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最新整理
皮肤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皮肤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讨论皮肤科疾病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病例,对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进行分析与讨论。
病例一:患者是一名30岁的女性,近期出现了皮肤瘙痒、红斑和糜烂的症状,伴有轻微的溢液。
她表示这些症状出现在双侧手掌和足底,特别是在晚上和洗澡后更为明显。
患者平时在食用海鲜后会出现过敏反应。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手掌和足底的皮肤上有红斑疱疹和糜烂的病变。
在询问患者服用药物史后,得知患者曾服用过一些感冒药物和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可以初步判断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这种疾病的发病和加重与患者接触致病物质有关,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食物、药物、化妆品等。
治疗方面,首先要避免接触致病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测试确定过敏原。
此外,患者还需要外用激素类药膏和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
病例二:患者是一名60岁的男性,主诉全身出现大片橘皮样皮肤改变,伴有搔痒感。
患者在最近一年内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减退,精神状态低落。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皮肤干燥,有不规则的斑块状色素沉着,且可见毛发脱落。
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患者有进行性肝脏功能减退,血清蛋白低下,维生素B12水平降低。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考虑为皮肤色素沉着病。
这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毛发脱落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首先要处理好疾病的基础病因,比如调节肝脏功能和蛋白质代谢。
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损伤。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皮肤科疾病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对于医生来说,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皮肤病的症状和加速康复过程。
完整版)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最新整理

完整版)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最新整理皮肤性病病历整理1、患者为一名45岁男性农民,突然出现高热和全身皮肤大疱,口腔溃烂导致不能进食,还伴有两天的少尿症状。
他以往身体健康,但最近因感冒自行服用磺胺药两天后,高热不退并出现了皮疹。
体检显示,他的体温为39.3度,血压为125/80mmHg,心率为110次/分。
心肺正常,腹部平坦,移浊度正常,肝脏位于肋下一指。
专科体检显示,患者头面和四肢浮肿明显,双眼分泌物多且睁眼困难,口腔和鼻腔有糜烂、出血和血痂,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脓血痂和大片糜烂面。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固定型药疹。
2)简述该病的治疗:停服磺胺药,给予抗组胺剂、维C等药物,使用中等剂量的泼尼松,皮损停止发展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局部使用0.1%依沙吖啶尔或3%硼酸溶液等间歇湿敷,湿敷间歇期间可选用氧化锌油外用。
2、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因右胸背部皮肤疼痛伴随丘疹和水疱5天入院。
患者5天前因受凉感冒,同时感到右胸背部皮肤疼痛,针刺样,间断性。
在内科就诊时拍胸片未发现异常。
2天前,疼痛处皮肤出现了丘疹和水疱。
体检显示,他的体温为36.8°C,一般情况良好,右胸背部皮肤有群集性水疱,部分溃疡、糜烂,少许结痂,皮疹沿肋间神经呈带状分布,不超越中线。
化验检查显示,患者血常规白细胞为5000,中性粒细胞占56%,淋巴细胞占44%;尿常规和大便常规均正常,心电图正常。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带状疱疹。
2)简述该病的治疗。
3、患者为一名37岁男性,因口腔溃烂4个月和全身皮肤起水疱半个月而就诊。
患者4个月前口腔内开始出现糜烂和疼痛,当地医生以“口腔炎”为诊断进行治疗,但病情时好时坏。
半个月前,他的头面部、躯干和四肢突然出现了许多大疱和皮肤糜烂。
自病发以来,患者情绪低落,进食困难。
体检显示,他的体温为38℃,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可见多个松弛性大小不等的水疱,尼氏征阳性。
大面积糜烂,渗出明显,有腥臭味,部分糜烂面有结痂。
常见皮肤病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常见皮肤病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在医学领域中,皮肤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很多不同类型的病例。
本文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皮肤病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病例一: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常表现为红肿、瘙痒、起疱等症状。
患者常感到非常不舒服,容易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并尽量避免刺激性物质。
2.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
3.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敏原,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二、病例二: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背部的粉刺、丘疹和脓疱。
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皮肤:每天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皮肤,注意去除面部油脂和污垢。
2.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选择含有苯丙酸类、水杨酸类等成分的外用药物,来减轻痤疮症状,并促进痤疮的愈合。
