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信息及其网络发布系统
最全的系统缩写及系统简介

MIS 、MES、SIS、MRP、MRPII、MTL、SCM、ERP、OA、BPM、CMS、EAM、BI、PLM、SEO、SOA、ROSE、EDI、SFA、POA、CAD、PDM、TPM都是什么?一、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IPC)、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电厂一般讲MES称为MIS系统二、MES:制造执行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是美国AMR公司在9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加强MRP计划的执行功能,把MRP计划同车间作业现场控制,通过执行系统联系起来。
这里的现场控制包括PLC程控器、数据采集器、条形码、各种计量及检测仪器、机械手等。
MES系统设置了必要的接口,与提供生产现场控制设施的厂商建立合作关系!MIS 是统称, MES是MIS中的一类, MIS包含MES, 没有可比性.电厂一般讲MES称为MIS系统。
三、SIS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安全仪表系统)属于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范畴,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一套系统,安全等级高于DCS 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当自动化生产系统出现异常时,SIS会进行干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IS系统以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专业计算方法,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SIS系统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故障诊断和分析,性能计算和分析、生产调度、生产优化等业务过程,是集电厂各专业(如:炉、机、热控等)综合优势,经过长期科研开发、成果储备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积累而成的。
计量管理系统网络版应用

计量管理系统网络版应用[摘要]从管理流程的规范、信息的共享与及时反馈、校准记录与器具清单的互联介绍了计量管理系统网络版的优势。
[关键词]计量管理网络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285-01随着计量管理的细化与升级,原有的单机版计量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基于企业局域网的网络版计量管理系统正逐步应用于各大企业。
相对于原来的单机版计量管理系统,网络版具有许多优势,管理流程更规范、计量器具的信息更准确、校准信息反馈更及时,相关信息共享更灵活。
下面就网络版计量管理系统优点进行具体阐述。
1 管理流程的规范网络版计量管理系统的职权应事先进行设置,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检定员、部门计量主管人员、部门普通计量管理人员都有各自明确的职责与权力,根据各自相应的职责与权力可以在计量管理系统中读取相应的信息,执行各自的操作。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设置计量器具校准有效期到期警告时间,系统将自动识别,在计量器具到期前发出计量器具周期校准通知书。
部门计量管理人员进入自己的界面后即会接到通知,及时安排即将到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检定人员进入自己的界面后也会看到相应的信息,知道即将处理的检定校准任务有哪些,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检定校准工作。
当检定人员接收到待检定计量器具时及时将相应的信息在计量管理系统中反馈,那么企业计量管理人员可以统计出检定校准进行的各种情况,哪些是需要送检还未送,必须督促的;哪些正处于校准过程中,哪些已校准完成,哪些校准后不符合使用要求需更换新表。
整个校准流程全部通过网络按规范的标准流程运转,使整个校准流程都处于可控状态。
2 信息的共享网络版计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在企业内所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各部门中设置各部门的计量主管与普通管理员,则各部门中的普通管理员可以随时查询所在部门的计量仪器仪表的基本情况。
以往使用部门对计量器具的合格信息只能是通过现场标识来确认。
无人值守智能化计量系统

无人值守智能化计量系统发布时间:2021-04-26T03:13:27.59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黄志鹏[导读] 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和集成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百色 533700摘要:随着我国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深。
