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材模拟试题(B)

预应力钢材模拟试题(B)
预应力钢材模拟试题(B)

第二分册建筑材料

第一篇见证取样类检测

8、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模拟试题(B)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精轧螺纹钢)模拟试题(B)

一、填空题

1 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包括、、及,直径有φ3、φ4、φ5、

φ6、φ7多种。钢绞线屈服强度与极限抗拉强度之比,即屈强比:应不小于%。钢绞线的捻向分为和两种,需在合同中注明。

2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特点是在其任意截面处都可拧上带有内螺纹的或,避免了焊接。连

接锚固简便,常用的直径有和两种。其强度等级有:等强度系列。

3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应由、、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

量不大于吨。钢绞线的直径应用分度值为mm的量具测量,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上测量次取平均值。

4 测量1×7结构钢绞线最大力总伸长率的原始标距Lo国标规定应≥mm;美国标准规定Lo≥

mm,最大力总伸长率规定不小于%。

二、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钢绞线性能结果数值应按规定进行修约,现行标准中规定A e的修约间隔为()%。

A、0.05

B、0.1

C、0.5

D、1

2 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的钢绞线的性能结果数值应进行修约,现行标准中规定R m的

修约间隔为()MPa。

A、1

B、5

C、10

D、50

3 GB/T5224-2003规定如整根钢绞线在夹头内和距钳口()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最大力未达到标准规定的性

能要求时,则该试验应作废。

A、0倍

B、1倍

C、2倍

D、3倍

4 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近似等于试样标距。当最大力总延伸率<5%时,使用()级引伸计。

A、不劣于1

B、不优于1

C、不劣于2

D、不优于2

5 预应力钢绞线试验时,弹性阶段应力速率为(),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

A、6~60mm/s

B、6~60MPa/s

C、6~60kN/s

D、6~60N/s

6 预应力钢绞线试验时,在进入塑性范围后直至Fp,应变速率不超过()。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

A、0.0025mm/s

B、0.0025MPa/s

C、0.0025N/s

D、0.0025/s

7 对于1×7-15.24mm钢绞线,各国标准中已给出了弹性模量取值为(),且不做为交货条件。

A、(195±10)Pa

B、(195±10)kPa

C、(195±10)MPa

D、(195±10)GPa

8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类。

A、1类

B、3类

C、5类

9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 p0.2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 m的()%。

A、80

B、75

C、90

D、85

10 供方每一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 MPa。

A、200

B、100

C、150

11 钢绞线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内。

A、20℃+1℃

B、 20℃+2℃

C、 20℃+5℃

三、判断题

1 现行标准GB/T5224-2003中规定的钢绞线屈强比为不小于90%。()

2 预应力钢丝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作的钢丝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50吨。()

3 GB/T5224-2003中规定的钢绞线强度级别有四档,最高为1860MPa。()

4 我国于2001年,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国家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5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一厂家、同一生产线、同一供货商提供的钢绞线组成。()

6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则判不合格。

()

四、简答题

1、钢绞线检测时,如何选择执行标准?

2、钢绞线出厂时产品标记应包含哪些内容?

3、钢绞线试验时,对试验夹具有哪些要求?

4、请问在进行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时应如何判定试验有效与无效?

5、请问预应力钢棒试验规定的试验标距为多少,应执行什么标准?

6、你做钢绞线力学性能检测时,如果无自动检测设备,采用什么方法确定钢绞线的屈服强度?(5分)

五、综合能力题(解答与操作计算)

1某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实测弹性模量为195GPa,F-ε曲线如图所示,其中线段OAB为弹性变形阶段,BC为强化变形阶段,CD为纯塑性变形阶段(负荷保持不变),DE为颈缩阶段。(1)由图解法求得图中A、B、C、D、E各点的坐标:

表:图解结果

(2)请按现行标准求出该钢绞线的主要力学性能,并判定。

实践操作能力题

2 简述图解法测定抗拉强度R m的要点。

3简述应力松弛性能试验的要点。

4 某检测单位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力学性能检测时所使用的引伸仪标距为250mm,其引伸仪的刀口是平直的并用橡皮筋固定夹持在钢绞线上,请你根据现行标准分析此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结构公称直径 (mm) 公称截面 积 (mm2) 允许 偏 差 (mm) 强度 级别 (Mpa)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负 荷 (KN)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p0.2/(KN) 最大力总伸长率 (L0≥500mm) Agt/% 每 1000m 理论重 量 (kg) 1000h松 弛率%不 大于 初始负荷 为70%公 称最大负 荷 不小于 1×7标准 型 9.50 54.8 +0.30 -0.15 1860 10291.8 3.5 432 2.5 1960 107 96.30 1860 138 124 582 11.10 74.20 1960 145 131 12.70 98.70 +0.40 -0.20 1860 184 166 775 1960 193 174 1720 241 217 1101 1860 260 234 1960 274 247 15.70 150+0.40 -0.20 1770 266239 1178 1860 279 251 1720 327 294 1500 17.80 191 1860 353 318 模拔 型 12.70 112 +0.40 -0.20 1860 209 178 890 15.20165 1820 300 270 1295 18.00 223 1820 300 255 1750 说明: 本标准是 GB/T 5224-1995标准的修改版,对应国际标准ISO 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第4部分钢纹线》。本标准与ISO 6934-4: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品种、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 —取消了I级松弛钢绞线; —提高了屈强比; —增加了附录A疲劳试验和附录B偏斜拉伸试验; —取消了1X19结构钢绞线。 本标准代替GB/T 5224-19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本标准与GB/T 5224-1995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品种、规格、强度级别;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1) 一、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1) 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1) 2.预应力钢束布置 (2) 二、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8) 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8) 2.截面净距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截面几何特性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钢筋预应力损失计算 (12) 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12) 2.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3) 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4) 4.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5) 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5) 6.成桥后四分点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 (17) 7.预应力损失汇总及预加力计算表 (17) 四、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20) 1.跨中界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0) 2.验算最小配筋率(跨中截面) (21) 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22) 附图 上部结构纵断面预应力钢筋结构图

上部结构横断面预应力钢筋结构图

辽宁工业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14年3月

一、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应该满足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应力要求下的应力要求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以下就以跨中截面在各种作用效应组合下,对主梁所需的钢束数进行估算。 (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钢束数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计算时,截面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当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则得到钢束数n 的估算公式 ) (p s pk p l k e k f A C M n +?= () 式中 k M ——使用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组合值,按任务书取用; l C ——与荷载有关的经验系数,对于公路—II 级,l C 取; p A ?)——一束715.2?钢绞线截面积,一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是2cm ,故 p A ?=2cm ; s k ——大毛截面上核心距,设梁高为h ,s k 可按下式计算 ∑∑-= ) (s s y h A I k () p e ——预应力钢束重心对大毛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p s p p a y h a y e --=-=, p a 可 预先设定,h 为梁高,150h cm =; s y ——大毛截面形心到上缘的距离; ∑I ——大毛截面的抗弯惯性矩. 本梁采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公称面积2140mm ,标准强度为 Mpa f pk 1860=,设计强度为Mpa f pd 1260=,弹性模量Mpa E p 51095.1?=。 32397.022397.0210k M kN m N m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一.目的 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性能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表面质量、尺寸、每米质量、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 GB/T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样方法 GB/T239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 GB/T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YB/T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四.职责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标准,按操作规程做好检测工作,整理数据记录,编制报告,并给出等级结果的判定。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1、表面:逐盘。 2、外观尺寸:逐盘。

3、消除应力钢丝伸直性:每盘1根,每根1米。 4、抗拉强度:每盘1根。 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每批3根。 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每批3根。 7、断后伸长率:每盘1根。 8、弯曲:每盘1根。 9、扭转:每盘1根。 10、断面收缩率:每盘1根。 11、镦头强度:每批3根。 12、应力松弛性能:每合同批不小于1根。 取样部位:在每(任一)盘中任意一端截取。 六.仪器设备 60吨试验机 七.环境条件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八.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表面检验: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2.外形尺寸检验:①钢丝直径应用分度值为0.01mm的量具测量,在任何部位同一截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②螺旋肋钢丝的导程,刻痕钢丝的刻痕长度、节距应沿钢丝轴线方向测量,螺旋肋钢丝的肋宽应在螺旋肋法向上测量③每米质量测量:钢丝单位质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3根长度不小于500mm的钢丝,每根钢丝长度测量精确至1mm,称量每根钢丝的质量,