3. 内服药物:对于严重痤疮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抗生素或维生素A酸类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病例三: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是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
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使用含有煤焦油、水杨酸或角质溶解剂等成分的外用药物,来减轻红斑和鳞屑的症状。
2. 光疗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采用紫外线照射或光敏剂结合光疗的方法,来减轻病情。
3. 内服药物:对于病情较重且难以控制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病例四: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红斑、水肿和瘙痒。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食物、药物等。
2. 使用抗过敏药物:可以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来减轻症状,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皮肤病住院病历总结

皮肤病住院病历总结皮肤病是一类涉及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其种类繁多,病因复杂。
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详细准确的病历记录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皮肤病住院病历的总结。
一、病例一:带状疱疹患者_____,年龄_____岁,因“左侧胸背部疼痛伴红斑水疱 3 天”入院。
患者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随后出现红斑、水疱。
入院时体检:左侧胸背部可见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疱壁紧张,基底潮红,部分水疱破溃、糜烂。
诊断依据:典型的单侧分布的红斑、水疱,伴有神经痛,结合病史和体征,诊断为带状疱疹。
治疗方案:给予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止痛(如加巴喷丁胶囊口服)、营养神经(如甲钴胺片口服)以及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干燥。
治疗过程:患者在治疗初期疼痛较为明显,随着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进行,水疱逐渐干涸、结痂,疼痛逐渐减轻。
住院 10 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准予出院。
出院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继续口服营养神经药物。
二、病例二:湿疹患者_____,_____岁,因“全身反复红斑、丘疹、瘙痒 2 年,加重1 周”入院。
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1 周前因食用海鲜后病情加重。
入院时体检:全身可见散在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表面有抓痕、渗出。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诊断为湿疹。
治疗方案:首先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口服)抗炎治疗,外用硼酸溶液湿敷减轻渗出,待渗出减少后改用糖皮质激素软膏。
治疗过程:经过2 周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皮损明显减轻,瘙痒缓解。
出院时嘱患者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复诊。
三、病例三:银屑病患者_____,_____岁,因“全身红斑鳞屑 5 年,加重伴关节疼痛 1个月”入院。
中医皮肤病病历分析范文(必备11篇)

中医皮肤病病历分析范文(必备11篇)中医皮肤病病历分析范文第1篇(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能够把时间还给病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感到非常满意。
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责任护士能够了解本病区病人的病情,基础护理做到位,晨晚间护理做的也非常好。
(2)加强病区安全管理,内六科为呼吸内科,主要为老年病人,入院指导时,就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在科室走廊贴‘防跌倒’警示标识,在卫生员打扫病区环境时,告诉患者请勿走动,并加上床挡,使用热水袋保暖时,外面加上毛巾,以免烫伤。
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坠床现象发生。
中医皮肤病病历分析范文第2篇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
同时,通过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中医皮肤病病历分析范文第3篇(1)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现在科室内年轻护士较多,他们没有临床经验,这样给我们病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各层次的人员都得到合理有计划的培训,科内更层次人员培训计划,制订了实习带教计划,规定带教老师每周按照计划对实习生进行授课,并到月末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制定了新调入护士培训计划,短期培训3个月,使新调入护士在3个月内尽快熟悉科室工作,并能上任自己的岗位,同时对原有护士按层次进行有目的`的培训,结束时,进行相关内容考核,坚持每周业务学习,加强新护士专科培训。
(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作用,科内质控组每周对科内护理进质控,发现护理差错时,及时纠正并讨论,使每个护士都能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针对病房年轻护士多,处理突发纠纷事件经验不足,及法律知识淡薄,加强对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培养及法律知识学习。
临床皮肤病病例分析

治疗
称体重(KG),注射“净灭”,每周1次,连 用5次,皮下注射;
外用“擦虫净”,4天1次,连用2次; 注射林可霉素,每天2次,连用7天(每周换药,
继续治疗3周); 注射干扰素-; 使用“抗菌香波”配合治疗。
结果:3周后症状改善很大,继续用药2周,抗 菌,并预防真菌的继发感染。
真菌和细菌的香波, 口服:林可霉素,7天 给予:VB片
第二周治疗
化验结果:甲状腺素低。 给予:T4, 告诉犬主人大约3周-3个月才
能完全起作用; 拜有利:每天1次,皮下注射 口服:VB
第三周
注射犬干扰素(5天) 注射:洛美沙星,7天 口服:德玛关节皮肤胶囊
主述:将一只地塞米松当成注射用水溶 解洛美沙星后,注射,未见异常。
三周后追访
基本痊愈
建议:继续用抗生素药10天,推荐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片剂)
病例2-脓皮病
脓皮病发生与细菌的关系
皮肤受损 (皮脂漏, 创伤, 内分泌失调)导致细菌 大量繁殖.
