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论文

高分子合成工艺论文
高分子合成工艺论文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高分1041班

张山

201010211100

聚氯乙烯工艺流程

高分子1041 姓名:张山学号:201010211100

摘要

聚氯乙烯: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在生产聚氯乙烯的各个工段中,生产指标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和生产的聚氯乙烯不纯,不能出厂,导致一定的经

济损失,比如测量氯化氢的纯度(如不合格可调节氢气和氯化氢的比例),转化工段要测量乙炔和氯乙烯

的含量,尾气的测定(测量乙炔和氯乙烯的含量) 。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保证各个工艺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对各个流程进行分析。

各工段工艺叙述

一、氯化氢的工艺流程叙述及方框图

叙述:氢气经过大阻火器,再经炉前小阻火器进入合成炉灯头,两者均由阀门控制,进入合成炉底部的灯头进行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炉体内的合成气经过夹套水冷却后,再经炉外冷却水冷却至220度以下,再进入石墨冷却器冷却至45度以下,当氯气纯度合格后送入氯乙烯工段

工艺流程:氢气+氯气—→合成炉—→块孔石墨冷却器—→列管石墨冷却器—→除雾气—→送至氯乙烯工序

二、乙炔的工艺流程叙述及方框图:

叙述: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电石水解产生的粗乙炔气由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进入乙炔压缩机加压,然后经清净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PH3、H2S等杂质,再经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工艺流程:电石—→电石仓—→两个贮斗—→发生器—→碱洗塔—→冷却塔—→水环压缩机—→水分离器→清净一塔—→清净二塔—→中和塔—→冷却器—→旋风分离器—→送至氯乙烯工序

三、氯乙烯的工艺流程叙述及方框图:

叙述:来自乙炔工段的乙炔气经乙炔砂封与来自绿化氢工段的氯化氢气体以

1:1.05~1.1配比进入混合器,混合后的气体经两组石墨冷却器冷却后进入除雾器进一步脱

水,脱水后的混合气进入预热器,开温后的混合气体进入装有绿化汞触媒的一组转化器进

行第一次转化,经过初步转化的混合气体再进入二组转化器,反应后的粗氯乙烯进入脱汞

罐脱汞后进入除沫冷却器降温,降温后进入制酸塔,回收气体中的氯化氢进入水洗塔,然

后进入碱洗塔,然后经除沫器,一部分进入气柜一部分进入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全

凝器,没有冷却的气体进入尾气回收系统达标后排放。

全凝器和尾气冷凝器冷凝下来的氯乙烯液体进入粗单体贮槽,除水后氯乙烯液体进入低沸

塔,塔釜再沸器用热水加热塔顶,用0度水降温冷却除去低沸物的粗氯乙烯液体进入高沸

塔,塔釜再沸器用热水加热塔顶,用0度水冷却气态氯乙烯进入成品冷凝器,用0度水冷

凝成液体氯乙烯,成品氯乙烯进入单体贮槽贮存再送聚合工段。

工艺流程:HCL—→HCL缓冲罐—→HCL预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

→多孔过滤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冷却器—→水洗组合塔—→碱洗塔—→

汽水分离器—→机前冷却器—→单压机—→机后冷却器—→全凝器——→水分离器—→低

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却器—→单体贮槽

四、聚合工艺流程叙述及助剂

叙述:配料用的水由纯水车间送来加入高纯水贮槽,由高纯水泵送到单体计量槽,准确

计量氯乙烯单体,由氯乙烯工段送到单体计量槽,称量好的各种助剂加入釜中进行一段时

间冷搅,结束后启动热水泵,把热水送入釜夹套和内冷管中,当釜温升到反应温度停热水

泵,用循环水将反应热移出,聚合反应持续进行,当反应压力下降到0.1~0.15MPa即可联

系出料。

助剂: 分散剂引发剂缓冲剂消泡剂终止剂

五、干燥包装工艺叙述及方框图:

叙述: 聚合后的浆料经过过滤器进入沉析槽,然后由浆料泵送至供料槽,浆料通过供料槽出来,再经过滤器由供料泵打至螺旋板换热器,经换热由浆料温度开至80度左右进入气提塔,气提塔底部出来的浆料由热料泵送至小沉析槽,再经方箱过滤器由打料泵送至离心机,离心机脱水后进入气流干燥塔。

