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夭

D、唐玄宗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4、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A.房玄龄、杜如晦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D.宋濂、郑和阅读下列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

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

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最新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写出下面字的韵母。 程跨需顺 判郊泞迈 2.读一读,连一连,组成词语。 的棘寻筑 荆确葱绿 晶养建术 饲莹魔觅 3.读拼音,写词语。 bēi zhe néng lìtián cài mǎ pǐ wēn nuǎn láo dòng bō wén sǎ shuǐ 4 比一比,再组词。 昨惊注味波作5.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绿绿、、 雪白雪白、、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绿毯飞快地的孩子 一枝条蒙蒙的的小路 7.找出下面各组词语中不是一类的填在横线上 ①魔术师教师为人师建筑师理发师 ②演员服务员裁判员人员 ③绿毯金黄淡蓝乌黑 ④面粉蔗糖米糕粉笔 8.按原文填空。 ①予玫瑰,余。 ②肯帮,帮。 ③与其锦添,炭。 9.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一起。 ②一边,一边。 ③大树又粗又壮,就像。 ④,我真高兴。 10.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二、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 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第二课信息获取一

第二章信息获取 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一) 导引:针对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节,知道了信息的重要性,但却不懂如何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这种情况,考虑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个知识点较抽象,本节课试图先从两个生活中人类主动获取信息的简单例子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后,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最后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进行深入理解,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两个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务实而有效地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四、教学难点 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 1. 新闻报道作为导引启发学生:在学习与考试中获取信息非常重要。 2.情境导入,引发思考——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扬叔子在咸宁‘劳动锻炼'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如果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两名前后桌同学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教师活动:提问: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继续提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梦痕(丰子恺)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母亲们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夹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象个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 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就吃,味道是好不过的。我往往吃一只不够,再噪闹一下子就得吃第二只。倘然吃第二只还不够,我可嚷着要替她们打寿字印子。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来一塌糊涂,看不出寿字;蘸的水太少了,打出来又不清楚;况且位置要摆得正,歪了就难看;打坏了又不能揩抹涂改。所以我嚷着要打印子,是母亲们所最怕的事。她们便会和我商量,把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一小粒米粉给我,叫我“自己做来自己吃。”这正是我所盼望的主目的! 开了这个例之后,各人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米粉,就都得照例归我所有。再不够时还得要求向大盘中扭一把米粉来,自由捏造各种粘土手工:捏一个人,团拢了,改捏一个狗;再团拢了,再改捏一只水烟管……捏到手上的龌龊都混入其中,而雪白的米粉变成了灰色的时候,我再向她们要一朵豆沙来,裹成各种三不象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些,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外加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得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小形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 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象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需求工程课后重点答案

1.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何时从分析阶段进入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关注系统“做什么”,系统设计关注“如何做”。 当分析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设计阶段 2.需求处理要注意哪些非技术因素?为什么? 要注意的非技术因素:组织机构文化、社会背景、商业目标、利益协商等。 因为利用建模与分析技术构建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和具体的应用环境相关,不存在不依赖具体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利用建模分析技术进行要求处理是不能忽视具体应用环境的相关因素 3.需求分析与需求工程之间的关系 那就是需求工程含义更广,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 第二章: 1.解释名词:问题域,解系统和共享现象,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软件系统如何与现实世界形成互动的 问题域:现实的状况与人们期望的状况产生差异就产生问题。 解系统: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 通过共存现象仅仅是问题域和姐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他们的全部。 软件系统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所以问题除了共享现象之外。还有很多在进行模型抽象时忽略的其他现实因素。 2.解释下列名词,需求,规格说明,问题域特性和约束,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件的期望描述

