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堂练习题4

统计学课堂练习题4
统计学课堂练习题4

一、名词解释

抽样误差、均数的抽样误差、标准误、可信区间

二、填空题

1.参数估计可分为_____点估计____ 和__区间估计______ 。

2.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含量趋向无穷大时,

X 趋向等于__μ___,S 趋向等于__0__,t(0.05,v) 趋向等于________ 。

3、定量资料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 t 检验 、 u 检验 、 方差分析 。

4、方差分析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其应用时要求,(1)正态分布;(2)方差齐。

5、标准误是 均数 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的关系可用公式 n s

表示。

6、假设检验时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的判断, 可能发生两种错误,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 α,第

二类错误的概率为 β , 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唯一方法是 增加样本含量 。 7、t 检验的应用条件是 正态分布 和 方差齐 。

8. 配对设计差值的t 检验无效假设是 d =0 。

9、两样本比较t 检验要求资料(1) 正态分布 ;(2) 方差齐 。

10、样本量较小的二组数值变量资料进行t 检验时,要求二组资料呈 正态分布; 方差齐。

11、数值变量数据常用的参数统计方法有 t 检验、u 检验和方差分析。

三、是非题

1.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是否拒绝H 0,都有可能犯错误。( V )

2.同类研究的两组资料,n 1=n 2,则标准差大的那一组 ,μ的95%可信区间范围也一定小。( X )

3.两个同类资料的t 检验,其中P 1<0.01, 0.01﹤P 2<0.05,说明前者两样本均数之差大于

后者。( X )

4.均数比较的u 检验的应用条件是n 较大或n 虽小但σ已知。(V )

5.标准误越小,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V )

6.统计的假设是对总体特征的假设,其结论是概率性的,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V )

7.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几何均数的比较;当n 足够大时,也可以用u 检验。(V )

8.在配对T 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和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作T 检验后的结论是相同的。(V )

9.随着样本含量的逐渐加大,标准差与标准误则逐渐减小。(X)

10.标准误反映的是个体测量值的变异。(X)

11、三样本的F检验,P<0.01,说明前两者总体均数大于或小于第三者。 (X )

12、相差有显著性说明比较的两样本来自不同总体。(V )

13. 当V=∞时,t=u。(V)

14、在假设检验中,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增大了第一类错误。(V)

15.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可认为各样本均数均不相等。(X)

16.方差分析用于多个样本率的比较。(X )

17、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用标准误表示。(V)

18、t检验是对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做显著性检验的方法之一。(V)

19、方差分析时要求各组组内方差相差不大。(V)

20、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法也可以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以提高统计效率。(X)

21、随机区组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统计效率总是一样的。(X)

2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X)

四、单项选择题

1..均数的标准误是衡量:(C )

A.变量值之间的变异

B.正态曲线下面积

C.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D.均数与某一标准指标之间的差值

E.标准正态分布

2.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选用的指标是:( C )

A.变异系数

B.样本标准差

C.标准误

D.全距

E.总体标准差

3.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E )

A.x±2.58S X

B. x±1.96S X

C. x±2.58σX

D. μ±1.96σX

E.μ±2.58σX 4.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_________。( A )

A. 配对设计差值均数与总体差值均数0的比较t检验

B.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 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 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

5.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D )

A.SS组内

B.MS组间

C.MS总=MS组间+MS组内

D.SS总=SS组间+SS组内

E.MS组间>1

6、用样本推断正态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的公式为:( D )

A、X±1.96S x

B、X±1.96S

C、X±t0.05νS

D、X±t0.05νS x

E、以上都不是

7、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时的第二类错误最小。(E)

A、α=0.01

B、α=0.05

C、α=0.1

D、α=0.20

E、α=0.25

8、变量变换的目的是( D )

A、方差齐性化

B、曲线直线化

C、变量正态化

D、以上均对

E、以上都不对

9、t分布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C)

A. 中心位置左移

B. 中心位置右移

C. 分布曲线平坦一些

D. 分布曲线陡峭一些

E. 两尾部翘得低一些

10、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相比( C )

