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布置的流程与方法
前车门布置设计流程讲义

后视镜 间隙 后视镜 座 成型条
手柄 锁& 连 杆 铰链& 限位器 挡水条
升降器
玻璃
窗框
面板
车门组 件
基本要求
OOO
O
车门长度, 铰链的强度
OOO
OOO
车门扭转强度
OO
OOOOO
手柄固定座的强度
OOO
O
O O O O 车门扭转强度
OOOOOOO
车门扭转强度
OOO
O
OO
窗框的精度
OOOOO
OOO
OOO
5. 密封
掀拉式
旋转式
车门组
7. Door Lock System
件
E. 安全锁杆护套 : 设计考虑
1. 结构上要防止杆运动时干涉
2. 低摩擦材料 : 乙酰 / ABS
3. 厚度
护套
车门组
7. 门锁系统
件
F. 内手柄
1. 开闭耐久性试验
2. 喷涂材料 : 压铸件镀锌 /聚乙烯-乙酰 / 碳酸聚乙烯
前期设计时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门洞线的因素: 阶段
截面尺寸越大, 门洞线越小 H. 顶盖侧边梁尺寸 I. 侧围下边梁高度 : 与上车有关 J. 侧围下边梁截面尺寸
顶盖侧边梁
上述三点与上车方便性及感觉有关
侧围下边梁
前期设计时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门洞线的因素 阶段
K. 车轮中心和直径 : 轮罩 L. 前、后悬大小 M. 防撞垫的正切向尺寸
窗框
玻璃导槽 尼龙绒
A型
窗框 玻璃导槽
涂层Biblioteka B型9. 挡水条车门组 件
▪ 设计考虑 :
1) 要求. : 水密性, 隔音, 吸冲击, 防震 2) 材料 : EPDM 三元乙丙橡胶 (乙丙海绵橡胶带涂层)
汽车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与作法

汽车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与作法汽车车门线束是指连接车门内部各个零部件的电缆集合体。
车门线束的布置对于整个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良好的车门线束布置必不可少。
一、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1.保证线束的安全性车门线束的布置应当避免出现割裂、磨损、摩擦、异物进入等情况。
线束应根据车门的开合动作和施加的力量合理地布置,防止在打开或关闭车门时,线束被卡住或直接受到挤压,从而造成故障。
2.保证线束的可靠性车门线束的布置应当避免线束产生过大的张力,以减少线束在运动中的摇晃和振动,从而确保线束状态的稳定性。
同时,车门线束应尽量降低线束的长度,在连接处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连接处的断电风险。
3.保证线束的易维护性车门线束的布置应当方便维修和更换。
所以,布置应尽量简单,能够直观地看到线束的布局和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情况。
二、车门线束的作法1.布局设计车门线束的布局应该合理,采用尽量短的长度,并且依据车门开合、关闭的动作规律,避免将线束放置在易磨损的位置。
同时,线束应该使用特定的材料进行保护,确保其避免与车门内部其他部件摩擦,避免损坏。
2.固定方式车门线束的固定方式应该符合车门的科学道理。
在每个固定部位,使用专用的固定装置固定线束,以确保线束的安全和稳定。
3.瞪眼长度车门线束的长度要保持一定的瞪眼长度,以避免线垢太长在车门打开和关闭时磨损和缠绕的情况。
4.缆线材料车门线束的材料应选用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材料,以确保线束的性能更加可靠。
5.线束保护车门线束的保护系统应该采取可靠的措施,以确保线束的完整性。
使用专业的保护装置,对于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要避免使用铁线、尼龙带等易于损坏线束的保护装置。
综上所述,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和作法对于整个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厂家需要十分重视线束的布置,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确保线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车门线束,以保护其正常运行。