皮肤表面细菌感染 : 细菌可能在皮肤表面或是 角质层(角质层皮褶处皮炎, 创伤造成皮肤化脓).
皮肤浅层细菌感染 :细菌在角质层以下或毛囊 内 (小脓疱疹或幼犬脓皮病, 继发皮脂漏, 蠕形 螨感染, 内分泌失调等).
转院到农大动物医院
农大化验
皮肤化验: 细菌++, 少量真菌+
细菌种类: 中间型葡萄球菌 药敏实验: 林可霉素, 拜有利, 万能菌素等
有效
称体重
制定治疗方案
原则“抗细菌, 同时治疗真菌”
抗细菌: 林可霉素, 第1-7天, 拜有利, 第8-14天,
口服克拉维酸-阿莫西林, 第15-21天 外用: 洗必太溶液
皮肤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

皮肤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保护身体的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以及个体差异等原因,皮肤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病例,以增加对皮肤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个病例是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点是皮肤红肿、起水泡、瘙痒,并有时会出现糜烂和渗液。
湿疹通常由过敏、干燥、炎症或感染引起。
一个病例是一位35岁的女性,她出现了轻度的湿疹症状,主要集中在手部和脚部。
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发现她曾经接触过某种化学物质,这可能是导致湿疹发作的原因。
我们建议她避免接触这种化学物质,并使用天然、温和的护肤品来缓解湿疹的症状。
第二个病例是痤疮。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皮肤问题,其特征是皮脂过度分泌,毛囊阻塞,导致粉刺、丘疹和脓包的形成。
一位16岁的男孩来到诊所,抱怨他面部和背部长满了痘痘。
经过仔细观察和咨询,我们发现他的饮食习惯不良,经常摄入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通过教育他关于健康饮食和正确清洁面部皮肤的方法,我们成功地控制了他的痤疮。
第三个病例是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红色斑块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
一位48岁的女性来到我们诊所,她抱怨她的脚趾指甲变厚、变形,并出现了红肿和疼痛。
通过对她的指甲进行检查,我们发现她患上了银屑病关节炎。
我们采用了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光疗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并控制疾病的进展。
最后一个病例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红色风团和瘙痒。
这些痘疹可能是由过敏反应、感染或药物引起的。
一位25岁的男性来到我们的诊所,抱怨他最近经常出现全身瘙痒和红肿。
通过详细询问,我们发现他最近开始吃了一种新的药物,这可能是导致他荨麻疹发作的原因。
我们建议他停止使用该药物,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
通过对上述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皮肤病常见病例分析

皮肤病常见病例分析引言: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异常变化和损伤,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皮肤病疾病种类很多,并且每个个体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皮肤病进行深入分析,并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湿疹1. 案例描述:患者为一名33岁女性,自幼时便存在湿疹问题。
近期发作频繁,主要表现为红斑、水泡、渗液以及剧烈的瘙痒感。
局部皮肤呈现潮红、肿胀和明显纹理加深。
2. 疾病特点:湿疹是皮肤上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非传染性皮肤过敏反应性损害,通常由内源性或外界刺激导致免疫失衡而引起。
其特点是剧烈的搔抓欲望、局部水肿以及一定程度的渗液。
3. 治疗方法:针对湿疹,首先应采取预防性措施,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多洗澡和接触物理刺激等。
当发作时,可以使用局部抗过敏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瘙痒感。
4. 预后评估:湿疹通常是一种慢性皮肤问题,长期护理和治疗是必要的。
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可能在成年后自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经历多次复发。
