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

合集下载

2%利多卡因局封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2%利多卡因局封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2%利多卡因局封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减轻疼痛的效果。

方法将120 例拟行妇产科手术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J 组)和对照组(D 组)两组,每组60 例。

局部麻醉组采用2%利多卡因0.1ml 局部注射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直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患者穿刺疼痛情况进行VAS 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的情况变化。

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无痛32例,轻度疼痛26 例,中度疼痛2 例,重度疼痛0 例;对照组患者无痛0 例,轻度疼痛1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

J 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D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利多卡因局封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利多卡因;麻醉,局部;穿刺术;疼痛;静脉留置针【中图分类号】R5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087-01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能够保持高效率的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等优点,已被手术室常规用于输液治疗,但是静脉留置针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还可造成其心理与精神上的紧张,甚至影响手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

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所产生的疼痛及相关护理是对病人进行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我院护理组和麻醉科共同合作,选择自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拟行妇产科手术的60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实施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与60例直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术前拟实施20G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5.5±16.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0例,高中36例,初中35例,小学19例。

入选标准: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疼痛感觉正常,无精神疾病、耳聋及危重症患者。

内瘘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内瘘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内痿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答】血液透析患者每周2〜3次的透析治疗,重复的内疹穿刺疼痛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感不仅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还降低了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影响了透析质量。

目前,减轻穿刺疼痛的干预措施分非药物及药物干预:
(1)非药物干预方法主要有改进穿刺方法、音乐研究干预、分散注意力法、冷疗法等,其中以改进穿刺方法居多。

相关文献显示改进动静脉内疹穿刺角度、速度、力度、深浅度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及提高成功率,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

推荐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5。

〜45。

角,逆血流方向进针,不仅易进针且省力,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明显减轻,其机制与穿刺时与皮肤所承受的压力、皮肤血管神经分布及皮肤结构特点有关。

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2)药物干预:临床中应用于动静脉内痿穿刺镇痛的药物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丁卡因和奥布卡因凝胶、喜辽妥乳膏等,其中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比较常用。

透析治疗前将穿刺点周围皮肤用温水洗净,以穿刺点为中心沿血管走向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cmX2cm,厚度约InIn1,用敷膜覆盖固定,1小时后用温水将利多卡因乳膏洗净后进行穿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李彩凤【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2(033)021【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 例内科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直接穿刺,留置静脉套管针;无痛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麻醉后穿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评价穿刺时疼痛状况,记录穿刺前后收缩压(SBP )、心率(HR )变化.结果:与穿刺前比较,对照组穿刺后SBP 、HR 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 或t=3.16,P<0.01 ),而无痛组穿刺后SBP 、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痛组穿刺时VAS 评分显著降低(t=26.01,P<0.01 ),穿刺后SBP 、HR 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 或t=2.17,P<0.05 ).结论: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性.【总页数】3页(P4651-4653)【作者】李彩凤【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卫生院,广东珠海51916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利多卡因局部水滴减轻食管癌术后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J], 杨燕;房金芳;孙秀云;朱海燕;顾晓娟;韦小翠;孙云2.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减轻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泵置管疼痛的效果观察 [J], 杨恺欣;林艳;揭玫;饶敏;郭小姣;黄宝莹;陈思宇3.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用于留置尿管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观察 [J], 杨梅;谢少清4.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J], 李彩凤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减轻火针治疗扁平疣疼痛的效果观察 [J], 马玲;何丽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痛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静脉穿刺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之一,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痛苦的。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无痛静脉穿刺术应运而生。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无痛静脉穿刺术的优点和应用体会。

一、无痛静脉穿刺术的优点无痛静脉穿刺术是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技术,相比传统的静脉穿刺术,它具有以下优点:1. 减轻患者的痛苦。

传统的静脉穿刺术需要使用针头刺破皮肤和静脉,这个过程往往非常痛苦。

而无痛静脉穿刺术则可以通过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提高穿刺成功率。

传统的静脉穿刺术需要准确地找到静脉,而无痛静脉穿刺术则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精准地找到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的静脉穿刺术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血肿、感染等。

