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检查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各项指标分析

合集下载

方法学验证中各项指标的深度剖析

方法学验证中各项指标的深度剖析

供试品溶液 5mg/ml 20μl 100μg 100%(5000 倍)
对照溶液 50μg/ml 20μl 1μg
1%
最低检出量 1μg/ml 20μl 20ng
0.02%
积分参数的设定
● 积分参数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由斜率(Slope)、 峰宽(Width)、最小峰面积(Min Area)组成。
● 采用强破坏试验破坏出杂质。如中国药典中的氧 氟沙星所有品种,均在HPLC法的色谱条件下拟 定了:取供试品溶液,置紫外灯下(254nm)照 射4小时以上,使产生的紧邻主峰前的杂质峰与 主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 不采用任何方式。
四、检测限
● 信噪比的三倍 —— 纯属“纸上谈兵”, 实际测定中根本用不上。 ● 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是相对于供试品 溶液浓度的多少分之一而言,一般至少要在 5000倍以上。
有关物质、含量与自身对照三者浓度的关系
浓 度 进样量 绝对值 相对于样品测定浓度的
最大进样量 50mg/ml 以上 20μl
且使主成分峰不拖尾即可。 ● 柱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甚
显著,如有柱温箱,通常设定不超过35℃。 ● 溶剂的选择应测定样品溶液在该溶剂中的稳定性
来衡量,尽量勿选择挥发性强的溶剂;同时应保 证对照溶液的主成分峰面积精密度良好。
质量标准中制订有关物质的原则
● 采用杂质对照品法、用于降解产物的准确测定, 如氢氯噻嗪、对乙酰氨基酚等。
RSD
杂质-1(为已知杂质)
青蒿琥酯
杂质-2
峰面积 14811 36028 59520 68980 78948 91708
百分比 0.14% 0.35% 0.57% 0.66% 0.75% 0.86%

药物的杂质检查的方法

药物的杂质检查的方法

药物的杂质检查的方法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物理方法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和物理性质来判断其中是否有杂质。

这些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溶解性、熔点等。

例如,通过观察药物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颜色和形状不同的杂质。

溶解性测试可以用来检测药物的纯度,其中固体药物应在适当的溶剂中完全溶解,而溶液药物则不应有明显的沉淀物。

熔点测试可以判断药物的熔化温度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判断其纯度。

化学方法是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和化学反应来检测杂质的存在。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

例如,药物中的酸性杂质可以通过与碱试剂的中和反应来检测,而药物中的氧化性杂质则可以与还原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络合反应是指使用络合剂与药物中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通过颜色变化或沉淀生成来检测杂质的存在。

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来检测药物中的杂质。

其中包括生物传感器、生物感受器、生物组学方法等。

生物传感器是通过利用生物组分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反应来检测杂质的存在。

生物感受器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对特定物质敏感的生物体,通过变化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指示杂质含量。

生物组学方法则是利用生物样本中的代谢产物或指标来判断药物是否受到污染或含有杂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杂质检查,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先通过物理方法初步判断药物的纯度和外观,然后再使用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进一步验证和确认。

同时,也要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以使用化学方法中的络合反应来检测,而对于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物,则可以优先考虑使用生物方法。

总之,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可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药审中心: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

药审中心: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药审中心黄晓龙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5.检测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

