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一、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3.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4.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

关规定:

3.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泡在各位置的读

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大于1格,6″级仪器

不应超过1.5格。

3.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

级仪器不应大于2″。

3.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

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3.4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

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超过1.5″。

3.5光学对中器的视轴与竖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二、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mm)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技术要求

三、联系测量

1.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工作不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到100m、300m

以及距贯通面10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当地下起始方位角较差小于

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指导隧道

贯通。

2.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5m。

3.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

4.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为±8√Lmm。

5.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重

复测量的高程点间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步平均

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掘进。

四、暗挖隧道、车站施工测量

1.地下施工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水准点宜每50m设置一个。

2.施工高程测量可采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和区格式木质水准尺,并按城

市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往返观测,其闭合差为±20√Lmm(L以千

米计)。

3.施工竖井、斜井等地面放样,应设结构四角或十字轴线,放样后应进行

检核。临时结构放样中误差为±50mm,永久结构放样中误差为±20mm。

4.车站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时,宜在各层测设地下控制点或基线,各控制点

或基线点的测量中误差为±5mm。有条件时各层应进行贯通测量。

5.采用双侧壁(桩)及梁柱导洞法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导线测设壁(桩)

的位置,其测量允许误差为±5mm。

6.车站钢管柱的位置,应根据车站线路中线点测定,其测设允许误差为±

3mm。钢管柱安装过程中监测其垂直度,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核测量。

7.始发井中,线路中线、反力架及导轨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测设置与设

计值较差应小于3mm。

8.衬砌环完成壁后注浆后,宜在管片出车架后进行测量内容宜包括衬砌环

中心坐标、底部高程、水平直径、垂直直径和前端面里程。测量误差为

±3mm。

9.暗、明挖隧道和高架结构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为±50mm,高程贯通测

量中误差为±25mm。

五、明挖隧道、车站施工测量

1.检测成果与原成果较差:精密导线点应小于10mm、二等水准点应小于

5mm、线路中线控制点应小于15mm。

2.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

2.1连续墙的中心线放样中误差应为±10mm;

2.2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地下连续墙中线,其放样允许误差应为±5mm;

2.3连续墙竣工后,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偏差

值应小于30mm。

3.结构施工测量

3.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应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

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应为±10mm。

3.2结构边墙、中墙模板支立前,应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样边

墙内侧和中墙两侧线,放样允许偏差为0~+5mm。

3.3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

并应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10mm,中线测量

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为-10~+15mm。

3.4采用盖挖逆作法的结构施工测量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1.顶板立模,应在连续墙或桩墙的顶面,每5m测量一个高程点并

标定其位置,同时在连续墙或桩墙的侧面标出顶板底面设计高程

线,其测量允许误差为0~10mm;

2.中板施工前,应对顶板上的线路中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

测,并通过顶板上的预留孔或预留口将这些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传递到中板的基坑面上,作为支立中板模板和钢筋的依据;在浇

筑混凝土前应对标定在模板上的线路中线控制点和高程点进行检

核,其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高程允许误差为0~+10mm;

3.底板的施工测量方法同中板,其中线允许误差应为±10mm,高程

允许误差应在-10~0mm之内。

六、结构断面测量

1. 结构横断面及底板纵断面测量应以贯通平差后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及调整后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按设计或工程需要进行。直线段每6m、

曲线段每5m测量一个横断面和底板高程点,结构横断面变化处和施工

偏差较大段应加侧断面。

2. 结构横断面测量可采用不低于III级全站仪或断面测量仪等测量设备进行

测量。横断面里程中误差为±50mm,断面点与线路中线法距的测量中

误差为±10mm,断面点高程的测量中误差为±20mm。

3. 底板纵断面高程点可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测量,里程中误差为±

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为±20mm。

七、铺轨基标测量

1. 控制基标在线路直线段宜每120m设置一个,曲线段除在曲线要素点上

设置控制基标外,曲线要素点间距较大时还宜每60m设置一个。

2. 控制基标埋设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方法与各项限差应

满足下列要求:

2.1 检测控制基标间夹角时,其左、右角各测两个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

与360°较差应小于6″;距离往返观测各测两个测回测回较差及往返

较差应小于5mm;

2.2 直线段控制基标间夹角与180°较差应小于8″,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

较差应小于10mm;曲线段控制基标间夹角与设计值较差计算出的线路

横向偏差应小于2mm,弦长测量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5mm;

