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分析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分析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分析结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市院经病理证实,诊断为食管癌的7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分析X线钡餐造影诊断结果,并总结影像特点。
结果经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后,63例患者诊断为食管癌,经病理证实,阳性诊断符合率约为87.5%。
早期食管癌、中期食管癌和晚期食道癌的病例数分别为5例(6.94%),46例(63.89%)和21例(29.17%)。
病变部位包括颈段4例(5.56%),上段14例(19.44%),中段31例(43.06%),胸下段23例(31.94%)。
结论X 线钡餐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准确率高和操作安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诊断分析食管癌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70岁的男性,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并且预后较差,常见的病理形态包括浸润型、溃疡型和增生型[1]。
我国属于食管癌的高流行地区,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因此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对食管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该病,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举措。
我科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方法,发现该法简便易行,且准确率高,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的72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男53例,女19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为(65.8±5.7)岁,其中单发癌61例,多发癌11例。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鳞癌66例,腺鳞癌6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在造影前2h内均禁止摄入饮食和水,并取立位或斜位,吞服混水的医用硫酸钡剂,钡、水比例为3∶1~4∶1。
对食管癌加以常规检查,具体方法为转动患者多轴位透视,尤其是针对卧位、后前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等,在必要时进行摄片。
1.3分期标准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对早期食管癌、中期食管癌和晚期食道癌加以区分。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探讨

97鼻尖点、鼻梁长度等相关指标,可以得到预期术后效果图,大大提升了手术的整体效果分析。
从本次观察的48例美容就医者情况来看,术后拆线满意度高,鼻背和鼻根满意度为100%,与半年内复查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
但是鼻头部满意度分析,半年后有差异,这一点反应出说明部分美容就医者对鼻头整形效果不满意,人们以希望鼻尖部往往以上翘、水平形态为佳,同时要求尖(鼻尖角小),希望鼻部整形能接近或达到这个水准,但是实际上人体鼻头部形态常根据方向分为上翘、水平与下垂,而且还存在个体解剖形态差异性及个人喜好等原因,术后效果可能达不到美容就医者的理想愿望,所以今后对于鼻头部有塑形要求的美容就医者联合其他鼻尖成形术[4]。
综上所述,美容科医生全面、充分掌握影像学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保障手术效果[5]。
本研究通过将CT 多平面重建及三维成像分析应用于临床,通过CT 影像图像就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和有效修改,从结果层面来看是达到了手术的目的和效果,并满足美容就医者的心理需求;CT 多平面重建及三维成像技术能全面了解患者鼻部信息,有助于医师整体把握美容就医者鼻部情况,为手术整形修复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等.X 射线及CT 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7(30):5661-5664.[2]谭艳明,邓大勇.CT 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现代养生,2015,7(8):63.[3]刘娜,何丹.CT 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及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2015,26(7):417-419.[4]邓旭东,张园园,肖厚安,等.CT 三维重建在成年汉族女性硅胶假体隆鼻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2):25-28.[5]毛晓雯,郑继坤,吕红玲,等.CT 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5(6):4-10.食管癌是临床中一种多发型恶性肿瘤,现今,已有多种方法可诊断此病,怎样切实提升食管癌早期诊断准确率,并从中获得肿瘤程度、范围及其与周围脏器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对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意义重大[1]。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X—a in cu e sp ae l al t n s, l n eetnc e m c u m rn tru t no ra hl temao rysg s nld deo h g a w lsi es fl gd fc, ih , u o sme ba ei er pi r e kw i jr i f ii n o b eh
a o e tma e t e me h d . e ho rn f a i n s wi u g c l n a h l g c l r v d e o h g a a c n ma st si t h t o s M t ds Du i g f t p te t i y t s r i al a d p t o o i a l p o e s p a e l r i o . h y y c Fo t -t r e u d r n p e a to n e t a a i m a x mi a i n a d t it - i e u d r n c n i g ry h e n e we tu p r g s r i t s i lb ru me le a n to n h ry n n n e we tCT s a n n .Re u t n s ls
诊断食 管癌 的首选 方法 , T检查 可明确病变 侵犯的程度 、 润的方式和 部位及纵 隔内淋 巴结转移情 况 , C 浸 对治疗方 法的选
择有重 大参考价值 。
【 关键词 】 管癌 ; 线气钡双 重造影 ; T 食 x C
【 中图分 类号 】 7 5 1 R8 44 R 3 .; 1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0 5 0 1 2 1 0 — 3 0 2 9 — 6 6( 0 2) 5 1 — 2 1
探讨65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表1 食管早期癌 各型X线表现
[ 2 ] 赵晖 . 4 5 例早 期食道癌 的 x线 影像诊断分析 『 J 1 . 健康必读 ( 下旬
刊) ,2 0 1 1 ,5 ( 1 ) : 2 3 4 — 2 3 5 .