在我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各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方面通过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流程进行规范的管理。
关键词:无人值守;效率;自动化一、无人值守智能化计量系统的概念以及特点一、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含义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和集成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指的是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或者生产过程,在没有人或者有较少人的参与下。
按照生产要求,经过自动化检测、信息处理、操作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无人值守智能化计量系统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服务等多个方面。
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而且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使人们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是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无人值守智能化系统的特点①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也就是说相同的时间单位里可以制造更多的产品,让每个劳动力可以投入更少的时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劳动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②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率。
③极大降低生产时所需要的成本在生产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多台机器也可以同时且连续运行,从而达到高生产率,因此在大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可以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少投入,高回报的效果。
④产品的精度升高。
生产设备上可以使用各种高精度的科技产品,从而可以保证产品生产的高精度化。
罗斯蒙特储罐计量系统TankMaster WinOpi使用手册说明书

参考手册00809-0206-5110, Rev AC2022 年 6 月Rosemount™ TankMaster™ WinOpi 库存管理软件用于储罐计量系统TankMaster WinOpi使用产品前请阅读本手册。
为保证人身及系统安全以及获得最佳的产品性能,安装、使用或维护本产品前请务必确保完全了解手册内容。
有关设备维修或支持需要,请联系当地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罗斯蒙特储罐计量系统销售代表。
版本本手册基于 TankMaster 6.G0 版的功能。
对于更早的 TankMaster 版本,本手册中描述的所有功能可能不可用且图形用户界面 (GUI) 的样式可能会不同。
安全信息警告物理接触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会对最终用户的设备造成明显受损和/或误组态。
这可能是有意或无意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物理安全措施是任何安全计划的重要部分,是保护您的系统的基础。
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行物理接触,以保护最终用户的资产。
这对于设施中使用的所有系统均是如此。
2参考手册内容00809-0206-51102022 年 6 月内容第章1入门指南 (5)1.1 Rosemount TankMaster™是什么? (5)1.2 手册概述 (6)1.3 技术文档 (7)1.4 TankMaster 软件包 (10)1.5 服务器硬件密钥 (12)1.6 非法字符 (14)第章2WinOpi 主窗口 (15)2.1 菜单 (16)2.2 工具栏 (17)2.3 状态栏 (19)2.4 工作区视图 (20)2.5 用户管理 (27)第章3查看储罐数据 (39)3.1 测量值 (39)3.2 库存数据 (45)3.3 实时视图 (49)3.4 历史视图 (52)3.5 历史数据表视图 (59)3.6 储罐运动 (62)3.7 修改分组视图 (67)3.8 颜色设定 (73)3.9 储罐注释 (78)第章4安装储罐测量系统 (81)4.1 安装程序 (81)4.2 系统设置 (82)4.3 设置罐容表 (87)4.4 创建产品表 (94)4.5 库存参数 (98)4.6 储罐库存组态 (104)4.7 贸易交接认证 (112)4.8 库存参数设置检查表 (113)第章5警报处理 (119)5.1 泄漏报警 (119)Rosemount TankMaster 3内容参考手册2022 年 6 月00809-0206-51105.2 传感器故障 (120)5.3 通讯故障 (120)5.4 报警状态优先级 (120)5.5 设定报警限值 (121)5.6 报警摘要 (129)5.7 报警日志 (130)5.8 警报组 (137)5.9 中断警报 (142)5.10 警报设置 (144)第章6报告 (151)6.1 设置自动报告 (151)6.2 发布报告 (163)第章7审计日志 (165)7.1 设置审计日志 (165)7.2 查看审计日志 (166)7.3 筛选审计日志 (167)第章8储罐计算器 (171)8.1 密度计算器 (171)8.2 储罐库存计算器 (173)8.3 储罐传输计算器 (174)8.4 储罐稳定计算器 (178)第章9自定义布局 (181)9.1 工具菜单添加项目 (181)9.2 创建可自定义窗口 (183)9.3 编辑可自定义窗口 (185)9.4 创建自定义工具栏 (191)第章10伺服命令 (193)10.1 发送伺服命令 (193)10.2 伺服状态 (197)/Rosemount1入门指南1.1Rosemount TankMaster ™是什么?Rosemount TankMaster WinOpi 使操作员整体了解罗斯蒙特储罐计量系统。