方法学验证中各项指标的深度剖析 谢沐风

方法学验证中各项指标的深度剖析 谢沐风

● 检测波长的确定 涉及到各被检测物质在该波长下的响应因子是否 相同,即所谓重量校正因子的问题。( 。(f=A杂质 被 杂质/A被 相同,即所谓重量校正因子的问题。( 杂质 测成分) 测成分) 选取主成分与各杂质具有相同紫外吸收的波长 (f=1.0)。 )。 选取各杂质紫外吸收大于主成分紫外吸收的波长 ),这样可更加严格控制杂质的限度 (f>1.0),这样可更加严格控制杂质的限度。 ),这样可更加严格控制杂质的限度。 如选取各杂质紫外吸收小于主成分紫外吸收的波 应必须加入重量校正因子( ),否则将得 长,应必须加入重量校正因子(f<1.0),否则将得 ), 到错误的判断。 到错误的判断。
专属性试验验证图谱
配制相同浓度, 存在问题 —— 配制相同浓度,测定 样品时,主成分峰骤然加大, 样品时,主成分峰骤然加大,将杂质 峰覆盖。 峰覆盖。 强破坏试验的目的: 强破坏试验的目的: 验证药品在遭遇了极端的气候环境 条件下产生的杂质, 条件下产生的杂质,在所建立的色谱 条件下是否能够分离、测定。 条件下是否能够分离、测定。
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 1)阐述如何看待截距和斜率、如何应用。 )阐述如何看待截距和斜率、如何应用。 2)误差在哪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误差在哪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为什么没有不成线性的?通常 、H、O、 )为什么没有不成线性的?通常C、 、 、 N结构,紫外监测器决定。 结构, 结构 紫外监测器决定。 个别化学键所致。梯度洗脱时, 个别化学键所致。梯度洗脱时,有时会 出现不成线性。 出现不成线性。 4)都成线性、为何还要做?最小二乘法的 )都成线性、为何还要做? 原理知晓。 原理知晓。
唑 来 磷 酸 结 构 式
引申使用: 引申使用: 1)有关物质测定 归一化法和自身对照法的 ) 相互妙用。 相互妙用。 2)缓释制剂溶出度测定,对照品浓度设定 )缓释制剂溶出度测定, 为中间浓度。举例说明。 为中间浓度。举例说明。 3)回收率试验为何做 )回收率试验为何做80%~120%即可?亦 即可? 即可 及样品浓度与对照品浓度接近到何等程度的 理解。 理解。 4)国内只注重相关系数,不注重截距。 )国内只注重相关系数,不注重截距。

液相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

液相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

液相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液相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审评四部黄晓龙1、有关物质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

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和%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一、方法验证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 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 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 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 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土5%、流动相pH值变化土0.2、柱温变化土5°C、流速相对值变化土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 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6
例如: 药用规格 硫酸钡(BaSO4) 如存在可溶性钡盐则导致医疗事故。 检查:酸溶性钡盐、重金属、砷盐 试剂规格 硫酸钡 对可溶性钡盐不做检查;检查氯化物、铁、灼烧失 重
7
二、药物杂质的来源
杂 质
药物生产过程引入



药物贮存期间引入
8
(一)生产过程引入的杂质 (1)所用原料不纯、合成工艺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 合成中间体、副产物等。
三、药物杂质的分类
1.按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 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 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 硫化物、氰化物、铁盐、铵盐、易炭化物、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溶液颜色与澄清度、有机溶剂残留量等。
一般杂质其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中。
30
例: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
盐酸溶液
样品
供试品液(2.0mg/ml)
λ=310nm下测定,规定 A310≤0.05
肾上腺酮 肾上腺素
31
一般杂质检查规则
《药品检验操作标准》规定: 1. 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1)仪器的配对性 如纳氏比色管应配对, 刻度线高低相差不超过2mm,砷盐检查时导气 管长度及孔的大小要一致
28
如:蒸馏水中氯化物的检查 操作: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实验条 件下反应,不得出现正反应。
50ml蒸馏水
HNO3 AgNO3
不得发生混浊
0.2mgCl-/50ml Cl- 4μg/ml
规定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大于4μg/ml
29
比较法 取一定量供试品,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待检杂 质参数(如吸光度、旋光度等),与规定数值 (限量)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杂质限量。(不 需对照品)