轿车车门住断面设计流程

轿车车门主断面设计流程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车门主断面设计的作用 (1)3 车门主断面的设计流程 (1)4 车门主断面表达的内容 (3)I前 言为了使*******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轿车车门的设计过程规范化,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汽车设计行业对车门设计流程主要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的车型的经验,编制了《轿车车门主断面设计流程》。
目的在于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车门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效率和水平,从而满足客户要求,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的预期效果。
本设计流程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的车门设计中贯彻实施,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提高。
II轿车车门主断面设计流程1 范围本流程规定了*******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轿车车门主断面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本流程适用于乘用车闭合件包括前后车门、侧拉门、后背门、前机盖和行李箱。
本流程不适用于商用车、摩托车。
2车门主断面设计的作用车门主断面设计是汽车车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汽车车身设计开发过程中。
从车身油泥模型制作开始到车身结构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它是车身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指导车门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车门主断面定义了零件之间的结构断面形式以及重要附件的装配、钣金件的焊接、车门密封、涂胶等关系。
3车门主断面的设计流程图1所示为汽车车身主断面设计流程图。
车门主断面设计是车身主断面设计中的一部分,在进行车身主断面和车身结构设计时,首先要选择一款合理的标杆样车,这样会给设计工作带来许多好处。
选择标杆样车的原则是:①车身结构形式借鉴意义较大;②造型风格类同;③车型、档次类同。
为了使车门主断面和结构设计工作更加顺利、可靠地进行,一般先对标杆样车进行逆向建模,建模内容包括三维数模与二维主断面;在定义车门主断面位置时,标杆样车和新车型主断面的位置一定要协调一致。
以建立的三维数模与二维主断面为依据,对标杆样车进行各种性能评价,如标杆样车的整体扭转、弯曲刚度分析,车身接头部位的刚度分析、车门门洞部位的刚度分析,车身骨架关键部位封闭断面的封闭面积、转动惯量系数的计算,这些部位主要包括:A、B、C、D柱断面、门槛断面、顶盖侧围断面、前后风挡断面等,这些部位断面的封闭面积、转动惯量系数的大小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白车身的刚度好坏。
车门铰链及前缝布置

4 车门铰链轴线及前侧分缝线的关系校核
4.4 运动分析方法与操作步骤
4.4.9 建立距离和区域分析1(插入-距离和区域分析,或直接在DMU空间分析工具条
里选择
距离和区域分析命令图标
),在对话框的类型里点选“在两个选择之间”,GROUP1里点选静件
里的翼子板或前门外板,GROUP2里点选动件;
4.4.10 建立距离和区域分析2(插入-距离和区域分析,或直接在DMU空间分析工具条
在本次培训学习中给大家介绍一种正向求解车门铰链轴线以及车门前侧分缝线的方法, 这种方法效率高,校核调整的次数要比逆向方法少 。
2 车门铰链的布置(I) 在汽车设计中车身布置与设计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车身设计中开闭件的布置与设计要
占很大的工作量,其中车门铰链的布置尤为重要。
2.1 布置车门铰链要用到的前提条件(I)
5 车门铰链的布置(II) 5.3 车门铰链轴线及前缝的调整
5.3.1 首先测量初定轴线的各倾角状态,如果铰链轴线的倾角合适,就用此轴线校核前门 与翼子板之间的运动间隙。