医院设备计量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研究

・
3 0・
Su yR p  ̄l 究 报 告 td e o 研
医院设备计量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研究
陈宏 文 , 廖伟 光 , 景 涛 , 夏 崔飞 易
【 摘要】 目的: 建立一个医院设备计量信 息网络化管理平台, 改变 目前 医院设备计 量信 息手工化 管理 、 计量结果文本档
案 的 保 存 形 式 以及 不 易查 询 的 现 状 。方 法 : 以计 算机 软 件 . T R E I E N T为 手 段 , 合 A PN T c 、Q 2 0 N 结 S .E 、# S L 0 5数 据 库 与
m au n ei fh opt . ie eMe i l q ime t o ra,0 ,2 1 )3 - 14 】 esr gdv eo eh si 1Ch s dc up n un l 1 3 (2 :0 3 ,6 i c t a[ n aE J 2 1
Ke r s me ia q i me t me s r me t n t r e n g me t s se y wo d d c l u p n ; a u e n ; ewo k d ma a e n ; y tm e
— — — — — — — — — — —
备
基
本
本 系 统 结 合 A PN T S L 0 5数 据 库 与 A ON T 数 S .E 、Q 20 D .E
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发布时间:2023-01-16T07:26:04.4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王赛男[导读] 能源化工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已在发展趋势和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在绿色低碳经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环境下,能源化工行业能否按照技术和管理体系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遏制碳排放和清洁发展趋势,是相关煤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王赛男身份证号:32032419900129****摘要:能源化工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已在发展趋势和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在绿色低碳经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环境下,能源化工行业能否按照技术和管理体系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遏制碳排放和清洁发展趋势,是相关煤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对于企业管理方法而言,能源计量与监督是能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计量仪表盘的日常维护和升级,以及加强煤化工企业的能源计量仪表盘改造,对于提高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问题;建议1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常用仪表及其原理1.1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常用仪表测量和信息是企业管理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定量管理。
特别是基于能源计量仪表盘的科学合理计量,是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证。
对于煤化工企业的能源计量,我国最常用的蒸汽流量计是孔板差压流量计,约占市场的80%。
1.2孔板差压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孔板流量计是一种差压流量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蒸汽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广泛应用于化工厂、冶金工业、电力工程等领域的过程管理和精确测量。
孔板流量计的基本原理是管道中的液体流过由管道中的一次检查件和二次设备组成的节流装置,导致部分回缩,流速增加,从而产生静压差,然后根据伯努利方程推导出的流动性连续性设计原理计算总流量。