预应力钢棒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钢棒张拉施工操作方案 一、目的 为了明确张拉施工的工作准备和施工步骤,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技术要求,特编写本施工操作方案,以此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二、材料 在本工程连续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采用PSU16-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螺纹锚具组件,质量应符合GB/T 5223.3-2005有关规定的要求,预应力钢棒锚固体系采用M17*1.5mm 支承式锚固螺母,其质量应符合GB/T 14370-2007有关规定的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制备螺旋筋、锚垫板及定位钢筋。 三、张拉施工设备 本工程竖向预应力钢棒张拉采用原精轧螺纹钢张拉千斤顶配套张拉支架进行施工,张拉设备机具包括:高压油泵、高压油管、穿心式千斤顶、张拉支架、张拉杆件及锁母、六方套筒、锁紧链钳以及其他便于施工的辅助装备。(后附张拉配件价格表)预应力张拉设备应具备有效的标定报告,以确保施工时预应力施加符合设计要求。 四、预应力张拉作业 1、预应力钢棒张拉作业应在达到混凝土龄期或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 土龄期不少于7天时,方可张拉作业; 2、预应力钢棒张拉控制应力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且张拉采用单端单支张 拉; 3、预应力钢棒张拉顺序应采用对称张拉,即每个号块对称张拉,每组钢棒对称张拉(先张 拉中间再张拉两边); 4、预应力钢棒张拉应采用“双控”控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张拉时采用 0 10%σcon 100%σcon 的张拉方法,张拉后预应力钢棒的实测伸长量与理论伸长 量误差范围在±6%以内。 五、张拉施工步骤 1、张拉工艺流程: 清理张拉锚穴清理钢棒端部螺纹安装张拉杆件安装六方套筒摆放张拉支架至正确位置安装千斤顶安装千斤顶底部锁母油泵加荷开始张拉链钳带动六方套筒锁紧锚固螺母卸除载荷千斤顶回油复位拆除千斤顶其他钢棒张拉重

预应力混凝土用未涂层的7股钢绞线的标准规范 ASTM A416 A416M-05

预应力混凝土用未涂层的7股钢绞线的标准规范 ASTM A416/A416M-05 本标准印发的是修订的A416/A416M标准,后面的数字表明标准发行时间或最新的的修订时间,圆括号中的数字表明上次修订时间,设成上标的数字标明是从修订后编辑上的改变。 本标准已被国防部相关机构批准采用。 1、范围 1.1 本规范包含两种和两个级别的7股未涂层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钢绞线。这两种钢绞线分别是低松弛的和应力全释放的(普通松弛)。低松弛钢绞线被称为标准型,应力释放的钢绞线一般不予以提供除非特别需要,或者购买者和生产者有协议。250级和270级都有最小的强度要求分别是1725(ksi)MPa和1860MPa (270ksi),各以其级别命名。 1.2在英制体系和SI体系中两者的指标都认为是标准的,在本文内,英制指标出现在括号内。由于两种体系的指标并不是完全等价的,因此,各自的体系必须独立使用。混合使用两种指标可能导致使用本规范时没有一致性。 1.3提供者要求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应用于地下锚定装置时要特别要求15.2mm(0.6-in)直径的钢绞线。 2、参考引用文件 2.1 ASTM 标准[2] A370 钢制品机械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及定义。 A981 评估预应力地下锚定装置用270级未涂覆15.2mm(0.6in)直径预应力钢绞线结合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E328 材料和结构件的应力松弛试验。 2.2美国军用标准 MIL-STD-129 可以装载和存贮产品的标记规定[3] MIL-STD-163 可以装载和存贮的钢厂出产钢产品[3] 2.3美国联邦标准 FED-STD。NO.123出厂产品的标记规定(国内机构) 3、术语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 1.现行标准:GB/T 5224-2014 本标准代替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与GB/T5224-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19丝钢绞线类别、规格、强度级别; —增加了7丝钢绞线的规格; —规定了最大力的最大值,取消供方每一次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 —将松弛试验初始力由特征最大力百分比改为实际最大力百分比,增加如无特殊要求只进行初始为70%实际最大力Fma的松弛试验,取消原初始力为60%最大力的要求; —0.2%屈服力Fpo.2值由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改为应在整根钢绞线实际最大力Fma的88%~95%范围内; —增大了部分规格钢绞线的盘径,增加重量偏差要求; —增加了钢绞线特征值附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 ISO 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第4 部分:钢绞线》编制,与ISO 6934 第 4 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

