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

合集下载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对马尔库塞批判性观点的理解与分析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对马尔库塞批判性观点的理解与分析

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笼罩在人们优渥生活背后的是恐惧、质疑与悲观,人性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压制,人们无法摆脱原子弹爆炸、犹太人大屠杀带给他们的巨大阴影,如何瓦解极权主义统治并且解放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经济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的经济水平持续走高,成为战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其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包揽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跃身成为世界霸主。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先进技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统治权力后,开始纷纷效仿成功经验开启了他们的“科技强国”之路。

科技的大步飞跃提高了工业社会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收益,结合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为了购买它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真正的货币”它体现了一种抑制性的社会总体规则,社会管理者不断地制造出虚假的社会需求,又不断地去满足被管理者对于这些虚假需求的渴望。

对于这种新兴的极权主义社会的出现,马尔库塞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64.参考文献:[1]李国山、王建军、贾江鸿,等.欧内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2]肖前、陈晏清、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九章,第十章).[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王凤才.马尔库塞非压抑性文明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3.[6]张和平.马尔库塞批判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探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论马尔库塞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

论马尔库塞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

只有 对人们 的本能 冲动加 以限制 ,才能更好 的组织 劳 本家的经济 力量 。 动 ,促进生 产力 的发展 。但 是随着 当今社 会的发展 , 4 、解 放 人 的 爱 欲 马尔库塞的爱欲思想来源于弗洛伊德 的性欲理论 。 物 质产 品的极大丰 富 ,人 们 已经不再苦 于生存斗 争 , 在 弗洛伊 德的早期 作 品中 ,他认 为性欲是 与文 明相 对 压抑应该 顺理成章的消失 。 立 的 ,要促 使文 明的发展 就必须对性 欲进行 控制 。所 1 、科学技术高 度发 展 虽然 马 尔库塞 认为 造成 消 费异化 的 一个 重要原 因 以统治者 确立 了以生育为 目的 的性 行为 。一方面 ,它 是 科 学 技 术 的意 识 形态 化 ,但 他 并 不 反对 科 技 的发 限制性欲 ,不让 其成为 主要的本 能活动 。另一方面 , 展 。相 反 ,他 认为 : “ 术现 实的成就 不仅将 超越技 它肯定性 欲 , “ 技 因为这样 ,力比多就集 中到 了身体的 术现实 的先决 条件 ,而 且将是超越 技术 现实的 理论基 某一 个 部位 ,而 其 余的 部 位可 以 自由地 用 作劳 动 工 但 础。”。“ 当劳动全部实现 了 自动化 ,劳动时 间减少到 具 。”。 是 马 尔库塞 反对 这样 的性 行 为 ,他认 为性 了最低 限度 ,劳动技 能可以相 互交换 ,所有这 些便结 应该 与爱结合 在一起 。同时他 也反对现 在的性欲 商业 化: “ 当代 文学 家 把性 欲 俗 化 ,对 它 的描 写 更加 生 束 了异化状态 。”。 不 仅如 此 ,更重要 的 是 ,马尔 库塞 将科 技 的发展 动 ,更加 富有 挑逗性 ,更加放 荡不 羁……所发 生的 只 与审 美结合到 一起 。因为 只有 赋予科 技一定 的价值 , 是狂放 和淫秽 的 、讲 究生殖 力和趣味性 的乱七 八糟的 这 才能 使它为社 会 、为 人类服 务 。在这 个过程 中 ,艺 术 事情 。”。 样 的性欲 描 写既 可以 使人 们在 压抑 的 工 起 了至关重 要的作 用 。它 “ 表现着 生命本 能对攻击 性 和罪 恶的超升 ,它将 在社会 的范 围内 ,孕 育出充满 生 命的 需要 ,以消除不 公正和 苦难 ;它将构 织 “ 生活标 准” 向更 高水平的进化 。”。 可见 ,艺术的发展 为构建 个 以人 为本的社 会指 明了方 向 ,它与技 术进步 的结

