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知识

合集下载

纺纱学-第三章 梳 棉(4-6)

纺纱学-第三章  梳 棉(4-6)

编辑ppt
3
三、金属针布的主要规格参数
齿条代号:
AC2525×01560
A纺棉用;C锡林齿条
齿总高:H,25mm
齿前角:β,25°
齿距:相邻两齿距离,
1.5mm
基部宽度:W,0.6mm
主要规格参数如左图。
编辑ppt
4
1-刺辊针布 2-道夫针布 3-锡林针布
编辑ppt
5
四、盖板针布 由底布和植在其上面的梳针组成。
编辑ppt
17
Empty Sliver Can
编辑ppt
18
第六节 生条质量控制
一、生条质量指标
(一)经常性检验项目
1.生条条干不匀率
生条每米片段上的粗细不匀
2.生条重量不匀率
生条5米片段的粗细不匀情况
3.生条棉结杂质
每克生条中所含的棉结杂质粒数
4.生条短绒率
生条中16mm以下纤维的含量
(二)参考指标
轧辊大(有罗纹沟槽), 上下轧辊倾斜配置。
编辑ppt
10
二、成条
棉网→喇叭口→大压辊→圈条器。
棉网横向各点由轧辊同时输出,不同时到达喇叭 口,在棉网纵向产生混和、均匀作用,有利于降低 生条条干不匀率。(视频9:44)
为增加纤维运动路程差,有的新机喇叭口在机器 一侧。
编辑ppt
11
三、圈条器
1.作用 将大压辊输出的棉条,经小压辊牵引、压紧,
➢以前:低产梳棉机,条筒直径小(350),大圈条 ➢现在:高产梳棉机,条筒直径大(400~1200) ,小圈 条;自动换筒,减轻劳力,减少停机。(视频)
编辑ppt
15
纺纱工艺对圈条器的要求:
➢有规律地圈放棉条,减小棉条的意外伸长和发毛;

梳棉知识

梳棉知识

第三章梳棉内容和要求:了解梳棉工序的任务;两针面间基本作用。

了解给棉与刺辊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了解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

掌握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不同梳理工作区的作用;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

掌握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难点和重点: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及分析。

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

计划学时:8学时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的任务梳理:将小棉束、小棉块梳理成单纤维状态;除杂:除去小棉块内的细小杂质及带纤籽屑;均匀混和:利用梳棉机的“吸”和“放”功能,使纤维与纤维间进行充分混和,并使制品保持较均匀的线密度。

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并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二、梳棉机的发展第一代梳棉机:50年代,机型为1181,产量10-15公斤/小时。

第二代梳棉机:60年代,机型为A186,产量20-25公斤/小时。

第三代梳棉机:80年代,机型为FA201,产量35公斤/小时。

第四代梳棉机:90年代,机型为FA221、FA225,产量50-60公斤/小时。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图3-1 FA231型梳棉机示意图第二节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一)作用:喂入棉层,刺辊对棉层梳理并除去杂质。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机件及作用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为了增大棉卷与棉卷罗拉的接触,以增大摩擦力。

棉卷罗拉:喂入棉层;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罗拉:握持给棉;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一起形成握持钳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辊梳理。

刺辊:完成对棉丛的梳理。

结构利用图片讲。

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梳理作用(一)刺辊对棉层的梳理过程1、梳理方式: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棉层尾端,刺辊梳理头端。