[护 理管理 I J J . 中 国医药导报 ,
1 5 例 患者 ,占 2 3 . 1 %。( 3 )局限性充盈缺损 ,突人食 管腔内
见 ,发生增粗迂 曲等现象 ,多数呈树皮样或橘皮样改变 ,少 期 发现 ,及时 治疗 ,有 效延 缓患者 的生命 ,同时提升 生活
参 考 文 献
【 1 ] 苏济 豪 . 食道 癌和贲 门癌 【 M ] . 北京 :北京 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 医
状 态 ;吞钡 时管腔充盈完全 ,可掩 盖病变 。( 2 )局限性小充 盈 缺损 :直径 0 . 5 ~ 2 c m,边缘 不规则 毛糙 ,局部黏膜有紊乱
低张气钡双对 比造影有着相互 作用 、相互 弥补的关联 。如果 在低张气钡双对 比造影应用的过程 中 ,能够对其 他检 查方法
进行运用 ,及时对病 变的性质及 范围进行检查 ,则可较好 地 总之 ,造影检查方法具有一定 的危害性和创 伤性 ,检查 过程 中 ,患者表现较 为痛苦 ,且检查 所需 的费用也 比较高 。 所 以作为医务人员 ,应严格掌握造影的检查 质量 ,避免不 良
比造影对癌症类型进行检测 ,且检出率都 比较低 ,容易出现 漏诊的现象 。相关研究表明 ,及时利用低张力双对比造影进
行检测 ,也会 出现一定的漏诊现象 ,而大多数是因为原位癌
显示不 明最造成的。一般来说 , 对于食道早期癌 x线 的诊 断 , 其成功率取决于具体 的检 出方法 ,而最为有效的就是双对 比 造影 ,这样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及早 的发现病变 ,通过早期 治疗可降低对患者生命 的影 响 ] 。 对 于食道癌患者 而言 ,x线 检查非常的重要 ,及时准确
食道癌的检查

食道癌的检查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癌肉瘤等。
但在实际诊治中,凡发生于食管胃粘膜交界部的癌如属鳞癌则归入食管癌,如属腺癌则归入贲门癌。
中国食管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洲的波多黎各,还有新加坡、智利。
罗马尼亚死亡率最低。
本文介绍食管癌的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进食不顺或困难,一般为经常性,但时轻时重。
至病发侵及食管全周时,则常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甚至滴水不入。
2)咽下疼痛,进食后出现咽下困难的同时,可有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在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为明显,片刻后自行缓解。
3)食管反流多出现在晚期。
4)消瘦、脱水、恶液质、声哑及食管癌穿孔引起的并发症均为晚期症状。
2实验窒检查(1)x线食管钡餐捡查:食管粘膜紊乱、断裂,局部管腔狭窄或充盈缺损,食管管壁僵直,蠕动消失,或见软组织阴影。
(2)食管脱落细胞学捡查:咽下困难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阳性率可达90%以上。
(3)食管镜捡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食管镜检查总是放在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之后仍不能定性或定位的时候方才进行。
(4)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总之,凡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
如果实验室检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食管癌的检查诊断需按部就班(一)钡餐、拉网均阴性1 无吞咽不适症状,但年龄在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或家族史阳性者,每半年复查1次拉网细胞学检查。
2 有吞咽不适症状,并伴有上述高危因素者,每3个月复查拉网1次,并可应用隐血珠检查及吞水音图法(详见后述)。
3 若吞咽不适症状持续或隐血珠、吞水音图阳性,应进行纤维食管镜检查,如仍不能肯定诊断时应紧密观察病情,每1~2个月复查1次。
(二)钡餐阴性,拉网阳性1 行胸部CT或胸片检查,排除上呼吸道的肿瘤。
2 行气钡双重造影,多方位观察食道,注意有无粘膜改变。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指恶性肿瘤发生在食管上皮细胞中的一种疾病,其中九成以上为鳞状细胞癌,且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两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对比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
1. 显像时间短: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实时影像技术,能够实时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异常。
而CT扫描需要一定的扫描时间,并非实时性影像。
2. 病变范围全面:X线钡餐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的形态、腔径、粘膜异常、梗阻、狭窄等情况,不仅可以发现病变部位,还可以观察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的情况。
3. 适应证广泛:X线钡餐造影适应于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论是初发病例还是复发病例均可应用。
而CT影像对于浅表型或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相对较差。
4. 适应症明确:X线钡餐造影可以帮助鉴别食管癌以外的其他疾病,如贲门失迟缓、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等,对于钡餐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优势1. 病变定位准确:CT影像可以对食管癌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及脉管侵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手术方案和术前评估。
2. 显像分辨率高:CT影像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食管癌的病理变化,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情况。
3. 易于与其他影像相结合:CT影像可以与其他分型技术(如造影、MRI等)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无创检查:CT影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患者不需要接受钡剂的摄入,避免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钡剂过敏反应。
由于食管癌的病程较长,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致,因此单独应用X线钡餐造影或CT 影像可能会漏诊或误诊。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的联合应用进行食管癌的诊断。
首先进行X线钡餐造影,观察食管的形态、腔径、粘膜异常、狭窄、梗阻等情况,确定是否有食管癌的存在。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食管中、下段。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而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X线放射性物质检查,可以研究食管形态、功能和病理生理变化。