其中,一次监测件是指节流件,二次设备是指变送器流量和显示仪表。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发布时间:2021-06-15T15:58:50.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杨志刚[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计量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喀什地区计量检定所新疆喀什市 844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计量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JMMIS”)是为了更好服务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使用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规范计量行政管理、执法检查、检定校准等行为,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维护公众知情权,提高量传溯源覆盖度和有效性,促进计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整体推进法制计量、科学计量、诚信计量、民生计量、工业(产业)计量,在大数据时代下采用、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向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数据,向企事业单位推送计量器具管理和服务,向公众提供计量器具检测、查询服务。
系统涵盖计量信息管理子系统、计量检定业务子系统、计量政府监管子系统和计量企业服务子系统。
关键词:业务管理;计量监管;信息服务引言为了进一步落实《加快计量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构建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量系统”)。
计量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化管理方式,使用对象包括行政监管人员、技术机构、企事业单位。
1我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计量管理的手段未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代计量管理总体质量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计量管理长期以来一直由行政主管部门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以行政化手段进行强制管理,没有把计量管理工作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施控制,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缺乏创新的服务方式、缺乏有机互补,没有形成互相促进计量管理发展的良性机制。
什么是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具备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的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负责各信息采集点的电能信息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专变采集终端专变采集终端是专变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集中抄表终端集中抄表终端是对低压用户电能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电能表电能信息, 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采集器依据功能可分为基本型采集器和简易型采集器.基本型采集器抄收和暂存电能表数据,并根据集中器的命令将储存的数据上传给集中器.简易型采集器直接转发集中器与电能表间的命令和数据.系统功能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系统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控制、综合应用、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接口等.1.1 数据采集根据不同业务对采集数据的要求,编制自动采集任务,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类型、采集群组、采集数据项、任务执行起止时间、采集周期、执行优先级、正常补采次数等信息,并管理各种采集任务的执行,检查任务执行情况.1.1.1 采集数据类型项系统采集的主要数据项有:1电能量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最大需量等; 2交流模拟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3工况数据:采集终端及计量设备的工况信息;4电能质量越限统计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等越限统计数据;5事件记录数据:终端和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6其他数据:费控信息等.1.1.2 采集方式主要采集方式有:1定时自动采集按采集任务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终端数据,自动采集时间、间隔、内容、对象可设置.当定时自动数据采集失败时,主站应有自动及人工补采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2随机召测根据实际需要随时人工召测数据.