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的优势及前景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肾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课件

中医儿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分支,涉及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生病等方面。 本课程将为您介绍中医儿科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法。
中医儿科概述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生理状况、疾病表现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专门的医疗保 健措施。中医儿科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儿童的生理机能和体质,达到保护、强壮和康复的目的。
中医治疗理论
阴阳五行
中医治疗理论的基础是阴阳五 行学说。针对儿童不同的气血 状况和病程,制定不同的中药 配方以及针灸或推拿方案。
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个 能量传递通道,通过针灸来刺 激经络,达到调整身体机能、 提升免疫力的目的。
藏象理论
藏象学说指出五脏六腑、经络 组织等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构造和功能作用。通过胸腹肢 体部位的问题反映出内脏的病 理状态。
中医儿科论认为,儿童感冒主要由风 寒痰湿侵入肺部引起,可采用中药汤剂、温 针灸等治疗。
2 腹泻
中医认为腹泻是肠胃失调的表现,由肝郁、 脾虚、湿盛等病因引起。可通过中药治疗、 推拿和针刺调节胃肠功能。
3 哮喘
4 痱子
中医认为哮喘是因为肺气虚弱、外邪侵袭引 起的,并可能与脾虚湿盛、肠毒宿便等有关。 推拿、针刺和饮食调理是主要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痱子是因为婴儿体表汗腺未发育完 善、大汗淋漓时毛孔堵塞,导致皮疹。可通 过穴位贴敷、草药浸液等外治法来治疗。
中医儿科诊断与治疗方法
舌诊
舌头上颜色、形状、舌 fur 等变 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类型和 轻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好的治疗 方案。
针灸
拔罐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特别适用。它能够 刺激人体的神经、淋巴、血液循 环、内分泌等机能,从而达到调 节体内平衡的效果。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03
中医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感冒
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感冒多由外感风邪所致 。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解表散寒
、清热解毒等。
咳嗽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中 医认为咳嗽多由肺热、肺燥或肺气 虚所致。治疗咳嗽的方法包括清肺 止咳、润肺止咳等。
腹泻
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多由脾胃虚弱、消化 不良所致。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健 脾止泻、消食导滞等。
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的差异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与西医儿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医儿科学和西医儿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一定差异。中 医儿科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小儿的体质调理 和个体化治疗;而西医儿科则更注重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 制的研究,强调病因治疗和标准化治疗。此外,中医儿科 学在预防保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小儿推拿 、穴位敷贴等,在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方面具有显 著效果。
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的交叉研究
中西医结合
01
中医儿科学与西医儿科在临床实践中相互借鉴,中西医结合治
疗小儿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跨学科研究
02
中医儿科学与心理学、环境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
域和治疗方法。
国际化交流
03
中医儿科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为全球儿
童健康提供更多选择。
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5
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中医儿科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1 2
针灸治疗
针灸在中医儿科学中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证实针 灸对小儿常见疾病如哮喘、腹泻等有显著疗效。
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

2023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中医儿科学概述•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中医儿科学常见病种•中医儿科学特色疗法目•中医儿科学调护与预防•中医儿科学典型案例分析录01中医儿科学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中医儿科学的定义中医儿科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预防保健和个体化治疗,强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临床经验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儿科学的特点中医儿科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医儿科学起源与古代中医儿科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中医儿科学在现代的发展现代中医儿科学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保障儿童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因人施治。
治疗方法中医儿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1脏腑经络与生理特点23脏腑经络系统是中医儿科学的基础架构,包括脏腑和经络两个部分。
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其生理特点是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密切相关。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生理特点是调控身体机能,维持阴阳平衡。
少儿体质特点与调理根据少儿体质特点,中医提倡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成长。
少儿体质特点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生理、心理和外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运动调节、情志调节和药物治疗等。
病因与病理特点小儿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风寒、风热、暑湿等,内伤包括饮食、情志等。
小儿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的变化,以及病情容易转化和传变的特点。
掌握病因与病理特点对预防和治疗儿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同时,还需询问家长关于小儿的症状表现和病史,结合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儿童生理特点解析
脏腑娇嫩
阐述儿童脏腑功能尚未完 善,易受外邪侵袭的特点 。
形气未充
解释儿童形体结构、气血 津液等方面尚未完全充实 的特点。
生机蓬勃
强调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的生理特点 。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
感知觉发展
介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过程,如 视觉、听觉、触觉等。
认知发展
