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工艺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材料成型工艺概述
a.材料成型的定义和分类
b.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历程
c.材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
2.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
a.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
b.材料成型的变形机理
c.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参数
3.塑性成型工艺
a.压力成形工艺(锻造、压铸、挤压等)
b.无模挤压工艺(挤出、拉伸等)
c.热变形工艺(热压、热挤压等)
4.粉末冶金工艺
a.粉末制备工艺
b.粉末成型工艺(压制、注射成型等)
c.粉末烧结工艺
5.热处理工艺
a.热处理的目的和分类
b.热处理的工艺流程
c.热处理的效果评价
6.表面处理工艺
a.表面处理的目的和分类
b.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电镀、喷涂、镀膜等)
c.表面处理的效果评价
7.其他成型工艺
a.激光加工工艺
b.电子束加工工艺
c.等离子加工工艺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包括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调试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四、考核方式
1.课堂测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

2.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传统手工艺制作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艺制作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艺制作教学大纲传统手工艺制作教学大纲传统手工艺制作是一门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特色。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手工艺,制定一份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传统手工艺制作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1. 传统手工艺的介绍:教学大纲应首先介绍传统手工艺的定义、历史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传统手工艺的独特之处。

2. 工具和材料:教学大纲应详细列出传统手工艺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制作流程:教学大纲应按照制作的步骤和顺序,详细描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逐步学习和实践,提高制作的效果。

4. 技巧和方法:教学大纲应重点介绍传统手工艺制作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刻画、雕刻、织造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是传统手工艺的核心要素,也是学生提高制作水平的关键。

5. 实践与创新:教学大纲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创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1. 绪论:教学大纲应以一篇简短的绪论开篇,介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应在基础知识部分,对传统手工艺的定义、历史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这样学生可以对传统手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工具和材料:教学大纲应在这一部分详细列出传统手工艺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4. 制作流程:教学大纲应按照制作的步骤和顺序,详细描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逐步学习和实践。

5. 技巧和方法:教学大纲应在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传统手工艺制作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通过示范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6. 实践与创新:教学大纲应在这一部分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计划时数:64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二、课程的目的、地位、任务1.目的:学习本门课程可使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达到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各类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目的,为今后学好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2.地位:本课程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任务:配合专业学习,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1.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及常用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2.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及现场实践达到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技术。

3.素养: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并结合实地现场考察材料和施工工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五、教学大纲绪论室内装饰材料概述[教学内容]:1.室内装饰材料的概念、作用及分类2.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与装饰功能3.室内装饰的基本要求与装饰材料的选择[教学目标]: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明确装饰材料的种类,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建筑物装饰三要素,学会应用装饰材料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教学难点]:建筑物装饰三要素第一章水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内容]:1.暖气采暖工程2.地热采暖工程3.电热膜地热采暖工程及发热电缆地面辐射4.上、下水工程5.地源热泵[教学目标]:掌握水路工程常用材料及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了解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分类[教学重点]: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名称及分类[教学难点]:水路工程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第二章电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内容]:1.电路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2.电路布置的步骤3.建筑电路布置常用数据,电路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教学目标]:掌握电路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掌握强电、弱电改造设计要求及其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可绘制简单电路系统图。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材料与工艺》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分类和常见应用,以及材料加工的基本工艺和常见方法。

该课程适用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3.掌握常见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1.材料科学基础a.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功能;b.材料的分类及特性;c.材料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2.金属材料a.金属的基本组织和结构;b.金属的性能与加工;c.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

3.非金属材料a.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b.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c.复合材料的构造和特性。

4.材料的加工工艺a.常见的材料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b.金属加工的常用工艺;c.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5.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a.材料性能测试和表征实验;b.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案例分析;c.材料加工工艺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实验操作。

开设实验课,引导学生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加工工艺操作。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比4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2.实验成绩占比30%,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能力评估;3.期末考试占比30%,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2.参考书目: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估,及时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程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使课程更加完善和实用。

《广告材料与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广告材料与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广告材料与工艺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3102902课程名称:广告材料与工艺实训周数/学分:2/2关联课程:先修课程(印刷工艺与印前设计、广告设计、商业摄影)后习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开课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必修一、实习(实训)的形式及时间安排《广告材料与工艺实训》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实践。

