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文教学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作文课件-第三单元 中华传统节日 部编版

到了晚上八点钟,我们已经买了一大兜东西,妈妈说:“咱们回家吧!”我
大声地说:“太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吃手里拎的两大
袋零食了。
真是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元宵节啊!
我们在写印象深刻的事时,要注意选材,所写的事一定要与过节联系紧密。
范 文
过节的过程
赏
难忘的春节
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阵阵热闹的爆竹声中,我
纸条上下翻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挤进人群,伸长脖子,看见了一条谜 语:“孙悟空翻筋斗”。那不是“十万八千里”嘛,我正要上前,一位哥哥抢先一
猜灯谜
步,说出了答案,夺走了奖品。唉,我怎么就不知道跑快一点儿呢?真是后悔莫及
呀!
我继续往前走,边走边看,忽然眼前一亮:“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
长。”我脱口而出:“日。”“对了!”我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扭头一看,只见一个
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
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
国诗人屈原。
能写清楚过节的习俗
板书设计
中 华 传 统 节 日
过节的过程 节日的习俗 印象深刻的事
课后作业
1.修改自己的片段; 2.独立完成第一次习作。
要求: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 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的习俗,还可以 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饺子,这时候的饺子就有着‘更岁交子’‘招财进宝’的意思,吃饺子也预示
着在新的一年中大家都会交上好运。这是多么吉祥如意呀!”
盼星星盼月亮,熬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饺子终于熟了。我冲上去盛了满满
一碗饺子,贪婪地吸着饺子的香味,把筷子伸到碗里,顾不得自己的形象,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指导+习作范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指导+习作范文活动指导“中华传统节日”是贯穿本单元的内容主题,而且从第九课开始就以这个主题开始开展实践活动。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单元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展示。
活动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二是“展示活动成果”。
两个内容都是重点。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与实践结合的习作练习,“展示活动成果”是一段时间主题实践活动的展示总结。
一、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审题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习作导图吧。
3.思维导图4.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5.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二、展示活动成果。
1.活动准备(1)组内分工整理收集的资料;(2)讨论并确定每个人展示的内容;(3)每个人做好展示的内容准备;(4)确定一个活动小组内展示的先后顺序。
2.活动指导(1)展示内容(2)展示形式可以做一做、可以讲一讲、可以唱一唱……3.活动评价哪个小组展示得最好?好在哪儿?从今天的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总结:对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特别要肯定优点;对今后学习的期望,侧重过程的评价;对所有学生学习成果的收集保存。
活动一:写作范文+评语范文一:家乡的元宵节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3.小组交流。
三、提供例句,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节日的习俗。
2.交流归纳。
3.好词佳句。投影出示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供学生参考)
除夕夜,街上“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金黄色、黄绿色的窗户,在忽明忽暗、忽燃忽灭的烟花中,好像同时打开的电视机,在播放精彩的节目。
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通常在这一天早上吃汤圆,在家里挂上红红绿绿的灯笼,并猜灯谜。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三、引导学生组织材料。
1.说说自己拟的题目,确定主题。
2.指名概括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生评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四、完成习作。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习作讲评。指名把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宣读。师生根据本次习作内容要求,共同评议,找出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搜集并积累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
学会搜集资料。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时间
2020年月日第节(第周星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同步作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同步作文教学设计《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指导习作要求: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开展了许多有趣的传统节日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写一篇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作,并与大家一起展示在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表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习作思路:一、描写节日情景。
1.选材典型。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来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过节时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比如,春节时和大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的故事。
端午节自己学会了包粽子,中秋节全家一起赏月……2.言之有序。
动笔之前想一想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做到条理清楚。
3.重点突出。
叙事不能平铺直叙,要把最能体现传统节日特点的地方、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详细写。
二、展示活动成果。
1.展示准备。
这项展示活动我们从单元开始就进行了准备。
整理收集到的、亲手制作的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图片、文学作品、实物、食品等都可以拿来展示。
比如,展示自己家制作的月饼、现场表演写春联、朗诵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教大家怎么包粽子、讲一讲七夕节的来历……2.展示活动。
展示成果时,最好带来实物或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这样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本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3.展示评价。
最后共同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好,可以从活动参与人数、活动效果等进行评价。
灯海元宵节今天是元宵节。
夜晚,大街上灯火通明,人们扶老携(xié)幼,你拥我挤地去观花灯。
晚饭后,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上街观灯。
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彩灯令人目不暇接。
瞧,那组彩灯不停地闪烁,像小星星眨着眼睛闪闪发光;白玉灯腾(ténɡ)空升起,好似天上的月亮;八仙过海灯正在讲述着神话传说……我们随着人流来到商贸大厦前,“妈妈快看!”我惊喜地叫道。
变幻多姿的灯像一帘瀑布,从十层楼顶倾泻而下,金灿灿,亮闪闪。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三年级备课教案

老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啦!中华传统节日有好多,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我们要学习了解这些节日的特点和习俗,然后还要写作文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嘿嘿!