A、更不容易获“差别有显著性”之结论

B、更不容易发觉两总体均数间存在的差别

C、统计检验效率更高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有同样的统计检验效率

E、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有同样的统计检验效率

11、两样本中的每个数据减同一常数后,再作其t检验,则( A )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无法判断t值变大还是变小

E、t值变大还是变小取决于该常数的正、负号

12.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造成各组均数不等的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和处理因素作用 B. 处理因素作用

C. 个体差异

D.测量误差

E.以上都有

13、统计推断的内容是:(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

B. 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 以上全是

D. 以上全不是 E、用样本的指标描述总体的指标

,可认为( C )

14.在做假设检验时,若取α=0.05,P≤0.05,拒绝H

A.两总体绝对有差别

B.两总体绝对无差别

C. 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D.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E. 两样本均数不等

15.配对资料比较两均数大小用( C )

A、配对卡方检验

B、成组t检验

C、配对t检验

D、校正卡方检验

E、四格表卡方检验

16.在比较两组资料的均数时,不能进行t检验的情况是(D )

A.两样本均数不等B.两样本均数相等C.两总体方差相等

D .两总体方差不等

E 、两样本方差相等

1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C )

A. 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B. 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C. 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E 、以上都不对

18.配对t 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两

次t 检验的结果( C )

A. t 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B. t 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 t 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 t 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E 、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19. x 表示( C )

A 、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变量值x 的可靠程度

C.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D 、变量值间的差异大小 E.总体均数标准误

20.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应该有( C )

A. F <1.96

B. F <1

C. F =1

D. F >1

E. F =0

21.方差分析结果,F 〈F 0.05(n1,n2)则统计结论是( E )

A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 、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

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方差分析中,当P <0.05时,则( B )

A.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B. 证明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 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E 、以上都不对

23.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 )的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可信

区间可靠性较好。( E )

A 、均数大的样本

B 、均数小的样本

C 、标准差小的样本

D 、标准误大的样本

E 、标准误小的样本

24.总体标准误描述的是( E )

A 、所有个体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 、某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C 、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 、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 、所有某个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25.两样本均数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B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很大

E、以上均不是

26.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需检验无效假设μ

1=μ

2

是否成立,可考虑用( D )

A、t检验

B、u检验

C、方差分析

D、以上三者均可

E、χ2检验

五、综合应用题

1. 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

2、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分布有何异同?

4.请简述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的区别与联系?

5.假设检验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统计学课堂练习.

課堂作业 第一章 1、统计的三种含义中,做为基础的是( B A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C统计学D统计资料 2、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3、属于数量标志的是(D A性别B民族C健康状况D年龄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B A每一户B每个人C每个地区的人D全国人口数目 5、统计学是(B 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 6、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利税总额C劳动生产率D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7、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帄均工资B人均可支配收入C资金利税率D粮食总产量 8、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对统计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将(引入了统计学。 9、统计的三种含义分别是(、(、( 10、名词解释:描述统计、推断统计1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2、简述统计学的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1. 搜集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法是(B A、业务记录

B、统计调查 C、统计表 D、整理表 2、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C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3、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D 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 4、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D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A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均为非全面调查,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D A、组织方式不同 B、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区分为(C A、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统计报表 B、定期报表和年报报表 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D、单一表和一览表 8、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A 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人教版)西安市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统计》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从某中学抽取10名同学,得到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下: 82,85,88,90,92,92,92,96,96,98(单位:分),则可得这10名同学数学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92,92B.92,96C.96,92D.92,90 2.总体有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6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6个个体的编号为()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 A.14 B.07 C.04 D.01 3.总体由编号为01,02,…,39,40的4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6列和第7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50 44 66 44 21 66 06 58 05 62 61 65 54 35 02 42 35 48 96 32 14 52 41 52 48 22 66 22 15 86 26 63 75 41 99 58 42 36 72 24 58 37 52 18 51 03 37 18 39 11 A.23 B.21 C.35 D.32 4.2020年春节后,因受疫情影响,某高中学校为学生导学助学开展网课,为了解网课教学方式对学生视力影响情况,在学校抽取了100名同学进行视力调查.如图为这100名同学视力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前4组的频率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 、的值分别为() 大频率为a,在4.6到5.0之间的数据个数为b,则a b A.0.27,78B.0.27,73C.2.7,78D.2.7,73