第三章 梳棉 1

第三章 梳棉 1

(四)两针面对纤维的 作用:
1.分梳作用: (1)分梳作用的条件: 1)两针面的针齿相互平行配置; 2)一个针面的针尖逆对着另一个针面 的针尖运动;V1 >V2 3)两针面间的隔距很小。 (2)分梳过程:无论对那个针面来讲,在
p力作用下,纤维都有沿针齿向针内移动 的趋势,故两个针面都有握持纤维的能 力,从而使纤维在两针面间受到梳理作 用。 (3)梳棉机上“分梳”作用的部位: 锡林与盖板间的作用、锡林与道夫间的 作用均是“分梳”作用。
6. 大漏底:(其位置在锡林下方)
①组成:铁皮和尘棒,分前、后两段。 大漏底的大部分弧面(中部)上为尘棒,前后两端则为平弧板。 ②作用:托持纤维,排除短绒和杂质。
7. 锡林墙板和盖板清洁装置:
(1)锡林墙板: ①组成: 由生铁制成的圆弧形铁板,固定于锡林两侧的机框上。 ②作用:安装曲轨、短轨及盖板部分传动机构的基础。 ③曲轨:由生铁制成的弧形铁轨,盖板在其上缓慢滑行。 利用五只托脚及其螺栓装在墙板上。可借调节螺丝来调节曲轨 高低位置,以改变盖板和锡林间隔距。
1-圈条器 2-大压辊 3-剥棉罗拉 4-道夫 5-清洁辊吸点 6-盖板花吸点 7-三角区吸点 8-前固定盖板 9-锡林 10-盖板 11-刺辊 12-后固定盖板 13-刺辊放气罩吸点 14刺辊分梳板 15-给棉罗拉 16-棉卷罗拉 17-车肚花吸点 18-喂棉箱 19-给棉板 20-条筒 21-三角小漏底很牛逼
1-墙板 2-曲轨 3-后托脚 4-盖板磨针托脚 5-中托脚 6-支撑托脚 7-前托脚 8-托脚调节螺丝 9-后罩板托脚座 10-前罩板托脚座
(2)盖板清洁装置:
包括:上斩刀、螺旋毛刷、小毛刷、五角绒辊等。
1-盖板 2-除尘刀 3-吸落棉风槽 4-清洁罗拉 5-钢丝大毛刷

纺纱工艺梳棉的作用

纺纱工艺梳棉的作用

纺纱工艺梳棉的作用
梳棉是纺纱工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作用是将原棉进行处理,使棉纤维的长度更加均匀,棉纤维的杂质、杂毛和膜、皮等也被除去,提高棉条的品质。

梳棉工艺在纺纱加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梳棉的原理是利用梳棉机的针片把毛棉打散,将棉絮加以平行化和纵向拉伸,排除棉绒中的杂质,使得毛棉变成了更加均匀、轻盈、压缩度适中的棉带。

在梳棉的过程中,通过纺纱机械原理,将这些棉带进行捻合成为了非常细丝的棉纱,提高了棉纱的质量。

在梳棉工艺中,一般会采取多次梳棉的方法,以保证棉带的均匀度。

梳棉工艺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棉条的品质,它可以消除棉纤维的繁茂,促进纤维的均匀性,减少或去除不利于纺纱的杂质、杂毛、皮膜等,从而使梳棉后的棉条更均匀细致、质地轻盈流畅,提高了棉纺工艺的稳定性和纱线的品质。

梳棉还可以改善棉纤维的力学性能,增加其纵向强度和耐久度。

同时,通过梳棉,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纱线的粗细,控制其强度和均匀性,使得生产出来的纱线质量更加优良。

此外,梳棉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织造或印染时可能产生的棉纱表面残留和霉菌等有害物质,确保了纱线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梳棉是纺纱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棉条品质,改善纤维的力学性能,控制纱线粗细和强度均匀性,有效去除有害物质,确保纱线
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优良的梳棉工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棉纱。

梳棉

梳棉
4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
其他典型机型:
FA201B: DK903: (FA225, JWF1205)
特吕茨勒DK788型高产梳棉机结构示意图(FA221系列)
1—棉箱 2—给棉罗拉 3—开棉罗拉 4—喂棉罗拉 5—刺辊
6—盖板 7—锡林 8—道夫
5
(1)FBK喂棉箱 (2)给棉刺辊部分 (3)锡林、盖板、
30
(2)道夫电机控制
在锡林正常运行后,操作人员要进行调整, 便于生头和接头,道夫先要慢速启动。
按下SB4,KM3得电,M2慢速启动,同时 KA2得电,为快速做准备。
要从慢速变为快速,可以手动操作。 按下SB5,KM3失电,KM4得电,HL3亮, M2道夫电动机快速运行。
31
为了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让道夫速 度自然降下来,要将快速变为慢速,可以手 动和自动同时完成。
出现故障时,KA1得电,HL4和HL5亮。
QS1:双向开关; SB1:总停按钮; HL1:只要QS1合上,就会亮。
34
2005
TC-03
600
140 金属针布
3
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
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 TC-03 瑞士立达:C51、C60 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 马佐里(东台):C501 青岛宏大:FA231A、FA232A 郑州宏大:FA225B、FA221D 金坛纺机:JFA226 江阴机械:FA212B 东佳集团:FA208
29
2.控制电路分析
(1)锡林电机启动和运行
按下SB2,KM1得电 ,风机M3和锡林电 动机M1启动(FR1未接入)。
拉动摩擦片离合器手柄,SQ1闭合, KT1得电,开始计时,当时间到(速度达到 额定转速),KM2得电,HL2亮,KM1和 KT1失电,风机M3和锡林电动机M1接FR1 正常运行,另外KM2(103-113)闭合,为 道夫工作做准备。

