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设计的特征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设计学概论题库及课后习题答案 FY

设计学概论题库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一、选择题(黑体为答案)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3 绿色设计运动4 装饰艺术运动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 (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 (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 sema( 符号 ) 。
”1 毕加索2 贡布里希 3索特萨斯4莫里斯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3 立体主义 4符号学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3 米斯4莫里斯二、简答题(课后习题)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书籍设计》第二章 书籍的结构与形态

式和内容传承上具有连
内
续性。内文页是读者视
文
觉接触时间最长的部分,
页
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
了读者的心理状态。
课外实践
前往图书馆或书 店,搜集 8 ~ 10 本结构比较完整的 书籍,分析它们的 结构特点。
第二节 书籍的形态
一、平装
平装又称简装,是现代书籍的基 本装帧形式,其特点是以用较牢固、 厚实的软质纸制作的封面,将书芯包 住,并使封面的书脊与书芯的书背粘 牢,构成一个整体。
《A PAIXĀO DAS ORIGENS》书签带
(
书签带是指一端粘贴
十
在书芯的天头脊上,另一
)
端不加固定,放在书页中
起书签作用的丝带。书签
书 签
带虽小,但属于外观装饰
带
材料,可影响书籍的外观
效果,所以不可忽视。
Shu ji
二、 书籍的内部结构
《81 面相》前环衬
环衬又称环衬页,是位于封
面之后、封底之前,连接封面、
二、 书籍的内部结构
( 七 ) 篇 章 页
《美之为物》篇章页 篇章页又称辑封,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印有篇章名的一面单页。在设计 篇章页时要求字体、图形、色彩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
Shu ji
品 设计之
《美之为物》是一本讲述人体之 美的书,将男女的美通过刚与柔来充 分展现。全书的亮点是直角与圆角的 书角设计,直角指代刚直的男性美, 圆角指代圆润的女性美。该书大到书 本边缘,小到图片边框,都用这两种 截然不同的外部形态来区别和统一, 使其设计新颖,色彩丰富,富于内蕴。
设计之道
书籍设计应是在信息编辑思路 贯穿下,对封面、环衬、扉页、序 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 风格、节奏层次、图像、空白、纹 饰、线条、标记、页码等内在组织 体,从“皮肤”到“血液”的四次 元的有条理的视觉再现。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围及其现状1、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
中国——彦远〔唐〕。
3、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重点〕和“造物〞。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5、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19世纪为设计史别离于美术史奠定坚实根底的的两位巨人——德国的森珀“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奥地利的里格尔“风格问题“6、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7、作为人类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8、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9、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
10、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开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开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构造、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11、“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开展起来的。
12、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到构造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13、米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卢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14、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是:乌尔姆设计学院。
15、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构造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6、当代西方重要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德国本塞;50年代应用与建筑设计〕〔2〕构造主义〔福柯的“无意识构造〞概念和罗兰巴特的“神话“〕〔3〕解构方法〔引申自符号学,由60年代的法国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中确立〕〔4〕混沌理论〔由60年代哈佛科学家开展,80年代“创造性的混沌〞开场流行,如黑川纪章的作品〕〔5〕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6〕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变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塞。
《设计学概论》读后感1000字

《设计学概论》读后感1000字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
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要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里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况中提到的:设计学的目的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然而,研究设计理论就必须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铂和里格尔奠定了见识的设计史研究基础、20世纪的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也是及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
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素描、绘画,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
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今天,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读后感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这就为艺术拓展了大片的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很多新情趣。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解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设计学概论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第一节设计与艺术一、设计的艺术渊源1.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开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随着艺术中纯形式主义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终于从价值上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
3.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设计”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二、设计的艺术指向1.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依存美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
