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各种固定方法
胃管固定法

胃管“人”字型固定
将胶带剪成“人”字型 去除未剪开部分离型纸 螺旋状缠绕,末端反折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高举平台法固定同侧面颊
最后,在胃管远端黏贴 管道标识,舒适程度,面部干净,胃管固定牢 固、美观,引流通畅。
❖ 定时观察胶布固定情况,及胶布固定处的皮 肤情况,松脱、移位时应立即更换。
胃管“人”字固定 法
急诊心内科
.
胃管固定不良
会导致: 拖出—— 反复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鼻腔、黏
膜损伤,胃液返流甚至窒息。 局部皮肤刺激—— 发红、脱皮、水泡、破损,
甚至增加感染几率。
胃管固定
牢固、舒适、美观 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减轻病人反复插管的 痛苦。
传统固定法
由于患者活动,出汗, 油脂分泌,未固定同侧 面颊,易导致胶布松脱, 管道移位,拖出。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安莉姜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87-01为降低胃管的意外脱出率,减少留置胃管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如何安全有效固定胃管进行了许多研究。
现综述如下:1胶布固定法1.1 改良胶布固定法1.1.1 三叉胶布固定胃管法[1]取长8cm,宽2.5cm胶布,将一端分3等份剪开5cm,另一端剪至圆钝。
胶布宽的一端贴于插胃管侧鼻翼上方约3cm,将三叉胶布中间一条缠绕胃管,两侧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再反折向上交叉贴于鼻部宽胶布上。
该方法适用于躁动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1.1.2 H型透明鼻贴法[2],具体为:用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3M医用透气胶带(规格50.0mmX3.0m,型号1063),剪下50.0 mmX60.0mm1块,先将长、宽分别平均折成3份,沿长的两条对折线剪去两侧的1/3,即形成H型,最后将H型左右两侧端部分上下角剪成圆角。
H型鼻贴左侧竖画长50.0mm、宽20.0mm,中间横画部分长20.0 mm、宽17.0mm,右侧竖画长40.0mm、宽20.0mm。
固定方法:将H型左侧竖画贴于鼻翼(下缘与鼻翼下缘齐),中间横画为长形与胃管垂直,环形贴于胃管上,右侧竖画环形包裹胃管粘好。
1.1.3 “工”字型弹力黏着性胶布固定[4],将弹力黏着性胶布剪裁成“工”字型,上端的“一”剪裁成长5cm、宽2.5 cm粘贴在鼻翼上方;中间的“l”剪裁成长3cm、宽1cm;下端的“一”剪裁成长5cm、宽1 cm环绕胃管固定。
另用别针将胃肠减压器固定于衣服上。
用“工”字型弹力黏着性胶布固定胃管不易发生滑脱,且材料消耗费用低.经济实惠。
1.1.4 “Y”胶布固定法[5] 插管成功后,将备好的宽胶布1/2纵形撕开成“Y”型,整端从鼻根至鼻尖粘贴于鼻梁上,撕开端的 2条胶布分别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即可。
胃管、鼻肠管的固定

