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电化铝烫印)
印后加工:烫印知识详解-PPT课件

4.用途
• 烫印纸张、塑料、皮革等材料。 • 用于请柬、证书、贺卡、书籍封面、商 标包装等纸印刷品; • 用于塑料零件、标牌、玩具、化妆盒等 塑料制品; • 用于铅笔杆、木盒、皮包、皮鞋等皮革 和木类制品。
三、电化铝烫印工艺
• (一)电化铝烫 加热→送卷→走纸→烫印→收纸
印后加工 烫印知识详解
第二节 烫印
• 一、 • 二、 • 三、 • 四、 概述 电化铝箔材分类及特点 电化铝烫印工艺 电化铝烫印常见故障及处 理
一、 概述
• (一)定义 • 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将 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 的图文转移到被烫印刷品表 面,俗称烫金。
(二)烫印方式
• 1. 金箔烫印:薄片10μ,质量好,价格高 • 2. 银箔烫印:薄片10μ,质量好,价格高 • 3. 铜箔烫印:粉箔,易氧化发黑 • 4. 铝箔烫印:片状,价格低,易氧化发黑 • 5. 粉箔烫印:简单,质量不好 • 6. 电化铝烫印:质量好,价格低,不氧化, 多种颜色
(二)电化铝烫印工艺
• 烫印原理:利用热压转移原理,将 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 • 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热熔性的 有机硅树脂隔离层和胶粘层受热熔 化,隔离层粘结力减小,铝层便与 基膜层剥离,将铝层粘到烫印材料 上
工艺流程
• 烫印前的准备工作→装版→ 垫版→烫印工艺参数确定→ 试烫→签样→正式烫印
• (2)粘结牢度 指电化铝与被烫印材料 粘结的牢靠程度。主要取决于胶粘层的 胶粘剂与铝和被烫印材料的粘结性质。 当然它还与烫印时间、烫印温度和烫印 压力有关。调整烫印工艺可改善电化铝 的烫印牢度。
• (3)烫印质量 烫印后电化铝层光泽度 是否保持不变、印迹清晰与否是电化铝 很重要的性质。烫印出的字迹应没有毛 刺,这与脱离层和胶粘层粘力大小、涂 布均匀与否有关。 • (4)外观质量 好的电化铝,表面应无 发花、砂眼、摺子、划道,要求涂层涂 布均匀,卷取均匀。否则要影响烫印质 量。
化妆品包材的后加工-培训

哑光
亮光
电镀
各类工艺成品效果
1. 电镀的定义
电 镀
一 . 什么是真空电镀?
在真空状态下通过加热后蒸发某种物质使其沉积在物体的表面,称为蒸发镀膜 该工艺需要在真空状态下实施和完成
[ 作业时处于真空状态]
[ 증착 완료]
二 . 真空电镀(铝)的原理
原理 : 真空电镀器 → 抽真空状态(约15分) → 铝 (电热器加热约2分) = 流程工艺耗时约:15分~20分
2 . 烫印方式(机械作业方式)
曲面机方式 - 盖子和Snap-On盖子
上下方式 - 正面 /后面文案
往复方式 – 全面文案
1. 印刷的种类
一 . Offset印刷 (胶印)
最普遍的平板印刷方式 适用于各种纸帐,软管等 印刷品成品表面以手触摸无凸起感
二 . 轮转印刷
2. 丝印工程
三, 干燥方式 : UV硬化
1. 制版
2. 染料 调色
3. 轴承位置调整
4. UV硬化
谢 谢
真空电镀器样式
电镀完成后产品
2. 电镀工程 (基本步骤与喷涂工程相同)
1. 制电
2. 火焰处理
3. 底漆
4. 下度(Base Coating)
5. IR/UV 干燥
6. 电镀
7. 上度(颜色涂层)
8. IR/UV干燥
制电 → 火焰处理 → 底漆 → 下度→ UV/IR干燥 → 电镀 → 电处理(制电) → 上度 → UV/IR干燥
花纹,特殊质感等可体现材质的多种颜色及光泽可调整注塑当中发生的表面划伤,色差,粘贴痕迹可改善
装饰目的
提高表面硬度 → 提高耐损性,耐划伤性下降表面电阻值→ 有效提高防尘效果化学抵抗性低的材质上喷涂→ 提高耐药品性, 耐溶剂性,耐污染性
策划新人训—物料制作对接

3.3
制作并安装
小样
3.4
优质供应商资源
END
××公司 ×先生/女士 ×年×月×日
3.2
费用邮件审批
一般在联系多个/固定合作商进行询价后,整理询价结果,向上级领导发起费用申请,通过审批后,该 笔包装的费用流程,则闭环。(备注:费用通过邮件必须保存好,方便日后与合作商结算费用)
3.2
设计工单
在费用审批通过后,联系广告公司,告诉所需设计物料的尺寸及画面要求。
2.2 工作过程中的容易出现的难点
二、品质把控—— 多数开发商对于物料的品质要求较高,而品质多在于材质和制作工艺!