通过对广告公司、制作公司、印刷厂、百货商场、特色书店的参观,实地感受及亲身体验,增加关于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处理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现代广告公司、制作公司、印刷厂、百货商场、特色书店的工作环境、制作流程、部门分配、运作模式等,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本课程主要以实践考察、资料搜集、集体讨论、见习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70%,见习报告占评价权重的30%。

本课程安排在第7学期,共2周14天,2学分。

实习(实训)形式及时间安排表二、实习(实训)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2]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李艳.《美与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5]罗伯特·克雷.《设计之美》.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6]常宁生,颐华明.《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7]《现代设计家创意图典》.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8]徐恒醇.《设计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9]卢本.《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胡绍学.《走向新思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1](美) 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中信出版社 .2008年.[12] 陈启林《广告材料与工艺》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年.[13] 叶茂中《广告人手记》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2.期刊:[1]艺术百家.ISSN:1003-9104 ,CN:32-1092/J.[2]包装工程.ISSN:1001-3563 ,CN:50-1094/TB .[4]装饰.ISSN:0412-3662 ,CN:11-1392/J.[5]美术教育研究.ISSN:1674-9286 ,CN:34-1313/J.[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核心期刊/CSSCI.ISSN::32-1008/J[7]艺术工作.核心期刊.ISSN::21-1598/J.[8]现代装饰(理论).ISSN:1003-9007 ,CN:44-1031/TS.[9]IDEA.ISSN:0019-1209.[10]中国广告.ISSN:1005-9156 ,CN:31-1174/F.3.网络资源:[1]/[2]/[3]/[4]/[5]/三、实习(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1.实习(实训)前准备指导教师应熟悉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具体的实习(实训)工作流程,责任心强。

《材料工艺学》教学大纲自考本科.doc

《材料工艺学》教学大纲自考本科.doc

《材料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材料工艺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

通过对材料工艺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中,借助材料工艺学知识完成设计图形注解,着重表现空间的材质,为设计施工做准备.并且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的效能大大的提高,能够设计出美观实用的室内外空间。

材料工艺学是学习环境艺术课程的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1、通过对材料工艺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绘制施工图纸的时候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性能清晰标注材料及规格。

2、通过对材料工艺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市场行情针对投资方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配合施工方完成施工.要求:1、要求了解材料的物理属性.2、要求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3、要求熟悉材料加工工艺及加工工具.4、要求掌握不同材料的各种使用范畴如地面,墙面等.三、总学时72学时四、教学内容1、室内外装饰材料的多种划分方式.2、常规使用材料的物理属性、化学成分、加工工具等.3、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能所要注意要求(如木材易燃, 要求刷防火涂料,金属材料易锈要求刷防锈涂料等)4、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造成材料本身肌理的变化而灵活多变的在空间中使用材料.5、材料在市场销售中的常规尺寸,避免设计时浪费材料造成工程成本偏高.6、不同材料的市场价格.7、新型材料的知识点.五、教学方式理论讲授:1、通过材料小样讲解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2、通过图片对一些贵重和稀有材料直观讲解3、通过施工图纸了解材料常规使用方式.学生练习:通过专题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设计室内外空间中灵活运用材料丰富设计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因材施教。

课堂辅导:有计划有目的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作业点评及经典案例点评,使学生能够在表现技能方面有所收获。

六、考试方式根据命题以实践题的性质要求学生绘制标有材料的施工图纸,并对材料本身性能加以注解.考核要点:材料工艺学作为一门专业设计的基础性课程,在考试中着重在对其性能的掌握,注重对材料使用范畴的把握,更加注重在施工安装中材料的使用,在考核中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材料的施工节点大样图,充分体现学生对材料在实际运用中的掌握程度。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周学时学分:学时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学时授课时间:周二节、周四节授课地点:,,专业教室,工业设计模型实验室任课教师姓名:杨响亮职称:讲师所属院(系):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解答方式;.课后在学生宿舍或者办公室辅导学生答疑。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材料与工艺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