2.3 控制基标高程测量应起算于施工高程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施测;控制基标高程实测值与设计较差应小于2mm,相邻控制基标间

高差与设计值得高差较差应小于2mm。

八、隧道施工测量

1. 隧道工程的贯通限差

2. 隧限差道控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影响值

3. 隧道洞内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

4.隧道洞内、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

5.洞内平面控制网导线的边长宜近似相等,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

段不宜短于70m;导线边距离洞内设施不小于0.2m。

6.洞内高程控制水准测量应往返进行,且每隔200~500m应设立一个水准

点。

GB50167-92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 GB50167-92 第1章总则 第2章控制测量 2.1 一般规定 2.2 平面控制测量 2.3 高程控制测量 第3章航空摄影测量 3.1 一般规定 3.2 地面标志的布设与航空摄影的要求 3.3 像控点的布设与施测 第4章地面摄影测量 4.1 一般规定 4.2 摄影站及像控点的布设 4.3 地面摄影及摄影处理 4.4 调绘 4.5 测图 第5章数字地面模型 5.1 一般规定 5.2 数据获取 5.3 数据编辑 5.4 数据处理 第6章非地形摄影测量 6.1 一般规定 6.2 物方控制 6.3 摄影机检校及其物镜前节点坐标的计算 6.4 数据获取 6.5 数据处理 6.6 特殊摄影测量 第7章工程遥感 7.1 一般规定 7.2 航空遥感飞行与地物波谱测量 7.3 工程遥感的图像处理 7.4 遥感图像的解译 7.5 遥感制图、工程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附录一地面标志的形状和尺寸 附录二航线网布点航线段端点间的基线数 附录三控制片的整饰格式 附录四像片调绘

附录五数字地面模型数据点格网管理模式 附录六非地形摄影测量人工标志的形状 附录七非地形摄影测量的精度估算 附录八数据处理的解法 附录九样品发射率野外简易测定方法 附录十陆地卫星各传感器的波段性能简表 附录十一本规范用词说明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摄影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摄影测量资料,保证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各类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通用性摄影测量。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1∶5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航空和地面摄影测量、数字地面模型、非地形摄影测量和工程遥感。 第1.0.3条工程摄影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工程的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收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测量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纲要;作业中应加强工序质量检查;作业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编写技术报告或说明书。 第1.0.4条摄影测量内、外业仪器的光、机、电性能必须进行检校。 第1.0.5条工程摄影测量作业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新)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宝兰客专BLTJ-10标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 试题范围:全册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材使用教:城版社交通出社:人民出版版次:第 2 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 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A.安全 B.危险 C. 隐患 D.事故 2、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 A.设备落实 B.经费落实 C.数量落实 D.环境落实 3、行车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部分。 次要D.A.核心C.主要B.重要 )以上轨枕螺旋。4、线路改道时,不得连续松开( 根根D.2 A.5 根根C.3 B.4 )在发生火灾、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5、城市轨道交通( 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 A.消防系统 B.供电系统 C.环控系统 D.通信系统 )消防安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法人代表每月至少召开( 全工作会议。 四次三次D.A.两次B. 一次C.

)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7、(原则。 公众动员C.B.分级响应A.属地为主D.统一指挥 8)。、安全生产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 经济规章机构规章A.国家政府规章B. D.地方政府规章C. 示可接受。),表、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是(9 A.85~95 B.80~90 C.80~95 D.75~85 )是城市轨道交通的、(10主要技术装备之一,是行车的基础。 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载荷,并把它传给路基。 A.线路 B.钢轨 C.轨枕 D.道岔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著名的戴明管理思想,即“戴明模式”或称为PDCA 模型为基础。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为:()四个 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实现,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A.计划 B.行动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蓝2、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预警由高到低可分为红色、( 色四个级别。 黑色B. 橙色A.绿色黄色E.D. C.紫色 3、城市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包括()。 水龙头废水系统B. A. C. 污水系统 防灾报警雨水系统D.E.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已有成果资料 (2)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

1.概述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 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复测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水平角观测 距离测量 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水准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图根控制测量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水域地形测量 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一般规定 铁路、公路测量 架空索道测量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一般规定

绘图 编绘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打样与胶印 第7章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施工控制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一般规定 竣工总图的编绘 竣工总图的实测