—增加了刻痕钢绞线品种; —调整了屈强比范围; —规定了最大力的最大值; —增加了附录 A。 2.1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8类。其代号为: 1)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2 2)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3 3)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3I 4)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 1X7 5)用六根刻痕钢丝和一根光圆中心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7I 6)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 (1X7)C 7)用十九根钢丝捻制的1+9+9西鲁式钢绞线 1X19S 8)用十九根钢丝捻制的1+6+6/6瓦林吞式钢绞线 1X19W 4.2 标记 4.2.1 标记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 =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公称直径15,24mm,f pk 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 1.1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 =1860Mpa,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 Mpa。 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0.75 f pk 1.2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 预应力管道成孔方法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查下表确定K、μ取 值:表1 注:摘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 根据钢绞线试验结果取得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Ep(一般为1.9~2.04×105Mpa)1.3 材料检测:

金属螺旋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7之要求检测; 锚具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329.1-1997)及《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 329.2-1997)之要求检测; 钢绞线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之要求检测 2 理论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 计算公式: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 Pp=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1 总则 1.0.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依据标准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为统一山东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本规程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丝)。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标准型钢绞线 由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2 刻痕钢绞线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3 模拔型钢绞线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2.1.4 公称直径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2.1.5 稳定化处理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2.2 符号 D——钢绞线直径; n S——钢绞线参考截面积; n R m ——钢绞线抗拉强度; F m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F p0.2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A gt ——最大力总伸长率; ΔF a——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 D ——偏斜拉伸系数。 3 分类和标记 3.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Ⅰ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1×7)C

3.2 标记 3.2.1 标记内容包含下列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3.2.2 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 4 检验规则 4.1 检查和验收 产品的检查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按表4.3.1的规定进行,需方可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4.2 组批规则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吨。 4.3 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1 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4.3.1的规定。 表4.3.1 供方出厂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2 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停产后复产时进行检验。 4.4 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4.3.1中规定的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则该盘卷不得交货。并从同一批未经试验的钢绞线盘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钢绞线不得交货,或进行逐盘检验合格后交货。供方有权对复验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组批提交验收。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形状如附录A中图1、图2、图3所示。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尺寸呢、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园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 1750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YB/T 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 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型钢绞线standard strand 由冷拉光园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2 刻痕钢绞线indented strand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3 模拔型钢绞线compact strand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3.4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3.5 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 treatment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I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过模拔的钢绞线(1×7)C 4.2 标记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2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2.1 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和确定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应满足不同设计状况下规范规定的控制条件要求, 如承载力、抗裂性、裂缝宽度、变形及应力要求等。在这些控制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满足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使用性能要求和保证结构对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对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来说,钢筋数量估算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根据结构的使用性能要求,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性或裂缝宽度限值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然后按构造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普通钢筋,以提高结构的延性。 首先,根据跨中截面正截面抗裂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要求,所需的有效预加力为: ? ?? ? ??+≥ W e A 185.0M N p S pe W 上式中:,查表2.2.7得=S M 5214.889m KN ?(S M -荷载短期效应弯矩组合设计值) S M =8697.916KN/m (S M -荷载基本效应弯矩组合设计值) W -毛截面对下缘的抵抗矩,30777.439198/cm y I W x == A -毛截面面积,26520cm A = p e -预应力钢筋重心对混凝土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p x p a y e -=,假设 mm a p 150=,则mm e p 10901507602000=--= N 7.3292073107439198.077119010 6520185.0100777.439198105214.8891N 32 3 6 pe =??? ???+???≥ (短期) 拟采用钢绞线,mm d 2.15=,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面积21139mm A P =,抗拉强度标准值 MPa f pk 1860=,张拉控制应力取 MPa f pk con 1395186075.075.0=?==σ,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25%估算。则所需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为:

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讲义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概述 ①、定义 钢绞线是钢厂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经过冷加工,再经回火和绞捻等加工而成的,塑性好、无接头、使用方便,专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材。 ②、钢绞线产品标准 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③、钢绞线的分类 有以下3类 A 、标准型钢绞线----由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B 、刻痕钢绞线----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C 、模拔型钢绞线----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④、钢绞线的结构 有以下3种 A 、1×2结构 B 、1×3结构 C 、1×7结构 图1 钢绞线结构图

⑤、钢绞线的代号 有以下5种 A、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2 B、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3 C、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3Ⅰ D、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 1×7 E、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 (1×7)C ⑥、钢绞线的标记 应包括下列5项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示例: A、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 B、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670MPa的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3Ⅰ-8.74-1670-GB/T5224-2003 C、公称直径为12.7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C–12.70-1860-GB/T5224-2003 ⑦、钢绞线的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 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GB/T5224-2003表1~3的规定。钢绞线的外形见图1。 钢绞线的盘重:每盘卷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允许有10%的盘卷质量小于1000kg,但不能小于300kg。 钢绞线的盘径: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50mm或600±

预应力钢绞线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规范 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整体性好、大跨度,减少桥面伸缩缝个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几座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谈一下长束预应力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预应力钢束的孔道位置、钢绞线是否发生缠绞现象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孔道位置不准确,改变了结构受力状态,如果曲线孔道标高变化段不圆顺还会增大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因此孔道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预应力度能否与设计的预应力度相吻合,对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阶段是否会产生裂缝都有很深的影响。多根钢绞线如果缠绞在一起,张拉时各根钢绞线受力不均匀,增大了钢绞线之间的摩阻,造成预应力损失加大。 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这些细部工作,固定钢束的井字架位置不准确或不按照规范和设计规定的间距布设,必然造成钢束位置与设计不符、有的还会在曲线变化段产生急弯(半径太小)或孔道局部偏差过大。目前仍有小部分队伍使用人工进行穿束,尤其对多根钢绞线的长束重量很大,人工穿束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工人转动钢束穿进,使钢绞线互相缠绞在一起。沈阳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桥)工程四标段共有九联连续梁,施工时固定钢束用的井字架间距为1米,梁 高1.6米,因此竖弯变化量不大,间距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时由于工

人工作不认真使井子架坐标不准确,并且采用人工穿束,束长在100米到120米不等。张拉时发现大部分钢束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 符(有的比理论值少11%),张拉过程中经常听到内部钢束缠绞在 一起后被拉开的声音,当时立即对设备进行检定,在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钢绞线计算伸长值时采用实测弹性模量,μ、κ取值按规范推荐值。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最后确定在保证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误差保证在12%以内,无疑降低了结构安全系数。 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1、张拉控制应力与伸长值 张拉控制应力能否达到设计规定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效果,因此张拉控制应力是张拉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张拉控制应力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值,但是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值过大,超过设计值过多,虽然结构抗裂性较好,但因抗裂度过高,预应力筋在承受使用荷载时经常处于过高的应力状态,与结构出现裂缝时的荷载接近,往往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将严重危害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为了准确把握预应力的施加情况,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必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因此能够提供准确的理论伸长值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有个正确理解:①预应力孔道坐标符合设计要求、曲线孔道圆顺的情况下,孔道局部偏差和预应力筋与孔道壁间的摩擦系数对理论伸长值大小 的影响不大,均可按照规范取中值。②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取值对

预应力钢材模拟试题(B)

