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

合集下载

中药拔毒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2例疗效观察与护理干预

中药拔毒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2例疗效观察与护理干预
1 8 8
1 资料 与方 法
北方药学 2 0 1 3 年第 1 0 卷第 4期 分析 , 具体情况如下 : 在治疗组 的 1 4 位并发症 患者 中 , 出现恶 心的 4例 、 疼痛 的 3例 、 呕吐的 2例 、 低氧的 2 例、 寒颤 的 2例 和 心 律 失 常 的 1例 ,所 占 比例 分 别 为 2 %、 1 4 . 2 9 %、 1 4 . 2 9 %和 7 . 1 4 %,没有出现苏醒延迟和躁动 的患者 ; 而在对照组 的 4 2 位患者 中, 出现恶心 的 9例 、 疼痛 的 8例 、 呕吐的 6 例、 低氧 的 5例 、 寒颤的 4例 、 心律失常的 4例 、 苏醒 延迟 的 3例 和躁 动 的 3例 ,所 占 比例 分别 为 2 1 . 4 3 %、
见表 1 。
表 1治疗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效果分析[ ± s 。 n ( %) 】
[ 3 ] B e r n s t e i n M, B a mp o e J . S u r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r s u r g i c l a e v o l u —
1 9 . 0 5 %、 1 4 . 2 9 %、 1 1 . 9 0 %、 9 . 5 2 %、 9 . 5 2 %、 7 . 1 4 %和 7 . 1 4 %。
1 . 1 一般资料 : 共计患者 1 2 8例 , 其 中, 男7 2例 , 女5 6例 , 年龄 5 ~ 5 0岁 , 平均年龄为( 3 6 . 4 + 8 . 9 ) 岁; 病患情况多样 , 有脑部积水 3 8例 , 肿瘤 2 3例 , 神经痛 1 1 例及脑血 管疾病 3 2例 , 还有其他 神经外科疾病 2 4例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 4 例 。两组 患者在性别 、 年龄及 其他 相关 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可 比 性( 0 . 0 5 ) 。 两组患者的选择标准 : 手术前均采用了全麻 , A S A

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治疗:口服更昔洛韦、维生素B1、双氯芬酸钠及肌注维生素B12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5天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关键词:刺络拔罐中药湿敷带状疱疹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1】。

临床表现为单侧沿神经分布的不规则红斑、疱疹、呈粟粒大小的透明水疱,伴有烧灼感和神经痛。

治疗上以更昔洛韦、胸腺肽、干扰素为主,具有肯定的疗效,但常遗留后遗神经痛。

自2016年4月~9月以来,我科采用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64例,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现将实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6年4月至9月中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7.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1±6.3)岁。

病程1~7天,平均4.3天,皮损分布情况:胸背部30例、腰腹部3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肺、肝、肾脏疾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各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1)皮损多簇集成群,常单侧分布,带状排列。

(2)皮损出现之前常先有局部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热。

(3)自觉疼痛难忍。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更昔洛韦0.25g,3次/日、维生素B110mg,3次/日、双氯芬酸钠75mg,1次/日及肌注维生素B120.25mg,1次/日,外用炉甘石洗剂4次/日;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刺络拔罐及中药湿敷治疗。

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

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

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杨晶【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ricking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0 cases was treated by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ricking and cupping.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Western medicine antiviral acyclovir, Fenbid pain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P<0. 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ricking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刺血拔罐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30例