来自大气经过风室过滤后的空气,由鼓风机送至预热器经蒸汽加热到130---135度,进入气流干燥塔与离心后的浆料接触,使颗粒表面的水分汽化,夹带树脂的气流切线进入旋风干燥器,经干燥的树脂与气流一起进入一组旋风分离器,大部分树脂被分离出来进入振动筛,过筛后进入料仓进行包装。

工艺流程:聚合釜-→料浆排放槽-→料浆槽-→料浆贮槽-→料浆进料泵-→节能器-→气提塔-→出料泵-→节能器-→干燥器-→离心料浆槽-→进料泵-→离心机-→上下搅拢-→气液干燥铜-→旋风干燥床-→一级旋风分离器-→①二级旋风分离器-→抽风机②旋振筛-→中间料仓-→大料仓-→自动包装线-→外卖

各工段工艺指标

氯化氢的工艺指标:

1.合成炉的温度<600度

2.块孔石墨冷却器入口温度<160度

3.氢气纯度>98%含氧<0.4%

4.氯气纯度93%

5.氯化氢纯度>94%

6.游离氯<0.005%

7.氯化氢含水<0.15%

乙炔工艺指标:

1.发生温度85度正负2度

2.发生压力6.7—9.3MPa

3.循环碱液浓度 NAOH10--15% NA2CO3<5%

4.次氯酸钠PH: 7—8

5.乙炔纯度>98.5%

6.乙炔含水<0.15%

各工段全分析

1、氯化氢纯度的测定

(1) 原理:利用氯化氢易溶于水的性质,碘化钾水溶液吸收,由体积减少量可得出氯化氢纯

度.

(2)试剂和溶液: 0.2 %碘化钾水溶液

(3)仪器: 100Ml气体量管铁架蝶形架 3L细口瓶

(4)测定方法: 将干燥的100Ml气体量管接在氯化氢取样器上,同时打开上下端考克通气约

一分钟后,关闭上下端考克,在将上端考克扭转使其连接盛有0.2 %碘化钾水溶液

的细口瓶相通,溶液被吸收进气体量管读取刻度值即为氯化氢纯度.

2、微量乙炔含量的测定

把被测样的球胆与饱和盐水细口下口瓶A进口接好,打开考克使被测气体进入饱和盐

水瓶中,准确排出盐水500Ml为止,关闭考克取下球胆,把盐水排出盐水的下口瓶B放到盐水瓶A上方位置,再扭转考克使其与包式吸收注相通,让盐水缓慢倒回将样品气体压入吸收注中,反应完关闭考克,看其颜色同标准色阶相同时得出乙炔含量.

3、氮气含氧的测定

将样品球胆与奥式气体分析器的进样口连接好,扭转三通考克,将水准瓶缓慢下移使样品气体通过横梁进入水套量管,当液面到达0位时再扭转三通考克使其与排空口连接,同时缓慢举起水准瓶液面达到100时停止排气,再进气,排气,反复3遍,把置换好的气体取100Ml,关闭三通考克,打开通向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的考克,缓慢上下移动水准瓶次数,关考克,读其水套量管刻度后,再打开吸收瓶考克上下移动水准瓶次数关考克,直到体积不变为止,记

下刻度H(Ml)

氮气含氧 = H(Ml)

4、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测定

用量筒量取25 Ml次氯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加5Ml 碘化钾溶液, 5Ml冰乙酸,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到淡黄色后加2滴酚酞,继续滴定至无色,记录体积V.

1 2 3 4

碘化钾(Ml) 5.00

冰乙酸(Ml) 5.00

次氯酸钠(Ml) 25.00

硫代硫酸钠(Ml) 7.85 7.79 7.88 7.80

有效氯%0.1099 0.1090 0.1103 0.1092

平均有效氯%0.1096

相对极差%0.11

V 0.014 = 有效氯含量

八、参考文献

1、《分析化学》( FENXI HVAXUE )研究简报。1996年第四期。

2、马全民,陈观铨分析化学,1992,20(9):1061

3、《分析化学》2002 年3 月30 卷3 期

4、《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5、《聚氯乙烯生产分析》北京化工研究所,北京化工二厂工人同志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1、新旧教材对比: 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 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基础。 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基础上的延伸。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

