 (2)月季:Rosa chinensis。 (3)大豆:Glycine max。 (4)水稻:Oryza sativa。 (5)无花果属:Ficus。 15.(3分)锦葵科植物最易识别的特征是单体雄蕊;苋科与藜科均具有基生 胎座,前者的花被常有颜色,后者的花被绿色。石竹科石竹科花瓣反折,前端流苏状撕裂,有爪。 二.选择题(把选择答案前面的字母直接写在该题的双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5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d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教网1电子技术发展2。模拟信号和模拟电路3。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特点5。如何学习本课程6。课程目标7。试验方法六氯环己烷华教网1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其“无所不在”并得到广泛应用!广播与通信:发射机、接收机、广播、录音、程控交换机、电话、手机;网络:路由器、ATM交换机、收发机、调制解调器;行业:钢铁、石化、机械加工、数控机床;交通:飞机、火车、船舶、汽车;军事:雷达、电子导航;航空航天:卫星定位、医疗监控:伽玛刀、CT、B超、微创手术;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电视)、音频、视频摄像机、摄像机、电子手表)、电子玩具、各种报警器,安全系统HCH a华教网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元器件的开发上。1904年、1947年和1958年,从电子管到半导体管再到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管应运而生,晶体管研制成功。HCH-atsin与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比较。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华教网. 贝尔实验室在1947年制造了第一个晶体管,1958年制造了集成电路,1969年制造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一个有四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于1975年制造,1997年,一个集

成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一些科学家预测,整合程度将以每6年10倍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或2020年达到饱和。学习电子技术课程时要时刻注意电子技术的发展!六氯环己烷华教网一些科学家要记住!第一个晶体管的发明者(由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威廉·肖克利和沃尔特·布拉丹发明)于1947年11月底发明了晶体管,并于12月16日正式宣布“晶体管”的诞生。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年。1972年,他因对超导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9月12日,第一个集成电路及其发明者Ti 的Jack Kilby在德州仪器实验室实现了将电子器件集成到半导体材料中的想法。42年后,他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植物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农业大学20-20学年学期期末考试 《植物学》试卷(A卷) (课程代码:301100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原生质与原生质体: 2、等面叶与异面叶: 3、?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4、单雌蕊与复雌蕊: 5、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部分。 2、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文书写,是由瑞典植物学家__________创立的。 3、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________,它一般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4、被子植物生活史存在二个基本阶段即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阶段。 5、蔷薇科有四个亚科,分别是:__________亚科、__________亚科、__________亚科和__________亚科。 6、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 7、说出下列植物所属的科: 南瓜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白菜____________; 棉花____________;枇杷____________;马铃薯____________;

8、植物界各大类群中,称为孢子植物的有藻类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 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9、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核分裂_____次,分裂结果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_________。 10、下列植物中,人们食用的是植物哪一部分或哪种器官。 芹菜________,西瓜________,花生________,苹果________。 11、十字花科的植物如油菜子房由__________个心皮组成,具有__________室,由___ ________开。发育成果实后成熟时沿__________开裂,这类果实称__________果。 12、小麦种子的胚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胚根具有_______ _;胚芽具有________;胚轴的一侧为子叶,有________片,子叶又称为________;在胚轴的另一侧与子叶相对处,还有一片薄膜状突起,称为________。 13、蝶形花科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为__________花冠,__________雄蕊和__________果。 三、单选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被子植物生活史中,两个时代交替的转折点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花粉和胚囊发育成熟 ?C?减数分裂和种子萌发?D?胚形成和种子萌发 2、蛋白质合成是在哪一种细胞器上进行的?()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 3、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有的植物的种子具假种皮,它们是由以下何种结构发育来的?() A子房壁B珠心C珠柄或胎座D种皮上的表皮毛。

2019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0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题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和(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和( 电子媒介)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8、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典型代表是(计算机技术)。 19、(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西农植物学试题