规格说明:规格说明是解系统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规定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问题域的特性:在和解系统相互影响的同时,问题域是自治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不会因解系统的引入而发生改变,这种自治的规律性称为问题域特性,当这些特性非常明确时称之为约束。 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1.需求工程必须说明软件系统将应用的环境及目标,说明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软件功能,还要说明在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时上下文环境对软件完成任务所用的方式、方法所施加的限制和约束。2需求工程必须将目标、功能和约束反映到软件系统中,映射为可行的软件行为,并对软件行为进行准确的规格说明。3需求工程还要妥善处理目标、功能和约束随着时间的演化情况。 第三章: 一、.需求工程过程的工作基础(即输入)存在哪些?他的工作成果(即输出)有哪些?? 答:需求过程的工作基础是获取用户面临的业务问题,用户期望系统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即需求获取 工作成果:产生一个能够在用户环境下解决用户业务问题的系统方案,并将其文档化为明确的规格说明。 二.、描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活动,说明他们各自的工作基础,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 需求获取: 工作基础:1.收集背景资料2.定义项目前景和范围3.选择信息的来源4.选择获取方法,执行获取5.记录获取结果 工作目标:获取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与期望 工作成果:业务需求,项目的前景和范围,用户需求以及问题域的特征 需求分析: 工作基础:1背景分析2.确定系统边界3.需求建模 4.需求细化 5.确定优先权 6.需求协商 工作目标:1.通过建模整合各种信息,是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2.定义一个需求集合,能够为问题界定一个游戏的解决方案 工作成果:产生一个需求的基线集,它指定了系统或当前版本的系统开发需完成的任务 3.需求规格说明: 工作基础1.定制文档模板 2.编写文档 工作目标:为了系统涉众之间交流需求信息 工作成果:需求规格文档说明 4.需求验证 工作基础1.执行验证2问题修改 工作目标:为了尽量不给设计实现测试后续开发活动带来不必要的影响。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定义必须正确准确地反映用户的意图 工作成果:验证之后,问题得以修正 需求管理: 工作基础:1.建立和维护需求基线集2.建立需求跟踪信息3进行变更控制 工作目标:保证需求作用的持续稳定和有效发挥 工作成果:需求管理会进变更控制和实现合理的变更请求 拒绝不合理的变更请求,控制变更的成本和影响范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大雁归来 一、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霭.(ǎi) 缄.默(jiān) 苏xǐng(醒)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迷漫”,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弥漫”。 (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A) 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选自美国(国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示例一】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示例二】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依偎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4.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你积极参与。 (1)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请你仿照鸽子和荆棘鸟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

第2课 信息需求要明确——信息需求分析

第2课信息需求要明确 ——信息需求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需求分析? 2、知道信息需求的几个要素。 3、学会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信息的解读,来了解什么是需求分析?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如何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外在信息的感知,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的敏感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需求分析? 2、知道信息需求的几个要素。 3、学会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1、学会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对教材的处理及二次开发 把“练一练”凝练成:如何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需求分析? 请同学们读以下通知: 仔细分析: (1)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参加班干部竞选,我们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3)怎样描述竞选演讲的准备工作? 请把你的回答写在书上! 我们对通知的解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需求分析的过程,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构到细节的过程。包括:(1)研究需要准备什么信息资料? (2)如何进行加工? (3)得到什么结果? (4)最后如何呈现你的思想?(作品) 二、信息需求的要素有哪些? 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需求分析: (1)明确“做什么”; (2)清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3)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 (4)可选择的信息渠道; …… 请同学们翻书P7,请在书上填写你的回答: 并回答下面问题,填写在书上: 在此基础上,完成书上P8的两个表格。

三、如何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 请同学们看P8的“练一练”,仔细阅读文本,观察前四张表,做以下事情: (1)找出四张表的共同点和每张表的不同点: 共同点:内容一样。 不同点:排序不一样。 表A特点:按序号排序; 表B特点:无序; 表C特点:按名次排序; 表D特点:按班级排序。 (2)分析表2.4中各对像的需求及我们要提取哪个最合适的有用的信息(即选择哪个表),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 通知本节课的活动开展,同学要有这样的意识:当我们遇到一件事物,我们可以理解为接收到一组信息,那么,我们接下来按以下步骤来分析这组信息: 1、用信息需求的几个要素来提取需求分析; 2、通过某种表达方式达成需求目标。 养成习惯,你会发现思维有了奇妙的变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1)古时候,有个s òn ɡ ɡu ó( )人,整天sh ǒu zh ū d ài t ù( ),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嘲笑。 (2)xi ǎo l ù( )在ch í t án ɡ( )边,x īn sh ǎn ɡ( )自己d ào y ìn ɡ( )在水中的身影。 2.同音字组词。 [ji āo ]( )阳 ( )气 [y á] 发( ) 天( ) [sh ī]老( ) ( )子 [z ūn ]()守 ( )敬 3.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 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 (3)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耕. 田(ɡēn ɡ)懦弱.(ru ò)B.匀称.(ch èn ɡ)撒.手(s ā)