3、教学策略分析 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 “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 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 3)运用多煤体生动直观地表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②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高分子化学结课论文

可控阳离子聚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传统的阳离子聚合由于阳离子活性种的活性特高、反应速度极快,聚合反应和产品质量都不易控制。20世纪80年代Kennedy、Sawamoto等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可控阳离子聚合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改进主引发剂/共引发剂体系、添加络合剂、引入亲核试剂或调整溶剂等来降低增长碳阳离子的活性(即使C+稳定化)、抑制转移终止使各基元反应均得到控制,从而可合成出预定结构、分子参数和性能的聚合物。[1] 关键字:活性稳定阳离子可控 阳离子活性聚合的开发经过了几个反复过程。在Szwarc 开发出活性阴离子聚合后,人们认为阳离子聚合也属于离子聚合,与阴离子聚合机理相似,实现活性化应该极易.但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阳离子聚合副反应多.不像阴离子聚合那样易于控制,人们甚至对开发活性阳离子聚合失去了信心,认为乙烯基类单体不可能实现活性阳离子聚合。在此期间,由于受阴离子聚合的影响,人们的着眼点主要在如何使碳阳离子活性中心与反离子远离,形成松散离子对甚至裸阳离子,从而提高其活性。但乙烯基类单体的活性阳离子聚合却恰恰是通过使生长着的碳阳离子安定化而实现的。从活性阴离子聚合到实现活性阳离子聚合经过了近30年。[2] 传统的阳离子聚合由于自由阳离子活性太高,其总反应活化能一般在-40~~60KJ/mol.由于阳离子的活性种活性高,在链增长反应中还有一种较特殊的反应,就是异构化聚合,其结果得到的聚合链与原来单体的结构迥异。由于活性太高,导致反应速率太快,给化学工艺、工程上带来难于控制的问题。以丁基橡胶生产为例,由于反应速率太快,聚合放热过于集中,在化学工程上会带来一个传热问题,使得聚合反应

普通化学小论文Word版

高分子化学的未来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三大领域之一,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领域。如今,人们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彩缤纷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高分子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 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中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天然资源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开始使用高分子化学合成材料来填补天然资源的空缺。据统计,在过去的40年间,人们对材料的需求以每十年增长五倍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塑料、纤维、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更出现了令人吃惊的发展速度。新型材料尤其是合成材料在电子、机械工业、建筑、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 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趋势 高分子化学代表的是一种前沿技术,其发展趋势也必然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先进工业发展的需求。未来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不仅将提高高分子合成材料的质量,更好地解决耐火性、耐久性等问

题,而且将更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交融,朝着绿色化、纳米化的方向发展,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 1.强调绿色效应 高分子化学带来的污染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高分子化学的原料和高分子材料在使用之后成为的废料。 高分子化学合成中会用到多种原料,例如催化剂、中间品、溶剂、助剂以及在研制和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如果直接向自然环境中排放这些有害物质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未来的高分子化学将着重研究合成中的无毒无害和可再生原料。比如,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以水和超临界流体 CO2 替代溶剂生产可降解的塑料、绿色农药、绿色涂料。同时,利用固体化现象控制和减少污染也将是高分子化学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大量使用高分子材料时,作为废物扔掉的高分子垃圾,不被水溶解和风化,不受细菌腐蚀。如果不被恰当地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成为严重公害。因此必须设法使高分子材料在使用后能适时分解消失。可降解塑料的产生为这一问题指明了解决途径。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其稳定性下降,成为在自然换境中更加容易降解的材料。尤其是生物降解材料,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势,已经成为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热点。 2.对资源的依赖减少

医用高分子材料论文

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材1006班,王中伟, 摘要:随着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航天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目前需求作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别、用途及其特殊要求,并浅谈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展望。 关键词:医用高分子材料人工人体器官对人类健康的促进相容性 前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在性能上能够彼此接近从而可能用聚合物制作人工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的替代物。另外,除人工器官用材料之外, 医药用高分子材料、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也在积极地展开,它们被统称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令人瞩目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门介于现代医学和高分子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病理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新型高技术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它已渗入到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部门并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正文:

高分子论文

摘要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胶的质量取决于两者的配比,而控制缩醛度是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验着重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粘接性能能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影响,提供了制备高粘度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较佳的工艺条件,合成了性能较为优良的胶粘剂.该产品在耐水性、稳定性、毒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工艺阻聚剂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is the synthesis of water soluble polyvinyl formal glue, is red card. Glue quality depends on both ratio, and control the acetal degree is the key to grasp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principle, through the experiment discussed the amount of catalyst,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reactant ratio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and water soluble and so on, provide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viscosity of water-soluble polyvinyl formal adhesive better conditions, synthetic performance more excellent adhesive. The product in water resistance, stability, toxicity and so on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 Polyvinyl alcohol Polyvinyl formal Technology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期末考试重点

自由基聚合方法: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在溶液聚合方法中, 离子对紧密离子对疏松离子对自由离子共价键淤浆聚合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于反应介质中而称为淤浆聚合。间歇聚合: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当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时,将聚合物从聚合反应器中卸出。 连续聚合:单体和引发剂(催化剂)等连续进入聚合反应器,反应得到的聚合物连续不断地流出聚合反应器。解决废旧塑料途径:(1) 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再 生)(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 用(解聚成单体或裂解成燃 油)(3)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本体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在不用其它反应介质情况 下,单体中加有少量或不加 引发剂发生聚合的方法。 特点聚合过程无其他反应 介质,优点产物纯净,反 应器有效容积大,后处理过 程简单。缺点放热量 大,反应热排除困难,不易 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 乳液聚合是单体和水在乳 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乳状液 中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聚 合物生产方法。反应体系主 要由单体、水、乳化剂、引 发剂和其它助剂所组成优 点以水为介质速度快可 直接应用不适用有机溶剂 缺点固体聚合物时乳液需 要破乳洗涤脱水干燥等工 序成本高残留的乳化剂难 于清洗洗涤时产生污水 杂质含量高 溶液聚合单体溶解在适当 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的 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方法优 点温度易控制易于调节 产品的分子量及分布易于 输送可直接应用缺点单 体浓度低聚合速度慢设备 生产能力和利用率低单体 浓度低向溶剂链转移使 用有机溶剂时增加成本环 境污染重有机溶剂回收困 难 悬浮聚合:将单体在强烈的 搅拌及分散剂的作用下,分 散悬浮于连续相水中

高分子材料论文要求

论文内容提纲 1、零件的工作条件、失效方式及性能要求 2、零件材料的初步选择(根据零件性能要求,海选,至少两种,但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3、零件的候选材料(分子结构,材料性能特点,类型(热固性或热塑性) 4、候选材料成形或加工方法的选择 说明选择的依据,现在已经使用的材料还是替代材料,你选择的成形或加工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选用零件加工需要连接,说明具体的连接方法、连接的原理 5、零件材料的确定(从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可靠性、环境影响方面分析) 说出终选材料的名称、主要性能指标 6、提高所选材料性能的途径 提高性能的原理和工艺 7、零件材料的未来发展动向 要说明新材料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是否有成熟的工艺,如果没有,你认为成型加工过程应主要什么主要问题? 8、结论 注意,所有引用都要注明出处,如果是自己的观点请用红色标出。 论文格式: 汽车**零件高分子材料选择与加工 作者### (单位** ) 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正文(以1.5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1.1”等) 1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图1中文图题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一、名字解释 1、本体聚合:在不加溶剂、分散介质(或只加少量引发剂)的情况下依靠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而使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 2、乳液聚合:指单体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在形成的乳状液下进行聚合反应 3、悬浮聚合:单体作为分散相悬浮于连续相中,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4、溶液聚合: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方法 5、扩链反应:分子量不高的聚合物,通过末端活性基团的反应(或其他方法)使分子相互联接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的反应 6、聚合物合金:化学结构不同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 7、互穿网络聚合物: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独特的高分子共混物。它是由交联聚合物Ⅰ和交联聚合物Ⅱ各自交联后所得的网络连续地相互穿插而成的 8、乳化剂: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之形成乳浊液的物质, 9、悬浮剂:防止涂料中的固体耐火粉料沉淀而加入的物质 10、缩聚反应: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学反应 11、界面缩聚:将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的两种反应在两相界面进行的方法 12、凝胶反应:线性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分子的交联反应使粘度无限增大而产生的反应 13、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14、粘合剂:粘合剂是具有粘性的物质 15:玻璃化效应:对某些单体和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乳液聚合过程来说,当转化率升高到某一值时,聚合反应速率突然大幅度降低,其时间—转化率曲线趋近于一条水平线,这种现象叫做玻璃化效应。 二、简答题 1、自由基聚合用到的引发剂哪三类?(1、过氧化物类; 2、偶氮化合物; 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2、悬浮聚合分散剂两类:(1、无机固体粉末分散剂;2、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 3、分子量调节剂————在聚合体系中添加少量链转移常数大的物质,添加少量即可明显降低分子量,而且还可通过调节其用量来控制分子量,也叫粘度稳定剂或链转移剂 4、工业生产中实现缩聚反应以生产线性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 5、保护胶类分散剂都是高分子 6、聚氨酯交联反应哪三种?(1、用多元醇类作交联剂的交联反应;2、利用过量二异氰酸酯的交联反应;3、采用其他交联剂的交联反应) 7、聚氨酯橡胶合成按加工方法分为(混炼型、浇注型、热塑性) 8、聚氨酯涂料有哪些独特的优点?(1、涂膜耐磨与粘附力强2、涂膜防腐性性能优良3、施工范围广4、调整聚氨酯涂料配方,可获得所要求的涂料性能5、优良的电气性能6、能与多种树脂混用7、装饰与保护性能好8、耐温性能好) 9、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联系:A丙烯腈的贡献是耐化学药品性、热稳定性和老化稳定性;B丁二烯的贡献是柔韧性、高抗冲击性、耐低温性;S苯乙烯的贡献是刚性、表面光洁性和易加工性 10、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都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不同:但是悬浮聚合反应发生在分散于水中的单体液滴中,单体液滴直径一般在100~1000μm,而乳液聚合体系中,反应中心乳胶粒一般在0.05~0.1μm;乳胶粒内部向水相传热要比从悬浮聚合的液滴内部向水相传热容易得多,所以乳胶粒中的温度分布要比悬浮聚合的液滴中的分布均匀得多 11、本体聚合生产工艺特点:产品十分纯净;在后处理时可以省去复杂的分离回收等操作过程;工艺

