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

【篇一: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数控车工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的等级要求。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及现场工艺分析能力的培训,注重对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控加工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了解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

生产实际的

需求紧密结合,突出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培养目标

依据数控加工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培训,使受训学员达到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

1、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与数控车工专业操作技能相适应的理

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维护技术、cad/cam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具有一定

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开发能力和数控加工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

职业素质。

2、操作技能

三、培训对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参加培训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高级技

师的人员,必须是从事本专业或准备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且必须具

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才能参加相应职业等级的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考试。

1、高级工

①、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

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②、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③、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培训为目标的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④、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技师

①、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②、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本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③、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含本科)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④、在企业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3年以上的助理工程师。 3、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四、教学要求

1、数控车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 2) 工艺准备 3) 程序编制

4)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 5) 工件加工 6) 机床控制基础知识 7) 生产管理 8) 职工培训 9) 四新知识

2、数控铣及加工中心操作工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 2) *工艺准备

3) *计算机辅助程序编制 4) *程序编制

5) 机床维护及精度检查 6) *工件加工 7) 生产管理 8) 职工培训 9) 四新知识

根据要求设置了九个方面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两部分,在实施理论讲解时,注重技能实操训练。具体安排见教学大纲。

(二)、数控车工培训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及教学课时的要求,本培训大纲对九项知识点分别安排了30项培训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课时。这30项培训内

容中包含了理论讲授和技能实操训练。技能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48%~58%之间。为了教学与选用教材的方便,把项培训内容归纳为9门课程及4个讲座。

【篇二: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

cad、pc等先进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

据《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中对装配钳工高级技师的理论知识要求

型、稀

握机床液压系统安装、

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cad、pc等先进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2、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装

配钳工高级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

二、培训对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

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考试。①、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3年以上②、取得相关专业助理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

三、教学要求 1、装配钳工理论知识教学要求 1) 基础知识 2) 工艺准备 3) 机床液压系统

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4)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5) 装配质量检验 6) 新技

术应用 7) 专业英语基础 2、操作技能要求

1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2 四、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数320课时理论知识授课160课时操作技能练习160课时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

各项工作。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教学要求培训内容理论知识技能练习备注基础知识管理知识 10 —培

训教学的基本方法 10 —工艺准备读图与绘图 6 —坐标镗床部件装配工艺 6 —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液压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

8 液压系统的调试 8 8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 8 8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数控机床的结构 4 8 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 6 8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 8 装配

质量检验磨床加工表面波纹分析 4 18 刨齿机常见分析 4 18 噪声的检测 4 12 铁—渗

碳体相图 10 12 铸铁的热处理 12 20 零件的探伤检验法 8 12 新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

设计基础 6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4 —机电一体化概念 4 —专业英语 16 —课

时小计 140 140320、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1、基础知识 11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

握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知识和培训指导的知识。 12 教学内容 1

1

量管理知识。

2 2 1

2

训。 13 教学建议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实例讲解。 2、工艺准备 21

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

设备装配工艺的编写。 2

标镗床传动系统图。 2

22 教学内容 11 1

3

tk4163b型单柱数控坐

2

的总装配工艺。 23教学建议采用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

3、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31 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

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 32 教学内容 1 1

2 3 4

5 2

1

前检查。 2

3 3 1

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

法。 33 教学建议采用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

4、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41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 42 教学内容

1

结构

2

3

5、装配质量检验 51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

— 52 教学内容 1纹磨床加工试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分析

2

噪声、加工波纹的分析

3 4—渗碳体相图分析

5

理 6 53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是掌握现代生产及制造技术的一些基

本概念。 6、新技术应用 61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

知识。 62 教学内容 1 1 2cad系统的硬件

3

cad系统的软件 4autocad2006应用软件 5(capp)

2 3 1

2

品的主要特征 3 4 教学重点是掌握现代生

产及制造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7、专业英语基础 61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

象读懂机械图样、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资料上的英文标准。 62 教学内容

1

机械图样用语 2 1 2产品说明书 3 1

2四、操作技能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1、教

学要求

通过培训

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2、教学内容 21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

调试及故障排除 1 1

2

路的安装和要求

3 4 5的清洗。 2

1

车前检查。 2

3 3 1

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

法。 4 1

2 2.2、、装配质量

检验 51 教学要求

1

2

振动、噪声、加工波纹的分析 3 1 2

3

低噪声的途径 4—渗碳体相图分析 5 1 2

3 6 1 2x

射线探伤 3

4

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汽车驾驶员培

训教学大纲第第第第1章章章章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相关知识学习要点学习

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 1.叙述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 2.叙述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简单叙述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4.正确描述常用半导体元件的

结构、符号、特性与功用 5.叙述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的应用 6.正确描述汽车典型液压、