如何进行品质把控——
首先是专业基础,自身对于材质和制作工艺要有一定理解(需要后续学习); 其次是沟通频次,要与供应商多沟通(或让供应商提供材质册子),熟悉他们擅长的工艺技术; 另外是多次打样,在未明确制作工艺时,多种工艺打样看效果明确工艺后,针对色差,不同色度值,
Part 2 物料制作对接流程及注意事项
2.1 物料制作对接流程及环节注意事项
流程
Tips(注意事项):
1、需求 2、询价 3、设计
确定好“品质、时间、尺寸规格、成本”等要求
寻找供应商
发送询价函
确认价格
达成合作(走费用流程)
将甲方对于物料的尺寸、画面内容等要求提供给广告公司(与AE对接)
还有颜色,进行打样,另外也可以让不同的供应商进行打样。
Part 3 常规对接道具和优质供应商资源
3.1
询价函
××公司: 请贵方给我方寄来按照所附明细提供物料的报价。 请按明细单所列各项在报价中注明品名全称、型号、技
术规格、材质、价格和重量,并请注明可能的交货期和按立 方米计算的总交货量。
电化铝烫印操作方式

电化铝烫印操作方式:1. 烫印不牢。
烫印不牢的原因较多,处理方法也各有差异,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3种。
①烫印温度低或压力轻而导致烫印不牢时,可重新调整烫印温度和压力。
②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中加入的燥油过量,使墨层表面干燥过快产生晶化,使印箔烫印不上。
解决方法是,首先印刷时尽量预防晶化的出现,其次,如晶化产生后,可取下烫印箔,在加热情况下把印品空压一遍,先破坏其晶化层后,再进行烫印。
③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含有蜡质的撤淡剂、防黏剂或不干性的油性物质也会产生烫印不牢。
解决办法是先在印版上粘上一层吸收性强的纸空压一遍,将底色墨层上的蜡质、不干性油质吸附掉后,再进行烫印操作。
2. 烫印的图文发虚、发晕。
烫印过程中,发现图文发虚、发晕的故障,主要是烫印温度太高、电化铝箔焦化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印版的烫印温度过高,使电化铝箔超过所能承受的限度,此时烫印,电化铝箔会向四周扩展,产生发晕、发虚现象,必须根据电化铝箔的特性将温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
对于电化铝箔焦化,主要是烫印过程中停机过久,使电化铝箔的某一部分较长时间与电热高温印版接触而发生受热焦化现象,图文烫印后就会发晕。
因此,生产过程中如遇停机应降低温度,或将电化铝箔移开,也可以在温度较高的印版前放一张厚纸,使电化铝箔与印版隔离。
3. 字迹模糊、糊版。
产生这个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烫印温度过高、电化铝镀铝层过厚、压印力量过大、电化铝安装松弛等造成的。
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烫印温度过高是引起字迹不清和糊版的主要原因,电化铝烫印过程中,若印版温度过高,造成片基层和其它膜层转移、黏化,造成字迹不清和糊版。
则烫印时应根据电化铝箔的温度适用范围,适当调低烫印温度。
此外,应选择镀铝层较薄的电化铝,调整合适的压力,并适当调整压卷滚筒压力和收卷滚筒拉力。
4. 图文边缘不平整、不清晰。
电化铝烫印时,图文边缘发生毛边现象,影响印刷质量。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印版压力不匀,主要是装版时版面不平整,引起版面上各处的压力大小不均匀,有的压力太大,有的偏小,从而使图文受力不均,则烫印电化铝箔时表面不光洁,各部分与承印物黏合力不一样,造成印迹不齐整。
分析电化铝烫印原理及工艺条件

电化铝烫印原理及工艺条件电化铝烫印是利用专用箔,在一定的温度下将文字及图案转印到塑料制品的表面。
其优点在于该方法不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使用简单的装置即可进行彩印。
此外,还可以印刷出具有金、银等金属光泽的制品。