第二分册建筑材料 第一篇见证取样类检测 8、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模拟试题(B)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精轧螺纹钢)模拟试题(B) 一、填空题 1 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包括、、及,直径有φ3、φ4、φ5、 φ6、φ7多种。钢绞线屈服强度与极限抗拉强度之比,即屈强比:应不小于%。钢绞线的捻向分为和两种,需在合同中注明。 2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特点是在其任意截面处都可拧上带有内螺纹的或,避免了焊接。连 接锚固简便,常用的直径有和两种。其强度等级有:等强度系列。 3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应由、、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 量不大于吨。钢绞线的直径应用分度值为mm的量具测量,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上测量次取平均值。 4 测量1×7结构钢绞线最大力总伸长率的原始标距Lo国标规定应≥mm;美国标准规定Lo≥ mm,最大力总伸长率规定不小于%。 二、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钢绞线性能结果数值应按规定进行修约,现行标准中规定A e的修约间隔为()%。 A、0.05 B、0.1 C、0.5 D、1 2 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的钢绞线的性能结果数值应进行修约,现行标准中规定R m的 修约间隔为()MPa。 A、1 B、5 C、10 D、50 3 GB/T5224-2003规定如整根钢绞线在夹头内和距钳口()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最大力未达到标准规定的性 能要求时,则该试验应作废。 A、0倍 B、1倍 C、2倍 D、3倍 4 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近似等于试样标距。当最大力总延伸率<5%时,使用()级引伸计。 A、不劣于1 B、不优于1 C、不劣于2 D、不优于2 5 预应力钢绞线试验时,弹性阶段应力速率为(),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 A、6~60mm/s B、6~60MPa/s C、6~60kN/s D、6~60N/s 6 预应力钢绞线试验时,在进入塑性范围后直至Fp,应变速率不超过()。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

预应力用材、钢绞线、锚夹具、波纹管B卷

2013年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上岗培训 预应力用材、钢绞线、锚夹具、波纹管(B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单位 一、单选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对1×3结构钢绞线,测量最大力总伸长率时,原始标距应。 A、≥300mm B、≥400mm C、≥500mm D、≥800mm 2、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 A、100MPa B、200MPa C、10%Fm D、20%Fm 3、钢绞线性能结果数值应按规定进行修约,现行标准中规定Agt的修约间隔为%。 A、0.05 B、0.1 C、0.5 D、1 4、GB/T 21073-2007 环氧涂层七丝钢绞线规定环氧涂层钢绞线,经拉伸试验,直到延伸率达到,涂层不应出现目视可见的。 A、1% 裂纹 B、2% 裂纹 C、1% 粘结失效 D、2% 粘结失效 5、依GB/T 5223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其标记为: 1X3 I - 8.74-1860-GB/T 5224-2003 表示。 A、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纹线 B、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三根光圆钢丝捻制的钢纹线 C、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570MPa的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纹线 D、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570MPa的三根光圆钢丝捻制的钢纹线 6、一组三根钢绞线,直径Φ15.20,强度等级1860MPa,拉伸试验时,实测屈服荷载分别为261kN、258kN、257kN。破断荷载分别为270kN、260kN、261kN,实测最大力总伸长率分别为4.2%、3.7%、3.6%,计算其最大力总伸长率分别为,,。 A、 4.2%、3.7%、3.6%; B、 4.0%、4.0%、4.0%; C、 4.0%、3.5%、3.5%; D、 4.0%、4.0%、3.5%; 7、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特点是在其任意截面处都可拧上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或锚具,避免了焊接。连接锚固简便,GB/T20065-2006规定的公称直径范围为。 A、20、25、32、40、50五种; B、18、25、32、40、50五种

预应力钢束损失量计算

预应力损失 随时间的推移,钢束的张拉应力因各种原因变小,这样,作用到混凝土上的预应力也随之变小,其原因如下: ? 施加预应力时的瞬时损失(Istantaneous Loss) 1. 锚固装置的滑动(Anchorange Slip) 2. 钢束和孔道之间的摩擦 3. 混凝土的弹性变形(Elastic Shortening) ? 施加预应力以后随时间的推移引起的损失(Time Dependent Loss) 1. 混凝土的徐变 2. 混凝土的收缩 3. 钢束的松弛(Relaxation) 后张法考虑上述六种预应力损失原因,但是先张法不考虑钢束和孔道之间的摩擦。预应力的瞬时损失和随时间的推移引起的损失之和达到初始拉力(Original Ja cking Force)的20~30%之多。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应力计算中,最重要的参数为瞬时损失后的拉力i P 和随时间推移引起的损失后的最后作用于钢束的拉力e P (Effective Prestress Force) 。i P 和e P 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e i P RP = 其中,R 为预应力的有效率(Effective Ratio),一般来说,先张法为R 0.80=, 后张法为R 0.85=