如出现事件告警时,随即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数据,供事件分析使用.3主动上报在全双工通道和数据交换网络通道的数据传输中,允许终端启动数据传输过程简称为主动上报,将重要事件立即上报主站,以及按定时发送任务设置将数据定时上报主站.主站应支持主动上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1.1.3 采集数据模型通过需求分析,按照电力用户性质和营销业务需要,将电力用户划分为六种类型,并分别定义不同类型用户的采集要求、采集数据项和采集数据最小间隔,采集数据模型见附表1.大型专变用户A类:立约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B类: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C类:包括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等用电性质的非居民三相用电.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D类:包括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等用电性质的非居民单相用电.居民用户E类:用电性质为居民的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F类:即公用配变上的用于内部考核的计量点.其它关口计量点的采集数据项、采集间隔、采集方式可参照执行.1.1.4 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统计分析检查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析采集数据,发现采集任务失败和采集数据异常,记录详细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1.2 数据管理1.2.1 数据合理性检查提供采集数据完整性、正确性的检查和分析手段,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时自动进行补采.提供数据异常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对于异常数据不予自动修复,并限制其发布,保证原始数据的唯一性和真实性.1.2.2 数据计算、分析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可通过配置或公式编写,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a 按区域、行业、线路、自定义群组、单客户等类别,按日、月、季、年或自定义时间段,进行负荷、电能量的分类统计分析.b电能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对监测点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谐波等电能质量数据进行越限、合格率等分类统计分析.c计算线损、母线不平衡、变损等.1.2.3 数据存储管理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对采集的各类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为“SG186”一体化平台及其它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按照访问者受信度、数据频度、数据交换量的不同,对外提供统一的实时或准实时数据服务接口,为其它系统开放有权限的数据共享服务.提供系统级和应用级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1.2.4 数据查询系统支持数据综合查询功能,并提供组合条件方式查询相应的数据页面信息.1.3 控制系统通过对终端设置功率定值、电量定值、电费定值以及控制相关参数的配置和下达控制命令,实现系统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和电费定值控制功能,系统亦可直接向终端下达远程直接开关控制命令,实现遥控功能.系统具有点对点控制和点对面控制两种基本方式.1.3.1 功率定值控制功率控制方式包括时段控、厂休控、营业报停控、当前功率下浮控等.系统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采集点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并设置终端负荷定值参数、开关控制轮次、控制开始时间、控制结束时间等控制参数,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功率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1.3.2 电量定值控制电量定制控制方式主要为月电量定值闭环控制.系统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面向采集点对象的控制方式选择,管理并设置终端月电量定值参数、开关控制轮次等控制参数,并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集中管理终端执行电量控制.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1.3.3 费率定值控制系统可向终端设置电能量费率时段和费率以及费控控制参数,包括购电单号、预付电费值、报警和跳闸门限值,向终端下发费率定值控制投入或解除命令,终端根据报警和跳闸门限值分别执行告警和跳闸.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下发、开关动作应有操作记录.1.3.4 远方控制1遥控主站可以根据需要向终端或电能表下发遥控跳闸命令,控制用户开关跳闸.