高分子化学课程论文: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汇总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年级201级化学班 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指导教师彭琪职称讲师 成绩 2016年6月17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 1.1聚酯纤维的结构 (1) 1.2聚酯纤维的性能 (2) 1.2.1物理性质 (2) 1.2.2力学性能 (2) 1.2.3化学稳定性 (2) 1.2.4耐微生物性 (2) 2.聚酯纤维的合成 (2) 2.1主要原料 (3) 2.2聚酯纤维的合成原理与工艺 (3) 2.2.1聚酯纤维的合成原理 (3) 2.2.2聚酯纤维的生产工艺 (4) 3.聚酯纤维的应用 (5) 3.1家纺用品方面 (5) 3.2交通运输方面 (5) 3.3工业方面 (6) 参考文献 (6)

聚酯纤维的合成及应用 学生姓名:学号:20135051 化学化工学院201级化学专业班 指导教师:彭琪职称:讲师 摘要:本文首先对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综述,然后介绍它的合成方法,最后介绍聚酯纤维的应用。 关键词:聚酯纤维;结构;性能;合成;应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fiber are summarized.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yester fiber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polyester fiber; structure; properties; synthesis; application 引言 聚酯纤维是由大分子链中的各链节通过酯基相连的成纤聚合物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目前,所谓聚酯纤维通常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PET),是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为原料,经酯交换、缩聚、纺丝和纤维后加工等四个步骤而制得。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1]。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简称PET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除此之外还有少量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简称PTT聚酯纤维。 1.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1聚酯纤维的结构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其中工业化大量生产的为涤纶纤维,其大分子链化学结构式为 聚酯纤维采用熔体纺丝.所得纤维的截面一般呈圆形,纵向光滑平直。聚酯纤维的大分子链中有刚性的苯环和柔性的亚甲基链,其间由酯基连接,是典型的刚柔性兼备的线型大分子,且以刚性为主。涤纶大分子链存在折叠链和伸展链片晶,结晶度和取向度均较高,其结晶属于三斜晶系[2]。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论文