3-2梳棉机基础知识

3-2梳棉机基础知识
2.小漏底(1)作用:托持纤维,切割入口处的气流和调节落棉,排杂。(2)型式:网眼式、尘棒网眼式、全封闭式(3)隔距:小漏底与刺辊隔距的大小,影响落棉数量。入口隔距:一般可在4.76~9.53mm间调节,隔距加大,进入漏底的气流多,小漏底的气流与落物的排除将有所增加,但因漏底入口出被切割掉的附面层较薄,排除的增加,但因漏底入口出被切割掉的附面层较薄,排除的落物较少,故总的落棉率减少,而落棉含杂率则有所提高。出口隔距:一般为0.4~2.38mm,隔距大,刺辊带出漏底的气流量增多,刺辊与锡林隔距点附近三角区和漏底出口处的静压增加,使小漏底网眼排除短绒和尘屑增加。隔距过大,会堵塞网眼。小漏底入口型式有小圆口、尖口等,尖口除杂效率高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梳棉工序概述梳棉工序概述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1111))))分梳分梳分梳分梳,,,,使纤维束或快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使纤维束或快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使纤维束或快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使纤维束或快分离成单纤维状态((((核心核心核心核心))))((((2222))))进一步清除杂质和疵点进一步清除杂质和疵点进一步清除杂质和疵点进一步清除杂质和疵点。。。。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粘附性较强的杂质和疵点粘附性较强的杂质和疵点粘附性较强的杂质和疵点粘附性较强的杂质和疵点。。。。梳棉机的除杂效率可达梳棉机的除杂效率可达梳棉机的除杂效率可达梳棉机的除杂效率可达90909090%,%,%,%,可使生条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可使生条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可使生条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可使生条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0.10.10.10.1%%%%左右左右左右左右。。。。((((3333))))使纤维之间进行较细致的均匀混合使纤维之间进行较细致的均匀混合使纤维之间进行较细致的均匀混合使纤维之间进行较细致的均匀混合。。。。梳棉机对梳棉机对梳棉机对梳棉机对不同性状和比例的纤维进行单根纤维之间的充分混和不同性状和比例的纤维进行单根纤维之间的充分混和不同性状和比例的纤维进行单根纤维之间的充分混和不同性状和比例的纤维进行单根纤维之间的充分混和。。。。((((4444))))最后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条子最后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条子最后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条子最后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条子。。。。生生生生条的短片段条干不匀率一般为条的短片段条干不匀率一般为条的短片段条干不匀率一般为条的短片段条干不匀率一般为14141414%~%~%~%~18181818%%%%

专家总结的梳棉知识,很详细哦!

专家总结的梳棉知识,很详细哦!

专家总结的梳棉知识,很详细哦!一、梳棉的概念梳棉是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小棉束梳理为单纤维状态,进一步去除杂质和不可纺的短纤维,使纤维平行伸直,最后制成棉条盘入条筒中。

因为经过开清棉联合机加工后,棉卷或散棉中纤维多呈松散棉块、棉束状态,并含有40%~50%的杂质,其中多数为细小的、粘附性较强的纤维性杂质(如带纤维破籽、籽屑、软籽表皮、棉结等),所以必需将纤维束彻底分解成单根纤维,清除残留在其中的细小杂质,使各配棉成份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制成均匀的棉条以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

二、梳棉工序的作用:(一)分梳在尽可能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二)除杂在纤维充分分离的基础上,彻底清除残留的杂质疵点。

(三)均匀混和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匀。

(四)成条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匀均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三、梳棉工序的任务:(一)梳理对棉块或棉束进行细致梳理,使之基本上分离成单根纤维状态。

