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

————————————————————————————————作者:————————————————————————————————日期:

电子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题目:实验一、需求工具

实验类别【验证】

班级:BX1210

学号:121003531028

姓名: 俞佳星

评语:

姓名:黄靖

实验态度:认真()一般()差()

实验结果:正确()部分正确()错()

实验理论:掌握()熟悉()

1.实验目的与要求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实验部分主要配合课程的教学,围绕“软件生命周期”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管理维护等过程进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软件环境与工具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方法,掌握软件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管理维护的工具基本技术和方法。

实验以团队方式组织,每个团队4-5人,每人的任务不同,相互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设置里程碑,每个里程碑进行评审。人人参与评审并被评审。

2.实验内容或题目

实验准备:查找相关软件工具

实验一、需求工具

PowerDesigner的特点

面向对象建模(提供UML2.0所有视图)

数据建模(支持主流数据库系统)

业务过程建模(ProcessAnalyst) 支持BPMNPowerDesigner12.5作为Sybase 的企业建模和设计解决方案,采用模型驱动方法,将业务与IT 结合起来,可帮助您部署有效的企业体系架构,并为研发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大的分析与设计技术。PowerDesigner独具匠心地将多种标准数据建模技术(UML、业务流程建模以及市场领先的数据建模)集成一体,并与.NET、WorkSpace、PowerBuilder、Java?、Eclipse 等主流开发平台集成起来,从而为传统的软件开发周期管理提供业务分析和规范的数据库设计解决方案。此外,它支持60多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版本。

XML建模(支持XMLSchema和DTD 标准)

数据仓库建模(WarehouseArchitect)

代码生成(支持语言及框架包括:Java, C#,VB.NET,Hibernate,EJB3,NH ibernate, JSF, WinForm (.NETand.NETCF), PowerBuilder, ...) 报表生成

企业知识库

Visual Studio2005 插件

Eclipse 插件

PowerDesigner的功能

使用它可以分别从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和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两个层次对数据库进行设计。

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他几乎包括了数据库模型设计的全过程。利用PowerDesigner可以制作数据流程图、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还可以为数据仓库制作结构模型,也能对团队设计模型进行控制。他可以与许多流行的数据库设计软件,例如Pow erBuilder,Delphi,VB等相配合使缩短开发时间和使系统设计更优化。

3.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利用PowerDesigner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如下: (1)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具体设计如下:

订购单实体属性

图1 订购单属性图

供书信息实体属性

图2 供书信息属性图

书目信息实体属性

图3 书目信息属性图

图书馆信息实体属性

图4图书馆属性图

借书卡信息实体属性

图5借书卡属性图

用户信息实体属性

图6用户信息属性图

借还书关系属性

图7 借还书属性图

办卡、销卡、挂失关系属性

图8办卡销卡挂失属性图(2)物理数据模型

图9 物理数据模型图

供书关系属性

图10供书关系属性

借还书属性

图11借还书属性图

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的理解软件环境与工具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方法,掌握软件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管理维护的工具基本技术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转换成物理模型的出错,我们在反复的尝试和讨论之后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解决方法不是很完美,但是在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次实验。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doc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篇一: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XX年10月22日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实验地点:致远楼B303指导教师:崔秀娟XX年9月28日 篇二:软件开发平台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1. 引言 1.1. 课程设计项目 1.2. 背景简介从编程之初,便免不了和方法,类,接口之类的东西打交道。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此进行总结,