《植物学》期末考试 试卷(A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原生质与原生质体: 2、等面叶与异面叶: 3、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4、单雌蕊与复雌蕊: 5、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部分。 2、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文书写,是由瑞典植物学家__________创立的。 3、当次生壁形成时, 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 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称为________, 它一般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两种类型。 4、被子植物生活史存在二个基本阶段即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阶段。 5、蔷薇科有四个亚科,分别是:__________亚科、__________亚科、__________亚科和__________亚科。 6、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 、 _ 、。 7、说出下列植物所属的科: 南瓜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白菜____________; 棉花____________;枇杷____________;马铃薯____________; 8、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藻类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9、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核分裂_____次,分裂结果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_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III-1”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填空、选择、简答题(任选4题,若多答则按前4题记分)(在选择的题上画圈)(8分) 1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2 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系统_________。 3 进行十一线电位差计实验时,在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中,检流计始终单方向偏转,不指零,其原因为: (A)标准电池接反(B)检流计灵敏度不高 (C)电阻丝不均匀(D)工作电源过高 4 在上图中画出x偏转板上的信号波形: 5 探测线圈处于什么条件下毫伏表的读数最大?毫伏表读数最小,又说明什么问题? 答: 6 在进行n次测量的情况下,任一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A)(B)(C)(D) 7 用螺旋测微计计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8 分光计的刻度上有720个分格,每一格为30’,角游标的30个分格对应着刻度盘上的29个分格,该游标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6分) 1.计算下列函数有效数的结果: (1) x=9.80, lnx=________ (2) x=5.84, =________ (3) x=0.5275, =________ 2.把下列各数按数字修约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1) 21.495 _______ (2) 43,465 _______ (3) 8.1308 _______ 三、推导不确定度传递公式(8分) (1) N=x+y+2z (2) f = (a ≠b) 四、(6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2 24l g T π=计算重力加速度。已获得摆长l 与周期T 的测量结果为: (100.0100.010)l cm =± (2.00210.0020)T =±秒 写出表示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即: 要求推导出不确定度的方差传递公式 ?g g ?= 计算出不确定度?g ?=最后写出测量结果g g g =±?。

信息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_,_,_,_,_。 (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2.在20世纪60年代,“知识经济”的萌芽就开始出现,未来学家们所预言的一个依赖知识和信息甚于依赖传统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初见雏形。进入20世纪80年代,“_”和“_”两个经济术语正式诞生。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3.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_》的年度报告,标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形成。(知识促进发展) 4.简而言之,__就是对知识加以管理。 (知识管理) 7.知识的特性是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基础,它具有__、__、__、__。 (共享性/隐含性/增值性/资源性和波粒二相性) 8.知识的“__”是矛盾的统一,是“知”与“识”的统一,道出了知识的真谛。 (波粒二相性) 9.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__、__和__这三个要素。 (组织/人/信息技术) 10.__是信息管理思想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管理)3 z/ k _1 {6 11.关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__;二是__;三是__;四是__。(阶段说/等同说/包含说/映射说) 12.知识管理技术可以按照以下分类思想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__;二是__;三是__;四是_—。(过程分类/矩阵分类/层次分类/技术成熟度分类); 13.现代信息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距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 14.信息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多学科协同研究的产物,其中对其影响最深、最主要并对它的理论形成极具建设性的学科包括__、__与__。(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传播学) 16.__是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信息) 17.__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 18.信息是抽象的,具有__和__。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谓__,在时间上的传递称谓__。(有用性/可传递性/通信/存贮).

植物学期中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2.变态 3.假果 4.花 5.异面叶 二、填空题 1.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 2.组成茎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和。 3.叶原基发生于茎尖的髓分生组织区,它的进一步生长包括、、 三种方式。 4.根尖可分为、、和四个部分。 5.绝大多数禾本科植物茎没有次生生长,但玉米、甘蔗、高粱等植物的茎比花生、棉花 等双子叶植物茎还要粗壮,这是由于组织活动的结果。 6.种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和三种类型。小麦茎的分枝方 式为。 7.根据植物组织发育程度的不同,植物组织可分为和。 8.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雌蕊包括、、 三部分。 9.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 10.胚乳的发育主要分为、和三种方式。 11.根据胚轴的生长方式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类型可分为和。 12.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 三、单项选择题 1.植物细胞壁初生壁上较薄的凹陷区域称为()。 A、纹孔 B、纹孔腔 C、纹孔场 D、纹孔膜 2.植物体内某些成熟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由成熟细胞又转化成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过程 中称为()。 A. 细胞分化 B. 细胞全能性 C. 细胞脱分化 D. 组织形成 3.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的特性。

A、初生根B.不定根C.次生根D.三生根 4.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 A、根冠和生长点B.生长点和伸长区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 5.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 6.双子叶植物具凯氏带的内皮层细胞不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A. 左、右径向壁B.上横壁 C.下横壁D.内外切向壁 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 A.表皮B.外皮层C.内皮层D.中柱鞘 8.根部维管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 A. 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B.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C. 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D.原生木质部细胞。 9.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 A.外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B.周木维管束 C.外韧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D.双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10.栅栏组织属于()。 A. 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11.水稻叶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气孔数量多少B.表皮细胞形状C.有无硅质细胞D.有无泡状细胞 12.叶芽可发育为()。 A、花B.花序C.枝D.叶 13.水稻花中的浆片相当于()。 A.花盘 B.花被 C.苞片 D.副萼 14.柑桔的叶是()。 15.A.单叶B.掌状复叶C.单身复叶 D.羽状复叶 16.花粉囊壁的绒毡层通常由( )细胞组成。 A. 单核 B.无核 C.双核或多核 D.原核 17.雌配子体是指()。 A.胚珠 B.珠心 C.成熟胚囊 D.助细胞 18.外胚乳的细胞内染色体倍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