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技巧探讨

合集下载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重点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重点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

虽然医学教科书上写明静脉穿刺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但在临床操作时,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实际上是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

因此,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

为此,笔者以传统穿刺法为对照,增加穿刺角度,并快速进针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了2008年10月-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300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76例,女224例。

患者均神志清醒、智力正常,且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输液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由笔者操作,选用同一厂家的7号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输液管及消毒用品和护贴等。

1.2.1对照组操作方法:选择左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即进针角度为针头与皮肤呈30°,进针速度稍慢。

1.2.2观察组操作方法:选择右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扎好压脉带,并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改变进针角度,即针头与皮肤呈50°-60°,进针速度较快。

再减少角度约呈30°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针头进入少许,固定好针头进行静推。

1.2.3 疼痛程度的判断标准:无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自然,平静,询问基本上无痛感。

微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有皱眉等反应,询问局部有微痛感。

较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疼痛时间小于10秒。

剧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甚至大声呼痛,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很痛,持续时间超过15秒。

1.2.4 统计学处理:穿刺结果进行x2 检验。

2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静脉穿刺引起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l。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成人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体会

成人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体会

度, 比较 常规拔针 法和无压力拔针 法引起 皮 下瘀 血 的 人 数 , 讨 改 良静 脉 穿刺 和 无 探
压 力拔 针 法 的 临床 可 行 性 。 方 法 : 择 选
血管上方 15~ r 的皮肤处 , . 2m a 按压皮肤 及 m 管 2个 钳. 按 压 3分 钟 。 日 艮, 疗效判定标准 : ①静脉穿刺法判断标 准: 一个人操作 , 他人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 操作完后 , 作者询 问患者 的感觉及疼痛 的 反应 , 疼痛标 准 以患者 的感 觉 、 接受 静脉 穿刺时 的面部 表情和 穿刺后 询 问对疼痛 的反 应 为 基 准 , 排 除 对 疼 痛 反 应 迟 钝 不 者 。无 痛 : 患者接 受静 脉穿 刺时 , 部表 面 情无改变 , 无任何反应 , 询问局 部无 痛感 。
结 果
苦, 因此 , 良法 静脉 穿刺可 减轻 患者穿 改
刺 时 的痛 蕾 。
关键词
1 24 8. 2
成人
手背静脉
穿刺
护理
静脉输液拔针 后发 生皮 下瘀血 是 因 为穿刺本身对 血管 壁完整性 损伤 血液溢 至 皮 下 所 致 。 常 规 的拔 针 方 法 因针 刃 与
di1 . 9 9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1.
20 7 1 )7 . O 4, ( 9 :8
2 4 中国社 区医 师 ・ 2 医学 专业 2 1 0 0年第 1 8期 ( 2 总 第23 第1卷 4 期
微痛 : 患者接 受静 脉穿刺 时 , 面部 表 情无
改变 , 诉局部有 短暂 刺痛感 ,面 部 表 情 紧 张 , 眉 张 口 , 至 呻 吟 , 回 皱 甚 有 缩 卜肢的抵抗 动作 , 诉穿刺 点很痛 , 痛 疼 时间超过 1 5秒 。 ② 拔 针 方 法 判 断 标 准 : 观察静脉穿刺局部有无皮 下瘀 血为标准 。

两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所致疼痛的临床探讨论文

两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所致疼痛的临床探讨论文

两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所致疼痛的临床探讨【摘要】静脉输夜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穿刺与拔针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技术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穿刺、拔针技术;无痛【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31-0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其目的是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其次还可以补充营养及水分,以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从事临床护理的实践中,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立足岗位,留心观察何种静脉穿刺疼痛较小,一次在穿刺时,病人说:“嘿!扎了!我怎么一点也不感觉痛。

”他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总结这次进针的方法与书中所学的方法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都知道传统教学方法中静脉穿刺是静脉进入表皮后要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然后刺入血管,进针的角度是15-30(即传统法),而我采用的方法是针头进入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即针头斜面与皮肤呈40-60(即直接法),为了说明这两种方法优劣,我组织护理人员在临床上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对比。