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

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
是压制 人 的 自由意志 和个人 自由的 , 自由和幸福 而
好的统治” 它能“ , 同化一切替代方案” 把所有的 , 对立面都整合起来 , 从而由人 的解放的力量转变成 了人的解放 的桎梏。由于与传统的政治统治相 比, 技术理性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行使统治职能时较少 使 用暴力 和强 制手段 , 因而其统 治具有 更大 的合理
向度 的人 》 循 着 马尔 库 塞 的足 迹 , 过探 讨 马 尔 , 通 库塞社会批判理论 , 及其 中对技术理性批判和关于 以科技发展 为 背 景形 成 的单 向度 的社 会—— 发 达
部 压制 史 。并 更 进 一 步 阐述 了科 学技 术 对社 会
的异 化 , 对科技 进 行 了理 性 批 判 , 重点 分 析 了科 他 学所 造成 的恶果— — 压 抑 、 化 。他认 为 , 异 无论 是 科 学技术 本身 , 还是 以科 学技术 发展 为根基 的技术
工业社会理论的阐述 , 让我们来更加进一步认识马 尔库塞思 想体 系的谬误 和合 理性 , 从而 辩证地认 识 其理论 , 借鉴其合理性 , 摈弃其谬误 。

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 的技术理性 的统治形式。并 且 马尔库 塞认 为 , 今 为 止 的文 明 都是 压 抑性 的: 迄 尽 管技术 能够 更加 高效 地开 发 自然 和精神 资源 , 但
王 智 永
[ 摘 要 ] 赫伯 特 ・ 尔库 塞是 法 兰克 福 学派重 要代 表人 物之 一 , 对发 达 资本 主 义社会 人 的异化 马 其
及人 的生存境遇 困境进 行 了深入 的思 考 和批 判 , 以独 有 的 角度 重 新 审视 当代 资本 主 义社 会 , 构 了其 并 建 “ 社会批 判理论 ” 虽然其 中有 些批 判 甚 至是 谬 误 , 是 其 包含 的 合 理 性 , 别 是 对 于技 术批 判 的 合理 部 , 但 特 分, 对于现今社会 理论 的构 建仍 然有 着重要 的借鉴 意义 。文章就 其理论 思想进行 再认 识再 思考 , 而能够 从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启示作者:刘红红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4期摘要: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最具标志性的批判武器是其著作《单向度的人》。

在此著作中他认为,西方工业发达社会中满足于虚假需求的人们沉溺于所谓的“幸福“之中,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剩下了一味对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向度;人失去了其本质,形成了“异化”。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是否也出现了“异化”和“单向度”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异化;虚假需求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35-02马尔库塞生活在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别于马克思所看到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时期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同以往,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马尔库塞看到在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背后,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压抑和控制,人们在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成为科技的奴隶。

社会成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人们完全丧失了辨别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人也因此成了单向度的人。

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单向度的内涵马尔库塞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霍克海默的支配理论,创作了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批判著作《单向度的人》。

在著作中马尔库塞强调生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人被全面、彻底地异化了,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所谓单向度的人,指的是失去对社会现实批判的人。

人本来应该具有两个向度,一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认同和接受的向度;二是对社会现实否定、拒绝和批判的向度。

这是人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的向度,没有前者社会无法存在和维系,没有后者社会难以进步。

两者相比,批判更为重要。

让马尔库塞痛心而无奈的是,具有天然批判性的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已经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人们没有能力,也不再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生活,整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极权主义社会。

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的批判及现实思考潘琦琦马会颖

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的批判及现实思考潘琦琦马会颖

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的批判及现实思考潘琦琦马会颖发布时间:2023-06-15T10:36:42.98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7期作者:潘琦琦马会颖[导读] 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异化现象也在不断发展。

马尔库塞看到了经济繁荣表象下的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对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虚假需求”理论,并对资产阶级宣扬的满足物质欲望、“公平”等进行了批判。

虽然他对解决异化问题给出了对策,但他的理论具有局限性,没有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根本原因,企图以具有“新感性”人来改变现实,这也是难以实现的。

但是,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对于今天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其中涉及的异化问题、人的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是我们正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和借鉴马尔库塞理论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摘要: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异化现象也在不断发展。