而无痛静脉穿刺术则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二、无痛静脉穿刺术的应用体会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无痛静脉穿刺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血液检查、输液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进行静脉穿刺。

使用无痛静脉穿刺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

2. 长期输液。

一些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这就需要频繁进行静脉穿刺。

使用无痛静脉穿刺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麻醉手术。

在麻醉手术中,需要进行静脉穿刺,使用无痛静脉穿刺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无痛静脉穿刺术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静脉穿刺技术,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无痛静脉穿刺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1、握拳手势因人而异有些护士习惯于穿刺时嘱患者握拳,但实际操作中要因人而异。

有时可以嘱患者不握拳,自然放置,五指并拢呈悬垂状姿势, 这样手背部皮肤平坦又不过紧, 能充分暴露手背部的血管,静脉充盈度好,相对突出。

操作者可用拇指绷紧患者血管下端,这样不仅易于穿刺,而且在松拳状态时, 患者的紧张程度降低,注意力分散, 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2、穿刺角度先大后小传统的穿刺方法:进针时针头斜面向上,针头斜面与皮肤呈2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进入皮下,此法从表皮到血管的距离相对长、增加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的刺激,所以疼痛较明显。

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针尖斜面向静脉左侧直刺法,针体与皮肤角度呈30°~45°角,见回血后,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进针少许。

此方法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对组织血管的损伤。

3、快速进针,缓慢进血管快速进针是无痛注射的关键所在,进针时的速度越快,完成穿刺所用的时间就越短,患者疼痛反应越轻。

穿刺进针时以30°~45°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再缓慢稳妥地进入血管,可以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又易成功。

之所以要提到熟练掌握进针速度,是因为速度过快也易造成穿破血管而导致穿刺失败。

4、进针长度适可而止针头刺入血管内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就越大,患者的疼痛反应越强烈。

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

临床操作时,当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确保妥善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进针长度一般控制在0.3~0.5cm。

5、穿刺后无痛拔针技术拔针按压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个环节,拔针之前,撕去胶布,仅留下一条输液敷贴。

撕胶布需要细心果断,切忌拖泥带水一点点撕。

拔针前,用拇指虚按,快速拔针后立即用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

正确的压迫点在皮肤进针点与进针点稍上方垂直方向,稍加用力,按压2~5min,以防错位按压引起的皮下出血、淤血至疼痛的现象,切忌按压针眼时边压边揉。

简述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要点

简述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要点

简述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要点
静脉穿刺是一项常规医疗操作,而对于某些特殊病人来说,静脉
穿刺不仅需要更加小心谨慎,还需要遵循以下要点:
首先,对于儿童病人,需要采取温和的操作方式,减少疼痛和不
适感。

穿刺前需要做好安慰工作,让他们放松心情,可以适当使用麻
醉贴或者表面麻醉药物减轻疼痛感。

其次,对于老年病人来说,由于他们的皮肤脆弱,容易出现水肿
或血肿,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尺寸,尽可能避免过多的穿刺次数,降低对病人的创伤。

再次,对于体弱多病的病人,如癌症患者、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等,需要严格控制穿刺深度和穿刺方向,减少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尽可
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对于心脏病患者等低血容量病人,需要特别注意管路的储
液容量,避免一次性输注过多的液体,引起心功能不全等危险状况。

总之,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无论病人处于何种状况下,医护
人员都应该注重细节,做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
医疗服务。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静脉穿刺是医学中常见的操作,用于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或给患者输液。

穿刺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疼痛感受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改良穿刺方法以提高穿刺效果及减少患者疼痛感是医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静脉穿刺的传统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穿刺部位通常是在手背、前臂或肘部等静脉丰富的部位。

在穿刺操作中,医生需要确定静脉的位置,并将针头插入静脉内。

传统的进针角度为30度至45度,如果角度不够合适,常常会导致静脉穿透后不易将针头插入到静脉腔内,或者会甚至将针波穿透静脉,进入肌肉,引起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为了改善静脉穿刺的效果,一些改良方法被提出。

这些改良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进针角度、采用“墨球”等辅助器具、运用上臂静脉等切实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超浅角度的穿刺传统静脉穿刺时的进针角度一般在30度至45度之间。

