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1、穿刺部位选择手背中间区域约30%的皮神经没有分支,是一个神经分布较少又有静脉通过的乏神经区。
在此区域进行静脉穿刺,针头刺激神经的概率小,可把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
但在乏神经区静脉穿刺对于长期反复输液患者则不完全适用,同时还应注意手背皮神经的体表投影,正确选择静脉穿刺的进针部位。
因此,在静脉穿刺时,操作者要在熟悉穿刺部位解剖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操作。
2、正确扎止血带静脉穿刺前扎止血带的目的是阻止静脉血回流,使血管处于充盈状态,提高穿刺准确率。
扎止血带时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扎止血带不宜过紧,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扎止血带的时机,如果患者无特殊情况可预先扎止血带,观察血管走向以确定将要穿刺的静脉,然后放松止血带进行穿刺部位消毒,待穿刺时再扎紧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
总体原则是止血带捆扎时间不超过1min。
②扎止血带的位置与穿刺点的距离要合适,扎止血带的位置距离穿刺点5~10cm最佳。
止血带应扎在近心端,松紧适当,以系好后能插入1根手指为宜。
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血管旁开1~2cm处,如果结扣点在穿刺血管上方会导致血管充盈慢,且会阻止血液回流,即使针头刺入血管也无法回血,往往造成穿刺未成功的假象。
③必要时可扎2根止血带,2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约1min 后松开下方止血带,可明显看到充盈的静脉,此时穿刺成功率高。
扎2根止血带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足背静脉穿刺输液及手背静脉穿刺输液。
3、非握拳穿刺法手背静脉穿刺时,常规是嘱患者握拳,穿刺成功后松拳。
但穿刺时握拳使手背皮肤高度紧张,血管管腔变瘪,穿刺时针头易穿透血管。
且血管被拉长,穿刺时针头与皮肤、血管壁产生切割力和摩擦力,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血管轻微回弹,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脱出血管外,出现穿刺局部渗血现象。
如果患者手呈自然放置,静脉穿刺前嘱患者握拳、松拳,能增强手背血管充盈度,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这样可使血管突出,易于穿刺,克服紧握拳时指掌关节妨碍进针的缺点,减轻患者痛苦。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重点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
虽然医学教科书上写明静脉穿刺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但在临床操作时,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实际上是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
因此,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
为此,笔者以传统穿刺法为对照,增加穿刺角度,并快速进针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了2008年10月-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300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76例,女224例。
患者均神志清醒、智力正常,且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输液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由笔者操作,选用同一厂家的7号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输液管及消毒用品和护贴等。
1.2.1对照组操作方法:选择左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即进针角度为针头与皮肤呈30°,进针速度稍慢。
1.2.2观察组操作方法:选择右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扎好压脉带,并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改变进针角度,即针头与皮肤呈50°-60°,进针速度较快。
再减少角度约呈30°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针头进入少许,固定好针头进行静推。
1.2.3 疼痛程度的判断标准:无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自然,平静,询问基本上无痛感。
微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有皱眉等反应,询问局部有微痛感。
较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疼痛时间小于10秒。
剧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甚至大声呼痛,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很痛,持续时间超过15秒。
1.2.4 统计学处理:穿刺结果进行x2 检验。
2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静脉穿刺引起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l。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方法研究

生箜 鲞箜 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减 轻 手 背静 脉 穿 刺 疼 痛 程 度 的方 法研 究
龙何 英 王 美莲 陈泽芳 【 摘妻l 目的 探讨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方法。方法 将 20 0 倒清醒状态的门诊输液 2
d以上 的 患 者 , 为 实验 组 与 对 照 组 , 组 患 者 相 同 , 脉 穿 刺部 位 相 同 , 同 的 护 士 操 作 。均 使 用 5 5 分 两 静 相 . 号 头 皮针 的 输 液 管 , 照组 采 用 常规 静 脉 穿 刺 方 法 , 对 实验 组 应 用 改 良后 的静 脉 穿 刺 方 法 , 察 比较 , 组 观 两