本文将对烫印使用的材料,工艺,以及在烫印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做一些介绍。
电化铝烫印的材料:电化铝烫印的主要材料是电化铝,也叫烫印铝。
是由聚脂薄膜基片和转印层构成。
烫印箔的种类:可以分为卷筒箔和单张箔。
还可以按照承印物的种类来分:比较常用的有1#;8#;12#;15#;18#通用签。
按照色泽分,比较常用的有:金银箔、棕红箔、浅蓝箔、黑色、大红、绿等。
1#电化铝:适合烫印在底色是浅色墨、质地较为松软的纸张、皮革、漆布、丝绸以及有机玻璃或塑料表面。
8#电化铝:适合烫印于纸张、漆布、皮革。
12#电化铝:适合烫印有机玻璃、硬塑料、及部分上光纸表面。
15#电化铝:能够于塑料薄膜、软塑料制品表面烫印。
18#电化铝:电化铝适合烫印在底色是深色墨和粗线条的纸产品,皮革上。
烫印的工艺质量和影响因素:电化铝烫印实际上就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热熔性的有机硅树脂脱落层和粘合剂受热熔化,有机硅树脂熔化后,其粘结力减小,铝层便与基膜剥离,热敏粘合剂将铝层粘接在烫印材料上,带有色料的铝层就呈现在烫印材料的表面。
烫印步骤有以下几步:1. 烫印箔与基材接触。
2. 施加热和压力。
3. 卸除压力,聚脂薄膜脱离。
4. 进给烫印箔,更换将烫印的印件。
质量:受电化铝与承印材料之间的烫印适性、速度、温度、压力影响以及烫印版的质量、装版和热版技术、电化铝张紧度和烫印机机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烫印的质量也会有所差异。
完美的烫印主要取决于,温度、压力、时间。
烫印温度:当烫印温度过高会出现使烫印印迹失去金属光泽、起泡、边缘不清晰、糊版等故障。
当烫印温度过低,会出现烫印不牢、字迹发毛、甚至无法烫印。
温度适用标准:1# 80℃~90℃;8# 75℃~90℃;12# 75℃~90℃;15# 60℃~70℃;纯金80℃~130℃;色箔,金银箔70℃~120℃。
电化铝烫印的影响因素及常见故障分析

中银 色 电化 铝 没 有 着 色层 ,各 层 的主 要 作 用 为 :
① 基 层 。 一 般 采 用 l 2 l 的 双 向 拉 伸 2um~ 5tI 厚 al
1 烫 印 的 原 理 与 工 艺 流 程
电 化 铝 烫 印 是 指 烫 金 、 烫 银 或 烫 印 其 它 材 料 的
色 、 灰 色 镀 铝 后 成 为 银 色 等 。 对 着 色 层 的 涂 布 要 求 是 细 腻 无 任 何 小 颗 粒 , 以 免 出 沙 眼 、 涂 布 均 匀
一
致 。
2) 压 力
④ 电镀 层 。 主 要 作 用 是 反 射 光 线 , 改 变 颜 色 层
颜 色 ,使 其 呈 现 金 属 光 泽 。
30
图 1 电 化 铝 箔 基 本 结 构
Wr o l 装 天地 d包
2DJ . D
的 聚 脂 薄 膜 ,主 要 作 用 是 支 撑 依 附 在 其 上 面 的 各 涂
层 ,便 于 加 工 时 的 连 续 烫 印 。
电 化 铝 材 料 性 能 以 及 烫 印 温 度 、 烫 印压 力 、 烫 印 速 度 。完 美 的 图文 烫金 效 果取 决 于彼 此 互相 配 合 的程 度 。 因 此 ,在 烫 印 过 程 中 要 严 格 控 制 温 度 、 压 力 和 速 度 等 因 素 , 才 能 保 证 烫 印质 量 。
生 化 学 变 化 , 使 得 烫 印 产 品 亮 度 降 低 、 失 去 金 属 光 泽 ,甚 至 使 印 迹 出 现 雾 斑 状 或 起 泡 ;相 反 温 度 过 低 , 熔 化 不 充 分 ,会 造 成 烫 印 不 上 、 印 迹 不 牢 固 、 易 脱
落 或 缺 笔 断 划 、 印迹 发 花 。
烫印技术操作工培训知识要点

烫印技术操作工培训知识要点文章中先从烫印的定义和原理方面简单介绍了烫印技术,当中还介绍了烫印材料电化铝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烫印效果和相关的烫印设备,着重介绍了烫印技术的生产工艺操作过程,最后列举了一些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烫印的定义借助于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使金属箔或颜料箔烫印到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上的方法,称为烫箔加工,俗称烫金。