它是一种低成本、低辐射和广泛可用的检查方法。
在食管癌的诊断中,X线钡餐造影可以显示食管腔的狭窄、僵直,以及与食管癌相关的组织破坏、压迫和侵犯。
它还可以帮助确定食管癌的位置、范围、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有无转移病灶。
X线钡餐造影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无法提供关于食管壁的微细结构信息,如黏膜下层浸润、肿瘤的深度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详细情况。
由于X线钡餐造影是二维图像,难以准确评估食管癌的立体形态和周围器官的关系。
X线钡餐造影对于食管癌早期病变的敏感性较低,易漏诊。
相比之下,CT影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CT影像可以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信息,可以清晰显示食管壁的肿块、狭窄和壁厚变化,以及食管癌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
通过增强扫描,还可以评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病灶。
CT影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发现微小的食管癌病变,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CT影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食管和邻近结构的运动问题,CT影像可能存在伪影,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CT影像的辐射剂量较高,可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辐射伤害。
CT影像设备昂贵,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解读,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食管癌的诊断中,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X线钡餐造影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常规检查,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的食管癌。
而CT影像适用于全面评估食管癌的范围、侵犯情况和转移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提高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食管癌检查

食管癌检查一影像学检查:1.食管的X线检查: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肿瘤最简便,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X西安检查,可以得到定性、定位及定型的诊断同时还可以根据病变的形态、范围和部位了解病灶侵犯周围胀气的程度,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计划。
吞钡后进行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将有利于观察食管黏膜的形态、食管舒张度改变及癌瘤形态的观察。
食管癌的x线表现有食管黏膜增粗、中断、紊乱以至消失;龛影形成;管腔狭窄及充盈缺损,狭窄上下段食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管腔僵硬,蠕动减弱以至消失;软组织肿块致密阴影;钡剂流速减慢或排空障碍等。
2.胸部CT检查:CT可观察测量食管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外侵程度和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肿瘤外侵在ct扫描上表现为食管与邻近器官问的脂肪层消失,器官间分界不清。
CT平扫后常规行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以区别肿大的淋巴结与血管。
因此可作食管癌分期。
3.MEI检查:主要用于食管癌术前检查,可现实出食管癌的管壁增厚,对器官、支气管受侵敏感行、提议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4%、87%。
MRI对食管癌干燥转移的诊断要略优于CT。
4.EUS(内径超声)检查:用于食管癌术前检查。
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食管壁为3层或5层。
食管病变范围≤10mm,周围淋巴结5mm,EUS均可显示。
局限性约有15%-30%的病人因镜身无法通过而无法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检查: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及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普查尤为实用,是诊断食管癌并确定其组织分类和分化程度的重要方法,阳性率可达90%,但对食管癌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食管静脉曲张者禁用。
2.食管镜检查:早期诊断阳性率可达95%,可在直视下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和部位,同时可在病变部位配合刷片和活检。
食管镜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是食管癌理想的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特征:早期食管癌主要是黏膜局限性充血肿胀,病变处黏膜糜烂,粗糙不平,颜色变深,边界不清楚,触之易出血,有散在小溃疡,表面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病变处黏膜有类似白斑样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06T13:33:48.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杨则浩[导读] (襄阳市樊城区柿铺卫生院湖北襄阳 441010)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可以检查早期食道癌,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需要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
杨则浩
(襄阳市樊城区柿铺卫生院湖北襄阳 441010)
【摘要】目的:探究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应用。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入院时,首先采用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方法。
然后利用胃肠X线机,以每秒3帧的速度对食道进行快速摄片检查。
最后,所有病例采取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结果:共检查出70例早期食道癌,检出率为95.89%。
