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述本次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位于_____路段,起止桩号为 K_____ +_____ 至 K_____ +_____ ,长度为_____m。
该试验段的施工目的是为了确定石方路基填筑施工的最佳工艺参数,包括石料的规格、压实设备的选型及组合、压实遍数、压实速度、松铺厚度等,为后续大规模的石方路基填筑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会审,并编制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二)材料准备石料选用了质地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岩石,其抗压强度不小于_____MPa。
石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 2/3,且不大于_____cm。
对于粒径过大的石料,采用了机械破碎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石料的级配良好。
(三)机械设备准备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推土机_____台、压路机_____台、装载机_____台、自卸汽车_____辆等。
所有机械设备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四)测量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对试验段进行了测量放样,确定了填筑的边界和中心线,并在每隔 20m 处设置了中桩和边桩,以便控制填筑的高程和宽度。
三、施工工艺(一)基底处理首先对基底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草、树根、腐殖土等杂物,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和碾压,使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基底存在的软弱土层,采用换填或加固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分层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填筑。
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不超过 50cm。
填筑时,由自卸汽车将石料卸至指定地点,然后由推土机进行推平,使石料分布均匀。
(三)摊铺平整在石料推平后,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平整,确保层面平整,无明显的高差和突出的石块。
(四)碾压夯实碾压采用先静压、后振压的方式进行。
静压 1-2 遍,振压 4-6 遍,碾压速度控制在 2-4km/h。
路基填筑96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2)三、施工组织机构 (2)四、机械组合 (3)五、路基填料选择 (3)六、施工方法 (4)1.测量放样 (4)2.挖土与运土配合 (5)3.松铺布土 (5)4.土方摊铺 (5)5.路基整平 (5)6.路基压实 (7)7、整平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的确定 (9)8、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9)七、结论 (10)96区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境内,土建工程起点桩号K25+600, 线路自拟建的商登高速公路向南过史家村、赵家村、何家村、张家村、上王村、下王村、陈村, 终点桩号K32+000, 土建工程路线全长6.4km;路基挖土方20万m3, 填土方157万m3, 最大挖深3m, 最大填土高度11m。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1、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 机械合理配置, 确定出96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 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确定填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2)确定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3)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三、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路基试验段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四、机械组合挖掘机2台: PC-220型推土机2台: T-140型平地机1台: PY180型压路机2台: 徐工22T振动压路机洒水车1辆: 5000L自卸汽车12辆:奔驰(25t)5辆, 红岩(20t)7辆五、路基填料选择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 选取K31+850-K32+000为96区路基试验段, 该段94区顶已经过监理验收, 可以进行96区施工。
试验段土源来自上王北取土场, 经现场取土做实验后确定其各项指标如下:最大干密度ρd=1.878g/cm3, 最佳含水量WO=8.9%, CBR值为17.3。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部于年月日在主线段进行了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段落长度200m.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段确定内容1、确定合理的机械数量及机械组合方式.2、确定碾压顺序、碾压遍数.3、确定松铺系数、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4、检验所投入的设备、人员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5、确定施工组织及指挥方法、人员通讯联络方式。
6、改进并完善了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为今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
二、人员组织及机械配备1、人员配备一览表(见下表)2、机械配备一览表(见下表)经试验段验证人员组织及机械配备(大面积施工时可根据工作面相应增加)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组织及指挥方法、人员通讯联络方式合理,可以进行大面积施工。
三、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选定取土场:征地、修建便道、清表后,取土场取样做标准击实、CBR、颗粒分析、塑性指数等试验。
(2)按设计逐桩坐标,恢复路线中桩,定出路堤坡脚,两侧各加宽30cm 撒出灰线,作为填土边缘控制线。
(3)截断流向路堤作业区的水源,并在设计边沟的位置上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2、运输采用挖掘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为防止运输途中扬尘或流失污染,及时对便道洒水,必要时运输车辆采取覆盖措施。
3、施工工艺根据我项目部以往的施工经验,计划采取以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框图附后):测量放线(恢复中线、底面标高、边线)→打格上土→推土机摊土粗平→检测含水量,进行适当补水→平地机精平→检测含水量→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22t振动低档振压2遍→检测压实度→26t振动高档振压2遍→第二次检测压实度→22t压路机静压1遍至无明显轮迹→最终压实度检测。
(1)路基填筑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填筑,控制横坡为左幅—2%,右幅—2%,虚铺厚度按25cm控制.每层铺筑宽度两侧要宽于设计30cm。
在土方填筑两侧边缘纵向每20m打一长70cm断面5×5cm的木桩,按设定的虚铺厚度、挂线控制标高及填土厚度。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公路工程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施工规范和合同要求,2010年8月20日我项目成功进行了路基土方的实验段施工,现将施工成果和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
为了指导以后的施工,我项目把试验段选在K72+580~K72+680段.该段设计显示为路基填方段,最大填筑高度为11米。