液力元件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7.正确描述汽车燃料、润滑材料的使用性能 8.叙述汽车

轮胎的正确使用方法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2.正确识读简

单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 3.会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4.会分析简单的液

压系统和液力系统 5.能用正确的方法排除液压系统常见故障 6.会合理选用燃、润料 7.会

进行汽车轮胎换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1机械识图(高级)

1.1.1机械识图基本知识 1.1.2零件图 1.1.3 装配图的识读 1.2电子技术基础(高

级) 1.2.1半导体知识 1.2.2 放大电路基础 1.2.3 开关电路基础

1.2.4 电脉冲、电波形、电

信号 1.2.5 集成电路 1.2.6微机简介 1.2.7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1.3液压技术基础(中级) 1.3.1液压系统的组成: 1.3.2 液压传动的优点: 1.3.3 液压基本回路 1.3.4液力

传动简介 1.4汽车运行材料(中级) 1.4.1燃料 1.4.2 润滑材料1.4.3工作液 1.4.4

轮胎1.5车辆技术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车辆技术管理(技师) 1.5.1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1.5.2车辆选配车辆选配车辆选配车辆选配 1.5.3车辆技

术等级鉴定车辆技术等级鉴定车辆技术等级鉴定车辆技术等级鉴定1.5.4车辆使用技术管

理车辆使用技术管理车辆使用技术管理车辆使用技术管理 1.5.5运输企业安全技术管理运

输企业安全技术管理运输企业安全技术管理运输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

小结本章小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2章章章章汽车结构原

理与故障诊断汽车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汽车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汽车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1.能正确描述汽车发动

机的作用、基本结构和发动机的常用术语 2.能简单叙述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能

正确描述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装配连接关系 4.能正确叙述配气机构的组成和装配连接关

系 5.能正确叙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6.能正确描述汽车底盘各系统、各总

成的功用、基本结构 7.能简单叙述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8.叙述汽车电器设备

的结构组成、特点 9.能简单叙述充电系、点火系、起动系的基本工作原理技能点技能点

技能点技能点 1.会进行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2.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

分析与判断 3.会进行配气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4.会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 5.会进行柴油机

燃料供给系统的正确调整 6.会进行汽车传动系的装配与调整 7.会对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进行调整 8.能对离合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 9.会进行点火系的装配与调整 10.能

对点火系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1汽车概述(初级) 2.1.1汽车的分类 2.1.2 汽车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2.1.3汽车总体构造 2.2汽车发动

机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2.2.1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初级) 2.2.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中级) 2.2.3发动机新结构介绍(高级) 2.2.4柴油发动机介绍(高级) 2.2.5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师) 2.3底盘结构、工作原理、检修 2.3.1汽车底盘概述(初级)2.3.2汽车传动系(初级) 2.3.3汽车行驶系(初级) 2.3.4

汽车转向系(初级) 2.3.5制动系(初级) 2.3.6底盘常用机

件的调整:(中级) 2.3.7底盘运行中的故障诊断(高级) 2.4 汽车电器结构原理及故

障诊断 2.4.1汽车电源(初级) 2.4.2点火系(初级) 2.4.3

起动系(初级) 2.4.4照明信号仪表及总线路(初级) 2.4.5汽车电器常

见故障诊断(中级) 2.4.6汽车电器综合故障诊断(高级)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小

结本章小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3333章章章章汽车理论知识汽车理论知识汽车理论知识汽车理论知识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

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 1.能正确描述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2.能简单叙述

发动机换气过程与燃烧过程 3.能正确叙述汽车的行驶阻力 4.能正确叙述汽车燃料经济性

指标 5.能正确叙述汽车跑偏与汽车侧滑的原因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会计算发

动机的有效功率 2.会分析汽油机负荷特性曲线 3.会分析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4.会

分析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3333.1发动机工作过程和

性能(高级) 3.1.1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3.1.2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3.1.3发动机的

换气过程 3.1.4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3.1.5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3.2发动机特性(高级) 3.2.1汽油机特性 3.2.2柴油机特性 3.3汽车的动力性(高级)

3.3.1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3.3.2汽车的驱动力 3.3.3汽车的行驶阻力 3.3.4汽车行驶的驱

动——附着条件3.4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高级) 3.4.1汽车燃料经济性指标 3.4.2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能措施 3.5汽车的制动(高级) 3.5.1制动性的评

价指标及制动时的车轮受力 3.5.2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3.5.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3.5.4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及与制动状况的关系 3.6汽车的稳定性(高

级) 3.6.1汽车的纵向和横向稳定 3.6.3汽车使用中常见的行驶不稳定现象 3.7汽车的通过

性和平顺性(高级) 3.7.1汽车的通过性 3.7.2汽车的平顺性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