贾俊平 统计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2、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汇总、处理、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统计学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个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数值。 按收集方法不同。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不控制条件; 社会经济领域 实验数据:在试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控制条件;自然科学领域。 按时间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收集的数据。 4、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全部研究个体的集合,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范围、数目判定)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变量:是说明样本某种特征的概念,其特点: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结果会呈现出差别或变化。(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质量等级等)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5、变量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取值是分类数据。 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取值是顺序数据 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可数值的变量。(企业个数、产品数量) 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年龄、温度、零件尺寸误差)7、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 8、请举出应用统计学的几个领域。 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制定等;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生物领域等。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练习题刘秉桓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格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是()。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3、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 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不对 5.将对比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A.成数 B.百分数 C.系数 D.翻番数 6.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 7.下列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 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8.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布的变动趋势 D.分不的可比程度 9.在统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且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D.无法判断 10.标志变异指标的平均差是各标志值() A.离差的平均数 B.对其算数平均数的平均差 C.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 D.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 A.对社会经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B.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C.没有任何误差的统计指标 D.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E.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 B.实物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E.价值指标 3.“商品库存额”属于() A.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相对指标 E.数量指标 4.下列属于时点总量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粮食产量 C.牲畜存栏数 D.粮油播种面积 E.物资库存量 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有名数 6.计量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是()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

统计学思考题(20200920020408)

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⑴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的数量规律性;⑵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 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1)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获取的数据和间接获取的数据;(2)直接获取的数据来自于直接 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3)间接获取的数据来源于报纸、杂志、统计年鉴、网络或 从调查公司或数据库公司等处购买。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1)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等。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2)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计量,可以控制。 4、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答:(1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点或代表值,是数据误差互相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 特征的一种反映;(2)是统计分布的均衡点;(3)任何统计推断和分析都离不开均值。 5、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答:(1)洛伦茨曲线是累积次数分配曲线,由(美)洛伦茨()提出,依据(意)帕累托() 的“二八原理”和收入分配公式绘制;(2)用于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 6、简述基尼系数的使用。 答:基尼系数用于反应收入分配的变化情况,取值在0?1之间 ①基尼系数小于,表明分配平均;②在?之间,分配比较适当;③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警 戒线,超过,收入分配不公平。 7、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测度:⑴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的是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者数据分 布的中心值;⑵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的是分布离散和差异程度;⑶分布的偏态与峰 度反映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偏斜的程度以及分布的扁平程度。 8、简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答:①频率反映的是某一事物出现的频繁程度;②概率是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 ③当观察次数n很大时,频率与概率非常接近。 9、概率的三种定义各有什么应用场合。 答:⑴古典概率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⑵统计概率 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完全相同;⑶主观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既不能通过等可能事件个数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 10、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联系: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是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导数是概率密度函数;别:概率密 (2)区 度函数的函数值是某点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函数值表示某个区间的概率。

统计学课堂习题 (1).docx

试卷A 一、单选题 1.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D)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已知整体平均数为200,离散系数为0.05,则总体方差(C) A.根号10 B.10 C.100 D.0.1 3.当抽样允许误差固定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随样本单位数n的增大(B) A.保持不变 C.随之扩大 C.随之变小 D.无法定论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C)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5.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0.08,0.09,0.1,则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公式是(D) A.(0.08+0.09+0.1)/3 B.0.08×0.09×0.01 C.(1.08×1.09×1.1-1)开3次方 D.(1.08×1.09×1.1)开3次方-1