1 资料 与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疼 痛 程 度 比 较 : 验 组 : 痛 或 微 痛 1 0例 ( 实 无 8 占 9 ) 疼 痛 剧 烈 2 O , O例 ( 1 ) 对 照 组 : 痛 或 微 痛 1 0 占 O 。 无 0 例 ( 5 % ) 疼 痛 剧 烈 1 0例 ( 5 ) 两 组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占 O , 0 占 O ,
12 2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方 法 , 扎 上 止 血 带 后 , 规 消 毒 .. 即 常 皮 肤 , 患 者 握 拳 , 作 者 左 手 绷 紧 患 者 手 背 皮 肤 , 手 持 头 嘱 操 右 皮 针 , 头 与 皮 肤 呈 2。 从 静 脉 下 方 刺 入 皮 下 , 潜 行 刺 入 针 O角 再
肤妨碍穿刺进针的缺点 , 又使 血 管 充 盈 、 露 、 显 固定 之 优 点 , 握
手 状 还 能 让 患 者 有 亲 切 感 , 缓 解 其 紧 张 , 惧 心 理 。结 果 显 可 恐 示 : 验 组 采 用 改 进 后 空 杯 状 手法 , 痛 明显 比对 照 组 减 轻 。 实 疼 3 2 改 变进 针 方 法 减 轻疼 痛 传 统 的 二 步 穿刺 法 , . 由于 有 皮 下 潜 行 的 距 离 , 易 刺 激 皮 下 组织 及 神 经末 梢 , 时 有 可 能 造 容 同 成 对 肌 纤 维 的牵 拉 和 损 伤 , 于 上 皮 组 织 含 有 丰 富 的 游 离 神 由
2%利多卡因对减轻妇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研究

t h a t we h a d u s e d 2 % l i d o c a i n e l o c a l i n i f l t r a t i o n . An d t he r e ma i n i n g9 0 c a s e s we r e i n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h i c h et g I V c a t h e t e r i z a i t o n a 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t r a d i t i o n ・
脉 留置针穿刺镇痛的需求及认识情况 。结果 :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O . 0 5 ) 。
调查结果显示 , 9 7 . 1 7 % 的患者从未想通过麻醉镇痛药方式来减轻穿刺疼痛 , 9 6 %的护理人员 从未想过 要采取任何药 物镇痛来 减轻患者静脉 留 置针穿刺的疼痛。结论 : 2 %利 多卡因用 于减 轻妇科 手术患 者静脉 留置针穿刺镇 痛效果 明显 , 但 患者和护理人 员对减轻静脉 留鬣针穿刺镇痛 的 认识及重视程度较低。 关键词 2 %利多卡因 ; 静 脉留置针 ; 疼痛 ; 研究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9 6 7 6 . 2 0 1 3 . 0 7 . 0 1 0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静脉穿刺是一种极具创伤性的手术,如果不能一次性完成,就会导致重复操作,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感受。
疼痛是一种由于组织损害导致的不良感受,其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刺激的力度,还取决于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的范围,因此,血液穿刺时产生的痛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穿刺治疗位置、能否准确扎止血带、穿刺治疗时能否握拳、针灸位置以及拔针方式等。
进一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活率,并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楚,是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静脉穿刺时,操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手背的解剖学特点,手背的中间区域约30% 的皮神经没有分支,是一个神经分布较少又有静脉通过的“乏神经区”,这样一来,针头刺激神经系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使穿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最小化。
"乏神经区"用作手背静脉穿刺的选择位置,可以满足两种情形:①病人第一次静脉穿刺时,可以考虑采用"乏神经区",以减轻疼痛,增加成功率,并且患者体验更佳;②门诊有大量输液患者时,"乏神经区"可以用作穿刺位置,以减少病人的痛楚,增加疗效。
"乏神经区"静脉穿刺技术不能完全适用于长期反复输液患者,因为皮神经系统的运动规律变化多端,有时会直行于静脉的单侧,有时会伴行于静脉的近侧,有时又会伴行于静脉的桡侧,因此,操作者应该特别注意皮神经系统的体表投影,以便在不同的方位实施穿刺,以保证安全和效果。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血流标本采集结果,准确选定静脉注射穿刺治疗的入针部位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上,肘正中静脉注射是最常用的,因为它位于肘关节凹陷处,而肘关节两旁的神经细胞散布较多,而凹陷处的神经细胞散布相应较少,因此,在肘关节两旁开展采血会带来更大的疼痛感。
正确的止血带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它可以防止血液返回,使毛细血管保持充盈状态,从而增加穿刺的准确度,减少病人的疼痛。
因此,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应该正确地扎止血带,以确保毛细血管的充盈状态。
静脉穿刺痛疼的影响因素及减轻方法的探讨

1 穿 刺部位 的选择 . 4
患者穿刺前精神紧张, 注意力加强, 会对疼痛的 关 注度 加强 , 主观上 疼痛 加强 。 穿刺 前 , 与患者交 谈 ,
缓 解紧 张 隋绪 , 分散 注意力 , 一定 程度 上对疼 痛 可在 的感受 度减轻 。 察显 示 , 脉穿刺 引起 的疼 痛与心 观 静 理 因素 有密切 关 系 ,因此 对其采 取 心理干 预是 可行
侧滑动 , 会降低穿刺成功率。陈翠华问 4 0 对 3 例患者 静 脉穿 刺按 6 进 针 , 头与 皮肤 的接触 面 变小 , 0。 针 进
一
6一
第 1卷 第 1 5 期
王 长英 等. 静脉穿 刺痛疼 的影 响因素及 减轻方法 的探讨
,