PET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高分子09-2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OCH2-CH2OCOC6H4CO]-,简称PET,为高分子聚合物,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纤维原料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本文对PET 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介绍了PET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直接酯化法 PET的结构及性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OCH2-CH2OCOC6H4CO]-,简称PET,为高分子聚合物,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PET 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另外PET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PET做成的瓶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PET的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PET适用于电子电气和汽车行业,用于各种线圈骨架、变压器、电视机、录音机零部件和外壳、汽车灯座、灯罩、白热灯座、继电器、硒整流器等。PET工程塑料目前几个应用领域的耗用比例为:电器电子26%,汽车22%,机械19%,用具10%,消费品10%,其他为13%。目前PET工程塑料的总消耗量还不大,仅占PET总量的1.6%。 1.薄膜片材方面: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纺织品、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

高分子材料论文

高分子材料论文 在世界范围内,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 而且已进入所有的家庭, 其产量已有超过金属材料的趋势, 將是21世纪最活跃的材料支柱. 高分子材料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原子外, 其他元素主要是氢、氧、氮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 能形成稳定的结构.碳原子是四价, 每个一价的价键可以和一个氢原子键连接, 所以可形成为数众多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总数已接近千万种, 远远超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总和, 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还不断地被合成出來.這样, 由於不同的特殊结构的形成, 使有机化合物具有很独特的功能.高分子中可以把某些有机物结构(又称为功能团)替换, 以改变高分子的特性.高分子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达到至少1万以上, 或几百万至千万以上, 所以, 人們將其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高聚物.高分子材料包括三大合成材料, 即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未加工之前称为树脂). 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迅猛发展, 带动了社会经济和其他产业的飞跃, 高分子已明确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生物化三个方向发展.21世纪的材料將是一个光辉灿烂的高分子王国. 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已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足以和金属材料相媲美, 我們日用的家 用器械、家具、洗衣机、冰箱、电视机、交通工具、住宅等, 大部分的金属构造已被高分子材料所代替.工业、农业、交通以及高科技的发展, 要求高分子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韧性、耐温、耐磨、耐油、耐折等特性, 這些都是高分子材料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推算,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提高高分子的性能方面, 最重要的还是制成复合材料第一代复合材料是玻璃钢, 是 以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为粘合剂制成.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导热系数低、易於加工等优良性能, 用於火箭、导弹、船只和汽车躯体及电视天线之中.其后, 人們把玻璃纤维换成碳纤维, 其重量更轻, 强度比钢要高3~5倍, 這就是第二代的复合材料.如果改用芳纶纤维, 其强度更高, 为钢丝的5倍.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的开拓和创新尚有极大的潜力.科学家预测, 21世纪初, 每年必须比目前多生产1500~2000万吨纤维材料才能满足需要, 所以必须生产大量的合成纤维材料, 而且要具有更轻型、耐火、阻燃、防臭、吸水、杀菌等特性.有许多新型纤维, 如轻型空腔纤维、泡沫纤维、各种截面形状的纤维、多组份纤维材料等纷纷被研制出來, 人們可指望会有耐静电、耐脏、耐油, 甚至不会沾灰的纤维材料问世.這些纤维材料將用於宇航天线、宇航反射器、心脏瓣膜和人体大动脉. 高分子功能材料, 在高分子王国里是一片百花争艳的盛景.由於高分子的功能团能够替代, 所以只要采用极为简便的方法, 就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常用的吸水性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论第一章绪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合成材料等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增塑剂、塑料的原料。填料以及根据不同用途而加入的防静电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塑料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等。(硫化剂、合成橡胶:高弹性体,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的添加物通常称为配合剂。硫化促进剂、助促进剂、防老剂、软化剂、增强剂、填充剂、着色剂等)自由基聚合方法: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在溶液聚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合方法中,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于反应介质中而称为淤浆聚合。 1、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相设备。溶解、: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引发剂(2)催化剂()配制过程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3)聚合反应过程送过程与设备。: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分离过程(4)与设备。: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聚合物后处理过程(5)等过程与设备。(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此外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设备。、比较连续生产和间歇生产工艺的特点。2: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当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时,间歇聚合.