章小结本章小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4章章章章汽车维修

与检测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维修与检测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

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 1.能正确叙述汽车维修的定义与分类 2.能简单叙述汽车

日常维护的作业内容 3.能简单叙述汽车发动机的检测方法 4.能正确叙述汽车底盘主要总

成的检测方法 5.能正确叙述汽车电控系统的检查方法 6.能正确叙述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

使用方法 7.能正确叙述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8.能正确叙述车轮定位的检测方法技

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会使用汽车检测用量具与仪表 2.会

检测气缸的磨损、气缸

压力3.会使用汽车发动机综合分析仪4.会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执行元件好5.会进行

离合器、变速器的性能检测 6.会检测电喷发动机燃油压力教学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

学内容 4.1 汽车维修 4.1.1汽车维护 1.汽车走合期的维护(初级)2.汽

车日常维护(初级) 3.汽车一级维护 ( 中级 ) 4.汽

车二级维护 ( 高级 ) 4.1.2 汽车修理( 高级 ) 1.汽

车修理制度 2.主要总成大修的检验3.汽车大修的检验 4.汽车大

修后的道路试验 4.2 汽

车检测 4.2.1 汽车检测用量具与仪表(技师) 4.2.2 发动机的检测(技师) 4.2.3 汽车底盘主要总成的检测(技师) 4.2.4 汽车电控

系统的检测 ( 高技 ) 4.2.5 汽车不解体检测( 技师 ) 本章小结本章小

结本章小结本章

小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5555章章章章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习要点学

习要点学习要点学

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1.能正确叙述电控发动机分类、组成及优点 2.能简

单叙述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能简单叙述

电控发动机进气系统、点

火系统的作用及原理 4.能正确叙述电发控动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

成 5.能简单叙述自动变

速器的结构组成 6.能正确叙述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 7.能正确叙述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方法 8.能简单叙述汽车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组成 9.能正确叙述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基本组成

10.能简单叙述读取故障码和清除故障码的方法 11.能简单叙述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

(ccs)的作用及优点 12.能简单叙述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 13.能正确叙述汽车空调系统的

组成和分类 14.能简单叙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 15.能简单叙述安全气囊使用的

注意事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会使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用检测诊断仪器

2.能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进行检测 3.能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判断并排除 4.能正确使用自动变速器 5.能正确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位 6.能正确读取故

障码和清除故障码 7.会使用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 8.会操作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教学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5.1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5.1.1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

射系统( 技师 ) 1.电喷发动机分类、组成及优点 2.燃油供给系统3.进气系统 4.点

火系统5.控制系统 5.1.2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技术 ( 高技) 5.2自动变速器( 技师 ) 5.2.1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2.2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检查 5.3汽车防抱死

控制系统 5.3.1ab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师 ) 5.3.2 asr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高技 ) 5.3.3eps控制系统( 高技 ) 5.4汽

车自诊断系统 ( 技5.4.1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基本组成 5.4.2读取故障码和清除故障码 5.5 汽车其他控制系统 5.5.1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 (ccs) ( 高技) 5.5.2 汽车防盗系统( 高技) 5.5.3电子控制悬

架系统( 高技) 5.5.4汽车安全气囊 ( 高技 )

5.5.5汽车空调 ( 高级 )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小

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6章章章章交通工程基础交通工程

基础交通工程基础交通工程基础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

点知识点 1.能正确叙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 2.能简单叙述道路交通特性研究内

容 3.能正确叙述平面交叉口的形式与交通安全 4.能简单叙述保证交通安全的主要途径

5.能简单叙述汽车防火与静电安全的措施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能按照交通法

规正确驾驶车俩 2.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3。能进行汽车降低排放的治理教学内容教学内

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6.1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及发展 ( 中级 ) 6.1.1道路交通的特点

6.1.2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6.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6.1.4交通工程学的建立与发展 6.2

道路交通特性 ( 中级 ) 6.2.1人的特性 6.2.2车辆特性 6.2.3道路特性6.3

道路的基本知识 ( 中级 ) 6.3.1道路的定义 6.3.2道路的分类 6.3.3道路的构

成 6.3.4道路的线形 6.3.5平面交叉路口 6.3.6高速公路 6.3.7视距6.3.8道路通行能力 6.4

交通管理与控制( 高级 ) 6.4.1概述 6.4.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内容

6.4.2.3法

规管理 6.4.3交通管理 6.4.4交通控制 6.5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初级 ) 6.5.1

交通安全 6.5.2环境保护 6.6汽车防火与静电安全( 初级) 6.6.1汽车火灾 6.6.2

车辆静电安全 6.6.3汽车消防知识 6.6.4危险化学品常识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

小结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思考第第第第7章章章章操操操操作技能训

练与考核作技能训练与考核作技能训练与考核作技能训练与考核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学习要