由此而产生了开发平台。而今中国的程序员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编一些企业MIS、政府MIS之类的程序。其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一下增删改查的操作,对MIS系统做一些基础的管理而已。软件开发平台有两种平台模式:一种是传统的C/S架构模式,一种是现在流行的B/S架构模式。B/S 架构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自然又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把这些都网络化,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而不是传统的单机模式。这便激发了软件开发者的创造力,形成了软件开发平台的B/S架构模式(web开发平台)。对于web开发平台,我的个人理解是: 1.以web 2.0为基础,基于互联网的B/S架构的软件。它本身也是一个软件,只不过不是最终的软件产品,而是用于二次开发的软件。 2.用于实现各类业务系统,如CRM、MIS、ERP、HIS、OA 等等的开发。web开发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二次开发平台,他不同于诸如eclipse等这样的开发工具,需要写大量的代码来完成各个业务模块,二次开发平台只需要设计好自己的数据结构,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拖拉等操作就可以完成业务系统的开发。 3.能够快速的实现各种报表包括复杂的图表报表的设计制作,传统的编码式开发需要自己去编写想要的各种报表,而运用开发平台就简单多了,可以很轻松的配置出各种报表。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开发 环境实验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本实验总体目的是,通过使用huffman编码算法从而实现文件的压缩和解压,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分割函数的三项原则。 五、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实现一个exe程序。这个程序按照huffman编码方式,同时包含了压缩功能和解压功能。用户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压缩: C:\> –c uncompress_filename compress_filename 上述命令中,是程序名,-c表示要进行压缩。uncompress_filename是要压缩的文件名,可以包含路径信息,而compress_filename是压缩之后的文件名,同样可以包含路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进行解压: C:\> –u compress_filename uncompress_filename 上述命令中,-u表示要执行解压命令。compress_filename是要解压的文件名,可以包含路径信息;uncompress_filename就是解压后所得到的文件,同样可以包含路径信息。 提示:在实现程序时,需要考虑如何存储huffman树或者编码表或者词频表等等。 本实验要求实现两个版本的程序,一是C语言版本的,二是C++版本的。对这两个版本的要求如下: 对于每一个版本的程序,需要在实验报告中给出函数调用关系图、流程处理关系 图以及它们的文字说明等内容; 对于每一个版本的程序,都需要在实验报告中给出源代码。为了便于查重,代码 中注释的比例要占到总行数的20%; C++版本的程序,需要给出类关系图。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互联网软件开发及应用实验报告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列课程实践性环节实验报告本 课程名称互联网软件开发及应用 实验学期 1 至 2 学年第 1 学期 年级 10级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学生姓名邓希良考号 010********* 指导教师 实验最终成绩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制

一、实验目的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综合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 a) 建立一个表单,包含多个对象(文本框、密码框、单选、多选、下拉选择、多行文本输入域等),表单提交时对数据进行验证; b)建立与a)中表单对象对应的数据库和表 c)表单提交的数据在另外的页面中显示并用Session保存 d)通过Session把数据传送到下一个页面后写入到数据库中; e)从数据库中读取信息并在网页中显示出来 三、实验步骤(设计) 步骤 1 创建一个包含文本框、密码框、单选、多选、下拉选择、多行文本输入域的表单。 表单数据验证 数据验证

用户: 密码: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谢某某学号:0149001506109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2006 实践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践日期:2010-11-30 实践成绩: (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一、实验项目名称 利用VC++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薄管理程序 二、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电话簿管理程序,要求: 〔1〕具有添加、删除、显示、修改和查询联系人电话号码的功能。 〔2〕联系人的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3〕可以实现为控制台程序或图形界面程序。 〔4〕按学院实验报告要求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PC一台,Microsoft Visual C++ 6.0 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该电话薄的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ook { public:

book();//默认构造函数 char inter_face();//首页 void add_person();//添加 void del_person();//删除 void show_all();//显示 void alter();//修改 void select();//查询 void save_new();//保存 private: string name;//姓名 string number;//电话号码 }; book::book() { name = "\0"; number = "\0"; } //首页 char book::inter_face() { system("cls"); cout <>choose; fflush(stdin); return choose; } //添加联系人 void book::add_person() { cout <>name; fflush(stdin); cout <<"电话 : "; cin >>number; fflush(stdin); save_new(); cout <