(二)除杂继续清除残留在棉卷或棉流中细小的带纤维或粘附力较强的杂质,使生条中的杂质含量降到0.1%左右。

(三)均匀混合利用梳棉机针布的“吸”、“放”功能,实现单纤维状态下的均匀与混合。

(四)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内。

四、工艺流程和作用:(一)、给棉和刺辊部分。

给棉和刺辊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向机内喂入棉层,对棉层进行持握梳理,并排除杂质和短绒。

给棉给棉部分握持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刺辊的分梳效果,因而要求握持牢固,横向握持均匀,握持力适当。

否则会造成刺辊在横向分梳不均匀,握持不牢处的棉层分梳质量差,棉束不能充分分解。

刺辊刺辊部分的分梳杂志作用。

刺辊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表面的锯齿以及刺棍分梳板表面的锯齿对棉层进行穿刺梳理,并除去本分杂质和短绒等。

其分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锡林盖板本分的梳理质量,并与生条的棉结杂质粒数、条干均匀度以及纤维受损伤的程度等密切相关。

梳棉棉的操作方法

梳棉棉的操作方法

梳棉棉的操作方法
梳棉棉是一种手工工艺,它可以使棉花变得柔软、蓬松、顺滑。

以下是梳棉棉的一般操作方法:
材料准备:
1. 棉花:选择干净、干燥、杂质较少的棉花。

2. 梳棉棉工具:可使用专用的梳棉棉工具,如梳棉刷或梳棉梳。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棉花均匀地撒在一个平坦的工作台上,确保棉花的分布均匀。

2. 梳理棉花:使用梳棉棉工具,从棉花的一侧开始,轻轻地梳理棉花。

梳理时要注意力度要轻,避免将棉花弄断。

梳理的方向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来回梳理,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

3. 反复梳理:逐渐将梳理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棉花。

梳理过程中,要不断地从一侧向另一侧梳理,并逐渐将棉花梳理成蓬松、柔软、顺滑的状态。

4. 清理杂质:梳理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混入棉花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手或工具将杂质清理出来,以保证棉花的质量。

5. 存放:梳理完成后,将梳理好的棉花整齐地摆放或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污染。

以上是梳棉棉的一般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梳棉内容和要求:了解梳棉工序的任务;两针面间基本作用。

了解给棉与刺辊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了解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

掌握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不同梳理工作区的作用;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

掌握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难点和重点: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及分析。

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

计划学时:8学时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的任务梳理:将小棉束、小棉块梳理成单纤维状态;除杂:除去小棉块内的细小杂质及带纤籽屑;均匀混和:利用梳棉机的“吸”和“放”功能,使纤维与纤维间进行充分混和,并使制品保持较均匀的线密度。

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并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二、梳棉机的发展第一代梳棉机:50年代,机型为1181,产量10-15公斤/小时。

第二代梳棉机:60年代,机型为A186,产量20-25公斤/小时。

第三代梳棉机:80年代,机型为FA201,产量35公斤/小时。

第四代梳棉机:90年代,机型为FA221、FA225,产量50-60公斤/小时。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图3-1 FA231型梳棉机示意图第二节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一)作用:喂入棉层,刺辊对棉层梳理并除去杂质。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机件及作用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为了增大棉卷与棉卷罗拉的接触,以增大摩擦力。

棉卷罗拉:喂入棉层;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罗拉:握持给棉;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一起形成握持钳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辊梳理。

刺辊:完成对棉丛的梳理。

结构利用图片讲。

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梳理作用(一)刺辊对棉层的梳理过程1、梳理方式: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棉层尾端,刺辊梳理头端。

2、梳理过程:可分为三个结段梳开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被刺辊高速梳理—梳束梳开;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梳束分解。

棉层中70%~80%的棉束被刺辊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二)影响梳理效果的因素1、给棉握持给棉罗拉加压及其挠度采用增加加压量来增加棉层握持力。

但加压量过大,不仅罗拉挠度增加,而且用电量、机物料消耗增多。

所以满足一定的加压量,尽量减少罗拉挠度,确保刺辊分梳效果、提高生条质量。

增大给棉罗拉直径挠度减少。

给棉板圆弧面2、刺辊锯条规格(介绍刺辊锯条规格参数)工作角α:α大时,穿刺与抓取能力强,但刺辊落棉率低,返花多。

α应根据所纺纤维长度而定;纺棉时α=65~75º;纺化纤,α=80~90º。

齿密N:单位针上的针齿个数。

N大时,针面抓纤维的能力强,梳理效果好;但纤维转移困难。

齿顶高h:h小,针齿强度高,纤维易向外转移;h=2.7~4 mm。

齿尖角γ:γ小,针齿穿刺能力强。

3、刺辊转速在棉卷定量及给棉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刺辊转速越高,每根纤维所受的作用齿数增多(梳理度增大),棉束百分率减少,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多。