马尔库塞看到了经济繁荣表象下的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对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虚假需求”理论,并对资产阶级宣扬的满足物质欲望、“公平”等进行了批判。

虽然他对解决异化问题给出了对策,但他的理论具有局限性,没有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根本原因,企图以具有“新感性”人来改变现实,这也是难以实现的。

但是,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对于今天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其中涉及的异化问题、人的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是我们正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和借鉴马尔库塞理论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绿色发展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在伊始就指出发达的工业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生活在不断提高的物质水平下,对立与矛盾似乎更少,整个社会以一种“更令人愉快的新形式”发展。

但同时马尔库塞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困境、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社会朝着畸形和异化方向更加深入的发展下去。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批判精神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都对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形成各自的批判理论,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进程中依次对宗教、政治、哲学和资本主义四个对象展开批判,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范畴,从而将宗教批判转向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政治批判。

政治批判是反对当时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种锐利武器,使德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

关于哲学的批判,在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技术发展的两重性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基本出发点。

他认为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

工人被“整合”或“一体化”到现存的社会体制中,逐渐丧失了对社会的反抗力量,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实践存在所应具有的否定性、超越性和批判性被技术理性所消解,人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的人”。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同时人类学是马克思的第四个思想来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不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种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理论,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发展。

简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简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视听2018.01|交流之窗赫伯特·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

他于1964年出版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单向度理论,指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活背景下被影响的人,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毫无自由的思想状态和生存境遇。

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唤醒人类自我真正的心灵解放,从现代工业社会构建的物质生活的束缚中得以跳脱。

一、从社会到个人需要是一种目的,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动机。

基于更深入的理解,马尔库塞则认为“需要”可以再进一步分为“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

“真实的需要”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需要,也就是不被外界所诱惑只遵从于自我内心真实想法的需要。

马尔库塞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他非但不满足于锦衣足食,酒池肉林,而且还力图摆脱物的束缚,追求更加高尚的东西。

但是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正是在虚假的需要的支配下,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最基本的需要。

现在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

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制造先进的产业化技术给人提供更多的便捷方法,表面上给人提供更多的自由条件,满足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物质需求,实则在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和需求中逐渐对其意识产生影响,对其现实生活进行控制和操纵,压抑了人的本性,从而被科技技术所奴役,被社会秩序所驯服。

另外,工人阶级作为技术的生产者,也由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不断被降低自身的劳动强度,从而与管理阶级日趋相差无几,出现蓝领工人白领化的趋势,也逐渐融入社会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就这样,无论是技术的享有者亦或是技术的管理者,他们的私人空间共同被现实的技术侵占,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新兴使得生产逐渐模式化、消费逐渐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个人在创造财富的灵动性和接受服务的自主选择性。

而在所有的现存技术中,作用最明显、效果最显著的就是大众传媒产业。

大众传播强化了宣传、广播、新闻、广告等侵入闲暇的时间,破坏了人的心理结构,从而让工具、机器、技术成为人们道德滑坡、良心淡化的借口。

浅析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

浅析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

浅析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以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著作而闻名于世。

他在《单向度的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单向度社会”的概念,认为现代社会被统一的思维模式和消费主义所支配,使人们陷入一种表面化、隐蔽的束缚状态。

以下将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进行浅析。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工业文明”的统治,这种统治通过技术进步和物质生产的增长来实现。

他指出,尽管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但也使人们陷入了对物质的无尽追求和消费的循环当中。

人们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看作是与消费物品的拥有和使用相关联的,这种物质主义观念让人们对于其他文化价值和人际关系缺乏兴趣,导致社会的单一化和扁平化。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思维模式”的统治,这种统治通过意识形态和媒体的渗透来实现。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和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操控力,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来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人们习惯于被指导和规训,对于多元化的思想和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思维模式使人们陷入一种无意识和被动的状态,无法真正理解和关注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政治权力”的统治,这种统治通过国家机器和政治制度的运作来实现。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往往将人们的权力分配给少数精英群体,而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