C.生涯.(yá)恼.怒(nǎo) D.陶罐.(ɡuàn)挣.脱(zhènɡ) 2.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谦虚——骄傲兴奋——激动 B.漂亮——丑陋犹豫——果断 C.沉重——轻松蜿蜒——平坦 D.傲慢——恭敬慌张——镇定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 呢!” B.“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C.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D.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不断改正生活。 B.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马上行动起来。 C.美丽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 D.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眼睛都投在了这个队员的身上。 三、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是一篇________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教学设计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教学设计 上高二中:赵友明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1、2节 5学时数:40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了解信息的内容和类型; (2)了解信息来源的分类和确定因素,并正确地认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3)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并绘制信息需求表。让学生在分析问 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需求确定习惯。 (4)认真分析信息需求,有效地使用信息来源。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完善需求表,让学生熟悉需求表,能够独立制作需求表,并熟练、有效地使用需求表,完成给定任务。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辩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从解决问题的目标出发,培养自觉确定信息需求的意识。 (3)能主动关注日常生活中信息来源的变化。 (4)与学生交流不同信息来源的优缺点,体验不同信息来源对人们的影响。 2、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一第二章第一、二节的内容(第二章信息获取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本课要求学生根据任务或问题分析并提炼信

息需求,需求分析是后面各章学习的第一步;明确信息需求是随后几节的 前提。可见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至关重要。所以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 考虑完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下一步信息活动。 3、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五个班中,每个班都有八个左右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怎么用过电脑,对鼠标键盘操作都非常的生硬,不会打字,还有少数同学对简单的文字、数据、图片……的处理不熟练。这样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又因为每周就只有这40分钟有机会接触电脑,所以想让他们在平常上课时就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4、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本堂课通过网络流行的孤僻字的引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实例来介绍信息需求与来源确定的相关内容,给大家一个简单的任务,既能完成教学的要求又能照顾少数同学想多实践的需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 颇有绅士风度的鸟 阳光明媚的春天,当人们到郊外春游或到林区散步时,可能会发现一种可爱的名叫戴胜的鸟儿在活动。戴胜的体羽为棕(zōng)色,两翅和尾羽大都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头上有美丽的羽冠。有趣的是,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凑)鲜明,活像一个头(带戴)礼帽、衣冠楚楚、彬(bīn)彬有礼的绅士。它在引颈高歌时,头上的羽冠会像扇子一样展开,头向前探,每吐一个音节点一次头,一次比一次点得深,一连点三次头以后,响亮的歌声便戛(jiá)然而止。稍微停顿一会儿之后,再接着演唱,动作依然是伸颈、耸冠、吐音、点头……谁若有机会欣赏到戴胜的步态和歌唱,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遗憾的是,戴胜的外表虽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生性却非常懒惰,不讲卫生。在繁殖(zhí)季节,它好歹(dái)找一个岩石缝隙(xì)或墙窟窿就算是窝了。雏(chú)鸟孵(fū)出来以后,母鸟也懒得打扫小鸟们排出的粪便,天长日久,窝里便变得臭气熏(xūn)天!因此,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臭姑姑”的外号! 戴胜不但身上脏臭,当遇到敌人侵(qīn)犯时,它还有一手保命绝招:从尾脂腺(qu án)分泌出一种气味恶臭的灰褐色的油状液体,来犯者闻到这气味顿时会透不过气来,只好掩(yán)鼻而逃。真是臭有臭的用处(chùchǔ)! 戴胜是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的鸟。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可以轻巧地从地下掏出害虫来吃。它所吃的昆虫,占它总食量(liànɡliánɡ)的90%,而且绝大多数(shùshǔ)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春天()的外表()的羽冠 ()的绅士()的歌声()的享受 ()的()()的()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香——()白——() 益虫——()笨重——()朋友——() 4、用“﹋﹋﹋”划出表示戴胜羽毛颜色的词语。 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有一点点风度。() (2)突然中断或停止。() (3)臭气很浓。()