选择皮肤感觉正常,且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组2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7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采用山东省威海医用高分子制品总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51/2号针头,均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均按操作规范选择穿刺的血管常规消毒,一组用传统法,一组用直接法。

病痛评定标准,优:轻微的疼痛,即病人仅感到皮肤似小蚊叮咬一样。

差:疼痛较甚,即病人呈疼痛面容或自诉疼痛较重。

采用传统法一组的患者中,疼痛反应优占3例,差占17例。

采用直接法的一组患者中优占1/4例,差者占6例,由此说明直接发所致病人疼痛程度明显小于传统法。

静脉穿刺后的按压方法及其临床研究举隅

静脉穿刺后的按压方法及其临床研究举隅
5 ・文 献 综述 ・ 4
[】 陈 菊祥 , 玉成 , 6 彭 胡慧 萍等 . 撵 喉镜 下 喉显 微 手术 并 发症 的 原 支
Fe u y 2 , br ar 01 Vo1 No. 1 . 9, 5
[】 郭家 亮 , 园, 7 王 孙蔷 等 . 治疗 声带 良性 病 变术 式 的选 择及 疗 效 比 较研 究 【 . 现代 眼耳鼻 喉科杂 志, 1, 15 . J 中华 ] 2 0 () 6 0 7 :
但拔 针后一定要告诉患者 ,不能立 即运 动该手 ,因为输液贴具有 比较
关 ,还与护士 穿刺技术和非技术 因素如责任心等 有关。因此 ,护士除
应正确掌握静脉穿刺拔 针的知识外 ,还要努力提 高 自身的穿刺技术水
平和责任心 。静 脉穿刺 拔针后的按压方法较多 ,但是 无统一规定。实 际工作中 ,应该根据患者 的年龄和病情 、血管的具体情 况、静 脉给药
静 脉穿刺部位 出现 针眼和皮下 出血与否 ,不仅与按压方法是否准 确 、按压 时间 的长短 、按压 面积 的大小 、按压力 度的 强弱等 因素有
菌操 作技术 ,以免穿刺针 眼被感染 。纵 向按压 法是用左手大拇指指 腹
轻轻横压穿刺 皮肤 处的棉 球 ,针头拔 出后 ,快速将拇 指沿逆时针方 向
血管组织产生机械性切割 刺激 ,患者不仅会感 到剧 痛,还会促进皮肤
针 眼出血和 血管周 围瘀血 。所 以 ,最 好选择 拔针后 再按压 针 眼。这
51mn  ̄0 i 为宜 。
23增大按压面 积 _ 棉 签按压法用左 手大拇指与食指握住 在近棉签头平行按压 ,棉球
样 ,不仅减轻患者 的疼痛 ,还能 降低皮下 出血的概率 。
的品种等 因素选择适 当的方 法按压血管 。因此 ,在实 际操作 过程 中 ,

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技巧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使之达以较高水平,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医患纠纷,还能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我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探索总结,现就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加以介绍。

1.常规准备及技巧正确评估患者和环境。

评估患者是否配合治疗,首先热情接待,做好解释工作;环境是否清静、光线是否明亮等,减少无关人员在场。

选择静脉时注意远离关节、骨突处,尽量避开皮肤瘢痕、丘疹等各种皮损部位。

老年体弱及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小儿要注意区分动静脉,根据血管的外观和手指的触摸有无搏动进行区别。

血管显示不清,根据血管分布和走向耐心细致地查找静脉。

轻轻按摩局部皮肤,使血管充盈暴露。

一般不主张拍打,尤其在扎好压脉带后,拍打局部皮肤可增加患者疼痛感。

根据血管的粗细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和针头。

持针柄两种手法:一为拇食二指分别捏住针柄上下两面;一为拇食二指分别执住针柄前后两缘。

根据个人习惯选择,有人报道,前者穿刺成功率更高。

夏季因气温高,皮肤易出汗,影响胶布粘度。

胶布粘度好的,宜固定两根横的,一根斜的,采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

胶布末端不要紧贴皮肤,以免增加拔针的难度,也可以减少疼痛。

胶布粘度差的,也可以绑绷带式的粘一圈,能避免因胶布松脱导致针头移位。

还可将软管用一条胶布粘在穿刺上方几厘米处。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用手固定针柄,用拇指固定针柄即可;患儿动得厉害的持软管固定针头。

