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案车陆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课题:《让世界充满爱》备课时间:使用时间:课型:写作、评价课时:2课时主备人:吕娜审核人:王萍学生姓名:教师评价:篇二: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广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本单元以“爱的旋律”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真情的呼唤,情感教育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 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

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欣赏、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理解音乐,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弱起小节,掌握切分音节奏与后附点节奏。

教学重点:1、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2、对学生进行“爱”的思想教育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切分音节奏、后附点节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并体会爱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认识爱1、故事导入: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的图片,解释千手观音的由来,从而引出东周妙庄王的故事(三公主为他人的幸福献出一切的感人故事)。

导语:同学们,我们这个世界每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危险,与灾难,那么需要我们能像故事中三公主一样,无私奉献去帮助别人,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和平、更加美好,世界才会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2008-5-15 8:06:00 | By: 惜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发现身边有关“关爱”的感人素材。

2、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作文的选材、构思,让学生在研究创造中感受创作的快乐。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关爱的团结协作精神。

课前准备:1、歌曲“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2、慰问敬老院的图片、市政府慰问贫困户的图片、慰问贫困学生的图片以及抗台风、抗“非典”等图片。

教学思路:激趣引题——自主合作、确定选题——构思成文——交流讲评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播放音乐“爱的奉献”②播放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照片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哪里?我们在干什么呢?生:呀!是我们为灾区捐款。

师:播放灾区人民被从废墟下解救出的灿烂笑容.师: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他们的笑脸,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

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生:因为他们得救啦!)能不能用“因为有了——,所以他们——。

”的句式来说说?生1:因为有了关心,所以他们很快乐。

生2:因为有了爱,所以他们快乐。

师:用一个词来说,是因为有了——(生:关爱),所以,他们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爱”这个话题,一起感悟关爱。

二、自主合作,确定选题师:谁来说说,你平时从哪里感受别人的关爱或是你给别人的关爱?生1:父母那里。

生2:爷爷奶奶那里。

师:也就是家人的关爱。

生3:老师同学那儿。

生4:还有素不相识的人。

(有生窃笑)师:素不相识的人那儿?能具体举个例子吗?生4:比如今年支援地震灾区,好多人为灾区捐款捐物,灾区人民就感受到他们的关爱了。

生5:还有刚刚前几天我们为地震灾区捐款。

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师:对!说的真好!我们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不仅感受了别人的爱,我们还能要关爱别人。

请看看这些图片,(师依次展示市政府慰问贫困户、慰问贫困学子的图片,抗台风、抗“非典”的图片、地震中解救幸存者。

最新-八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设计 精品

最新-八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设计 精品

八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让世界充满爱”话题作文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二语文组【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叙事中表现出“爱”的主题,详略得当。

2、学会积累,学会观察,学会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一、名言导入明确话题作家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诚如冰心所言,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是一个心灵丰富、灵魂高尚的人。

胸有菩提树,笔下自清真。

对于中学生来说,大爱情怀,决不单单是一种给予,它更是一种收获——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收获,也是一种写作资源的收获。

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爱、思考爱、表达爱!二、交流体会启发素材1.交流。

请你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说一段话,在组内交流。

说清楚要说的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他/她的爱体现在哪里。

2.验证。

交流完毕后就自己刚才的发言在小组内验证效果。

大家听清或记住你的发言了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概述你的发言。

你的发言感染大家了吗?大家觉得你说的事件中所体现出的爱能深入人心吗?怎样修改比较好?3.讨论。

就自己的发言内容来说(体现人物有一颗爱之心的事例),怎样使自己描述的更好?就自己刚才发言的效果说说原因(成功与不足)。

小组汇集意见班内交流。

4、探究发现,小组讨论,归纳:明确你要写的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怎样来表现让世界充满爱这一话题?明确你重点着墨的地方,做到详略得当。

三、探究方法:1、以小见大表现爱爱的海洋中,浪花朵朵。

如果一滴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那就撷取感触最深的那一朵浪花来写。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一点精彩展现就好。

于半瓣花上道爱心,于小事情上看大问题。

“以点带面”,反映现实,观照人生。

2、情感真挚抒发爱可以以排比段落的形式、以抒情化的语言衔接,最后以抒情结尾,点明主旨,感受“爱”的涌动。

也可以就某一点展开,选取典型的、最能表现“爱”的片段进行组合。

2023最新-《让世界充满爱》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让世界充满爱》教案(优秀4篇)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分享的《让世界充满爱》教案【优秀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篇一课题:综合性学习课时安排2课题名称让世界充满爱no:课型活动写作教材分析德育点培养学生爱的品质创新点搜集材料交流与研究能力点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记叙文的能力知识点爱的内涵真正意义的同情互助的原则学情分析对“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同学间的团结互助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并且不止一次的付诸行动,如对贫困山区同学的捐助行动,对残疾人的捐助行动等。