2.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一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3.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
4.自现代运动以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心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5.随着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社会出现了以艺术为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出现了以艺术为专长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种现象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6.当今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如电脑辅助设计,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如材料加工、成型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等。
然而这些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趣美。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中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1)定义: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2)作用:这种手法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是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大学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复习题答案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复习题答案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一填空题1、弗朗索瓦·布歇是(洛可可风格)最重要的画家,画风柔弱唯美,情色味道很重,极受当时皇室推崇,1755年被任命为戈别林工厂艺术指导。
2、工业革命前欧洲陶瓷业发达,出现了许多著名陶瓷厂,如丹麦的(皇家哥本哈陶瓷厂)德国的(柏林皇家陶瓷厂)英国的(韦其伍德陶瓷公司)法国的(御用工艺家)。
3、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涌现(汝)(官)(哥)(钧)(定)五个窑口。
4、古希腊三种柱式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5、(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
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二选择题1、弗朗索瓦·布歇是( B )最重要的画家,画风柔弱唯美,情色味道很重,极受当时皇室推崇,1755年被任命为戈别林工厂艺术指导。
A、巴洛克风格B、洛可可风格C、古典主义风格D、浪漫主义风格2、( A )是洛可可风格最重要的画家,画风柔弱唯美,情色味道很重,极受当时皇室推崇,1755年被任命为戈别林工厂艺术指导。
A、弗朗索瓦·布歇B、托马斯·齐彭戴尔C、乔治·赫普怀特 D、查尔斯·勒·布隆3、( C )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
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A、爱奥尼克柱式B、科林斯柱式C、多立克柱式D、托斯卡纳柱式4、( A )比较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上有一段小园面,并且带有复杂而富有弹性的柱础,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A、爱奥尼克柱式B、科林斯柱式C、多立克柱式D、托斯卡纳柱式5、( B )柱头上饰以卷草装饰。
A、爱奥尼克柱式B、科林斯柱式C、多立克柱式D、托斯卡纳柱式三判断题1、弗朗索瓦·布歇是洛可可风格最重要的画家,画风柔弱唯美,情色味道很重,极受当时皇室推崇,1755年被任命为戈别林工厂艺术指导。
设计学概论章后习题问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简答题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
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的现象被称之为消费链。
01
五.合理规范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就是合规律原则或合逻辑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现代设计时
要考虑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01
六· 科技性原则
现代设计是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提下的产物,科技性原则 是指设计时要考虑现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所起到的作用,要考虑新科技 成果和新加工工艺,考虑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对现代设计的限制。
设计 的 原则
①
功能性原则
⑦ ⑥
②
经济性原则
科技性原则
③ ④
艺术性原则
合理规范性原则
⑤
主体性原则
01
1、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应具有功能与效用。
设计产品时,首先必须考虑
产品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满足什么需要。“适用”是
设计的前提。
01
比如鞋子设计,鞋主要是适应脚,而不是要脚来适应鞋,任何
从功能的性质角度,我们把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物质功能指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材质功能以及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 安全性和维修性等客观性功能。 精神功能则是指产品的外观造型给人的审美感受和产品的物质功能本身所
表现出的审美反馈。精神功能具有情感化设计的特征。
具有趣致和情感特 征的韩国设计
03
从用户需求类来划分,可以把产品功能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必要功 能属于用户实用性功能,这种功能必须满足用户需求。
位那不勒斯人贝尔尼尼。来自03装饰与功能
设计活动中,装饰是一个重要的现象,装饰是 人的本质体现的一种方式,是潜意识中的需要。
03
1.装饰的作用 “功能至上”
03
产品功能分类
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
按功能的性质分类
按用户需求分类
按实现手段分类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物质功能
精神功能
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
软功能
硬功能
04
视觉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视觉是有空间距离的,也是有时间的限制。
04
视觉的间歇性和持续性
间歇性是由于视觉过程有疲劳现象,能够令视觉有持续阅读, 是因为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吸引精神的愉快。由于视觉过程有疲劳的 现象,能够令视觉有持续性的阅读,是因为视觉形象的丰富性产生 了精神的愉快。
视觉的持续性还有个回味的过程。
、科学的商品。
01
3.
追求消费的情趣
人们往往会出于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或对生活情趣追求而购买某种产品,
这使得许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其精神上的功能大于其实用功能。(中看, 不怎么中用)
01
4. 追求消费品的协调统一
现代人在消费过程中,已不满足对于单一商品的需求,往往还要求有与
之相应的商品,如买西服就需求与之相配套的领带、皮鞋等。这种消费品相
02
物化的过程不是削足适履的过程,不是让人去适应物品。
02
2.设计的文化
文化的生成是经过萌芽阶段的培养,逐渐形成系统结构,最终完善 精神存在的立场。
02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
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 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
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
01
一·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口渴的时候选?