通过学习掌握如何选用材料,使其性能特点与加工特点相一致;认识产品的功能、结构与造型的关系,认识常用的材料及其结构设计要点等,使学生最终实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中涉及的各种材料的性能、组成、用途,了解各种成型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掌握如何选择材料;能够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中涉及的各种基本结构关系、产品材料的加工工艺与装饰工艺、产品功能结构与造型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设计的内容、产品造型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木材、玻璃等几种主要材料的特点、产品材料常用成型工艺与表面处理工艺、设计材料在设计应用实践中结构设计注意点等,能够在设计实践中灵活的分析材料,了解材料,应用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个材料设计的流程,结合材料调研分析的内容去认识、了解、应用材料,能够对产品设计中的相关材料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科学的进行产品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课题设计能够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平等的自我表现的平台;同时培养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教学目的、任务从自然形态中获取形态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察力,从而超越模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并把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是设计素描关于设计形态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一)在素描涵养基础上对第二自然物——人工形态,具备变体解析并创造意象形态的能力。

(二)根据物象,具备在数理基础上解析与自然相关抽象形态的潜想、审美能力。

(三)强调对物象描绘过程中用脑画画的思维训练,探索用创造性设计思维表现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对结构形态的界定,注重形式美法则的规范,如节奏的、韵律的、或意念符号的。

(二)脱离传统绘画素描对物象的如实描摹干扰,结合三大构成,以及广泛而自由的语言选择,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富于个性的原创设计。

(三)注意把握设计素描的三大步骤,写生、分析、变体在创作过程中的比重份量。

四、教学效果检查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10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第二部分讲授大纲第一章概述“过渡”一、目的要求(一)明确设计素描的意义作用。

(二)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讲授内容(一)“过渡”的真实含义(二)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异同(三)观察、分析与演变(四)过渡中的感性与理性分析第二章自然形态写生一、目的要求(一)由主动的选择与综合处理,涉及个人化的审美与表现。

(二)确立并发现周围曾经忽略的形态美感的认识,提高对自然物象的敏锐感受力。

(三)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可以是自然形态本身,扭曲的、人为的形态,并模仿它物形态或手势化形态、综合的形态。

二、讲授内容(一)反对熟视无睹——寻找写实中其它物象的感受。

(二)抽象的浪漫写实主义(三)形态的概念(四)形态之间的关系(五)关于写实概念的讨论(六)意象三、作业手套写生。

第三章自然形态结构一、目的要求(一)从自然形态的外表描绘,向主动的结构认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210521课程性质: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总学时数:24学时学分:1学分适合专业:艺术设计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印刷材料、技术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印刷的基本工艺流程。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认识一些常用包装印刷承印材料(纸张、卡纸、瓦楞纸板/瓦楞纸箱、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等)、油墨、PS版和印后加工材料,了解当前包装装潢印刷品用到的印刷材料和印后加工材料,印刷和印后工艺中用到的其他材料(橡皮布、胶辊、喷粉、光油等)在以后的工艺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针对实际应用选用合适的材料,使材料发挥最大效用以及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目的。

三、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2.了解桌面出版系统和印刷基本工艺流程与方法。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印刷纸张的品种(一)教学目的认识各种印数用纸。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纸的计算单位、规格。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纸的单位第二节纸的规格及名称一、正度纸二、大度纸三、不干胶四、无碳纸第三节纸张最常见的名称一、拷贝纸二、打字纸三、有光纸四、书写纸五、双胶纸六、新闻纸七、无碳纸八、铜版纸九、亚粉纸十、灰底白版纸十一、白卡纸十二、牛皮纸十三、特种纸(四)教学提示用实物讲解纸的类型。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分各种纸。

(六)学法指导1、实物与学生观看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各种纸的不同。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熟悉常用纸的类型,能大致区分几种常用纸。

第二章纸张的开法(一)教学目的掌握纸张的开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开法及其换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2的几何倍数开发第二节正开法第三节叉开法(四)教学提示以具体实物介绍纸的开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区分不同的开法。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如何区分几种纸的开法?(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几种纸的开法,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区分不同的开纸。

第三章纸张的开法示意图及尺寸(一)教学目的掌握纸的尺寸。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开法与常用纸张尺寸。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781X1086类型纸张的开法第二节 844X1162类型纸张的开法第三节 874X1224类型纸张的开法第四节 883X1188类型纸张的开法第五节 781X954类型纸张的开法第六节 894X1274类型纸张的开法第七节 994X1394类型纸张的开法第八节 884X1234类型纸张的开法第九节 794X1094类型纸张的开法(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出纸张的不同开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各种常用纸的尺寸。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列举国际上常用的整开纸的尺寸。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熟悉各种纸张尺寸和每种纸的不同开法。