老师会给我们看一些图片,让我们知道不同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我们可以看看图片,然后猜猜每个节日是怎么庆祝的。
然后老师会跟我们说一些关于节日的故事,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了。
接下来,老师会让我们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一个,然后说说喜欢它的原因,还有想在这个节日做些什么。
我觉得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可以放鞭炮,还有长辈们给我们压岁钱。
我还想在春节吃很多好吃的饺子!
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短文,说说自己对最喜欢的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描写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特色食品、家庭活动等。
写完了以后,老师会让我们互相共享自己的作文,大家一起给予肯定和建议,让我们的作文更好更有意思,真的好期待啊!
在上次的中秋节作文展示环节,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和家人一起制作月饼的作文。
他写了很多月饼的好吃和家人团聚的开心,他的作文让全班同学都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温馨和快乐呢!我也好期待
写作文的时候能写出这么有趣的事情哦!
学了这节课以后,我们都更明白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也更有了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而且在写作文的时候,大家都能用自己的话语描
写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也表达了对节日的喜爱。
以后我们还要加把劲,多写多练,变得更厉害!老师说要是语言表达方面有不足的同学,老师还会给予帮助和指导,真的太好了!。
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写作步骤

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写作步骤八年级的同学们,一提到写传统节日的作文,是不是感觉有点头疼?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传统节日作文的写作步骤,保准让你以后写起来得心应手。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步,那就是选好要写的传统节日。
这就好比去超市挑水果,得选个自己喜欢又熟悉的。
比如说春节,那可是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或者端午节,能想到那香喷喷的粽子和激烈的龙舟赛;再比如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多温馨呐。
选定了节日,就等于给作文找好了“主角”。
选好节日之后,接下来就得好好收集素材啦。
这素材从哪儿来呢?嘿,就从咱们的生活中来!回想一下,过节的时候家里都准备了啥?大人们都在忙啥?有没有啥特别的习俗?比如说过春节,我就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爸妈就开始忙活着打扫屋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还会去集市上买好多好多的年货,那集市上可真是人山人海,挤都挤不动。
卖春联的、卖鞭炮的、卖糖果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有了素材,就该构思文章的结构了。
这结构就像是盖房子的框架,得搭得稳稳当当。
咱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比如说从节日前的准备,写到节日当天的活动,再到节日后的感受。
也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比如节日的习俗、美食、传说等等。
拿中秋节来说吧,我可以先写节前大家都忙着买月饼、送礼物,然后写中秋当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吃着甜甜的月饼,听爷爷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最后再写写自己对中秋节的喜爱和对家人团聚的珍惜。
结构想好了,就该动笔写开头啦。
开头可得吸引人,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比如说写端午节,咱可以这样开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那浓浓的粽香就会飘满大街小巷,提醒着我们端午节到啦!”这一下就把读者带进了节日的氛围里。
开头写好了,中间的内容就得详细展开啦。
这可是作文的重头戏,得把咱们收集的素材好好用上,写得生动有趣。
还说端午节,写包粽子的时候,就可以详细描写一下:妈妈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粽叶洗得干干净净。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一、内容概览课文《传统节日》是一篇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动文章,选入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和美好习俗。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温馨画面。
随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依次展开,每个节日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特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比如元宵节的花灯璀璨,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
接下来是课文的主题部分,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面,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是一篇富有情感、生动有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案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1. 简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当我们翻开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传统节日》。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那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这套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2.确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1)小组成员根据小课题,收集与该节日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等途径进行收集。
2)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类,确定需要记录的内容和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3.展示活动成果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记录形式,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俗和庆祝方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板块二自主研究,实践探究1.自主研究,收集资料1)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研究内容,自主进行收集资料和整理分类。
2)教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实践探究,记录成果1)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内容,记录自己的成果,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记录的成果要经过小组内部的审核和修改,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板块三展示成果,评价交流1.展示成果,互相研究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记录形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研究和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
2.评价交流,提出改进建议1)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展示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2)小组成员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
课时总结通过本次综合性研究,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俗,还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展示能力。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还研究了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决定研究清明节的由来和各地的庆祝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也可以询问家长和长辈来收集资料。
在收集资料时,我们要注意整理和分类,约定时间和提纲,以礼貌的方式进行访问,并记录访问过程。
此外,我们也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去烈士陵园扫墓或踏青,以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当然,在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也能教作文系列之——传统节日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基本上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有所担心,我们这里算是农村地区,孩子刚上三年级,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完整的作文,他们能写得来吗?
