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合集下载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详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详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和技能目标:尺子振动的快慢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科学探究目标: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1把直尺、每组一支笔、一本字典2.教师准备:每个小组1张实验方案、1张实验记录单、1张柱状图、1把钢尺、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拇指琴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2分钟)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拇指琴)。

知道是什么吗?请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

教师用拇指琴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师:这是一种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叫做拇指琴。

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吗?同样是钢条,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尺子来探索音高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二、引导猜想(8分钟)(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的音高及振动快慢的关系。

1.活动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来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想办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尺子发出声音时要能清楚地观察到尺子的振动)学生解读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学生游戏)2.交流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尺子发声的?任务完成了吗?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师:其他同学呢,你们也能用这个办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现在难度升级。

用拨动的方法让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想一想可以怎么做?。

3.找影响因素,聚焦目标师:你们认为声音的高低和尺子的什么有关呢?师:除了人为的因素,声音的高低还可能与尺子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因素)4.提出猜想师:看来影响尺子音高的因素还真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和音高的关系,以及它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前3课的探究重点是丰富学生对声音本质的认识,通过活动构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会变化的,振幅的变化引起音量的变化等科学概念。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希望学生通过尺子这一典型材料的研究,认识音高变化。

学生从寻找改变尺子音高的方法开始,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听音高,记录尺子振动快慢的变化”,通过记录单表格、柱状图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最终建立音高变化与振动快慢的联系——指向音高变化本质的探索。

在教学设计上,本人把“听音高”作为第一环节——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从听电子琴弹7个音阶到听不同乐器的音高,以学生原有对“音高”认识为基础,不断丰富学生对“音高”概念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判断音高高低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引入口琴的探究,通过观察内部结构和振动变化,运用可视材料,建立音高、长短、振动快慢的关系,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做一个支架,为学生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指引方向。

最后,将口琴和钢尺放在一起比较,利于学生归纳,建立两个物品的共同点,这样的概念构建更科学,也更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

二、学情分析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

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前一课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

但对于“音高”学生的感性经验是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到过不同的音高,但不能很好区分。

为什么会有音高的变化,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都不曾有过观察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影响振动快慢,引起音高变化: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及声音的高低变化,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与提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致观察,认真记录,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含课堂作业)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含课堂作业)课件
除了长度外,尺子的材质也是影响其振动频率和音高的因 素之一。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和质量分布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振动频率和音高。
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质的 尺子,如塑料、钢、木等,以观察不同材质对音高的影响 。
03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尺子长度与音高 的关系
总结与思考
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音高 变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02
尺子振动与音高的关系
振动与音高的关系
振动是物体快速来回移动的现象,而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听觉属性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音高就越高;反之,振动频率越低,音高 就越低。
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时,我们需要了解尺子振动与音高的关系。通过改变尺子 的振动频率,可以观察到音高的变化。
作业三:总结实验结果
总结词
分析与归纳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归纳 出物体振动频率与音高之间的关系。 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 归纳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课件
目 录
• 课程引入 • 尺子振动与音高的关系 •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 课堂作业
01
课程引入
引入话题
01
02
03
音乐与数学的关系
探讨音乐与数学之间的联 系,以及音高与频率的关 系。
尺子作为乐器
介绍尺子可以作为简单的 乐器,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
激发好奇心
引发学生对尺子音高变化 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 和发现。
音高与尺子长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发现,尺子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尺子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这一规 律符合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第1篇: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划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

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本课,学生将探索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

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本质的探索。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课件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课件