二、银屑病1. 案例描述:患者为一名45岁男性,近两个月出现皮肤脱屑、灼热感以及关节不适。
检查结果显示表皮有斑片样红斑,并且覆盖着大量白色鳞屑。
2. 疾病特点: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红斑覆盖着白色鳞屑,患处通常伴有皮肤瘙痒、灼热感和关节不适。
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失调等有关。
3. 治疗方法: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可以使用角质溶解剂、抗真菌药物或类固醇药膏,以缓解脱屑和红斑。
全身治疗方面,可选择内服免疫调节药物或者光线治疗,如紫外线B和窄谱紫外线B等。
4. 预后评估: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问题,并且对个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减少其影响,并维持较好的预后。
三、带状孢子虫感染1. 案例描述:患者为一名60岁女性,出现在胸部、背部呈带状排列的斑块,表面覆盖着小水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性病病历整理最常考:药疹,天疱疮1、患者男性,45岁,农民,突然高热,全身皮肤起大疱,口腔溃烂不能进食,少尿两天。
既往体健,近日因“感冒”自服"磺胺"两天,高热不退,且逐起皮疹。
体检:体温39、3度,血压125/80mmHg,心率110次/分。
心肺(一)。
腹平坦,移浊(一),肝脏肋下一指。
专科体检:头面、四肢浮肿明显,双眼分泌物多和睁眼困难,口、鼻腔糜烂出血、血痂,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脓血痂和大片糜烂面。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固定型药疹(2)简述该病的治疗:①停服“磺胺”药,②给予抗组胺剂、维C等,给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皮损停止发展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③局部用0.1%依沙吖啶尔或3%硼酸溶液等间歇湿敷,湿敷间歇期间可选用氧化锌油外用。
2、患者男性,50岁,因右胸背部皮肤疼痛伴丘疹、水疱5天入院,患者5天前受凉后感冒,同时感右胸背部皮肤疼痛,针刺样,间断性,在内科就诊拍胸片无异常发现。
2天前疼痛处皮肤出现丘疹、水疱。
查体,体温36、8°C,一般情况好,右胸背部皮肤群集性水疱,部分溃疡,糜烂,少许结痂,皮疹沿肋间神经呈带状分布,不超越中线。
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000,中性56%,淋巴44%,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
问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带状疱疹(2)简述该病的治疗3、患者男性,37岁。
因口腔溃烂4个月、全身皮肤起水疱半个月就诊。
患者4个月前口腔内开始出现糜烂、疼痛,在当地以“口腔炎”治疗,时好时坏。
半个月前头面部、躯干、四肢突然发生许多大疱,皮肤糜烂。
起病来,精神差,进食困难。
体查:T38ºC,头面部、躯干、四肢可见多个松弛性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大面积糜烂,渗出明显,有腥臭味,部分糜烂面有结痂。
口腔内舌、颊、上颚可见糜烂面和小水疱。
问题:(1)诊断是什么?寻常型天疱疮(2)如何治疗?4、患者××,男,40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肿大量脱屑伴瘙痒20天,发黄5天入院。
患者起病前3周服过感冒药(具体不详),入院前20天开始全身皮肤渐起红疹、红斑,痒,并融合成弥漫性肿胀,伴有发烧,在当地医院用过地塞米松20mg/d等治疗,皮肤红肿渐消退,大量脱屑后鳞屑亦逐渐减少,且体温恢复正常,根据病情激素逐渐减量,但患者一般情况渐差,并于入院前5天起全身皮肤开始发黄,且逐渐加重而转入我院。
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查:T36.8℃,重病容,皮肤、巩膜黄染,头面、躯干、四肢少量脱屑,黏膜无糜烂,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1.该患者应考虑为何种疾病?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试述其诊断依据:患者起病前3周服过感冒药(具体不详),入院前20天开始全身皮肤渐起红疹、红斑,痒,并融合成弥漫性肿胀,伴有发烧,后用地塞米松等治疗后,皮肤红肿渐消退,大量脱屑后鳞屑亦逐渐减少,且体温恢复正常。
3.试述该患者的治疗原则。
①停用致敏药物;②加速药物排出;③对症反应及支持治疗;④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5.患者男性,12岁,诉1天前因眼部瘙痒自行到药店买滴眼液,今日晨起时发现鼻两侧皮肤带状红斑,有瘙痒症状,无其它不适。