高分子材料与化学论文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姓名:姚祥学号:6100211160班级:电子113班 摘要:这篇文章对高分子材料基础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应用基本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文主要对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发面进行了阐述。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基础医学领域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发展前景医用功能高分子 正文部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大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地被人们发掘出来,各种功能型的高分子为人所利用。使得围绕高分子的产业链的都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开发出能应用于医疗的各种新型材料,经多年的研究已发现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符合医用要求,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和活体组织接触,具有诊断、治疗或替换机体中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作用。 2.高分子材料基础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研究高分子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几个领域。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担负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的任务。高分子物理主要研究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表征以及结构与性能、结构与外场力的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高聚物作为材料的合理使用。高分子工程是研究涉及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成型工艺及相应的理论、方法的研究,为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工业间的衔接点。 3.医用高分子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开发出能应用于医疗的各种新型材料,经多年的研究已发现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符合医用要求,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一般归纳起来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化学稳定性好,在人体接触部分不能发生影响而变化; 2、组织相容性好,在人体内不发生炎症和排异反应; 3、不会致癌变; 4、耐生物老化,在人体内材料长期性能无变化; 5、耐煮沸,灭菌、药液消毒等处理方法; 6、材料来源广、易于加工成型。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第一章 1.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将基本有机合成生产的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提供基本原料。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时密切相联系的三个部门。2.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品种及发展方向。 塑料。品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发展方向:具有优异性能的高性能、耐高温塑料。 合成橡胶。品种:通用合成橡胶,特种合成橡胶。发展方向:通用橡胶主要替代部分天然橡胶产品,特种橡胶主要制造耐热、耐老化。耐油或耐腐蚀等特殊用途的橡胶产品。 合成纤维。品种:聚酯(涤纶纤维)、聚丙烯腈(腈纶纤维)、聚酰胺(棉纶纤维或尼龙纤维)等。发展方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或耐辐射的特种用途合成纤维。 3.工业生产中合成聚氯乙烯采用哪几种聚合方法,简单说明原因。 4.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各过程的特点及意义。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 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辅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 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3、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落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第二章 1.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液态烃在水蒸气存在下,于750~820?C高温热裂解为低级烯烃、二烯烃。为减少副反应,提高烯烃收率,液态烃在高温裂解区的停留时间仅0.2~0.5 s。 2、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来源及生产方法。 基本原料来源:石油、煤炭、植物及农副产品等。单体原料来源路线为: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和其他原料路线。

功能高分子材料论文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摘要:简述了对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征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接着重点写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认识和其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是高分子材料渗透到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后开发涌现出的新材料。近年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年增长率一般都在10%以上,其中高分子分离膜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增长率高达50% 所谓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一般是指具有某种特别的功能或者是能在某种特殊环境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但这是相对于一般用途的通用高分子材料而言。这一定义只是一个概括,不一定很确切,较多的人认为所谓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转换和贮存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如有光电、热电、压电、声电、化学转换等功能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看出,这是一类范围相当大、用途相当广、品种相当多,而又是在生活、生产活动中经常遇见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按照功能特性通常可分成以下几类: (1)分离材料和化学功能材料;(2)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开发出能应用于医疗的各种新型材料,经多年的研究已发现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符合医用要求,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一般归纳起来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化学稳定性好,在人体接触部分不能发生影响而变化; 2、组织相容性好,在人体内不发生炎症和排异反应; 3、不会致癌变;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一、有机合成题的解答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哪一类、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给信息,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突破点。基本方法有: (1)顺合成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逆合成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目标合成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是: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3)综合比较法。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得到最佳的合成路线。 二、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价廉、易得、低毒性、低污染,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下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三、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加成(加H)或氧化(加O)消除醛基。 (3)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去羟基。 四、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羟基(—OH):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醛、酮与H2加成等。(2)引入卤原子(—X):烃的取代,不饱和烃与卤素(X2)、HX的加成,醇与HX的取代等。 五、官能团的衍变 (1)利用衍生关系引入官能团,如醇醛羧酸 (2)通过化学反应增加官能团 如C2H5OH CH2==CH2 (3)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位置 如:CH3CH2CH2OH CH3CH==CH2 六、各类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其实质是官能团之间的互换和变化,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论文

医用功能材料及应用学院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乔红斌 专业班级高091班 学生姓名张如心 学号 099034030