以下是对MIDAS/CIVIL 考虑的预应力损失的方法的说明: 瞬时损失 1. 锚固装置滑动引起的损失 钢束的张拉结束后,随锚固装置的不同,锚固端部会有一些滑动。因此钢束的张拉端部附近会发生张力损失,这称为锚固装置滑动引起的损失(或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这种损失不仅在后张法中发生,也发生在先张法中。不管是什么方式,都可用张拉作业时的超张应力(Overstressing)来校正。 一般来讲,因钢束和孔道之间的存在一定的摩擦,锚固装置的滑动引起的张力的损失只限于锚固装置附近即张拉端部附近,远离张拉端处,几乎没有张力损失的现象。 受锚固装置的滑动影响的张拉构件的长度set l 是摩擦损失的函数,若摩擦损失越大,其长度越小;摩擦损失越小,其长度越长(图2.46所示)。把滑移量(l ?)、钢材截面积(p A )、弹性模量(p E )三个参数相乘,等于图2.46中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下面等式成立。 三角形面积 (0.5set Pl ?) = p p A E l ? (1) 假设张拉构件单位长度的摩擦损失为p ,张拉力的损失p ?由图2.46可 知,可以表示为 2set P pl ?= (2) 由式(1)和(2)可以推导出受锚固装置滑动影响的张拉构件的长度()set l 的公 式, set l (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问题汇总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1.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存在哪两个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如何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带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降低了构件的刚度,而裂缝的开展又使处于高湿度或侵蚀性环境中的构件耐久性有所降低;二是很难合理利用高强度材料。为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需要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用钢量,这将导致自重过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大跨度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成为不可能或很不经济。 预应力混凝土是采用预先加压的方法间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克服了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缺点,可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并取得节约钢筋,减轻自重的效果。 2.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顺序,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哪两种 答: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捣混凝土的先后顺序,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种。 3.先张法施工的具体过程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先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是如何传递的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施工有何特点和适用 答:先张法施工的具体过程是:(1)张拉:先在台座上按设计规定的拉力用张拉机械或电热张拉钢筋,(2)固定:用夹具将其临时固定在台座上或模板上,(3)浇注:然后浇筑混凝土,(4)放松: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后,把张拉的钢筋放松,钢筋回缩时产生的回缩力,通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传递给混凝土,使混凝土获得了预压应力。 先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是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 这种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的方法称为先张法。 先张法施工的特点和适用:先张法施工工艺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同时,先张法不用工作锚具,可重复利用模板,迅速施加预应力,节省大量价格昂贵的锚具及金属附件,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施加预应力方法,适合工厂化成批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但是,先张法生产所用的台座及张拉设备一次性投资费用较大,而且台座一般只能固定在一处,不够灵活。 4.后张法施工的主要工序包括哪几个环节后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是如何传递的什么是后张法后张法施工有何特点和适用 答:后张法施工的主要工序是:(1)浇注:先浇筑混凝土,在构件中配置预应力钢筋的部位上预留孔道,(2)穿筋: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后,将钢筋穿过预留孔道,(3)张拉锚固:以构件本身作为支承张拉钢筋,同时混凝土被压缩并获得预压应力。当预应力钢筋达到设计拉力后,用锚具将其锚固在构件两端,保持钢筋和混凝土内的应力。(4)灌浆:最后,用高压泵在预留孔内压注水泥浆,保护预应力钢筋不被锈蚀,并与混凝土结为整体;也可不灌浆,完全通过锚具传递预压力,形成无粘结的预应力构件。 后张法构件是依靠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压力的途径不同,是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本质差别所在。 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在构件上张拉钢筋的方法。 后张法施工的特点和适用:后张法不需要台座,所以构件可在工厂预制,也可现场施工,应用比较灵活。但是,后张法构件只能单一逐个地施加预应力,工序较多,操作也较麻烦,而且,后张法的锚具耗钢量大,锚具加工要求的精度较高,成本较贵。因此,后张法适用于运输不便的大、中型构件。 5.电热张拉法施加预应力的原理是什么电热张拉法有何特点电热张拉法有何应用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

