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试卷答案4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高11%,执 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 程度为(C ) 113% 113% 111% A、13%-11% B、 C、 D 1、 1
111%
111%
113%
1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 决于( 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 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
一.判断题部分 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 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 隔成反比。( × ) 2: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 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 )
3: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 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 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 算的结果相同。( √ ) 4: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 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
26、第一批产品废品率1%,第二批产品 废品率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 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 为(C)。
A、1.5% C、1.6% B、4% D、4.5%
2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 %,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4.76% B、95.45% C、200% D、76%
A . 500 700 600 500 700 600 110 % 115 % 105 %
110 % 500 115 % 700 105 % 600 B . 500 700 600
110 % 115 % 105 % C . 3 10 % 15 % 5 % D . 3

云南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4答卷

云南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4答卷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对调查单位的调查项目进行清点测定、计量以取得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为()。

【A】.直接调查法
【B】.采访法
【C】.报告
【D】.通讯
【正确答案】:A
2.四分位数中Q1叫()。

【A】.上四分位数
【B】.中位数
【C】.下四分位数
【D】.中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C
3.民族、性别属于()。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A
4.常用抽样组织形式的抽样误差,由小到大的顺序应该是()①分层抽样误差②等距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④整群抽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正确答案】:A
5.报表单位都要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和期限填写统计报表,从而保证报表资料的()。

【A】.一致性
【B】.可靠性
【C】.便于汇总
【D】.检查依据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6.关于序时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变量数列计算
【B】.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
【C】.根据时间数列计算。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 p q 中,0001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a. 经济学b. 医学c. 历史学d. 市场调研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数理统计学4.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对象的全部集合b. 样本的全部集合c. 研究者的个人意见d. 历史数据的全部记录5. 抽样是指:a. 全部个体都参与调查b. 随机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c. 无计划地选择个体进行调查d. 按照特定要求选择个体进行调查6. 下列哪个不是对定量数据的描述:a. 平均数b. 中位数c. 频数分布d. 相关系数7. 抗体的浓度是定量数据,其测量结果是:a. 身高b. 体重c. 吸收值d. 学历8.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a. 统计图表b. 极差c. 方差d. 标准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2. 分组频数分布中,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_。

3. 极差等于最大值减去_____________。

4. 通过分析样本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5.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

6. 样本容量为20,抽样误差为0.02,总体标准差为10,则抽样比例为____________。

7.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__________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占比约为68%。

8.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指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2. 谈谈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

例如,对于一项市场调研,统计学可以用来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描述这些数据的特征,分析不同市场细分群体的购买偏好,并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题目2: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题目3: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题目4: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题目5: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题目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题目7: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它说明了单位标准差下的平均水平。

()题目8: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标。

()题目9: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

()题目10: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题目11: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题目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题目1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题目14;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二.单项选择题题目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题目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题目3: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专科《统计学原理》-试卷-答案

专科《统计学原理》-试卷-答案

专科《统计学原理》一、 (共72题,共156分)1。

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2分)A.从总体到单位 B。

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 D。

以上都对。

标准答案:B2. 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2分)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

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

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标准答案:C3. 作为一个调查单位()(2分)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指标.标准答案:B4。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2分)A.及时性 B。

完整性 C.连续性 D.真实性。

标准答案:D5。

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 ) (2分)A。

1个月 B。

1年 C。

1年零1个月 D。

2个月.标准答案:A6. 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2分)A。

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C。

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标准答案:A7. 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 (2分)A.上方 B。

左方 C。

右方 D。

均可以。

标准答案:B8. 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2分)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

标准答案:B 9. 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2分)A。

统计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标准答案:D10。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2分)A。

零 B.最大值 C。

最小值 D。

平均值.标准答案:C11.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 (2分) A。

众数为0B。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

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

标准答案:B12。

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2分)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发展水平.标准答案:D13。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根据总体的形态,可将其分为()。

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按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里的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的方式有()。

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3.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通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
B、94.4%
C、104.5%
D、66.7%
7.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8.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
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9.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1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A、 600元
B、 533.33元 C 、466.67元 D、 500元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2.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则抽样误差(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1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5.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一致性
D、同质性
1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
B、103.09%
C、3%
D、109.13%
1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18.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 )
A、 p0q0
B、 p1q1
C、 p0q1 D 、p1q0
19.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
A、越接近于∞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或1
20.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 、r=1 B、–1<r<0 C、 r=1或r=–1 D、 0<r<1
二、多选题
1.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
C、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D、学校年底在校人数
3.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复名数
4.根据某地区居民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数据如下:
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A 4.A 5.D 6.B 7.D 8.B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B 16.B 17.A
18.A 19.D 20.C
二、多选题
1.BC 2.BC 3.BE 4.ABC 5.ABCD
三、简答题
1.答: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来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一般来说,统计指标包括六个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范围和指标数值。

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由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联系: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来的。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互变的关系,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可以转化为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了。

2.答:(1)注意所研究对象的同质性(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4)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3.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4.答:(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2)对于两个变量X和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可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四、计算题
1. 解:(1)该地区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619.5(元)
(2)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644.6(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众数=652.6(元)
2. 解:根据样本资料得: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2.7%),即(1.3%,6.7%)。

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3.解:总厂平均单位成本=11.4(元)
可变构成指数=88.9%
单位成本降低额=–1.28(元)
(1)产量结构变动影响:
结构影响指数=93.9%
结构影响单位成本降低额=–0.7(元)
(2)单位成本变动影响
固定构成指数=94.6%
单位成本影响总厂单位成本降低额=–0.58(元)(3)综合影响
88.9%=93.9%×94.6%
–1.28=–0.7+(–0.58)
4.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