胃管、鼻肠管的固定
普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胃癌、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患者均常规带有胃管,胃癌患者还带有鼻肠管。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鼻肠管或胃肠减压管是常规性护理技术工作,如何使其牢固固定是广大护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科采用的固定方法为:取一条长7cm、宽2-3cm的胶布从中间剪开约4-5cm,将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剪开的一端分别环绕在胃管、鼻肠管上,将胃管、鼻肠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患者脸颊上。
使用此方法固定,胶布不会因为鼻部油脂分泌而黏度减弱,其痕迹也很容易清除,用湿巾纸或者湿毛巾轻轻擦拭即可,避免了因固定不牢而导致管道脱落,减少了重新固定的次数。
此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与美观,体现了人性化护理。
此方法固定效果好、固定时间长、自制简便、经济实惠、减少重新固定次数、无胶布过敏现象、管路脱落率低,减少患者因重新插管而增加的痛苦。
该方法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也提高了护理的工作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及改进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及改进在临床上经常应用留置胃管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此操作可给予患者提供营养等物质,还可应用此方法对患者进行洗胃治疗,排出患者体内的毒素,从而让患者的中毒表现得到改善。
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治疗一般多应用此操作进行胃肠减压,其对手术治疗有很的重要意义。
故临床上做好此项操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故笔者对各种不同胃管固定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寻找出优、缺点,并综述如下:1.使用胶布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方法1.1 过往应用的胶布进行固定的办法只是固定在患者的鼻翼两旁,但是如患者的面部油脂比较多的时候或患者易于出汗等情况会比较难固定牢固,患者如发生烦躁等情况时也很容易拔出胃管,手术后患者也易于发生脱出体外的情况。
1.2 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法,可以解决上述情况,其是整端从鼻根至鼻尖粘贴于鼻梁上,撕开端在胃管的鼻腔出口处,先对粘后交叉固定于鼻尖上,或者外露胃管的15cm处(以胃管略有弧度为宜),亦先对粘后再固定于耳垂前后两面。
此方法固定比较牢固,不易松脱,能减轻患者不适程度,但还存在胶布紧贴皮肤及鼻腔下胶布湿润而有些不舒适感。
1.3 应用三叉胶布进行固定的方法是用2.5cm宽,8cm长的胶布,把其一端均分开成三分,并把其剪开大约5cm大小,另外一面则改为圆钝状,胶布宽的一端贴于插入胃管侧鼻翼上方约3cm,将三叉胶布中间一条缠绕胃管,两侧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再反折向上交叉贴于鼻部宽胶布上。
其缺点同y型。
1.4 蝶型胶布固定法,采用6cm宽,7cm长的透明敷料,并把其均分为三等份,围绕胃管一圈贴好,再用纸胶布在透明敷料上围绕一圈贴好,以加强固定。
1.5 棉线绳胶布固定法,用棉线以反∞双套结从胃管另一端入,固定在鼻尖下,再将线绳向上提至额头中部位置打一死结,在结的下面固定一条胶布,再将结上余留线绳反折下来,在结的下方用一条胶布再次固定。
固定牢固后偶有胶布紧贴皮肤不适、痒感或出汗较多者也会使胶布粘贴不牢而致胃管脱落。
改良留置胃管固定方法

用1 c m  ̄ 1 0 e m长 的 布 胶 布 缠 绕 外 露 胃 管2 用6 e m x 4 c m长 的 布 胶 布 剪 成 上 宽 下 窄 的
圈 固定 于两 侧 鼻翼 或 者 上唇 皮 肤 上 。
减 轻 脑水 肿 , 减少 颅 内血容 量 和 降低 颅 内压 , 减轻头痛【 1 J 。 重 型颅 脑
外伤若伴有脑脊液漏 的患者, 由于脑脊液鼻漏 、 耳漏易并发颅 内感
染, 应 加 强护 理 促 进漏 口及早 愈 合 , 应抬高床头3 O 。 ~ 4 5 。 , 可防 止 液 体 逆 流【 l 1 。 美 国疾病 预防 控 制 中心 f C D c ) 发表 了有关 呼 吸机 相 关性 肺炎 ( V A P ) 的预 防指 南 : 建 议 在没有 医 学禁 忌 的情 况下 , 将 床头 抬 高 3 O 。 ~ 4 5 。 作 为 预 防推 荐 方 法 。 休克 患者 体 位要 求 头和躯 干 抬高 2 0 。 一 3 O 。 、 脑挫 裂 伤患 者要 求 床 头抬 高 1 5 。 ~ 3 0 。 不 准 确 的角 度有 可 能带 来护 理安 全 隐患 。 鉴此 , 采用 床头 角度 仪标 记 角度 , 便 于护 士准 确抬
高床 头 , 现介 绍如 下 。
1 床 头 角度 仪制 作使 用方 法
图1
自制 的床 头 角度 仪材 料 易取 , 制 作 简单 , 使 用 方便 , 操 作 简单 。
护士可以直接在床尾调节摇杆时看到床头相对应的角度 ,易于实
施。 同时 调节病 床 角度 准确度 高 , 确保 患者 治疗所 需 角度 , 有利 于缓
疗 目标 就 已经 脱落 ;容 易脱 落 致 增 加插 管 次 数造 成 患者 不 舒适 ; 更 换 胶 布频 繁 , 1 ~ 2 次, d , 增 加 了 护理 工 作
临床留置胃管鼻贴胶布固定方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及粘贴胶布注意事项