特别是初二、3班的同学,还自发的帮助过有困难的同班同学。

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比较深的层次上理解“爱”的内涵。

在写作方面,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选择有表现力的事例教学流程(内容概要)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一、学生交流二、教师讲解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语文活动活动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项,组成小组,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在班内交流。

学生按照准备的情况,在班内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并讲解。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1、说爱心(1)爱的范围(亲情朋友异性人类)教学流程(内容概要)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2)爱作为一种伦理学的原则,它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多长期劳动实践培养起来的情感方式。

优胜劣汰——用“互助”的方式来保存、繁衍和发展自身(3)爱是人类的美德,爱与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

(4)与人类互助本能最相关联的爱——人类之爱2、2、说同情(1)同情是人类爱的具体显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

(2)同情别人和帮助别人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用美好的想象来灌溉这片湿润的土地。

(3)同情与“心”相连,才是一种真同情,与“心”无关的同情是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心”的同情,往往对被接受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

语文《让世界充满爱》教案设计

语文《让世界充满爱》教案设计

语文《让世界充满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篇课文,理解爱的力量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的内容理解和分析爱的力量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课文多媒体演示教学PPT案例分析材料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力量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爱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爱,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课文:15分钟案例分析:10分钟小组讨论: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课文《让世界充满爱》多媒体演示教学PPT案例分析材料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或观看相关的视频,进一步了解爱的力量和重要性。

6.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爱心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七章: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7.1 教学难点学生对爱的概念和力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7.2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爱的力量和重要性。

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教学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指导及范文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指导及范文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指导及范文我们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当“让世界充满爱”的话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思考之一: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让爱心作主来关注身边每一位需要关注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爱心的行为。

确立了这样的中心,作文时就不会偏题离题。

思考之二:下笔之前,围绕中心从多方面作广泛的思考,以便打开思路。

一方面,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助人为乐者有之,慷慨解囊者有之,见义勇为者有之,为民请愿者有之,无私奉献者有之……选择这样的事例诉诸笔端,歌颂他们爱心的博大,感动自己和读者。

另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可有些人的爱心却渐趋泯灭。

“学雷锋”走过场的多了,扒手猖狂作案众人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多了,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时有发生了,……当我们耳闻目睹类似的情形,也可将这些内容来个“笔伐”,像当年鲁迅先生一样大声呐喊——“救救爱心!”思考之三:用恰当的方法表达。

1、以小见大。

写作时,我们可以让“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于半瓣花上道爱心,于小事情上看大问题。

“以点带面”,反映现实,观照人生。

2、细节点化。

“于细微处最见精神”,真实、典型、有表现力的细节最能刻画形象,表现主题,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

如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一个鄙视的眼神,等等。

[范文]边缘(414014)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云梦文学社陈高照这是一个青青的苹果,躺在飞驰的汽车的门边。

只要轻轻地一碰,它就会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我坐在车上,注视着那个苹果。

生怕它一下子滚落下去。

它的旁边站着胖胖的售票员小伙子。

他无所畏惧地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苹果就在他的脚边。

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他正目不转睛扫视着车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的身边——一个看上去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

他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

但他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他觉得不好意思——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

八年级语文上册《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让世界充满爱》作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节课,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爱的博大。

引导学生在已初让学生在实践
.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情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命便能欣欣向荣。

’感谢上苍,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处处有温情,让生命有了一缕抹不去的温柔。

真情如水,它清纯洁净,让人时时感怀,刻刻
能够对所持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三)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感动瞬间:
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渲染氛围,创设意境,。

《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通用5篇)

《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通用5篇)

《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世界充满爱》优秀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同学们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

4、培养同学们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根据活动主题以及自己的任务,进行定向性阅读或采访等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4、这次作文要求写记叙文。

写作之前要多了解有关记叙文的写作要求。

“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记叙文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也就是作文的个性化,也非常重要。

5、准备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等与主题有关的歌曲或音乐。

6、了解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首先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其次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最后还要注意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活动建议“关爱每个伙伴”,讨论内容是: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因为这次讨论涉及自己的同学,所以讨论的内容要注意不触及同学的陷私,大家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

“同在一片蓝天下”,讨论内容是: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教学设想: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

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

但是一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有“真情实感”,进而获得高分,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父母。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多贫乏。

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浅,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多见,如要求学生写感人的事,学生就会写“奶奶雨中送伞”、“父母送子就医”、“教师挑灯备课”,等等。

而且有些事例可能就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过了,一直写到现在。

总之,一句话,“学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为什么学生一碰到作文就无从下笔呢?读了那么多年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

“体验的缺失”是学生作文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在这里不想对“造成学生体验缺失的原因”作过多的分析,只想对“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作一过有益的探讨。

要实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教学理想,需要作文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整体的努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经验,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发现身边有关“关爱”的感人素材。

2、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作文的选材、构思,让学生在研究创造中感受创作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关爱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点:1、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2、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活动准备:1、分组: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匀,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2、收集整理材料:收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相帮助的文章、故事,包括自己做过的乐于助人的事情。

