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系别机电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505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07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分析研究液压千斤顶结构原理图;

2、设计一个液压千斤顶,绘制工作结构原理图;

3、写出毕业设计论文:论述方案、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

4、设计要求参数表: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

第二周:资料调研,设计概况;

第三周:按要求参数选择、计算过程;

第四周:材料的整理和录入;

第五周:完成设计的摘要和前言;

第六周:完成全部设计;

第七周:交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核,修改设计(论文);

第八周: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四个方面,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焊接夹具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机械加工工艺,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5 T,极限为6 T,当超过5.5 T时自动泄荷,保证千斤顶不会因为超负荷而损坏。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加工工艺,强度

目录

摘要 .................................................................... I 1液压技术. (1)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

2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 (4)

2.1液压千斤顶的作用 (5)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5)

3液压缸的设计 (6)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6)

3.2(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液压缸的压力 (6)

3.3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输出力 (7)

3.4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7)

3.5 液压缸的功率 (8)

3.6小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计算 (8)

4液压控制阀 (9)

4.1 方向控制阀 (9)

4.2普通单向阀 (9)

4.3背压阀 (9)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

5.2求得支座反力 (10)

5.3梁的剪应力FS及弯矩M (10)

5.4确定危险截面 (11)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

6液压油的选用 (14)

7工艺规程设计 (15)

7.1热处理 (15)

7.2制订工艺路线 (15)

8焊接夹具设计 (17)

8.1设计理由 (17)

8.2焊接夹具的设计原理 (17)

8.3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17)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A (25)

1液压技术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 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 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

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

(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沿拉伸轴心有一穿心孔道,钢筋(或钢丝)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带动自动控制系统日新月异更新,液压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

2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

图2.1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1.杠杆手柄

2.小油缸

3.小活塞

4.单向阀

5.吸油管

6.管道

7.单向阀 8.大活塞 9.大油缸 10.管道 11.截止阀 12.油箱

图2.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4打开,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6输入举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液压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如果打开截止阀11,液压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截止阀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这就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面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到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压下杠杆时,小油缸2输出压力油,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压力油经过管道6及单向阀7,推动大活塞8举起重物,是将油液的压力能又转换成机械能。大活塞8举升的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流入大油缸9中油容积的多少。由此可见,液压传动是一个不同能量的转换过程。

2.1液压千斤顶的作用

本液压千斤顶是杭州万海五金经营部销售的QYL5D油压千斤。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加工的外协件,它用在飞机的起落架以及吊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铲运机的支撑架的机构中,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因此,该零件的质量及精度在使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制作出合理的工艺规程以确保零件的质量。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该系统是一个组焊件,技术条件要求为:组焊后加工,热处理调质达到HB240~HB280。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Ra2.3 μm,最低达到Ra12.5 μm,尺寸公差较小,另外有一处位置公差要求,这就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过程。本零件用于大批量生产。本系统主要运用了:杠杆原理,帕斯卡原理,单向阀单向导通原理等。

3液压缸的设计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液压缸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用来驱动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或摆动运动。它是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除单个使用外,还可几个组合或与杠杆、连杠、齿轮齿条、棘轮棘爪、凸轮等其他机构配合,实现多种机械运动,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液压缸有多种类型。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和组合式三大类;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

由于液压缸要承受较大压强,故液压缸采用:45号钢活塞式单作用液压缸。3.2(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液压缸的压力

(1)额定压力Pn:

也称为公称压力,是液压缸能用以长期工作的最高压力。油液作用在活塞单位面积上的法向力图3.1。单位为Pa,其值为:

Pn=G/A=5×104÷(3.14×0.2×0.2)=3.98×105 Pa

图3.1 液压缸的计算简图

式中:

F为活塞杆承受的总负载;A为活塞的工作面积。

L

上式表明,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是由于负载的存在而产生的,负载越大,液压缸的压力也越大。

表3.1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液压缸公称压力系列。

表3.1 液压缸公称压力(MPa)

(2)工作压力P:

由于活塞的重力大约在g=10 N左右,要远比物体的重力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L F

p

A

==(g+G)/A=5.001×104÷(3.14×0.2×0.2)

=3.98168×105 Pa

≈Pn = 3.98×105 Pa

(3)最高允许压力m ax

p:

也称试验压力,是液压缸在瞬间能承受的极限压力。通常为

m ax

p≤ 1.5Pn =1.5×3.98×105 Pa

=5.97×105 Pa

≈0.6 MPa

3.3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输出力

(1)液压缸的理论输出力F出等于油液的压力和工作腔有效面积的乘积,即

F pA

==AG=5×104 N

由于液压缸为单活塞杆形式,因此两腔的有效面积不同。所以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液压缸往复运动的输出力也不同。由于液压缸内部存在密封圈阻力回油阻力等,故液压缸的的实际输出力小于理论作用力。

(2)液压缸的理论输入力:

F

入=F

×A

1

÷A

2

=5×104×(0.022÷0.22)=5×102 N

式中:A

1表示小液压缸的横截面积,0.02(m) 表示小液压缸的半径 ,A

2

表示大液

压缸的横截面积,0.2(m) 表示大液压缸的半径。

3.4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1)大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q

v

A

== nSA1/A2=10×0.3×0.01=0.03 m/min

q=nSA

1

=10×0.3×3.14×(0.02)2=3.768×10-3 L/min

式中:V为液压缸的输出速度;q为输入液压缸工作腔的流量;A

2

为大液压缸工

作腔的有效面积;A

1

表示小液压缸的横截面积;n =10表示小液压缸每分钟回程10次;S=0.3 m表示小液压缸工作行程为300 mm

(2) 速比 V λ

2112v v A v A λ==

式中:V 1为活塞前进速度;V 2为活塞退回速度;A 1为活塞无杆腔有效面积;A 2为

活塞有杆腔有效面积。

速度不可过小,以免造成活塞杆过细,稳定性不好。其值如表3.2示:

表3.2 液压缸往复速度比推荐值

3.5 液压缸的功率

(1)输出功率P 0:液压缸的输出为机械能。单位W ,其值为:

0p Fv ==5×104×0.03 =1500 W

式中:F 为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外负载;v 为活塞平均运动速度。

(2)输入功率i p :液压缸的输入为液压能。单位为W ,它等于压力和流量的乘积,

即 q=nSA 1=10×0.3×3.14×(0.02)2=3.768×10-3 L/min

i p pq ==3.98168×105 ×3.768×10-3 =1500.3 W

式中:p 为大液压缸的工作压力;q 为大液压缸的输入流量。

由于液压缸内存在能量损失(摩擦和泄露等),因此,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3.6小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计算

(1)小液压缸的输出力等于大液压缸的输入力, 即:

F=500 N

(2)小液压缸的流速为:

V=(A 大/A 小)×V 大=100×0.03=3 m/min

(3)小液压缸的流量为:

q=nSA 1=10×0.3×3.14×(0.02)2=3.768×10-3 L/min

4液压控制阀

4.1 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是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流动方向的,它为单向阀和换向阀两类。单向

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两种。

4.2普通单向阀

普通单向阀简称单向阀,它的作用是使用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许反向倒

流。图4.1 所示为直通式单向阀的结构及图形符号。压力油从p1流入时,克服弹簧

3作用在阀芯2上的力,使阀芯2向右移动,打开阀口,油液从p1口流向p2口。当

压力油从p2口流人时,液压力和弹簧力将阀芯压紧在阀座上,使阀口关闭,液流不

能通过。

(a)结构原理图(b)图形符号

图4.1单向阀

1、阀体;

2、阀芯;

3、弹簧

单向阀的弹簧主要用来克服阀芯的摩擦阻力和惯性力,使阀芯可靠复位,为了减

小压力损失,弹簧钢度较小,一般单向阀的开启为0.03 MPa~0.05 MPa(如换上刚

度较大的弹簧,使阀的开启压力达到0.2 MPa~0.6 MPa,便可当背压阀使用)。

4.3背压阀

p=0.6 Mpa,需要在回油路上并联一个0.55 为了液压缸不超过最高允许压力m ax

MPa的背压阀。只需将4.2中设计的单向阀换上刚度较大的弹簧,使阀的开启压力达

到0.55 MPa,便可当背压阀使用。这样,当压力超过0.55 MPa时,背压阀自动打开

泄荷,使液压缸免受损坏。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工程中常存在大量受弯曲的杆件,这些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常发生弯曲变形,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工程力学中对梁作以下规定:

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其值等于该截面任一侧梁上所有横向力的代数和。

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其值等于该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对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5.2求得支座反力

试选择45号正火钢,设计为环形截面(如图5.5),画出受力图(如图5.1 a)进行受力分析,由梁的平衡方程求得支座反力(如图5.2 b):

F 1 + F

2

- F = 0 (式5-1)

F 1L

1

- FL

2

= 0 (式5-2)

联立(1)(2)代入数据 F

2=500 N L

1

=1 M L

2

=0.2 M ,得:

F

1

= 125 N F = 625 N 5.3梁的剪应力F S及弯矩M

以B点为分界点将AC杆分为两段:

AB段: F

S (A) = F

1

= 125 N

M(B点右侧)=125×(1-0.2)=100 N*M

BC段: F

S (C) = - F

2

= -500 N

M(B点右侧)= 500×0.2 =100 N*M

根据以上结果可绘出剪力图(图5.3 c)和弯矩图(图5.4 d):

图5.1a 受力图,图5.2b支座反力,图5.3c 剪力图,图5.4d 弯矩图

5.4确定危险截面

(1)B点所在截面的弯矩最大, 即正应力最大, C点所在截面的剪力最大,即切应力最大。所以C,B两点所在截面为危险截面。

(2)B截面的截面系数为:

3343105986.132)44.01(33.014.332

)1(14.3m D w w y z ?=-?=-==α 其中:4.03.025

.04===D d α D 为外径, d 为内径(如图5.5)

B 截面的正应力为:

σmax =M/W Z =100/1.5986×10-3 =6.25×104 Pa

C 截面的切应力为:

Tmax =2F S /A =2×500/(3.14×0.3×0.3)=3.538×103 Pa

有机械设计手册查得45号,正火钢的许用切应力为30 MPa ~40 MPa ,许用正应力为275 MPa ,由于B 截面的正应力远小于其许用应力,C 截面的切应力远小于其许用应力,这样势必造成钢材的浪费,为节省钢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需要重新选择材料。

图 5.5 环形截面 图5.6 实心截面

(3)重新选择材料设计截面

选用实心圆柱松木梁(如图 5.6),其许用正应力为[σ]=7 MPa ,其许用切应力为

[T]=1 MPa 。

B 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为:

W Z = W Y = 3.14D 3/32 =3.14×0.027/32=2.649×10-3 M 3

B 截面的正应力为:

σmax = M/W Z =100/2.649×10-3=3.7×104 Pa

C 截面的切应力为:

Tmax = 4F S /3A =4×500/3×(3.14×0.152)=9.436×103 Pa

(4)校核强度:

σmax = 3.7×104 Pa<[σ]= 7 MPa

Tmax = 9.436×103 Pa<[T]= 1 MPa

因此,梁的强度是足够的,其实际生活中,许多木材都是能够满足其强度的,如柳木,杨木。所以,将梁制成可活动的零件,则千斤顶的应用,尤其是在农业、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方便。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构件。例如,内燃机中的连杆,钢木组合桁架中的钢拉杆等。

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称为拉压杆。实际拉压杆的形状,加载和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可简化成图5.7所示的计算简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的主要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1)千斤顶的活塞杆即为简单的拉压杆,图5.7即为水平放置的活塞杆,试选材HT100,

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陈立德主编)查得其许用拉应力为[σ]= 80 MPa (2)设计截面:选择拉压杆的半径为r= 4mm则其许用应力为:

σmax = F/A= 500/(3.14×0.004×0.004)=9.95 MPa

(3)教核强度:

σmax = 9.95 MPa <[σ]= 80 MPa

由此可见,满足其强度。

(4)确定许用载荷:

Fmax ≤ A×[σ]= (3.14×0.004×0.004)×80×106= 4×103 N

图5.7 拉压杆计算简图

6液压油的选用

液压传动所用液压油一般为矿物油。它不仅是液压系统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而且还有润滑,冷却和防锈的作用。液压油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为了更好地传递运动和动力,液压油应具备如下性能:

(1)润滑性能好;

(2)纯净度好,杂质少;

(3)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4)抗泡沫性,抗乳化性和防锈性好,腐蚀性小;

(5)对热,氧化,水解都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6)对液压系统所用金属及密封件材料等有良好的相容性;

(7)比热和传热系数大,体积膨胀系数小,闪点和燃点高,流动点和凝固点低。

一般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液压油的品种。当品种确定后,主要考虑油液的粘度。在确定油液粘度时主要应考虑系统工作压力,环境温度及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当系统的工作压力大,环境温度较高,工作部件运动速度较大时,为了减少泄漏,宜采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当系统工作压力小,环境温度较低,而工作部件运动速度较高时,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宜采用粘度较低的液压油。

当选购不到合适粘度的液压油时,可采用调和的方法得到满足粘度要求的调和油。当液压油的某些性能指标不能满足某些系统较高要求时,可在油中加入各种改善其性能的添加剂,如抗氧化,抗泡沫,抗磨损,防锈以及改进粘温特性的添加剂,使之适用于特定的场合。

因此,该千斤顶选用千斤顶专用液压油。

7工艺规程设计

7.1热处理

千斤顶丝杠是由连接头和缸体组成的,它们都是采用45钢的。而在它们加工前要经过正火处理,以增加它们的切削性能,来消除应力,细化组织,防止产生变形与开裂。接着进行粗加工、调质和精加工。然后需要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和低温回火,以便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磨削加工时产生裂纹。

加工后需要进行保温处理,可以使工件不易变形,误差较小。最后用冷却液进行处理,为以后使连接头和缸体的装配打下基础。

7.2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连接头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选择实心钢外径为ф140mm 的毛坯,在下料机上取L=100mm 长。

工序二:在CA6140x1500车床上夹右端外圆车左端外圆车成ф133、车成ф121、ф42、

ф100、8×45°、1.5×45°,掉头夹外圆找正车成SR80球面。

工序三:检验。

(2)杠体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选择毛皮ф168×28管材,在下料机上取L=500mm 长。

工序二:车距左、右端面100往里车架位见圆,L-60,在左端面车深孔引孔2.02.0120

+-φ ,L=90mm 深。

工序三:深孔镗:粗、精镗内孔为2

.02.0120+-φ。

工序四:夹左端内孔,右端上中心架,在右端车接头止口配合尺寸05..00

121+φ,L=16深。

(3)组焊件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钳工:①将焊接件备齐,并清洗干净。

车用电动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国内的轿车保有量2005年已达到900余万辆, 在现实生活中,轿车、吉普在路途上换胎一直是驾车者们一件头痛的事,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和严寒而绵绵细雨的冬天,半个多时晨换下胎来,不仅身心劳累,且浑身油泥。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一种起重工具液压千斤顶大量涌现于市场,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修理汽车、拖拉机等可用它将车身顶起,方便修理。液压千斤顶是根据帕斯卡原理工作,它由油箱、大小不同的两个压力油缸、单向阀等几个部分组成。工作时,提起小活塞将油吸入小压力油缸,当压下小活塞时将油液压进大压力油缸。通过两个单向阀门的控制,小活塞对油的压强传递给大活塞,将重物顶起来。小活塞不断地往复动作,就可以把重物顶到一定的高度。工作完毕,打开关截止阀,使大压力油缸和油箱连通。这时,只要在大活塞上稍加压力,大活塞即可下落,油回到油箱中去。 千斤顶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所基于的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在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机械千斤顶采用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千斤顶采用液压传动的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 (3)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 (4)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5)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