刺辊转速一般为800-1200转/分。

4、刺辊分梳度以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参考指标。

C=0.4~1齿/根当梳棉机产量提高时,为使C 一定:(a )提高n T (齿密N 不变);(b )增大N (n T 不变)。

5、给棉板(1)给棉板的有关长度:工作面长度、托持面长度、分梳工艺长度。

分梳工艺长度:刺辊与给棉板以上工作面长度与鼻尖宽度之和。

(2)分梳工艺长度对梳理效果的影响任一层纤维始梳点到握持点间的距离L X :2x 2x 0A x )Y R (R Y 18090L L -∆+--πα-+=式中:Y X 为任一层到给棉板工作面的距离。

L A ↓→L X ↓→梳理长度↑→梳理效果↑→短绒率↑Lx 的大小影响:(1)锯齿对纤维的梳理长度;(2)纤维的损伤程度。

纤维(束)的分梳长度:设Li 为该层中任一纤维(束)在其行进方向上的投影长度(Lp=Li ×sin α,长度为L 的棉束在其前进方向,其长度的中心线与给棉罗拉握持线间的夹角为α),则该纤维束的分梳工艺长度Li 为: Li = Lp – Lx由上分析可知:Li增大,则纤维受到的分梳长度长,受到的分梳时间也长,纤维(束)受锯齿的分梳次数增加,经刺辊分梳后棉束重量百分率下降,相应地纤维损伤也会有所增加。

棉须由表层到里层,Lx逐渐增大,Li逐渐减小,握持分梳作用由强到弱。

La一定时,Lp大,则Li增大,所以长纤维受到的分梳长度长;棉束长度为L一定时, 增大,则Lp大, Li增大;Lp - Lx < 0时,漏梳。

头端未来到始梳点,尾端已脱离握持。

分梳工艺长度与梳理效果的关系见下表:L A/mm 23 24.5 26.5 28.5棉束百分6.3%7.26%8.12% 8.96%率短绒百分29.68% 28.48% 26.51% 24.42%率(3)给棉板分梳工艺的选择根据经验: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分梳效果好,纤维损伤也不显著;当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时,棉束百分率高;当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时,短绒百分率高。

4、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隔距越小,纤维越易被齿针抓取,梳理效果越好。

隔距(mm)0.23 0.305棉束百分率(%)8.96 10.14短绒百分率(%)24.42 23.35此隔距为0.18-0.305mm。

三、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一)刺辊部分的气流1、气流附面层的概念刺辊转动时,带动周围一定层度的气流层流动,随刺运动的气流层称为附面层。

其厚度一般为:13-16mm。

附面层中的速度分布是:靠近刺辊表面气流速为刺辊表面速度。

2、附面层中纤维杂质的运动开始阶段:纤维与杂质被锯齿带走,并随之一起运动;部分杂质与纤维脱离锯齿,悬浮于附面层中。

而后纤、杂随面层作回转运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纤、杂沿法向运动,纤、杂的运动为二者运动的合成。

由于纤维及细小杂质的重量轻、离心小,随附面层前进的距离长;杂质的重量重,法向离力大,易脱离附面层而形成落棉。

课堂讨论1根据气流附面层原理分析纤杂分离的原理。

专业视野利用气流附面层原理使纤杂分离●杂质:质量大、投影面积小,在附面层中下落速度Ut快,而受附面层气流影响较小,因而快速向附面层外侧移动,尤其是较大杂质,可直接冲过附面层落下。