查体:沿双眼内侧向下到下颌处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未见水疱。
1.你的诊断是什么?接触性皮炎2.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
(此病为眼药水引起,避免接触)全身治疗:视病情轻重,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急性期:红肿明显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氧化锌油;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
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
慢性期:选用软膏。
6.患者女,40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肿伴大量脱屑2周”入院。
患者2周出现躯干、头面部、四肢散在性红斑,红斑渐扩大、融合并扩展至全身,自觉轻度瘙痒,后很快于红斑部位出现弥漫性肿胀,继之全身弥漫性脱屑,量多呈糠秕样,伴唇部、眼睑粘膜糜烂。
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38~39℃。
患者癫痫多年,约1个月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控制尚好,一直未予停药。
入院体检:体温38.7℃,专科检查可见头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红肿,上附大量糠秕样鳞屑,手足部脱屑明显,呈手套、袜套样,眼睑、唇粘膜轻度糜烂,有脓痂附着。
1.患者诊断应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诊断依据:1用药史;2有一定的潜伏期(2周),3皮损弥漫对称,在弥漫潮红的基础上出现大量脱屑,符合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特点。
3.处理原则:1立刻停用卡马西平,若癫痫发作不频繁可考虑暂时不用抗癫痫药2给糖皮质激素治疗,3输液或大量饮水,加速药物排泄,4加强口腔、眼部等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隔离消毒,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有感染证据时,可选用致敏性弱的抗生素5对症支持治疗。
7.某男,27岁。
因“反复足部红斑、脱屑、痒5年,再发并累及腹股沟一月”来诊。
5年前于双足部出现红斑、脱屑、痒,自行购“癣药”外用,3天症状缓解,即停药。
5年来,反复发作,均自行购“癣药”外擦治疗,时间3天—5天。
自觉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症状易反复。
近一月来,左侧腹股沟亦出现类似症状,自外擦“癣药”2天,不能缓解,又外擦“皮炎平”。
开始时皮损和痒有缓解,但随后皮损范围扩大,累及右侧腹股沟,痒加重,来诊。
查:双足跖、足趾间、足侧沿见红斑、角化过度、脱屑,双侧腹股沟见弧型分布的红斑、丘疹,有苔藓化改变。
请分析病情并给予诊断。
答:诊断:足癣、股癣。
依据:1、初发于足部,表现为:红斑、脱屑、痒,在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症状易反复和加重;自购“癣药”外擦治疗,能缓解。
每次外擦药在3天—5天;符合足癣的发病规律,外擦“癣药”有效,但疗程不够,故而在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等适合皮肤癣菌生长条件时,症状反复和加重;2、近一月来,左侧腹股沟亦出现类似症状,自外擦“癣药”2天,不能缓解,又外擦“皮炎平”,此药为糖皮质激素,有非特异抗炎作用,使:开始时皮损和痒有缓解,但它可抑制人体的正常免疫,使得真菌生长活跃,导致随后皮损范围扩大,累及右侧腹股沟,痒加重。
9患者男性,18岁,学生。
放暑假回老家农村回学校后发现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自觉瘙痒,夜间加重。
体检发现躯干、四肢见散在或密集小丘疹,抓痕,尤其腋窝、腹股沟区皮疹较多;另外阴囊、包皮有散在红色黄豆大结节。
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治疗。
答:1.疥疮2.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1)10%~20%硫磺软膏(婴幼儿用5%):洗澡后除头面部外涂布全身,每天1~2次,连用3~4天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不洗澡、不更衣,治疗后1~2周内如有新疹发生需重复治疗。
(2)1%γ~666霜:杀虫作用强但有毒性,一般只外用一次,成人用量不能超过30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疥疮结节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焦油凝胶,也可皮损内注射泼尼松混悬液,如继发化脓性感染应同时抗感染治疗。
(4)瘙痒严重者可于睡前口服镇静止痒药。
10一般情况:患者女,27岁。