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时间为2010年8月20日.一、试验段施工条件:依据设计K72+580~K72+680段填土较高,在此作93%区试验段有利于路基土方上路堤施工,带动路基上路堤填筑作业全面开工.二、试验段施工技术准备:1、试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取土场进行地质、水文、地形、取土场至施工现场的便道等,进行了踏勘,并取土样送试验室进行了土工试验.项目有:土壤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天然稠度;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击实试验;CBR;有机质含量试验,确定土壤为低液限粘土,最佳含水量为 18.9%,最大密度 1。
66g/cm3,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做路基填料。
2、测量组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路基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该段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并按检验标准进行了检验。
3、按试验段检测布点图进行了布点放样、编号,并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复核、批准.4、对参加路基土方填筑作业的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关键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发生。
详见路基填筑开工报告:路基试验段人员配置表 .5、按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进行了设备配置,详见路基填筑开工报告。
三、施工准备1、整修便道:施工现场的施工便道由于重荷载车辆反复作用,已经有部分损坏,为确保交通畅通,进行了维修。
2、土源准备:根据试验采用K72+420~K72+579段内挖方材料作为取土场,土场为粉质黏土,表层植被繁茂,分层不明显,土质较均匀,地下水位10m左右。
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

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doc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一、前言路基试验段是公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它对于验证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评估材料性能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旨在详细记录和分析XX公路项目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试验结果以及取得的经验教训。
二、工程概况1. 项目背景XX公路项目是连接XX至XX的重要交通干线,全长约XX公里。
项目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工程。
2. 试验段位置试验段位于XX公路KXX+XXX至KXX+XXX段,全长XXX米,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具有代表性。
3. 试验目的验证路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探索和优化施工工艺评估路基材料的性能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依据三、试验段设计1. 设计参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规范,确定了试验段的路基宽度、高度、边坡坡度等设计参数。
2. 材料选择选择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包括粘土、砂砾等,并进行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3. 施工工艺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填料摊铺、压实、检测等环节。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完成了施工场地的清理、施工机械的准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
2. 填料摊铺按照设计厚度和宽度进行填料摊铺,确保摊铺均匀。
3. 压实作业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分层压实,严格控制压实遍数和速度。
4. 质量检测对压实度、弯沉值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五、试验结果1. 压实度检测试验段的压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压实度为XX%。
2. 弯沉值检测弯沉值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整体稳定性良好,平均弯沉值为XX(0.0Xmm)。
3. 材料性能评估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六、问题与解决1. 填料供应不稳定与供应商沟通,确保填料供应的连续性和质量。
2. 压实度不均匀调整压实工艺,增加压实遍数,确保压实度均匀。
3. 环境因素影响根据天气和地质条件,灵活调整施工计划和工艺。
七、经验总结1. 设计参数的验证试验段的成功实施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依据。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概述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主要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次试验段选择在某高速公路路段,长度为XX公里,宽度为XX米,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粒径在XX-XX毫米之间。
二、施工工艺
1. 填石材料的采集和加工
本试验段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采集时需注意控制石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保证填石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摊铺机械进行作业,控制摊铺厚度和压实度,保证填石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填石路基的压实
填石路基的压实是保证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需要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控制压实度和沉降量,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质量检测
1. 填石材料的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填石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控制其粒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保证填石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检测
在填石路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方面的检测,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安全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环保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因施工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五、总结与建议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表明,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要】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出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配套机械和施工组织。
为工程全面开工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
关键词】试验段;压实度;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
一、工程概况
广西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是中国东盟陆路通道沿海公路的重要路段,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