目前常说的烫金多指电化铝材料的烫印。
二、烫印原理烫印的实质就是转印,是把电化铝上面的图案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物上面的工艺过程。
当印版随着所附电热底版升温到一定程度时,隔着电化铝膜与纸张进行压印,利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使附在涤纶薄膜上的胶层、金属铝层和色层转印到纸张上。
三、烫印材料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电化铝烫印,色箔烫印,色片烫印,金属箔烫印和其他烫印箔烫印。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电化铝材料的烫印,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真空蒸镀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印材料,见图一。
图一电化铝材料结构示意图①第一层是基膜层,也称为片基层,它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厚度为12、16、18、20、25μ的聚酯薄膜或涤纶等。
②第二层是隔离层(脱离层),烫印时便于基膜与电化铝箔分离。
③第三层是染色层(保护层):提供多种颜色效果,同时保护铝层。
④第四层是镀铝层:反射光线,呈现金属光泽,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见图二。
具体原理是将涂有色料的薄膜,置于真空连续镀铝机内的真空室内,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通过电阻加热,将铝丝熔化并连续蒸发到薄膜的色层上,便形成了镀铝层。
图二真空镀铝示意图⑤第五层是胶粘层,将镀铝层粘到纸张等承印物上。
电化铝箔主要以金和银色为多,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于在纸张、塑料、皮革、涂布面料、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上进行烫印,是现代烫印最常用的一种材料。
烫印后的效果图见图三。
图三烫印后的效果图四、烫印设备能将电化铝箔烫印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去的机械称为烫印机。
电化铝烫印名词解释

电化铝烫印名词解释
电化铝烫印
电化铝烫印是一种热转印技术,用于将铝箔图案或文字印刷在各种材料表面上。
通过将铝箔与要烫印的材料表面接触,并施加热量和压力,铝箔中的颜料图案可以迅速传输到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图案或文字的烫印。
热转印技术
热转印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图案或文字传输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
通过使用热转印机或热转印工具,将热敏色带或热敏墨水印刷到热敏纸上,然后将热敏纸与要印刷的材料表面接触,并施加热量和压力,使颜料图案转移到材料表面。
铝箔
铝箔是一种由纯铝制成的薄片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由于其柔韧性和耐腐蚀性,铝箔被广泛应用于烫印、包装、导热和电子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教材(电化铝烫印部分)第一节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书刊、包装装潢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印刷色彩不仅需要光谱色彩,还需要更为高级的金属色彩。