几种常用软件开发工具比较

几种常用软件开发工具比较(2008-10-27 10:11:59) 标签:职场it [转]近日和公司的系统分析员探讨了几种开发工具的特性,由其总结了下面的内容。 文章客观评价了各种开发工具的优缺点,本人把文章拿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欢迎专业人事补充和指正。 一、跨平台特性 VB:无★ PB:WINDOWS家族, Solaris,Macintosh ★★★ C++ Builder/Dephi:WINDOWS家族,Linux ★★★ VC:无★ JAVA:所有能够运行JAVA虚拟机的操作系统★★★★ 二、组件技术支持 VB:COM,ActiveX ★★★ PB:COM,JavaBean,Jaguar,UserObject使用:CORBA+Acti veX ★★★ C++ Builder/Dephi:COM, ActiveX CORBA(本身自带CORBA中间件VisiBroker,有丰富向导)★★★★★ VC:COM,ActiveX,CORBA(没有任何IDE支持,是所有C编译器的功能,需要CORBA中间件支持) ★★★ JAVA:JavaBean,CORBA;ActiveX ★★★★ 三、数据库支持级别 数据访问对象: VB:DAO,ADO,RDO功能相仿;★ PB:Transaction,DwControl,可绑定任何SQL语句和存储过程,数据访问具有无与比拟的灵活性★★★★ C++ Builder/Dephi:具有包括DataSource,Table,Query,Midas,ADO在内的二十多个组件和类完成数据访问★★★ VC:同VB,但有不少类库可供使用,但极不方便,开发效率很低★★ JAVA:JAVA JDBC API,不同的IDE具有不同的组件★★ 数据表现对象: VB:DBGriD,与数据库相关的数据表现控件只有此一种,只能表现简单表格数据,表现手段单一★ PB:DataWindow对象(功能异常强大,其资源描述语句构成类似HTML的另外一种语言,可在其中插入任何对象,具有包括DBGrid在内的数百种数据表现方法),只此一项功能就注定了PB在数据库的功能从诞生的那 一天起就远远超过了某些开发工具今天的水平★★★★★ C++ Builder/Dephi:具有包括DBGrid,DBNavigator,DBEdit,DBLookupListBox在内的15 个数据感知组件,DecisionCube,DecisionQuery在内的6个数据仓库组件和包括QRChart, QRExpr在内的20多个报表组建,可灵活表现数据★★★

软件工具与环境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软件工具与环境》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张能立 学 生 姓 名 曹旭磊 学生专业班级 软件0804班 2010 — 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生学号 0120810680426 实验课成绩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工具与环境 实验项目名称Eclipse平台及程序调试技术实验成绩 实验者曹旭磊专业班级软件0804 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Eclispe平台的工作台(Workbench)、透视图(Perspectives)、视图(Views)、 首选项(Preferences)概念。 2、掌握透视图切换的方法。 3、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并能正确运行 4.、掌握设置断点及调试跟踪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启动Eclispe,在Java透视图、Java Debug透视图、MyEclipse Database Explorer 透视图以及MyEclipse Java Enterprise透视图之间来回切换,与同学或老师讨论一下这些透视图的作用。 2、编写一个在控制台输出“Hello World!”的程序和一个在控制台输出 1+2+3+…+100之和的程序。 3、设置断点,调试1+2+3+…+100之和这个程序,观察循环自变量和求和变量值 的变化。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装有java开发环境及eclipseIDE的PC机一台。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冯巧 学号 实验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系统简介: 每天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已彻底损坏的作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即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对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立即对新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购买人等),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采用C#语言设计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与数据库MySql进行交互。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一: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硬件设备,数据库,实验室设备管理软件与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操作人员组成,能够实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满足实验室设备管理(包括对实验设备的报废、维修和新设备的购买)、实验室设备信息查询(包括按类别进行查询和按时间进行查询)、实验室设备信息统计报表(包括对已报废设备的统计、申请新设备购买的统计和现有设备的统计)。这些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2、经济可行性分析 依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技术现状、经济条件、工期以及其他局限性因素等等因素,考虑到工期的长短、技术的成熟可靠、操作方便等因素,本方案具备经济可行性。