研究表明,将进针角度降低至15度至20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超浅角度的穿刺方法不仅使针头易于插进静脉内,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运用“墨球”“墨球”是一种透明的器械,形状类似于圆珠笔心。

它被用来帮助确认静脉位置和方向。

这种工具可以降低静脉壁的位移,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运用上臂静脉传统的静脉穿刺,通常采用手部静脉或前臂静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部位的静脉可能因缺血等原因变得不易穿刺。

此时可以采用上臂静脉进行穿刺,这样更易于插入针头,减少了疼痛感和不适感。

运用“不插式”血采集器不插式血采集器是一种无须插入静脉的装置,它可以通过吸引点压采集患者的血液。

不插式血采集器减少了疼痛感而且避免了静脉损伤。

Conclusion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使得穿刺的过程更加简便,运用这些改良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在穿刺当中,医生还需要合理掌握方法,具体的操作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穿刺的质量以及安全。

消毒液待干减轻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

消毒液待干减轻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

消毒液待干减轻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作者:聂丽娟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討护理干预消毒液待干的时间来减轻静脉输液时穿刺的疼痛感及静脉输液所需时间的变化。

方法:静脉输液穿刺时选择意识清醒,能准确表达疼痛感受性及程度的病人,记录每一次临床静脉输液操作所需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按照常规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观察组则是改变常规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时穿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静脉穿刺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变常规的静脉输液流程,增加了消毒液的待干时间,观察组的新方法不仅有效的减轻了患者静脉输液时穿刺的疼痛感,并在繁忙的护理工作当中为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穿刺时节约了时间。

结论:通过改变常规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增加了消毒液待干的时间,减少了未干消毒液对患者的刺激,从而减轻了穿刺时患者产生的疼痛感;缩短了临床上静脉输液所需要的时间,也为病重、病危病人的抢救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静脉输液;疼痛;护理;效果观察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规迅速有效的补液途径,对于病人的抢救、治疗和康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1]。

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病重、病危的病人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2]。

护士在进行穿刺时,会不同程度的对皮下组织及神经造成损伤,会使病人感觉到疼痛,影响病人的舒适,增加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展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护理工作当中不仅要保证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还要再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无痛性穿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适合45度角穿刺 。
穿刺进针的长度
进针长度与穿刺疼痛程度
呈正比,头皮针进入血管内 的长度越短,患者疼痛反应越
对于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 病,肿瘤化疗患者,掌握合适的进
针长度对延长患者静脉的使用寿
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炎 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小,反之疼痛反应增大。一般
以0.3~0.5CM为宜。
江苏建康 职业学院
如何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欧阳瑞雪 曹希航 赵文倩 朱允
什么叫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如何减轻病人穿 刺时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有待研究的护理问题。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状态的重要措施。通过静脉 输注药物,还可以治疗疾病。
穿刺进针的角度
一型为浅.薄.脆.滑.细的血管,容易辩认但不易穿刺,以
老年人和瘦弱群体较多,合适15度角穿刺 。 二型血管为深.浅.粗及充盈度都适度,弹性也较好,容 易穿刺,多为中青年和身体健康群体,适合于常规的30 度角穿刺。 三型为深入皮下,有一定的固定性,不易把握,有的即 使扎止血带也很难辨认,常规与肥胖.水肿.心力衰竭等
如何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穿刺部位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针头
穿刺进针的角度
穿刺进针的长度 非握拳穿刺法 进针速度
穿刺者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穿刺部位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症出进针
不宜在静脉瓣部位进针 由于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
选择合适的针头
选择锐利,无弯 曲,无钩,型号合适 的针头.
非握拳穿刺法
采用背隆掌空的握坏状姿势,有利 于静脉充分显露.提高穿刺 成功率, 认为扎止血带后嘱患者交替握拳和 伸手3-6次可使静脉冲盈度提高,静 脉走行清晰,暴露充分。
进针速度
迅速进针,过程不要停顿,
一气呵成 。
穿刺者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明,护理人员 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 一,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穿
刺的成功率,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
力、意识状态、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导致中 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感觉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