主诉:阴道口出现菜花状赘生物3月。
现病史:患者3月前偶尔发现阴道口出现数颗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不伴任何症状,未行特殊处理。
随后皮损迅速增多,融合形成菜花状的赘生物。
既往史及家族史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皮肤科检查阴道口见淡红色、菜花样赘生物。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正常。
问题: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可做何种实验室诊断?可选用哪些治疗方案?答案:诊断为尖锐湿疣。
可做醋酸白试验或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方案可选用:1.外用药物治疗(1)0.5%足叶草毒素酊(鬼臼毒素酊):为抗病毒有丝分裂药物。
用法为每天2次外用,连用3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变程度连续用1~3个疗程,治愈率较高。
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皮损,但应注意其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10%~25%足叶草酯酊:每周1~2次局部外用,涂药1~4小时后洗去。
因刺激性较大,故应注意保护皮损周围正常组织;本药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3)5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液:可通过对病毒蛋白的凝固作用破坏疣体,使疣组织坏死脱落。
每周或隔周使用1次,连续用药不宜超过6周。
有腐蚀性,应注意保护正常组织。
(4)其他:5%5-氟尿嘧啶每周外用1次;或5%咪喹莫特每周外用2~3次,睡前外用,6~10小时后洗掉,可用药16周,局部可出现轻中度刺激症状。
2.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微波等,可酌情选用,巨大疣体可手术切除。
3.内用药物治疗可配合使用干扰素。
11患者女性,32岁。
因出现面部红斑,伴脱发、发热、关节痛、四肢肌肉疼痛无力2周就诊。
入院体检:T39.8℃,颈部与腋下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面部可见蝶形红斑和上胸部、手臂暗红色水肿红斑,手指尖可见暗红色丘疹与结痂,化验:WBC:2ⅹ10-9,N 0.78 ,L 0.21, Hb76g/l, PLT40ⅹ109/L,网织红细胞0.10(10%),ESR98mm/h,尿蛋白(+++),ANA:1:160,抗dsDNA阳性。
问题:(1) 该病人可能诊断为何种疾病,试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2) 试述该病人的治疗首选方案1.该病人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
诊断依据:该患者为育龄期妇女,因出现面部红斑,伴脱发、发热、关节痛、四肢肌肉疼痛无力2周就诊。
体检可见面部蝶形红斑和上胸部、手臂暗红色水肿红斑,手指尖可见暗红色丘疹与结痂。
化验结果示有溶血性贫血和肾脏受累表现,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阳性。
鉴别诊断:⑴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明显,可出现风湿结节,抗风湿因子大多阳性,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特有的皮肤改变,狼疮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查阴性,对光线不敏感。
⑵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类风湿因子大多阳性,无红斑狼疮特有的皮肤改变,查不到红斑狼疮细胞。
⑶皮肌炎:多于面部开始,皮损位双眼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斑,肌炎症状明显,肌酶增高。
12患者男性,37岁。
因口腔溃烂4个月、全身皮肤起水疱半个月就诊。
患者4个月前口腔内开始出现糜烂、疼痛,在当地以“口腔炎”治疗,时好时坏。
半个月前头面部、躯干、四肢突然发生许多大疱,皮肤糜烂。
起病来,精神差,进食困难。
体查:T38oC,头面部、躯干、四肢可见多个松弛性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大面积糜烂,渗出明显,有腥臭味,部分糜烂面有结痂。
口腔内舌、颊、上颚可见糜烂面和小水疱。
请问:(1) 诊断是什么?(2) 证实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有哪些?(3) 如何治疗?病案分析1.答:(1) 诊断是寻常型天疱疮。
患者中年男性,病史是首先口腔发生水疱和糜烂,然后全身泛发大疱。
体查是大面积不易愈合的糜烂面,全身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