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爱牙日宣传活动方案(最新)

爱牙日宣传活动方案4篇眼睛和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关系到全身健康的诸多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将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包含眼睛和口腔健康。
眼睛健康的标准是“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月是xx市中小学校防近宣传月,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为全面普及防近、爱牙知识,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眼睛和口腔保健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建立正确行为,切实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爱护口腔,保护眼睛,建立正确行为。
二、活动内容活动期间,学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眼睛和口腔健康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眼病、牙病的危害,掌握切实有效的防控方法,养成自觉、主动的爱眼、护齿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广播站、班会、演讲、征文、手抄报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爱眼、护齿活动中,倡导学生走出教室,利用课间、课外活动开展跳绳、踢毽、原地运球等个人体育项目锻炼。
此外,在“防近月”宣教活动期间,学校要重视教学卫生设施建设,通过自我检查,改善学校教学卫生条件。
三、具体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及时贯彻通知精神,向辖区学校提出明确要求,主管局长要负责督促落实、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局直属各学校,市属事业及各民办学校主管校长要亲自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并安排专人负责落实。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活动,并结合年度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对龋齿及近视的预防和发病进行监测、分析,指导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一、活动背景:9月20日是第xx个全国爱牙日,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
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
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
身体健康的十项指标,看看你知道几个?

⾝体健康的⼗项指标,看看你知道⼏个?随着⼈们健康意识的提⾼。
有关健康的话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不⽣病就是健康吗?这样说,有点太狭隘了。
健康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体健康,⼼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体健康的⼗项指标。
⾝体健康⼗⼤指标1、饮⾷指标⼀般来说成⼈每天应该吃500克左右的⾷物,⽽⽼⼈的话,因为肠胃功能减弱,则不应该超过350克。
如果出现多⾷多饮,⽽且体重下降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甲亢;如果⾷量减少,每天摄取的⾷物不到250克,持续时间⽐较长,就要考虑是否患有炎症或者恶性肿瘤了,要及时检查。
2、体重指标体重并不是越轻越好。
这⾥教给⼤家⼀个公式,你可以算下你的正常体重应该是多少。
世界卫⽣组织推荐的计算⽅法:男性:(⾝⾼cm-80)×70﹪=标准体重;⼥性:(⾝⾼cm-70)×60﹪=标准体重。
如果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快,⼈明显消瘦,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胃肠系统等疾病;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增长,⼀⽅⾯和你的不健康饮⾷有关,另⼀⽅⾯,也可能和⾼⾎脂、甲减、糖尿病有关。
国内外⼤量研究显⽰,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体重超标。
健康的饮⾷3、体温指标正常⼈的体温应该为36℃~37℃,超过37℃就可以确诊为发烧。
除了发烧外,还有⼀种情况,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称为“低体温”。
“低体温”常出现在⾼龄⽼⼈,长期营养不⾜的患者⾝上,甲减或者时常休克的病⼈,也会有这种情况。
4、脉搏指标(⼼跳指标)成⼈标准脉搏应该为每分钟60~100次(注:运动员的脉搏可能低于这个标准)。
如果出现脉搏过速、过缓、有间歇、脉搏较弱、时快时慢,这均表⽰,可能⼼脏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跳⼀般会略低于标准数,不过,只要能保持不低于55次/分钟,就算是正常的。
如果平时⼼跳较慢,突然增⾄80~90次每分钟,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潜在疾病,需要马上就医检查。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 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 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 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 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 为。
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 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 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10条:
完善自我: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 与和谐。
那么是什么呢?
➢ MONEY:
13+15+14+5+25=72%;
➢ LEADERSHIP:12+5+1+4+5+18+19+8+9+16=97%;
➢ SEX:
19+5+24=48%;
也不是,那么是什么呢?
ATTITUDE:1+20+20+9+20+21+4+5=100%
正是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
射击运动员的故事
“预言实现”定律 追求成功则常成功, 避免失败则常失败。
我是狮子,不是猫!
➢ 悦纳自己,赞许自我
▪ 既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
的缺点。
-维纳斯
▪ 改变可以改变和可以控制的,接受不 可改变和不可控的。
坦然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所处的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1. 介绍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成年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本文将围绕这十大标准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看待自己的态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包括接受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和生活的方式,进而影响到整体的心理状态。
3. 支持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中,强调了家庭和社交关系的重要性。
实现良好的交流、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成年人建立并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 活动适当的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也有利于释放压力和消除焦虑。
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培养适当的运动习惯,以维持心理健康。
5. 工作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环境也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
适度的工作压力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平衡工作与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
6. 个人成长积极的个人成长态度是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学习、适应和成长,可以帮助成年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7. 信念信念和价值观是人生中的精神支柱。
建立积极的信念和价值观体系,可以让成年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
8. 参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有利于扩大人际关系、减轻压力并增加成就感。
参与社会活动,让成年人不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9. 长寿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健康的身体状况可以带来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有利于维持积极的心态。
10. 精神健康最后一个标准便是关注并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问题是成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无论是个体还是社区,都应该时刻关注并追求健康。
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十大健康标准,旨在指导各国政府和公众,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措施。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十大健康标准,并探讨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健康标准一:不吸烟吸烟是导致许多严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WHO的数据,吸烟可导致各种癌症、心脏病、肺病等疾病。
因此,不吸烟成为维护健康的首要条件。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对烟草的管控,通过立法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标准二: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
过度肥胖不仅影响个体的体态美,更重要的是它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是健康的基础。
鼓励采用均衡的饮食结构,配合适度的运动,维持适当的体重。
健康标准三:遵循健康饮食健康的饮食是人类获得充足营养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食应包括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并减少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提供健康饮食的信息和指导,以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健康标准四:加强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据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广体育运动,为公众提供场所和条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健康标准五:预防传染病传染病的爆发对个体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各国政府需要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充足的疫苗和药物供应,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控的意识。
健康标准六:保护精神健康精神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并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消除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陈规,营造更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打开心灵天窗培养健康心理第一节心理健康及其促进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的含义与标准1、1948年,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2、1989年,WHO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强调了人的生理与心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不可分割性。
3、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衡量个人健康的十大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②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③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⑤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⑥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⑦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⑧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⑨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1、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其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减少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2、广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高效、满意的状态;狭义: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3、判断个体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经验、社会适应、统计学、主观感受。
4、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面对和接受现实;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生活和理想切合实际;④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买足个人的基本需要;⑩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十大健康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健康指南。
这些标准涵盖了健康的方方面面,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健康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健康,保持健康。
首先,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该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健康饮食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均衡的饮食结构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入,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压力管理和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减少患病的风险。
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加幸福感,同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避免有害的行为习惯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暴露于太阳下等行为都能够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同样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定期的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而接种疫苗则能够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洁居住环境等都有助于预防疾病。
最后,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定期的医疗管理和遵医嘱的用药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总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十大健康标准涵盖了健康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
遵循这些健康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健康,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健康标准,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享受健康的生活。
小学生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十大标准一、什么是健康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
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
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
劳动,而且不感到过分的疲倦和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情无论大小
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