浅议药品杂质分析的方法验证_陶林

浅议药品杂质分析的方法验证_陶林
药品注册指南
浅议药品杂质分析的方法验证
北京市药品审评中心(100061)陶林 田晓娟 佟利家
摘要:目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杂质分析方 法验证目的和要求,本文对杂质分析各项 验证内容进行初步解析。方法 阐述药品 杂质分析的方法验证。结果与结论 方法 验证是一个系统工程,验证内容之间是相 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申请人特别应该关注 方法验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杂质控 制来说,也应该结合鉴别试验及含量测定 结果,关注内在关联性和互补性,而且同 一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侧重点也可能有所 不同,如对杂质限度检查和定量检查,方 法学验证中前者重点关注专属性,而后者 则是对定量的要求更为全面。 关键词:药品杂质分析;方法验证;不良 反应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57(2013)11-0005-01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人进行强制降 解试验的时候,应该考察降解条件的适度 性。原则上破坏出的杂质水平不宜过高或 者过低。同时,应该特别关注质量平衡, 所谓质量平衡是将主成分的含量和杂质测 定结果相加,考察其与未破坏的原始结果 的接近程度。尽管该数据并不适用于所有 情况,但对质量平衡的考察在确保含量和 杂质测定的专属性、研究降解途径的完整 性、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上均有一定的科学 意义。申请人应结合强制降解试验所得的 质量平衡结果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 验、长期试验等所得的质量平衡结果,采 用综合评价含量测定和杂质控制的分析方 法。
对于制剂,在按处方将原料和辅料混
合配制的试样中或者制剂产品中加入定量 的已知杂质,考察各杂质之间、杂质与辅 料之间以及杂质与主成分之间的分离。同 时应该进行溶剂空白和辅料空白试验,以 确定空白干扰情况。 1.2 不能获得的杂质(未知杂质) 可以 将生产工艺中获得的原料粗品试样或者工 艺筛选所得制剂产品试样进行分析,考察 在无法获得的副产物、中间体、降解物 存在情况下各杂质的分离及杂质与主成分 的分离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供试品的强 制降解试验,即将供试品用强光照射、高 温、高湿、酸水解、碱水解以及氧化的方 法进行破坏,以考察破坏前后杂质的基本 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质检查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各项指标分析姓名:王芳药物分析中药品检验基本程序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实验报告等步骤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纯度等制备工艺要 求等内容。

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疗效,甚至对 人体的健康有害的物质。

杂质的来源可由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①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由 于所用原料不纯或者原料反应过程中反应未完全 ,以及反应的中间产物、 反应的副产物等 造成药品原料中杂质的存在;或者是由原料生产过程中反应的溶媒、催化剂等溶剂的残留 所造成的药物的杂质。

②贮藏过程引入主要是受温度、 湿度、日光、空气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或者受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的杂质。

在药物的研究、 生产、贮存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必 须保持药物的纯度,降低药物的杂质,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原料药和制剂主要是对药物中的微量杂质进行纯度检查,以判断药物纯度是否符合杂 质限量的规定要求,而生物制品的杂质检查除包括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外还应对 其进行安全性检查。

杂质定量、定性检查方法主要是根据药物和特殊杂质在理化性质上的 差异来进行的,可以采用容量分析法,光谱法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各种检测方法所需 的方法学验证的指标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线性,范围,检测线、定量线,耐用 性八项指标,但采用不同方法所需的指标不尽相同,杂质限量检查一般需要验证专属性, 检测线,耐用性。

而杂质定量分析方法除检测限外其它指标一般都需验证 ⑷。

不同实验应该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对对各项指标进行验证,下面就杂质种类及近年来检 测杂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1、 特殊杂质特殊杂质是指在药物制备和贮存过程中 , 或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等,多指有机杂质, 性的对映体。

HPLC 法测定萘普生缓释片有关物质的含量: 该缓释片主药是萘普生,特殊杂质为(6—甲氧基—2—萘乙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 合硅胶为学号: 由于药物性质不稳定而产生的降解产物 也包括残留溶剂和手性化合物中无特殊毒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min; 进样量:10卩I .填充剂;以/L的磷酸二氢钾一甲醇-乙腈(40: 25: 35) 磷酸调节PH至为流动1.1.1 系统适应性:首先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应进行系统适应性指标(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验证,该实验得出萘普生主峰与已知杂质峰(6-甲氧基-2-萘乙酮)分离良好,萘普生主峰理论半数大于5000,符合规定。

1.1.2精密度考察:精密度考察主要有三个层次包括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以及重现性考察,一般受条件限制只进行前两者的指标验证。

本实验针对色谱条件对样品对照品及杂质对照品进行检测是对日内精密度的一个考察,也可以看成是对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系统适应性实验的一个指标验证。

取萘普生对照品和已知杂质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约含萘普生和已知杂质卩g的混合对照品,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10卩I,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结果萘普生与已知杂质主峰面积的RSD分别为箱口% 说明该色谱条件精密度良好。

