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交通规划方案

交通规划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管理和提升城市的交通系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个全面的交通规划方案,旨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增加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 目标本交通规划方案的目标包括:•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促进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发展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停车场和停车服务;•改善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环境。
3. 道路建设与改善3.1 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通过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并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同时,应考虑合理设置出入口、匝道、服务区等设施,以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
3.2 规划和改善主要道路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规划和改善,包括扩建道路、增加车道、优化红绿灯等,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减少交通拥堵。
3.3 增加非机动车和行人道路设施为了提倡低碳出行和改善步行环境,应增加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道设施。
此外,应规划和改善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和步行的场所。
4. 公共交通发展4.1 建设地铁和轻轨系统地铁和轻轨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方案将优先考虑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4.2 完善公交系统加强公交线路的规划和调整,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
同时,应提升公交司机的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公交出行体验。
4.3 推广智能公共交通服务通过引入智能公共交通服务,如智能调度系统和电子支付系统,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使用率。
此外,还可以加强公共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的整合,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
5. 停车设施和服务5.1 建设多层停车场和停车塔根据城市停车需求,建设多层停车场和停车塔,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减少道路上的停车现象,降低交通拥堵。
5.2 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引入智能停车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实现停车位的智能监测和预约,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成本。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和交通安全,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
一、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道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灯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
良好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因此,制定适合城市的交通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通需求分析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方案之前,需要对城市的交通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市民的出行方式、出行目的以及出行频次等信息,可以为规划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此外,还需要考虑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三、基础设施规划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需要考虑道路网络布局、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停车设施等问题。
首先,道路网络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交通拥堵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应与城市的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相衔接,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最后,城市的停车设施也需要合理规划,确保市民有充足的停车位。
四、非机动车和步行道规划非机动车和步行道是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应该规划建设安全、便捷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交通方式。
这不仅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
五、交通信号灯和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号灯和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合理,能够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智能交通系统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
六、提升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以通过规划合理的人行横道、设置道路隔离带和减速装置等方式来提升交通安全。
此外,加强对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推广交通安全教育,也是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指针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为目标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城市道路规划、交通流量管理和交通安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情况来规划道路的数量、宽度和走向。
一方面,要提高道路的数量,通过扩建、新建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道路的宽度和走向,以提高交通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各类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支路等),合理分流交通流量,避免交通拥堵。
其次,交通流量管理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流量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控制措施,使交通流量合理分布,减少交通拥堵。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设置交通信号灯,合理调整信号相位和时长,以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过能力;设置交通导向标志,引导车辆分流,减少拥堵点;建设停车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最后,交通安全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核心。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确保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设立人行横道,提供安全过马路的条件;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加强交通巡逻,及时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等。
此外,在道路设计和改造中,还需考虑交通设施的合理安排,比如设置交通护栏、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等,以保障各类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城市道路规划、交通流量管理和交通安全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旳综合利用
•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轻易布置
– 放射式
华盛顿
– 与边沿地域有最短旳距离 – 锐角地域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 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
以上二种形式旳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域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衔接旳目旳是以便联络,分离旳目旳是预防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旳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旳关系 废气扩散、抵抗寒风
• 过境交通旳布置
降低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省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旳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阔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预防拆迁量过大
–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旳界线
与道路旳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旳关系、街景设计 旳要求有关 红线内涉及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 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红线宽度