信息加工的需求与确定教案

第三章信息加工的需求与确定 本课标题:文本信息的加工 所需课时:1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文本类型的版式、版面、页边距等情况。 2、会对日常文本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处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4、学生能够加工日常的文本信息。 教学重点:对已经存在的文本进行加工 教学难点:在已有的文本中插入符号、图片、自选图形等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我们上一章主要学习了如何获取信息,我们利用各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如文字、图片、图象、声音等。但是我们只是简单的获取了这些信息,如何来使用这些信息,并想将他们利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这些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三章内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今天我们先学习以下文本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1、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处理这些文本信息呢?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给出原因。 学生回答:加工处理文本信息是为了更加快捷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意图。(既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的思想清晰明了的传递给读者。) 2、提问:那我们常见的文本有哪些呢? 答案:有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 3、调查:同学曾用过以下哪种软件加工处理过信息, Word WPS 写字板北大方正 4、调查:同学们曾用该软件加工过那种文本?

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 5、调查:你对该软件的掌握程度如何? 6、学生活动(1):两人为一小组,调查搜集相应的事例,从版面大小,页边距的大小、版式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判断自己对这些形式的文本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课本34页表3-1 如下表: 学生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常用文本加工软件的特点及使用情况,填入课本34页表3-2下表 二、对已有的文本的加工 我们前面已经收集到的文字信息,如果我们想更改它的一些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段落等这时又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打开“网上邻居”——“th-2”——“gy16”或“gy15”中的“3-1.doc” 文件,看一下自己能够完成这份作业吗?题目要求如下: 题目要求 1、将页面设置为A4纸型,上下左右边距分别设为2.5 2.5 3 3厘米 2、将标题“信息的处理”设为黑体、三号。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 答案 一、根据语境,给下列画线字注音。(5分)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2.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3.住宅()的部分快要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 )的了。 二、读拼音,写同音字。(9分) 1.址遇寓地()公()相() 2.择泽责恩()抉()()任 3.腊蜡辣()椒()肉()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一株()()地观察()的阳光 一缕()()地考虑()的树叶 四、补全下列词语,并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6分) 随遇()()浩如()() ()()思议自()自() 1.___________的他对生活无太多的奢求。 2.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___________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营。(8分) 1.食物蟋蟀巢穴经常找离到很远地方的(连词成句,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填空。(10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 _______________。

如何实现我们的信息需求

如何有效实现自己的信息要 上个星期六下午笔者在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值班,从新校区陆陆续续地来了二、三十名学生(多是新生)还、借书。大部份是第二次来,有两位同学第三次来,甚至有一位同学生气地向我抱怨:"我是第四次来了!每次来流通部都关门!"我馆流通部上学期是周六下午开放,这学期改为周六上午开放,两个校区都出了通知。流通部在二楼,学生阅览室在一楼,到流通部要经过学生阅览室,每个周六、周日学生阅览室都有老师值班。如果没看见通知,来后问一下老师也知道了。第二次来还情有可原,第三、第四次来就不能原谅了。为什么不问一下同学、老师,或打电话问一下,一个人"执着"地按错误的时间来呢?这件事情虽小,但引起了笔者的深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有到大学报到的途中,没拿到行李未去报到,引起全国人民担心的;有国庆长假怕迷路,七天呆在寝室不敢出门的。其实路在脚下,也如俗话说的,"鼻子下面就是路"。不知道没关系,"问"一下不就出来了吗。出现这种情况,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新入校的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差,缺乏沟通能力。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分析有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小学、中学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与社会接触较少,除了学习,很少遇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因而获取信息的意识薄弱;二是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宠

