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己亥杂诗课件.ppt.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ppt课件

六、课文精讲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抒情、叙事 “浩荡”二字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写出诗人辞官还乡的满怀离愁。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烘托出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这两句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 织在一起,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 照。
6、哲理:
①“落红”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一不为独香,而为 护花,展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落花成为培育下一代的养料,它的生命在新枝身上得以延续,这是 大自然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的规律。
7、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理解诗意
这里指诗人离京时 的无限愁绪。
东方故里。
指诗人将要去的地方远离 京城。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译文: 满怀离愁正对着夕阳西下,鸣鞭东去从此辞官奔赴天涯。
五、理解诗意
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历代诗歌代表 先秦:《诗经》《楚辞》 秦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建安体、永嘉体、陶渊明 唐代:初唐四杰、大小李杜 宋代:北宋:苏轼、柳永、王安石 南宋:陆游、辛弃疾、李清照 元明清:吴中四杰、纳兰性德、龚自珍
三、知人论世
姓名: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 人,号定盦(ān)。 朝代: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贡献: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洋溢着爱国热情。 著作:《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己亥杂诗》ppt课件

诗歌意境
满怀无限离愁,正值夕阳西下, 挥鞭策马东去,从此远如天涯。 花朵飘落枝头,也将真情留下, 辗转化作春泥,培育成长百花。
板书结构
乙亥杂诗
浩荡离愁,辞官远行 化泥护花,比喻明志
不甘沉沦 为国效力
课
小堂
链
测 接
中 考 直 击 考 点
课堂小测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 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4. 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移情于 物,借“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 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今天常用这两句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 私奉献的精神,或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 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中考链接
1.(2014 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 龚自珍)清末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1分) 2.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白日斜 ”“ 天涯”来烘托离愁, 可见诗人辞官后的复杂心情。(2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七绝。 B. 这首诗是诗人龚自珍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 诗中的一首。 C. 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的厌倦之情。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 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 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 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 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 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 第五篇,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将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诗歌315首, 总称《己亥杂诗》。
理解哲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 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
布置作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己亥杂诗》精品PPT课件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本句诗【还初中表语文现匠了出品诗】人对朝廷的眷恋,对国事的担忧。
一处凄凉景
诗歌中除了“白日斜”,还出现哪种景物,说说 这一景物有何特点。
落红
花朵离开枝头,生命走向尽头,飘落 时更显孤苦无依。
诗人以“落红”自比,那么“落红”与诗 人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初中语文匠 出品】
落花脱离赖以生存的枝头,诗人脱离借以济世的职了怎样的心志?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
诗人以“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归处与 使命表明自己虽然已辞官,但至死关心国家前途、 命运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春蚕到【死初中丝语方文匠尽出,品】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考点一:默写
直 ①浩荡离愁白日斜,
。
接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
默
写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初易中错语文易匠 混出品的】 字词
名句
考点一:默写
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仍关系
理 国家和天下苍生,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诗句
解 是:
,
。
性 ②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
龚自珍 ,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 他所作的诗文,提 倡“更法”“改 图”,批评清王朝 的腐朽,洋溢着爱 国热情。
解诗
无限
东方故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指诗人将要去的 地方远离京城。
译文:满怀无限的离别愁绪正对着夕阳西下,马鞭向东方 故里一挥,从此【初远中语离文京匠 出城品,】 像是浪迹天涯一般。
本句诗【还初中表语文现匠了出品诗】人对朝廷的眷恋,对国事的担忧。
一处凄凉景
诗歌中除了“白日斜”,还出现哪种景物,说说 这一景物有何特点。
落红
花朵离开枝头,生命走向尽头,飘落 时更显孤苦无依。
诗人以“落红”自比,那么“落红”与诗 人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初中语文匠 出品】
落花脱离赖以生存的枝头,诗人脱离借以济世的职了怎样的心志?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
诗人以“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归处与 使命表明自己虽然已辞官,但至死关心国家前途、 命运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春蚕到【死初中丝语方文匠尽出,品】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考点一:默写
直 ①浩荡离愁白日斜,
。
接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
默
写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初易中错语文易匠 混出品的】 字词
名句
考点一:默写
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仍关系
理 国家和天下苍生,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诗句
解 是:
,
。
性 ②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
龚自珍 ,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 他所作的诗文,提 倡“更法”“改 图”,批评清王朝 的腐朽,洋溢着爱 国热情。
解诗
无限
东方故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指诗人将要去的 地方远离京城。
译文:满怀无限的离别愁绪正对着夕阳西下,马鞭向东方 故里一挥,从此【初远中语离文京匠 出城品,】 像是浪迹天涯一般。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7张PPT)