临床留置胃管鼻贴胶布固定方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及粘贴胶布注意事项留置胃管是重症护理常见操作技术,胃管能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还能通过胃管注入食物、药物,达到补充营养、维持生命的作用。
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躁动病人拔管的现象,也有些清醒病人可能因为咳嗽、排痰、出汗等使鼻饲管脱出。
为避免反复插胃管对病人鼻腔、食道、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妥善固定鼻饲管极为重要。
鼻饲管一般需长期固定,而传统鼻贴不透气,长时间贴于鼻部容易引起皮肤黏膜损伤。
而且传统鼻贴粘性不足,出汗后易造成脱管,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的胶布痕迹较难去除。
胶布固定方法传统的用两长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和同侧面颊部。
两长条胶布固定另外,经改良的有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法,T型鼻贴胃管固定法,L型鼻贴胃管固定法,蝶形胶布固定法等。
改良的胶布固定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以反∞字双套结,从胃管另一端套入,固定在鼻尖下0.5~1cm,结节部向上,经耳廓在枕后打活结固定。
将3M胶布剪“P”型,即剪一条长7cm,宽3cm的3M胶贴,从一端中间剪开约4cm,剪下一侧胶布备用,修剪另一端胶布成“P”型,将此端贴于鼻翼,然后将胶布无张力的按顺时针方向固定胃管,将剪下的备用的另一条胶布在同侧耳垂上固定。
“P”型粘贴相对美观,与鼻部更贴合。
P型胶布安普贴固定法安普贴是一种半渗透水胶辅料,其内含有的凝胶成分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况,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普贴薄膜透气性能好且防水。
安普贴鼻贴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粘性强,不易脱管。
当鼻部已有外伤破损时,也能起到修复效果。
普通胶贴需每日更换,而安普贴鼻贴只需等卷边明显时才更换,减少胃管滑出的可能性,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
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粘贴胶布注意事项(1)临床上皮肤保护剂的使用减少了皮肤由于长期粘贴胶布造成的损伤,使用时清洁鼻翼上的油脂,再粘贴胶布。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一、胃管使用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 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除掌握整个过程外,最好到医院见习护士的操作,以保证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现病人黏膜损伤,声带破损等后遗症.二、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
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1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天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小编推荐:胃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肠内营养胃癌术后应用及护理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

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
1.胶布固定法:将一小块透明胶布固定在胃管与患者的鼻子或面颊上,以确保胃管不会脱落。
2. 贴片固定法:用贴片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或面颊上,以确保胃管不会移动或脱落。
3. 胃管帽固定法:将一个小的帽子固定在胃管的末端,然后将帽子绑在患者的颈部或胸部,以确保胃管不会脱落。
4. 胃管夹固定法:使用专门的胃管夹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或面颊上,以确保胃管不会移动或脱落。
5. 胃管绳固定法:将一根细绳系在胃管上,然后将绳子固定在患者的颈部或胸部,以确保胃管不会脱落或移动。
以上是常见的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另外,固定胃管的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防止感染。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胃管的各种固定方法
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其固定方法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胃管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留置胃管固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胶布固定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医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翼或脸颊上。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胶布的粘贴位置和固定力度,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或引起过敏。
绷带固定法:对于需要长时间留置胃管的患者,可以使用绷带将胃管固定在头部或颈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胶布对皮肤的刺激,但需要定期更换绷带并检查固定情况。
夹子固定法:有些胃管配备了专门的夹子,可以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衣物或床单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频繁活动或翻身的患者,可以保持胃管的稳定性。
胶带固定法:与胶布固定法类似,但使用的材料是胶带而非胶布。
胶带通常具有更强的粘附力和耐水性,适用于容易出汗或洗脸的患者。
无论采用哪种固定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固定力度要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其次,要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及时更换固定材料;最后,要注意患者的皮肤状况,避免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
总之,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既要保证胃管的稳定性,又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损伤。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固定方法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