千斤顶液压缸加工专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千斤顶液压缸加工专用机床电气控制设计 摘要:本机床为专用千斤顶液压缸两端面的加工,采用装在动力滑台上的左、右两个动力头同时进行切削。动力头的快进、工进、快退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系统采用两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并用调整死挡铁方法实现位置控制。 关键字:液压系统,行程开关,联锁与保护 1设计任务 1.1设计任务 1)设计与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和主电路图,选择电气元件,制订元件目录表; 2)编制设计说明书与设计小结; 3)列出设计参考资料目录,不少于5个。 1.2设计方案 千斤顶液压缸加工专用机床设计的主要结构有工件台,即可装卸工件的部分,当工件处于可被加工位置时,先用定位油压缸对其进行定位夹紧,工件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这样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动力头,用动力头电机带动,它能够同时完成刀具切削运动和进给运动,在液压系统中动力头主要完成刀具的切削运动,进给运动主要靠液压滑台来实现;液压滑台,主要是由油泵电机控制来完成两个动力头的进给运动,即快进、工进和快退。它的换向主要靠电磁阀改变压

力油路来实现的,因为液压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无级调速,正反向平稳,冲击力小,便于频繁的换向,它可以与电气控制系统相配合。 2千斤顶液压缸加工专用机床工作原理 2.1主电路工作原理 1)油泵电动机M3的控制 油泵电动机M3只是带动油泵的输出压力油,所以只需要单相运行。当按下SB2时,油泵电机启动,对应的其他控制接在压力继电器的后面,所以当油泵电机启动后,才能进行其他控制。 2)电动机M1、M2的控制 电动机M1、M2是分别带动左、右动力头的刀具切削运动,它的进给换向主要靠液压滑台来实行,所以也只需要单相运行。并分别用接触器KM1、KM2控制。只有当油压达到一定数值后,压力继电器闭合才能接通控制M1、M2的电路进行工件加工。 2.2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1)合上电源开关QS后按下按钮SB2,KM3得电并自锁,油泵电动机启动,当油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压力继电器闭合,中间继电器KA 得电,KA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后面控制电路。 2)零件定位 当启动油泵电机,压力继电器闭合后,按下SB3,工人将零件装入夹具后,碰到行程开关SQ1,SQ1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1得电并自锁,同时KA1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2并使电磁

机械毕业设计1099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螺旋千斤顶的设计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人力驱动的螺旋千斤顶,其轴向承载能力为F=60000N,要求提升高度 为h=150mm;要求耐磨性好,螺母材料为ZCuSn10-1,采用梯形螺纹。 2、使用AoutCAD、Solidworks绘画装配图、零件图;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选择课题,勾勒基本的设计思路; 第二周:查找与其有关的资料; 第三周:进行螺旋传动的设计和计算; 第四周:进行千斤顶的设计; 第五周:绘制草图; 第六周:完善初稿及草图使其语言更加简练、布局更加合理; 第七周:整理电子稿; 第八周: 再次修改论文,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螺旋千斤顶主要是有螺杆、手柄、底座、螺套、旋转杆、挡环、托杯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对螺旋传动的计算和各零部件的设计与选材最为重要;并且重点运用了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运用了辅助绘图工具AoutCAD、Solidworks等。 本文从螺旋千斤顶的零部件的设计与选材等多方面,阐述了它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工艺规程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加工理论及计算公式,对它进行了精确地计算。由于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小型的起重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造价成本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本设计既是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关键环节,有贯穿于产品开发过程的始终。设计决定了实现产品功能和目标的方案,结构和选材。制造方法以及产品运行,使用和维修方法。现代机械产品的要求不对传统机械产品高的多,因而在产品开发和改进过程中只有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机械产品愈来愈苛刻的要求,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螺旋传动,体积小,方便,成本低

液压千斤顶设计说明

液压千斤顶设计 目录 1. 引言 (3) 1.1 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3)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3) 1.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4) 1.4 PID控制算法的发展概况 (5) 1.5 设计要求及工作内容 (6) 1.6 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6) 2.机械结构与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 2.1系统结构分析 (7) 2.2 千斤顶零部件分析 (8) 2.3 油缸与螺纹的校验 (10) 2.3.1油缸的壁厚校验 (11) 2.3.2 锁母螺纹牙剪切强度校验 (11) 2.3.3锁母螺纹牙的弯曲强度校验 (12) 2.4 液压系统分析 (12) 2.5 液压泵与电动机的选择 (13) 2.6 超高压泵站简介 (14) 3 .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14) 3.1 单片机的选用及功能介绍 (15) 3.2 片外存储器功能简介 (16) 3.3 显示部分设计 (18)

