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饮酒其五》教案优秀

2023年《饮酒其五》教案优秀

2023年《饮酒其五》教案优秀2023年《饮酒其五》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诗歌特色;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背诵诗歌;积累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字词品味诗歌语言和意境;结合背景和人物生平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诗意,体味诗情的基础上,体会作者与世无争,高洁自持的情操;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恬淡纯粹的读书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解析重点字词,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诗情。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和解析,了解作者归隐田园心情的闲适和悠然,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情怀。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对于中国文人与酒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知。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学情分析:1、通过接近两年的初中古诗词学习,学生已经对古诗词的格式、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朗读古诗词的三个基本步骤: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通过对《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的学习,学生对本诗的作者陶渊明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3、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复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白浅作为对象,从“酒”入手,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朗读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三。

通过提问的方式介绍作者四。

品悟1、整体把握情感教师提出问题:短短50个字,同学们读出一个怎样心境的陶渊明?能否在原诗中寻一个或两个字来形容?明确:悠然(闲适/惬意/恬淡自适)2、闲从何来(1)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悠然”二字,还能从诗中哪些词句或者氛围感受到作者的闲适?预设1:采菊东篱下——活动闲适东篱——隐逸情怀菊花——高洁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预设2:山气日夕佳(心情悠然才能注意到美好的'景色)预设3: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教案及反思

《饮酒(其五)》教案及反思

饮酒(其五)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酒的种类、制作方法、酒的成分及对人体的影响;•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饮酒的危害,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自觉拒绝饮酒,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

1.2 教学重点•掌握饮酒的相关知识;•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1.3 教学难点•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抗饮酒的压力;•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1.4 教学方法•知识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1.5 教学过程第一节(30分钟)教学内容:•酒的种类;•酒的制作方法;•酒的成分。

教学步骤:1.先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以下几点内容:–白酒的制作方法;–红酒的种类;–啤酒的成分;–葡萄酒的营养价值。

2.讲解以上所学内容。

第二节(40分钟)教学内容:•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如何正确饮酒。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饮酒对健康的危害;2.整理出讨论结果,进行知识点讲解:饮酒过量会引发哪些健康问题;3.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饮酒的重要性,给出正确饮酒的方法。

二、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相比于前几节饮酒相关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更加关注于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才能真正意识到正确饮酒的重要性。

在讲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时,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的列举饮酒会引发什么健康问题,而要引导学生思考饮酒对人体的影响,并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酒量才是健康的。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的理解饮酒的危害和正确饮酒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及其对饮酒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饮酒其五》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的第五首,写于东晋时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退出官场,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全诗以饮酒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深层含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欣赏和分析诗歌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饮酒·其五》;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句解析: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的用法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文的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饮酒·其五》的诗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美。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文的大意。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的用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理解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的热爱。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语文文学精选饮酒(其五)教案优秀范文设计3篇

语文文学精选饮酒(其五)教案优秀范文设计3篇

语文文学精选饮酒(其五)教案优秀范文设计3篇《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语文文学精选饮酒(其五)教案优秀范文设计3篇一课题:《饮酒》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三课时提供者:单位:阳泉市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这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难点:把握诗歌节奏,揣摩诗歌的语言。

教学过程《饮酒》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打击迫害他人,但也有人厌恶官场,辞官远居田园,如陶渊明。

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吸引这些隐士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呢?陶渊明曾经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过世外桃源,用来表达他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只是虚构出来的。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来调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看他是怎么做到在现实的环境中,过上理想的生活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饮酒(其五)优秀教案示范三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饮酒(其五)优秀教案示范三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饮酒(其五)优秀教案示范三篇饮酒(其五)优秀教案1本节课的教材为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饮酒(其五)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子因酗酒而导致的种种不良后果,希望引起人们对于酗酒的警惕。

教学目标:1. 理解文中所描述的酗酒行为对一个人及其周围人的危害;2. 提高学生对于酗酒的警惕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中词语的意义及其所产生的语境作用;2. 分析男子酗酒后的种种不良后果,并帮助学生反思酒精带来的危害;3. 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饮酒观念和理念。

教学难点:1. 通过文本反思自身的饮酒观;2.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涉及的酒精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较为活跃,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较少,对于酒精的认识和了解比较有限。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通过生动鲜活的例子和案例,加强学生对于酗酒的认知和厌恶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酒习惯和观念。