附录B:35 1、人造板 序号产品单元单元产品说明 重大 关键 设备 1 普通胶合板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分类的 II类、III类胶合板 压机* 2 刨花板(P2型)GB/T 4897-2015《刨花板》分类的P2 型刨花板 热压机 * 3 中密度纤维板(MDF-FN REG型) GB/T 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分类 的MDF-FN REG型中密度纤维板 热压机 * 4 细木工板(室内型)GB/T 5849-2006《细木工板》分类的室 内型细木工板 压机* 一、国家产业政策有关规定: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规定: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普通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单线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1万立方米/年以下的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生产线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限制类项目。企业申请以上人造板产品生产许可证,除通则要求提交的材料外,应由企业提交符合产业政策自我承诺书。承诺书中应当明示企业无2005年12月2日后新建的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单线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无2011年3月27日后新建的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普通刨花板生产装置、1万立方米/年以下的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生产线;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产品和生产装置。 二、北京市产业政策有关规定: 1.《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年版)》(京政办发[2014]56号) 2.《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京政办发[2015]42号) 三、 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 序 号 产品单元强度级别规格说明 1 热轧钢筋 用钢坯 300、400、500 范围通常为150mm× 150mm~200mm×200mm / 2 热轧光圆 钢筋 300 范围为6mm~22mm HPB代表光圆钢筋; C代表盘卷; B代表直条;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其生产工艺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其生产工艺,其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19-0.26%,Si:0.55-0.70%,Mn:0.85-1.13%,S≤0.025%,P≤0.025%,Cu≤0.20%,Cr:0.080-0.095%,Mo:0.25-0.39%,镧系稀土:0.2-0.4%,余量为Fe;镧系稀土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镧:13-19%,铈:21-24%,镨:23-25%,钕:16-20%,镝:11-14%,其余镧系元素:3-5%,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该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强度高、延性好、抗滞后断裂性强、低松弛、易焊接等优点,该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钢材节省成本。 技术要求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生产工艺,该钢棒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 0.19-0.26%,Si:0.55-0.70%,Mn:0.85-1.13%,S≤0.025%,P≤0.025%,Cu ≤0.20%,Cr:0.080-0.095%,Mo:0.25-0.39%,镧系稀土:0.2-0.4%,余量为 Fe; 所述镧系稀土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镧:13-19%,铈:21-24%,镨:23-25%, 钕:16-20%,镝:11-14%,其余镧系元素:3-5%,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用钢棒的生产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㈠按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在钢厂经过冶炼、热轧和缓慢冷却制成带有或没有 螺纹的钢棒,冶炼温度:1400-1580℃,粗轧温度:960-995℃,精轧温度:925-940 ℃,所述缓慢冷却采用斯太尔摩延迟冷却工艺,斯太尔摩入口端速度控制在 15-17m/min,出口端速度控制在27-29m/min,平均冷却速度为2-4℃/s; ㈡将轧好的钢棒送入感应加热器加热到990-998℃,加热时间3-5min; ㈢将感应加热完成的钢棒不经过保温直接用高压喷射水或淬火液进行淬火 处理,淬火冷却速度190-220℃/s,淬火冷却时间6-27秒,使钢棒温度冷却到 Ms点以下9-25℃; ㈣将淬火后的钢棒经过回火加热炉加热到590-610℃,保温5-7min;

无砟轨道板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技术

无砟轨道板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技术[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 已广泛应用于CRTSⅠ、Ⅲ型无砟轨道板,本文全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无砟轨道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技术 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的应用和发展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是由预应力钢棒、防腐润滑脂及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制作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具有承受力大、抗拉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和成本低等特点,现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生产。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以及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必然得到广泛的推广。 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的生产方法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根据其生产特点分为预应力钢棒生产及无粘结生产。预应力钢棒就其生产方法而言,目前国内多采用热轧盘条→冷拔→调质处理这一方式;无粘结生产多采用定尺剪切→滚丝→涂油、挤塑工序。 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中的技术要求 3.1性能要求 a)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采用低松弛预应力钢棒,外观不得有划伤、裂纹、折迭、结疤、油污等,其力学性能如表1: b) 无砟轨道板按照板型分为CRTSⅠ型和Ⅲ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其长度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钢棒端部螺纹采用滚压成型,螺纹中径13mm,螺距 1.5mm,螺纹公差采用6H/6g组合。 c) 预应力钢棒无粘结方式采用钢棒在线涂油、热挤塑连续成型工艺,其护套长度应与钢棒长度一致,护套厚度为1±0.2mm。防腐润滑脂在预应力钢棒与护套间厚度为0.2~0.4mm。 3.2原材料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