医用功能材料及应用 摘要:了解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的应用研究及发展状况,综述国内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研究成果,展望对未来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脏器、药剂及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以及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认识和其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前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的相似决定了它们在性能上能够彼此接近从而可能用聚合物制作人工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的替代物。另外,除人工器官用材料之外,医药用高分子材料、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也在积极地展开,它们被统称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1.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 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材料。其被广泛地用来取代或恢复那些受创伤或退化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以修复、替代为主)、药用高分子材料(以药理疗效为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融合了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工艺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许多工程学问题。由于其与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接触,因此,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满足如下的基本要求:①在化学上是惰性的,会因为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②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③不会致癌;④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在材料表面凝血;⑤长期植入体内,不会减小机械强度;⑥能经受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而不产生变形;⑦易于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 2.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4个阶段 第1阶段:时间大约是7千年前至19世纪中叶,是被动地使用天然高分子材料阶段。这一时期的高分子材料有,大漆及其制品、蚕丝及织物、麻、棉、羊皮、羊毛、纸、桐油等。 第2阶段:从19世纪中页到20世纪20年代,是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化

高分子工艺学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习题集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章绪论 1.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2.简述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主要品种以及发展方向。 3.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配方合理,原料易得,配方成本合理,工艺程短,产品质量高) 5.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1.简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即三烯、三苯、乙炔)的来源。 2.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3.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 4.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的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萃取精馏的目的。 5.简述从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出发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单体合成路线(可用方程式或图表表示,并注明基本工艺条件)。 6.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 7.简述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8.试述合成高分子材料所用单体的主要性能,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论述乙烯产量与高分子合成工艺的关系。

第三章游离基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1.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中如何调节? 2.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引发剂的分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含义是什么?生产中有何作用? 4.引发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哪些因素考虑?为什么? 5.举例说明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调节剂,阻聚剂,缓聚剂的作用。 6.为什么溶剂分子的Cs值比调节剂分子的Cs小的多,而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往往比调节剂大的多? 7.以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8.根据合成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特点,组织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划出流程示意图。 9. 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及性能有何影响。 10. 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 对比管式反应器及釜式反应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12.聚乙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改进它的性能,开发新用途。 13.比较高压聚乙烯及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改进聚苯乙烯的性能,可采用哪些方法? 14.试述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的优缺点及改性方向。 15.比较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工艺的异同。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 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增塑剂、填料以及根据不同用途而加入的防静电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塑料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等。 合成橡胶:高弹性体,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的添加物通常称为配合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助促进剂、防老剂、软化剂、增强剂、填充剂、着色剂等)。 自由基聚合方法: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在溶液聚合方法中,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于反应介质中而称为淤浆聚合。 1、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相设备。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3)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此外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设备。 2、比较连续生产和间歇生产工艺的特点。 间歇聚合: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当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时,将

高分子化学论文

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理入手,阐述了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的分类,研究了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阻燃机理;阻燃剂;进展 前言 高分子材料因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属于易燃、可燃材料,在燃烧时热释放速率大,热值高,火焰传播速度快,不易熄灭,有时还产生浓烟和有毒气体,对人们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已经成为当前消防工作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分子材料的燃烧及阻燃机理 高分子材料在空气中受热时,会分解生成挥发性可燃物,当可燃物浓度和体系温度足够高时,即可燃烧。所以高分子材料的燃烧可分为热氧降解和燃烧两个过程,涉及传热、高分子材料在凝聚相的热氧降解、分解产物在固相及气相中的扩散、与空气混合形成氧化反应场及气相中的链式燃烧反应等一系列环节。当高分子材料受热的热源热量能够使高分子材料分解,且分解产生的可燃物达到一定浓度,同时体系被加热到点燃温度后,燃烧才能发生。而己被点燃的高分子材料在点燃源稳定后能否继续燃烧则取决于燃烧过程的热量平衡。当供给燃烧产生的热量等于或大于燃烧过程各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时,高分子材料燃烧才能继续,否则将中止或熄灭。从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机理可看出,阻燃作用的本质是通过减缓或阻止其中一个或几个要素实现的。其中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材料热稳定性、捕捉游离基、形成非可燃性保护膜、吸收热量、形成重质气体隔离层、稀释氧气和可燃性气体。目前常采用的阻燃剂行为主要是通过冷却、稀释、形成隔离膜的物理途径和终止自由基的化学途径来实现。一般阻燃机理分为气相阻燃机理、凝聚相阻燃机理和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燃烧和阻燃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影响和制约因素,将一种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严格划分为某一种是很难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