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和 特点,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用。
摩法
用手掌或指在体表环形摩擦, 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作
用。
推拿按摩在常见疾病中应用
小儿感冒
推拿印堂、太阳、迎香等穴位 ,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小儿腹泻
推拿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 位,可调节脾胃功能,止泻。
小儿夜啼
推拿小天心、神门等穴位,可 安神定志,缓解夜啼症状。
小儿遗尿
推拿肾俞、关元等穴位,可补 肾固涩,治疗遗尿。
咳嗽
运用川贝、枇杷叶等润肺止咳药物, 或桑菊感冒片等疏风清热药物治疗。
腹泻
选用黄连、木香等清热燥湿、行气止 痛药物,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止泻药 物治疗。
遗尿
使用益智仁、山药等补肾固涩药物治 疗。
食疗在儿科保健和康复中作用
预防感冒
食用红枣、生姜、大葱等,具有发散风寒、扶正祛邪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食用山药、枸杞、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PART 05
中药及食疗在儿科应用
REPORTING
中药药性特点及用药原则
中药药性特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针对不同病症选择适当 药物。
儿科用药原则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合理,遵循“剂量小、药效高、副作 用低”的原则。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同时,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的发生 。若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
腹泻与预防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预防腹泻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加强免疫力。
详细描述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加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和适当的 运动。此外,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若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
问题四
小儿腹泻应该注意什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宋元明清时期的儿科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儿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 多著名的儿科医家和儿科专著,如《小儿药证直诀》等。
近现代中医儿科的振兴
随着现代医学的传入和普及,中医儿科一度受到冲击。然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回归,中医儿科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中医儿科基本理论
01
。
预防接种
按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以预防常 见的儿童疾病。
充足睡眠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 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
儿童运动建议
适量运动
鼓励儿童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户外游戏、跑步或参加体育活 动,以增强体质和促进骨骼发育。
有趣运动
为孩子提供有趣和多样化的运动方式,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 提高运动的积极性。
确保儿童饮食中包含足够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多样化食物
鼓励儿童尝试各种食物, 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 、瘦肉和豆类,以获得全 面的营养。
控制糖分和盐分
限制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 入,以预防肥胖、高血压 和蛀牙等健康问题。
《中医儿科学》医学课件

清淡易消化
选择新鲜、无毒、营养丰富的食物,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食同源
适当食用具有药食同源理
根据儿童体质和病情的不同,灵活调 整饮食,如热证可食用寒凉性食物, 寒证可食用温热性食物等。
儿童生活起居调理
起居有常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时睡觉、起床,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热哮方
用于治疗热哮,如哮喘、痰黄稠等。
• 定喘汤
由白果、麻黄、杏仁、苏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 、降气平喘的作用。
• 越婢加半夏汤
由麻黄、石膏、半夏、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 、降气平喘的作用。
寒哮方
用于治疗寒哮,如哮喘、痰稀白等。
• 小青龙汤
由麻黄、桂枝、白芍、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发散风寒 、温肺化饮的作用。
注意安全
在儿童进行运动锻炼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和其他意外伤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营养性贫血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缺乏某些 营养物质导致红细胞数量减 少或质量下降而引起的疾病 。
营养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面色 苍白、乏力、头晕等,可能 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发育。
治疗营养性贫血需补充缺乏 的营养物质。
治疗营养性贫血的方法包括 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 量,使用补充剂等药物治疗 等,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的 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疳证
总结词
疳证是一种小儿慢性营养不 良性疾病,可能与饮食不当 、消化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
详细描述
疳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等,可能影响患 儿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中医儿科ppt课件

日一次,至挤不出粘液为止,为特效疗法。2、捏
脊、推拿。
10
• 四、厌食
•
病因病机:1、喂养不当;2、病后失调,元
气打伤;3、先天不足。
•
特点: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2、
形体偏瘦,精神尚好;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
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及偏
食等,包括过食高营养滋补食品,超越正常脾胃
6
五、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
•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靠经络运行气血于全身来维持的,
而穴位就是经络与体表联络的通道。因此在穴位上施与良
性的刺激,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扶助正气、祛除邪气,
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
7
• 一、腹泻
•
本证包括西医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
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
病因: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2、乳食
功能失调有关;2、外因: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及嗜食酸、
甜、腥、辣。
•
治疗:推拿、三伏贴。
• 十、遗尿
•
病因多责之于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后天屡患咳喘泄
痢致使脾肺气虚,脾气下陷也可导致。夜间熟睡不醒,呼
叫不应者属于痰湿壅盛。西医认为有些顽固性遗尿者与隐
性脊柱裂有关,肾主骨,骨裂反映必然有肾虚。
•
治疗:1、推拿:6岁以上与6岁以下推拿的穴位、手
17
• • 谢谢大家!