●纤维:质量小、投影面积大,在附面层中下落速度慢,易随附面层气流运动,因而多数分布在附面层内层。

●总结:悬浮在附面层内的纤维与杂质,受附面层作用后,会造成分层现象,纤维多数分布在内层,杂质多分布在外层。

生产上利用纤维与杂质在附面层中的分类现象,对附面层给以不同的切割程度,以达到去杂保纤、调节落棉的目的。

3、刺辊落棉区的划分第一落杂区:给棉板与刺辊隔点到除尘刀;第二落杂区:除尘刀到小漏底入口;第三落杂区:小漏底落杂区。

(二)刺辊落棉的控制1、除尘刀的位置除尘刀的位置:高低、角度、与刺辊的隔距。

(1)高低位置:有以下三种情况高刀工艺:除尘刀高于车面线;第一落除杂长,除大杂多,落棉多。

平刀工艺:除尘刀顶部与车面线平齐:低刀工艺:除尘刀低于车面线;第一落除杂短,除大杂少,落棉少。

调整范围:以机框面线为准±mm。

(2)角度:是指除尘刀的工作面与机框面线的夹角,一般范围是70-110度。

采用小角度,除尘刀对气流的阻力大,落棉多;采用大角度,除尘刀对气流的阻力小,落棉少。

纺棉时,采用低刀大角度,多落多回收;纺化纤时,采用高刀小角度,少落少回收。

(3)与刺辊的隔距:4.7mm-9.5mm。

此隔距大时,落棉少;小时落棉多。

2、小漏底工艺(1)小漏底入口隔距:此隔距小时,进入小漏底的气流量少,而进入车肚的气流量多,刺辊落棉量多;反之落棉少。

此隔距一般为:4.7-9.5mm。

(2)小漏底弦长:弦长短,落棉多。

纺棉时弦长小,A186为175.6mm;纺化纤时大A186C为165mm。

3、其它因素(1)刺辊速度:高时,落棉多;但纤维损伤多。

(2)锯条规格:如锯齿工作角等。

第三节锡林、盖板与道夫部分一、机件与作用1、锡林(1)作用: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2)结构:(利用挂图讲)锡林体、针布。

(3)要求:动平衡、表面圆整度要好。

2、盖板(1)作用: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2)结构:(利用挂图讲)FA201型棉机盖板根数为106,其中工作盖板41根。

盖板铁骨两端的扁平部搁在曲轨上,曲轨支持面叫踵趾面。

入口一侧(趾部)较厚,出口一侧(踵部)较厚,这种厚度差叫踵趾差。

FA201型梳棉机的盖板踵趾差为0.56mm(小踵趾)(3)要求:盖板的变形要小,以防止隔距的变化。

3、道夫(1)道夫的作用:配合锡林梳理,将棉网输出机外;(2)结构:与锡林相似。

4、前后罩板、大漏底二、两针面的作用分析1、作用类别根据两针面的针齿配置的方式不同,针齿间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可分为:梳理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

2、三种作用的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密度和角度;两针面具有较小的隔距;两针面具有一定的相对速度。

3、梳理作用的条件与特点(1)针齿平行配置(见图);(2)速度配置:V2>V1;(3)受力特点:两针面都有沿针面向内的分力,两针面都能抓取纤维。

R为针面与纤维间的摩擦力。

4、取作用的条件与特点(1)针齿交叉配置(见图);(2)速度配置:V2>V1;(3)受力特点:快速针面有向内的分力,慢快针面有向外的分力;快速针面抓取纤维,慢速针面释放纤维。

5、提升作用(1)针齿平行配置;(2)速度配置:V1>V2(3)受力特点:两针面针齿都有向外的分力,故都抓取纤维。

三、锡林与刺辊间的作用分析(一)作用性质针齿交叉配置,且锡林速度大于刺辊速度,故为剥作用。

(二)影响剥取(转移)的因素剥取的好坏,影响棉结数量。

1、锡林与刺辊表面线速比:速比越大,锡林抓取纤维的机会越多,转移越好。

V C/V D应根据纤维长度确定,纺棉时为1.4~1.8;纺化纤时为1.8~2.4。

2、锡林与刺辊隔距:隔距越小,纤维越有利于锡林针齿抓取,纤维转移越好。

一般此隔距为0.15-0.3mm。

3、锡林与刺辊锯齿规格αT > αC ,N T < N C,有利与纤维的转移。

纺化纤时,刺辊锯齿光洁度影响转移。

四、锡林与盖板间的梳理作用(一)作用性质与作用过程1、作用性质:针齿配置为平行;锡林速度大于盖速度;故为梳理作用。

2、作用过程由于两针面间为梳理作用,故两针面都能抓取纤维;由于条件不同两针面抓取纤维的能力不同,抓取纤维能力强的针面握持纤维,抓取能力弱的针面与纤维产生相对滑动—梳理纤维(梳直、梳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