1.1.3 重复性考察:如上同样是对日内精密度进行指标验证,但是此处重复性考察是对包括已知杂质在内的所有杂质以及主药进行的一个方法学指标验证。

取地奥集团成都制药有限公司的萘普生缓释片细粉(约相当于含萘普生25mg) 6份及已知杂质对照品适量,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10卩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已知杂质按杂质对照品法计算含量,其他杂质以萘普生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含量,由试验结果表明,6份供试品溶液中总杂质的平均值为%,RSD为%最大杂质的平均值为%,RSD为%同时未检出已知杂质,说明拟定的色谱条件重复性好。

1.1.4专属性实验:专属性试验主要是验证空白液与供试品有无杂峰,及出峰时间,得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供试品与杂质对照品出峰时间,计算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已知杂质与其他杂质出峰时间及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

①辅料干扰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和空白辅料溶液各10卩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试验结果显示辅料不干扰样的有关物质检查。

②破坏性试验:分别用酸、碱、氧化、咼温、光照条件对供试品进行破坏性试验。

由试验结果得,供试品经破坏后,主峰与各杂质峰之间,已知杂质与其他杂质峰之间分离度均大于,说明该方法专属性较好。

专属性试验主要疋1.1.5检测限实验:检测限是定性分析指标,无限稀释对照品,直至信噪比S/N=3时的最低浓度或量,主要用来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

该实验分别对萘普生对照品及已知杂质对照品进行方法指标验证取萘普生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0. 0103卩g的溶液,作为萘普生检测限溶液。

取已知杂质(6-甲氧基-2 -萘乙酮)对照品适量,配置卩g /mL的溶液,作为已知杂质(6-甲氧基-萘乙酮)检测限溶液,精密量上述两溶液各10 卩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得两者检测限和。

1.1.6溶液稳定性考察:耐用性考察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一般包括对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时间、次数以及仪器型号和条件(流动相组成,比例,柱温,流速等)的改变进行考察,该实验是对溶液的稳定性来实现:取同批号的萘普生缓释片细粉(约相当于含萘普生25mg)及已知杂质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10卩l,在0、2、4、8小时,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供试品溶液放置8h,其最大杂质含量的RSD为%总杂质含量的RSD为% 同时未检出已知杂质,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基本稳定。

药典对萘普生样品对照品及已知杂质对照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均有记载,然而该实验无需载进行线性和范围及定量限的方法学验证。

但是该实验未对准确度考察是方法学指标验证的不完整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中右旋杂质的检查:该实验验证专属性,标准曲线、范围、检测限及定量限,稳定性实验(耐用性),精密度与重复性实验,回收率实验八项指标,虽然在未在指标验证中做系统适应性实验,但在讨论中提到最佳检测波长,最佳色谱条件1.2.1专属性试验:分别以空白辅料C :20卩L,左旋体B: 20卩L,含1%&旋体A :20 卩L,注入色谱仪,由AB得左旋体保留时间,右旋异构体,两色谱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表明在右旋体保留时间处无杂峰,说明对测定无干扰。

见图1 O1.2.2标准曲线、范围、定量限、检测线:取6个不同浓度梯度左旋标准品测A值,以A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得线性回归,r=,说明线性好。

线性与范围相辅相成,以此得范围。

同时在此条件下S/N=3时检测线为5ng, S/N=10时检测线为15ng。

.3稳定性实验:由于操作从溶液配置到检测需要较长时间,且药物中含其他杂质,药物也可能随时间降解,因而需进行稳定性验证。

对配置好标准混合液,在8小时内每2小时测定一次,得右旋RSD=%£旋RSD=%1.2.4 精密度、重复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左旋、右旋结构需要对其精密度考察。

同样也要对有辅料及杂质存在的片剂粉末进行重复性指标验证。

1.2.5回收率:含量测定回收率实验必不可少,证明该方法的准确度。

在粉末中定量加入右旋杂质3个浓度,分别检测3次,检测平均回收率% RSD=%说明该实验准确度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环丙沙星原料药的杂质限量分析:杂质限量分析指标验证了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指标,而由分析条件得杂质与环丙沙星的出峰时间无干扰,专属性强;离子对HPLC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注射中药物与有关物质含量八项指标全都验证;丙泊酚甲磷酸钠盐的含量测定及其杂质检查:该实验是对药丙泊酚甲磷酸钠的丙泊酚杂质进行检查,采用高效液相法,除准确度其他指标均验证。