主站可以根据需要向终端或电能表下发允许合闸命令,由用户自行闭合开关.遥控跳闸命令包含告警延时时间和限电时间.控制命令可以按单地址或组地址进行操作,所有操作应有操作记录.2保电主站可以向终端下发保电投入命令,保证终端的被控开关在任何情况下不执行任何跳闸命令.保电解除命令可以使终端恢复正常受控状态.3剔除主站可以向终端下发剔除投入命令,使终端处于剔除状态,此时终端对任何广播命令和组地址命令除对时命令外均不响应.剔除解除命令使终端解除剔除状态,返回正常状态.1.4 综合应用1.4.1 自动抄表管理根据采集任务的要求,自动采集系统内电力用户电能表的数据,获得电费结算所需的用电计量数据和其它信息.1.4.2 费控管理费控管理需要由主站、终端、电能表多个环节协调执行,实现费控控制方式也有主站实施费控、终端实施费控、电能表实施费控三种形式.1主站实施费控根据用户的缴费信息和定时采集的用户电能表数据,计算剩余电费,当剩余电费等于或低于报警门限值时,通过采集系统主站或其它方式发催费告警通知,通知用户及时缴费.当剩余电费等于或低于跳闸门限值时,通过采集系统主站下发跳闸控制命令,切断供电.用户缴费成功后,可通过主站发送允许合闸命令,允许合闸.2采集终端实施费控根据用户的缴费费信息,主站将电能量费率时段和费率以及费控参数包括购电单号、预付电费值、报警和跳闸门限值等参数下发终端并进行存储.当需要对用户进行控制时,向终端下发费控投入命令,终端定时采集用户电能表数据,计算剩余电费,终端根据报警和跳闸门限值分别执行告警和跳闸.用户缴费成功后,可通过主站发送允许合闸命令,允许合闸.3电能表实施费控根据用户的缴费费信息,主站将电能量费率时段和费率以及费控参数包括购电单号、预付电费值、报警和跳闸门限值等参数下发电能表并进行存储.当需要对用户进行控制时,向电能表下发费控投入命令,电能表实时计算剩余电费,电能表根据报警和跳闸门限值分别执行告警和跳闸.用户缴费成功后,可通过主站发送允许合闸命令,允许合闸.1.4.3 有序用电管理根据有序用电方案管理或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编制限电控制方案,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有序控制,并可对重要用户采取保电措施,可采取功率定值控制和远方控制两种方式.执行方案确定参与限电的采集点并编制群组,确定各采集点的控制方式,负荷定值参数、开关控制轮次、控制开始时间、控制结束时间等控制参数.控制参数批量下发给参与限电的所有采集点的相应终端.通过向各终端下发控制投入和控制解除命令,终端执行并有相应控制参数和控制命令的操作记录.1.4.4 用电情况统计分析1.4.4.1 综合用电分析1负荷分析按区域、行业、线路、电压等级、自定义群组、用户、变压器容量等类别对象,以组合的方式对一定时段内的负荷进行分析,统计负荷的最大值及发生时间、最小值及发生时间,负荷曲线趋势,并可进行同期比较,以便及时了解系统负荷的变化情况.2负荷率分析按区域、行业、线路、电压等级、自定义群组等统计分析各时间段内的负荷率,并可进行趋势分析.3电能量分析按区域、行业、线路、电压等级、自定义群组、用户等类别,以日、月、季、年或时间段等时间维度对系统所采集的电能量进行组合分析,包括统计电能量查询、电能量同比环比分析、电能量峰谷分析、电能量突变分析、用户用电趋势分析和用电高峰时段分析、排名等.4三相平衡度分析通过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或者台区下所属用户按相线电能量统计数据,确定三相平衡度,进而适当调整用户相线分布,为优化配电管理奠定基础.1.4.4.2 负荷预测支持分析地区、行业、用户等历史负荷、电能量数据,找出负荷变化规律,为负荷预测提供支持.1.4.5 异常用电分析1.4.5.1 计量及用电异常监测对采集数据进行比对、统计分析,发现用电异常.如同一计量点不同采集方式的采集数据比对或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比对,发现功率超差、电能量超差、负荷超容量等用电异常,记录异常信息.对现场设备运行工况进行监测,发现用电异常.如计量柜门、TA/TV 回路、表计状态等,发现异常,记录异常信息.用采集到的历史数据分析用电规律,与当前用电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异常,记录异常信息.发现异常后,启动异常处理流程,将异常信息通过接口传送到相关职能部门.1.4.5.2 重点用户监测对重点用户提供用电情况跟踪、查询和分析功能.可按行业、容量、电压等级、电价类别等分类组合定义,查询重点用户或用户群的信息.查询信息包括历史和实时负荷曲线、电能量曲线、电能质量数据、工况数据以及异常事件信息等.1.4.5.3 事件处理和查询根据系统应用要求,主站将终端记录的告警事件设置为重要事件和一般事件.对于不支持主动上报的终端,主站接收到来自终端的请求访问要求后,立即启动事件查询模块,召测终端发生的事件,并立即对召测事件进行处理.对于支持主动上报的终端,主站收到终端主动上报的重要事件,应立即对上报事件进行处理.主站可以定期查询终端的一般事件或重要事件记录,并能存储和打印相关报表.1.4.6 电能质量数据统计1.4.6.1 电压越限统计对电压监测点的电压按照电压等级进行分类分析,分类统计电压监测点的电压合格率、电压不平衡度等.1.4.6.2 功率因数越限统计按照不同用户的负荷特点,对用户设定相应的功率因数分段定值,对功率因数进行考核统计分析;记录用户指定时间段内的功率因数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变化范围;超标用户分析统计、异常记录等.1.4.6.3 谐波数据统计统计按设置的电压、电流谐波限值对监测点的电压谐波、电流谐波进行分析,记录分相2~19次谐波电压含有率及总畸变率日最大值及发生时间,统计分相谐波越限数据.1.4.7 线损、变损分析根据各供电点和受电点的有功和无功的正/反向电能量数据以及供电网络拓扑数据,按电压等级、分区域、分线、分台区进行线损的统计、计算、分析.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分析线损.