迅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旳宽度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第一章城市交通规划概述 (3)1.1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 (4)1.1.1 问卷调查法 (4)1.1.2 实地考察法 (5)1.1.3 数据分析法 (5)1.1.4 其他方法 (5)1.1.5 交通流量分析 (5)1.1.6 出行方式分析 (5)1.1.7 出行时间分析 (5)1.1.8 交通分析 (5)1.1.9 需求预测方法 (5)1.1.10 需求预测内容 (6)1.1.11 需求预测应用 (6)第三章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6)1.1.12 规划背景 (6)1.1.13 规划目标 (6)1.1.14 规划内容 (6)1.1.15 发展目标 (7)1.1.16 发展指标 (7)1.1.17 优化交通结构 (7)1.1.18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1.1.19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7)1.1.20 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7)第四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8)1.1.21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原则 (8)1.1.22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内容 (8)1.1.23 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原则 (9)1.1.24 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内容 (9)1.1.25 城市道路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9)1.1.26 城市道路系统优化的方法 (9)第五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0)1.1.27 引言 (10)1.1.28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类型 (10)1.1.29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 (10)1.1.30 引言 (10)1.1.31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原则 (11)1.1.32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结构 (11)1.1.33 引言 (11)1.1.34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类型 (11)1.1.35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11)1.1.36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12)第六章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12)1.1.37 停车需求预测的重要性 (12)1.1.38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12)1.1.39 停车设施布局原则 (12)1.1.40 停车设施布局策略 (13)1.1.41 停车管理政策 (13)1.1.42 停车管理措施 (13)第七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13)1.1.43 设计原则 (13)1.1.44 设计内容 (14)1.1.45 设施类型 (14)1.1.46 设施布局 (14)1.1.47 设施建设与管理 (14)1.1.48 政策目标 (14)1.1.49 政策内容 (15)1.1.50 政策实施与监管 (15)第八章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5)1.1.51 城市对外交通网络布局原则 (15)1.1.52 城市对外交通网络布局模式 (15)1.1.53 城市对外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 (15)1.1.54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类型 (16)1.1.55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16)1.1.56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策略 (16)1.1.57 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17)1.1.58 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战略措施 (17)1.1.59 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17)第九章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17)1.1.60 引言 (17)1.1.61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18)1.1.62 引言 (18)1.1.6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18)1.1.64 引言 (19)1.1.65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评价 (19)第十章城市交通环境保护 (19)1.1.66 城市交通污染概述 (19)1.1.67 城市交通污染来源 (19)1.1.68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20)1.1.69 加强城市交通污染治理 (20)1.1.70 强化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0)1.1.71 评价体系 (20)1.1.72 评价方法 (20)第十一章城市交通规划实施与监管 (21)1.1.73 概述 (21)1.1.74 实施策略内容 (21)1.1.75 概述 (21)1.1.76 监管体系内容 (21)1.1.77 概述 (22)1.1.78 评价方法 (22)第十二章城市交通规划案例分析 (22)第一章城市交通规划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07.08.2019
6
07.08.2019
7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2. 确定了城市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3. 交通枢纽城市,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道路的功能:
(1)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 (2)为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提供地下空间 (3)沿街建筑采光、通风,逃生通道 (4)城市开发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5)构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6)户外活动场所
07.08.2019
10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 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07.08.2019
22
机动车道的宽度 = 所需车道数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07.08.2019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
性质、流量、形式
23
07.08.2019
24
(六)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07.08.2019
25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1. 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是城市道 路交通规划的两大核心,其能 够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供更 加全面的思路。
综合交通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 够更好地协调各种不同的交通 系统。
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1 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来缓解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 市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的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能够有 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 通状况。
通过改善城市交通,提高 市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 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市 形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
城市道路交通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设施是 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公共交 通工具等。
2 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建 设交通设施来预防交通事故。
3 环保问题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所有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可以制定更加环保的交通规划来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
1
新技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发展,可以将新技术融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来 改善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分析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通过城市 道路交通数据分析来了解市民的 出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是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的基础,能够了解市民对 交通设施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方法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 划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是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制定出更加精细的城市交 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计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计划。
