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道路横断面类型
四种道路横断面类型课件

整体式道路横断面对于车流量和人流 量较大的路段可能存在通行压力较大 的问题,同时整体式道路横断面的景 观效果相对较差,不利于城市的绿化 和美化。
04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
定义与特点
01
03
04
定义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是将道路 的中间部分作为绿化带或分车 带,将行车部分和路肩部分连 成整体的横断面形式。
优缺点分析
02
01
03
优点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便于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有序性 。
优缺点分析
• 可以适应不同方向和车流的行驶需求。
优缺点分析
01
缺点
02
03
04
需要较大的道路空间,可能对 城市景观和绿化造成一定影响
。
建设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 资金和人力物力。
可能增加车辆的行驶距离和时 间,对部分车辆的通行造成不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等级、设计速度 、地形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其目标是实现安全、顺畅、环保、 美观的交通环境。
道路横断面的作用
确定道路宽度和空间 布局
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根据交通需求和 地形条件,合理确定车行道、人行道 、绿化带等的宽度和布局,以保证交 通流畅和安全。
满足交通需求
道路横断面的分类
根据车行道的数量,道路横断面可以分为单 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类型。
单幅路是指只有一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 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和支路;双幅路 是指有两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 通量较大的主干路和次干路;三幅路是指有 三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大 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四幅路是指有四条车行 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特别大的高
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包括:
1. 直线型横断面:该类型的路基横断面为直线型,侧坡呈一定的倾斜,通常适用于平坦地势或者坡度较小的区域。
2. 等级型横断面:该类型的路基横断面主要以坡度分层进行处理,每一层之间的坡度差异较大,通常适用于较陡峭的山地地区。
3. 圆弧型横断面:该类型的路基横断面呈圆弧形状,适用于道路弯曲或者需要引导车辆缓慢减速的情况。
4. 折线型横断面:该类型的路基横断面采用折线型的设计,侧坡呈阶梯状,适用于地形有明显起伏的区域。
5. 混合型横断面:该类型的路基横断面结合以上几种基本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通常适用于复杂地形或者需要特殊处理的区域。
道路横断面组成及设计

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 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
(一)路幅的构成
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 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 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组成: 行车道、路肩 错车道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 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 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二)路幅布置类型
1.单幅双车道 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 车道公路。 适用:二、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 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公路,中间一般都 设分隔带或作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公路。 适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3.单车道
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 或地方性道路,山区四级公路。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2.高次抛物线过渡
• 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 意点的加宽值: • bx=(4k3-3k4)b • 式中: k Lx L
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 级公路。
3.回旋线过渡
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 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 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
四种道路横断面类型

• (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 断面。三块板道路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车辆的行 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取得较 好的景观效果。
但是,对向机动车仍存在相互干扰;机动车与沿街用地之间、自行车 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道路较宽,占地大,投资高;而且车辆通过 交叉口的距离加大,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受到影响。
三块板横断面一般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且有一定的车速和车 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 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道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 通的城市快速干道。
•
(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 四部分的道路横断 面称为四块板断面,即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解决 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四块板道路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 通行能力也较低,并不经济。 四块板横断面如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组合断面是存在着矛 盾:机动车车速超过50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此时机动车流应是 快速车流;而由于四块板道路设有低速的自行车道,存在自行车流不时 穿越机动车道的情况,必然会影响机动车流的车速、畅通和安全;如果 限制非机动车横穿道路,则在少数允许过街口可能出现交通过于集中的 现象,从而影响机动车流的车速、畅通和安全。所以,一般在城市道路 中不宜采用这种横断面类型。 如果四块板道路横断面采用机动车快车道与机、非混行慢车道的组合 时,车道分隔带不间断布置,可以形成兼具疏通性和服务性的道路功能。
• (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不用分隔带 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具有占地小、 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道路的使用 较为灵活等优点。常见于机动车专用道、 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 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和支路。
1-4道路横断面

