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原理
电火花加工原理

电火花加工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电脉冲在工件表面产生电火花进行加工的高精度加工方法。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加工方法,适用于硬质、脆性和高硬度材料的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利用电脉冲在工件表面产生电火花,通过电火花的热量和化学侵蚀作用,将工件表面的材料逐渐腐蚀去除,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其主要原理包括放电击穿、电火花形成、电火花腐蚀和电火花加工过程。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原理。
首先是放电击穿。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了工作液,当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工作液中的电场强度会升高,当达到放电击穿电压时,工作液中的电阻急剧下降,形成电火花。
其次是电火花形成。
放电击穿后,工作液中的电流急剧增加,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电火花形成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电火花的能量逐渐积累,直到达到足够的能量,电火花才能在工件表面产生化学侵蚀作用。
然后是电火花腐蚀。
电火花在工件表面产生后,会产生高温和高压,使工件表面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和金属离子,从而使工件表面的材料逐渐腐蚀去除。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电火花腐蚀时间。
最后是电火花加工过程。
在电火花腐蚀的作用下,工件表面的材料逐渐被腐蚀去除,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作液中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电火花频率等参数会对加工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电脉冲在工件表面产生电火花进行加工的高精度加工方法,其原理包括放电击穿、电火花形成、电火花腐蚀和电火花加工过程。
通过合理调整工作液中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电火花频率等参数,可以实现对硬质、脆性和高硬度材料的精密加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以电热进行材料加工的先进工艺,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它的原理主要涉及电脉冲和放电火花的生成。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利用电脉冲的高压电场在工件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火花,通过火花的冲击和化学反应来实现材料的加工。
电脉冲的产生电火花加工中使用的电脉冲是由脉冲发生器产生的高压、高能量电流。
脉冲发生器包括高压电源、电容器和放电装置等。
当电容器充电至设定的电压后,通过放电装置将电容器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电脉冲。
放电火花的生成电脉冲通过电极输入到工件上,形成高压电场。
当电场达到致放电点的电压时,势阱区(即放电通道)中的空气将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即放电火花。
放电火花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在其通道周围产生高温和高压力。
放电火花的冲击作用放电火花的突然释放能量产生震荡波,使工件表面发生局部的融化和蒸发,从而实现材料的剥离和加工。
火花的能量可控制,可以通过调整放电参数来进行不同的加工操作。
放电火花的化学反应作用除了冲击作用,放电火花还能引起化学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中的气体或液体环境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氧化、氮化等。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利用于工件的表面改性,例如增加硬度、改善耐磨性等。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领域电火花加工在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硬质材料和细密材料的加工,例如钨碳合金、陶瓷、金属模具等。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是可以在硬度较高的材料上进行加工,且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
因此,电火花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论电火花加工通过电脉冲和放电火花的生成实现了材料的高精度加工。
其原理是利用电脉冲产生的高压电场在工件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火花,通过火花的冲击和化学反应来剥离和改变材料。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非常广泛,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火花加工原理简述

电火花加工原理简述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电脉冲放电在金属工件上产生火花,在火花冲击和高温作用下使金属发生融化、氧化和蒸发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目的。
本文将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过程和应用实例。
一、基本概念电火花加工,又称为电火花放电加工、电火花蚀刻加工,是一种以电脉冲放电作为能量源来加工金属工件的方法。
通过高频脉冲电流的通断控制,使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间断放电,形成火花放电区,通过火花的能量来蚀刻掉金属工件上的无规则形状或曲线形状的凹槽或者孔洞。
二、工作过程1. 基本装置电火花加工的基本装置由电源系统、工艺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电源系统提供脉冲电流,工艺系统包括电极、冲击液和工件夹持设备,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和放电参数。
2. 放电区形成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生成细小间隙。
当通入高频脉冲电流时,由于放电区间隙较小,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压梯度非常大,随着电压上升到一定值,间隙内空气被电离形成放电通道,从而使间隙电压骤降。
3. 火花放电当间隙电压骤降时,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放电,形成火花放电区域。
火花放电区域的高温和高压使空气在瞬间膨胀,形成冲击波和等离子区。
冲击波和等离子体对工件表面产生腐蚀和剥蚀作用,从而加工出所需形状的凹槽或孔洞。