如果运动间隙合适,再检查前门运动到底时前门前端到侧围上铰链及螺栓头的间隙是 否≥5。如果<5,则可用前门CAS面析出铰链外凸部分和螺栓头的面,并向外偏置5mm, 求 取前门铰链轴线运动过程中的分缝区域的前边界线,并光顺前边界线,再向前偏置4mm, 就 得到翼子板后端的分缝边界线。
车门铰链及前缝布置
车身技术委员会
2022年 07月
1.前言
在轿车车身设计的实践中,车门铰链轴线以前的做法基本是先沿用标杆车位置状态, 车门全部分缝线直接由造型给定,然后给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车门运动分析,根据最小运动 间隙要求再去调整铰链轴线或车门前侧分缝线。该方法属于逆向求解,要进行多次反复, 效率低、时间长。
车门设计流程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3
车门的分类
一、车门的分类
CV9
1、根据开闭方式,车门可
分为旋转式、推拉式、飞翼
式
2、根据车门的结构,车门 可分为整体式(CV9、 CV7)、分体式(花冠)、 半分体式(大众、宝马)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CV7
4
车门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1、主断面的控制(防止车门回弹、车门间隙) 2、密封方式的确定(双密封、单密封) 3、前后门的尺寸及开度(限制门的重量) 4、铰链及限位器的型式 5、内外开手柄的布置 6、玻璃升降器的布置 7、门锁的布置 8、三个运动可行性分析(限位系统、开闭系统、 玻璃升降系统)
型式) 二、对玻璃升降器的要求(平行度) 1、电机布置尽可能靠前端,减小关门时惯性力矩; 2、尽可能减小升降器运行阻力且在各工况下的稳定 3、施力点的确定,确保玻璃平稳上升/下降 4、空间干涉因素:门锁、防撞杆、加强板、钢丝绳、电机共振
等 5、装配工艺性:总成装配、玻璃安装、电器接插件 6、手动升降器按照人机工程原理布置操作手柄位置,原则上与
出平衡弹簧的特性曲线,即可确定弹簧刚度C。 5)进行强度验算。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22
车门设计基本流程
----输入条件分析 1、车型定位 2、造型输入面(外板面、玻璃面) 3、断面布置 4、黑盒子零件的布置 5、可行性分析 6、结构设计(强度、特征) 7、验证(试验、法规)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电机在同一位置,便于车门内蒙皮状态的统一。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19
玻璃升降系统设计规范
三、相关环境条件 1、车门:边框、 2、玻璃:重量、形状、曲率、行程 3、玻璃导槽:截面、长度(行程)、接触面型式 4、密封条(含内外夹条):截面、接触面型式 5、能源:与整车电器原理的配合一致性 四、运动干涉检查 1、运动包络检查 2、玻璃重心轨迹校核
汽车车门设计

汽车车门设计车门是车身上相对独立的总成,与车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车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结构要素的完整统一和与车身其他相关要素的协调匹配。
1 车门的类型和功能要求,1.1车门的类型 车门有多种类型,详见上表1,车门可分为车门本体和车门附件两部分,车门本体可归于白车身范畴,指作为一个整体涂漆,未装备状态的钣金焊接总成,包括车门内外板,内外腰线加强板,防撞梁,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有些采用激光拼焊门板无单独的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玻璃导轨等,是实现车门整体造型效果、强度、刚度及附件安装的基础框架。
而附件则是为满足车门的各项功能要求,在白车身上装配的零件和总成,其中包括车门锁、铰链、限位器、玻璃、拉手、操纵扭、密封件及内外装饰件等。
1.2 车门及附件的功能要求车门的功能要求详见上表2。
对车门总成的功能要求,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等必须满足车身整体性能要求,另一方面,车门开关及上下车的方便性又是车门结构首要满足的要求,而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降噪等性能,又对整个车身结构影响较大,也是车门功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门附件的功能要求详见下表3。