本文旨在提出一项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计划,以整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1. 城市道路拥堵问题2. 交通事故频发3. 公共交通发展不足4. 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问题5. 环境保护与交通规划的协调三、目标设定1. 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2. 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交通安全3. 推广公共交通,提高便捷程度4. 加强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5. 实现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四、具体措施1. 完善道路网络布局在道路布局上,应根据城市规模和交通流量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的主干道、支线和辅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拥堵情况。
2.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增加公交站点和车辆数量,提高运营频率和准点率,加强公交服务质量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 完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条件建设更多的非机动车道,在城市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划定专门的行人步行区,加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设施建设,提升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性。
4. 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例如交通信号灯优化调控、智能停车管理等,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情况的发生。
5.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对驾驶员、行人和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交通从业人员和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6. 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根据交通规划要求,适时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使得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更合理,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落实方案1. 建立专门的交通规划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性质、流量、形式
一、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利用分隔带分隔对向车流, 将车行道一分为二的,称为 两块板断面; *利用两条分隔带分隔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流,将车行道一 分为三的,称 为三块板断面; *利用三条分隔带使交通分向、 分流的,称为四块板; *车行道上完全不设分隔带, 以路面划线标志组织交通或 不作划线标志,将机动车设 在中间,非机动车在两侧, 按照靠右规则行驶的,则为 一块板断面。
• 2、公共交通规划
– 公共交通的种类
公共汽车、中巴、出租汽车、地下铁道(轻轨)
– 各类交通工具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 2、公共交通规划
– 公交系统规划
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 – 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 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 – 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 – 线路平均长度 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上横 断面的基本型式不外乎一、 二、三块板。三种型式各 有其优缺点,现述如下:
1、在交通安全上 三块板有利于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的矛盾,而两块板可解决 对向车流的相互干扰,同时分隔带还起行人过街的安全岛的作用。但三 块板在公共交通停靠站处,乘客上、下车须穿越非机动车道; 2、在行车速度上 三块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时互不干扰,两块办由于对向车流分隔, 车速均较一块板高。 3、在照明上 板块越多,照明越容易布置。三块板及两块板形式均较好处理绿化种植 与照明杆线之间的矛盾,能使照度均匀、提高夜间行车速度,减少因照 明不良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4、在绿化遮荫上 三块板上布置多排绿化,遮荫面大,夏季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均较舒适, 同时也利于防止黑色路面软化或泛油。
–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 的要求有关 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 人行道、绿化带、 车行道 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主干路 次干路 一般道路 60—100米 40—70米 30—50米 20—30米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生活性道路 旅游性道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交通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 3、交通系统分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 货运、客运(公共交通) –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 (轻轨)
– – – – –
公共活动广场 集散广场 商业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广场
• 2、停车场库
– 停车场的布置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六、城市交通规划
• 1、城市交通调查
– 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
• 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沿着道路宽度方 向,垂直于道路 中心线所作的剖 面,称为道路横 断面。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 方格网式 – 放射式 – 放射环形 – 自由式 – 混合式
棋盘格式 华盛顿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 – 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 – 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 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 交通量的种类分布 – 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
– 交通出行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
• 人流、车流、物流 • 出行目的 • 交通预测
东京、北京 青岛 成都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公交场站规划
• 公交车场 • 公交枢纽站
– 地下铁道规划 –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七、城市道路景观规划
• 1、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
– 主景
• • • •
城市道路景观中起主导作用的视觉对象
山景 比较独特的山峰、山上的建筑物(亭、台、楼、阁、塔) 水景 独具特色的水面及水中的岛屿、岛上的建筑物等 树木 古树名木,比较突出的绿化群 建筑物 文物建筑、标志性建筑
一块板型式在用地困难,拆迁量大或双向交通量不均匀的 路段,以及车流量不大,出入口较多的生活性道路,如商 业性街道上尚较适用。对有特殊功能要求时(如游行或战 备要求),虽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上,仍多采用一块板型式。
• 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配景
• • • •
城市道路景观中对主景起衬托作用、创造环境气 氛的视觉对象
山形 水面 绿地 雕塑
在景观构图中形成背景轮廓线 在景观环境中作为借景对象 成片的绿地和花卉作为景观环境的背景 在街道景观环境中起呼应、点缀作用
• 2、城市道路景观的组织设计方法
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 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
• 联系各功能用地 • 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 • 路网间距
主干路 600—1000米,次干路 300—500米, 支 路 200—300米
• 道路密度
道路线密度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道路面密度 国标:8—15%,国外:20%以上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5、在环境保护上 三块板的机动车道在道路中间,由于绿带的隔离作用,对行人和沿街民 居的噪音影响较小。此外,三块板便于远近结合,分期修建,也有利于 地下管线的分期敷设,非机动车道可采用低造价路面。 不过,从建设投资上分析,在交通量相同的情况下,一块板占地少,投 资省,而三块板则用地大,工程费用也较高。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或三块板断面。
–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 非机动车坡度 3% 2%
•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 • •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左转弯车辆组织 环形交叉口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 – – –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立体交叉的净空 立体交叉的间距
– – – –
4000辆/小时以上
4.5米—5米
立交尺寸 300—500米 交叉与交织 交织距离 150—200米 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 300—500米 间距1—1.5公里
五、城市广场和停车场
• 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 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 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
第六讲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道路规划 ★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广场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于学文
1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
• 1、城市道路交通概念
– 道路与交通
• 城市道路的功能
– – – – 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 城市四大功能之一 城市的骨架 城市避难的场所
• 交通 车流、人流、物流 • 各国汽车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