刺血拔罐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30例
经络 腧穴 , 产 生温 热效 应 , 通过 疏 通 经 络 、 宣 导气 血 而
痹阻, 经 筋功 能 失调 , 筋 肉失 于约束 而 出现 喁僻 。面瘫
包括 眼 部及 口颊 部 筋 肉症 状 , 由于 足 太 阳经 筋 为 “目 上 冈”, 足 阳明经 筋 为“目下 冈 ” , 口颊 部 主要 为手 太 阳 和手 、 足 阳明经 筋所 主 , 因此 , 口眼 喁斜 主 要 为 上述 四 条经 筋 功能 失调 所致 。治 宜疏 经通 络 、 行气 活血 、 疏调 经筋 。 取 面部 诸经 经 穴并 用 穴 位 透 刺 法 , 加 强 了面 部诸
轴 索变 性 。 中医学认 为 劳作 过度 , 致使 机体 正气 不 足 、 脉 络空 虚、 卫 外 不顾 , 风寒 或 风 热 乘 虚 人 中 面部 经 络 , 致 气 血
位本 身 活血通 络 的作用 , 又有 药 物直接 改 善神经水 肿 , 使损 伤 的神经 尽快 修 复 , 从 而使 疗 效 明 显提 高 。 电针 断续 波 常用 于治疗 痿证 、 瘫痪 , 它 能使 肌 肉有 节律 地 收 缩, 提高 肌 肉组织 的兴 奋 性 , 且刺激作用较强, 肌 体不 易产 生 电适应 。特 定 电磁 波利用 远红 外线 照射人 体 的
( P< 0 . 0 1 ) 有显著意义。结论 刺血拔罐中药外敷联合T D P治疗带状疱疹与服用阿昔洛韦比较有更好的疗效, 且无副作用。
关键词: 蛇 串疮; 带状疱疹; 梅花针; 刺血拔罐; 中药外敷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6 . 0 6 2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 0 6 . 1 1 9 7 - 0 2

刺络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

刺络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

2 O・
J u a o E t n l h rp f C e 0 0 1 ( o rl f x ra T e yo T M F b2 1 , 9 1 n e a
刺 络 拔 罐 加 中药 外 敷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3 O例
莫 黎
江永 45 0 ) 2 40
( 南省 江永 县 潇 浦镇 卫 生 院 , 南 湖 湖
2 4岁 一 9 ; 6 岁 病程 3d~ 。排 除标 准 :5岁 以上及皮 损在头 8d 6
面部 者 。 两组 性 别 、 龄 、 程 等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年 病 ( 0 0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2 治疗方 法
2 1 治疗 组 . 皮 损 局 部 用 7 酒 精 常 规 消 毒 , 燃 酒 精 灯 , 烧 红 的 火 5% 点 用
33 疗 效 标 准 .
l 临床资 料
6 o例患者均来 源于 20 06年 1 2月 ~ 0 8年 8月我院 门诊 , 20
符合《 皮肤性病学》 …中带状疱疹 的诊断标准 , 按照 就诊 次序随
机分 为 两 组 。 治疗 组 3 O例 , 2 男 0例 , 1 女 O例 ; 龄 2 年 8岁 ~ 5 6 岁; 病程 2 d~7 d 。对 照 组 3 0例 , 1 男 9例 , 1 女 1例 ; 龄 年
4 讨 论
带状疱疹在中医外科称 为“ 腰缠火丹” “ 、 蛇串疮 ” 。中医 等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学认为 , 本病主要 由七情内伤 , 饮食失调 , 肝胆不 和, 气滞湿郁化
火, 湿热火毒郁阻经络外攻皮肤所 致。本法 中外敷药均 为清热
3 疗 效分析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
不 符 合 上 述 标 准 的 为无 效 。
结 果
作用 , 这些 对 防止 糖 尿病 并 发症 都 有好
处 。有报道 , 澳大利 亚科 学家给白鼠连续
注射黄连素 3个星期 , 结果发现其体 内的
血糖下降约 5 % 。选用 黄连素联 合 口服 0 降糖药 物或胰 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取得 较好效果。至于远期疗效 、 药理机理及长 期使用的不 良反应有待进 一步研究证实 。
di 1.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病例 3 5例 , 中男 l 其 5例 , 2 女 O例 。 治疗方法 : 所有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 病饮食及运 动治 疗。对服 用 的降糖药 物 或胰岛素维 持 以往 使用药 物 的种 类及 剂 量不变 。同时给 予黄连 素每 次 05 , 、 .g早 中、 晚三餐餐前 服用 。所 有患 者均监测 服 药后第 7天 、4天 、0天的空腹 及餐 后 2 l 2
例 1患者 , ,0岁 , : 女4 汉族 ,00年 4 21 月 1 日初 诊。右侧 胁肋部 疼痛 5天 , 9 局
部皮疹 2天 , 间疼痛尤剧 , 夜 睡眠不安 , 心 烦易怒 , 口干苦 , 查右侧 沿第 6肋 间神经 分布 区可见成 簇红斑 水疱 , 疱液 清亮 , 局
疱疹患者 3 2例 , 年龄 4 7 0~ 0岁 , 平均 5 5 岁; 2 女 0例 , 1 。腰 背部 2 男 2例 9例 , 头
中药 内服 外敷 配合 刺 络拔 罐治 愈 带 状疱 疹 3 2例
翁 舸 茹 先 姑 ・ 麦 提 依 明 麦
皮损 消退 后 , 留有 神经 痛的后 遗症 , 可 达
数月 之久 。⑤一般极少 复发 , 免疫功能低 下, 或恶性肿瘤患者可复发。⑥ 由于机体

