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用
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 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吴喜庆1,高 杰2,崔苗苗1(1.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1617;2.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摘要] 观察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九六针法围刺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1个疗程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1.88±0.54)d,对照组为(3.02±1.21)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P<0.05)。
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九六针法;阴阳;围刺;刺络拔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0.10.011[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0)10-1071-04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发生后1个月左右,皮损部位已经痊愈,但有些患者仍存在患处神经痛感,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表现为患病局部间断性或持续性地针刺痛、烧灼痛,或感觉迟钝、瘙痒等异常感觉。
这种疼痛性质通常疼痛剧烈、顽固难愈,甚至可引起患者情绪的改变,影响日常工作生活[1]。
目前临床上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类药物、止痛药,甚至激素等为主,对症效果较好,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大[2]。
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 例。
梅花针结合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梅花针连续叩刺及拔罐治疗,每天一次,治疗十天,在治疗期间给予中医护理;药物治疗组:阿昔洛韦0.2,口服,每天三次,维生素B12250vg加聚肌胞2ML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疗10天。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程缩短。
结论:梅花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梅花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护理体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急性期过后遗留的顽固性疼痛,常见于老年人,其疼痛剧烈,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疼痛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都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不完全清楚,病人痛苦重,治疗效果差,易复发;近年采用梅花针点刺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现就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组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中医康复科门诊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刺结合拔罐组和药物治疗组各例。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或继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2)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3)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4)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5)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
1.3纳入诊断标准91)符合诊断标准者;(2)年龄50岁至70岁(3)分组前没接受针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措施;(4)自愿接受治疗。
2 治疗方法2.1梅花针刺结合拔罐组采用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也称为带状疱疹)治愈后,患者仍然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在病变的皮肤区域沿着神经传导路径分布,并且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
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疼痛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
本观察旨在评估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本观察共招募了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带状疱疹治愈后仍然出现神经痛症状,并且达到了慢性程度。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西医治疗,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和外用止痛贴剂。
观察组接受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
治疗时间为连续4周,每周3次。
治疗期间,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0分钟;同时进行刺络和拔罐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
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期为6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
疼痛程度评分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范围为0到10分,分别代表无疼痛到剧痛。
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问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患者满意度评分使用五分制评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
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的观察期内,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观察组中,5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观察期内完全缓解了疼痛症状,25例患者有明显的缓解,20例患者有轻微的缓解。
而在对照组中,只有2例患者完全缓解,20例患者有明显缓解,28例患者有轻微缓解。
本观察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受到患者的高度满意。
由于样本量较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
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上运用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结果]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28例,占58.3%;好转17例,占35.4%;无效3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75%。
[结论]此方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效果显著,值得开展。
【关键词】刺络拔罐法;灸法;带状疱疹;神经痛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ort of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and moxibustion on sequelae neuralgia of herpes zoster.[Method]Apply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cupping and moxibustion to 48 cases.[Result]After 1~3courses,28 cases were clinically cured,occupying 58.3%;17 effective,35.4%;3 had no effect,6.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75%.[Conclusion]The said method has marked effect in treating sequelae neuralgia of herpes zoster.Key words: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moxibustion;herpes zoster; sequelae neuralgia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目前较难治的疼痛顽疾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苦不堪言,病程迁延,严重影响生活和生存质量。
自2004年8月以来,我科运用此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此类患者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研究采用了实验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在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讨论部分分析了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对风险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实验结果,展望了未来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研究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针联合刺络拔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临床应用,风险评估,结论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黏膜传染病,通常在感染后形成皮疹。
带状疱疹多发生在躯干一侧,呈现状如腰带一样,所以得名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皮疹可持续数周,同时伴随着疼痛。
尽管大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可以康复,但少数患者在康复后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情况,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及风险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指导。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疼痛是其主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在带状疱疹痊愈后仍会出现神经痛的症状,给患者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目前,电针和刺络拔罐疗法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痛的治疗,但其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一定数量的患者,评估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广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1. 选取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刺络拔罐配合体针治疗难治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湿 热 内蕴 , 阻遏经 络 , 于肌 肤 ; 有 情 志 不 遂 、 郁 化 溢 也 肝
火, 湿热 内蕴 以及 外感 毒邪郁 滞筋 脉所 致 。针灸 对带 状
疱 疹疗 效确 切 , 于 中西医 药物 治疗 。近年 的循 证 医学 优 研 究表 明 : 病在 针灸适 宜病 谱 中属 于 工级 病谱 , : 本 即 可 以不依 赖其 他 疗 法 而 单 独 使 用 , 且 优 于其 他 常 规 疗 并 法 [ 。针 灸 对 P 1 ] HN 的 疗 效 已 被 大 量 I 临床 实 践 所
得满 意疗 效 。
一
疼 痛基 本消失 , 部 间 断 隐痛 。考 虑 到 患 者 年 高 体弱 , 局 正虚邪 恋 , 配合 针刺 足三 里 、 遂 阳陵泉 、 支沟 、 谷 , 局 合 加 部 围刺 。每 周 3次 。治疗 2个月 后疼 痛完 全消 失 。
体 会
带 状疱疹 中医称之 为“ 缠腰火 丹 ” “ 串疮 ” 、蛇 。认 为
证 实 ' 。
般 资 料
本组 2 6例带状 疱 疹后遗 神经 痛患者 均 为针灸 科 门 诊病 人 , 中男性 l 其 2例 , 女性 1 4例 ; 年龄 最小 者 3 9岁 , 最 大者 8 0岁 ; 病程 最短 者 2 月 , 个 最长者 3年 。 治 疗方 法 局部 刺络 拔罐 加体 针治疗 。 刺 络拔罐 : 痛部 位 常 规 消毒 后 , 用 一 次性 注射 疼 使
特 色疗 法 中国民间疗法
CHI NA’ S NATUR P O ATH
1 9 2 De 2011 Vo .1 No 1 c
.
