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合集下载

11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1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2 城市居民的身份 1.构成: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 2.城市居民来源 (1)城市周边农村的农民。 (2)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的农奴。
3.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 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 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根据材料三,概括城市的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答案: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可能;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 铺垫;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3)思想文化方面:城市文学的发展、城市中大学的兴起,为 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可以说, 正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才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这些新知识冲破了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 了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 行会。”材料描述的是( ) A.基督教的传播 B.城市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大学的兴起
2.争取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1)原因: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控制和束缚。 (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4)结果:①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 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 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②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 自治城市。 (5)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1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兴起 (1)时间:从10世纪起。 (2)原因: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 发展;人口增长。 (3)发展概况: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人教部编版 九上历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 九上历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9张PPT)

裁缝 酿酒
相关史事
面包师 铁匠
行会:为了避免同行 的恶意竞争,维护行 业的共同利益,同时 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
总结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何不同?
政治 经济
乡村
城市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与庄园主是依附关系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市民具有很大自由
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三、大学的兴起
相关史事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来源:手_工_工_匠_和_商_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一般从周围农村的农_民_转变而来。 2. 影响:_市_民_阶_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 商人不断分化,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 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_资_产_阶_级_,为资本主义 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交通便利 人口集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1)背景:西欧_生_产_力_提_高_,_商_品_经_济_发_展_ 。 (2)表现:_10_世纪,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
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 1不.背同景的:是①,城大市学的是发由展教、师经或济与学社生会组结成构的的保变护化自;身权益的团 ②体许,多后_来_逐、渐_用_来的指古专典门著的作教开始育在机西构欧。传播,
___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___希_腊__罗”马。 阿拉伯
最美好的花朵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同时期的北宋在天禧 五年新旧城中人口就 已达48万多人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问题二:城市的空气为何使人自由?
法国普万罗教堂远景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布鲁日钟楼
布鲁日市政厅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人”身份的获取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蛮族的劫掠 西罗马灭亡
西欧 分裂动荡
城市 变为废墟
农业 普遍衰落
海盗猖獗 阿拉伯侵入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道路交会 港口海湾 主教驻地
交通便利 相对安全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冲击封建制度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
变化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冲击封建经济
思想文化 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大学兴起 冲击封建神学 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孕育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的桥梁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产生
行会
孕育 促进
中世纪教育“最 美好的花朵”
中世纪大学
兴起时间
12世纪
教师 学生 行会
发展
得到教会、国王 的支持,大学自 治特权
课程设置
基本课程/专业课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情景模拟 第一幕:我人生的转折
我叫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法兰西乡村的 一个农奴家庭,我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 的好手艺,大部分时间我都得跟着父亲去给庄 园主做苦力,有时候还要忍受侮辱谩骂,即使 辛苦劳作,我们生活仍旧十分贫困,今年我20 岁了,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 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 的悲惨生活,我想逃离庄园,我想改变。
请同学们思考:教师学生行会出现反映什么的兴起?
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 背景:①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
传入西欧;②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 时间:12世纪
• 美誉: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
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 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同学们给乔治出出主意,他怎样才可以改变现状?
逃去城市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一)城市的重新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页第一段,完成以下表格
)
时间
10世纪
地区
意大利、法兰西 英格兰、德意志等
①农业技术提高
原因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取 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自 治
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 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自 由
自由:在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人身 自由),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
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争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领地上,因此,
取 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自 原因:
由 A:受到封建主的剥削,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B:要求拥有和经济水平一样的政治地位,营造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环境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 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 琅城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 “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琅城居 民坚持斗争
大学的自治权
①免赋税特权 ②教育自主权 ③司法特权 注: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
方世俗法官的审判,而是按教会 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 学法庭独立审理
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材料一:从培养人才看,中世纪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 性学校,他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在法律、医学、 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 材料二:在大多数大学里,神学都是不受欢迎的学科,原因 是人们认为神学太理论化了。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 民法通常最受欢迎,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
第九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
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 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 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 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历史九年级上册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历史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 (1)时间:10世纪。 (2)原因:西欧__农__业__技__术___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 (1)手段:_金__钱__赎__买___和__武__力__斗__争__。 (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__特__许__状___”。 (3)结果:①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 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 意征税;②成为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 员,设立城市法庭。
(B )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中世纪的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C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4.(2021·广州荔湾期末)巴黎大学始建于12世纪末。1231
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巴黎大学
由主教的代理人主持,教授由教会委任,并发给薪俸。
学校的管理人员由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选举产生。
经费,解决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使大批不从事生产、
Hale Waihona Puke 专门从事教学的人聚集一处。”材料反映出中世纪的
城市 A.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条件
(A )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C.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源泉
D.发展带来文化与学术的繁荣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
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
(4)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 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国王的支持者。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佛兰德尔
(一)自生 ——以佛兰德尔为例
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 10世纪后,农业最为显著的是二蒲轮作制,有不少地方实行了 三蒲制。铁质农具普遍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这时,手工业有一些分工和专业化,它的手工业发达,尤其是佛 兰德尔呢绒。要取得家庭或领地经济不能供给的物品,需要商业的 参与。
在佛兰德尔,莱茵河、马斯河、些耳德河汇合后注入北海。它是 莱茵河、马斯河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二)自由 (三)自治
二、教育之花一一大学的兴起
二、教育之花 1、花开
大学的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1、11世纪后,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教会 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照片:中世纪巴黎古城一角
绘画:中世纪城市情景图
绘画:中世纪大学课堂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0世纪 中世纪城市兴起
15世纪
中世纪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养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层,是城 市资产阶级的前身。……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但原料羊 毛主要由商人进口,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摘自候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 促进了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城市资产 阶级前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立料起二 来促的进各自自种治由自城平治市等制本观度身念都所的构获传成得播了的,对种有封种利建自于制由文度权化的和的城挑发市战展内。部所建 ---摘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③兴起地点 封建领主和教会的领地上
④代表国家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
伦敦
巴黎
米兰
威尼 斯
⑤发展特点 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一、中世纪城市
3.城市发展
1>背景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 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庄园的农奴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③对文大化学知的识产的生迫切,需为求文,艺欧复洲许兴多和工宗商教业改繁荣革 的思城市想出文现化了上城:市学大校学。的这兴些起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运采用动新奠的定教基学础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
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后的西欧封建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经济、政治、思想层面思考)
小结
中世纪城 市和大学 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 城市
城市居民 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的特点:地理位置优越、规模小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斗争方式:赎买、斗争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确立:特许状
晚 15.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让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P52
读 (1)政府角度:(2)公民角度:
任 16.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1)基本要求:(2)具体要求:

17.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6:05-6:25 通读书本《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两遍,背诵精编
二、大学的兴起
1.背景
材料一:12世纪新建的政治、法律、管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宗教机构,以及随着长期贸易扩大而发 展起来的商业与银行机构,都要求有一批具有新知识的人才。这一社会需求是促进 大学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过程与方法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材料和图片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5.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2)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3)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提示:(1)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反映了城市的兴起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3)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8.问题思考: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目标导学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教师提问:如果乔治成功逃往城市,他凭借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就能够在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吗?
提示:按照惯例,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他就是自由民(市民)了。

2.教师提问: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提示:①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②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3.教师提问:市民阶级中分化出了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提示: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

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4.问题思考:这些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提示: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拓展延伸:乔治打算开一家裁缝店,你觉得初来乍到的他能立即开起来吗?
提示:他不能随意开店,需要加入一个叫“行会”的组织。

行会内部的首脑称“行头”,基本成员即作坊主称“行东”,行东以下为“帮工”和“学徒”。

乔治需要从学徒做起,在学艺期间要向行东缴纳学费,并为其做家务劳动,期满后可升为帮工。

帮工要在行东作坊里帮助工作数年,领取少量工资,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

6.问题探究:
(1)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

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1.教师讲述: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2.问题思考: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哪里?
提示: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3.教师提问: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提示: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教师提问:你对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看法?
提示: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
从法兰克王国到强盛的查理曼帝国和德、意、法三国的雏形,从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到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和那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使人自由”的空气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前进的脚步。

3 板书设计
1.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2.市民阶层的形成
3.大学的兴起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围绕“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市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大学的兴起”展开教学,并通过一些谚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有趣味,是本节课应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