结论: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可以检查早期食道癌,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需要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
【关键词】气钡双重造影;早期食道癌;复方硫酸钡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56-02 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2%左右[1]。
早期发现的食道癌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
因此,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尽快在早期发现食道癌十分重要。
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近百年诊断食道病变的主要方法,现在仍广泛应用。
这种检查是采用口服硫酸钡后通过X线透视或摄片观察食道病变情况[2]。
本文为了了解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作用,选择7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强化对气钡双重造影的认识,提高早期食道癌的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3例食道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64.8±7.3)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食道异物感、食道疼痛和胸骨疼痛,部分患者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经食道镜和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食道癌,病变部位包括食道上段、下端和胸食道中段。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首先采用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方法。
检查前,患者不需要做特殊准备,只需禁饮禁食,避免食物残渣刺激食道粘膜或者附着在造影剂上影响检查效果。
造影剂选取复方硫酸钡,浓度为200w/v低张药物,造影前10min左右肌肉注射该造影剂。
此外,还应要求患者大口吞咽50ml左右钡剂溶液。
由于在引用钡剂的过程中会喝入空气,如果无法一口吞入,则会在钡剂溶液中参杂更多的气泡,进而影响造影质量。
服用钡剂后,用不同的角度观察食道粘膜和食道扩张的变化情况,包括食道的蠕动和通畅情况等。
大量钡剂通过食道后,患者的食道内壁会附着一定量的钡剂,因此可以做到造影。
检查颈部食道时,患者最好口含钡剂摆好位置,在预定的位置放置胶片,然后患者进行吞咽,在钡剂通过颈部食道时瞬间曝光,确保其产生较为良好的效果。
然后利用胃肠X线机,以每秒3帧的速度对食道进行快速摄片检查。
最后,所有病例采取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2.结果
2.1 早期食道癌的X胸片表现
共检查出70例早期食道癌。
患者具有以下四种表现:第一,8例患者的病变食道管壁僵硬、舒张程度缓慢,钡剂通过食道时速度缓慢,甚至有滞留现象。
但是并无龛影或者缺损。
第二,27例患者的食道部分粘膜混乱扭曲,表现出不规则的钡斑。
食道的轮廓线呈锯齿状态,扩张程度较小。
第三,23例患者的病变区食道粘膜扭曲中断,部分隆起,表面粗糙,管道的舒张程度较弱。
第四,12例患者食道内充盈缺损,出现息肉,食道扩张度与正常食道相似。
2.2 病理学检查
73例患者全部为食道鳞状上皮细胞癌,其中10例为平坦型,包括粘膜内癌、原位癌和侵及粘膜下层癌;22例为糜烂性,包括侵及粘膜下层癌和粘膜内癌;24例为斑块型,包括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17例为乳头型,包括粘膜内癌和粘膜下层癌。
3.讨论
食道X线造影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初,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
虽然在本研究中检查出70例早期食道癌患者,检出率为95.89%,检出率略低于胃镜,但是目前食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仍然是食道X线造影检查。
在造影前,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方式,并改进造影方式、药量和浓度,可以提高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比较于胃镜和手术标本检查方式,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更为方便和安全,且禁忌症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也较少[3]。
食道癌早期的肿瘤细胞组织集中于食道粘膜层以及黏膜下层,不会出现淋巴转移等现象,且普遍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气钡双重造影是X线检查方式的一种,其可以使食道扩张,食道粘膜充分展开,钡剂均匀涂抹在食道粘膜内部,全面地展现出食道粘膜内部的病变情况[4]。
早期的食道癌共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平坦型,病变组织表面片状充血,颜色较深,触碰则有血液渗出,这是较难诊断的一种类型。
第二,糜烂型,病变部位会出现点状和小块片状溃疡状态,斑驳不均,边缘可能会轻微突起。
第三,斑块型,病变区域较为粗糙,呈斑块状稍微隆起,食道粘膜紊乱,可以清晰地和正常食道区分开来。
第四,乳头型。
病变部位有中午突起或者息肉状突起,也可能出现表面溃疡现象[5]。
早期食道癌的病变部位位于粘膜上层,其检出率较低且较难确诊。
因此,早期食道癌的浸润深度对气钡双重造影X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早期浸润癌的食道舒张功能和扩张功能良好,粘膜的改变较为细微,有时仅仅能发现粘膜稍有不齐,出现少许微细颗粒状斑点,因此其较难发现,必须在食道充分扩张并均匀涂抹钡剂才能显示,因此较容易出现漏诊现象。
在本研究中,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方式检查早期食道癌的准确率为95.89%,可见尽管其存在方便安全等优点,但是其还是存在可能漏诊的问题。
综上所述,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方式可以检查早期食道癌,但是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需要食道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 顾慷,赵玉年,崔怀萍.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04(15):347-348.
[2] 冯正伟.探讨65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02(24):115-116.
[3] 赵树芬,岳滔.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在早期浸润型食道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06(08):613-614.
[4] 李光民,储金秀.气钡双重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10,03(31):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