在表3中列出了车门主要附件的结构形式,功能要求等,其中铰链和门锁是车门承力件,开门时铰链受力,关门时铰链和门锁同时受力。
因此,铰链、门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比较重要,车门限位器虽然不直接承受车门重量,但是起到了开关限位作用,与门锁和铰链在寿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应该一致。
另外,玻璃升降器、锁操纵手柄、按钮等的可靠性也不能忽视,其他附件结构和功能一般也要与主要附件的要求一致。
2 车门结构分析2.1 窗框形式和车门结构的关系窗框的结构形式对车门的影响较大,可分为分体式车门和整体式车门、有窗框车门和无窗框车门,因此,在对车门结构进行分析时,车门窗框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很关键。
2.1.1分体式车门及窗框结构分体式车门的窗框结构通常为滚压型材,经成型焊接等工序后制成独立的窗框总成(E31结构),再与内板焊接,最后合成车门焊接总成。
汽车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与作法

汽车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与作法田永;方瑛【摘要】车门线束是整车线束的一部分,是连接电源和电器元件的通道.本文结合广汽菲亚特某车型,对车门线束的功能进行实例分析,从固定方式、线束走向、防水措施、防磁措施、防损措施、接插件的选择与匹配等方面,对车门线束的布置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达到优化车门线束的布置与功能的目的.【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广汽菲亚特;车门线束;线柬布置;线束设计【作者】田永;方瑛【作者单位】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产品技术部,湖南长沙410100;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产品技术部,湖南长沙4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2汽车用电设备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开关及保护器件连接,导线是构成汽车电气线路的基础元件[1],线束则是由同一走向的导线包扎而成,将多股导线包扎成线束,可使线路不凌乱,便于安装,而且起到了保护导线的作用[2]。
汽车上的电源和各种电器零件通过线束来实现电路物理连接,线束遍布全车。
汽车车门系统是重要的功能件集合,对其线束系统要求较高,车门线束系统也是汽车上比较复杂的线束系统之一,在布置线束时尤为注意。
汽车车门是重要的汽车功能件之一,车门上的电器配置、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汽车车门上集成了开关、按钮、玻璃升降器、喇叭、门锁等重要电器元件,车门线束要满足这些零件的工作连接要求。
图1所示是车门线束的布置简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车门线束分布于车门的干湿两侧,分支多,固定点多,有效的车门线束布置是保证功能实现的重要一环。
图2所示为典型车门线束的结构,包括了重要电器元件的分支和插接件。
为保证车门线束的设计合理性和使用安全性,线束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装配可操作性强。
线束多用卡簧或者卡扣进行固定,防止线束脱落,装配时只要将卡扣按在对应孔位上即可,用尽量少的卡扣来固定尽量多的线束,减少在车身上的开孔。
车门设计及主要附件布置

4、钢丝绳绕线复杂,若松动则容易相互缠绕脱轨而失效,钢丝绳如果润 滑不好与导轨摩擦会增大, 绷断几率很高; 5、由于没法安装玻璃上升、下降过程蓄能装置“平衡弹簧”,手动绳轮 升降器转动手柄上升用力很大,而下降时玻璃下降太快手柄用力小,手感 很差。 综合上述2 种升降器特点, 新车型设计时建议优先选用交叉臂式升降器, 没有布置交叉臂式升降器条件时再考虑选用绳轮升降器。 由于绳轮升降器布置相对简单,所以在此不讨论。以下主要讨论交叉 臂式升降器的布置与设计。
6)制造工艺性好,易于冲压并便于安装附件。 7)车门造型与整车协调,保证表面齐平,门缝间隙均匀; 色彩与内饰和整车匹配。 8)设计就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如空间位置、操作件位置 和视野障碍最小化等要求,以提高乘员舒适性。