6.简单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不能反应的是(C) A.两个变量的相关方向 B.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系数 C.两个变量之间的计量单位 D.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则因变量平均增减多少 7.下列只能属于属性变量的是(C) A.干部年龄 B.干部工龄 C.干部职称 D.干部工资 8.抽样调查分组时,若组内差异大,组间差异小,适宜的方法是(A) A. 整群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多阶段抽样 9.已知三个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求计算3个店苹果的平均价,应该采用(B)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10.本书指的抽样误差的定义是(D) A.总体指标与相应的抽样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B.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C.总体指标与相应的抽样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D. 所在样本的可能估计值与所要估计的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差异 11.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是: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统计和年、月、日) 姓名????????????????????:班级:成绩: 一、我会填。(21分) 1、一年中一共有()个大月,()个小月。 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0,其中一个数是130,另一个数是( )。 3、109、225、17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4、温州新中国影都电影院放映《功夫熊猫2》,这场电影从上午8:30开始,放映了1小时40分钟,那么这场电影在()结束。 5、我们学校这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11日开学报名,这个假期共有()天。 6、汽车上午9时出发,下午4时30分到达目的地,共行驶了( )。 7、在1990年、1920年、1921年、1996年、2000年中,()是平年,()是闰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9、照样子填一填: 16:45 19:07 9:23 () 下午4:45 ()()晚上11:38 10、用24计时法写出你每天起床、上学、吃午饭、睡觉的时间。 起床:()上学:() 吃午饭:()睡觉:() 11、期末考试,王强的语文、数学、科学三科总分是270分,语文、科学的平均分是88分,数学得了()分。 12、小明今年8岁,小强7岁,小红5岁,小兰和小明同岁,今年他们四人的平均年龄是()岁。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21时是晚上9时。() 2、小明的爸爸到北京去开会,4月31日才会回来。() 3、小丽说:“我表弟是1998年2月29日出生的。”() 4、小江去外婆家住了7、8两个月,一共住了62天。() 5、一天时间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两圈。()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 1、学校上午11:30放学,下午1:30上课,中间休息了()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2、温州博物馆门口写着9:00——17:00。博物馆一天开放()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3、2011年5月10日芳芳9岁的生日,芳芳的出生日期是() A、2001年5月10日 B、2002年5月10日 C、2003年5月10日 4、小明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6月15日到7月5日,一共有() A、19天 B、20天 C、21天 5、妈妈每天早上7:25从家里出发,大概40分钟后到达单位,妈妈到单位的时间大概是() A、7:55 B、8:05 C、7:65 四、我会算。(16分) 在下面统计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男生女生合计 六(1)班 32 27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

练习与思考答案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D 6.C 三、简答题(略)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D 7.A 8.C 9.C 10.C 11. D 12.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 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 (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

2.68%;(采用几何平均法) (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 (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采用算术平均法) 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 U Q =82.5;众数o m =75.38; (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 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 (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 (4)峰度系数β=2.95; (5)12.41%12.5%s s V V ==乙甲;。甲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小号、中号和大号三款校服大概应分别准备544、128、128套。 7、若是非变量结果为1的比重为P ,则是非变量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 (1)P P - 8、甲、乙、丙三位同学该三门课程的标准化成绩的总和分别为1.27,0.52和1.63,所以,丙同学更具有竞争优势。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i x : 3 3.67 4.33 5 5.67 6.33 7 i π:0.1 0.1 0.2 0.2 0.2 0.1 0.1 (2)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期望为:()E x =5;方差为:()V x =1.33; (3)抽样标准误为:()SE x =1.1547; (4)概率保证程度95%时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2632;