针压 强 大 , 度快 , 速 表皮 受 损范 围小 , 痛 、 无 微痛 者 占 9.%, 于传 统 3 进 针者 。宋小 波 等同 45 优 0。 研究 表 明 ,
几 乎与静 脉壁 呈平 行状 态 , 刺静 脉 时 , 脉 易 向一 穿 静
的融洽 、 高度的信任感是干预成功 的关键 , 心理行为 干预使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缓解, 使痛阈得到提高。 1 消毒 . 2 I床上 ,消毒后消毒液未彻底挥发就进行静脉 临 穿刺 , 这不仅影响到消毒液的有效消毒效果 , 而且残
皮 肤 的牵 拉力 , 在没 有 压迫 阻力 的情 况 下快 速拔 针 , 患 者感 觉不 到疼 痛 , 只有 瞬 间的微 痛感 觉 , 压 时 或 按
3 ~ 0。 5。4 进针 , 具有穿刺回血快 , 一针成功率高和损 伤程 度轻 的优 点 。
22 穿 刺速 度 .
用患者 自己的拇指腹部按压 , 面积较宽 , 能将皮肤及 血管的穿刺点一齐压紧, 由于不用换手 , 按压部位不 会松动 , 所以不会渗血 , 按压 5mn 7m n均能达到 i~ i,
护士静脉穿刺调查综述

护士静脉穿刺调查综述护士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输液、营养及药物治疗等目的。
每个患者的静脉状况不同,在穿刺时需要护士具有扎针的技巧和经验,避免穿刺失败和发生并发症,并能够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目前,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调查。
一、国内护士静脉穿刺调查国内护士静脉穿刺调查表明,目前静脉穿刺技术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存在许多技能不足的问题。
在一项针对护士静脉穿刺的调查中,仅有40%的护士拥有良好的静脉穿刺技术,并且只有27%的护士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静脉状况。
另有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护士在静脉穿刺操作时,准确的操作技巧和正确的穿刺角度得不到重视,同时还存在把手握太紧、不注重卫生、不合理使用消毒液等问题。
二、国外护士静脉穿刺调查国外护士静脉穿刺调查较为普遍,主要的目的是评估静脉穿刺操作对患者的影响。
在一项关于患者对静脉穿刺疼痛的感受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使用微创静脉穿刺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且微创技术的成功率也更高。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通过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护士的静脉穿刺技能可以得到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也随之提高。
三、护士静脉穿刺技巧的改进为了提高护士在静脉穿刺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各种技巧和方法都被提出和应用。
其中微创技术和超声引导静脉穿刺技术是比较流行的技术。
1. 微创技术微创技术是由泰国麻醉科医生Chantharasakul等人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静脉穿刺技术,它使用的是比传统的静脉穿刺针更细的微创针,使得插入的针头更加细小,穿刺过程更加轻柔,因此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而且,微创技术可以降低静脉穿刺局部的炎症反应,避免使用大量的止痛药和抗生素。
在一项针对静脉穿刺疼痛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微创技术比传统技术的疼痛感明显要小。
2. 超声引导静脉穿刺技术超声引导静脉穿刺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性较高的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利用超声技术来观察和定位患者的静脉,以便于护士对静脉进行穿刺。
减轻浅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研究现状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R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 1 . 9 9ji n 1 7 — 7 8 2 1 . 8 07 o : 0 3 6/ s . 6 4 4 4 . 0 0 0 . 5 .s
纳霜 (M[ 对 5 E A) O例 患 儿 进 行 1 5次 穿 刺 结 果 示 镇 痛 效 果 最 0 佳 的 时 间 为 涂 药 后 6 n 对 输 注 刺 激 性 药 物 引 起 的疼 痛 有 显 0mi ,
著 的 镇 痛 作 用 j 。姜 颖 等 阳发 现 , 进 行 静 脉 穿 刺前 用 浸 有 3 在 5 ℃ 2。 2 利 多 卡 因 溶液 的纱 布 块 外 敷 于 病 人 穿 刺 部 位 , ~4 C的 % 1 n后 常规 消 毒 皮 肤 进 行 穿 刺 , 够 降 低 皮 肤 敏 感 度 , 轻 5mi 能 减 静 脉 穿 刺 的疼 痛 , 时 扩 张 血 管 使 血 管 充 盈 , 有 利 于静 脉 穿 同 更 刺 。将 冰 块 敷 在 要 进 行 静 脉 穿 刺 的部 位 1 n 感 觉 神 经 变 得 0mi, 反 应 迟 钝 , 并 没 有 失 效 , 后 再 进 行 静 脉 穿 刺 , 以 明显 地 减 但 然 可 轻 病 人 的 疼 痛 l 尤 其 适 用 于 对 疼 痛 高 度 敏 感 的人 群 , 新 生 _ 1 , 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 编 号 :6 4 4 4 (0 0 3 一 7 0 0 17 — 78 2 1 ) B 0 3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发表时间:2016-03-09T10:09:44.8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景二丽[导读] 四川省人民医院静脉穿刺(VP)是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确保患者治疗乃至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00摘要:目的静脉穿刺(VP)是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确保患者治疗乃至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1】痛觉神经主要分布在真皮层,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而皮肤痛觉神经大多分布于表皮,所以表皮对疼痛特别敏感【2】。