4. 脉冲控制脉冲电流的控制是电火花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节脉冲电流的幅值、宽度和频率等参数,可以控制火花放电能量的大小和放电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对工件加工精度的控制。
三、应用实例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微细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加工方法。
它被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如工模、模具、钨钢、硬质合金等。
以模具制造为例,电火花加工在制造模具的过程中,能够加工出精细的孔洞和复杂的曲线形状。
相比传统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可以避免工具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脉冲电火花在工件与电极之间形成电火花放电击穿间隙,使工件表面产生微细坑槽或凹凸纹理的加工方法。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极形成间隙:在电火花加工中,通常需要将工件与电极固定在加工设备中,使工件与电极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的间隙。
该间隙的大小决定了电火花放电的能量和加工 precision。
2. 电力供应:通过电力供应装置提供高压电源。
该电源会在工件与电极之间产生高电压。
3. 电火花放电:当高电压施加在工件与电极之间时,电流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击穿放电,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产生的瞬间高温和震荡压力会使间隙中的材料融化、汽化和爆炸,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槽或凹凸纹理。
4. 卸载:放电过程中,电火花会在间隙中不断反复发生,形成了连续的击穿和坑槽。
工件通过电火花的短暂开关和关闭,实现坑槽的连续形成。
5. 冷却与切割液:由于电火花加工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冷却。
同时,切割液的引入可以使电火花加工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切割液可以冷却和冲洗坑槽,帮助去除产生的废渣和提供更好的加工效果。
总结:电火花加工利用电火花放电的高温和震荡压力作用,通
过间隙中材料的融化、汽化和爆炸形成微小的坑槽或凹凸纹理。
同时,通过不断重复的放电过程和切割液的引入,实现了连续的加工效果。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通过在金属工件上产生电火花放电进行加工,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细加工和形状加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加工方法,它利用电脉冲在金属工件和电极之间的放电产生高能量的电火花,并通过电火花的放电烧蚀作用来实现对金属工件的加工。
电火花加工主要包括放电、烧蚀和冲击排屑三个过程。
2. 放电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放电过程是指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放电电流通过工作介质(通常是去离子水或油)的间隙,产生电压梯度的作用下进行放电。
当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达到一定程度时,间隙中的工作介质将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导电性增强。
此时,通过电极施加的电压会引发电流,在通道内形成电火花放电。
3. 烧蚀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烧蚀过程是指电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通道在工件表面产生的热量,使金属工件局部受热电离。
高温等离子体通道中的电子、离子与金属工件表面发生碰撞,将表面金属冲击、碰撞、冲蚀和蒸发,从而实现工件的烧蚀加工。
4. 冲击排屑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冲击排屑过程是指工件在电火花放电的作用下,由于放电能量的冲击和烧蚀作用,使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产生蒸发、冲击、碰撞和冲蚀现象,将被加工材料冲击除去,形成悬浮于工作介质中的微小颗粒,实现对工件的冲击排屑。
5. 工作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作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加工效果。
其中,电极间距、电压、电流、工作介质质量等是常见的工作参数。
合理的工作参数设置可以改善加工效果,提高加工质量。
6.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领域由于电火花加工能够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高精度加工,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火花加工常用于模具制作、精密零件加工、刀具加工等领域。
它能够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总结: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通过电火花放电进行加工的金属加工工艺。
电火花机加工原理

电火花机加工原理电火花机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控制高频电脉冲和卸料电压,在工件表面发生高温、高压的局部放电,进而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从而实现对工件形状和尺寸的加工。
电火花机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于硬质材料等优点,因此在模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火花机加工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通过尖端放电点触发局部放电,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侵蚀,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火花机加工的原理过程。
1. 电火花机加工的电路原理电火花机加工的电路原理主要由电源、控制器、电极和工件组成。
其中电源通过高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电脉冲,经过控制器的调节形成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然后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局部放电。