二、车门系统的组成: 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开闭件系统的构成,在此简 要叙述一下: 车门系统一般由门体、车门附件和车门内饰件三 部分组成。 1. 门体--包括车门内、外板,门体加强板,窗框 等零件的焊接总成,如图1。 2.车门附件—包括铰链、限位器、锁体、升降 器、密封条等。 3.车门内饰件—包括门护板、门拉手、开手、扶 手板等。
车门的开度限位器具有门半开时的支撑功能和全开时的 制止功能,其作用是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防止车门外板与 车身相碰,并使车门停留在所需开度,防止车门自动关闭。 车门限位器的结构一般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臂的形状, 可设定门半开的保持位置和保持力。设计时要考虑过力开启 和暴风吹开门的作用力。
车门开度---车门的最大开度一般在60°-75°,较多的车门开度设 置在70°。这要根据上下车方便性,上车后关门方便以及车门与车身 不干涉等条件而定。 链轴线在车身上的布置---铰链轴线与车门外板表面距离愈大则愈容 易发生干涉,所以铰链轴线应尽可能向车身宽度方向外移。但轴线外移 受上下铰链跨距的限制。从受力观点出发,上下铰链的跨距Z与车门长 度L之比Z/L>1/3。且上铰链的上轴衬到下铰链下轴衬之间的距离 ≥330mm。如图4、5所示。 铰链轴线的倾斜--为了车门有自闭趋势。为此,应使车门铰链轴线 内倾或后倾,内倾一般不大于4°。图6所示。 铰链的开启角度—铰链的设计开启角度比车门的最大开启角度大35°,其目的是防止限位器失效或过开门时门板与翼子板干涉。 车门间隙—建议车门开启的最少间隙在2.5mm以上,工艺水平高的 公司不小于2.车门最关键的附件系统,其升降系统的好 坏直接影响购买者对该车的评价,也是反映主机厂生产水平 高低的重要环节之一。 玻璃升降系统由支撑玻璃托架、导轨和玻璃升降器组成。 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1)玻璃升降平顺,工作可靠,无冲击和阻滞现象。 2)操作轻便省力。 3)具有防止玻璃受外力时升降器倒转的机构,防止人从车 外能够迫使玻璃滑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3个因素对确定车门系统非常重要
2004-5-25
页码:4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车门开度的因素
D. 车门高度: E. 车门宽度: F. A柱的视角障碍角 G. B柱宽度
2004-5-25
页码:5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车门开度的因素
H. 顶篷边梁截面尺寸 I. 门槛边梁高度: J. 门槛边梁截面尺寸
2004-5-25
页码:15
(虚拟)模型创建阶段的布置设计
1. 设计概念卡片
A. 每一部件组都有其对应的卡片:每一车门外板、车门内板、门锁连 杆、手柄、车门内外饰、玻璃升降机等
B. 截面草图:描述安装点、部件间的关系、厚度等 C. 目标品质 D. 材料 E. 厚度 F. 估计重量 G. 估计成本 H. 法规 I. 继承件 J. 与变形车对应的部件配置表
影响后视镜控制按钮、进入车体的感觉
2004-5-25
页码:8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2. 影响车门系统厚度的因素
A. 车宽, 轮距
为确保驾驶员空间,车门厚度应尽量小
2004-5-25
页码:9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2. 影响车门系统厚度的因素
B. 侧撞法规(防侧撞强度影响车门厚度及A&B柱下侧部分) C. 假人尺寸
汽车车门布置的流程与方法
2004-5-25
页码:1
车门布置
目标与概念
车门布置在车门开发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包括车门附件的选择(详见“车 门附件”)及车门各附件的布置。本章总结了在车门开发的不同阶段所需完成的车门 布置工作。
2004-5-25
页码:2
车门布置流程
市场策划
项目立项
设计草图
虚拟模型/油泥模型
2004-5-25
页码:10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2. 影响车门系统厚度的因素