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表面,俗称烫金。
早在埃及时期就有装潢用的金箔、银箔,但直到15世纪才出现实用的烫印技术。
这类技术是用明火加热的金属工具将金箔图案转印到皮面书的封面上,到19世纪末,大型气体加热印刷机开始用于金箔的转印。
过去普通使用金墨进行烫印,但金墨是用铜粉与调金油合成的,长期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变暗变黑。
后来采用金箔(用纯金合成压制或极薄的箔片)烫印在印刷品上,效果良好,但是金箔是贵重的金属,不可能大量使用。
60年代我国试制电化铝箔成功,其成本低廉,可以节省大量贵重金属,并可采用机器连续烫印,效率成本提高。
随着电化铝新材料的问世,真正的烫金、烫银已被电化铝烫印所取代。
所以,现在所说的烫金是指电化铝烫印。
电化铝箔的应用是对烫印工艺的重要革新,使得烫印成一种适用的工艺生产方法。
电化铝烫印的图文美观,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
尤其是金银电化铝,以其富丽堂皇精致高雅的装潢点缀了印刷品表面,其光亮程度大大超过印金和印银,使产品具有高档的质感,同时由于电化铝箔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又起到了保护印刷品的作用。
所以电化铝烫印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精致的包装装潢、商标和书籍封面等印刷品上,以及家用电器、建筑装潢用品,工艺文化用品等方面,该工艺可应用于纸、皮革、丝绸织物、塑料等材料上。
第二节电化铝箔材分类及特点一.电化铝箔材的结构电化铝烫印箔,一般由五层不同材料组成,从反面到正面依次为基膜层(也称片基)、隔离层(也称脱离层)、保护层(又称颜色层)、铝层和粘胶层。
基膜层一般为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主要起支撑作用,其他各层均依附其上。
隔离层使电化铝箔与基膜互相隔离,烫印时便于脱箔。
保护层主要是显示电化铝的色彩,烫印后罩印在图案的表面又起保护作用。
铝层是利用金属铝能较好地反射光线的特点,使电化铝呈现金属光泽,一般由真空喷铝的方法完成,电化铝的名称由此而来。
胶粘层是在烫印时,电化铝箔与被烫印材料接触,遇热后起良好的粘结作用。
二.电化铝箔材的分类及特点就其颜色品种而言,以金属最为普通,另有银色、大红色、桔红色、蓝色、绿色、棕红色、淡金墨色、黑色等。
近年又研制出了蛇皮、皮革、木纹等仿皮革织物及木质的电化铝新品种,它们与真实的皮革、木材具有同样的质感。
就其用途而言,有许多种类,主要可分为烫印纸张、塑料、皮革等几大类,烫印纸张主要用于请贴、证书、贺卡、书籍封面、商标以及各种纸质包装制品等纸印刷品,烫印塑料主要用于塑料零件、标牌、玩具、化装盒等各种塑料制品。
烫印漆膜、皮革主要用于铅笔杆、木盒、皮包、皮鞋及其它皮革制品,电化铝箔按规格区分,主要有:450mm*60m、600mm*120m、640mm*120m。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殊规格的产品。
第三节电化铝烫印工艺一.电化铝烫印设备1.烫印机的类型及特点。
烫印机就是将烫印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的机械设备。
烫印设备按烫印方式分: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根据整机形式的不同,烫印机又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手动式(手续纸)烫印机的机身结构与平压式凸印机大同小异,无墨斗、墨辊装置,改装了电化铝箔上下卷辊。
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烫印质量容易掌握,机器体积小,但机速受到一定的限制,每小时为1000--2000印。