3、系统可选择的开发方案 ①方案A用C#开发系统的特点是:开发工具与数据库集成一体,可视化,开发速度较快,但数据库能够管理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小。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的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②方案B:以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该前台操作与数据库分离,也能够实现多层应用系统。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居中,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使用,操作方便。但系统得实现最复杂,成本最高,工期也较长。 二:软件需求分析 1.软件系统需求基本描述: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设备在信息化之前,在用户系统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的增删改查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管理的地方,不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形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 1)顶层数据流图 2)二层流程图 3)总数据流图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ASE工具PowerDesiner的使用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虎峪区致远楼B301号 专业班级:学号:2011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0 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安装PowerDesiner,并了解掌握PowerDesiner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安装PowerDesiner。 2.了解CDM的主要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 3.熟悉模型转换工具的使用。 4.熟悉PDM的主要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 5.了解设计报告的生成方法。 【实验要求】 设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CDM、PDM。要求PDM能方便实现以下功能: 1.学生管理 (1)录入班级、院、专业:可以添加、删除、插入学院、专业、年级信 息 (2)录入学生信息:对学号、姓名、院、专业、性别、年级、班级、出生 年月等内容。可以添加、修改、删除等。 (3)查询:可设置查询条件,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 (4)换宿舍:可进行换房,有原房号,新房号,姓名等项。 2、选课管理 (1)录入教师:对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日期进行录入可以添加修改。 (2)录入课程:对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介绍,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PowerDesiner 三、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运行PowerDesiner安装文件。 2.按照安装向导,安装PowerDesiner。 3.安装成功之后,进入PowerDesiner的CDM设计界面,了解CDM的主要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网络订餐系统、招聘考试成绩管理系统 二、实验目标 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加深对软件开发分析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同时,明确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管理的相关概念。 实验一 实验要求: ①.在实验题目列出的几个系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要开发的软件系统,要求该系统有明确的功能需求,并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②.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掌握ER图、DFD、DD的设计与编写 ③.熟悉Visio环境和基本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主要数

据项的数据字典描述及主要加工的逻辑说明(自己选择结构语言、判定树、判定表等)。 ④.撰写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用户需求分析 作为图书管理系统,其主要的需求人员是借阅者,借阅者对其的要求可 以大体概括如下: 1)能按各种方式,比如书名、编号、作者等查询图书馆的藏书情况; 2)能熟悉使用图书管理系统; 3)能方便地借阅图书、续借图书、归还图书; 4)能查询自己的基本资料、借阅图书情况; 5)能方便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录入登记、注销; 6)能方便对新生的登记或注销已经毕业学生的信息; 7)能及时发布一些学院学生借阅图书超期情况、馆藏书情况等。 功能说明 1)、读者管理系统 (1)未注册者可以进入注册系统进行注册;

(2)已注册借阅者可按、编号或号登陆进入借阅者检索系统查询借阅者情况; (3)、已注册借阅者可按书名、或作者对图书信息进行检索查询或 提出预约请求; 2)、图书管理员管理系统 (1)图书管理员通过图书管理员身份认证进入图书管理员管理系统; (2)读者可借阅在库图书; (3)在规定期限借阅者归还借阅图书; (4)读者在不违规情况下可继续借阅已借阅图书; (5)读者可以预约图书。 3)、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 (1)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员身份认证进入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 (2)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图书管理(如:查询、删除、修改图书资料或图书分类查询修改、删除管理); (3)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借阅者进行学生管理(如:查询、删除、修改借阅者信息或借阅者类别

Java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Java开发环境实验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建立并熟悉Java开发环境,熟悉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2.能够编写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 二. 实验内容 1. 安装和配置Java SDK 2. 安装和配置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3. 编写在屏幕上输出信息的Java应用程序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可将程序运行结果截屏,也可简单分析运行结果) 1. 用Java SDK开发屏幕输出“Hello World”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2. 用Eclipse开发屏幕输出“Hello World”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3. 用Java SDK开发屏幕输出"你好,我开始学OOP了"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4. 用Eclipse开发屏幕输出"你好,我开始学OOP了"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四. 讨论、心得(可写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或者对技术的理解等) 1. public类有何特点? 有public的类可以在包外使用,否则不可以,与此同时,源文件名必须和类名相同。 2. Java语言是否区分大小写? JA V A语言本身是区分大小写的,但是在用文件路径、文件名对文件进行操作时,这里的文件名和路径是不区分大小写的,这是因为文件系统不区分大小写。 3. JVM和JRE都是什么? JVM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的缩写,JVM是一种用于计算设备的规范,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是通过在实际的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的。 Java运行环境(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简称JRE)是一个软件,由太阳微系统所研发,JRE可以让电脑系统运行Java应用程序(Java Application)。 JRE的内部有一个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JVM)以及一些标准的类函数库(Class Library)。 4.Java如何做到平台无关的? Java 可执行程序并不是直接在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而是在Java运行环境JRE中运行的。 Java运行环境是一个软件系统,能够屏蔽底层软硬件平台的差异性。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致远楼B501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10月22日