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或故事或打印或复印或摘抄整理成册。

3、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观察街头摆小摊的、捡破烂的、以及生活艰难的,思考他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活动过程:一、呼唤真情,唱出真爱声频播放《爱的奉献》的歌曲,让学生倾听,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的反应:部分学生轻轻跟着和。

(点击课件出示歌词,理解爱的含义,让爱心在教室内流淌。

)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们互相帮助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思考。

二、感悟真情,抛砖引玉1、配乐朗读,讨论交流读后最感人最动情的语句或情节,研讨感人动情的原因。

(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生活需要爱心爱心驱散了生命中的浑浊,洒下绚丽的阳光,如果说幸福是火,爱心就是燃烧;如果是水,爱心就是流动;爱心与幸福时相依相存的。

——题记生活需要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丝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朴素动人的爱心,也成就了许许多多是以爱心的人们。

记得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出身贫苦的孩子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的握销商品。

有一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了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家人讨口饭吃,可不想,遇到的竟是一个天使般的女孩,他无法向她张口讨饭,便向这位女孩讨口水喝。

女孩看出了她的疲惫与饥饿。

微笑着给了他一大杯牛奶,这个善良的女孩没有像这个男孩要钱,并且说他的妈妈教导过他:人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向女孩表示了自己由衷的感谢。

其实这个男孩打算是要退学的,可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向他点头微笑,他便觉得浑身是劲,那股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

若干年以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便将他送到了大城市中让专家们治疗,当时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但他看到病历上所记载的家庭住址后,他马上直奔病房,开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去以后,决心竭尽所能,一定要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应该支付多少费用。

可当账单送到他手中时。

他不敢看,因为这笔费用一定数额巨大,但她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翻开账单,不想,上面却写着“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2、教师小结: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了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孕育生命。

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给自己献爱心,给别人献爱心,把爱心带给别人,你将获得莫大的幸福。

(教师小结并点击课件)“说真话,诉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① “说真话”(板书)在我们作文时极其重要,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写作时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②“诉真情”(板书)也很要紧。

“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

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

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

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

写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也正在这里。

3、活动讨论:教师提出问题:A、身边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关爱他人?B、同在一片蓝天下,面对一些生活困苦的人,比如路边小摊、捡破烂的、乞讨的人,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C、怎样从自身做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4、教师指导:①“关爱身边的人”: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人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受帮助人的自尊心。

②“同在一片蓝天下”: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③“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说话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同学要向父母要很多钱去捐款就是不正确的。

三、我忆生活,真情写作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把自己准备做的一件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计划写在小纸条上,贴到黑板上。

教师利用音频播放名为《祈祷》的歌曲,学生热情高涨,踊跃的在黑板上贴上自己的计划。

纸条1:我的同桌学习很贪玩,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准备从此监督他背书、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帮助他把学习成绩提高。

纸条2:我的奶奶眼睛得了角膜炎,总是红红的,每当听到奶奶疼痛得哼哼时,我就心疼,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医生,把奶奶医好,把更多的病人医好。

纸条3:妈妈每个星期都给我零花钱,我准备把它攒起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纸条4:我们村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爷爷,我们小组准备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帮他打扫卫生,做家务,陪他聊天。

这个过程结束时,黑板上贴满了小纸条,有的学生甚至贴了好几张,无数小纸条随着拂过的清风欢畅的飘扬,每一张小纸条代表每一个纯洁而善良的灵魂,它们透视出孩子真、善、美的内心世界,当他们亲手写下每一句洋溢着爱心的话,又满怀坚定信念的把它们贴在黑板上时,他们不仅对老师许下一个美丽的承诺,对全班同学许下承诺,对这个让他们充满期待的世界许下承诺,更是对自己许下一个成长的承诺。

教师在选择部分纸条朗读时,课堂气氛异常安静,有些学生的眼角泛起泪花。

一周的访谈、观察、记录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体现亲情的伟大,要是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用我们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亲情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最真实、最感人的语言描叙“家”的故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点击课件,出示写作要求。

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

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

)四、互动评改,推荐展评让学生细心阅读自己的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同桌互阅作文,订正错别字,共同商讨文中病句的修改,再四人一小组共同评点交流,评定成绩,最后大组评议,各大组选出讲评范文一篇及主讲人,准备朗读和评点交流。

(教师点击课件:提出评分细则和对学生自评、互评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自行完成本次作文评价,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选出讲评范文和主讲人之后,主讲人上台朗读并结合本次作文训练要点做讲评。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

”)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适时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

最后,教师进行过程评价,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他们认真评改,对己、对人负责的处事态度。

教师小结:上完这节课,同学们的善良和真诚让老师无比感动,我为能拥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你们能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呢?(学生大声回答: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教师播放音频《让世界充满爱》。

五、布置作业:用多媒体展示作业。

回家后,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藏在心里很久却没有机会表达的爱与感激吧。

六、板书设计:让世界充满爱说真话诉真情写真爱七、【教学反思】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以来,作文就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东西。

一提起作文课,学生就会心生“厌烦”,对于上课也就没有了兴趣,一旦写起作文来,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