有这个担心也是正常的,不过,我要说的是,按照我下面所讲的方法,作为家长的您,是完全可以辅导孩子写出一篇有头有尾且容充实的文章的。
(可能有套路之嫌,但刚学嘛,来点儿套路也算有柄可握,有法可依。
想要无招胜有招,还是得先学好一招一式啊!)我举个例子,比如要写“_____的春节”,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看看下面列出来的写作小提纲。
写作小提纲:
1、题目:_______的XX节
2、说说你要写的节日,再简单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3、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与它相关的传说。
4、写出该节日里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事情。
(重点描写)
5、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略写。
)
以上共五个环节,我们一个一个来摆平。
首先,文章的题目。
可以直接一些,比如“难忘的春节”“快乐的中秋节”“有趣的七夕”等。
孩子才三年级,没必要扯得很高深,
比如“难忘那浓浓的粽子香”这是写端午的,这类题目等孩子上了五六年级再说。
第二,说说你要写的节日,再介绍节日的习俗。
可以有好几种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如:春节,是我们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而且,小朋友们都能收到长辈给的红包。
(这段话共两句,第一句直接说出要写的节日名称,第二句说出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特点。
)再如: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
一家人聚在圆圆的月亮底下,可以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爷爷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第一句也是点出要写的节日名称,第二句讲出这个节日的习俗。
)
2、对比法。
如:有人喜欢中秋节,有人喜欢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而且,小朋友们都能收来长辈给的红包。
(第一句把春节和别的节日进行对比,第二句和刚才的一样。
当然,你也可以改一改,但一定要把习俗特点讲出来。
另外,因为孩子刚接触作文,所以我这里举的例子都较简单,有的家长可以自己加花。
比如:有人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有人喜欢合家团圆的中秋节,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可以独立于飒飒秋风中登高远眺的重阳节。
——这是提高了,我们这里只要求能教学生基本上“会”就好。
至于别的,以后会慢慢讲到。
)关于开头的方法,还有诗句引用法,声音切入法等等,这里先不说,以后在别的作文教学中会讲到。
第三,介绍节日的由来。
这个可以去查资料。
俗话说得好: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
比如过年的年兽啊,端午的屈原投江啊,中秋的嫦娥奔月啊等等。
写哪个节日就看哪个故事,和孩子一起把容看明白了,再指导孩子在不看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讲出来,尽可能用较简洁的话把意思说清楚,有病句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能将意思说完整,再让孩子写进草稿纸。
——有些错别字或是实在无法避免的标点问题,留给我改好了。
我们要的就是先把意思写清楚。
还有,那个……我视力不大好,所以,孩子们的字要写工整。
第四,说说在这个节日里你参加的活动或是做过的事。
这个是最重点的,刚才第三点“介绍节日传说”的时候,我们要求尽量用简洁的话说,那现在这第四点,就得很具体地说了。
比如,端午节我学习包粽子或是春节时我帮爸爸贴春联,这种做事情的情节,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
如此一来,就可以具体一点儿了。
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问,如果孩子在这个节日里没有做过什么事呢?我想说的是,一定有的。
比如春节,一定收过红包吧?嗯,家教太好,没收过?那么,春节之前也要大扫除,一定帮忙打扫过房子吧?比如扫地,或是擦窗户。
端午的时候看过赛龙舟吧?或是清明的时候和家人一起扫过墓吧?最好写自己真正做过的,因为那样写起来最真实。
家长也容易辅导。
毕竟这些事一般都是家长们和孩子们一同完成的。
我们一般不建议用空想编造的。
第五,结尾。
扣紧题目与文章中心,千万别在结尾的时候才跑题,那样就太可惜了。
常见的有几种。
1、直白式:今年的XX节真令人难忘啊!
2、反问式:怎么样,我们中国的XX节,有趣吧?
3、提炼中心式:这个方法对于60分左右或以下的同学有些儿难,但也可以看看。
如下面的文结尾。
(附郭老师文及自评,红字部分。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微信公众号:guoxuejiangzuo
文:开心的除夕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有清明,有端午,有中秋……其中最令人开心的还是除夕。
(对比法开头,突出要讲的这个节日。
)除夕,本地话又叫过年。
在这一天里,要做的事情可多啦!和爸爸一起贴春联;开开心心地洗完澡,换上爸妈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新衣服;全家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还要守岁,在将近零点的时候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天——春节的到来。
(第二段可以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大家在这一天里一般会做些什么事。
如果不清楚,可以查资料。
)
关于过年,有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跑到村子里偷吃猪啊羊啊,有时甚至还吃人。
老百姓们对它又怕又恨。
后来,有一位老人路过这里,他告诉大家,年最怕的是响声、红色还有灯光。
于是大家就在年即将到来的前一天,给自家门上贴上红纸,还把屋子里的灯全都亮起来,家家户户放起了鞭炮。
这天晚上,年刚到村口,就被噼哩叭啦的鞭炮声给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
大家都拍着手开心地欢呼起来。
(第三段简要地介绍一下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传说或是故事。
)
每到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而且,饭桌下面还会燃起一个小火炉,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一家人的运气会像炉火一样旺。
吃过年夜饭,我们还会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水果和糖,一边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那么多的节目,我最喜欢的就是小品。
只要本山一出场,全家人就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此时,似乎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我还总是天真地嚷着:“我要每天都过年!”这时,爸爸就会说:“只要过得开心,每天都可以是过年。
”(第四段说一说自己在这个节日里参与的活动,做了哪些事,要紧扣题目“开心”两个字,不能跑题。
)
是啊,爸爸说得真好!只要我们能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不就是相当于每天都在过年了吗?(结尾,扣题——开心,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