电火花机加工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________| || 电源 || || || || | || | |高频发生器|__________| ||| 控制器|+----电极-------工件----+```2. 电火花机加工的放电过程电火花机加工的放电过程是通过高频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局部放电,从而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放电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电极与工件的间隙放电在电火花机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高频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使电极与工件之间发生局部放电,从而在工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的电晕,进而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侵蚀,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 电极与工件的间隙维持在电火花机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局部放电能够有效地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
因此,电火花机加工中常常需要用到一定的间隙调节装置,以保持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稳定。
(3) 放电的频率和脉冲宽度电火花机加工中的放电频率和脉冲宽度是影响加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放电频率越高,脉冲宽度越短,工件表面金属的侵蚀速度就越快,加工效率就越高。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一、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加工方法,通过放电产生的高温和脉冲能量来消融工件材料,并采用局部放电的方式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穴。
具体的原理如下:1.放电原理: 电火花加工利用脉冲电流和脉冲电压之间的间隔放电原理。
当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间隙中的电介质不能绝缘放电,从而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脉冲放电。
2.火花裂纹和焊覆制造: 在电火花放电时,放电能量会聚集在放电区域,使材料发生瞬时融化、汽化和轰炸,形成微小的坑穴。
通过控制放电时间和间隔,可以实现花纹制造、裂纹加强和焊接修复等操作。
3.放电能量和能量密度: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能量取决于脉冲电流和脉冲电压的幅值。
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实现更高的加工速度和更深的放电深度,但也会导致较高的加工表面粗糙度。
二、电火花加工的应用电火花加工由于其特殊的加工原理和优越的加工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模具加工: 电火花加工可用于模具的制造和修复。
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在金属材料上形成复杂的模具形状,如细小的孔、溜槽和异形表面。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火花加工修复损坏的模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2.航空航天: 电火花加工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复杂零件的制造。
例如,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在高温合金中制造出精确的涡轮叶片、燃烧室喷雾孔和气动导向槽等关键零部件。
3.微细加工: 电火花加工可以用于微尺度的加工。
由于电火花加工的非接触性和微弧形成机制,可以实现微观损伤的最小化,并精确地制造微细结构,如光学纤维连接器、微孔板和微芯片等。
4.医疗器械: 电火花加工在医疗器械的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实现精密的切削、激光烧蚀和微弧形成,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和牙科植入物等。
5.汽车制造: 电火花加工在汽车制造中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零件、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加工。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的加工方法,它通过在工件和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通道,利用电火花高温高压的特性,使工件表面产生瞬间高温熔化和蒸发,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切割、打孔、雕刻等加工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加工主要由电源、工作台、电极、工作液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工作台用于固定工件,电极作为切割、雕刻等操作的工具,工作液用于冷却和冲洗加工区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工过程。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放电开始、放电传导、放电扩散和放电结束。
首先是放电开始阶段。
当电源加电后,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开始形成气体离子化的放电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电阻逐渐减小,电场强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放电启动电压。
此时,放电通道中的气体开始发生电离,产生离子等离子体,形成放电通道。
接下来是放电传导阶段。
在放电通道形成后,电流开始流过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形成离子等离子体的电流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会加热放电通道,使其温度升高,形成高温等离子体。
这时,高温等离子体会将周围的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点,并产生蒸汽和气体。
然后是放电扩散阶段。
在高温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开始瞬间熔化和蒸发,形成微小的颗粒和气体。
这些颗粒和气体被冷却液冲洗走,同时放电通道也会不断扩散,使加工孔径逐渐增大。
最后是放电结束阶段。
在放电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会不断增加,电阻也会增大。
当电流无法维持放电通道时,放电就会结束。
此时,加工区域会有一定的凹坑和残留物,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
总结起来,电火花加工利用放电通道的高温高压特性,通过瞬间熔化和蒸发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实现对工件的切割、打孔、雕刻等加工操作。
其原理是通过电源提供电能,形成放电通道,使工件表面产生高温等离子体,从而实现加工目的。
电火花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各种材料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火花放电必须在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 质中进行,绝缘强度为103~107Ω.cm, 例如:煤油、皂化液或去离子水等。 电火花加工必须有循环过滤系统