这种政治权力的单一化使人们丧失了参与社会决策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不公正的存在产生麻木和不关心的态度。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严重问题,包括物质主义的盲目追求、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化等。

他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人们的自由和解放,使人们陷入被动和安逸的状态。

而要摆脱单向度的束缚,马尔库塞提倡人们要对现实进行批判,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人文论丛第2卷第1期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2011年6月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黄慧鲜(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在吸收借鉴海德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批判的文明理论、批判的社会理论和批判的革命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人的欲望压制、单面社会、本能革命等问题的研究与阐述,深刻地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对人的存在、人类的解放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批判值得肯定,但是他的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关键词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思想渊源;主要内容;认识引 言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家,以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立足于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启迪人们反思自身的时代处境,反思人性在现时代的意义。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偏颇性。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正确的评价。

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一)吸收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他的理论深受其影响。

在马尔库塞思想相关学说中,继承了海德格尔的人的本真存在的观点,这不仅因为马尔库塞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和助手,在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开始了学术生涯,而且因为马尔库塞一生的思想中心,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和解放的关注,也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角度出发的。

或许可以这样说,海德格尔对马尔库塞影响最大的地方正在于一种 本体论的关怀 。

马尔库塞认为,海德格尔把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存在者转向了存在。

海德格尔强调应当首先追问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能领悟到自己的 在 。

马尔库塞非常认同这一点,把哲学研究的关注点放到了人的生存和人的条件,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和原则,从而将哲学从抽象思辨转到了具体的人的存在,并进而认为既然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的存在,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探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

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奠定了马尔库塞一生哲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马尔库塞后来进行的社会批判始终是以人作为关注的焦点,始终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批判的目的。

马尔库塞吸纳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新的历史境遇及其所生活的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

于是他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的生存的 本真状态 ,从而将这两种学说进行了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阐释马尔库塞思想中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较多的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的分析,其宗旨是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对自由的追求,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马克思对幸福和自由的探讨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着力从现实关系中具体寻求人的自由和幸福之路。

这一思想使马尔库塞在对人的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时,摆脱了纯粹抽象而走向了现实社会分析。

在深入研读马克思的手稿之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改造,建构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批判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包含着内在的哲学基础,它是一种将人的存在作为全部理论的核心,从人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及其现实的人本主义。

另外他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人本主义解释出发,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及通过它对现存秩序所作的批判,主张马克思主99义是一种批判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

由此可见,马尔库塞从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异化的论述中受益匪浅: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马尔库塞的自由美好的乌托邦理想;社会主义成了自由美好社会的代名词等。

马尔库塞逐渐从哲学的抽象层面转变为关注具体的社会现实,可以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他摆脱纯粹抽象而走向现实社会分析的一个不竭动力。

(三)吸收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马尔库塞继弗洛姆之后极力鼓吹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虽然从社会关系中探索人性,通过废除私有制来达到人性解放,但这仅仅是停留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批判,缺少社会心理分析;同时,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向人们揭示人的心理结构的秘密,并由此在一种新的意义上规定了人的本质。

因此,在构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过程中,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理论工具,吸收他的以性欲为核心的人性理论、人道主义思想、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以及心理分析的方法,不仅从意识方面而且深入到无意识层次挖掘人的主体性,并试图把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同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相结合,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心理压抑以及个体异化的种种现象,此时马尔库塞的思想发生了新的转折。

马尔库塞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超越了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用深度心理学分析方法批判发达社会,通过对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批判和对爱欲的召唤,提出自己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发人深省的批判理论。

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批判的文明理论、批判的社会理论和批判的革命理论。

(一)批判的文明理论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出发,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本能的冲动,而其核心是爱欲的冲动。

但爱欲不是单纯的性欲,而是泛指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性,是性欲的自我升华。

他说: 幸福的实质就是自由 , 自由的原型就是欲望压制的解除 。

因此社会批判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是社会文明和技术理性对个人爱欲的压制。

他认为,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是与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相对立的。

科学技术愈进步,个人的爱欲和本性所受的压制也就愈深。

他说, 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史 , 技术的进步扩大奴役 , 这样他就把资本主义罪恶的症结归结为它的文化和科技。