教学策略:1. 意义拓展法:通过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及其所产生的语境作用,拓展学生对于酒精的理解和认识;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发散性问题和启发式的讨论,开展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分析;3. 问题解决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了解酒精对人体和社会的各种危害。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讲析课文细节和分析范例,加深学生对于酒精危害的认知;2.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酒精的危害;3.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节课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实例分析酒精危害、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

饮酒(其五)优秀教案2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和视频分享,引导学生了解饮酒对身体的危害。

教学活动:1.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对饮酒有害的物质。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4篇)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4篇)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优秀4篇)《饮酒》(其五)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好读书”;“嗜酒”;“著文章”。

喜爱的花卉:“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理想追求:世外桃源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弃官归田。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三、我们学过他的那些文章?1、《桃花源记》(散文)2、《五柳先生传》(传记)3、《归园田居》(田园诗)四、朗读诗歌。

1、听读诗歌,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等。

A、学生先听一遍朗读录音。

B、学生跟着录音朗读。

C、学生自己朗读。

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请同学朗读,然后请同学点评。

E、男生读,女生点评。

F、女生读,男生点评。

五、诗意理解。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而:却。

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喧闹、纷扰。

喧:喧闹、喧哗。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

尔:这样。

心远:精神超脱世俗。

偏:僻静、偏远。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南山:庐山。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

日夕:傍晚。

佳:美好、秀丽。

相与:相伴。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还:飞回巢。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基本内容的理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描绘的意境以及寓意。例如,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向往自然的情感。
-鉴赏方法的掌握:如何分析诗词的韵律、用词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等。例如,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对仗和意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意境和修辞手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代诗词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意境的体会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词表达情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诗词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它是古代文人向往田园生活的代表作,体现了深刻的归隐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子,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学生尝试模仿《饮酒(其五)》的韵律和节奏,创作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文化背景的融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需要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其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意象的深入解读:学生对“菊”、“篱”、“南山”等意象的理解可能较为表面,教师需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深入领会。
-古典诗词技巧的运用:学生对诗词的韵律、对仗等技巧可能不太熟悉,教师需要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技巧的运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以及隐逸思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说明:
-在讲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菊”象征着高洁,“篱”代表着简朴,“南山”意味着自然和谐,这些意象如何共同构建出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针对诗词技巧的难点,教师可选取课内外的其他诗词作为例子,让学生对比分析,从而掌握《饮酒(其五)》的韵律、对仗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其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够熟读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闲适恬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传达的悠然恬淡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要表达的“物我合一”的真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柳先生传》相关文字导入。

设计思路:前段时间才学习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涉及到陶渊明的性格爱好。

用这篇文章中的相关文字来导入,既能够回顾旧知,又能为本诗的教学做铺垫。

二、回顾作者。

回顾陶渊明相关资料。

并结合《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概括他的性格、爱好、理想追求等。

《饮酒》为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

为作者辞官归隐后所作。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带领学生快速地重温诗人,并利用以往的知识,给学生一点提示。

三、自读诗歌。

1.读准语音语调。

(齐读)
2.读准节奏重音。

(个读)
3.听示范朗读、跟读。

(齐读)
设计思路:诗歌重在朗读,在反复地诵读中能够体会诗歌的韵味。

这一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四、感悟诗歌。

1.诗人对自己住处环境介绍看似前后矛盾,是作者酒后胡说吗?
明确: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作者虽然身居闹市,但因为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并没有被那些奔走仕途的喧闹困扰,仿佛是生活在幽静的田园中一样。

2.诗中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田园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看到了人的活动吗?
明确: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

优美、宁静、惬意。

这是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

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设计思路:这四句诗是最难理解的部分,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理解“物我合一”的意境。

3.名句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见”字能否换成“望”?
设计思路:这类题目是学生经常遇见的,学生应该能够较好地辨别两个词的细微差别。

从而体会到“炼字”的重要性。

4.最后两句诗想要传达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面对美好景物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

得意忘言就是这样了。

五、拓展阅读。

展示《归园田居(其一)》部分诗句,帮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理解。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歌。

2.《饮酒》和《归园田居》两诗中任选一首,将其中描写景物的诗句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写成的一段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