自动平压式烫印机与机身结构和装置,与手动平压平式烫印机基本相同,区别是输纸和收纸均由机械咬口递送,其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强度低,时速约为1200--2000印。
圆压平式烫印机的机身结构与一般回转式凸印机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去除了墨斗、墨辊装置,改装了电化铝箔前后收卷辊,由于烫印机与烫印部位应为线接触,其压力大于平面接触的烫印方式,同时为往复旋转,速度也可大于平压平的往复直线运动,一般时速可达1500--2000印。
圆压圆式烫印机,烫印方式也为“线接触”的连续旋转运动。
手动及半自动机多用于交货期短、数量不太大的产品。
精细度高且批量大的产品可采用高精度的卧式平压平自动机,立式自动烫印模切两用机可用于量大、调版较频繁的产品,圆压平自动机精度较好,但由于压力不太大。
因此,使用时要注意印品的要求。
2.烫印机的基本结构。
以目前广泛采用的立式平压平烫印机为例,其主要组成部分有:1)机身机架,包括外型机身及输纸台、收纸台等。
2)烫印装置。
包括电热板、烫印板、压印版和底版。
电热板固定在印版平台上,内装有大动率的是迂回式电热丝,底版为厚度约为7mm的铝板,用来粘贴烫印版。
烫印版是身蓝色铜版后锌版,特点是传热性好,不易变形,耐压、耐磨。
压印版通常为铝版或铁版。
3)电化铝传送装置。
由放卷轴、送卷辊和助送滚筒,电化铝收卷辊和进给机构组成。
电化铝被装在放卷轴上,烫印后的电化铝在两根送卷辊之间通过,由凸轮、连杆、棘爪所构成的送卷机构带动送卷辊作间歇转动,以递给的距离设定为所烫印图案的长度。
烫印后电化铝卷在收卷辊上。
一般的烫印机基本上都具有上述结构。
较先进的烫印机则除了具有上述共同部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装置和功能。
如P801-TB型手续纸平压烫印机,可以一次装上三组不同的电化铝,其中一组有间隔条功能,由集成电路控制跳步,荧光数号显示,使跳步精确,误差较小。
压印板作一开一合的摆动,即完成一次烫印行程。
二.电化铝烫印工艺电化铝烫印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热溶性的有机硅树脂脱落层和粘合剂受热熔化,有机硅树脂熔化后,其粘结力减小,铝层与基膜层剥离,热敏粘合剂将铝层粘接在烫印材料上,带有色料的粘层就呈现在烫印材料的表面。
由此可知,电化铝烫印的要素主要为被烫物的烫印适性、电化铝材料性能以及烫印温度、烫印压力、烫印速度,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对上述要素进行控制。
电化铝烫印的方法有压烫法和裱烫法两种。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操作工艺流程一般都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烫印前的准备工作:装版、垫版、烫印工艺参数的确定、试烫、签样、正式烫印。
1.烫印前的准备工作。
有准备烫料及烫印版两项任务。
A:烫料的准备:包括电化铝型号的选择和按规格下料。
型号不同,其性能和适烫的材料及范围也有所区别,如白纸、有墨层的印刷品、实地印刷品与网点印刷品、大字号与小字号等,对电化铝型号的选择都要有所区别,如当烫印面积较大时,要选择易于转移的电化铝,烫印细小文字或花纹,可以选择不易于转移的电化铝。
烫印一般的图文,应选择适用型的电化铝等。
使用前,要根据所烫印的面积,将大卷的电化铝材分切成所需要的规格,分切时既要留有一定余地,又要避免浪费原材料,必须事先计算准确。
B:烫印版的准备。
烫印所用版材为铜版,其特点是传热性能好、耐压、耐磨、不变形。
当烫印数量较少时,也可以采用锌版。
铜、锌版要求使用1.5mm以上的原版材,通过照相制版加工成凸版,图文腐蚀深度一般应达到0.5--0.6mm。
加工时,要腐蚀得略深,图文与空白部分高底之差要尽可能拉大,这样在烫印时可以减少出现连片和糊版,以利于保证烫印质量。