2、转换物理模型,学生宿舍管理的PDM如下图: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 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 实验地点:致远楼B303 指导教师:崔秀娟 2013年9月28日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0;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nt i = 1; i <= n; i++) { m += i; sum += m; }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 (方法二)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i; j++) sum += j;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软件开发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区别

软件开发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区别 对于一个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来说,在熟悉工作环境的时候,会听着几个“老人”在自己可视范围之外或者轻松的讨论着业务,其措辞拿捏精准,期间,涉及到一系列的概念,可能会让你不觉明厉,暗叹:“高端,大气,上档次”。 有些术语,它既有官方称呼,也有通俗叫法,对于不觉明厉的我们只能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大山里漫步。(作为一名菜鸟,吐槽一下) 软件开发环境(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DE)是指在基本硬件和宿主软件的基础上,为支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和维护而使用的一组软件,简称SDE。它由软件工具和环境集成机制构成,前者用以支持软件开发的相关过程、活动和任务,后者为工具集成和软件的开发、维护及管理提供统一的支持。 项目部署环境一般可分为三种:生产环境,测试环境,开发环境 开发环境:开发环境时程序猿们专门用于开发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比较随意,为了开发调试方便,一般打开全部错误报告和测试工具,是最基础的环境。开发环境的分支,一般是feature分支。 测试环境:一般是克隆一份生产环境的配置,一个程序在测

试环境工作不正常,那么肯定不能把它发布到生产服务器上,是开发环境到生产环境的过度环境。测试环境的分支一般是develop分支,部署到公司私有的服务器或者局域网服务器上,主要用于测试是否存在bug,一般会不让用户和其他人看到,并且测试环境会尽量与生产环境相似。 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是指正式提供对外服务的,一般会关 掉错误报告,打开错误日志,是最重要的环境。部署分支一般为master分支。 三个环境也可以说是系统开发的三个阶段:开发->测试->上线,其中生产环境也就是通产说的真实的环境,最后交给用户的环境。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实时时钟

上海电力学院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 题目:【ARM】实时时钟实验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时时钟的硬件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S3C44B0X 处理器的RTC 模块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硬件: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Embest ARM 标准/增强型仿真器套件,PC 机。 2、软件:Embest IDE Pro ARM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 学习和掌握 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中RTC 模块的使用,进行以下操作: 1、编写应用程序,修改时钟日期及时间的设置。 2、使用EMBEST ARM 教学系统的串口,在超级终端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四、实验原理 1. 实时时钟(RTC) 实时时钟(RTC)器件是一种能提供日历/时钟、数据存储等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常用作各种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源和参数设置存储电路。RTC 具有计时准确、耗电低和体积小等特点,特别是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如通信工程、电力自动化、工业控制等自动化程度高的领域的无人值守环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RTC 器件的新品也不断推出,这些新品不仅具有准确的RTC,还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和A/D 数据采集通道等,已成为集RTC、数据采集和存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器件,特别适用于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RTC 器件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大都采用连线简单的串行接口,诸如I2C、SPI、MICROWIRE和CAN 等串行总线接口。这些串口由2~3 根线连接,分为同步和异步。 2.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是处理器集成的片内外设。由开发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可以在系统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运行。RTC 发送8 位BCD 码数据到CPU。传送的数据包括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RTC 单元时钟源由外部晶振提供,可以实现闹钟(报警)功能。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特性: BCD 数据: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 1、闹钟(报警)功能:产生定时中断或激活系统 2、自动计算闰年 3、无2000 年问题 4、独立的电源输入 5、支持毫秒级时间片中断,为RTOS 提供时间基准 读/写寄存器 访问 RTC 模块的寄存器,首先要设RTCCON 的bit0 为1。CPU 通过读取RTC 模块中寄存器BCDSEC、BCDMIN、BCDHOUR、BCDDAY、BCDDATE、BCDMON 和 BCDYEAR 的值,得到当前的相应时间值。然而,由于多个寄存器依次读出,所以有可能产生错误。比如:用户依次读取年(1989)、月(12)、日(31)、时(23)、分(59)、秒(59)。当秒数为1 到59 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秒数为0 时,当前时间和日期就变成了1990 年1 月1 日0 时0 分。这种情况下(秒数为0),用户应该重新读取年份到分钟的值(参考程序设计)。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一:软件开发的过程计划 实验课时:2课时 一、实验目的 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行动纲领,以便所有相关人员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⑴估计项目的总体规模、工作量和成本。 ⑵制定项目计划,重点放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主要关键任务。 ⑶制定项目时间表和预算。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512MB,硬盘不小于20G.。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以上或Access 2003以上 3.通用工具软件 通用绘图工具:MicroSoft Visio 2003以上 文本编辑工具:MicroSoft Word 2003以上 4.CASE工具 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2000 三、实验要求、实验内容 1、实验要求: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准备参考资料和阅读相关的过程模型的文档。 2、实验内容 熟悉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开发统一过程的思想,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由Rational公司(现已是IBM公司的一部分)提出的过程模型,它软件工程史上最完整、最成熟、最优秀的过程模型之一。 学习软件开发的组织和管理,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掌握各阶段的里程碑,并熟悉相应的工具。