D. 侧密封:与强度相关: E. 顶蓬边梁:与强度相关 F. A柱下端部分:与强度相关 G. B柱:与强度相关
顶蓬边梁
门槛边梁
A柱下端
B柱
2004-5-25
页码:11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3. 与设计效果、噪声控上3个因素与进入车体的容易程度及感觉有关 门槛边梁
2004-5-25
页码:6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车门开度的因素
K. 车轮中心与车轮直径 L. 汽车悬垂尺寸 M. 仪表板TL尺寸
影响车门设计的外部因素
2004-5-25
页码:7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1. 影响车门开度的因素
N. 前风挡玻璃在水平面上的曲率
制造技术 A. Over Crown (Cheating, Flushness)
1) 顶端 : 车门与侧围间 2) 前端: 车门与A柱间 3) 底端: 车门与门槛间
B. 间隙, 曲面台阶
1) 间隙 : 各相邻部件之间的距离 2) 曲面台阶 : 相邻曲面之间的台阶距离
C. 间隙处理
1) 成型:4~5 mm (取决于冲压技术) 2) 后视镜基座:曲面渐变
为保证设计的自由性, 尽量不要向造型设计部门递交过多的工程要求
2004-5-25
页码:13
(虚拟)模型创建阶段的布置设计
❖ 时间 : 在创建虚拟模型和粗略数据时,在完成A级曲面数据之前。 ❖ 目的 : 定义部件之间的关系,以加快设计进度。 ❖ 数据要递交给数字设计组,保括产品工程部门的所有相关部门。 ❖ 导入元素
A. 原始部件列表:来自市场部门或产品管理组 B. 设计概念卡片:来自产品管理组 C. 粗略概念曲面:来自设计部门 D. 已有数据:来自继承件(细节越多,错误就越少) E. 参考车:来自汽车分解组,或由自己完成
A. 草图 B. 图片 C. 公差/尺寸报告 1) 白车身本体
2004-5-25
页码:14
A级曲面
产品设计
DPA
布置前期检查
布置设计
布置更新与检查
2004-5-25
页码:3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 时间 : 在设计效果图完成之后,胶带图和油泥模型创建的同时 ❖ 目的 : 减少后续的设计变更 ❖ 布置数据要传送给:设计部门, 工程设计部门
1. 影响车门开度的因素
A. H点 B. 假人尺寸 (取决于中国、欧洲、美国的标准) C. 头部间隙
2004-5-25
页码:16
(虚拟)模型创建阶段的布置设计
2. 创建第一主截面及设计验证
• 如果发现不匹配的条件,马上通知设计组
• 主截面是设计师之间的允诺,作为真实设计的基础,并做为检测的主基准
• 尽可能多地将工程信息递交给造型设计组 A. 玻璃曲率的主X(TL)截面 B. A柱 C. 顶篷 B. 上铰链及其运动轮廓 C. 限位器 D. 下铰链及其运动轮廓 E. 门槛 F. 后门上铰链及其运动轮廓 G. 后门下铰链及其运动轮廓 H. B柱 I. Belt Line J. 车门外把手 K. 车门冲击 : 16 mm (取决于密封数量) L. 来自产品工程部的其它要求
(虚拟)模型创建阶段的布置设计
❖ 工程师必备技能 A. 熟悉所有结构的三维图像:随形状的变更而更新 B. 截面和三维形状的手工绘图技能:便于交流协商 C. 创建A级曲线和曲面的技能:快速布置,最终减少错误 D. 所有部件的安装顺序: E. 了解对应部件:快速选择 F. 熟悉法规:中国、欧洲、美国、研发(EEC/ECE) G. 记住所开发车型及参考车型的所有截面与尺寸 H. 制造知识:与拔模深度相应的拔模角和最小半径,拔模方向、成型方法、压 倒宽度、最小螺栓空间、孔的类型、螺栓/螺母/自攻螺钉的类型、喷涂、模 具寿命(模具的冲压次数) 、检验夹具上基准孔的布置、检测点(SC点)等 I. 报告技巧:交流、为下一个车型开发累积知识
2004-5-25
页码:12
设计前期的布置检查
4. 工程因素
A. 翼子板分型线的垂直角度:车门开度、车门关闭效果、翼子板内无用空间 B. 车门玻璃的垂直方向曲率:所有车门内部部件的布置 C. 车门内板内Y轴平面:车门内饰、仪表板 D. B柱分型线的垂直角度:引导玻璃运动 E. 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安全带区域的厚度:腰部密封的最小空间 F. A柱拔模角和门槛拔模角:感觉与噪声 G. 玻璃开启高度与车门下体高度之间的比率
2004-5-25
页码:17
(虚拟)模型创建阶段的布置设计
2. 创建第一主截面及设计验证
A. 玻璃曲率X向主截面:包括玻璃升降器、门锁连杆、waist run,、车门限位器 、喇叭、假人等,并定义端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