针刺拔罐和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针刺拔罐和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针刺拔罐与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刘吉玉带状疱疹一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们国家民间有多种名称,如“蛇丹”“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蛇盘疮” “缠腰龙,,“蜘蛛疮”等。

这是一种伴随猛烈的神经痛的皮肤病,假如治疗措施不得力,可能造成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苦痛。

一、带状疱疹的致病因素急性带状疱疹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为感染湿热毒邪(西医学称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一为正气虚弱(即西医学的免疫力低下)。

毒邪和正气虚弱可以相互为因,毒邪的感染是发病不行缺少的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基础。

正气虚弱的缘由有多种,如劳倦过度、嗜酒肥甘、久病体虚、情志不遂等均可导致正气虚弱,这就给湿热毒邪供应了致病的必要条件,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临床上大面积的带状疱疹重症患者多是年老体弱者。

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清晰急性带状疱疹的发生及病理机制: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埋伏在那里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到损伤或抑制而发生功能低下时即可激活病毒在感觉神经末梢快速增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而发病。

由于病毒主要侵害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猛烈苦痛。

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特征一般应是猛烈的神经痛、节段性水疱疹、皮疹多沿某一四周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舐神经支配区域。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5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患处常首先消失潮红斑,很快消失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快速变为水疱,疱壁紧急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四周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消失,老年患者常较为猛烈。

刺血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刺血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备用 。
分发 挥 经穴 和药 物对 疾 病与人 体 的综 合效 应 , 进而 调整 和改 善 机体 机 能与病 变 组织 的病 理状 态 , 使 体 内 的气 血
通畅, 直至 已经 发 生 功能 障碍 的生 理 活 动 恢 复 正 常l _ 4 j , 加快 了神经性 耳 鸣患 者 临床症 状 的改 善 。
通络、 活血通 窍 之功 效 。
最小 1 9 岁, 最大 7 6岁 。病程 最短 4 d , 最长 2 1 d 。 诊断标准 : ① 皮 疹 出 现 前 常 先 有 皮 肤 刺 痛 或 烧 灼
痛; ② 皮 损 多为 绿 豆 大小 的 水 疱 , 呈带状分 布 , 重 者 可
破 溃成 片 , 发 于头面 部者病情 往往 较重 ; ③ 自觉 疼 痛 明显 , 可 有 难 以 忍 受 的 剧 痛 或 皮 疹 消 退 后 遗 留 神
经痛。 治 疗 方 法
单 唾液 酸 四 己糖 神 经 节 苷 脂 钠 与 神 经组 织 有 较 强 的亲 和力 , 可 以通过 血脑 屏 障 , 与 神经 细胞 膜相 结合 , 促
进受 损 神 经 的 功 能 修 复 , 维 护 细胞 膜 上 C a 抖一 Mg 一 ATP酶及 Na K+ - AT P酶 的活性 , 通 过 促 进 各 种 形 态、 生化、 组化、 神经 生理 及 行 为参 数 的改 善 , 最 终 可 以 加速 神 经修 复 , 最大 限度 恢复 原有 的 神经功 能 l - 3 ] 。穴 位 注 射通 过针 刺 和药 物 的双 重 作 用 , 激发经络穴位 , 以充
肤组 织 中的气 血得 以 疏通 , 引邪 外 出 , 祛 瘀 生 新 而 达 治
疗 目的 。
( 辽 宁 省 大 连 普 兰 店 市 中心 医 院 , 1 1 6 2 0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3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女20例,男12例。