统计学思考题最新版本

思考题(仅供参考) 部分题目超出范围。同学们仅作上课讲授过的题目即可 二、判断题 1、对于定性变量不能确定平均数.( ) 2、根据组距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等都是近似值.( ) 3、任何平均数都受变量数列中的极端值的影响.( ) 4、中位数把变量数列分成了两半,一半数值比它大,一半数值比它小.( ) 5、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 6、如果x >,”,由此可以肯定B 企业生产的均衡性比A 企业好。 ( ) 18.对于分组资料,若不同时期相比,各组平均数均程度不同地上升,则总平均数一定上升。 ( ) 19.n 个同性质独立变量和的方差等于各个变量方差之和。 ( ) 20.n 个同性质独立变量平均数的方差等于各变量方差的平均数。 ( ) 21.变量的方差等于变量平均数的平方减变量平方的平均数。 ( ) 22、峰态一词是由统计学家Galton 于1905年首次提出的。它是对数据分布平峰或尖峰程度的测度。( ) 三、选择题 1、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总平均工资为( ) A 、 600元 B 、 533.33元 C 、466.67元 D 、 500元 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 A 、集中程度 B 、离中程度 C 、一般水平 D 、变动程度 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第四单元 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计算题参考答案 1.机器设备1台,3年前购置,据了解,该设备尚无替代产品。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万元,其中买价为8万元,运输费为0.4万元,安装费用(包括材料)为1 万元,调试费用为0.6万元。经调查,该设备的现行价格为9.5万元,运输费、安装费、调试费分别比3年前上涨了40%、30%、20%。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解:重置成本=9.5+0.4×(1+40%)+1×(1+30%)+0.6×(1+20%)=12.08(万元) 2.1995年1月评估设备一台,该设备于1991年12月购建,账面原值为20万元,1993年进行一次技术改造,改造费用(包括增加设备)为2万元。若定基物价指数1991年1.05,1993年为1.20,1995年为1.32,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20×1.32/1.05+2×1.32/1.20=27.34(万元) 3.评估资产为一台年产量为8万件甲产品的生产线。经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类似生产线成本为24万元,年产量为12万件。如果规模经济规模指数为0.8,求该资产的重置全价。 解:重置全价=24×(8/12)0.8=17.35(万元) 4.被评估机组购建于1999年3月,主要由主机、辅助装置和工艺管道组成,账面原值60万元人民币,其中主机占70%,辅助装置占20%,工艺管道占10%。至评估基准日,机组主机价格下降2%,辅助装置价格上升1%,工艺管道价格上升了5%。求该机组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60×70%×(1-2%)+60×20%×(1+1%)+60×10%×(1+5%) =59.58(万元) 5.某评估机构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某企业的100台某类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000万元,评估人员经抽样选择了10台具有的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50万元,经估算其重置成本之各为180万元,则该企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是多少? 解:重置成本=1000×180/150=1200(万元) 6.现有一台与评估资产A设备生产能力相同的新设备B,采用B比A每年可节约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力等40万元。A设备尚可使用5年,假定年折现率为8%,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求A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 解:年净超额运营成本=40×(1-33%)=26.8(万元)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 (1-4%)/(1-8%)*100%=96%/92%*100%=%结果表明:超额完成%(%-100%) )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元)众数为(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 加下限700+=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800-700)= 加下限:700+= 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元) 众数为(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 加下限:600+=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 (上年实际完成=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问题详解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和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他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和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 目的。 二、简答题 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 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和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 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定性数据:;定量数据:课程成绩;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2.(1)总体:市大学生;单位:市的每个大学生。(2)如果调查中了解的是价格高低,为定序尺度;如果调查中了解的是商品丰富、价格合适、节约时间,为定类尺度。(3)市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4)是用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5)推断统计。 3.(1)10。(2)6。(3)定类尺度:汽车名称,燃油类型;定序尺度:车型大小;定距尺度:引擎的汽缸数;定比尺度: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4)定性变量:汽车名称,车型大小,燃油类型;定量变量:引擎的汽缸数,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5)4 0%;(6)30%。 第二章收集数据

统计学课后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 9.对50只灯泡的耐用时数进行测试,所得数据如下: (单位:小时)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并计算向上累计与向下累计频数与频率。 (2)根据所编制的次数分布数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 (3)根据图形说明灯泡耐用时数的分布属于何种类型。 最大值=651 最下限=650 最小值=1120 最上限=1150 全距=1120-651=469 组数=5,组距=100 组限人数频率%向上累计 频数 向上累计 频率% 向下累计 频数 向下累计 频率% 650-75010、02 1 0、0250 1 750-850 40、08 5 0、149 0、98 850-950300、635 0、745 0、9 950-1050120、2447 0、9415 0、3 1050-115030、0650 1 3 0、06 10.某服装厂某月每日的服装产量如下表所示。 某服装厂X月X日服装产量表 将表中资料编制成组距式分配数列,用两种方式分组,各分为五组,.比较哪一种分组较为合理。等距式分组(不考虑异常数据) 组限频次 0-505 50-1003 100-15012 150-2007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卷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说明大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时,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复式条形统计图 2 . 六(1)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下面的哪幅图能表示六(1)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 A.B.C. 3 . 有三个数a、b、c,其中a和b的平均数最大,a和c的平均数最小,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1 .A.a B.b C.c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4 . 读图填空。