第9章变形测量 一般规定 水平位移监测网 垂直位移监测网 水平位移测量 垂直位移测量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 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 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 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工程测量规范-总则

工程测量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第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工程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第条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题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题使用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次:第3版 一、选择题 单选 1、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的优点是()。 A.技术简单B.噪声较低C.速度快D.输送能力强 2、从乘客进站到上车、下车、出站,这几个环节的服务应该是以售检票和()为中心的。 A.安全检查B.车辆维护C.乘客导向D.乘客 3、定量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和()客流预测方法两类。A.距离远近B.客流数量C.因果关系D.德尔菲法 4、一级大客流的判定标准是: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并且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间隔时间。 A.90% B.80% C.70% D.60% 5、票务人员离开岗位没有按规定在票务设备上注销或误用他人账号操作票务设备属于()。 A.一类违章B.二类违章C.三类违章D.四类违章 多选 6、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主要有()。 A.站台换乘B.站厅换乘C.通道换乘D.组合式换乘 7、营销组合分为四大类,即()。 A.产品策略B.分销渠道策略C.促进销售策略 D.价格策略E.营销策略 8、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级别通常分为()。 A.日检B.双周检和双月检C.定修

D.架修E.大修 9、售检票系统的运营模式有() A.正常运营模式 B.列车故障运营模式 C.高峰/非高峰运营模式 D.超时、超程运营模式 E.大客流、紧急运营模式 10、()是提供轨道交通车辆与工程车辆整备作业、停放、保养、维修及清洗的场所。 A.车辆段B.停车场C.车体 D.出车E.列车发车 二、填空题 1、地铁站按其运营功能划分为、和。 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是,它是由、和3个子系统组成。 3、车站吸引区域是以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来确定的。 4、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具备的特征 有:、、、 。 5、进站乘客最基本的流线是———— ——。 6、车辆定员的多少取决于、 和。 7、车站应用管理系统一般由、和 构成。 8、自动售检票系统必须具备相应的、、、、和。 9、屏蔽门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和。 10、环控系统的运行模式分为、和。

高铁项目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项目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规范测量工作,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XX铁路第四经理部正线及其相关工程的测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质量管理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所管辖的测量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经理部应重视测量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为测量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必要的交通、后勤服务。对测量工作应结合质量检查进行全面检查。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五条《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第六条《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第七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规范》(GB/T18314-2001) 第八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第九条《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第十条《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第十一条《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第十二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第十三条《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第十四条条新建XX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其中,《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为根本,也是执行顺序的最高级,其次是行业标准,最后是参照国家标准。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项目经理部职责: 1、负责对各架子队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组织全线精密工程控制网贯通复测工作,对精密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负责对各架子队精密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批工作,并将批准的方案及时下发各架子队; 4、负责加强精密测量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处理测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架子队职责: 1、各架子队必须组建测量队,测量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本管段的精密测量工作(包括控制点的加密及恢复、施工测量复核等工作),同时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3、各架子队负责组织对本管段内精测网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并将控制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4、负责工程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6、负责精密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7、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并且在放样前对所用控制点进行常规检核。 第四章人员及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人员管理: 1、经理部指定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测量负责人应有从事测量工作相关经验,完全能胜任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试题B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票卡管理 2、试车线 3、线路断面满载率 4、速度旅行 5、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营销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A.北京 B.大连 C.广州 D.天津 2、车站日常客流组织主要由进站客流组织、出站客流组织、()三部分组成。( ) A. 换乘客流组织 B. 大客流组织 C. 突发客流组织 D. 疏散客流组织 3、在所有换乘方式中,()的换乘能力最小,其制约因素是自动扶梯(楼梯)的运量。 A. 同站台换乘 B. 站台换乘 C. 上下层站台换乘 D. 站厅换乘 4、()是指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计价方式、乘车时限、乘车限制等方面的规定。 A. 票价基本政策 B. 票价策略 C. 结算规则 D. 权限管理 5、票务人员离开岗位没有按规定在票务设备上注销,或误用他人帐号操作票务设备属于()。 A. 一类违章 B. 二类违章 C. 三类违章 D. 四类违章 6、( ) 是保证列车安全行驶所必不可少的装置,它安装在每辆车上,确保列车能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 A.制动系统B.屏蔽门C.牵引系统D.动力系统 7、根据客流量和设备维护情况,一般每()人次配置一台进站和出站单向检票机。 A. 1000至2000 B. 2000至3000 C. 3000至4000 D. 4000至5000 8、在分时客流不均衡时,为达到运输组织合理和运营经济性目的,运营部门可考虑采用小编组、( ) 的行车组织方式。 A、低密度 B、高密度 C、大编组 D、固定编组