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对药典中已记载的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时,可以不对八项指标在此验证:辛伐他汀原料中杂质检查方法探讨,采用自制TLC板与进口板参照美国药典对辛伐他汀原料药中杂质检查,无需在对方法各项指标一一验证,但是需对最低检测线进行考察以确定方法的可靠性及可用性。

毗呱酸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该实验主要是对杂质种类的考察,因板吸附剂的活性或含水量影响分离,杂质的Rf值决定分离度,最小检测线决定杂质能被检出的最小量,不需要对杂质定量测定,所以只需对其进行耐用性,最小检测线,分离度进行验证。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W)中异山梨醇的薄层色谱杂质检查:该实验目的是对胶囊中异山梨醇的杂质限量,供试品中的杂质斑点颜色不得深于杂质对照品主斑点。

杂质斑点与其他斑点不重合,无拖尾,专属性强;能定性检测的最低检测限指标需验证,通过对照品进行多次考察,确定可检查的检测限浓度;重复多次试验验证方法重现性好。

对于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比较中对八项指标得验证要求也较为严格:甲芬那酸中2, 3- 二甲基苯胺杂质限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比较了比色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芬那酸中2, 3 - 二甲基苯胺杂质的方法各项指标,主要包括更换仪器的耐用性,回收率测定的准确度试验,精密度实验,最低检测性,专属性试验等,线性、范围的比较意义不大因而无需进一步验证物理法检查是利用药物与杂质性状上的差异,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建立在专属性之上,无需专属性试验。

如蒲黄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采用显微镜法检查蒲黄中杂质量,仅需记录显微视野中杂质的个数, 不存在含量测定中的线性等指标2. 一般杂质检查般杂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贮藏过程中易引入,《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重金属盐、酸碱度、澄清度、有机残留等项目的检查方[16]一般杂质考察的方法大多参考《中国药典》的记载,方法学指标验证一般较少, 很多都不进行指标验证[17-参考文献:[1] 许润娟. 药物的杂质及杂质检查[J].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23-1325[2] 宋丽, 臧志和, 廖洪利, 谢静, 曹丽萍,王静. 药物中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2007 ,17 (6):809-811[4] 杭太俊.药物分析,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 宋丽, 臧志和, 廖洪利, 谢静. 药物中特殊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及评价[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 ,2(3-4)[6] 吴丹, 王玉和, 王全洪, 向志祥. HPLC 法测定萘普生缓释片有关物质的含量[J]. 医学信息,2011,6:2688-2690[7] 胡政华, 陈静.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中右旋杂质的检查[J]. 西北药学杂志, 2011, 26(2):98-100[8] 尹茶, 吴玉田.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环丙沙星原料药的杂质限量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0):950-951[9] 陆榕, 孙进,方金玲, 孙英华, 刘晓红,何仲贵. 离子对HPLC 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注射中药物与有关物质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7):448-451[10] 程妍, 刘三康,付春梅,李章万. 丙泊酚甲磷酸钠盐的含量测定及其杂质检查[J]. 华西药学杂志,2007 , 22( 1): 074-076[11] 菅凌燕,杨丽, 郑力, 刘秀兰. 辛伐他汀原料中杂质检查方法探讨[J].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0, 3 (2)[12] 李静,李冰,谷彦杰. 毗呱酸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J]. 山东医药工业,2000,19(6):2[13] 黄雷,李壮,闵奇,张春宏.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W)中异山梨醇的薄层色谱杂质检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84-285[14] 刘敏, 李玉兰. 甲芬那酸中2, 3 - 二甲基苯胺杂质限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 中国药事,2009,23(7):672-675[15] 郭洪利,俞炳林,秦玉山•蒲黄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 1999,18(3):132-133[16] 杭太俊.药物分析,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 权迎春,徐影,杨绍群,姜英子.延边地产传统朝药材万年蒿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和砷盐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12 ,23 (1) :242-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