主站应能人工编辑和自动生成线损计算统计模型.变损分析,是指将计算出的电能量信息作为原始数据,将原始数据注入到指定的变损计算模型中,生成对应计量点各变压器的损耗率信息.变损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当前的电网结构自动生成,也支持对于个别特殊变压器进行特例配置.1.4.8 增值服务系统采用一定安全措施后,可以实现以下增值服务功能:系统具备通过WEB进行综合查询功能,满足业务需求.能够按照设定的操作权限,提供不同的数据页面信息及不同的数据查询范围.WEB信息发布,包括原始电能量数据、加工数据、参数数据、基于统计分析生成的各种电能量、线损分析、电能质量分析报表、统计图形曲线、棒图、饼图网页等.系统可以提供数据给相关支持系统,实现通过手机短信、语音提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用户发布用电信息、缴费通知、停电通知、恢复供电等相关信息,实现短信提醒、信息发布等功能.可支持网上售电服务,通过银电联网,费控费数据与系统进行实时交换.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网上发布、分布式能源的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扩展功能.1.5 运行维护管理1.5.1 系统对时系统具有与标准时钟对时的功能,并支持从其它系统获取标准时间.主站可以对系统内全部终端进行广播对时或批量对时,也可以对单个终端进行对时.主站可以对时钟误差<5min的电能表进行远程校时.1.5.2 权限和密码管理对系统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可进行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三部分的用户密码设置和权限分配.并可根据业务需要,按照业务的涉及内容进行密码限制.登录系统的所有操作员都要经过授权,进行身份和权限认证,根据授权权限使用规定的系统功能和操作范围.1.5.3 采集终端管理终端管理主要对终端运行相关的采集点和终端档案参数、配置参数、运行参数、运行状态等进行管理.主站可以对终端进行远程配置和参数设置,支持新上线终端自动上报的配置信息.主站可以向终端下发复位命令,使终端自动复位.1.5.4 档案管理主要对维护系统运行必须的电网结构、用户、采集点、设备进行分层分级管理.系统可实现从营销和其它系统进行相关档案的实时同步和批量导入及管理,以保持档案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1.5.5 通信和路由管理对系统使用的通信设备、中继路由参数等进行配置和管理.对系统使用的公网信道进行流量管理.1.5.6 运行状况管理运行状况管理包括主站、终端、专用中继站运行状况监测和操作监测:1主站运行工况监测实时显示通信前置机、应用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等的运行工况;检测报文合法性、统计每个通信端口及终端的通讯成功率;2终端运行工况监测终端运行状态统计包括各类终端的台数,投运台数、终端数据采集情况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通信情况的分析和统计;3专用中继站运行监测实时显示中继站的运行状态,工作环境参数;4操作监测通过权限统一认证机制,确认操作人员情况,所在进程及程序、操作权限等内容.系统自动记录重要操作包括参数下发、控制下发、增删终端、增删电能表等的当前操作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操作结果等信息,并在值班日志内自动显示.1.5.7 维护及故障记录自动检测主站、终端以及通信信道等运行情况,记录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等信息,生成故障通知单,提示标准的故障处理流程及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统计主站和终端的月/年可用率,对各类终端进行分类故障统计.对电能表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并告警.1.5.8 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专用和通用的制表功能.系统操作人员可在线建立和修改报表格式.应根据不同需求,对各类数据选择各种数据分类方式如按地区、行业、变电站、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等和不同时间间隔组合成各种报表并支持导出、打印等功能.1.5.9 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于采用GPRS/CDMA无线公网接入电力信息网的安全防护,对接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隔离措施.对于采用230MHz无线专网接入电力信息网的安全防护,应采取身份认证、报文加密、消息摘要、时间戳技术等措施.采集终端应包含具备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的安全芯片,采用完善的安全设计、安全性能检测、认证与加密措施,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智能电能表应符合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要求.1.6 系统接口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和接口技术,实现与“SG186”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连接,接收采集任务、控制任务及装拆任务等信息,为抄表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电费收缴、用电检查管理等营销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和后台保障.系统还可与“SG186”其它业务应用系统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D O打 开数 据库 服 务器 , A 并根 据条 件 遍 历数 据库 的记