新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铁道部经规院经规标准(2005)17号文的要求,对《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进行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八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另有三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强调了控制测量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增加了第3章平面控制测量和第4章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把线路、桥梁、隧道有关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都集中到第3章和第4章中。 2.体现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为保证控制网的测量成果质量满足新建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 3.确定了新建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分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4.提出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宜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25mm/km的要求。 5.提高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6.将采用定测中线控制桩作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的线路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修改为以平面控制网为新建铁路设计与施工测量的基准。 7.对施工复测的内容进行修改。 8.增加GPS RTK定测放线及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等内容。 9.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增加了在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内容。 10.增加构筑物变形测量和轨道施工测量章节的内容。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局、西南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城市轨道交通考试题

名词解释 1.什么事轨道交通? 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2.客流: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3.断面客流: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区间的客流。 4.车站客流:在轨道交通车站上下车和换乘的客流。 5.基本客流:既有客流加上按正常增长率增加的客流。 6.转移客流:原来经由常规公交和自行车出行转移到经由轨道交通出行的这部分客流。 7.诱增客流: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住宅区形成规模、商业活动繁荣所诱发的新增客流。 8.断面客流量:在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小时或全日)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 流量称为断面客流量。分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 9.客流计划是指计划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客流的规划,它也是其他计划的基础和编 制依据。 10.全日行车计划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日分阶段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 11.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它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等。它能直观的显示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的状态。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组织的基础。 1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供使用轨道交通的乘客上下、候车和换乘的场所,同时也是办理运 营业务和设置设施设备的地方。 13.客流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流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地分流或引导措施来 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14.轨道交通线路的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轨 道交通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 15.车辆定员数,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额定载客量,由车辆的座位人数和站位人数组成, 为车厢座位数和空余面积上站立的乘客数之和。 16.站位面积,指车厢空余面积,为车厢面积减去座位面积。 17.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根据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 度及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的技术装备。 18.运输总成本是指运输企业为提供某种运输劳务所耗费的成本总额。 19.运营成本(元)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日常运营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运营生产直接 有关的所有费用支出。 简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交通区别 容量大;准时、快速;安全、正点;利于环境保护;节省土地资源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一旦遇有自然灾害尤其是火灾,乘客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后就难以迁移和变动,不像地面公共交通可以机动地调整路线和设置站点,以满足乘客流量和流向变化的需要,其运输组织工作远比地面公共交通复杂。 2.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区别 运营范围(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范围是城市市区及郊区,往往只有几十千米,不像铁路那样纵横数千千米,而且连接城乡。)

城市轨道交通试卷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补考卷 2009 ----- 2010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形式(□开卷□闭卷□其他)专业、班级城交08301、08302 一、名词解释(本题总计25分,每小题5分) 1.城市群 2.地铁 3.新交通系统 4.列车运行图 5.线路专营权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总计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职责属于站长范围的是() A、是运营部门对车站进行现场管理的代表 B、安排本站值班人员的工作 C、有权对本站人员进行岗位调整、监督考核、晋升推荐等 D、对本站人员的奖惩、岗位调整、晋升有建议权 2.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票务管理中,“对三四类事故”进行调查,并对票务违章、票务事故进行存档管理的行为属于()的职责范围。 A、车务部 B、票务稽查部 C、财务部 D、设备物资部 3.我国目前公交行业的管理模式属于() A、公司型行业管理模式 B、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 C、协会型行业管理模式 D、政府部门管理模式 4.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的内容() A、行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报批 B、线路变动的管理办法 C、票价管理 D、公交运营设施规划 5.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类型包括() A、公共汽车 B、无轨电车