3.4 键盘部分设计 (21) 3.5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3) 3.5.1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23) 3.5.2主电路和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24) 3.5.3 变频与变压 (27) 3.6 位移检测部分的设计 (32) 3.6.1 位移检测传感器的选用 (32) 3.6.2 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33) 3.7 位移传感器部分的设计 (37) 3.7.1 A/D转换器的选择 (37) 3.7.2 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40) 4.系统的PID控制算法 (41) 4.1 PID控制原理 (41) 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43) 4.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43) 4.2.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44) 4.3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器 (45) 5. 系统模拟仿真 (49) 5.1 SIMULINK概述 (50) 5.2 SIMULINK的窗口和菜单 (50) 5.3 用SIMUINK创建模型 (52) 5.4 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与分析 (52) 5.4.1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53) 5.4.2 系统模块参数设置与仿真参数设置 (54) 5.4.3 系统仿真与分析 (55) 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参考文献 (58)

千斤顶液压缸加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资料

内容摘要啊啊 在本设计中采用装在动力滑台上左,右两个动力头同时进行切削。动力头的快进、工进及快退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系统采用两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并用调整死挡铁的方法实现位置控制。主要介绍了通过PLC控制系统,设计了千斤顶液压缸加工机床电气控制,并设计了千斤顶液压缸加工机床电气控制梯形图,千斤顶液压缸加工机床控制硬件配置连线图,基于PLC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图。 关键字:液压缸;PLC控制系统;梯形图;主电路图;硬件配置连线图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PLC的基本概念 (2) 1.2 PLC的基本结构 (2) 1.3 PLC的工作原理 (2) 第2章设计思路 (4) 2.1设计要求 (4) 2.2控制要求 (5) 2.3硬件系统设计 (5) 第3章电路设计 (8) 3.1主电路图 (8) 3.2硬件配置接线图 (9) 第4章程序设计 (10) 4.1程序梯形图 (10) 4.2程序指令表 (18) 设计总结 (22) 谢辞 (23) 附录 (24) 参考文献 (25)

第1章引言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千斤顶液压缸加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其要求如下: 1.控制要求:(1) 左右动力头旋转切削由电动机M1集中传动,切削时冷却泵电动机同时运转。(2) 只有在液压泵电动机M3工作,油压达到一定压力(压力继电器检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控制。(3) 机床即能半自动循环工作,又能对各个动作单独进行调整。(4) 要求有必要的电气连锁与保护,还有显示与安全照明。 2.控制过程及原理:千斤顶液压缸两端面的加工,采用装在动力滑台的左、右两动力头同时进行加工切削,机床属于双面单工位组合机床。千斤顶液压缸两端面加工机床由两个液压滑台、动力箱、固定式夹具、底座、床身和液压站等部件组成。千斤顶液压缸两端面加工时,将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并加紧,当工件加紧后发出加工命令,左、右滑台开始快进,当接近加工位置时,左、右滑台变为工进进给,直到加工完成后再快退返回。至原来左、右滑台分别停止,并将工件放松取下,工作循环结束。即工作循环如下:工件定位 --- 工件夹紧--- 滑台入位 --- 加工零件 --- 滑台复位--- 夹具松开。 1.1 PLC的基本概念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采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工业控制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 1.2 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a、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交流电压波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b、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

毕业设计。螺旋千斤顶。全部过程及图纸

机械设计作业任务书 题目: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设计原始数据: 起重量Q=40KN,最大起重高度H=200mm。 1.结构分析 人工摇动手柄,手柄带动螺杆转动,螺母固定在基座上,螺杆通过螺旋传动上下运动。托杯位于螺杆上方,与螺杆相连但不随着螺杆转动,托杯直接重物。上挡圈防止托杯脱落,下挡圈防止螺杆由螺母脱落。 为了满足以上工作要求,螺杆和螺母以及整体结构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自锁,稳定性合格。 2.选择材料和许用应力 千斤顶采用梯形螺纹螺旋传动。 螺杆则采用45﹟钢,调质处理;查机械设计手册表得σs=360MPa查机械设计表得 [σ]=σs/(3~5)手动可取[σ]=100MPa 由于螺母与螺杆存在滑动磨损,故采用强度高、耐磨、摩擦系数小的铸铝青铜ZCuAl10Fe3;查表得螺母材料的许用切应力为[τ] =35 MPa 许用弯曲应力为=50 MPa [σ] b 紧定螺钉、六角螺母均采用标准件。 3.耐磨性计算 螺纹耐磨性条件:

2[]Fp Ps p d hH π=≤ 梯形螺纹,h=,则 2d ≥式中 2d 螺纹中径,mm; F 为螺旋的轴向载荷,N ; H 为螺母旋合高度,mm; ψ 为引入系数,H/2d ; [p]为材料的许用压强,MPa; 注: 查机械设计手册可得:ψ=,h=,[p]=20MPa; 2d ≥=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表 由GB/得:取 d=34mm ,2d =31mm,1d =27mm,P=6mm; 螺母高度H 1=ψd 2=*31mm= 螺纹圈数z= H 1/ P=6=圈 230αβ?== 4.螺杆强度校核 梯形螺纹校核条件: 1d ≥ 式中: 1d 螺杆螺纹的小径,mm ; []σ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F 螺杆材料所受的轴向载荷,N ;

千斤顶的拆装

千斤顶的拆装 一、认知装配体千斤顶(资讯决策) 千斤顶,英文(Jack)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千斤顶千斤顶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所基于的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机械千斤顶采用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按结构特征分。 可分为齿条千斤顶、螺旋(机械)千斤顶和液压(油压)千斤顶3种。 ①齿条千斤顶:由人力通过杠杆和齿轮带动齿条顶举重物。起重量一般不超过20吨,可长期支持重物,主要用在作业条件不方便的地方或需要利用下部的托爪提升重物的场合,如铁路起轨作业。 ②螺旋千斤顶: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筒作为顶举件。普通螺旋千斤顶靠螺纹自锁作用支持重物,构造简单,但传动效率低,返程慢。自降螺旋千斤顶的螺纹无自锁作用,但装有制动器。放松制动器,重物即可自行快速下降,缩短返程时间,但这种千斤顶构造较复杂。螺旋千斤顶能长期支持重物,最大起重量已达100吨,应用较广。下部装上水平螺杆后,还能使重物做小距离横移。 ③液压千斤顶:由人力或电力驱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系统传动,用缸体或活塞作为顶举件。液压千斤顶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整体式的泵与液压缸联成一体;分离式的泵与液压缸分离,中间用高压软管相联。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能平稳顶升重物,起重量最大达1000吨,行程1米,传动效率较高,故应用较广;但易漏油,不宜长期支持重物。如长期支撑需选用自锁千斤顶,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为进一步降低外形高度或增大顶举距离,可做成多级伸缩式。液压千斤顶除上述基本型式外,按同样原理可改装成滑升模板千斤顶、液压升降台、张拉机等,用于各种特殊施工场合。 按其它方式分 可分类为分离式千斤顶,卧式千斤顶,爪式千斤顶,同步千斤顶,一体式千斤顶,电动千斤顶等! ①爪式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此千斤顶在一般千斤顶无法配合顶重物高度时使用,摇杆可270度旋转,到达高度极限时会自动回油。使用时请用管柄先将液压阀螺栓旋紧,再将手动泵上、下动作,千斤顶既可升起,如要放下时,请将液压阀螺栓慢慢放松即可下降,本千斤顶无重力状态下无法自动下降。顶部荷重量是爪部荷重量的2倍,假如高度许可,尽量使用上方位置。 ②卧式千斤顶:本顶是各类汽车修理必备的举高设备,取代原始的地沟、地槽。具有使用安全移动方便。吨位:10T、15T、20T 举升高度:1.2m、1.6m 电机功率:Y905-4

液压千斤顶设计论文

目录 1、引言 (1) 1.1 液压千斤顶的分类 (1) 2、液压千斤顶发展现状及常见故障排除 (1) 2.1 国外发展情况 (1) 2.2 国内发展情况 (2) 2.3 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2) 2.4 液压千斤顶优缺点 (2) 2.5 液压千斤顶常见故障排除 (3) 3、液压千斤顶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3) 3.1 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 3.2 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图 (4) 3.3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 (4) 4、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5) 4.1 内管设计 (5) 4.2 外管设计 (6) 4.3 活塞杆设计 (6) 4.4 导向套的设计 (7) 4.5 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9) 5、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10) 6、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引言 液压千斤顶是典型的利用液压传动的设备,液压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性起重作业, 是维修、汽车、拖拉机等理想工具。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使我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1.1 液压千斤顶的分类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通用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摇把、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时,只要往复扳动摇把,使手动油泵不断向油缸内压油,由于油缸内油压的不断增高,就迫使活塞及活塞上面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打开回油阀,油缸内的高压油便流回储油腔,于是重物与活塞也就一起下落。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2、液压千斤顶发展现状及常见故障排除 2.1 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卧式千斤顶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的汽车维修部门使用,但由于当时设计和使用上的原因,其尺寸较大,承载量较低。后来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千斤顶本身技术的发展,在90年代初国外绝大部分用户已以卧式千斤顶替代了立式千斤顶。在90年后期国外研制出了充气千斤顶和便携式液压千斤顶等新型千斤顶。充气千斤顶是由保加利亚一汽车运输研究所发明的,它用有弹性而又非常坚固的橡胶制成。使用时,用软管将千斤顶连在汽车的排气管上,经过15~20秒,汽车将千斤顶鼓起,成为圆柱体。这种千斤顶可以把115t重的汽车顶起70cm。Power-Riser Ⅱ型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铁道车辆,包括装运三层汽车的货车、联运车以及高车顶