第四章印刷纸张有关单位及换算(一)教学目的掌握纸张的换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纸的单位与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定量第二节令和令重第三节卷筒纸(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出纸张的单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纸张的换算方法。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计算某一张纸的重量。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纸的单位以及定量的概念。

第五章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一)教学目的掌握常见图书的开本,为以后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能区分各种开本并熟记版心尺寸。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范围第二节代号说明一、开本尺寸系列的代号二、A与M第三节图书和杂志开本尺寸及幅面尺寸一、A系列二、B系列(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出各种纸张的代码。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熟悉各种纸张代码的涵义。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A-H纸张代码的含义。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各种代码的含义,以及各种纸张尺寸、版心尺寸。

第六章书籍的几种常用开本(一)教学目的认识并区分书籍的几种开本。

(二)教学基本要求区分几种常见的开本。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A系列第二节B系列第三节同一开本中的A-H(四)教学提示借助实物讲解各种开本。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分各种开本。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谈谈同一尺寸中的A-H的区别。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了解不同系列开本的尺寸。

第七章书籍各部分的名称及图书的装订方法(一)教学目的认识书的构成部分。

(二)教学基本要求熟记书籍各部分的名称。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书籍各部分的名称一、包衬与环衬二、勒口与订口三、封面与腰封四、切口与环衬五、夹衬与前扉六、书口与书跟七、书签带第二节普通的装订方法一、胶订二、平订三、骑马订四、锁线订第三节精装图书的装订方法一、柔背装二、硬背装三、腔背装四、带槽圆脊本五、带槽方脊本六、无槽方脊本七、无槽圆脊本(四)教学提示借助实物引出装订方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分各种装订方法,及其应用环境。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谈谈几种装订方式及其每种装订方式适用的图书题材类型。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几种装订方式。

第八章图书用料规格的确定及相关参数的计算(一)教学目的掌握用料规格及参数计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图书用料规格。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图书用料规格的确定第二节图书用料规格参数的计算(四)教学提示用实物说明用料规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料规格的确定。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如何确定图书的用料规格。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图书的用料规格及其参数的计算。

第九章书脊厚度计算(一)教学目的掌握厚度计算的公式。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不同纸张书籍的书脊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测量法第二节公式法第三节厚度系数计算法(四)教学提示用实例讲解公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公式的实际运用。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运用公式计算一本即将出版图书的厚度。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图书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第十章书籍的印张计算表(一)教学目的理解印张的概念。

(二)教学基本要求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印刷所需纸张。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印张的概念第二节印张、页码与开数第三节印张、印数与令数(四)教学提示用具体实例讲解印张计算的公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并运用印张的计算公式。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计算一本书需要多少印张。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掌握图书印张的概念及需要的印张的数量。

第十一章印前、印刷与印后设备介绍(一)教学目的了解各种印前、印刷、印后设备。

(二)教学基本要求知道各种设备的功能。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印前设备一、胶版发排机二、打样机三、苹果电脑四、彩喷机第二节印刷设备一、滚筒印刷机二、全开印刷机三、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第三节印后设备一、拆页机二、切纸机三、烫金机四、压纹机五、凸凹机六、打码机七、捡联机八、过塑机(四)教学提示实地观摩的方式解说各种设备的功能。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印刷设备的印刷程序。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印后包括哪些程序与设备。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了解各种设备,和印刷的相关程序,能指导以后的设计。

六、课程有关说明本大纲编制的依据是:1、2005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通知;2、信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修学该课程前应学习电脑艺术设计等课程。

应注意对印刷相关知识的理解,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如何确定印刷物所需要何种材料的能力。

应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学习,同时进入印刷厂实地考察。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

七、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一)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二)利用多媒体来讲授。

八、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材张宣传,印刷开纸实用手册[M].河北: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二)参考书仲星明、耿凌艳,印刷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庄景雄,印前输出印刷[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9月九、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一)北京大学艺术学教学网站;(二)中国印刷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