有些老年患者,为防止穿刺侧手部活动较多导致针头穿入皮下引起液体渗漏,可以用硬纸板(注射器包装盒和药盒都可)固定局部,效果较好。

在撕胶布的同时按压针柄,以免牵扯针头,引起疼痛。

顺毛发的生长方向撕胶布,手背的汗毛由内向外生长。

所以由内向外下方向撕可以减轻疼痛。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完后,拔针后撕胶布时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撕,减少小儿的哭闹,拔针后将棉签棉花端折断,用短胶布横向粘好[1],再按压片刻,叮嘱回家后撕掉。

再探无痛静脉穿刺术论文

再探无痛静脉穿刺术论文

再探无痛静脉穿刺术(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3012)【摘要】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中疼痛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0位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行充分的穿刺准备,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进行输液。

结果:600位患者的静脉输液均顺利进行,无异常情况发生。

结论:护理操作中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等。

可以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中疼痛,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再探;无痛;静脉穿刺术【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52-01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技术操作,也是诊治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

成人中多数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紧张害怕,会形成害怕——失败——加重疼痛——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而孩子呢?多数看到穿白大衣的就哇哇大叫,甚至不愿进医院大门。

怎样才能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值得深思的课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脉穿刺术办法,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0年10——2011年10收治的600位患者进行分类:其中3月——14岁患者380位,平均年龄3.5岁;14岁——60岁130位,平均年龄42岁;60岁以上90位,平均年龄7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1.2 方法1.2.1 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穿刺前心态保持冷静、平稳,是自我发挥能力的关键。

穿刺时病人情绪紧张,配合不当等因素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操作的心理刺激源。

有的病人要求护士要看准血管,做到一针见血,甚至情绪差时,还要乱指责护士、辱骂护士,这些均能造成护士心里不协调,起到暗示、压抑的实际效应。

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护士,会出现紧张焦虑或急于求成的内心冲突,使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穿刺失败。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实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方法,即将第1次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 g),第2次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和一次成功率,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减轻穿刺疼痛效果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

【关键词】利多卡因红花液;静脉穿刺;疼痛【中图分类号】r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12-01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在穿刺时如何把患者的疼痛感觉降到最低,争取达到无痛性穿刺,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的。

为此,我们对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实验的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方法,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和利2%多卡因在病人静脉穿刺前外涂穿刺局部,观察其对静脉穿刺的减痛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进行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实验的100例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血管状况佳,且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 方法2.1 选择标准:为杜绝护理人员技术差异引起误差,由专人进行穿刺操作,同时避免因个体差异引起误差,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方法,在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穿刺,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接51/2号头皮针。

2.2 实验组处方红花饮片10g加入2%利多卡因50ml浸泡放置4d后,用纱布过滤,放在棕色瓶内加盖备用; 对照组处方:2%利多卡因。

静脉输液操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静脉输液操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静脉输液操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医疗操作,广泛应用于护理、急救、手术和疾病治疗等领域。

然而,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插管困难、感染风险、静脉炎的发生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操作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和患者的安全程度。

一、挑战之一:插管困难插管是静脉输液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由于患者的静脉血管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插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

常见的插管困难包括静脉血管难以触及、血管抽搐或收缩、血管位置移位等。

应对策略:1.准确评估患者的静脉状况,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和插管器材。

2.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实践,提高插管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3.合理运用辅助技术,如超声引导插管等,来帮助准确定位静脉血管。

二、挑战之二:感染风险静脉输液操作涉及直接进入患者血管系统,若操作不当,容易引发感染。

感染会导致静脉炎、菌血症等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策略:1.遵循严格的手卫生规范,使用无菌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2.注意穿戴无菌手套,避免手部污染静脉通路。

3.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器材和耗材,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消毒液清洁插入部位,保持良好的皮肤清洁。

三、挑战之三: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是最常见的静脉输液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静脉通路出现红肿、疼痛、局部温度升高等炎症表现。

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应对策略:1.定期观察和检查患者的静脉通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合理选择和使用静脉留置时间较长的器材,减少插拔次数。