而浅静脉血管大多在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感与患者满意度相关,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静脉穿刺;疼痛Abstract:the vein puncture(V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linical nursing technical operation,the most basic,is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and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rescues the successful key[1]pain nerve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dermis,the skin from the epidermis,dermis and subcutaneous tissue,skin pain perception neural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skin,so theskin on the pain particularly sensitive[2].Shallow vein mostly inthe dermis and subcutaneous tissue,reduce venous puncturepai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aff,become one of theissues of concern,so this paper review of recent clinical alleviatepain caused by veinpuncture.Abstract:the vein puncture(V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linical nursing technical operation,the most basic,is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and thecritically ill patient rescues the successful key[1]pain nerve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dermis,the skin from the epidermis,dermis and subcutaneous tissue,skin pain perception neural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skin,so the skin on the pain particularly sensitive[2].Shallow vein mostly in the dermis and subcutaneoustissue,reduce venous puncture pai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nursing staff,become one of the issues of concern,so this paperreview of recent clinical alleviate pain caused by vein puncture. Key Words:venipuncture;pain;资料、方法与结果1静脉穿刺角度1.1调查50人为实验组,另50人为对照组,血管比较粗直,弹性较好,均由一人输液实验组:穿刺时进针角度为60度,穿刺时病员体位随意,肢体放松,选择手背血管,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患者手自然屈曲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操作者左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置于患者掌心,拇指置于患者除拇指外的四指外侧,将患者的手向下绷紧,根据选择的穿刺点调节患者手的位置。
右手持针柄,针尖斜面向上,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3个手指,直接、快速、连贯刺入血管,同时将针梗送入2/3并加以固定,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松开止血带及调节器,胶布固定。
对照组:进针角度为10-15度,病员体位随意,肢体放松,选择手背血管,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患者手握紧,操作者左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置于患者掌心,拇指置于患者除拇指外的四指外侧,将患者的手向下绷紧,右手持针柄,从血管侧面缓慢进针,同时将针梗送入2/3并加以固定,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松开止血带及调节器,胶布固定。
因此静脉穿刺进针角度要大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夹角应大于 20 b【3】一般以 45~ 60 b为宜,进针角度大,可使穿刺斜面面积缩小,减少组织损伤,从而减轻疼痛。
以与皮肤成50~ 60 b角进针,取得了很好效果。
周书平【4】采用增大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至40b~ 60b,使针头迅速穿过皮肤进入血管,在皮下组织内行走的距离缩短,针头对皮肤机械损伤减轻;针头斜面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减小,相对提高了穿刺速度,从而减轻了疼痛。
黄红玉等【5】以40b角从静脉正上方直刺进针法,该法进针后回血快,疼痛感显著低于从静脉侧方进针。
2.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2.1成人采用四肢浅静脉,小儿采用头皮静脉,而特殊患者需要根据病情、治疗需要及血管状况选择穿刺部位。
依据胡晓岚【6】研究,手背靠近中指的血管穿刺时疼痛感觉强度评分最低,靠近小指的血管穿刺时疼痛感稍强,靠近大拇指的血管进行穿刺时疼痛强度评分最高,因此临床穿刺时可以尽量选择靠近中指的血管,穿刺前,护士应评估血管的弹性、走向、深浅度等,避免进针后由于针尖的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增加患者疼痛。
3.穿刺针头的选择3.1穿刺针的选择【7 -8】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粗细、弹性、活动度选择适宜的针头。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选用4~ 5 号,儿童用5.5~ 6 号,成人用6~ 8 号,输血用9~ 12 号。