01
01
二·功能性是设计的基本价值
设计的过程就是对物品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开发,使其方便人的生活。
01
三· 设计是精神的审美创造活动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人类创造的物品不仅可以满足功能上
设计概论
目录 CONTENTS 01
本质与目的
02
物化与文化
03
装饰与功能
04
视觉与美感
05
材料与技术
01
本质与目的
设计的本质是指人对物的认识,而改变物的性质, 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
01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设计的本质是设计人本身的价值体现和提升。 刚进大学时,教授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设计。那时候的我心里说「因为 我喜欢设计」。教授说设计为了赚钱。那时候的我接受了这个想法。 后来,越做设计,就越发现设计不是为了赚钱。 ·设计可以让更多生命得到温饱,让生态进入合理的循环; ·设计提高社会和程序的运行效率,节省人们更多时间,间接延长了 人们的寿命; ·设计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们的修养,让人变得智慧 善良,减少人类的内耗。 ·设计在改善世界。每一件美好的充满智慧的事情都在告诉我什么是 设计。设计就是改善。 于是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设计了,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美好。
1503年犹利二世决定重建圣伯多禄大教堂,之后
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 师主持设计施工,首任总监多纳托·伯拉孟特后, 在1514年拉斐尔被委任了总监的职位,再之后的 1538年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则是米 开朗基罗。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 圣伯多禄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 圣伯多禄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
设计的物化是指拟物化设计。在现代设计活动中, 无论是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还是工业设计,其 作品的文化内涵,或者说它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02
1.设计的物化
物化即设计家造物的过程,通过对物性的材料、色彩、造型的分
析,运用技术完善物品的功能、结构、装饰的属性,利用包装、广告
、展销,与消费者一市场为中介,进入消费者日常生活之中。
该设计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
及啤酒罐的集体形态,即对产品 的组成部件进行分析研究。
03
功能定义的步骤: 1、明确产品的目的,也就是用户的基本需求。
2、明确产品的整体功能,即产品的最基本功能。
3、在功能整体定义的基础上,由上而下、由主到次地逐级为产品的各构成要素 明确功能定义。 4、找出那些受使用条件、使用时间、使用环境等限制而派生的次要功能。
04
视觉的准确性和模糊性
准确性是视觉设计的根本,表现在新鲜感。
04
视觉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视觉有选择性,是视觉在心理上的向往和偏差。百看不厌是由于视 觉的稳定性所致,是设计的理想,视觉的选择和稳定性是因为生活关注 的焦点不同。
04
3.美感的出现
视觉是设计的开端,视觉的目的是美感。
04
4.美感的特征
04
什么是好看,什么是不好看,有个人的审美差异,也有时代的选择, 以及民族的风格趋向。
04
2. 视觉的特性
视觉的被动性和主动性 人的视觉从生理功能上说常常是被动的,如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视觉的精神的影响。
04
视觉的被动性在于人的自身生理的被动性,一个人视线正面的角度大 约是正前方180°,视力最好是2.0。视力可以借助望远镜看得更远,借助 显微镜看得更细。
熨斗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热量, 而它产品目的是使衣物平整。
03
2. 装饰的特点
从装饰艺术的现象看,装饰的出现具有被动性、技巧性、智慧性几种特点。
03
3. 功能的价值 功能是器具的使用价值。玉卮(zhī)不当,不如瓦器。功能就是美!
04
视觉与美感
视觉与美感
04
1.视觉的意义
视觉是设计文化的出发点,人类是不断改变视觉形象来推进思 想的发展。
02
复合性
设计形态的出现是设计师对历史文化的融合。亦有古今融合、中西融
合、新旧融合等现象的出现。
02
反复性
是设计文化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现象。由于社会的某种原因,而使原来的 设计方案丢置,推倒重来。
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326-333年在圣伯多禄墓 地上修建的,称老圣伯多禄大教堂,于333年落成。 呈文艺复兴盛期风格。
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 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
,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 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 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 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 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与卢浮宫有关的电 影有《卢浮魅影》等。
漂亮的鞋子,都是首先为人的脚准备的。
01
2、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力图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设计产品原则。
01
三· 艺术性原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其他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人 们会以同样的价格或高一点的价格去买他们认为美观的产品。
01
01
四· 主体性原则
现代设计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审美创造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应把人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放在第一。
02
设计者对文化的继承,一般有: 1. 原创性 2. 延续性 3. 复合性 4. 反复性
02
原创性
是文化的创造对时代发展有启动作用,即在社会的进步中,个 人发挥了巨大的潜能,而标榜风流,这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 产物,社会现实需要新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而设计家厚积薄发,择 机而出,其产品又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
手机游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必要
功能,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是不必要功能。
03
按功能实现的手段分类,可以把功能划分
为硬功能和软功能。
硬功能指真实存在的实体功能。 软功能是一种没有固定体态的软件功能, 其存在方式不是现实存在的直观的事物, 而是虚拟化的、数据化的预先设定。
03
功能定义的对象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它们的组成部分,既要对产品的 总体下定义,又要对各有关零部件下定义,因为用户所需求的终极功能,往 往需要许多中间功能形式或其它功能形式及手段来实现。
的需求,而且可以让人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感、舒适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