C、地下铁路 D、出租汽车 6.运营调度的基本职责包括:() A、客流调查 B、线路管理 C、现场调度 D、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7.在运营调度的三级层次中,需要执行“贯彻执行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和具体措施” 职能的层次是() A、公司调度室 B、车场调度室 C、车队调度室 8.当客流量由小变大时,发车的行车间隔应该()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均匀穿插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9.在制定行车计划时,若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发出11个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均为 70分钟,则最少需要投入()辆车。 A 11 B 12 C 13 D 14 10.在我国公交车中,对于站位和座位之比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市区线路大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大于长途线路 B、市区线路小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小于长途线路 C、市区线路大于郊区线路,郊区线路小于长途线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填空题(本题总计20分,每空2分) 1. 轨道交通基本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建设投资、每年运营费和最低经济运输量。 2.按照运输量的大小,轻轨交通可以分类为、、和 自动导向系统。 3.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4. 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一般由、、、________ 及车票组成。 5.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辆一般可按有无动力分为动车和拖车,其中是指自 身带动力驱动的机车,是自身不带动力驱动的机车。

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P1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广义工程测量学。PPT 广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提供、处理和表达地表上、下及周围空间建筑和非建筑工程几何物理信息和图形信息,以及研究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3、工程测量学的相关组织与机构。PPT (1)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之第六委员会为“工程测量委员会(Engineering Surveys)”。 (2)“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德国、瑞士、奥地利三个德语系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发起组织了一个“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每隔3~4年举行一次会议。到2004年已有14届了,每一届都有几个与当时发展有关的专题。 (3)中国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分会。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4)各省的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 4、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 “六化”: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十六字”: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第一章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测绘 1、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是什么?P10 (1)地形图的精度(2)比例尺的合理选择(3)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 2、平板仪测图的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衡量指标?用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来源?P12 (1)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 (2)在图上,用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来源主要有: 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图根点测定地物点距离产生的中误差 图根点测定地物点方向产生的中误差;地物点的刺点中误差 ·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约为0.2mm):包括图根点的测量中误差和图根点的展绘中误差。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docx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概要说明 11∶ 500 1 ∶ 1000 GB/T 6962 — 2005 规定了 1∶ 500、1∶ 1000、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21∶ 500 1 ∶ 1000 GB/T 7930 — 2008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1∶ 1000、 1∶2000 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31∶ 500 1 ∶ 1000 GB/T 7931 — 2008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1∶ 1 000、1∶ 2000 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1∶ 25000 1 ∶50000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 1∶ 50000、1∶ 41∶ 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GB/T 12340 — 2008 100000 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范 1∶ 25000 1 ∶50000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 1∶ 50000、1∶51∶ 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GB/T 12341 — 2008 100000 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范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 1 部 GB/T 12343 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1∶ 50000、 1∶100000 地形图6分: 1∶25000 1∶50000 1∶ 100000 地形GB/T 12343.1 ―2008 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图编绘规范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 2 部 GB/T 12343.2 ―2008 GB/T 12343 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0 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分: 1∶25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 3 部 GB/T 12343 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500000、1∶ 1000000 地形图的基本要 8分: 1∶500000 1 ∶ 1000000 地形图编绘GB/T 12343.3 ―2009 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规范 规定了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 5 mm+1× 10-6D)、测程不短于 15 km 的光9远程光电测距规范GB 12526— 1990电测距仪进行国家一、二等大地控制网中边长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 仪器的检验项目。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12(附录).

95 附录A 控制点埋石图及标志注字方法 本附录所规定的各级平面水准点标石的埋设规格均为一般地区普通标石的埋设(标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现场浇注),对于特殊地区的标石埋设,应根据线路所在地区的土质、地质构造及区域沉降等因素,进行特殊地区的控制点埋设(如基岩点、深埋点等)。 A.1 控制点标志 A.1.1 金属标志制作材料为铸铁或其它金属。规格应符合图A.1.1的规定,图中“××××××”处为测量单位名称。 A.1.2 不锈钢标志可采用直径为12~20mm ,长度为20~30mm 不锈钢材料,下部采用普通钢筋焊接而成。规格应符合图A.1.2的规定。 不锈钢

普通钢 图A.1.1 金属标志(单位:mm )图A.1.2 不锈钢标志(单位:mm ) A.2 平面控制点标石的埋设 A.2.1 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建筑物上各等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规格应符合图A.2.1-1、图A.2.1-2的规定。 图A.2.1-1 建筑物CP0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96 图A.2.1-2 建筑物上CPI 、CPII 平面控制点标石(单位:mm ) 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2的规定。 图A.2.2 CP0控制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3的规定。 97