点学习要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 1.能正确叙述各项场地驾驶的操作要领 2.能正

确叙述各种道路驾驶的操作要领 3.能简单叙述汽车一般电路故障检查步骤 4.能简单叙述

汽车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方法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技能点

1.能按照场地驾驶的考核

要求正确操作 2.能按照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能的考核要求进

行故障排除教学内容教

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7.1汽车驾驶员操作技能 7.1.1 场地驾驶1.限时公路掉头(初级) 2.百米加减档及定点停车 3.场内综合

驾驶(初级) 4.锯齿形驾驶(中级) 5.快速换档(100m直线加

速行驶和倒车6.汽车列车公路掉头(中级) 7.快速移位及长距离倒

车(高级) 8.汽车列车长距离倒车(技师) 9.“s”

型路线行驶与倒车(高级) 10.稳定性驾驶(技

师) 7.1.2道路驾驶 1.坡道起步(初级) 2.冰雪路面的驾

驶(中级) 3.沙漠地区的驾驶(中级) 4.越

野车的驾驶(中级) 5.汽车列车的驾驶(高

【篇三:高技能人才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技能人才

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我市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动我市资源城市转型和跨越式

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市委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的要求,现结

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高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合理流动、社会

保障等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

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

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

动高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业产业大军的

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力量,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实施我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逐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就业的转换器,也是成为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助推器。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高技能人才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努力开创我市高技能人才工

作新局面。

三、工作内容

以启动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两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开展三项技能比赛为重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薪酬待遇机制、表彰奖励四大机制,在一些新的重点领域中取得突破,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切实为地方

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一)定向扶持,启动一个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

现代化企业需要的高水平技术工人和后备人才,建立全市高技能人

才专项扶持基金。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一个青年高高技能人才培

养计划,选优培训100名高技能人才。年龄:16-40周岁之间,条件:具有中级高技能(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生产服务一线工作技术工人,或具有中级高技能(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或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专业:普通车工、普通铣工、电焊、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以及数控等。由市职业技术学院

承担培训教学工作,从市高技能

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中列支。计划到“十二五”期末,我市高技能人才

达到3.6万人以上,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劳动者比例力争达到30%,并带动中、初级高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高技能劳动者比例

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二)整合资源,建立两个高技能人才基地。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

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院校和培训机构,整

合各类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市xx职业技术学院、xx

理工学院、xx技工学校、大型企业集团探索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

养基地,实施“首席技师”、“高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制度。培养

范围为技术含量较高、培养需求较大的企业主体工种、针对单项技

术的专项职业能力培养项目。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

地,一般有效期为3年。在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基础上,重点

在xx工业园区开展选树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争

取省市资金扶持力度。

同时,市政府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扶持力度,对培养基地

自主开发培养项目给予一定的开发经费支持,标准是每个培养项目

1-3万元。对培养基地组织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岗

位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的培训、职业高技能鉴定补贴,补贴范围为中

级以上等级的通用工种人员。对建立首席技师

制度的培养基地,以每名首席技师5000元的标准给予培养基地工作

经费资助。

——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经认定设立的公共

实训基地名称由“xx市+名称或区域+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组成。公共实训基地是公益性实训平台,主要是面向未能就业的大中专毕

业生开展公共训练、高技能培训,并承担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紧缺高

技能人才的培训和高技能鉴定。第一批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拟

在xx、xx、xx等10家大型企业挂牌建立。

同时,结合我市创造条件,落实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通过承担政

府培训项目等方式,规范合理地获得政府公共职业培训补贴经费的

支持。暂不具备条件开展免费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对所提供的服务,可向财政、物价部门申请核定收费项目和标准,适当收取培训

或鉴定成本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管理,支出

通过预算申请。

(三)大力选优,开展三大技能比赛。为激励职工自觉钻研业务高

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发现和选拔不同行业和职业领域中具有高超

技艺、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三项高

技能大赛。

——开展全市烹饪技能大赛。竞赛组织: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参赛人员:全市各企事业

单位食堂、酒店职工,院校学生。

——开展全市服装技能大赛。竞赛组织: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主办。参赛人员: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开展全市钳工技能大赛。竞赛组织: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参赛人员: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院校学生。

(四)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四项长效机制。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注重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建立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并适应不同技能人才群体特点多元评价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薪酬待遇机制、表彰奖励等长效机制。——全面开展首席技师制度,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要充分依靠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举办或与各类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培训,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岗位培训、高技能提升、科技攻关、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岗位成才,并引领和扶持中小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我市企业中全面开展首席技师制度,鼓励企业开展首席技师选拔培养工作,在3家试点企业的基础上,选取4-6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同时,在“xx民间工艺大师”基础上,建立“xx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大师称号”制度,使地方绝活得以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