18
• 感谢阅读
脾胃,胃失和降。 • 2、治疗:推拿、艾灸中脘、足三里。
9
• 三、疳积
•
是食积和疳证的合称。食积是西医的消化不
良,疳证指小儿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以及由此引起的合并症。食积可以发展为疳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3
16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 1.肝肾功能异常; • 2.二重感染; • 3.耐药性导致以后无药可用; • 4.部分抗生素可以扰乱儿童免疫系统; • 5.诱发过敏体质:湿疹、鼻炎、哮喘、肠炎
等; • 6.。。。。。。
2020/11/13
17
激素滥用的危害
• 1.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代谢; • 2.消化系统溃疡; • 3.免疫系统异常; • 4.。。。。。。
西医的优势:1.相当一部分疾病诊断快速、明确,疗效好;
2. 急危重症及外科疗效明显优于中医;
3.药物审批严格,临床效果相比于中药优势十分 明显(不会掉馅饼);
缺点: 1.过度依赖仪器和药物;
2.相当一部分临床用药副作用较大,且被过度使 用(滥用);
3.其理念缺少整体思维(以疾病为中心),不见 泰山(最大的缺点),但在逐步改进。
2020/11/13
8
4.什么是脏腑?
• 五脏六腑 •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 六腑: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 既是实体又是功能。
2020/11/13
9
2020/11/13
10
定义
• 我眼中的中医: 中国的传统医学,完全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一门医学,
强调个性化治疗和整体治疗,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完全来 源于数千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其核心理论和理念目前仍然领 先其他任何医学。
2020/11/13
18
谢谢
2020/11/13
19
中医儿科的优势及前景 ... ...
儿科中医外治大讲堂
2020/11/13
1
一、到底什么是中医?
• 阴阳? • 五行? • 经络? • 脏腑? • 针灸? • 中药? • 偏方、秘方?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2020/11/13
11
与西医比较
• 优势:个体化(以人为中心)、整体调节(传承千年的基石 ,同时也是阻碍中医发展的困境)、副作用小(单指中药)
• 缺点: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易学难 精、对临床经验要求较高,整体疗效因大师们的不断去世而
下降,中药材大面积种植也导致药效在不断降低。
2020/11/13
14
中医的机会
• 1.国家大力支持 • 2.西医的缺点 • 3.诊疗模式的先进性(整体思维) • 4.认可及需求(民间极其红火)
2020/11/13
15
目前国内儿科的西医窘境
• 1.抗生素滥用:用量越来越大、等级越来越 高、广谱及联合用药较多(为什么呢?)
• 2.激素滥用:迎合家长 • 3.药物依赖性明显增加 • 4.。。。。。。
2020/11/13
12
举个例子
• 小儿肠炎: • 西医:这是炎症,吃点消炎药(抗生素
)吧; • 中医:脾虚居多,健脾+止泻,方法很
多,如推拿、贴肚脐、艾灸、中药、针灸, 你选哪一个?
2020/11/13
13
中医的危机
• 1. 一切向钱看 • 2.过度西医化(会动摇基石) • 3.人才断层 • 4.中药质量不断下降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古代医书一览:
•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
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
临证指南医案:某人知饥少纳,胃
阴伤也。麦冬、川斛、桑叶、茯神、蔗浆
6
2.什么是五行?
• 木:树木
• 火:燃烧
• 土:泥土
• 金:金属
• 水:江河湖海
• 五行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是对日常生活 五大类事物的抽象化概括。
•2020有/11/1没3 有不在五行的东西?
7
3.什么是经络?
• 气血运行的通道。 • 气:人体活动的动力 • 血:血液。
• 李时珍: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
•
小儿药证直诀:2020/11/13
5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 1.什么是阴阳?
• 阴:安静、阴暗、寒凉等属性的事物 • 阳:活动、光明、温暖等属性的事物
• 阴阳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是对万事万 物一个大体的概括和规律总结。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