马尔库塞指出,文明社会里爱欲遭受压制是有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现行的统治制度,即决定、满足和控制着人的全部机构。

他把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分为两类: 基本的压制 和 多余的压制 。

他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组织劳动,消除匮乏,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因而他称这种压制为 基本的压制 ,但超出这种限度的压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所强加的,因而是 多余的压制 。

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把人类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近代以前的阶段和近代以后的阶段。

他认为,在前一阶段,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大多属于 基本的压制 ,而近代以后,特别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十分丰富的今天,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全属 多余的压制 。

在他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压制爱欲的社会。

它不仅压制着作为人的本质的爱欲,而且还把不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强加于人,把人的欲望纳入整个资本主义秩序,使人陷入深深的异化状态而麻木不仁。

因此,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文明愈发展,爱欲遭受到的压制就愈深。

他认为,现在已经是实现解放人性,彻底解除欲望压制的时候了。

马尔库塞认为,只有解放爱欲,建立起一种没有压制的文明社会,才能恢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

因为 人正是在他的满足中,特别是在他的爱欲满足中,才成了一种高级存在物,才有了较高的存在价值。

他还进一步指出,爱欲解放的关键就是劳动的解放。

因为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劳动使人整个身体的爱欲器官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消遣,劳动比其他爱欲活动更能体现人追求快乐的本性。

所以,只有把爱欲与劳动相联系,认识到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才能说明人何以能在劳动中实现自己而获得快乐。

(二)批判的社会理论马尔库塞批判的社会理论集中在他的 单面人 一书中,单向度的理论是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独特分析。

所谓单面性是相对于双面性而言的。

双面性是指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没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单面100性。

马尔库塞认为,社会及其人都应该是多向度、多方面的,既有肯定性又有否定性,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却是一个向度,只有肯定没有否定的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充裕的物质财富,是一个富裕社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 病态社会 ,它虽然解除了物质的贫困,却又以技术控制的新形式加强了对人的奴役, 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发挥 。

这是单向度社会的主要病症。

它表现在:首先,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现代化公共运输和通讯工具,丰富的商品,各种服务设施以及新闻娱乐产品等,这一切都使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成为固定的态度和习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中,在整个社会都标准化、协调化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与现存制度一致的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凡是超越现有社会的话语、观念、愿望和目标都会受到排斥。

其次,发达工业社会不仅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借助于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 电影、电视、报刊、广告等去操纵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人们被迫接受美化现实生活的种种虚假意识,迎合自己的虚假需求。

发达工业社会吞噬了人的本质需求,个人需要和欲望的合理性被异化了,人也被异化而失去了反抗精神。

总之,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的物质和技术发展的发达工业社会中,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 单面人 了。

社会也变成了没有否定思想、没有反对派的 单面社会 了。

他认为这就是当代人的全面的异化。

(三)批判的革命理论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文明对人进行的技术征服和政治征服已渗入到人的本能领域,严重压抑和摧残着人性。

然而由于单向度的思想窒息了人们的灵魂,所以人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压抑和不快,完全沉浸于一种虚假的 幸福意识 ,因此必须进行本能结构的革命,排除压抑,恢复人性。

为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系统的革命理论。

在革命的性质问题上,马尔库塞认为,当前的社会革命不再是推翻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生物学革命或心理学革命。

他写道: 反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制的革命具有奇特的非正统性质,它与历史上先前的革命很不相同,它反对的是富裕社会的人和事的商品化形式,和富裕社会所强加于人的假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而并不涉及社会经济制度。

因此,他认为,传统的政治概念不再有效了,政治解放不再能离开个人的解放了,归根结底它只能是心理的解放了;革命应当从意识革命或本能革命入手,建立 反文化 战线,形成新意识,实现本能解放。

在革命的领导阶级问题上,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这个富裕社会里,工人阶级在物质生活方面已不再贫困,加上富裕社会无孔不入的意识控制,工人阶级已经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力量变成了肯定力量,已经完全被资本主义社会 同化 了,从而在主观上已经失去了其批判作用、革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