3t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要点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3t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摘要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将重物如机床、笨重的箱子、井下的轨道等在没有起吊设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的情况,仅靠人工操作是很难实现的,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千斤顶。 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行各业如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而液压千斤顶又是千斤顶的一种。在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中,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应向标准化发展,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元件尽量符合互换性。通过研究液压千斤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使我们对千斤顶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我们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千斤顶。 关键字:广泛,工艺,互换性,工作原理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ing economy, nowadays, the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becomes the important support in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But as the competition becomes keen, the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also confronts the tough challeng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seful subject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make this kind of enterprise maintain the vigorous vitality. Keywords: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Shared Vision Visioning Procedure

液压千斤顶毕业设计 - 完整版

液压油缸的设计 (一)液压油缸的机构和组成 1)液压油缸的结构图 图1 液压油缸设计方案示意图 液压油缸结构图1所示,工作时通过上移6手柄使7小活塞向上运动从而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从邮箱通过单向阀9被吸入小油缸,然后下压6手柄使7小活塞下压,把小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10单向阀压入3大油缸内,从而推动2大活塞上移,反复动作顶起重物。通过1调节螺杆可以调整液压油缸的起始高度,使用完毕后扭转4回油阀杆,连通3大油缸和邮箱,油液直接流回邮箱,2大活塞下落,大活塞下落速度取决于回油阀杆的扭转程度。 2)液压油缸的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

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它的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的机械能转 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的动力部分。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它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 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根 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压动机的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 4.辅助元件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 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邮箱等,它们同样十分重要。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油或乳化液, 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 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液压传动的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例如同等功率液压马达的重量只有电动机的10%~20%,因此惯性力较小。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级调速,且速度范围最大可达1:2000(一般为1:100). (3)转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

液压千斤顶_设计

毕业设计 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图 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 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第四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1)内管设计 2)外管设计 3)活塞杆设计 4)导向套的设计 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第五章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引言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冶金、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如今,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液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

毕业设计--液压千斤顶(1)(1)

毕业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李斌 学号: 7029141082001 指导教师:张巍巍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3 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 图¨¨¨¨¨¨¨¨¨¨¨¨¨¨¨¨¨¨¨¨¨¨¨ ¨3 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 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 ¨¨¨¨¨¨¨4 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5 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5 2)液压千斤顶的特

点¨¨¨¨¨¨¨¨¨¨¨¨¨¨¨¨¨¨¨¨¨¨¨ ¨¨¨¨¨¨¨¨¨6 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7 1)内管设 计¨¨¨¨¨¨¨¨¨¨¨¨¨¨¨¨¨¨¨¨¨¨¨ ¨¨¨¨¨¨¨¨¨¨¨¨¨¨¨¨¨7 2)外管设计¨¨¨¨¨¨¨¨¨¨¨¨¨¨¨¨¨¨¨¨¨¨¨ ¨¨¨¨¨¨¨¨¨¨¨¨¨¨¨¨¨8 3)活塞杆设计¨¨¨¨¨¨¨¨¨¨¨¨¨¨¨¨¨¨¨¨¨¨¨ ¨¨¨¨¨¨¨¨¨¨¨¨¨¨¨9 4)导向套的设计¨¨¨¨¨¨¨¨¨¨¨¨¨¨¨¨¨¨¨¨¨¨¨ ¨¨¨¨¨¨¨¨¨¨¨¨¨9 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11 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优秀设计

摘要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强度

目录 1液压技术 (1)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 2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 (3) 2.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3)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4) 3液压缸的设计 (5)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5) 3.2液压缸的设计 (5) 3.3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6) 3.4 液压缸的功率 (7) 4液压阀 (8) 4.1方向控制阀 (8) 4.2普通单向阀 (8) 4.3截止阀 (8)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 5.2求得支座反力 (10) 5.3梁的剪应力及弯矩 (10) 5.4确定危险截面 (12)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 6液压油的选用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液压技术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 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 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

液压千斤顶的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分析研究液压千斤顶结构原理图; 2、设计一个液压千斤顶,绘制工作结构原理图; 3、写出毕业设计论文:论述方案、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 4、设计要求参数表: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 第二周:资料调研,设计概况; 第三周:按要求参数选择、计算过程; 第四周:材料的整理和录入; 第五周:完成设计的摘要和前言; 第六周:完成全部设计; 第七周:交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核,修改设计(论文); 第八周: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四个方面,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焊接夹具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机械加工工艺,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5 T,极限为6 T,当超过5.5 T时自动泄荷,保证千斤顶不会因为超负荷而损坏。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加工工艺,强度

目录 摘要 .................................................................... I 1液压技术. (1)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 2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 (4) 2.1液压千斤顶的作用 (5)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5) 3液压缸的设计 (6)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6) 3.2(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液压缸的压力 (6) 3.3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输出力 (7) 3.4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7) 3.5 液压缸的功率 (8) 3.6小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计算 (8) 4液压控制阀 (9) 4.1 方向控制阀 (9) 4.2普通单向阀 (9) 4.3背压阀 (9)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 5.2求得支座反力 (10) 5.3梁的剪应力FS及弯矩M (10) 5.4确定危险截面 (11)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 6液压油的选用 (14) 7工艺规程设计 (15) 7.1热处理 (15) 7.2制订工艺路线 (15) 8焊接夹具设计 (17) 8.1设计理由 (17) 8.2焊接夹具的设计原理 (17) 8.3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17)