四、思考题 1、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 答:进行需求分析和定义,了解客户或用户的需求,然后再进行后续。 2、你认为该软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答:安全性、实用性、灵活性。 3、你认为怎样分工是最合理的? 答:该项目已经采取项目经理制,但是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情况也许会比预计的复杂,因此,在了解了各组员的工作风格的情况下,根据性格类型进行工作分配,比如:外向而且善于交流的,可以给他安排和客户交流沟通,让客户随时了解我们 的工作情况,并且反应客户的需求改变;为了让项目更好的组织和管理,可以采取 主程序员负责制;这样,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内部安排主程序员和副程序员,工 作员有问题的话,内部自己解决,只要按时汇报工作就可以了。 五、实验内容: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XX银行的业务不断增长,传统的依靠手工的存取款业务办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其一,业务需求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其二,业务复杂化导致人工处理方式出错率增加,从而引起储户不满。一方面可以减轻银行业务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的出错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告诉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计算机储蓄系统。为解决此问题,拟为其开发计算机储蓄系统。 项目进度: 项目在项目经理的制度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树立“里程碑”,而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各阶段任务必须完成,现把任务进度历程绘制如下: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1.1 实验一结构化需求分析 一.实验类型 图书馆管理系统 假定校图书馆需要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包括以下功能: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馆藏图书,包括每本图书的藏书编号、书名、编著者、 ISBN号、出版社、出版时间、入馆时间、馆藏数量(如果馆藏数量为1,则标明为孤本图书)、在馆数量、学科类别等(或其它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管理员可以查询、统计所有图书、每一类图书或每一本书的借阅记录;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读者的信息,包括读者类型(学生、教师、社会人 士)、姓名、图书证编号、办证时间、证件状态(正常、挂失、冻结)等信息; ●图书管理员可以查询和统计所有读者、每一类读者或每一个读者的借阅记录;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馆藏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借阅读书。但对于孤本图书或在馆数量为1的图书则不 准外借; ●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 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读者可以通地本系统归还图书。如果图书超期,则自动计算罚款金额。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技术 2.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3.熟悉项目开发计划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制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正确运用图表工具进行表示。 3.按规范正确编写软件文档。