(1)(______)月的产量最多。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 (2)第二季度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比第一季度平均月产量多(______)万吨。 (3)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 5 .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0,则平均数是25,这个改动的数是. 6 . 我会统计:学校统计了中午在校用餐学生人数,三年级统计情况如下: 三(一)班:男生16人,女生12人. 三(二)班:男生8人,女生12人. 三(三)班:男生11人,女生10人. 三(四)班:男生25人,女生13人. 请你在同一张表中,把这些信息表示出来. 三(一)三(二)三(三)三(四) 班级 性别 男 女 7 .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71,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8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他们分别是、、. 三、解答题

统计学例题讲解

统计学例题讲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四章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 第十一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 值。 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例题: 要求: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 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x2=79 n=6 ∑x=21 ∑y=426 ∑y2=30268 ∑xy=1481

(1) 相关系数: 2 222 )(1 )(1 1 ∑∑ ∑∑∑∑∑-?-?- = y n y x n x y x n xy r = 说明产量x 和单位成本y 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关系。 (2)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n=6 ∑x =21 ∑y =426 ∑x 2 =79 ∑ y 2 =30268 ∑xy =1481 = (1481-1/6*21*426)/(79-1/6*21*21)= x b y a -==426/6-*21/6= 则y c = 在这里说明回归系数b 的含义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单位成本平均降低元 . (3)假定产量为6000件,即x=6时,单位成本为: 则y c = =元) . 即单位成本为: 元. 2.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 =1890 ∑y = ∑x 2=535500 ∑y 2= ∑xy =9318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Y=+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率平均增加%. 第十四章: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5.计算综合指数及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并同时指出变动绝对值、计算平均数指数。 例题1 (1)计算两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统计学思考题

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⑴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的数量规律性;⑵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1)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获取的数据和间接获取的数据;(2)直接获取的数据来自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3)间接获取的数据来源于报纸、杂志、统计年鉴、网络或从调查公司或数据库公司等处购买。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1)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等。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2)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计量,可以控制。 4、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答:(1)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点或代表值,是数据误差互相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2)是统计分布的均衡点;(3)任何统计推断和分析都离不开均值。 5、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答:(1)洛伦茨曲线是累积次数分配曲线,由(美)洛伦茨(,依据(意)帕累托(V.Pareto)的“二八原理”和收入分配公式绘制;(2)用于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 6、简述基尼系数的使用。 答:基尼系数用于反应收入分配的变化情况,取值在0~1之间 ①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分配平均;②在0.2~0.4之间,分配比较适当;③0.4 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警戒线,超过0.4,收入分配不公平。 7、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测度:⑴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的是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者数据分布的中心值;⑵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的是分布离散和差异程度;⑶分布的偏态与峰度反映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偏斜的程度以及分布的扁平程度。 8、简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答:①频率反映的是某一事物出现的频繁程度;②概率是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 ③当观察次数n很大时,频率与概率非常接近。 9、概率的三种定义各有什么应用场合。 答:⑴古典概率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⑵统计概率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完全相同;⑶主观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既不能通过等可能事件个数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 10、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联系: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是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导数是概率密度函数;(2)区别:概率密度函数的函数值是某点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函数值表示某个区间的概率。11、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描述有些什么不同? 答: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表格、函数或图形等形式来表现。最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是二项分布,此外还有伯松分布、超几何分布; ⑵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以及对应的曲线图来表示。最常见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袁卫)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第三版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4.“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一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