腰背部29例,头面部3例。

诊断标准:①可有乏力,局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②皮损表现为局部红斑,迅即出现成群丘疹小水疱,周围红晕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③皮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为单侧,一般不超过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④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年龄愈大疼痛越剧,老年患者当皮损消退后,可留有神经痛的后遗症,达数月之久。

⑤一般极少复发,免疫功能低下,或恶性肿瘤患者可复发。

⑥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状态不同,临床表现有顿挫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及内脏型带状疱疹。

方法:①内服方药组成:大青叶15g,紫草15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马齿苋20g,龙胆草9g,柴胡10g,当归10g,元胡10g,黄芩9g,板兰根9g,青皮10g,茵陈20g,车前子10g,丹皮9g,炒山栀9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②外敷药组成:大黄60g,冰片20g,蜈蚣20条。

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并TDP或微波照射。

③刺络拔罐:刺络法:是用三棱针等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拔罐法: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和方法。

拔罐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②好转:皮损消失,但仍遗留神经痛。

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

例1:患者,女,40岁,汉族,2010年4月19日初诊。

右侧胁肋部疼痛5天,局部皮疹2天,夜间疼痛尤剧,睡眠不安,心烦易怒,口干苦,查右侧沿第6肋间神经分布区可见成簇红斑水疱,疱液清亮,局部触痛,舌红略暗,苔黄微腻,脉细弦。

予以上方法治疗8天,红斑水疱消失,疼痛消失,局部仅遗留轻微色素沉着。

例2:患者,男,46岁,汉族,2010年6月7日就诊,以右侧胁肋部痒痛1周,局部红斑水疱3天,疼痛剧烈伴瘙痒,不敢碰触,轻薄衣物接触亦觉疼痛,夜间疼痛不能睡眠,口干苦,大便干结,舌暗红苔黄腻,右侧季肋部沿第10肋间神经分布区有红斑水疱,已有破溃。

查血糖高,确诊为带状疱疹,2型糖尿病。

给予上述治疗10天,疼痛
及红斑消失,水疱结痂干枯。

随访病情痊愈。

讨论
本病春秋季常见,多发于成年人。

临床多见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疼痛剧烈,以实证为多。

多出现于胁肋部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以上区域为肝胆经脉循行部位,为湿热火毒,蕴于少阳、厥阴经脉,气血郁而不行,不通则痛,外发肌肤,发为红斑水疱。

故治疗中药以泻肝胆实火,佐以清热利湿;外敷中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配合三棱针刺络法,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配以拔罐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清热拔毒,消肿散结为治疗原则,用自拟方加减治之,方中以大青叶味苦性大寒清热泻火解毒为君药,以紫草、龙胆草、蒲公英、板兰根、败酱草清热解毒为臣,以黄芩、茵陈、车前子、马齿苋、桅子清热利湿为佐,因湿热内蕴,经脉气血瘀滞,故以当归、元胡、青皮、丹皮和血行血、活血散瘀亦为佐药,柴胡在本方中为使药可引诸药入肝胆经以加强治疗作用。

配合大黄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冰片味辛清热通络,蜈蚣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三药外敷,可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刺络拔罐治法可宣泄湿热,通络止痛。

以上诸法联合应用,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