广州解放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 1、组成
• 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排水设 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
⑵.双幅路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 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Mexico City
⑶.三幅路
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
a) 紧急停车带实例图
车道边缘线
路缘带边缘线
硬路肩边缘线
3.5 m
20(5)m
≥30m
20(5)m
b) 紧急停车带平面图
二级公路为避免急需停靠的车辆占道,根据需要可 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不宜大于500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特长桥梁、隧道,可根据 需要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为750m左右,过 渡段长度一般采用20m,工程特别艰巨时,最小 可采用5m。当采用最小值时,为使过渡段的外 形不出现明显的折线,可用反向圆曲线连接,使 之圆滑,如图5-13。
桂 林 解 放 桥
⑷.四幅路
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
Berlin
2. 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
双幅路
三幅路
四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 占地少,投资省,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 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 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 缺点:占地多。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 缺点: 适用: 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 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 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 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40m时才满足 车道布置的要求 。 速路。 适用: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 郊区快速路 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 交通组织: 机非分行,互不干扰 织: 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 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 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 交通组织: 机非分行,互不干扰
路面断面型式

路面断面型式2011-06-16 14:03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与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完整的道路是由机动车道(快车道)、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分隔带(分车带)、人行道及街旁绿地这几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街道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它是由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化带组成,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它的优点是用地经济、管理方便,较整齐。
缺点是景观比较单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中间、两边共三条绿化带,中间><?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8m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见图8—3。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
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
共有五条绿化带,见图8-5。
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绿化量大,街道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经济。
5.其它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见图8-6。
它只有一条绿带,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横断面形式也发展变化着,街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取决于街道的断面形式,但其平面布置形式就要依街道绿带的宽度而定了,即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绿带窄的只可种一至二行行道树,绿带宽的可布置成花园林荫道的形式。
道路横断面1

第三节 路肩、中间带、边坡和边沟 一、路肩
▪ 富余宽度是指对向行驶时两车箱之间的安全间隙、汽车轮胎至 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
B双
ac 2
2 2x
2y
2c
a c 2x 2y
ac B单 2 x y
x=y=0.50+0.005V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4条以上的车道,一般设中央 分隔带,其两侧的行车道只有同向行驶的汽车。
(三)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但当设有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等时,还 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即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的总 宽度。
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 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硬路肩等的宽度。
路基的其它组成部分:(路基顶面以外) 边坡、边沟及排水沟、护坡道、截水沟、碎落台、 取土坑、弃土堆等
2.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 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 分快、慢车道。
3.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 的非机动车车道。
4.四幅路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 快车道和慢车道,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还有非 机动车道。
b2
A22 2R'
式中:b1——牵引车的加宽值;
b2——拖车的加宽值;
A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 轴的距离(m);
A2——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距 离(m);
b b1 b2
A12 2R
A22 2R'
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及使用条件

刍议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及使用条件摘要: 由于经济的速迅发展,市内车辆过多致使交通拥挤,在城市道路设计上我们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重点在横断面设计上。
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城市道路中的横断面设计作出简要介绍。
关键词: 交通拥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越来越重大,一个城市的进步,往往是伴随着其交通的发展,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更能体现出其重中之重。
城市道路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和道路纵断面设计。
由于城市道路的设计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道路的平面位置和道路的主要控制点高程均受到规划的制约,变化或重新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
2 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设计年限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2)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道路改建除采取工程措施如增辟车行道、展宽道路外,还可以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如采取分隔措施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减少相互干扰。
又如若两条道路相互平行且距离较近时,可改为单向行驶以减少拥挤,提高车速。
在商业性街道上除通行公共交通外,限制其它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通行,以保障行人安全。
3 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使用条件3 . 1 四种基本类型城市道路交通由机动车辆交通、非机动车辆交通和行人交通三部分组成。
通常是利用立式缘石把行人部分和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程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交通,保证交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块板横断面一般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且有一定的车速和车 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 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道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 通的城市快速干道。
• (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 四部分的道路横断 面称为四块板断面,即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解决 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四块板道路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 通行能力也较低,并不经济。
如果四块板道路带不间断布置,可以形成兼具疏通性和服务性的道路功能。
• (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不用分隔带 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具有占地小、 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道路的使用 较为灵活等优点。常见于机动车专用道、 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 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和支路。
• (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两部 分的道路横断面。①中央分隔带可以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 互干扰,适用于纯机动车行驶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 干道。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km/h时,必须设置 中央分隔带。②较宽的绿化分隔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景观绿 化环境,常用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③在地 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利用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可减少 土方量和道路造价,④较宽的绿带可分离路段上的机动车与 非机动车,大大减少二者间的矛盾,但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 易处理,除某些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 道路外,一般较少采用。
• (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 断面。三块板道路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车辆的行 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取得较 好的景观效果。
但是,对向机动车仍存在相互干扰;机动车与沿街用地之间、自行车 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道路较宽,占地大,投资高;而且车辆通过 交叉口的距离加大,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