录, 查找 到符 合 条 件 的记 录 个 数 , 后 写 进 E C L中排 然 XE 版并 打 印 , 子 系统 的功 能有生 成 年度周 检计 划 、 度计 该 月
DO C M进行 配 置 , 置程 序为 D 0 N G E E 配 C Mc F .X 。
CS 中, E 然后 对各字 段进行 了规 范化 。 本地 系 统 主 要 用 D l i. 发 , 是 该 工 具 的 强 e h50开 p 这 项 。本 系统使 用 B E数据库 引擎 直 接和 数据 库 连 接 , D 用 T a B s、 Fb 数 据访 问组 件 来 联 系数 据 库 , T a — dt aeT al a e 用 dt a Suc 组件作 为数据 源 , 多个 T B d 数 据控 制组 件 来 ore 用 D Ei t 显示 数据 的记 录 。另外 , 用 了 T a M n 件 设 计 程 使 m i eu组 n
获得 , 不需 购买 象 S LS R E这样 的大 型 网络 数据库 。 Q E V
WE B服务 器采 用 I I S或 P , WS I 览 器 Wi o s E浏本地 应用 系统 的开发
数 据库 用 A C S C E S建 立 , 计 了一 个 名 为 D t ak 设 a Bn a 的数据 库表 , 设计 有 : 器具 编 号 、 具 名 称 、 器 测量 范 围 、 出 厂编号 、 使用单 位 、 使用 者 、 定 周期 ( )检 定 部 门 、 检 月 、 检 定 人 、 定结 果 、 定 日期 、 用状 态等字段 , 中器具 编 检 检 使 其
管理信息系统 ( I) M S 实际上是对数据库的开发和部 署, 我们 选择 了 D L H 做为 主要 的开发工具 , EP I 因为 D L E— P I 数 据 库 和 网络 开发 方 面 有很 强 的功 能 , 外 , H在 另 用
V B开发 了报表 子 系统 。 2 系统 结构概 述
图 3 本 地 应 用 的 主 界面
号字 段 为关键 字段 ( 主键 )该编 号 采用 了计 量器 具 编 码 ,
方 文 华 : 量 管理 信 息 及 其 两络 发 毒 系统 计
报表 子 系统 用 V B和 E C L联 合 开 发 , V 中使 XE 在 B
应用 服务 器 的运行 环境 为基 于 Wi o s T域 的服务 n wN d 器/ 客户机 的网络 上 , Widw T Sr r 在 no s v 的机 器上需 对 N e e
关键词 : 计量管理信息 ; E P V ; D L i B 局域 网 ;  ̄; 浏览器
1 前言
规范统一 编 制 。我们 在 以前 使 用 了 E C L来 做 计 量 台 XE
随着 计算 机及 计 算机 通 讯 技 术 的迅 猛 发展 , 算 机 计 及 其 网络在 各企 、 事业单 位 的应用 日益普 及 , 多单位 的 许 计 量部 门利 用计算 机实 现 了计 量管 理或利 用局域 网实 现
在开 发先 期 , 由于 本所 的局 域 网正 在 调试 和试 运 行 阶段 , 因此 , 开发 的系统 为单机 版 , 来 , 后 在局 域 网上开 发 部 署 了基 于浏 览器 的 系统 。图 1 为整个 系统 结构 图。
图 2 本 地 系统 主 要 功 能
图 l 系 统 结构 图
考虑 到本单 位 的计 量器 具 的数 据量 不 是很 大 , 数据 库服 务器 采用 了 A C S , C E S 为微 软 O FC F IE套 件之一 , 较易
序菜单 , Tc l a组 件 设 计 了快 速 导 航滚 动 条 , 用 srl r oB 以实 现在记 录 中快 速定位 的功 能 。在设 计 中使用 了系统注 册
表来保存 最后更 新 的量子 号 和 登陆 I 。用 T ucR p组 D qi e k 件设计 了送检通 知单 报表 。该程 序还设 计有 简单 查询 和 检定 证 书打 印功 能 、 据库 备 份 功 能 。图 2为本 地 系 统 数 的主要 功能 , 3为其 主界 面。 图
《 计量与漫 试技术》0o年 第3 t 2 7卷第8期
计 量 管 理 信 息 及 其 网 络 发 布 系 统
Me oo i l n g me t nomaina dI' We u lhn ytm t l c a e n f r t n t bP bi igS s r g a Ma I o s s e
方 文 华
( 中国船舶 重工集 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河南 洛 阳 4 13 ) 709
摘 要: 文章介绍 了采用 D L I V EP  ̄和 B设计 的计算机计量管理信息及网络发布系统 , 该系统具备 录入 、 询、 表统计和在企业 内部 网的客户计算机 查 报
上 用 1 览 器 进 行 查 询 和 打 印 的功 能 。 E浏
了单位 内的计量 信息 共 享 和办 公 自动化 。当前 , 场 上 市 有较成熟 的管理信 息 系统软件 出售 , 但考 虑到购 买成 本 、 升级维 护 的不 便 和本 单 位 的实 际情 况 , 们 决定 自己开 我 发适合 本单 位 的计 量 管理 系统 。
帐 , 建 立 数 据库 的过 程 中 , 接将 E C L表 导 入 A . 在 直 XE C
4 2 创建 并发 布 A te o . c vX Fr 件 i m控
划和 月度 检定 情 况统计 报 表 。
4 网络发 布功 能 的实 现
在 Dlh 中开 发 A te o 控 件 几乎 等 同于一 般 e i p cvX Fr i m 的应用 程序 的开 发过 程 , 在其上 , 们 可 以添加 各种数 据 我 源组件 和数 据控 制 组 件 , 案 使 用 了 Ta Sue 本 dt ore和第 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