液压千斤顶组成原理分析

液压千斤顶组成原理分析 [摘要]液压千斤顶因其使用简单在各大行业中被广泛使用,文章对液压千斤顶的历史作了简单介绍,以期让读者了解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对液压千斤顶的组成原理也作了简单的叙述,以期读者可以对液压千斤顶有更多的了解,在日后的工程当中,更加方便的进行使用。 [关键字]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多角度 1.引言 随着我国机械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千斤顶设备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在,在很多工程,如汽车维修、矿物挖掘、石油开采,等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液压千斤顶的影子,为繁重的施工工作做出了贡献。 2.液压千斤顶的发展过程 起初,我们国家的液压技术是应用在机床以及锻压设备等,之后被汽车维修以及工程建设单位广泛使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技术跟随着原子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共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的液压技术整体面向快速、高压、功率大、效果好、无噪音、使用周期长等方向发展。 3.液压千斤顶的组成原理 图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分为吸油,排油,保压,最高高溢流,(先进的液压千斤顶还有安全阀,即超负荷工作时起保护作用,使设备不会被损坏而伤人),当手柄向上运动并带动活塞工作的时候,手动泵里面的容积增加并出现小范围真空,促使排油单向阀关闭,油箱里面的液压油受到大气压强的力,通过管道和吸油单向阀到手动泵中,这个过程为吸油;当手柄向下运动并带动活塞工作的时候,吸油单向阀关闭了,在手动泵中的液压油顶开排油单向阀通过管道到达液压缸,使活塞克服外力,从而向上运动做功,这一过程是排油。当手动泵中的活塞通过手柄带动重复上下动作时,液压缸里面的液压油不断增多,从而推动重物G上升;当液压缸的活塞上升到最高高时,多余的液压油就会通过溢流通道回到油箱,不能再推动重物上升,在工作过程中,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在让液压缸中活塞放下的时候,把这个阀门打开,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通过这个阀门向油箱流去。 4.液压千斤顶的优点和不足 4.1液压千斤顶能收到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它含有以下几种优点: (1)液压千斤顶整个液压传动设备体积不大、结构密集,作用力比较平衡均匀,内部的负载曲线变化比较平滑。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开题报告

2012级毕业设计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学生姓 名杨晓帆 学号1201010038 所在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胡宾伟

开题报告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将重物如机床笨重的子、井下的轨道等在没有起吊设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仅靠人工操作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用到千斤顶来帮助我们。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千斤顶,英文(Jack)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二、液压千斤顶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卧式千斤顶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的汽车维修部门使用,但由于当时设计和使用上的原因,其尺寸较大,承载量较低。后来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千斤顶本身技术的发展,在90 年代初国外绝大部分用户已以卧式千斤顶替代了立式千斤顶。在90 年后期国外研制出了充气千斤顶和便携式液压千斤顶等新型千斤顶。充气千斤顶是由保加利亚一汽车运输研究所发明的,它用有弹性而又非常坚固的橡胶制成。使用时,用软管将千斤顶连在汽车的排气管上,经过15~20 秒,汽车将千斤顶鼓起,成为圆柱体。这种千斤顶可以把115t 重的汽车顶起70cmPower-Riser Ⅱ型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铁道车辆,包括装运三层汽车的货车、联运车以及高车顶车辆。同时它具有一个将负载定位的机械锁定环,一个三维机械手,一个全封闭构架以及一个用于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的外置过滤器。另外一种名为Truck Jack 的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对已断裂的货车转向架弹簧进行快速的现场维修。该千斤顶能在现场从侧面对装有70~125t 级转向架的大多数卸载货车进行维修,并能完全由转向架侧架支撑住。它适用于车间或轨道上无需使用钢轨道碴或轨枕作承。 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千斤顶技术起步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1979 年才接触到类似于国外卧式千斤顶这样的产品。但是经过全面改进和重新设计,在外形美观,使用方便,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说 明 书) 题 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彭飞飞 专业机电一体化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2 月 20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2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20 日设计(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高立廷 系(部)主任郭宗跃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彭飞飞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指导老师:高立廷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摘要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崭新的传动形式,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它是依靠液体在密封容积变化中的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并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观察掌握其运动,工作原理,用autCAD制图软件对液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尺寸要求和画法,以及各个零件图设计和计算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直观观察液压千斤顶内部工作原理和用到实际情况。 通过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关键词:液压千斤顶,结构图,工作原理,优缺点,设计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手动液压千斤顶(恩派克) 液压千斤顶又称分体式液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可分为电动液压千斤顶,手动液压千斤顶,爪式液压起顶机;电动液压千斤为超高压电动千斤顶、大吨位电动液压千斤顶、同步起升千斤顶;手动液压千斤顶为超薄千斤顶,手动分体式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液压传递压强不变的原理,受力面积越大压力越大,面积越小压力越小。同时还有杠杆的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如图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4打开,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6输入举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举升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如果打开截止阀11,举升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截止阀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这就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