五、结构梳理
社会现状——万马齐喑
已亥杂诗
希望改变现状 呼唤变革 广纳人才 内心期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六、拓展延伸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生气:_朝__气__蓬__勃__的__局__面__。 恃:_依__靠__。__________
字词解释:
九州:中国。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 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 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究:终究、毕竟。
风雷
万马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现在这 种毫无生气的局面,毕竟是让人心痛。
己亥杂诗: “己亥”指的是“己亥年”即1839年。这一年, 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 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 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己亥杂 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 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 出了什么?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 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 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抹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 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字词解释: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朗诵技巧:语调、韵律、音韵、节奏等
01
1. 语调
在朗诵时,需要掌握每个字的 声调,根据情感和意思的转变 ,适时调整语调。例如,在表 达肯定和强调时,可以使用升 调;在表达疑问、惊讶或强调 某一信息时,可以使用降调。
03
02
3. 音韵
04
2. 韵律
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在朗 诵时需要把握住这种韵律。可以 通过了解诗歌的平仄、对仗和押 韵等规则来更好地把握。
古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音 韵,有些字可能发声比较尖锐, 有些则比较柔和。需要根据具体 的情境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音韵 。
4. 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舒缓, 但在表达情感高潮或转折时,需 要适时调整节奏。可以通过停顿 、延长音符或加快语速等方式来 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感悟:对诗词的理解、体验与思考
。
05 己亥杂诗的影响 与传承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己亥杂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中国文学注
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
02 03
丰富了文学题材和表现手法
己亥杂诗涉及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样,既继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先进元素,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 启示。
创作特点:用字精炼、构思巧妙、情感丰富等
用字精炼
诗人用字简练、精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韵味,使诗歌 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思巧妙
诗人的构思精巧、新颖,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合 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情感丰富
诗人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包括欢乐、悲伤、忧愁、激昂等, 使诗歌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
己亥杂诗ppt课件

该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古风体,但在内容上却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精 神,成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启示在 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 考能力,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 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都从中 汲取营养,推动了文学、艺术 和思想领域的发展。
龚自珍强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关 注社会现实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 《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6 结语
对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 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 刻思考。
评价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 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展望
总结词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 达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VS
详细描述
诗人认为社会现实存在许多不公和弊端, 需要加以改变。他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表 达悲愤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责任 感。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人介绍
龚自珍生平
龚自珍生于1819年,是清朝末年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诗 人和改革家。
龚自珍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主题概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 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
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离别之情
诗歌中通过对离别时景物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和不舍。
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启示在 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 考能力,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 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都从中 汲取营养,推动了文学、艺术 和思想领域的发展。
龚自珍强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关 注社会现实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 《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6 结语
对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 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 刻思考。
评价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 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展望
总结词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 达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VS
详细描述
诗人认为社会现实存在许多不公和弊端, 需要加以改变。他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表 达悲愤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责任 感。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人介绍
龚自珍生平
龚自珍生于1819年,是清朝末年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诗 人和改革家。
龚自珍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主题概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 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
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离别之情
诗歌中通过对离别时景物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和不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3张PPT)

暮色苍茫的气氛。
离别是忧伤的,也
是轻松愉快的。离别的
愁绪与回归的喜悦交织
在一起,互为映衬,相
反相成。
不
改
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国
心
诗人展开联想,运用比喻,以落红
自比,寓情于物,表达了虽然脱离官场,
仍会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热
情,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 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之情的 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 位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龚 自 珍
读诗
壹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走
进
诗
人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出身于世
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
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 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辛
酸
事
了解背景
己亥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后,你对本诗 内容是怎样理解的?
己亥杂诗
龚自珍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刘禹锡有"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句,这里变用此典。
学以致用 生命就是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的千古遗恨; 生命就是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的无限感伤; 生命就是文天祥“ , ”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 奈与感伤。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 用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 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 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 九州生气恃风雷, 依仗、依靠 yīn 亥 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不语 杂龚 我劝天公重抖擞, 诗自 不拘一格降人材。
珍
采用语意双关的手法,表面上祈 求神灵给沉寂的大地带来新的生气, 实际却是对朝廷的呼吁。 抨击清朝的八股取士和腐败状况。
shì
己 亥 杂 诗
Hale Waihona Puke 龚 自 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 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 蒙的先驱。又名巩祚,字璱人, 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 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 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 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重点句赏析
这两句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落红并不 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 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 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 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 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 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来赞扬老 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 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 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 (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 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 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 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 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 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 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 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 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 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 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问题: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 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 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主题意义
对国家民族的那 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 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养后 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落红”的形象,就成 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从“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 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 诗人为了国家和人民, 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开创 新的世界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
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 -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
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 浩然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极为凝 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 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 茫的气氛,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 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 情怀
吟鞭东指即天涯
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胸中的忧 虑、怨恨以及失落当然不会少。这两句写景。望 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 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 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 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 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