实验目的与预期效果
实验目的
通过探索不同长度、厚度和材质的尺 子在弹击时产生的音高变化,帮助学 生理解物体振动与音高的关系。
预期效果
学生能够掌握尺子长度、厚度和材质 对音高的影响规律,加深对物体振动 与音高关系的理解。
实验器材准备
尺子
准备不同长度、厚度和材质的尺 子,如钢尺、塑料尺、木尺等。
音频设备
拨动尺子
用拨尺子的工具轻轻拨动尺子 的自由端,观察尺子的振动和 发出的声音。
记录和分析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观察到的现 象和数据,分析不同长度和厚 度对音高的影响。
03
实践操作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01
02
03
分组
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进 行分组,每组选定一位组 长,负责协调实验操作和 记录实验结果。
05
回顾总结与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考
回顾本次实验重点内容
实验原理
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音高的变化 ,理解振动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实验步骤
准备材料、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子、用橡皮或手轻 轻拨动尺子、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随着尺子伸出长度的增加,音高逐渐变低;伸出 长度减少,音高逐渐变高。
分享收获和心得体会
向水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口,可以听到不同的 音高。
空气柱
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可以观察到音高的变化,例如吹奏不同长 度的管乐器。
THANKS
感谢观看
尺子长度与音高关系
尺子的长度决定了振动的频率,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产生的音高也越高 ;反之,长度越长,音高越低。
改变尺子长度、厚度对音高影响原理
长度对音高影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尺子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变化的原因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音高的理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变化。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感受音高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

2.一个计时器。

3.一块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然后提问:“音高是什么意思?它与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振动,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观察音高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探索尺子音高变化

探索尺子音高变化
实验现象: 尺子伸得越出,音高越高
实验结论: 尺子伸得越出,音高越高,振动越快
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尺子伸出桌面的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
长度(厘米)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化顺序
8cm 12cm 16cm
高 较高 较低
快 较快 较慢
尺子伸 得越出, 音高越 高,振 动越快
20cm


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快慢用快、较快、较慢、 慢来描述。
高 较高 较低 低
8cm
12cm 16cm
20cm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பைடு நூலக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杭州市萧山区云石小学 谢勇波 湖州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韩晓鸣
探究的问题:尺子伸得越出,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我的猜想: 尺子伸得越出,音高越高
材 料: 尺子
实验过程: 先将尺子伸出8cm,拨动尺子,将尺子 伸出12cm,将尺子伸出16cm,将尺 子伸出20cm,都用相同的力拨动,仔 细观察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和判断音高的变化,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方法及观察现象。

3. 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尺子、桌子、椅子、计时器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倾听和观察。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音高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高是什么吗?音高与什么有关系呢?二、探索尺子的音高(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振动产生音高,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三、音高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呢?2.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分析音高的变化规律。

3.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此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高
高 较高
较低 低
4 8 12 16 20 24 28 32 尺长(厘米)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音高越低;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音高越高;
知识回顾
音量)和( 音高 )来描述 1、物体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分别是用( 的。 2、我们知道,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 声音的( 高低)发生变化。 3、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部分长度会引起( 音高 )的变化,尺 音高越低 ),越短( 音高越高 )。 子越长( 4、使劲敲打鼓面会使鼓面发出的声音( C ) A 增高 B 减弱 C 增大 5、塑料尺、钢尺、木尺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其中钢尺发出的 声音( B ) A 低而闷 B 高而亮 C 小而轻 B
探究的问题:尺子伸出的长短,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我的猜想:尺子伸出得越短,音高越高。 材 料:尺子 实验过程: 先将尺子伸出8cm,拨动尺子,将尺子伸出 16cm,将尺子伸出24cm,将尺子伸出 32cm,都用相同的力拨动,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尺子伸出得越短,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得越短,振 动 越快,音高越高。
实 验 要 求
1、压紧尺子,不要让尺子敲击桌面发出声音。 2、一定要保持安静。
3、按照尺子伸出桌面长度的变化顺序一次进行实验: 为了便于比较,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确定尺子 伸出的长度分别是8、16、24、32cm。
4、用相同的力按压尺子,同一种长度的实验要多做 几次。
5、反复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最后再完成实验记 录单。
6、注意分工合作。
填写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振动时
发出不同音高的实验记录表
我听到的 音高 尺子伸出 桌面的长 度(cm) 我的预测 音高 振动快慢 我看到的 振动快慢 音高的变 化顺序
8cm
高 较高 较低 低

16cm
24cm 32cm
较快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振动快慢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振动 而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 音量 来描述。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 音高 来描述。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 大小 、________ 长短 、________ 松紧 (4)物体_______ 的不 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1、尺子会发出声音吗? 2、如果有,它的声音从哪里来 3、它的声音会发生变化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