四.实验步骤 1.理解所承担项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 本软件项目是面向中小型学校、单位机构对于图书管理的基于服务的一款便捷式软件。能满足一系列常用图书管理的功能模块,提供简介、准确的操作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错误,统计错误,系统逻辑错误。并且规模小,很容易进行推广。 ●本项目的参与对象有图书管理员及读者。 ●对于读者,能通过该软件浏览馆藏的所有图书。读者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 的书后,能自行通过该软件操作完成借阅操作。若读者是第一次借书,必须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添加读者记录,登记读者信息。读者在登陆后方能完成借阅操作,对于孤本图书(即图书馆中馆藏只有一本的图书)则拒绝进行借阅操作。在规定期限内,读者可以通过该软件完成还书操作,对于超期的图书,应将扣除一定罚款金额,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并且读者能修改个人信息。 ●对于图书管理员,能管理自己和比自己低一级管理权限的管理员。一级管理 员能完成维护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和二级管理员的一切操作。二级管理员则能维护自己的信息和添加读者、添加图书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2.按照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统的作业范围等,确定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 根据软件编程经验,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窗体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使用Win8。 3.绘制数据流图、功能分析图等。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实验报告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姓名:专业: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Kei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 2、掌握简单Kei C51和汇编程序的编写、调试。 二、实验内容 1、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掌握KeiC51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功能; 2、分别用汇编和C51编写清零程序,把片外RAM中的7000H-70FFH单元 中内容清零; 3、分用汇编和C51编写查找相同个数程序。统计片外RAM7000H-700FH中 “00H”的个数并保存在片内RAM30H单元中。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 1、清零程序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框图 (2)实验步骤 用连续或单步方式运行程序,检查7000H-70FFH单元中执行内容变化。 (3)假使把7000H-70FFH中的内容改成FFH,如何修改程序。 (4)用C51 重新编写该程序,运行并查看结果。 2、查找相同数个数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框图

(2)实验步骤 ①在7000H-700FH单元中放入随机数,其中几个单元输入0; ②用连续或单步方式运行程序; ③观察片内RAM 30H的内容,应显示“00H”的个数。 (3)用C51重新编写程序,运行并查看结果。 四、实验程序 1、清零程序 (1)汇编语言 ORG 0000H MOV R0,#0100H MOV DPTR,#7000H MOV A,#0 LOOP:MOVX @DPTR,A INC DPTR DJNZ R0,LOOP END (2) C语言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xdata *p=0x7000; int t=0x7100-0x7000 ; while(t--) {*p=00; p++; } } 2、查找相同数个数

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一:描述用户界面 实验地点502 实验日期3-24 机器号27 一、实验目的 学会写自己的第一个Android程序,从最简单的从模拟器上输出“Hello,world!”开始。 二、实验内容 1,先自己创建一个项目。 2.此时在窗口右边有一个“Activities”的项目,右击部署到模拟器上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helloActivity.JA V A package net.lightwinner.app;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ackage net.lightwinner.app;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ackage net.lightwinner.app; package net.lightwinner.app;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package net.lightwinner.app;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ublic class hello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https://www.360docs.net/doc/686815547.html,yout.main); } } 2.MAIN.JA V A 3.STRING Hello World, helloActivity! 我的第一个应用

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阶段实验报告

《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阶段实验报告 省前中《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课题组 《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这一课题已深入开展了两年多,其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关心和指导,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阶段实验过程 1、领导意识超前,班子建设齐全 “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个好学校”,学校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首先是校长的领导意识要超前。我校领导早在95年便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同年10月加入“江苏省OEH多媒体教育网络实验学校”,为本课题的准备启动奠定了基础。学校先后投资近30万元专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添置(不包括其它电教设备资金),已经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媒体制作系统和专用教室。学校虽然经费紧张,但仍准备再投资100万元建设校内INTRANET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为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创造条件。 学校领导不仅有超前的意识,还亲自参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邹校长在上海参加了七天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感触颇深。回来后马上组织课题组成员专车赴上海参观学习。分管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组组长,教务处、教科室主任,现代教育技术组组长都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们既有学科教学特长,又懂得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再加上现代教育技术组的专家加盟,共同组成了一支齐全的研究队伍。 开展多媒体教育应用研究,必须要有一批肯吃苦、会钻研、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师资群,本课题中的许多老师都是这样的,他们白天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夜晚还要做课件、搞研究,有时通宵达旦,忘记吃饭时间,节假日也不休息,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2、深入理论研究,注重联系实际 建构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包括四大要素:“情景”、“协商”、“会话”、“意义构建”。 为了学习这些先进的理论,课题组专门在网上下载了几十篇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的文章(包括北师大、上海师大现代教育系系主任),印发给课题组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