3.尽量避免给药浓度过大、注射速度过快,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4.及时更换导管、患者换位等操作,避免压迫导致血液淤积。

四、挑战之四:液体平衡掌握困难静脉输液是维持患者液体平衡的重要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常面临着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的液体平衡掌握困难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一般 资 料 选 择 2 1 . 0 年 8月 ~1 2月人 我科 拟 行静 脉输 液 、 言 表 达 清 楚 、 合 作 的患 者 ; 龄 语 能 年 2 6 0~ 1岁 ; 背静脉 状况 良好 , 1个月 内未接 受 手 近 过静 脉输 液穿 刺 ; 入无 静 脉 刺激 性 药物 ; 选 用 输 均 7号静 脉输 液穿 刺针头 ; 随机 决定分 为对 照组 或 实
[ 图分类号] 429 中 R 7 . [ 献标识码] 文 B [ 科 分类 代 码 ]2 . 19 学 3 0 79
静 脉输 液穿 刺是 临床 治疗 护 理 的重 要 手段 之 而 由 于对疼 痛的恐 惧 , 些患 者 甚 至拒 绝输 液 有 治疗 , 在呼 唤人 性化 医疗 服务 的今 天 , 掌握 无 痛穿 刺的技 巧 , 不但 能缓解 患 者 痛苦 保证 用 药顺 利 , 还 能在促 进 患者康 复 的 同时减 少 医 患纠 纷 。通过 临 床实践 中的 比较 发 现 , 变 穿 刺 手 法 、 刺 角 度 、 改 穿 实施 心理 干预等 可有 效减 轻 患 者静 脉 穿刺 时 的疼 痛 , 报道 如下 。 现
赵 颖 30 5 ) 0 0 0 ( 津市 和平 区 中医医 院 天 [ 要] 摘 目的 从 心理 干 预 、 穿刺 角度 、 穿刺 手 法 等 方 面探 讨 减 轻静 脉 输 液 中 穿刺 疼 痛 的技 巧 。方 法 采 用 对 照 法 , 患 者 分 为 若 干 个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 较 两 组 患 者 的 疼 痛 体 验 。结果 各 将 比 实验组 的 患者 穿刺 时 的疼 痛 感 明显 小 于对 照 组。结论 掌握 静 脉 输 液无 痛技 巧 可 以 减轻 患 者输 液 穿刺 时 的疼 痛 。 [ 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 穿刺疼 痛 ; 心理 干预 ; 穿刺技 巧