●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神经痛。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促进气血流通来缓解疼痛。
研究表明,接受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建议进行连续多次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舒缓和改善。
【关键词】电针,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痛, 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 疼痛, 感染, 并发症, 疗程, 结论.1. 引言1.1 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症状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神经导致神经炎症反应所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特点是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常在带状疱疹发病区域呈现。
患者常反映疼痛伴随着灼热、刺痛、麻木等不适感,甚至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最为突出和持久的症状。
疼痛常伴随着皮肤区域的感觉异常,如触痛、痒感或麻木。
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的疼痛,而有的人则可能经历持续剧痛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还会带来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正文2.1 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结合了电针和刺络拔罐两种传统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
电针是指通过针头传递电流,刺激身体的经络穴位,起到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而刺络拔罐则是通过在患部划破皮肤,将玻璃罐吸附在皮肤表面,通过真空吸引来刺激患部经络,加速病理物质的排出,促进病灶的康复。
由于电针联合刺络拔罐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
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25例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 般 资料
本组 2 5例 , 其 中男 l 5例 , 女 1 0例 ; 年龄 5 5岁 一8 1 岁, 平 均 6 6 . 5岁 ; 病程最短 1 个月, 最长 5个月。 1 . 2 诊断标准
状疱疹 , 经治疗疱疹愈 , 但右胁肋疼痛未缓解 , 经 中西药物治疗未 见 明显好转 , 右胁肋部 阵发性 闪电样 、 针刺样疼痛 , 舌淡紫 , 苔黄 腻, 脉弦滑 。既往有 嗜饮酒史。诊断 : 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 。 取肺俞 、 心俞 、 膈俞 、 肝俞 、 脾 俞、 日月 、 期门 , 相应 胸段夹脊 穴 ( 第 3 、 5 、 7 . 9 、 1 1 胸椎棘 突下 旁开 0 . 5寸 ) , 支 沟、 阳陵泉、 太 冲、 合谷 、
本组 2 5例患者 , 临床痊 愈 l 9例 , 占7 6 . 0 o% ; 显效 4例 , 占 1 6 . 0 0%; 有效 1 例, 占4 . 0 0% ; 无效 1 例, 占4 . 0 0% 。总有效率
9 6. 00 % 。
4 典型病例
李 ×, 男, 7 2岁 , 2 0 1 2年 5月 9日初诊 。 自述 : 3个 月前患带
足 三里 , 施 用 提 插捻 转 法 , 虚补实泻 , 留针 3 0 m i n 。 同时 温 和 灸 相 对应夹脊穴( 第3 、 5 … 7 9 1 1 胸椎 棘突下旁 开 0 . 5寸 ) 3 0 mi n 。上 述针刺温和灸施术完毕后 , 休息 1 0 mi n , 出针后 在肋 间神经痛 的 区域选择阿是穴 , 常规消毒后 , 用一次 性无菌注射针头 刺络 出血
( 广 西 中 医药 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针 灸科 , 广 西 南 宁 5 3 0 0 2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用
目的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配合刺络拔罐。
结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满意。
结论刺络拔罐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能够有效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有效缩短病程,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Stab winding cupping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of heritage neuralgia after herpes zoster.Methods the 13 cases 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with stab winding cupping.Results 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effect is satisfied.Conclusion Stab winding cupping method is simple,low cost of treatment,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inflammation,relieve pain,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to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Stab winding cupping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持续亚急性期(30~120 d)和慢性期(超过120 d)慢性神经病综合症。
PHN好发于中老年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目前常用止痛,镇静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依赖性强,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
刺络拔罐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常规治疗PHN,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26例PHN患者,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男,11例,女5例,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7~72岁,病程1~6个月。
受累的有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排除并发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部位,患有神经、内分泌等疾病。
已经明确了解有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注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1.2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在疱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疱疹皮损及周围表皮出血为度,在根据疱疹面积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玻璃罐,闪火法在点刺处拔罐,暂罐7~10 min,排放3~5 ml淤血,用无菌棉球擦净血迹,1次/d,7 d为1个疗程。
治疗组静滴阿昔洛韦注射液0.5 g/d 抗病毒治疗,1次/d,7 d为1疗程,外用阿昔洛韦软膏。
1.3效果观察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感觉轻,显效、疼痛基本缓解,好转,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无效:疼痛缓解不明显。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比较,治疗组16例,痊愈3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66.2%。
对照组在减轻神经疼治疗痊愈1例,顯效3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40%
带状疱疹病患者绝大部分因难以忍受疼痛,从而产生烦燥的情绪,医生护士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听其倾,详细讲解本病病因,带状疱疹病的发展进程和影响因素,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心气调和,忌忧思烦恼,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3讨论
带状疱疹患者中有15%的患者会发生PHN,疼痛表现为酸痛、烧灼、刀割样痛,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及氦氖激光,超短波等物理治疗,这些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无法持续并且效果不甚满意,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湿热余毒未清,蕴滞肌肤,气血受阻,不通则痛。
故我们科室采用刺络拔罐综合疗法,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刺络拔罐拔出大量毒液及淤血,有祛邪解表,泄火解毒,祛瘀通络,调整气血等功效。
再者,负压和刺络产生的机械刺激作用,通过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对神经体液,精神活动的调节,改善血管机能,改善血液成份,促其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刺络拔罐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治疗费用低,依从性强,减轻疼痛,有效缩短病程,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达到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元存.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08):134.
[2]孙泽军.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5).
[3]任珊.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1):72-73.
[4]张燕梅,彭海霞,何念善.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瘀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165-167.
[5]李力.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