以上这些问题的综 合解决,是通过电 火花加工系统来实 现的:
二、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
1、主要优点: (1)适合任何难切削材料的加工 (2)可以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 2、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 (1)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但在一 定条件下也可以加工半导体和非导体材料 (2)一般加工速度较慢 (3)存在电极损耗
注意:
1、极性效应越明显越好,在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加工过程中必须 充分利用,电火花加工一般都采用单向脉冲电源。 2、极性效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影响极性效应 的因素有:脉宽、脉间、脉冲峰值电流、放电电 压、工作液及电极对材料等。为了充分利用极性 效应,应合理选择工具电极的材料,选用最佳的 电参数、正确的选用极性。
应用:(电火花成形加工目前主要采用油类工作液)
粗加工时,使用粘度大、介电性能 好的材料。如:机油(另外,机 油的燃点较高,在大能量加工时 着火燃烧的可能性小) 中、精加工时,一般使用粘度小, 流动性好,渗透性好的煤油作为 工作液。
讨论:
(1)油类工作液的缺点:有味、容易燃 烧,加工时容易产生烟气 (2)奋斗目标:寻找一种无色无味、不 然烧、流动性好、不产生碳黑、价廉 (3)最新研究成果:水基工作液(在水 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在粗加工时的加 工速度可大大高于煤油,甚至高于切削 加工,但在大面积精加工中还不能代替 煤油。
产生极性效应的原因(笼统解释):
在火花放电过程中,正负电极表面分别受到负 电子和正离子的轰击和瞬时热源的作用,在 两极表面所分配到的能量不一样,因而熔化、 气化抛出的电蚀量也不一样。
电子质量小容易加速。
质子质量大不易加速。
结论:
1、短脉冲(放电时间短)加工时,正极的蚀 除速度大于负极的蚀除速度,应采用正极性 加工。 2、长脉冲(放电时间长)加工时,负极的蚀 除速度大于正极的蚀除速度,应采用负极性 加工。 (吸附效应)
结论:
1、电极的蚀除量与电极材料的热导率以及其 它热学常数、放电的持续时间、单个脉冲能 量有密切的关系。 2、当单个脉冲能量相同时,电极材料的热导 率越大、其热学常数越高,(结论?) 电蚀量越少,越难加工。 3、当单个脉冲能量相同时,都会各有一个使 工件电蚀量最大的最佳脉宽。(为什么)(金属 材料不同,所获得的最佳脉宽不同,各金属 材料的热学常数不同。)
2、电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电参数主要是指:电压脉冲宽度ti、电流脉冲 宽度te、脉冲间隔to、脉冲频率f、峰值电 流ie、峰值电压u和极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无论正 极或负极,都存在单个脉冲的蚀除量与单个 脉冲能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某一段 时间内的总蚀除量约等于这段时间内各单个 有效脉冲蚀除量的总和。故正负极的蚀除速 度与单个脉冲能量、脉冲频率成正比。
三、电极材料的抛出 四、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 图2-4中4~5段) 熔融材料抛出后,在电极表面形成单个脉冲的 放电痕如图2-6所示(P12)
加工后的表面情况如后图所示
矩形波脉 冲放电时 的电压与 电流波形
第三节 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影响材料放电腐蚀的主要因素 1、极性效应: 极性效应的现象: 正极性加工: 负极性加工:
4、工作液对电蚀量的影响
在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的作用: (1)帮助形成火花击穿放电通道,并在 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间隙的绝缘状态 (2)对放电通道产生压缩作用 (3)帮助电蚀产物的抛出和排除 (4)对工具和工件起冷却作用
影响如下:
介电性能好、密度、粘度大的工 作液有利于压缩放电通道,可 以提高放电的能量密度,有利 于电蚀产物的抛出。 但不利于电蚀产物从加工间隙中 排除,影响以后的正常放电。
公式2-1、2-2、2-3、2-4
讨论:
提高电蚀量和生产率的途径: 提高电蚀量时的注意事项:
3、金属材料热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热学常数----是指熔点、沸点(气化点)、 热导率、比热容、融化热、气化热等
几种常见的热学常数见表2-2
每次脉冲放电时,通道内及正、 负电极放电点都瞬时获得大量热能。 而正、负电极放电点获得的热能被分 配为两部分 1)、由于热传导散失到电极其它部分和 工作液中 2)、使局部金属材料温度升高直至达到 熔点、使金属融化、沸腾、气化,并进 一步成为过热蒸汽。
三、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分类:
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和用 途的不同分类。前五类属电火花成形、尺寸 加工,后者属于表面加工方法,用于改善或 改变零件表面性质。
见表2-1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的机理
从大量实验资料来看:每次电火花腐蚀 的微观过程是电场力、磁力、热力、流体动 力、电化学和胶体化学等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后图放电波形) 一、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图2-4中0~1段、1~2段、2~3段) 二、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 ( 图2-4中3~4段)
第二章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我国)又称为放电加工(日、美、 英)或电蚀加工(俄罗斯)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及设备组成: 电火花加工原理: 基于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 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 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 电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
2、影响电蚀量的一些其它因素
(1)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加工过程不稳定,会影响正常的放电加工,降 低有效的脉冲利用率 对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电火花加工的自动进给 和调节系统,以及正确加工参数的选择和调 节。
利用电腐蚀现象对金属材料进行尺寸加工 必须解决下列问题:
1、必须使工具电极和工件被加工表面之间经 常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这一间隙随加工条 件而定,通常越为几微米至几百微米。 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必须具有工具电极的自动 进给调节装置,使和工件保持某一放电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放电 延续一段时间后,需停歇一段时间,放电延 续时间一般为1~1000μs。 电火花加工必须采用脉冲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