图A.2.3 二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 A.2.4 三等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A.2.4规定。 图A.2.4 三等及以上导线/三角形网/GPS平面控制点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 ) 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016期末试卷-A卷-带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X2=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的括号内) 1.具有AFC设备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处理票务报表与台帐、对车站票务事件处理能力和对票务员监督和管理能力是(B )的岗位能力要求。 A.行车值班员 B.客运值班员 C.售票员D.厅巡 2.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三项指标,包括城市人口数、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要求,而轻轨建设的标准只要达到上述条件的( B )即可。 A.30% B.60% C.70% D.80% 3.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多采用( B )。 A.沥青道床 B.碎石道床 C.整体道床 D.其他道床 4.( B )位于上、下行两股正线中间,是常用的一种站台形式,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A.侧式站台B.岛式站台 C.混合式站台 D.链式站台 5.以下哪类人群可免费乘坐地铁?( B ) A.国家干部 B.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 C.盲人 D.警察 6.一名乘客从张府园站无法出战,有哪些情况须补收全程4元票款( C ) A.车票无进站信息 B.使用有效纸票 C.车票超时 D.车票超程

7.工作场合我们的仪表仪容要给人的感觉( C ) A.随意、整齐、干净 B.漂亮、美观、时髦 C.端庄、大方、美观 D.时尚、抢眼、美丽 8.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乘自动扶梯时,应靠( B )站立,另一侧留出通道供有急事赶路的人快行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D.随便 9.下列词中不是礼貌用语的是( D ) A.谢谢 B.请 C.对不起 D.多多关照 10、( C )轻轨交通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广州 二、填空题(30X1=30分) 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__________(北京)。 2.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站前折返站后折返)。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岛式侧式侧岛混合式)。 4.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槽型轨双头轨平底轨)。 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尽头折返站(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 6.暗挖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盾构法矿山法)。 7.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免费空间付

铁路规范清单

铁路规范 TB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10-199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TB10011-1998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 TB10012-20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3-2004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10016-2002 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10018-2003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25-2006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7-200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10035-2006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TB10038-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41-2003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TB10044-1998 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 TB10049-200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52-1997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 TB10053-1998 铁路工程地质风沙勘测规则 TB/T10058-1998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TB/T10059-1998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10061-1998 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TB10063-1999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10066-2000 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 TB10077-2001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9-2002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TB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 TB10083-2005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 TB10101-19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2-200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18-2006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TB10120-20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9-2002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016期末试卷-B卷-带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016期末试卷-B卷-带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X2=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的括号内) 1.( C )主要用于地铁列车、运输车辆及无动力轨道车辆的牵引、调车或救援作业,是理想的首选动力设备。 A.蒸汽机车 B.电力机车 C.内燃机车 D.带驾驶室的拖车 2.供驾驶员和区间维修人员与邻站值班员及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是指( D )。 A.调度电话 B.站内电话 C.接车电话 D.区间电话 3.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中,按列车之间运行速度差异分为( C )运行图。 A.单线和多线 B.成对和非成对 C.平行和非平行 D.连发和追踪 4.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三项指标,包括城市人口数、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要求,而轻轨建设的标准只要达到上述条件的( B )即可。 A.30% B.60% C.70% D.80% 5.设于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称之为( C )。 A.终点站 B.中间站 C.区域站 D.换乘站 6.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多采用( B )。 A.沥青道床 B.碎石道床 C.整体道床 D.其他道床

7.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最小行车间隔(密度)一般为( B ) min。 A.1 B.2 C.3 D.4 8、( C )轻轨交通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广州 9.( B )位于上、下行两股正线中间,是常用的一种站台形式,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A.侧式站台B.岛式站台 C.混合式站台 D.链式站台 10.以下哪类人群可免费乘坐地铁?( B ) A.国家干部 B.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 C.盲人 D.警察 二、填空题(30X1=30分) 1.城市轨道交通包括_______(地铁)与_________(轻轨)、_________(有轨电车)、_________(市郊铁路)四种主要形式。 2.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站前折返站后折返)。 3.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列车自动防护(ATP))、___________(列车自动操纵(ATO))、____________(列车自动监督(ATS))三个子系统构成。 4.线网规划层次分为:____________(面:即整体研究)、__________(点:即局部研究)、______________(线:即城市的主要交通走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