主线全长123km。
本合同段为广西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11合同段,合同段起点桩号K100+853,终点桩号为K113+100,里程全长12.247km。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并考虑其它条件,我项目部计划选取以下四段路基作为路基试验段路:
1.K105+950~K106+260 挖方2212m3填方4118m3;
2.K106+730~K107+050 挖方6837m3填方24418m3;
3.K108+780~K109+080 挖方17074m3填方174904m3;
4.K110+160~K110+420 挖方4392m3填方6920m3。
二、人员机械配备情况
人员:四段试验路段配置管理人员20名,其中队长四名,负责现场指挥,技术员八名,负责中线水准测量及技术指导工作;试验员四名,负责各段各项试验工作;质检员四名,负责该段质量监督工作。
机械:T140-1推土机四台、DH220挖掘机四台、DH200挖掘机三
台、YZ18T压路机两台、YZ20T压路机两台、羊足碾两台、东风自卸车十六台、洒水车两辆。
三、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为下一步路基大面积填筑施工提供经验和保障。
四、工期
共计20个工作日。
五、施工过程
(一)土方路堤填筑
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基床整修等。
1.基底处理
填筑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基底处理。
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在施工前砍伐,挖除树根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填土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要清除干净,清除深度100~300mm;挖除宽度,考虑可能滑动面的影响,从原地面处起,离坡脚不小于3m。
路堤基底清理后予以压实,然后检测。
压实度要求达到93%;填土路堤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
2.填料试验与压实试验
路基填筑前,按规范规定的方法对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
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和击实等试验,确定标准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批准使用填料的依据。
3.填筑作业
(1)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开工前,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导线、水准点。
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等位置。
(2)填筑方式
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原地面不平,从最低处分层填起。
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合格后,再填下一层。
(3)摊铺
摊铺作业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从路基最低处开始分层平行摊铺,松铺厚度为30cm。
摊铺土料时,力求平整均匀。
压实前对松铺层的厚度及平整度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每层填土宽度超出路堤设计50cm,以利压实机械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填筑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刷坡。
(4)碾压
土料摊铺平整后即开始碾压,先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对松铺层表面进行预压,然后再用平碾式振动压路机压实。
碾压前要测定土层的含水量,采用洒水或晾晒等措施调整含水量,再进行压实作业。
碾压是否达到要求,最终是以检测压实度或压缩沉降率是否达到要求为标准的。
4.检测
采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再填筑下一层。
(二)土石混合料路堤填筑
1.填料特性
土石混填料的不均匀系数很大,超过最佳压实的不均匀系数很多,具有细粒土、粗粒土、巨粒土的综合特点;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它与细粒土的塑性指数和粗粒土的含量变化有关,压实控制必须采取一个测点一个标准的方法。
2.摊铺
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暂定为40cm。
混合填料中,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按填石路基处理,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朝下放置平稳,在铺小块石料、用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
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以混填,但要避免尺寸较大的硬质石块集中铺填。
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填筑。
路床顶面底面以下30cm范围内,要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3.压实
压实作业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整平后先用18t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稳压1~2遍,再用20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路线应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
4.检测
现场根据含石量确定标准干密度,根据压实度检测或标高检测确定
现场干密度和评价压实度。
(三)石方路堤填筑
1.填料要求填石路堤中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且石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
用强风化石料或软质岩石填筑路堤时,按土质路堤填筑要求施工。
2.石方摊铺
填石路堤亦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类型、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确定。
每松铺层的厚度不大于0.5m。
施工时安排好石料的运输路线,有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进行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处人工配合用小石块、石屑找平。
当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在填石层表面扫入石屑、石渣或中粗砂,并用压力水冲入下部,反复数次,将孔隙填满。
粒径大于25cm的石料,大面向下摆放平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要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3.石方压实
压实作业采用重型或超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提高振动作用力,使排列作用能有效进行。
压实方式参照土方压实方式进行。
压实机械采用重型羊足碾振动压路机,增大压实设备与填石料的接触应力,增加排列作用和压碎作用,提高压实效果;采用冲击压路机,进一步增大破碎率和填充作用效果,提高密度和稳定性,并提高填料的匀质性。
4.检测
以通过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论迹)时,即判定为密实状态。
检测时,在已完成压实的填层表面测点处作标记,并用水准仪测量其高程,压路机过后,再测量各测点的高程,两者之差即为下沉量。
以压缩率来判断填层的密实程度。
压实度要求为96%~98%。
或用回弹弯沉法检测。
六、整理试验结果
施工结束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下,将测量资料,相关试验资料及施工段填筑时机械配备的大小、数量、类型及挖方段挖、运机械和运输力量均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加以总结,得出不同机械压实不同填料(土方、土石混合料、石方三种不同填料)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备和合理的施工组织。
拿出实施性指导方案上报总监办,申请全线路段土石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