d ・
阿昔洛 韦等 眼药水 点 眼 。我们 通 过 临床 观察 在 传 统 治疗 方 法 基 础 上 配 合 0~5 硫 酸 锌 溶 液 +0 % . 9 生理 盐水 结 膜 囊 冲洗 法 , 果 取 得 满 意效 果 。 % 结 调查 结 果发 现 , 膜 囊 冲 洗 治 疗 细 菌 性 结 膜 炎 和 结 病毒 结 膜炎 均 有 很 好 的疗 效 , 其 是 对 细 菌 性 结 尤 膜 炎有 明显 的疗效 。对 细 菌性 结 膜 炎 冲洗结 膜 囊 有效 率 达到 8 . % 、 较 好 效 果者 达 到 l . 0 , 98 有 02% 无效 率仅 O ; % 对病 毒性 结膜 炎 冲洗 结膜 囊有 效 率 达 到 8 .% , 8 0 有较 好疗 效 者 达 到 9 6 , 效 率 占 .% 无 24 , 两项 经过统 计学处 理后 P< . 1 有 显 著 .% 前 00 , 差异 性 。 3 2单纯 生理 盐水 没有抗 感染 作用 , 以单用 生 理 . 所 盐 水 冲 洗 结膜 囊 存 在 一 些 缺 陷 。0 5 硫 酸 锌 溶 .% 液 + . %生理 盐水 冲洗 结 膜囊 , 酸锌 溶液 有 杀 09 硫 菌、 收敛 的作 用 , 与细 菌 D A形 成 复合 物 , 而 可 N 从 影 响 D A 的 复 制 , 扰 细 菌 生 长 繁 殖 . 外 锌 可 N 干 此 影 响细胞 分裂 、 长和再 生 , 能 干扰 病 毒 的复 制 生 也
验组 。
1 2方 法 对 照 组 按 照 一 般 方 法 穿 刺 , 核 对 外 不 . 除 进行 刻 意语 言交流 , 改变 穿 刺手 法 , 者 常规 握 不 患 拳, 穿刺 角度 1 。~ 0 , 血 管侧 面 进 针 , 刻 意 5 2 。从 不 加快 进 针速度 。( ) 1 心理 干预实 验组 : 穿 刺 同时 在
[] 坚. 编. 1葛 主 眼科 学 f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 M] 北 人 20 :
76.
[ ] 燕 玉 . 代 微 量 元 素 研 究 [ . 京 : 国 环 境 科 学 2李 现 M] 北 中
出 版 社 ,9 7 2 5 18 .6 .
减 轻 静脉 穿 刺疼 痛 的 临床 技 巧 探 讨
组 别
理 干 预 组
与患者 交谈 , 了解 患 者病 情 , 明 输 液 的 重 要 性 , 说 设 法稳 定患 者 的紧 张 情绪 , 分散 其 注意 力 ; 2 角 () 度 实验 组 : 大针 头与皮 肤之 间 的穿 刺 角度 至 4 。 增 O 6 。 ( ) 度 实 验组 : 用 直 刺 血管 进 针 法 , 0 ;3 速 采 选 择 从 正面 、 速穿过 皮 肤后 立 即刺 入血 管 , 皮肤 快 从 到血管 腔一 次完 成 , 下 皮 下潜 行 步 骤 ; 4) 手 省 ( 握 实验组 : 患 者 不用 握 拳 , 背 自然 放 松 , 士 的 嘱 手 护 左手握 住患 者 四指 ( 大拇 指 ) 调 节 掌 关 节 的 角 除 , 度 , 静脉 充盈 。穿刺 结束后 请 患者评 分 。 使 1 3判 定 标 准 疼 痛 指 标 参 照 数 字 模 拟 评 分 法 . ( A )0分 为无痛 ,O分为 剧烈疼 痛 。 V S , 1 14数据 处理 采 用 S S 1 . . P S4 0统 计 软件 进 行 数 据 处理 , 0 0 P< . 5为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1 5结果 ( ) 理 干 预组 和对 照 组输 液 穿 刺 时 患 . 1心 者 自觉疼痛 比较 见 表 1 ( ) 度实 验 组 和对 照 组 ;2 角 输 液穿刺 时患 者 自觉 疼痛 比较见 表 2 ( ) 度 实 ;3 速 验组 和对 照组输 液穿 刺 时患 者 自觉疼 痛 比较见 表 3( ) ; 4 握手 实 验 组 和对 照 组 输 液穿 刺 时 患 者 自觉
[ 章编 号 ] 0 1 84 2 1 )4 0 0 —0 文 10 — 1X(0 2 0 ~ o4 2
能力, 使之 产生新 病毒 颗 粒 , 以补充 应 用锌 剂 可 所 抑制 病毒 的 分 裂 、 长 和 再 生 , 扰 其 复 制 合 成 。 生 干 微量 元素 锌 与 机体 免 疫 功能 有 关 , 部 给 予 锌 剂 局 治疗 , 以改 善 免 疫 状 态 , 强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 可 增 可 促进 角结 膜 炎 症 的恢 复 , 少 复 发 的机 会 J 减 。并 且结 膜囊 冲洗法 能及 时有 效 的 清 除患 者 结膜 囊 内 的残余 菌 和新生 菌 , 稀释 了结 膜 囊 内的分 泌 物 , 如 有伪 膜要 同 时 给予 擦 除 , 样 更 有 利 于 药 物 的 吸 这 收 与渗透 。使病 人感 觉 凉爽 、 适 , 舒 同时 冲洗 液 使 局部 血管 收缩 , 结 膜 囊 充 血 、 肿 症 状 缓 解 , 使 水 使 病情 得到 有效 的控制 , 减轻 了病 人痛 苦 。 [ 参 考 文 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