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不愿与别人沟通;三是我国以前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缺乏信息素养的教育,对信息的敏感性较差,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足。如何有效实现自己的信息要求呢?下面我们来谈谈具体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要获取的信息的具体内容,这一步其实很简单,但是确实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当一些人继续信息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会不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信息就毫无目的地去图书馆,上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去搜集信息,因为毫无目的地去做,所以虽然好像搜集了很多信息,获取了很多资料,但是真正认真筛选时才发现有用的其实并不多,那可想而知这次信息的搜集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我们获取信息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我们侧重找那些关键字句或内容等,这样就能使搜集的过程中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从而使搜集到的信息更满足我们的需求。 第二步就是在找到的信息中,通过浏览与反复阅读,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对信息进行概括与压缩。这一步就是所谓信息的提炼,这样做很多人会觉得麻烦,所以也通常被忽略,但是这样做却是能更好获取需要信息的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做既能将获取的信息进一步精简,又能使你更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是使你对于事情的描述与概括的能力得到升华。就像下面的这个例子一样:某间小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例题设计 桐乡市虎啸中心小学张美凤 大自然的秘密 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里.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进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呆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下,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练习: 1、阅读课文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稍不()响彻()气喘()争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第3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D 5.D 6.C 7.C 8.A9.A10.D11.A12.C13.D14.D 15.C16.D 17.C18.A19.B20.D21.B 22.D23.D 24.B 25.D 二、多选题 1.ABD 2.ABD 3.AC 4.AC 5.ABC 三、填空题 1.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2.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3.整体性和逻辑性强 4.小,大中 5.结构化设计 6.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7.自下而下 8.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 9.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和评价 四、判断改错题 1.F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虽然开发周期较长,但目前还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 2.T 3.F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规划和分析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F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虽然思想不一样,但可以结合使用,先用原型化的过程获取需求,然后按照生命周期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 5.T 6.F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7.T 五、名词解释 1.生命周期: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系统的生命周期。 2.原型法: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初始模型),从而使用户及早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型不断提炼用户需求,不断改进原型设计,直至使原型变成最终系统。 3.对象: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在计算机程序世界里的抽象表示,或者说,是现实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大自然的秘密 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里.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进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呆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下,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练习: 1、阅读课文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稍不()响彻()气喘()争先()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习题

第2章组织内信息系统 1.简述安东尼模型的主要思想。 安东尼认为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分成作业计划与控制层(简称作业层)、管理控制和战术计划层(简称管理层)以及战略计划层(简称战略层)3个层次。由于管理层次的构成和目的不同,每个层次的信息需求也不同。详见本书图2.1安东尼模型。 2.从信息来源、精度、寿命、频率、内容等方面,归纳组织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及知识层的信息需求。 战略层的信息需求: (1)随机性。战略层经理有时要随机查看阶段性信息。 (2)概括性。战略层经理需要概括性的信息,作为长期计划的制定者,他们不关心细节信息,而关心全局性的数据。 (3)预测性。战略层经理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对未来的情况做出估计,需要得到经过科学预测的信息。 (4)异常性。战略层经理还特别关注异常信息。 (5)外部信息源。高层决策人员在制定企业战略方针时,要了解同行业、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市场信息、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等,除了使用内部信息以外,都必须从企业的外部获得。 (6)非结构化信息。战略层经理使用的信息多数是非结构化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格式。 管理层的信息需求:

(1)阶段性。管理层关注阶段性信息。 (2)可比性。管理层关注具有可比性的信息。 (3)概括性。管理信息通常比较概括,不需要太详细。 (4)内部和外部信息源。管理层的信息不仅来源于组织内部,还会来自组织的外部。 作业层的信息需求: (1)重复性。作业层所处理的信息是周期性循环的。 (2)可预见性。信息的内容都是预先规定好的,没有任何异常内容。 (3)详细性。信息的内容描述相当详细。 (4)高精确性。系统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的精确程度相当高。 (5)内部信息源。作业层系统的数据主要由组织的内部信息源产生。 (6)结构化信息。作业层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都是结构化的,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 3.依据TPS、MIS、DSS、EIS、KMS、OAS的定义,阐述它们的服务目标以及它们对组织的支持作用。 (1)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服务目标是实现事务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组织处理事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支持作业层管理人员,跟踪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事务处理情况。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支持管理层,为组织中层管理者的监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支持组织中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提高决策的效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6=12-6=15-9=11-4= 13-7=18-9=15-7=8+5= 11-5=6+9=4+7=11-6= 13-4=12-8=16-9=12-7= 二、帮大象搬木头。 三、我会按要求做题。 1. 在里填上“+”或“-”。 115=6 123=9 94=13 88=16 145=9 127=5 2. 在里填上“>”“<”或“=”。 11-9 2 13-411 14-67 11-7 3 16-9 5 13-68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4 13-=5 3+=12 15-=9 17-=8 +8=16 4. 写出四道差是5的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 =(个) 2. -=(个) -=(个)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聪聪带了多少钱? =( ) 2. 一共有14只鸡。 (1) 右边有8只,左边有几只?

=( ) (2) 母鸡有9只,公鸡有几只? =( )

答案 一、7 6 6 7 6 9 8 13 6 15 11 5 9 4 7 5 二、5 18 9 13 12 9 19 9 三、1.--++--2.=<>>><3.12 8 9 6 9 8 4.6-1=5 10-5=5 13-8=5 11-6=5 [点拨] 答案不唯一。 四、1.13-8=5 2.14-6=8 14-8=6 五、1.13-6=7(元) 2.(1) 14-8=6(只) (2) 14-9=5(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命题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命题设计 设计者:虎啸中心小学张玲芳 颇有绅士风度的鸟 阳光明媚的春天,当人们到郊外春游或到林区散步时,可能会发现一种可爱的名叫戴胜的鸟儿在活动。戴胜的体羽为棕(zōng)色,两翅和尾羽大都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头上有美丽的羽冠。有趣的是,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凑)鲜明,活像一个头(带戴)礼帽、衣冠楚楚、彬(bīn)彬有礼的绅士。它在引颈高歌时,头上的羽冠会像扇子一样展开,头向前探,每吐一个音节点一次头,一次比一次点得深,一连点三次头以后,响亮的歌声便戛(jiá)然而止。稍微停顿一会儿之后,再接着演唱,动作依然是伸颈、耸冠、吐音、点头……谁若有机会欣赏到戴胜的步态和歌唱,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遗憾的是,戴胜的外表虽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生性却非常懒惰,不讲卫生。在繁殖(zhí)季节,它好歹(dái)找一个岩石缝隙(xì)或墙窟窿就算是窝了。雏(chú)鸟孵(fū)出来以后,母鸟也懒得打扫小鸟们排出的粪便,天长日久,窝里便变得臭气熏(xūn)天!因此,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臭姑姑”的外号! 戴胜不但身上脏臭,当遇到敌人侵(qīn)犯时,它还有一手保命绝招:从尾脂腺(qu án)分泌出一种气味恶臭的灰褐色的油状液体,来犯者闻到这气味顿时会透不过气来,只好掩(yán)鼻而逃。真是臭有臭的用处(chùchǔ)! 戴胜是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的鸟。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可以轻巧地从地下掏出害虫来吃。它所吃的昆虫,占它总食量(liànɡliánɡ)的90%,而且绝大多数(shùshǔ)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春天()的外表()的羽冠 ()的绅士()的歌声()的享受 ()的()()的() 【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提起信息”,兼顾基础知识。既注重文本,又加以拓展,充分检验学生双基的功底,灵活运用的能力。此题在提取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两题仿写,有一定的整合。】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推理”,考查学生易写错的字词;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尽量减少或避免纯机械的识记,采用情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香——()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