2.装版,是将制好的铜或锌版固粘在机器上,并见规矩、压力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印版应粘贴、固定在机器底版上,底版通过电热板受热,并将热量传给印刷版进行烫印。
印版的合理位置应是电热板的中心,因中心位置受热均匀,当然还应方便进行烫印操作。
印版固定的方法是:把定量为130--180g/m的牛皮纸或白板纸裁减稍大于印版的面积,均匀地涂上牛皮纸或其它粘合剂,并把印版粘贴上,然后接通电源,使电热板加热到80—90度,合上后压印平版,使印版全面受压约15min,印版便平整地粘牢在底版上了。
3.垫版。
印版固定后,即可对局部不平处进行整版调整,使各处压力均匀,平压平烫印机应先将压印平板校平,再在平板背面粘贴一张1000g/m以上的铜版纸,并用复写纸碰压得出印样,根据印样轻重调整平板压力,直至承印样清晰、压力均匀。
可根据烫印情况在平板上粘贴一些软硬适中的衬垫。
圆压平型烫印机烫印的垫版操作是在压印滚筒上进行,其垫版方法与一般的凸版印刷基本相同,但必须掌握衬垫厚度,以免造成印迹变形,同时要掌握衬垫的软硬性,以适应不同印刷品烫印的需要。
使用衬垫的目的,是使印刷品与印版版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接触,从而提高电化铝烫印的质量。
4.烫印工艺参数的确定,正确地确定工艺参数,是获得理想的烫印效果的关键。
烫印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烫印温度、烫印压力及烫印速度,理想的烫印效果是这三者的综合效果。
当一定的温度把电化铝胶层熔化之后,须借助于一定的压力才能实现烫印,同时,还要有适当的压印时间即烫印速度,才能使电化铝与印刷品等被烫物实现牢固粘合。
A:温度的确定。
烫印温度对烫印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
温度过低,电化铝的隔离层和胶粘层熔化不充分,会造成烫印不上或烫印不良,是印迹不完整、发花。
烫印温度一定不能低于电化铝耐温范围,这个范围的下限是保证电化铝粘胶层熔化的温度。
温度过高,则使热熔性膜层,超范围熔化,致使印迹周围地附着电化铝而产生糊版,还会使电化铝渠色层中的合成树脂和紧料氧化聚合,致使电化铝即因起泡或出现的溶状,高温还会导致电化铝镀铝层和染色层表面氧化,使烫印产品失去金属光泽,降低亮度。
确定最佳烫印温度所应考虑因素,包括电化铝的型号和接触,烫印压力、烫印速度、烫印面积、烫印图文的结构、印刷品底色墨层的颜色、厚度、面积以及烫印车间的室温。
烫印压力较小、机速快、印刷品底色墨层厚、车间室温低时,烫印温度适当提高。
烫印温度的一般范围为70—180度。
最佳温度确定之后,应尽可能自始至重保持恒定,以保证同批产品的质量稳定。
当同一版面上有不同的图文结构时,选择同一烫印温度往往无法同时满足要求。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在同样的温度下,选择两种不同型号的电化铝,二是在版面允许的条件下(如两图文间隔较大),可采用两块电热版,用两个调压变压器控制,以获得两种不同的温度,满足烫印的需要。
B:压力的确定。
施加压力的作用,一是保证电化铝能够粘附在承印物上,二是对电化铝烫印部位进行剪切,烫印工艺的本身就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将电化铝从基膜上迅速剥离下来而转粘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在整个烫印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力,一是电化铝从基膜层剥离时产生的剥离力,二是电化铝与承印物之间的粘接力,三是承印物(如印刷品墨层、白纸)表面的固着力。
故烫印的边缘部位无法充分剪切,导致烫印不上或烫印部位迹发花。
若压力过大,衬垫和承印物的压缩变形增大,会产生糊版或印迹变粗。
设定烫印压力时,应综合考虑烫印温度、机速、电化铝本身的性质,被烫物的表面状况(如印刷品墨层厚薄、印刷时白墨的加放量、纸张的平滑度等)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