表皮对刺激特别敏感,而静脉穿刺须经过表皮,穿刺面积越小,疼痛就越小。
因此,尽量选择较小号针进行穿刺,并注意穿刺前查看针尖是否锋利,以减少非技术原因引起的疼痛。
5.5 号针头可以满足老年患者一般静脉输液滴速要求,且可减轻患者对穿刺恐惧心理,进针时疼痛减轻,血管损伤小,针眼愈合快。
静脉穿刺,作为一种机械性损伤,刺激皮肤,引起痛觉,针头在皮肤的表面横穿面越大,对皮肤的疼痛刺激越大。
临床调查静脉穿刺史予以小号头皮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4.穿刺者心里要求:静脉穿刺是否成功,除了与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和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关键【10-12】,这就是大家所谓的“运气”,有研究【13】证实,良好的、健康的情绪可避免中枢协调偏差,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因此护士除了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工作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确保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6.控制针头置入血管的长度:传统方法为针尖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再继续前行一段距离,平均金针长度为10-15mm,可是前行过程中,针体会一直刺激皮肤的痛觉神经,增加患者的疼痛,因此李金华等【15】研究,针尖进入后,见到回血后在保证针体在血管内的情况下应停止进针,平均进针长度为传统方法的1/2,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7.成功控制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动作轻稳快是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与疼痛的因素之一。
张小群等对静脉穿刺速度和静脉穿刺难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静脉穿刺进针速度与静脉穿刺难度呈正相关(P <0.01或P <0.05)。
当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血流压力低、管径细小不充盈时,应先使血管扩充,从正面快速进针,静脉穿刺速度过慢不仅增加病员的紧张感,更延长了针体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时间,增加患者疼痛,动作轻稳准,也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分散其注意力。
8.静脉穿刺时护士也可以通过与病员交谈以减轻患者的过分注意穿刺处,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培养良好的感情,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9.另有学着研究穿刺处局部表面麻醉也可减轻穿刺的疼痛感。
讨论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应反,也追求远期无微粒反应、无污染;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准确、安全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需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拓展护理服务范围,提高医院护理技术形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是摆在每个护理人员面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静脉穿刺的技巧需要反复实践及训练才能达到以上目的。
综上所述,静脉穿刺在临床护理应用中,采取进针角度适当增大、选择进针时避开敏感部位,进针长度减少及有效与患者沟通均能降低患者疼痛的感觉。
参考文献:[1]Paula I rene L.Per ipher al intrav eno us therapy key risksand implicatio ns for practice[J].Nurs Standard,2005,46(19):55 -64.[2]高春兰,朱红顾,俊敏,等.乳腺癌诊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16- 18[3]徐兵.乳腺癌患者化疗不同时期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4):69[4]成守珍,彭刚艺,刘华,等.16 家三甲综合医院 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8):38 - 40.[5]O.H earne Rebholz M.A review of metho ds to assess com -petency[J].Nurses Staff Dev,2006,22(5):241 - 245.[6]胡晓岚,王淑琼,王霞云,等.手背不同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3 - 44.[7]唐淑芬.不同型号头皮针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6):48.[8]杨立新,林淑梅,刘多.静脉输液时穿刺针头选择对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8,29(20):1741.[9]王丕琳,张铁,智迎辉,等.乳腺癌诊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2):1 691- 1 694[10]陈金红.输液室护士的心理素质与要求[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2):95 - 94.[11]李丽丽,于晓焕.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J].吉林医学,2008,29(24):2442 - 2443.[12]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3]钟嘉琳.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632 - 633.[15]张康伟,黄永平.试论确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法的原则[J].审计文摘,2008(6):2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